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联通道中超临界RP-3航空煤油流量分配特性数值研究
1
作者 王彦红 李雨健 +1 位作者 贾玉婷 李洪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46,共12页
针对热流偏差下空-油换热器的应用,进行了三种类型并联通道中超临界压力RP-3航空煤油流量分配数值研究,探究了进口压力、进口温度、进口总流量、进出口布置对双通道流量分配的影响机制。通过摩擦压降和加速压降的演变机制揭示了流量非... 针对热流偏差下空-油换热器的应用,进行了三种类型并联通道中超临界压力RP-3航空煤油流量分配数值研究,探究了进口压力、进口温度、进口总流量、进出口布置对双通道流量分配的影响机制。通过摩擦压降和加速压降的演变机制揭示了流量非对称分配的原因,讨论了通道质量流速和温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换热的影响,进行了(火积)耗散效应分析。根据热流密度比值和运行参数提出了流量偏差的预测准则,预测偏差处于±15%范围内。结果表明:随着双通道热流差别增大,两者流量偏差增大,源于加速压降和摩擦压降的平衡机制。热流比值小于1时,摩擦压降主导流量分配;热流比值大于1时,加速压降主导流量分配。热流比值等于1时,双通道流量等量分配。提高进口压力、进口温度、进口总流量双通道流量偏差均受到抑制。高热流偏差下通道出现流量不连续和偏差管温度反向分层问题。相对流量偏差和(火积)耗散偏差的变化规律一致,I型布置相比U型和Z型布置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油换热器 并联双通道 超临界煤油 加速压降 摩擦压降 流量分配 (火积)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流换热器流量分配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学红 孟浩 +2 位作者 丁昌 龚毅 吕彦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7,共5页
单相流体的流动分配均匀性是影响平行流换热器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两相流换热器研究的基础.提出一种16孔分流板结构,以水为工质,研究该分流板对流量分配均匀性的影响,并与无分流板换热器和12孔分流板换热器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单相流体的流动分配均匀性是影响平行流换热器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两相流换热器研究的基础.提出一种16孔分流板结构,以水为工质,研究该分流板对流量分配均匀性的影响,并与无分流板换热器和12孔分流板换热器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6孔分流板换热器的总流量分配不均匀度最小,流动分配均匀性达到最佳.16孔分流板换热器的总流量分配不均匀度分别比无分流板换热器和12孔分流板换热器减小76%~87.8%和10% ~ 60%.当制冷剂流量为45~220 kg/h时,12孔分流板换热器的进出口压降比无分流板换热器增加8.3%~34.2%;而16孔分流板换热器的压降则只增加2.8%~12.4%.因此,16孔分流板的综合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换热器 分流板 流量分配 单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霜工况下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梁媛媛 徐博 陈江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4-678,共5页
测试了平行流换热器在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研究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及表面换热效率随霜层厚度的变化,并采用对数平均温差(LMTD)法对结霜状况下霜层表面的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当霜层厚度达到0.4mm时,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下降18%左... 测试了平行流换热器在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研究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及表面换热效率随霜层厚度的变化,并采用对数平均温差(LMTD)法对结霜状况下霜层表面的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当霜层厚度达到0.4mm时,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下降18%左右,表面换热效率下降17.42%~24.78%;而换热系数的降低是换热器性能降低的重要因素,试验中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均下降50%左右,百叶窗的霜堵是导致换热系数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换热器 结霜 换热面积 表面换热效率 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回风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因素的仿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杜春涛 张进治 王若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7-902,共6页
为研究制热/制冷、逆喷/顺喷、液滴平均直径3个因素对矿井回风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CFD仿真软件FLUENT对矿井回风/液滴两相流进行了3D仿真。根据边界条件不同,共仿真了制热和制冷、逆喷和顺喷、液滴平均直径分别为0.10,0.15和0... 为研究制热/制冷、逆喷/顺喷、液滴平均直径3个因素对矿井回风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CFD仿真软件FLUENT对矿井回风/液滴两相流进行了3D仿真。根据边界条件不同,共仿真了制热和制冷、逆喷和顺喷、液滴平均直径分别为0.10,0.15和0.20 cm等12种工况,得出了各种工况下液滴温度变化情况,并利用工程实践运行结果和实验对部分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制冷、顺喷、小液滴工况下获得的液滴温度变化大于制热、逆喷、大液滴工况下获得的液滴温差,从而说明制冷、顺喷、小液滴3种工况下回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回风换热器 换热性能 制热 制冷 逆喷 顺喷 液滴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微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绕弯成形工艺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志伟 张卿卿 +2 位作者 唐鼎 李大永 彭颖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111,共6页
研究了多层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的绕弯成形过程。基于绕弯成形机理和LS-DYNA软件平台建立了多层换热器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换热器层数和弯曲力矩之间的关系及换热器和翅片的变形情况,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 研究了多层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的绕弯成形过程。基于绕弯成形机理和LS-DYNA软件平台建立了多层换热器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换热器层数和弯曲力矩之间的关系及换热器和翅片的变形情况,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验证过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的翅片形状及弯曲半径对换热器成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换热器层数的增加,弯曲力矩呈线性增加;对于不同形状的翅片,三角形翅片更适合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的弯曲成形;在一定范围内,较大弯曲半径更有利于换热器的弯曲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 弯曲力矩 翅片形状 弯曲半径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流换热器两相流分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5
6
作者 徐肖肖 肖久旻 +1 位作者 陈龙 刘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38-1945,共8页
制冷剂的分配不均对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基于T型管的T-junction模型,联立质量方程和压力方程,设计合适的算法建立平行流换热器两相流流量分配的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无需已知分歧管流量可模拟分歧管的分配特性。在... 制冷剂的分配不均对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基于T型管的T-junction模型,联立质量方程和压力方程,设计合适的算法建立平行流换热器两相流流量分配的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无需已知分歧管流量可模拟分歧管的分配特性。在此基础上,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验证了模型有效性,为平行流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计算并分析了干度与质量流量对平行流换热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度对平行流换热器分配的影响不大。在干度不变时,提高流体的质量流量可以对平行流换热器流量分配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换热器 分配特性 两相流 数值模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C轴流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局部传热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曾文良 邓先和 李志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2,共6页
对一种具有并流多通道进出口结构(MPC)的轴流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局部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分别在有壳程进口段分布挡板与无分布挡板的情况下,探讨了进口段局部表面传质努塞尔数的分布、局部平均表面努塞尔数与管束位置及雷诺数的关系,... 对一种具有并流多通道进出口结构(MPC)的轴流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局部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分别在有壳程进口段分布挡板与无分布挡板的情况下,探讨了进口段局部表面传质努塞尔数的分布、局部平均表面努塞尔数与管束位置及雷诺数的关系,分析了进口段和换热器整体的平均传质努塞尔数与雷诺数的变化关系,揭示了壳程进口段的局部表面努塞尔数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布挡板能够有效促进壳程流场的分布,提高换热器壳程的整体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传热系数 轴流管壳式换热器 分布挡板 并流多通道进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流多通道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场分布 被引量:5
8
作者 曾文良 邓先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52-3360,共9页
对一种新型并流多通道进出口结构(MPC)轴流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场分布与阻力性能进行全面研究,分别研究了管排数、Reynolds数、不同挡板对壳程流场分布、阻力性能的影响,并且采用实验方法对数值模型与方法的正确性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 对一种新型并流多通道进出口结构(MPC)轴流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场分布与阻力性能进行全面研究,分别研究了管排数、Reynolds数、不同挡板对壳程流场分布、阻力性能的影响,并且采用实验方法对数值模型与方法的正确性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挡板的情况下,随着管排数的减小,壳程流场分布不均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压降大幅降低,最大降幅达到70%以上;挡板能够有效促进流场的二次分布,但是同时亦使阻力增大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分布 压降 并流多通道 管壳式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流多通道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场数值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曾文良 邓先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多孔介质-分布阻力模型,对一种新型并流多通道进出口结构(MPC)轴流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场进行数值研究。在传热管长6.0 m不变,分别针对长径比L/D=2.0和L/D=1.5二种情况,研究Re和通道数N对壳侧流场的分布及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 采用多孔介质-分布阻力模型,对一种新型并流多通道进出口结构(MPC)轴流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场进行数值研究。在传热管长6.0 m不变,分别针对长径比L/D=2.0和L/D=1.5二种情况,研究Re和通道数N对壳侧流场的分布及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Re和L/D下,随着N的增加,壳程的流场分布不均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壳程压降将急剧降低,最大降幅达到50%以上;当L/D不变时,Re的变化对壳程流场分布影响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分布 压降 管壳式换热器 并流多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流多通道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场分布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文良 邓先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7-424,共8页
优化壳程流场分布和减少压降对并流多通道进出口结构(MPC)轴流管壳式换热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采用商用CFD软件FLUENT 6.3和皮托管测速方法对MPC换热器壳程流场分布与阻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分别研究了管排数N、Re、不... 优化壳程流场分布和减少压降对并流多通道进出口结构(MPC)轴流管壳式换热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采用商用CFD软件FLUENT 6.3和皮托管测速方法对MPC换热器壳程流场分布与阻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分别研究了管排数N、Re、不同开孔率的挡板对壳程流场分布、阻力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无挡板时,随着N的减小,壳程流场分布不均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压降大幅降低,最大降幅达到70%以上;(2)挡板能够有效促进流场的二次分布,但亦使得阻力增大较为显著;(3)比较不同挡板,挡板1的效果最优;(4)换热器压降主要在进出口段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分布 压降 并流多通道 管壳式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复合吸附剂和高效吸附床的吸附制冷机性能测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令宝 卜宪标 马伟斌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7-101,共5页
利用平行流换热器和自制的硅胶/氯化钙复合吸附剂研制了一台小型吸附式制冷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硅胶吸附制冷样机,复合吸附剂吸附制冷样机的COP和制冷功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热源温度为90℃,冷却水温度... 利用平行流换热器和自制的硅胶/氯化钙复合吸附剂研制了一台小型吸附式制冷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硅胶吸附制冷样机,复合吸附剂吸附制冷样机的COP和制冷功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热源温度为90℃,冷却水温度为35℃,冷冻水进口温度为16.5℃、出口温度为14.4℃,吸附10min,脱附5 min的运行工况下,在整个循环周期内(15 min),制冷功率为1.03 kW,SCP为128.3 W/kg,COP为0.29;在吸附周期内(10 min),制冷功率为1.54 kW,SCP为192.4 W/kg,样机的能量密度为10.3 kW/m3,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系数为472.3 W/(m2.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换热器 复合吸附剂 硅胶/氯化钙 吸附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流冷凝器应用于食品冷藏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金平 邹永胜 祁元龙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90,共8页
新型单、双排平行流冷凝器应用于冷柜制冷系统中,并与原管片式冷凝器冷柜制冷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单、双排平行流和管片式冷凝器的冷柜制冷系统分别在充灌量为550g、650g和800g时,周期内压缩机平均功耗最小,其中双排平... 新型单、双排平行流冷凝器应用于冷柜制冷系统中,并与原管片式冷凝器冷柜制冷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单、双排平行流和管片式冷凝器的冷柜制冷系统分别在充灌量为550g、650g和800g时,周期内压缩机平均功耗最小,其中双排平行流冷凝器周期内压缩机平均功耗最小,单排平行流和管片式冷凝器相当。平行流冷凝器的空气侧换热性能明显优于管片式冷凝器。实验所用单、双排平行流冷凝器仅为管片式冷凝器换热体积的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将平行流冷凝器应用于冷柜系统中将有利于解决冷柜冷凝器在恶劣环境下运行换热量不足的问题和降低成本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冷凝器 冷藏柜 换热性能 充灌量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布置对电动汽车热泵车外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赵兰萍 鲍国 +1 位作者 郑钦月 杨志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4-1123,共10页
针对电动汽车热泵用平行流车外换热器,通过建立基于制冷剂不均匀分配的分布参数模型,发现单流程和四流程结构的冬夏总体性能较差。单流程布置与二流程布置相比,夏季工况和冬季湿工况的换热能力分别下降25.3%和23.3%,四流程、三流程和二... 针对电动汽车热泵用平行流车外换热器,通过建立基于制冷剂不均匀分配的分布参数模型,发现单流程和四流程结构的冬夏总体性能较差。单流程布置与二流程布置相比,夏季工况和冬季湿工况的换热能力分别下降25.3%和23.3%,四流程、三流程和二流程布置的换热能力差别不大。四流程布置和三流程布置的制冷剂侧压降分别是二流程布置的2.5~2.8和1.8~2.5倍。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夏各工况下,二流程换热器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均高于三流程换热器系统,其中在冬季湿工况下,二流程换热器系统的制热量和COP较三流程换热器系统分别提高6.4%和9.4%。与三流程结构相比,二流程结构更适合电动汽车热泵的车外换热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热泵 平行流车外换热器 流程布置 换热能力 制冷剂侧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290替换R22应用于家用空调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庭庭 李征涛 +2 位作者 陈坤 陈忆喆 张振亚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0,共4页
分析了R290应用于家用空调的优势及可行性,采用某企业生产的R22家用冷风型分体机,直接充注R290制冷剂,在焓差实验室内调整毛细管规格及制冷剂灌注量,使性能达到最佳状态,结果表明:R22系统直接灌注R290制冷剂,灌注量仅为原来的44.7%,但... 分析了R290应用于家用空调的优势及可行性,采用某企业生产的R22家用冷风型分体机,直接充注R290制冷剂,在焓差实验室内调整毛细管规格及制冷剂灌注量,使性能达到最佳状态,结果表明:R22系统直接灌注R290制冷剂,灌注量仅为原来的44.7%,但制冷量下降13.64%,能效比稍有提高。为进一步减小灌注量、提高制冷量,采用了平行流换热器作为冷凝器,重新调整灌注量及毛细管规格,结果显示R290灌注量大幅减少,制冷量及能效比显著提高,R290灌注量的减少有利于制冷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290 灌注量 制冷量 平行流换热器 冷风型分体机 R2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换热器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缑伟隆 刘雨声 +3 位作者 冯嘉旺 李嘉伟 李万勇 陈江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4,共8页
针对汽车热泵空调中最常用的传统对称式百叶窗翅片换热器存在的换热不均匀、风阻较高问题,本文提出6种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结构。采用STAR-CCM+软件对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应的4种工况下的换热器内部温度场和压力... 针对汽车热泵空调中最常用的传统对称式百叶窗翅片换热器存在的换热不均匀、风阻较高问题,本文提出6种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结构。采用STAR-CCM+软件对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应的4种工况下的换热器内部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特性,并计算得出各个翅片的传热因子j和阻力因子f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新型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B3组的换热量稍有下降,但对风阻的降低效果显著,在气流进口速度为4.5 m/s时,阻力因子f减小31.9%,且整个翅片的换热更加均匀,在整个翅片上不存在换热明显集中的部位。对新型翅片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的误差集中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换热器 非对称式 结构设计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空调平行流蒸发器研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宇骁 梁媛媛 陈江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3,72,共8页
对用于客车的顶部安装的空调中使用的平行流蒸发器进行了研究设计和实验验证。通过建立仿真模型模拟平行流蒸发器的换热能力,调整翅片参数优化结果,并制作了两组样件,对冷凝水、分液等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参数的... 对用于客车的顶部安装的空调中使用的平行流蒸发器进行了研究设计和实验验证。通过建立仿真模型模拟平行流蒸发器的换热能力,调整翅片参数优化结果,并制作了两组样件,对冷凝水、分液等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参数的百叶窗翅片在实验中几乎未见冷凝水沉积,同时分液的流路数为4分路的分液均匀性优于8分路,换热效果比8分路高11.2%。新设计的百叶窗翅片平行流蒸发器基本解决了冷凝水排除和两相流分液两大研究难点,体积较原来减少了57.6%,重量减轻了38%,充注量降低了10.5%,换热能力达到行业要求,从而达到取代旧式翅片管式蒸发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空调 百叶窗翅片 仿真 蒸发器 平行流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阻力特性和流量分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俊强 陈明辉 +3 位作者 扈玉民 厉日竹 孔德春 张伟杰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9-343,共5页
对套管管束式换热器一次侧并联流道的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套管管束式换热器一次侧并联流道的阻力特性,找出流量分配的规律,通过对流量分配进行优化,解决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问题。研究方法是按照相似准则制造... 对套管管束式换热器一次侧并联流道的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套管管束式换热器一次侧并联流道的阻力特性,找出流量分配的规律,通过对流量分配进行优化,解决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问题。研究方法是按照相似准则制造试验本体,建造试验台架并进行试验。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得到了减小管间距可提高总传热系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供热堆 套管管束式换热器 并联流道 流量分配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TEC的泵驱两相温控系统的空间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镇锐 张兴斌 +1 位作者 温世喆 何振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76-1184,共9页
为满足天舟一号货运飞船(TZ1)蒸发冷凝科学实验的控温需求,采用半导体制冷片(TEC)和泵驱两相回路结合的控温系统实现了冷凝台-5~40℃(±0. 2℃)的控温要求。对TEC和平行流换热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环境温度等于30... 为满足天舟一号货运飞船(TZ1)蒸发冷凝科学实验的控温需求,采用半导体制冷片(TEC)和泵驱两相回路结合的控温系统实现了冷凝台-5~40℃(±0. 2℃)的控温要求。对TEC和平行流换热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环境温度等于30℃工况下的制冷和散热要求。测试结果表明,平行流换热器在地面和在轨的换热相当,说明重力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冷片 泵驱两相回路 平行流换热器 R13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微通道换热器弯曲过程模拟及翅片损伤行为
19
作者 王卓 张志伟 +1 位作者 李大永 彭颖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26,共5页
对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进行成形加工的工艺目前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多层换热器的弯曲过程中,常会出现翅片压溃等现象。该文基于双层微通道换热器的弯曲过程进行模拟和实验,研究双层微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的无模弯曲过程;分析换热器翅... 对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进行成形加工的工艺目前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多层换热器的弯曲过程中,常会出现翅片压溃等现象。该文基于双层微通道换热器的弯曲过程进行模拟和实验,研究双层微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的无模弯曲过程;分析换热器翅片发生损伤的原因,并通过对不同状态下的翅片进行压缩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夹具与换热器之间的摩擦力是造成翅片压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 无模弯曲 翅片压溃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扁管下料机收料整理装置的研制
20
作者 王蔷 程冬梅 朱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0-272,共3页
介绍了超长扁管下料机的收料整理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现有扁管下料机的收料整理装置主要适用于切断后长度在2m以下较短的扁管。对于长度超过2m的超长扁管下料机,收料方式多为工人手动搜集,一台设备需要一个工人,浪费人工资源,生产效... 介绍了超长扁管下料机的收料整理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现有扁管下料机的收料整理装置主要适用于切断后长度在2m以下较短的扁管。对于长度超过2m的超长扁管下料机,收料方式多为工人手动搜集,一台设备需要一个工人,浪费人工资源,生产效率又低。针对现有收料装置的不足,设计了超长扁管下料机的收料整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整理台、推料板、传动装置等部件组成,能够自动完成扁管的收料整理工作。超长扁管下料机的收料整理装置不但明显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料装置 下料机 扁管 换热器 平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