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属骨颗粒腔隙结构Micro-CT三维可视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瀛 解茹越 +3 位作者 张合虎 高冰 刘贤 韩鲁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4-381,共8页
基于水生、陆生动物源肉骨粉骨颗粒显微腔隙形态结构的不同,提出了一种不同种属骨颗粒腔隙形态结构的Micro-CT原位三维可视化表征方法。以鱼、牛、猪和鸡骨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Bruker Skyscan 1275型Micro-CT,在扫描条件优化的基础上,... 基于水生、陆生动物源肉骨粉骨颗粒显微腔隙形态结构的不同,提出了一种不同种属骨颗粒腔隙形态结构的Micro-CT原位三维可视化表征方法。以鱼、牛、猪和鸡骨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Bruker Skyscan 1275型Micro-CT,在扫描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对各样品进行了扫描和重构条件优化,比较了全局(Global)、全局自适应(Otsu)、K-means全局聚类(K-means)、局部自适应均值(Adaptive mean-C)和局部自适应中值(Adaptive median-C)等图像阈值分割算法对骨颗粒显微腔隙成像的分割效果。优化的Micro-CT扫描条件为电压80 kV、电流125μA,图像分辨率8μm、旋转步长0.20°、曝光时间46 ms和360°扫描;图像三维重构条件为Smoothing 1、Post-Alignment 0、Ring-Artifacts 3和Beam-hardening 30%;采用局部自适应均值法的骨颗粒成像效果最佳,其最优参数确定为WS为5,C为0。不同动物源骨颗粒腔隙结构的Micro-CT原位三维可视化表征结果与其显微镜标准方法的结果较为一致。研究结果为水生和陆生动物源饲料快速、无损判别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腔隙 micro-CT 阈值分割 三维可视化 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视阈群组模型的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新宇 马小琪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8-785,共8页
为展现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并提出了双视阈群组模型。首先,基于竞争情报表现出的微/宏观相对性、静/动态绝对性,选取研究视角相同且分析过程相互承接的计划行为理论(TPB)、冲突分析图模型(GMCR)和Porter钻石模型作为双视阈... 为展现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并提出了双视阈群组模型。首先,基于竞争情报表现出的微/宏观相对性、静/动态绝对性,选取研究视角相同且分析过程相互承接的计划行为理论(TPB)、冲突分析图模型(GMCR)和Porter钻石模型作为双视阈群组模型构成组分;其次,通过TPB陈述的竞争行为产生机理与经验情报结合,评估竞争事件中各决策人行为偏好,以此驱动GMCR仿真,预测具体事件下状态演进,为参与者提供策略参考;然后,对比终状态与研究对象期望,借助Porter钻石模型制定战略方针,培养决策者核心竞争力。在实证分析中,笔者应用该方法实现了竞争预测与科学决策,与实际拟合程度较高。因此,该群组模型适用于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宏视阈 静/动视阈 计划行为理论(TPB) 冲突分析图模型(GMCR) Porter钻石模型 超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