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Ru Catalysts Prepared by a Modified Polyol Process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Junmin ZHU Fangfang +2 位作者 ZHANG Kunhua LIU Weiping GUAN Weiming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22-226,共5页
Supported PtRu/C catalysts used in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DMFCs) were prepared by a new modified polyol metho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cyclic voltammograms (CVs) were ... Supported PtRu/C catalysts used in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DMFCs) were prepared by a new modified polyol metho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cyclic voltammograms (CVs) were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composition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tRu/C catalys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tRu nanoparticles with small average particle size (≈2.5 nm), and highly dispersed on the carbon support. The PtRu/C catalyst exhibit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anti poisoned performance than that of the JM PtRu/C. It is imply that the modified polyol method is efficient for PtRu/C catalyst prepa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Ru/C catalysts modified polyol method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ies of anode gas diffusion layers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被引量:1
2
作者 GAO Yan WANG Su-li +1 位作者 HOU Hong-ying ZHAO Liang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1-297,共7页
Comparative studies of four common-used anode gas diffusion layers(A-GDLs),namely carbon cloth,carbon paper,carbon paper based on XC-72(in short XC-72)and GDL made of carbon nanotubes(CNT)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Comparative studies of four common-used anode gas diffusion layers(A-GDLs),namely carbon cloth,carbon paper,carbon paper based on XC-72(in short XC-72)and GDL made of carbon nanotubes(CNT)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s)were carried out and discussed.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er(MIP)and electrochemical test show that CNT has larg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in pore size of 1000-3000nm and the largest total porosit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other three.Carbon paper and XC-72show disadvantageous influences on cell performances at high current density,because carbon paper has many large pores which are unsuited for water transport,while XC-72has many small pores which are unsuited for gas transport.Though cell with carbon cloth has the highest methanol diffusion coefficient,it shows a little lower performance than that with CNT due to its thickness.Anode polarization(AP)results also display that the cell with CNT has the least methanol mass transfer resistance.As a result,the cell with CNT shows the best performance with the highest limiting current density and peak power density of 460 mA·cm^(-2)and 110mW·cm^(-2),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s) gas diffusion layer(GDL) POROSITY mass transfer methanol diffusion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退化协变量检测机制的燃料电池性能预测
3
作者 王善华 赵振刚 张大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其性能衰退.电芯外部和内部退化指标可用来表征其退化状态.外部指标(如输出电压)易监测但难以准确反映内部衰退,内部退化指标(如内部阻抗)可准确描述燃料电池退化机理,但其获取需停机进行复杂电...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其性能衰退.电芯外部和内部退化指标可用来表征其退化状态.外部指标(如输出电压)易监测但难以准确反映内部衰退,内部退化指标(如内部阻抗)可准确描述燃料电池退化机理,但其获取需停机进行复杂电化学测量,造成额外检测成本.内部退化协变量检测频率影响燃料电池预测误差和检测成本,随着检测周期拉长,预测误差上升,检测成本下降,反之亦然.为兼顾预测精度和成本,基于健康状态的预测精度和退化协变量离线测量成本,建立DMFC内部退化协变量定期监测策略,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只进行必要离线检测,并探讨权重分配策略.在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工况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当前测试条件下,8 d作为退化协变量检测周期,可同时兼顾高预测精度和低检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健康状态 退化协变量 检测周期 检测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偏氟乙烯/聚多巴胺/UiO-66纳米纤维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制备及其性能
4
作者 张鑫伟 李港华 +3 位作者 李林蔚 刘红 田明伟 王航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2,共8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内高效质子传输通道构筑难题,提出了多尺度微相界面结构与多功能酸-碱离子域协同构筑策略,采用聚多巴胺(PDA)修饰和锆1,4-氨基苯金属有机骨架(UiO-66)原位生长方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PDA/UiO-66纳米纤维,后经磺化聚砜... 针对质子交换膜内高效质子传输通道构筑难题,提出了多尺度微相界面结构与多功能酸-碱离子域协同构筑策略,采用聚多巴胺(PDA)修饰和锆1,4-氨基苯金属有机骨架(UiO-66)原位生长方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PDA/UiO-66纳米纤维,后经磺化聚砜溶液(SPSF)浸渍制得致密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并对PVDF/PDA/UiO-66纳米纤维对质子交换膜微观结构、吸水性能、尺寸稳定性能、质子传导性能、甲醇渗透系数等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度微观纳米纤维结构显著增加了微相界面作用区域并通过酸-碱离子作用有效调控膜内质子传输位点,提升了复合质子交换膜综合性能;所制备的质子交换膜吸水率增加到55.56%,溶胀性被限制在18.32%;复合膜的质子电导率达到了0.165 S/cm,相对于SPSF膜提升了100.97%;甲醇渗透系数显著降低,甲醇渗透率低至2.139×10^(-7) cm^(2)/s,选择性相比SPSF膜提高了11倍。基于原位生长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纤维的多尺度微相界面结构与多功能酸-碱离子域协同构筑策略,可从结构与功能角度有效协同提升质子交换膜综合性能,助推下一代新型纳米纤维复合质子交换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质子交换膜 质子传导通道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碳基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季东 安欣 +3 位作者 郭鹏 王首登 达虎 李红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6,共8页
甲醇氧化电催化剂是决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性能、寿命与成本的关键。为获得高功率密度和低生产成本的DMFCs,设计合成组成、结构、形貌可控的阳极催化剂备受关注。阳极催化剂的颗粒尺寸、粒径分布、形貌结构、稳定性、分散性以及... 甲醇氧化电催化剂是决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性能、寿命与成本的关键。为获得高功率密度和低生产成本的DMFCs,设计合成组成、结构、形貌可控的阳极催化剂备受关注。阳极催化剂的颗粒尺寸、粒径分布、形貌结构、稳定性、分散性以及催化活性都与载体息息相关,而碳基载体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DMFCs中。首先,介绍了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中甲醇氧化反应的机理;然后,对不同形式的碳基载体材料,如炭黑、介孔碳、碳纳米材料、氧功能化碳、杂原子掺杂碳以及金属氧化物改性碳作为催化剂载体在DMFCs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DMFC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阳极催化剂 碳基载体材料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辅助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方峣 刘雷 +2 位作者 高志华 黄伟 左志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11-2628,共18页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因其能够在较低工作温度下提供清洁、可持续能源方面的潜力而备受关注,但阳极缓慢的甲醇氧化反应(MOR)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光辅助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MFCs)能利用光电耦合机制加速MOR过程,实现甲醇的化学能高效...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因其能够在较低工作温度下提供清洁、可持续能源方面的潜力而备受关注,但阳极缓慢的甲醇氧化反应(MOR)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光辅助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MFCs)能利用光电耦合机制加速MOR过程,实现甲醇的化学能高效转化为电能,为开发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转换系统带来了巨大希望。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PMFCs的背景、意义和在能源研究中的价值。从PMFCs的基本结构组成和酸碱介质下甲醇光电催化氧化的基本路径出发,总结了PMFCs阳极光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针对不同类型的PMFCs阳极光电催化剂,讨论光辅助下的MOR增强机制,如催化剂的尺寸效应、晶面效应、吸光性能、导电性以及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效应等方面的影响。PMFCs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是深入理解PMFCs的光电耦合机制和PMFCs阳极催化剂的构效关系,以及解决实际二电极系统下PMFCs光阳极的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辅助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氧化 光化学 电化学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_(2)C/MWCNT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
7
作者 毛磊鑫 傅林 +3 位作者 刘雷 高志华 黄伟 左志军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46-4954,共9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以及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问题显然已成为焦点问题。亟需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开发绿色新能源技术。同时国家也对新能源表现出极高的关注度,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以及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问题显然已成为焦点问题。亟需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开发绿色新能源技术。同时国家也对新能源表现出极高的关注度,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能量转换装置,可以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因其不受卡诺循环限制、能量密度高,清洁环保等优点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是其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催化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目前的商业催化剂主要为贵金属,昂贵的价格、复杂的制备过程以及易受中间体毒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商业化。Mo的碳化物由于其独特的d带电子结构,表现出与贵金属类似的催化活性。分别将MoO2、MoO3和Mo_(2)C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时,Mo_(2)C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的催化剂甲醇电氧化活性最高。为探究载体表面活性位点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影响,以不同质量比的钼酸铵和多壁碳纳米管为前驱体,制备了具有一维纳米结构的Mo_(2)C/MW-CNT催化剂,并评价其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形貌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0.7 V(vs.Hg/HgO)电压时,前驱体钼酸铵和MW-CNT的质量比为1∶1时(Mo_(2)C/MWCNT−1)催化剂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最佳,其电流密度为185 mA/cm2,且10 h后仍保留了初始催化活性的76.19%。此时Mo_(2)C均匀分散在多壁碳纳米管管壁,粒径约3~12 nm。另外,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有利于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_(2)C 多壁碳纳米管 甲醇氧化反应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失活机制及应对策略
8
作者 郭鹏 李红伟 +3 位作者 李贵贤 季东 王东亮 赵新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12-3823,共12页
甲醇氧化电催化剂是决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性能与成本的关键。目前,铂基催化剂是最有前途的高效甲醇氧化电催化剂,但在反应过程中存在活性位的迁移、团聚与浸出、中毒以及载体的腐蚀与坍塌等原因引起... 甲醇氧化电催化剂是决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性能与成本的关键。目前,铂基催化剂是最有前途的高效甲醇氧化电催化剂,但在反应过程中存在活性位的迁移、团聚与浸出、中毒以及载体的腐蚀与坍塌等原因引起的失活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商业化发展。如何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甲醇的电氧化原理和催化反应机理,详细综述了阳极催化剂的失活机制以及抑制改善其失活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指出利用限域作用限制活性金属的迁移和聚集,构建多元合金,设计增强复合型载体,将理论研究和原位表征技术相结合,是今后开发更高效、稳定阳极催化剂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阳极催化剂 失活机制 金属粒子的迁移、团聚与浸出 载体腐蚀与坍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含氧空穴CaTiO_(3)阴极助催化剂研究
9
作者 霍鑫 秦斌 孙海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6-1002,共7页
作为便携移动电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在高海拔、低氧浓度条件下的性能变化直接影响其实际应用效果。针对低氧浓度条件下,DMFC阴极极化损失增大问题,通过水热模板法合成CaTiO_(3)助催化剂,与商品Pt/C催化剂进行不同比例掺杂,对掺杂... 作为便携移动电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在高海拔、低氧浓度条件下的性能变化直接影响其实际应用效果。针对低氧浓度条件下,DMFC阴极极化损失增大问题,通过水热模板法合成CaTiO_(3)助催化剂,与商品Pt/C催化剂进行不同比例掺杂,对掺杂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等表征分析以及旋转圆盘电极(RDE)、单电池电化学测试。与商品Pt/C催化剂相比,掺杂(CaTiO_(3)与Pt/C的质量比为1∶1)催化剂的半波电位正移39 mV;当氧浓度从100%逐渐降低到10%,Pt/C膜电极峰值功率密度降低了38.62%,Pt/CCTO膜电极峰值功率密度降低15.03%。在10%低氧浓度下,Pt/C-CTO膜电极峰值功率密度较Pt/C膜电极峰值功率密度高4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阴极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离网供电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华冲 鄂彬 +3 位作者 陈善平 李阳 崔红磊 魏伟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3-149,共7页
针对石油管道监测、司法监控等领域存在的离网供电不足问题,设计了离网供电系统,将自研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与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等进行集成,用于实现离网设备的不间断供电。自主研制的DMFC具有较高的甲... 针对石油管道监测、司法监控等领域存在的离网供电不足问题,设计了离网供电系统,将自研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与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等进行集成,用于实现离网设备的不间断供电。自主研制的DMFC具有较高的甲醇燃料转化率;在低温-40℃、常温20℃、高温45℃的模拟环境试验中,DMFC起动正常且均能够稳定运行;高温、低温环境中电堆性能相比常温环境会有下降。在离网供电系统实际运行的3904 h内,DMFC经历了0~40℃的环境温度波动,电堆以160 mA·cm-2的电流密度运行了1491 h,其性能可保持为初始状态的94.7%。研究表明,DMFC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离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离网供电 无人值守 低温 高温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装置中双凸台取电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
11
作者 陈智聪 马跃 +9 位作者 杨华政 王陈鹏 刘颖隆 叶豪 刘佳伟 许晓茹 刘英丽 陈皆成 杜志伟 梁波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23-3533,共11页
本工作利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和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各自优势,设计了一种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MSR)耦合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μT-SOFC)便携式制氢发电装置。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双凸台取电的μT-SOFC... 本工作利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和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各自优势,设计了一种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MSR)耦合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μT-SOFC)便携式制氢发电装置。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双凸台取电的μT-SOFC数学模型并验证模型(误差率小于5%)。仿真结果表明双凸台取电方式可高效地收集电流,不同电压下电池整体具有较小的温度差。MSR催化剂和阳极支撑型μT-SOFC分别使用浸渍法和挤出成型-浸浆工艺制备。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技术表征MSR催化剂和μT-SOFC材料特性。借助气相色谱仪分析MSR产物气体成分,分析得到氢气体积分数接近70%。便携式装置使用步进电机控制甲醇水溶液进液流量,可获得不同的MSR气体产物体积流量,平均最高可达1163 mL/min。应用于装置中的μT-SOFC开路电压为0.96 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90 mW/cm~2。电池在模拟实际使用4小时后,其电化学性能基本没有发生衰减。同时对此工况下的电池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池性能主要受MSR转化效率的限制,改变空气进气方向可提高电池输出功率。目前关于微管式燃料电池及其设备的应用研究甚少,本工作对μT-SOFC在便携式装置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数值模拟 制氢发电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电路模型法预测动态工况下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雨临 连冠 张大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5-1584,共10页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具有能量密度高、可便携使用、快速补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由于膜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会退化,μDMFC的有效使用寿命有限,所以需要对其健康状态与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为燃料电池改性和控制策略提供...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具有能量密度高、可便携使用、快速补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由于膜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会退化,μDMFC的有效使用寿命有限,所以需要对其健康状态与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为燃料电池改性和控制策略提供决策支持.在结合数据驱动和机理模型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动态运行工况,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ECM)的μD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在燃料电池的性能退化指标中,电池输出电压可以被实时监测从而获得电池的退化趋势,但这一指标无法单独提供精确的预测结果.通过测量电化学阻抗谱并结合ECM可以得到电池内部阻抗等深层信息,但这些深层信息不易被实时监测,通常只能低频离线测量.此外,燃料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多处于变工况状态,其退化趋势和使用寿命受工作环境影响,传统基于电压退化趋势回归的预测方法无法应对工况的动态变化.因此,可通过定期离线获取内部退化参量建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数据驱动的方法相比,基于内部退化参量的预测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变工况环境,在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电化学阻抗谱 动态工况 剩余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介孔碳负载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的制备及阴极氧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杜瑞成 王小玉 李燕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194,共8页
以六水硝酸钴为钴源、碳酸氢氨为沉淀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浸渍法与改良后的无定形介孔碳制备Co_(3)O_(4)/C催化剂,利用XRD、SEM、BET和XPS和电化学手段对其成分、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无定形介孔碳具有高... 以六水硝酸钴为钴源、碳酸氢氨为沉淀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浸渍法与改良后的无定形介孔碳制备Co_(3)O_(4)/C催化剂,利用XRD、SEM、BET和XPS和电化学手段对其成分、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无定形介孔碳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空隙,比表面积达977.33 m^(2)/g,能够使负载的Co_(3)O_(4)均匀分散,减少了氧还原反应期间Co_(3)O_(4)纳米颗粒团聚等问题。该催化剂应用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阴极上呈现出良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介孔碳 四氧化三钴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阴极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PtRu/C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44
14
作者 周卫江 李文震 +5 位作者 周振华 宋树芹 魏昭彬 孙公权 Tsiakaras P. 辛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58-862,共5页
用三种方法制备了PtRu/C[Pt和Ru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0%,记为PtRu/C(20%-10%)]甲醇阳极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考察了PtRu/C催化剂的粒子大小和晶格参数的变化,利用单电池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 用三种方法制备了PtRu/C[Pt和Ru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0%,记为PtRu/C(20%-10%)]甲醇阳极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考察了PtRu/C催化剂的粒子大小和晶格参数的变化,利用单电池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改变溶剂的组成提高了贵金属在活性炭表面的分散度,并改善了PtRu间的相互作用,用乙二醇/水/异丙醇混合溶剂制备的PtRu催化剂金属颗粒较小,PtRu间的相互作用较强,以该催化剂作甲醇阳极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阳极催化剂 PTRU/C 制备 表征 碳负载铂钌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动态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汪茂海 郭航 +4 位作者 马重芳 贾杰林 刘璿 叶芳 俞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1-165,共5页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作移动电源时,电池的动态响应特性特别重要。该文作者利用自行设计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对一有效面积为 50cm2 的直接甲醇单体燃料电池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计算机控制电池负载的动态变化。实验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作移动电源时,电池的动态响应特性特别重要。该文作者利用自行设计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对一有效面积为 50cm2 的直接甲醇单体燃料电池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计算机控制电池负载的动态变化。实验研究了电流变化不同波形及各种波形下加载电流大小、斜率变化对电压信号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电压对各种电流变化的响应很快。动态负载时电池的开路电压要比稳态运行时的高,主要原因是因甲醇窜流造成的过电势的减少。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与传质瞬态变化的综合作用对电池动态运行有着关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动态性能 动态响应特性 电池测试系统 实验研究 电流变化 计算机控制 电化学反应 移动电源 有效面积 自行设计 动态变化 电压信号 电池电压 稳态运行 开路电压 动态负载 动态运行 综合作用 过电势 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替代燃料 被引量:25
16
作者 袁青云 唐亚文 +3 位作者 周益明 刘长鹏 邢巍 陆天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29-932,共4页
研究了甲酸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替代燃料的性能。结果发现,虽然甲酸的能量密度不到甲醇的1/3,但由于甲酸在碳载Pt-Ru(Pt-Ru/C)电极上电化学氧化性能远优于甲醇,故其氧化峰峰电位和起始氧化电位分别比甲醇负移约100和300 mV。加上... 研究了甲酸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替代燃料的性能。结果发现,虽然甲酸的能量密度不到甲醇的1/3,但由于甲酸在碳载Pt-Ru(Pt-Ru/C)电极上电化学氧化性能远优于甲醇,故其氧化峰峰电位和起始氧化电位分别比甲醇负移约100和300 mV。加上甲酸对Nafion膜的透过率约只有甲醇的1/5。因此,在DMFC中,甲酸是一种比较好的甲醇替代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甲酸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Pt-Ru/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纯化对Pt/CNTs催化甲醇电化学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杜秉忱 刘长鹏 +3 位作者 韩飞 邢巍 陆天虹 桑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24-1927,共4页
探索了一种适用于 Pt/CNTs催化剂的纯化方法 .利用比表面积测定、 X射线衍射 (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 TEM)和电化学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经该方法纯化的 CNTs作为载体制备的阳极催化剂表现出明显优于相应的混酸氧化法纯化的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纯化 Pt/CNTs催化剂 甲醇 电化学氧化活性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在欠电位沉积Sn/Pt电极上催化氧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魏子栋 三木敦史 +1 位作者 大森唯义 大泽雅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0-1124,共5页
在欠电位沉积(upd)锡修饰的铂电极(upd-Sn/Pt)上,对甲醇电化学催化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当Pt表面upd-Sn的覆盖率在20%附近时,对甲醇的催化氧化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在电位低于0.35V(vsRHE)时,甲醇在Pt与upd-Sn/Pt电极上氧化只进行到... 在欠电位沉积(upd)锡修饰的铂电极(upd-Sn/Pt)上,对甲醇电化学催化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当Pt表面upd-Sn的覆盖率在20%附近时,对甲醇的催化氧化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在电位低于0.35V(vsRHE)时,甲醇在Pt与upd-Sn/Pt电极上氧化只进行到脱氢生成CO的步骤;在0.35V以后,表面Sn-OH形成,反应Sn-OH+COads=Sn+CO2+H++e有利于表面CO的去除;而Pt电极上,只有0.6V以后,才有反应Pt-OH+COads=Pt+CO2+H++e发生.因此,Sn的存在有利于甲醇在较低的电位下氧化;Pt电极上CH3OH脱氢并释放出电子的过程是一个快速的过程,表面CO的去除是甲醇氧化过程的控制步骤;甲醇氧化产生的表面吸附态CO以线式吸附为主,少量的桥式吸附态CO在反应初期即达到吸附饱和;Pt表面上upd-Sn表现的催化增强作用,在光亮铂电极和在高分散铂黑电极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t电极 催化氧化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 欠电位沉积 Pt-Sn合金 锡/铂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Ru/C电催化剂上甲醇吸附氧化过程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琪 孙公权 +6 位作者 闫世友 汪国雄 辛勤 陈青松 李君涛 姜艳霞 孙世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23-2127,共5页
采用调变的多元醇法制备了高分散的Pt/C,PtRu/C和Ru/C电催化剂.XRD计算结果表明,PtRu/C电催化剂的平均粒径和合金度分别为2.2 nm和71%.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方法(in situFTIRS)研究了甲醇在3种电催化剂上的吸附... 采用调变的多元醇法制备了高分散的Pt/C,PtRu/C和Ru/C电催化剂.XRD计算结果表明,PtRu/C电催化剂的平均粒径和合金度分别为2.2 nm和71%.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方法(in situFTIRS)研究了甲醇在3种电催化剂上的吸附氧化过程,发现PtRu/C对甲醇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Pt/C,Ru的加入一方面影响了甲醇在Pt上的解离吸附性能,另一方面提供了Ru-OH物种,从而抑制了低电位下电催化剂中毒.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线性吸附态CO(COL)是主要毒化物种,反应产物主要是CO2,还有少量的甲酸甲酯.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甲醇在PtRu/C电催化剂上的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PTRU/C 甲醇氧化 电化学 in SITU FT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流场结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观生 曾毅波 +3 位作者 刘俊 赵祖光 林杰 郭航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0,共4页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阳极流场结构对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合理设计阳极流场结构,改善甲醇燃料在阳极流场中的分布,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对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进行建模并仿真分析。分析比较了点型、平行和蛇...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阳极流场结构对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合理设计阳极流场结构,改善甲醇燃料在阳极流场中的分布,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对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进行建模并仿真分析。分析比较了点型、平行和蛇形3种不同流场图案下得到的压降与流速分布,得出蛇形流场能够更有利于甲醇燃料的均匀分配。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不同流道宽度(800,400,200,100μm)的蛇形流场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甲醇燃料的分布情况来分析其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流道宽度为200~400μm之间为优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流场结构 计算流体动力学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