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5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bonding layer for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spac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 telescope
1
作者 ZHAO Hong-chao LIU Chang +2 位作者 ZHOU Wen-ke ZHU Han-bin CHEN Wen-duo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5-724,共10页
To detect space gravitational waves in the extremely low-frequency band,the telescope and optic-al platform require high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However,the cantilevered design presents challenges,espe-cially in the... To detect space gravitational waves in the extremely low-frequency band,the telescope and optic-al platform require high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However,the cantilevered design presents challenges,espe-cially in the glass-metal hetero-bonding proces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bonding layer in the integrated structure.By optimizing the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ng suitable bonding processes,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lescope system is enhanced.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using J-133 adhesive achieves the best performance,with a bonding layer thickness of 0.30 mm and a metal substrate surface roughness of Ra 0.8.These findings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ptical sys-tem while minimizing potential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gravitational-wave detector integrated structure glass-metal hetero-bon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tching disturbance rejection attitude control of near space vehicles with variable structure 被引量:2
2
作者 GONG Ligang WANG Qing DONG Chao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1期167-179,共13页
A switching disturbance rejection attitude control law is proposed for a near space vehicle(NSV) with variable structure.The multiple flight modes, system uncertainties and disturbances of the NSV are taken into accou... A switching disturbance rejection attitude control law is proposed for a near space vehicle(NSV) with variable structure.The multiple flight modes, system uncertainties and disturbances of the NSV are taken into account based on switched nonlinear system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backstepping design methods,the proposed method utilizes the added integrals of attitude angle and angular rate tracking errors to further decrease the tracking errors. Moreover,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complexity, a rapid convergent differentiator i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derivative of the virtual control command. Finally, for disturbance rejection, based on the idea from the 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 two disturbance observers are designed by using non-smooth functions to estimate the disturbances in the switched nonlinear systems. All signal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are proven to be uniformly ultimately bounded under the Lyapunov function framework.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 space vehicle (NSV) variable structure SWITCHED nonlinear system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E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Row-Spacing on Canopy Structure and Yield in Different Plant Type Rice Cultivars 被引量:2
3
作者 Zhao Hai-xin Wang Xiao-xue +2 位作者 Guo Zhen-hua Huang Xiao-qun Liu Hua-l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2年第4期11-19,共9页
Two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Longjing 20 (more tillers and curved panicle type, MCP) and Longjing 21 (few tillers and half erect panicle type, FEP),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ow-spacing on canopy structur... Two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Longjing 20 (more tillers and curved panicle type, MCP) and Longjing 21 (few tillers and half erect panicle type, FEP),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ow-spacing on canopy structur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productive tiller reduced first, and increased afterwards as row-spacing increa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w spacing and the percentage of productive tiller fitted a quadratic regression. The effects of row spacing on leaf area index (LAI) at later tillering stage and the highest stem number per square meter also followed a quadratic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with increasing first and then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row-spacing on primary branch were larger than the secondary branch in Longjing 20. However, the trend in Longjing 21 was opposi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w spacing and seed setting rate of the secondary branch or panicl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An extrem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obtained between seed setting rate of secondary branch in Longjing 2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ow-spacing and yield in Longjing 20 (R2=0.68). However,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ow-spacing and yield of Longjing 21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R2=–0.96**). The canopy structure of MCP was more sensitive to row-spacing.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ow spacing and the length of the flag leaf (R2=0.89**), the width of the flag leaf (R2=0.85*), the length of the last internode (R2=0.85*), the length of the last 2nd internode (R2=0.96**) or the length of the panicle (R2=0.91**) was significant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 Longjing 20, but not in Longjing 21. The wider row-spacing promoted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dry matter of panicle, stem and leaf and the yield formation in MCP. The best row-spacing in Longjing 20 was 30 cm. For Longjing 21, the narrower row-spacing was better. The best row-spacing of it was 21 cm.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improved the population environment of MCP or the utilization of the free space in the field of FEP could be reached either by wider row-spacing or narrow row-spa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w-spacing more tillers and curved panicle type (MCP) few tillers and half erect panicle type (FEP) canopy structur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Y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e learning on Bayesian networks by finding the optimal ordering with and without priors 被引量:5
4
作者 HE Chuchao GAO Xiaoguang GUO Zhig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1209-1227,共19页
Ordering based search methods have advantages over graph based search methods for structure learning of Bayesian networks in terms on the efficiency. With the aim of furthe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ordering based s... Ordering based search methods have advantages over graph based search methods for structure learning of Bayesian networks in terms on the efficiency. With the aim of furthe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ordering based search methods, we first propose to increase the search space, which can facilitate escaping from the local optima. We present our search operators with majorizations, which are easy to implement.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obtain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results. With regard to the problem of the decrease on efficiency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he search space, we then propose to add path priors as constraints into the swap process. We analyze the coefficient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constraints can enhance the efficiency greatly, whil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accuracy. The fin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other competitive method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find better solutions while holding high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on both synthetic and real data 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ian network structure learning ordering search space graph search space prior constra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ension of Rough Set on Granular Structures and Axiomatic Characterizations
5
作者 LI Tong-Jun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472-480,共9页
In granular computing granular structures represent knowledge on universe,in this paper several important granular structures are considered.In a general granular structure the notions of interior point, accumulation ... In granular computing granular structures represent knowledge on universe,in this paper several important granular structures are considered.In a general granular structure the notions of interior point, accumulation point and boundary point etc are proposed,by use of these notions and referring to topological method,the lower and upper approximations of a subset of universe are defined such that they are one kind of generalization of the existing approximations based on some special granular structure.Basic properties of new rough set approximations are investigated.Furthermore,granular structures on universe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lower and upper approximation oper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ular structures Knowledge spaces Rough sets Topology spa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人居系统:内涵特征、构建框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鹏举 王志强 +5 位作者 雷振东 狄彦强 荣丽华 贺龙 李佳 何苗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80,共12页
草原人居环境建设事关国家生态安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需要构建人居环境系统,应对草原地区产业与生态平衡、发展与保护协同等方面的挑战。本文提出了草原人居系统概念,支持研究草原地区的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叠加形成的... 草原人居环境建设事关国家生态安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需要构建人居环境系统,应对草原地区产业与生态平衡、发展与保护协同等方面的挑战。本文提出了草原人居系统概念,支持研究草原地区的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叠加形成的复杂系统;阐释了草原人居系统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现状,分析了草原人居系统建设面临的结构秩序有待重构、空间布局有待改善、适宜设计理论与方法缺乏、适宜低碳技术体系缺失等挑战;构建了涵盖要素提取、层级关联、系统互适3个核心方面的研究框架,提炼形成“三生—适洽”演化理论,倡导“融自然‒低建造‒承传统”草原人居营建的新范式。研究建议,推动草原牧区“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一体化发展,构建适应草原牧区“自然‒资源‒社会”的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立适应当地严气候、弱经济、富资源背景的低碳牧区营建技术体系,推动新时期草原人居建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人居系统 导控要素 层级结构 “三生”空间 人居环境 生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类型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建中 许燕婷 +1 位作者 王兰 何周倩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的健康效应已被广泛认可,但现有研究忽视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路径差异性。【方法】以上海市212个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植被覆盖率、公园可达性、...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的健康效应已被广泛认可,但现有研究忽视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路径差异性。【方法】以上海市212个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植被覆盖率、公园可达性、街道绿视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街道绿视率、植被覆盖率能够通过改善居民日常体力活动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而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均不能通过影响PM_(2.5)颗粒物浓度和极端高温天气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产生影响。同时,建筑密度、道路密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有直接的影响,但仅建筑密度能通过体力活动水平间接地影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结论】通过揭示不同类型的绿色暴露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路径,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提升居民日常绿色暴露水平、促进公众健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绿色空间 暴露类型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影响路径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晗晗 周圆心 +6 位作者 何静 韩中鹏 赵怡婷 刘晶 李超 韩子金 肖为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470,共15页
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愈发尖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提高城市韧性、创建低碳城市的关键策略。地下空间的直接载体为地质环境,加之其自身的三维空间属性,使得三维地质建模对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 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愈发尖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提高城市韧性、创建低碳城市的关键策略。地下空间的直接载体为地质环境,加之其自身的三维空间属性,使得三维地质建模对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并非局限于二维层面,而是涵盖竖向深度与平面范围的三维管控,与三维地质的理念相通。尽管如此,现阶段三维地质建模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尚待明确。本次以北京城区某地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搜集、数据分析结合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利用1041个钻孔数据和34条标准化地层剖面,创建了研究区浅部三维地质模型。从三维地层结构、关键地质层和集成评价分区三个方面,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综合模型与地质适宜性评价成果,从竖向深度和平面范围上为研究区地下空间规划提供了地质支撑,也为后续区域层面的北京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地质适宜性评价 三维地层结构 关键地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应用前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浩 巴好亮 +4 位作者 叶聪 王豪 沈永春 李国瑞 李艳青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71,共13页
随着“三深”(深空、深海、深地)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存在诸多技术联系,研究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将有利于助力“三深”技术发展。本文从对比深空与深海环境特征角度出发,揭示了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 随着“三深”(深空、深海、深地)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存在诸多技术联系,研究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将有利于助力“三深”技术发展。本文从对比深空与深海环境特征角度出发,揭示了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技术在压力、温度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进一步分别从结构安全性、复杂作业技术与装备、无人智能化与载荷小型化、试验场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前瞻性探索。分析发现,地外空间物理特征的多样性十分突出,部分热点星球的空间环境与深海环境存在较强的相似性,具体体现在压力及腐蚀环境等方面,这使得深海结构物的设计与防腐技术具备向深空探测领域的移植性;同时深空探测对于装备的复杂控制、无人自动化程度需求与深海装备的目标是一致的,具体的装备研制技术具备互换基础;海底火山区以及南极冰下湖存在非常明显的类地外空间特征,面向深空探测具备建立试验场的环境条件,可作为未来深海试验场以及深空探测新型试验技术的研究方向。综上所述,随着深海与深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者之间的技术互换以及跨域应用已经显现出较高的可能性,将深海工程技术充分地应用于深空探测领域,将助力我国深空探测装备更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工程 深空探测 结构安全性 作业装备 智能化与小型化 深海试验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空间相机结构优化设计
10
作者 邵明东 郭疆 +3 位作者 崔永鹏 杨利伟 周龙加 王浩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7,共9页
针对大口径空间相机成像质量受重力影响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调整结构变形量来减小光学系统在轨失调量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分析某空间相机光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相机主框架和反射镜柔性支撑的结构形式。其次,以减小次镜、三... 针对大口径空间相机成像质量受重力影响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调整结构变形量来减小光学系统在轨失调量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分析某空间相机光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相机主框架和反射镜柔性支撑的结构形式。其次,以减小次镜、三镜、双反镜、调焦镜与主镜在重力作用下的相对刚体位移、相对倾角及面形误差为优化目标,以光学系统对各反射镜的稳定性公差要求为约束条件,得到了主框架桁架杆、承力筒和反射镜柔性支撑结构的最优尺寸。最后,对相机的模态、各反射镜面形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相机进行了正弦扫频试验和系统波像差测试,结果表明相机的一阶频率为36.7 Hz,在装调和翻转180°两种状态下,相机各视场平均波像差分别为0.0655λ和0.0701λ(λ=632.8nm),可以推测,相机入轨重力影响消失后,系统波像差能够满足光学设计要求。该相机支撑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以作为空间相机结构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结构变形量 在轨失调量 结构优化 装调与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I泡沫的可重复使用结构隔声性能研究
11
作者 秦朝红 侯传涛 +4 位作者 康军 魏龙 荣克林 郝子元 任方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0,共7页
可重复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力、热、空间等载荷环境,对飞行器系统可靠性和结构完整性提出了需求。可重复飞行器上升、再入过程中受到严酷的气动噪声环境,噪声传到飞行器内,会对内部的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在对结构进行设计时,... 可重复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力、热、空间等载荷环境,对飞行器系统可靠性和结构完整性提出了需求。可重复飞行器上升、再入过程中受到严酷的气动噪声环境,噪声传到飞行器内,会对内部的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在对结构进行设计时,除了轻质、承载、耐温等设计要求外,还要达到很好的隔声性能,在轨期间满足一定的空间环境要求,并可实现可重复使用。考虑到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olymethacrylimide, PMI)泡沫优异的耐热性、比强度高、轻质等特点,将PMI泡沫与复合材料蜂窝板进行复合,开展其隔声性能研究,获取了典型试验件的隔声性能。在此基础上对飞行器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了其良好的隔声效果。开展了不同剂量的带电粒子辐照试验,对其多次、长期在轨后的隔声性能进行了评估,在30~5 000 krad(Si)粒子辐照下,不管是PMI泡沫还是PMI泡沫与蜂窝复合结构的隔声性能变化不大,满足可重复使用的隔声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结构 隔声性能 空间环境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 蜂窝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模型与构建知识结构的矩阵方法
12
作者 杨竞菁 李进金 王鸿伟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7,共10页
基于变精度α-模型构建知识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阈值取值范围的不同拓展了三种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能力模型,讨论了它们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性质,并证明了由它们构建的知识结构族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技... 基于变精度α-模型构建知识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阈值取值范围的不同拓展了三种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能力模型,讨论了它们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性质,并证明了由它们构建的知识结构族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构建知识结构的矩阵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模糊技能多映射中问题数、技能数对算法执行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空间 知识结构 模糊技能多映射 变精度能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用地结构对生产空间利用效率影响研究——基于用地比价失衡与产业升级视角
13
作者 江曼琦 赵佩佩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82,共21页
城市产业用地结构本应派生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但是中国产业用地结构脱离产业结构变动已成为难以忽视的事实,尤其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不完全背景下,不合理用地比价引发的产业用地结构失衡问题已对生产空间利用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城市产业用地结构本应派生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但是中国产业用地结构脱离产业结构变动已成为难以忽视的事实,尤其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不完全背景下,不合理用地比价引发的产业用地结构失衡问题已对生产空间利用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产业用地是引致需求角度出发,阐明用地比价、产业结构、产业用地结构之间的关联,建立起产业用地结构影响生产空间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利用影响渠道分析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实证探究中国城市合理的服务业生产用地与工业用地结构关系。研究表明,产业用地结构与生产空间利用效率间存在倒U形关系,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服务业生产用地与工业用地面积比值尚未达到合理拐点;政府干预下过高的服务业生产用地与工业用地比价会抑制合理用地结构形成,并通过企业选择机制影响用地效率;用地结构通过产业结构对空间利用效率施加影响存在“门槛效应”,目前大多数城市未迈过门槛值,仍需同步提升服务业占经济比重和服务业生产用地比重。因此,优化城市生产空间利用效率应向产业用地结构寻求“红利空间”,在持续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形成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联动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用地结构 生产空间利用效率 产业用地比价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PC-2R并联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14
作者 栾飞 李爱霞 +3 位作者 王晓峰 王子征 门鑫蕊 张博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6,共10页
针对电动重卡的换电作业过程,设计了一种以移动副作为输入的新型3T1R并联机构。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2-PCR并联机构的三维建模。基于螺旋理论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G-K公式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了理论分析的... 针对电动重卡的换电作业过程,设计了一种以移动副作为输入的新型3T1R并联机构。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2-PCR并联机构的三维建模。基于螺旋理论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G-K公式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采用闭环矢量法对其进行运动学求解;针对2-PCR机构X方向移动和绕Z轴转动相互干涉这一不足,对机构进行优化得到4PC-2R并联机构。对4PC-2R并联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自由度分析和运动学求解,通过2个机构的对比,可知4PC-2R并联机构运动更平稳。运用遗传算法优化机构参数,进一步扩大了4PC-2R机构的工作空间,该机构用于电动重卡的换电装置上,可以有效提高电动重卡的换电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工作空间 运动学分析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关中我的原”:陈忠实的文学地理与叙事空间
15
作者 巩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陈忠实文学地理的形成和叙事空间的生成,在受到“原乡文化”、本土重要作家的影响和国外著名作家的启发下,通过独特的“生活体验”“艺术体验”和“生命体验”,在“文学寻根”与“文化心理结构”的指引下,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陈忠实文学地理的形成和叙事空间的生成,在受到“原乡文化”、本土重要作家的影响和国外著名作家的启发下,通过独特的“生活体验”“艺术体验”和“生命体验”,在“文学寻根”与“文化心理结构”的指引下,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进行文学的“精神探原”。他以反复吟诵的“我的关中”作为文学地理的“版图复原”和辖域空间,以古朴厚重的“西安城”作为“乡土关中”文学地理的参照物和坐标系,进而逐步聚焦到神奇的“白鹿原”文学地理空间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 白鹿原 叙事空间 文化心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准确与效率的数学学科能力自适应测评研究——基于知识空间理论的视角
16
作者 郭炯 荣乾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保障核心素养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途径。鉴于学科能力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学科能力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纸笔测试和现有的自适应测评研究主要聚... 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保障核心素养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途径。鉴于学科能力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学科能力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纸笔测试和现有的自适应测评研究主要聚焦于知识评估,对学生学科能力的测量仍显不足。基于此,该研究首先梳理了学科能力的内涵,明确了测评的逻辑起点。其次,从知识空间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内容、评价和结构三类要素的数学学科能力映射模型,实现了从知识评估转向能力评估。此外,还提出了基于拉普拉斯平滑的能力状态更新规则和基于信息熵的停止规则以优化测评过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学学科能力评估方面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实现面向能力的学生个性化辅导提供了支持,为数学学科能力的精准测量和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能力 知识空间理论 自适应测评 能力结构 能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箍筋间距对型钢混凝土结构轴压性能影响研究
17
作者 路军富 苗志豪 +1 位作者 王明胜 汤印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100,共7页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断层、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时易导致初期支护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出现相对滑移现象,使得初期支护结构承载能力降低、极易失稳。为提升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协同承载能力与变形延性,提出一种沿型钢翼缘表面环向...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断层、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时易导致初期支护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出现相对滑移现象,使得初期支护结构承载能力降低、极易失稳。为提升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协同承载能力与变形延性,提出一种沿型钢翼缘表面环向布置箍筋的结构形式,为探明箍筋间距对型钢及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开展4种不同工况的型钢混凝土柱轴心受压试验和数值分析,揭示箍筋间距对型钢喷射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无箍筋约束工况下,工字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极易发生分离破坏,二者无法协同承载,当设置环向箍筋约束时,型钢混凝土试件破坏模式为胀裂破坏,其环向箍筋对型钢翼缘和混凝土变形约束效果较好,从而增强了型钢混凝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2)环向箍筋约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箍筋间距的减小而增大,相较于无箍筋约束试件,环向箍筋间距为150 mm、100 mm、50 mm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增长百分比分别为18.78%、24.59%和31.16%;(3)减小环向箍筋间距对型钢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能力有较大提升,当布置箍筋间距75 mm时约束效果最优;(4)本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支护结构抗变形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向箍筋间距 型钢混凝土结构 轴压性能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船体结构与系统动力学响应不确定性特征分析.
18
作者 姚熊亮 赵坤 +1 位作者 战天琦 黄仁杰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7-1314,共28页
水下爆炸船体结构动力学响应分为早期和后期,早期动力学响应产生结构毁伤,具有强非线性及非平稳特征,系统参数、初始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将导致早期动力学响应出现分岔、突变等现象,输出展现不确定性特征.文章针对水下爆炸船体结构与系统... 水下爆炸船体结构动力学响应分为早期和后期,早期动力学响应产生结构毁伤,具有强非线性及非平稳特征,系统参数、初始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将导致早期动力学响应出现分岔、突变等现象,输出展现不确定性特征.文章针对水下爆炸船体结构与系统早期动力学响应特征时空解耦数据分析问题,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抛物线映射方法以及符号动力学理论,提出一种强非线性动力学动态数据分析方法,刻画水下爆炸船体结构早期动力学响应演化特征,实现在系统参数邻域内预报试验结果.首先,以某加筋圆柱壳结构为原型,设计不同冲击因子条件下的缩比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冲击载荷作用下水下爆炸船体结构非线性、非平稳动力学响应的时空演化规律,对其不确定性特征进行表征与刻画.其次,以某型舰船为原型设计的舱段结构和浮动冲击平台模型试验,进一步分析水下爆炸船体结构早期动力学响应不确定性特征,证明方法的有效性与普适性.研究结果表明:舰船水下爆炸非线性动力学动态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水下爆炸舰船非线性、非平稳动力学响应进行表征与刻画,可实现系统参数邻域内预报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船体结构早期动力学响应 非线性特征 相空间重构 抛物线映射 符号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系统布局实验教学设计
19
作者 赵航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40,共8页
针对地理类交通地理课程缺乏与实践的联系、课程理论知识繁杂、分析模型复杂等问题,依托山地城市真实场景,设计了“点-线-面-环境”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了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布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实际问... 针对地理类交通地理课程缺乏与实践的联系、课程理论知识繁杂、分析模型复杂等问题,依托山地城市真实场景,设计了“点-线-面-环境”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了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布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延伸探索。通过加强多层面交通地理空间要素的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与交通规划实践问题实验动手操作的关联,强化了学生对交通地理空间要素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提升了研究探索的创新能力,为高校面向地理类城乡规划方向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系统布局 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 山地城市 仿真实验 时空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生活圈活动的时空间结构研究
20
作者 张艳 刘伟中 王晶鑫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社区生活圈的时空间结构研究是进行城市更新和社区生活圈优化的基础。已有研究多侧重社区生活圈的空间形态及功能优化分析,而对居民活动的时空动态性和复杂情境刻画不足。从时间地理学出发,以北京近郊当代—怡美社区生...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社区生活圈的时空间结构研究是进行城市更新和社区生活圈优化的基础。已有研究多侧重社区生活圈的空间形态及功能优化分析,而对居民活动的时空动态性和复杂情境刻画不足。从时间地理学出发,以北京近郊当代—怡美社区生活圈为例,将社区生活圈划分为小区、基本社区生活圈、共享社区生活圈和扩展生活圈4个圈层,从居民在不同圈层的活动时间节奏、时空热点、活动序列特征等方面透视社区生活圈活动的时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在社区生活圈内不同圈层开展各类家外非工作活动的时空需求存在明显差异性:小区是老年人休闲与社交、年轻人育儿的重要空间,而基本社区生活圈承载较多家庭照料、育儿和食物活动,共享社区生活圈进一步承载更为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尤其是长时段的休闲与社交活动。工作日上午居民在基本社区生活圈内活动较为活跃,下午更多在小区内活动,而休息日二者相反。此外,居民不同时段在社区生活圈各圈层的活动时空安排呈现出明显的活动分异和人群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时空间结构 时空间行为 家外非工作活动 北京近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