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互联网数据中心综合供能的微能源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1
作者 孙岩 范宏 +2 位作者 王迪威 鲁尔奇 贾庆山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0,共12页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以下简称“数据中心”)作为大型的电力消耗者已经成为电力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采用数据中心余热回收技术建立了数据中心等值热参数模型,并将其融入到微能源网中以实...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以下简称“数据中心”)作为大型的电力消耗者已经成为电力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采用数据中心余热回收技术建立了数据中心等值热参数模型,并将其融入到微能源网中以实现冷热电多能互补。其次对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所需制冷量与余热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和电制冷机来满足数据中心的冷负荷需求。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批处理负荷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特性,制定了高度灵活的数据负荷分配策略,并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使用场景削减的典型日选择方法以应对源荷不确定性,并引入基于Tent映射的灰狼优化算法(Tent mapping 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TMGWO)和CPLEX进行联合求解。最后,通过对某含数据中心的微能源网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微能源网 余热回收 负荷时空分配 热-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集线器的微能源网能量流建模及优化运行分析 被引量:95
2
作者 马腾飞 吴俊勇 +4 位作者 郝亮亮 李玉君 闫华光 李德智 陈宋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9-186,共8页
讨论了微能源网的概念,提出了全新的子能源集线器建模结构,包括集电器,集热器和集冷器;该结构考虑了储电、蓄冷、储热3种储能装置,可以实现能量的汇集、分配及存储;对能源集线器进行了详细的建模,并总结给出了广义储能装置的通用模型;... 讨论了微能源网的概念,提出了全新的子能源集线器建模结构,包括集电器,集热器和集冷器;该结构考虑了储电、蓄冷、储热3种储能装置,可以实现能量的汇集、分配及存储;对能源集线器进行了详细的建模,并总结给出了广义储能装置的通用模型;提出一种实时电价模型,并以此建立需求响应模型;综合考虑微能源网能耗成本和环境成本,建立了微能源网的优化调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微能源网中电、热、冷、气能源的优化调度结果,对提出的建模方法及优化调度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微能源网 能源集线器 需求响应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及其求解算法 被引量:41
3
作者 曾鸣 韩旭 +3 位作者 李冉 李源非 彭丽霖 李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9-417,共9页
为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充分考虑了供给侧、需求侧以及能源转换之间的影响作用,构建了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模型,提出了求解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带个体差异蚁群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particle ... 为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充分考虑了供给侧、需求侧以及能源转换之间的影响作用,构建了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模型,提出了求解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带个体差异蚁群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er-individual variati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PSO-IVACO)。将所提模型及求解算法应用于我国某典型园区能源互联微网系统夏季和冬季典型日的实际算例中,并与传统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相比较,结果表明:PSO-IVACO算法求解此类问题具有可行性,考虑供需双侧的能源互联微网系统在夏季和冬季均具有显著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了新能源并网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供需双侧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能协同策略的能源互联微网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程林 刘琛 +2 位作者 朱守真 田浩 沈欣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138,共7页
能源互联网一般指具有多种能源综合协同的供应框架,是通过能源转化、能源储存、需求侧响应等多种技术实现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了能源信息的深度耦合。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在多种能源协同供应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各类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 能源互联网一般指具有多种能源综合协同的供应框架,是通过能源转化、能源储存、需求侧响应等多种技术实现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了能源信息的深度耦合。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在多种能源协同供应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各类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在能源互联网体制中,能源的商品属性得以还原,结合相关的决策和能源交易政策,将能有效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选取北京市海淀北部地区作为实际案例,调研了该地区建设情况和历史冷、热负荷及电负荷数据,结合目前能源互联微网中多种典型关键技术,设计了海淀北部地区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可行多能源协同建设方案,并评估了在能源互联微网模式下的运营收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能源互联网建设的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建设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低碳智慧示范区 多能源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冷热电三联供的微能源网能量流计算及综合仿真 被引量:55
5
作者 马腾飞 吴俊勇 郝亮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2-27,124,共7页
首先给出了微能源网的定义,然后基于能源集线器的概念,建立了冷热电三联供(CCHP)系统的能量流模型;并将其作为配电网与天然气网的耦合节点,推导了适用于天然气网能量流计算的有限元节点法,提出了一种电—气耦合微能源网的能量流计算方... 首先给出了微能源网的定义,然后基于能源集线器的概念,建立了冷热电三联供(CCHP)系统的能量流模型;并将其作为配电网与天然气网的耦合节点,推导了适用于天然气网能量流计算的有限元节点法,提出了一种电—气耦合微能源网的能量流计算方法。提出了CCHP供能率的指标。以openDSS和MATLAB为平台,对含CCHP的微能源网进行综合仿真,分别计算了以电定热和以热定电两种典型运行方式下夏季典型日的逐时能量流。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量流计算和综合仿真方法可用于分析微能源网的能量流,CCHP供能率指标可以反映微能源网电—气能源的耦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微能源网 能源集线器 天然气网 有限元节点法 能量流 openDSS 供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杂交粒子群算法的农村微能网多能流优化调度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新 张漫 +2 位作者 王维洲 杨建华 井天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7-164,共8页
西部农村地区电网薄弱,光伏和风电扶贫投资未考虑配套输配电设施,用以处理生物质废弃物的沼气受季节性温度变化影响运行经济性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利用沼气作为气源含可再生能源的冷-热-电-气多能流农村微能网供能架构,建立相... 西部农村地区电网薄弱,光伏和风电扶贫投资未考虑配套输配电设施,用以处理生物质废弃物的沼气受季节性温度变化影响运行经济性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利用沼气作为气源含可再生能源的冷-热-电-气多能流农村微能网供能架构,建立相应的多能流微能网调度模型,针对粒子群算法早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采用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的杂交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对系统内各设备的调度,有效降低系统日运行成本,在冬季,采用改进型杂交粒子群算法所得日运行费用相比采用基本型粒子群算法降低7.6%,其相比系统未优化所得日运行费用降低79.1%;在夏季,相比基本型粒子群算法与未优化分别降低17.0%、71.2%,实现微能网的经济运行,证明了本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算法 农村微能网 能源互联网 杂交粒子群算法 冷热电气多能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微网阶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树卿 唐绍普 +2 位作者 朱亚萍 于思奇 孙钰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3-694,共12页
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强大的推动力,它将智能微网技术和多能协调互补等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多种能源形式的"源-荷-储"交叉共建,使得能量转化、传输机理和系统运行特性复杂.现有热力、电力等能源系统的计算... 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强大的推动力,它将智能微网技术和多能协调互补等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多种能源形式的"源-荷-储"交叉共建,使得能量转化、传输机理和系统运行特性复杂.现有热力、电力等能源系统的计算方法和仿真手段分别针对一种独立能源系统,不能满足多种不同能源耦合和交互机理、多能系统组网运行及控制特性的计算分析需求.总结评述了作为多能系统仿真基础的微电网和非电能源系统仿真技术现状,分析和概括了多能系统根本特征、仿真要点和难点,进一步提出了阶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思想,概括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以期充分利用现有能源设备-系统仿真模型和算法基础,建立适用于多能源系统动态、暂态仿真分析技术,并以典型的冷热电联供为例说明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技术在多能系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多能系统 阶段化仿真 多模式仿真 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综合能源局域网的市场化改革方案(英文)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芙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693-3698,共6页
中国当前的能源市场环境难以支撑未来综合能源局域网的快速繁荣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为了确保社会稳定,集中式能源系统享受了政府的高额补贴。这一政策给高效独立的综合能源局域网施加了较高的价格壁垒,导致其和集中式能源系统不是站在... 中国当前的能源市场环境难以支撑未来综合能源局域网的快速繁荣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为了确保社会稳定,集中式能源系统享受了政府的高额补贴。这一政策给高效独立的综合能源局域网施加了较高的价格壁垒,导致其和集中式能源系统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从而难以向消费者灵活高效地供应能源。综合能源局域网,通过整合其内部能源供应资源和电、热、交通等能源需求,构建适应本地能源供应能力及结构的能源需求曲线,可以显著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由于集中式能源系统的价格补贴优势,这一高效的综合能源局域网的能源供应价格却无法和人为维持低价的集中式能源系统公平竞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和发展建议,以期构建优良的市场环境,确保综合能源局域网与集中式能源系统站在同一竞争起跑线上,促进能源互联网发展,提高能源消费者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综合能源局域网 市场发展与改革 能源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薛忠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F05期46-49,共4页
为使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接着,通过几个实际应用案例说明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的应用;然后,对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指... 为使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接着,通过几个实际应用案例说明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的应用;然后,对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区块链技术可以借助电改的东风,与能源互联网技术结合开展具体实践,进一步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能源互联网 微电网 去中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能源网多能源耦合枢纽的模型搭建与优化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方泽 牟龙华 +1 位作者 张涛 朱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91-98,共8页
多能源耦合枢纽作为微能源网的核心部件,其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将影响微能源网的运行效率。文中针对一种包含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储能系统、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传统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多能源耦合枢纽,综合考虑负荷需求、价格因素和环境... 多能源耦合枢纽作为微能源网的核心部件,其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将影响微能源网的运行效率。文中针对一种包含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储能系统、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传统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多能源耦合枢纽,综合考虑负荷需求、价格因素和环境因素,以系统运行成本、一次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微能源网中多能源互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发电机和储能的运行策略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目标。最后,与微电网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多能耦合系统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碳排放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能源网 多能源互补 能源互联网 有机朗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概念、特征与应用价值 被引量:35
11
作者 付学谦 周亚中 +1 位作者 孙宏斌 王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2-161,共10页
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基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模式特点,构建了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该研究首先分析了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并围绕关键问题对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介绍了3个典型案例... 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基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模式特点,构建了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该研究首先分析了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并围绕关键问题对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介绍了3个典型案例,并论述案例对于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关键问题的意义。之后提出了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和运营模式,构建基本框架,物理系统由“源-网-储-荷”构成,信息系统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构成,信息共享性、深度耦合性和产消互补性是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的三大特征。探讨了多能源异质特性与农业生产行为深层次耦合优化的相关问题。该研究可为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的框架落地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物联网 能源互联网 可再生能源 微能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二) 被引量:86
12
作者 刘敦楠 曾鸣 +4 位作者 黄仁乐 吉立航 陈启鑫 段金辉 李源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57-3063,共7页
能源互联网是信息与能源深度融合的产物,更充分的信息获取,将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基于信息经济学原理,分析了能源与信息融合对能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进而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交易的微平衡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是信息与能源深度融合的产物,更充分的信息获取,将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基于信息经济学原理,分析了能源与信息融合对能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进而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交易的微平衡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相比传统集中式能源交易的七大发展趋势。最后对能源互联网现有的以及可能存在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归纳分析,对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微平衡 信息经济学 分散化决策 商业模式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微平衡调度交易设计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敦楠 唐天琦 +1 位作者 杨建华 白顺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36,共9页
能源互联网旨在突破化石能源的制约,整合多种能源综合互补,探索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发展模式。文中将电能作为能源系统的主要能量支撑,首先在系统协调分解与帕累托最优的经济学基础上,表征了能源互联网微平衡遵循的经济学理论;进而对比了... 能源互联网旨在突破化石能源的制约,整合多种能源综合互补,探索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发展模式。文中将电能作为能源系统的主要能量支撑,首先在系统协调分解与帕累托最优的经济学基础上,表征了能源互联网微平衡遵循的经济学理论;进而对比了传统集中调度机制,阐释了能源互联网的微平衡调度机制,并对微平衡交易主体、交易模式、交易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建立了能源互联网交易激励分摊机制,协调能源互联网的调度交易计划与区域各方利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微平衡 电网调度 交易机制 交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中微能源系统储能容量规划及投资效益分析 被引量:75
14
作者 李建林 牛萌 +2 位作者 周喜超 修晓青 周京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4-884,共11页
该文以实现多类型能源的协同优化、微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益最优为出发点,在包含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蓄热式电锅炉、冰蓄冷空调、电动汽车的微能源系统的简化模型基础上,对微能源系统中储能系统容量规划和投资效益展开研究。首先为保证微... 该文以实现多类型能源的协同优化、微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益最优为出发点,在包含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蓄热式电锅炉、冰蓄冷空调、电动汽车的微能源系统的简化模型基础上,对微能源系统中储能系统容量规划和投资效益展开研究。首先为保证微能源系统的各类型能源的生产/消费需求,假设分别为其配置虚拟储能,基于储能系统成本、多种类型能源的生产/消费需求约束及储能系统约束,同时考虑峰谷分时电价、碳减排政策,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实现储能容量配置最优,并从投资人角度出发,考虑银行贷款、内部收益率等投资回收相关参数,对储能系统进行投资回收分析。最后结合某微能源系统示范工程,开展新型混合能源系统配置方案的应用验证,旨在探索微能源系统中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微能源系统 储能系统 容量规划 投资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综合能源系统标准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5
15
作者 王宏 闫园 +3 位作者 文福拴 段舒尹 蒋晨威 周育忠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2,共10页
综合能源系统标准作为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之一,对推动中国能源装备制造、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都起着纽带和催化作用。为加快综合能源系统标准化进程,首先对国内外智能电网、微电网与分布式能源(distribu... 综合能源系统标准作为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之一,对推动中国能源装备制造、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都起着纽带和催化作用。为加快综合能源系统标准化进程,首先对国内外智能电网、微电网与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energyresources,DER)、能源互联网等方面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然后,从运行与控制、安全与保护、通信与自动化3个核心技术领域对综合能源系统标准进行整理和差异化分析;最后,针对未来能源领域标准化工作可能面临的新问题,分析综合能源系统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为国内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标准 智能电网 微电网 能源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微型能源互联网接入的交直流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65
16
作者 郑重 苗世洪 +2 位作者 李超 张迪 韩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207,共16页
分布式电源通过微型能源互联网(简称微能网)的方式接入配电网可以充分发挥微能网多能耦合互补的特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该文充分考虑交直流配电网和微能网的技术优势及交互影响,研究了计及动态网络重构和多能源协同的交直流配电网优... 分布式电源通过微型能源互联网(简称微能网)的方式接入配电网可以充分发挥微能网多能耦合互补的特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该文充分考虑交直流配电网和微能网的技术优势及交互影响,研究了计及动态网络重构和多能源协同的交直流配电网优化调度策略。首先,根据含微能网的交直流配电网系统结构和调度模型特点,研究以配电网节点边际电价和微能网购/售电功率为交互变量的协调运行机制;其次,以交直流配电网和微能网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充分考虑网络运行约束和网络间交互耦合约束,建立交直流配电网协调调度模型;再次,在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的节点边际电价推导基础上,提出基于极限学习机耦合交互的模型快速求解方法;最后,在含微能网的改进IEEE 33节点交直流配电网开展了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度架构能充分降低网络运行成本,促进微能网和交直流配电网间信息交互,同时该文所提求解技术能够在确保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微型能源互联网 协同优化调度 动态网络重构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水发电系统的智慧农业物联网设备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可欣 郑源 +1 位作者 陈跃钢 高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3-1180,共8页
鉴于中国水资源短缺且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低的现状,为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与效能,加快高科技智慧型农业设备研发与推广,降低农业投入以及农业用水的比例,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方案,... 鉴于中国水资源短缺且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低的现状,为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与效能,加快高科技智慧型农业设备研发与推广,降低农业投入以及农业用水的比例,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方案,对9种不同方案在设计流量点处的新型微型管道水轮机性能进行计算,并进行物理模型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水轮机内的压力脉动主要受到叶片通过频率和导叶通过频率的影响;在设计流量点处,优化后的水轮机出力为6.30 W,效率为85.13%,与初步设计方案相比,分别提高了32.35%和2.58%.同时研发了智慧农业物联网前端与终端系统,建立一个集自发电、环境监测、远程控制、情况预警、生长状况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为实现智能化种植、养殖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物联网设备 微水发电系统 节能环保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源互联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分层分布式协调控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爱祥 宋士瞻 +3 位作者 高扬 王传勇 张健 康文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31-138,共8页
目前,天然气网络、热力网络和电力网络在主动配电网中的耦合联系加深,共同为用户提供冷、热、电、气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能源,但相关的协调控制技术仍不成熟。以电网为核心,和热网、天然气网进行互动优化,首先提出了含电力网络、天然气网... 目前,天然气网络、热力网络和电力网络在主动配电网中的耦合联系加深,共同为用户提供冷、热、电、气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能源,但相关的协调控制技术仍不成熟。以电网为核心,和热网、天然气网进行互动优化,首先提出了含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和热力网络的综合建模方法,对各能源子系统多能流的约束条件及运行目标进行了综合优化,实现了多能源协调互补和深度融合。然后,设计了多微网和主动配网之间在稳定运行时的分层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将系统分为主动配电网层、能源互联微网层和元件层的三级控制结构,在元件层提出采用改进后的二级功率优化控制来进行分布式设备之间的协调控制。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主动配网的仿真平台,含3个能源互联微电网来证明智能调控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多能互补 主动配电网 分层分布式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微能源系统最大功率收集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文卓 刘伟 +2 位作者 谢健 罗嵘 胡顺仁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0-713,共4页
基于太阳能的微能源系统是解决物联网室外供电问题的有效手段,而目前尚缺乏对其性能的全面对比分析。搭建了五种常用的微型太阳能收集系统,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测试,并对其能量收集效率进行了分析。对五种收集系统的电路规模、硬件成本... 基于太阳能的微能源系统是解决物联网室外供电问题的有效手段,而目前尚缺乏对其性能的全面对比分析。搭建了五种常用的微型太阳能收集系统,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测试,并对其能量收集效率进行了分析。对五种收集系统的电路规模、硬件成本及功耗等关键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虽然最大功率点跟踪是保证太阳能收集效率的必要条件,但不同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电路的能量收集效率差异较大。取决于太阳电池板的参数和所用的电路结构,收集的能量相差5.6%~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微能源系统 太阳能收集 电路结构 最大功率点跟踪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层规划的能源互联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马天祥 贾伯岩 +3 位作者 张智远 程肖 沈宏亮 范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4-45,共12页
针对能源互联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问题,采用二层规划理论进行建模。以能量枢纽转化矩阵为上层决策变量,以系统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上层模型;以电能子网、热能子网、气能子网以及交通子网的优化运行计划为下层决策者,以能源... 针对能源互联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问题,采用二层规划理论进行建模。以能量枢纽转化矩阵为上层决策变量,以系统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上层模型;以电能子网、热能子网、气能子网以及交通子网的优化运行计划为下层决策者,以能源子网运行经济性指标为目标,计及各能源子网运行的必要约束,构建下层模型。分析得到模型的广义Nash均衡和Stackelberg-Nash均衡,采用反向学习机制改进帝国竞争算法,并采用改进的帝国竞争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设计求解流程。最后,算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多能互补协调的能源互联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问题,能充分发挥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电网 二层规划 能量优化调度 能量枢纽 广义Nash均衡 帝国竞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