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析头孢哌酮与其S-异构体等杂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慧文 胡昌勤 +2 位作者 许明哲 李娅萍 杭太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9-704,共6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为准固定相,考察了头孢哌酮、头孢哌酮S-异构体、头孢哌酮杂质A及其他未知杂质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分离模式下的分离行为。研究了运行缓冲液的pH值、磷酸盐浓度、SDS浓度、甲醇体积分数、分离电压、分...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为准固定相,考察了头孢哌酮、头孢哌酮S-异构体、头孢哌酮杂质A及其他未知杂质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分离模式下的分离行为。研究了运行缓冲液的pH值、磷酸盐浓度、SDS浓度、甲醇体积分数、分离电压、分离温度等因素对头孢哌酮、S-异构体、头孢哌酮杂质A及其他杂质的迁移时间、分离度以及可分离出的杂质个数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些因素对头孢哌酮与诸杂质间的分离及检测有显著的影响,尤以pH值为最。它不仅影响它们的迁移时间和分离效率,还直接影响头孢哌酮及其杂质峰的检测。优化后的分离条件:运行缓冲液为70mmol/L磷酸盐-100mmol/LSDS(pH6.5),分离电压为15kV,分离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用非涂渍石英毛细管51.0cm×75μm(有效长度42.5cm),压力进样5kPa×5s,在254nm波长下进行检测,可分离出28个杂质,诸杂质彼此间及与头孢哌酮间可得到有效分离。并将该方法成功地用于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头孢哌酮 头孢哌酮S-异构体 相关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分离苯胺及甲基苯胺位置异构体 被引量:2
2
作者 明永飞 赵艳芳 +2 位作者 李秀娟 师彦平 李永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4,共4页
在胶束电动色谱模式下考察并优化了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和对甲苯胺4种芳香胺化合物分离的电泳条件(包括缓冲溶液的体系、浓度、pH值、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以及分离电压和分离温度等),实现了苯胺和甲基苯胺异构体在6 m in内的快速基线... 在胶束电动色谱模式下考察并优化了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和对甲苯胺4种芳香胺化合物分离的电泳条件(包括缓冲溶液的体系、浓度、pH值、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以及分离电压和分离温度等),实现了苯胺和甲基苯胺异构体在6 m in内的快速基线分离。在最优化条件下,对各种芳香胺的线性、检出限和重复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色谱 苯胺 甲基苯胺 位置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环糊精-SDS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十八甲基炔诺酮光学异构体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玉 顾俊岭 +1 位作者 傅若农 王晓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研究了CD-SDS胶束电动色谱(CD-MEKC)对电中性及疏水性的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并讨论了不同类型CD的手性识别作用。使用γ-CD可以有效地拆分十八甲基块诺酮(NOG)旋光异构体。选择了最佳分离条件,通过调节CD和... 研究了CD-SDS胶束电动色谱(CD-MEKC)对电中性及疏水性的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并讨论了不同类型CD的手性识别作用。使用γ-CD可以有效地拆分十八甲基块诺酮(NOG)旋光异构体。选择了最佳分离条件,通过调节CD和SDS浓度以及其它操作条件可以把NOG异构体很好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环糊精 十八甲基炔诺酮 SDS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分离三硝基甲苯异构体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顾峻岭 刘玉 傅若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3,共3页
用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MEKC)分离三硝基甲苯(TNT)异构体。研究了背景电解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缓冲溶液添加剂Brij35、pH等对分离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分离条件,使三硝基甲苯的6种异构体在几分钟内... 用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MEKC)分离三硝基甲苯(TNT)异构体。研究了背景电解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缓冲溶液添加剂Brij35、pH等对分离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分离条件,使三硝基甲苯的6种异构体在几分钟内达基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动色谱 三硝基甲苯 异构体 MEK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维甲酸异构体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普敦 熊建辉 +4 位作者 郑育芳 石先哲 杨青 魏复盛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7-579,共3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对维甲酸异构体进行了分离。比较了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色谱两种模式对维甲酸异构体的分离效果。考察了缓冲液组成、pH值、乙腈含量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等对分离的影响。采用胶束电动色谱法可完全分离13 ... 采用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对维甲酸异构体进行了分离。比较了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色谱两种模式对维甲酸异构体的分离效果。考察了缓冲液组成、pH值、乙腈含量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等对分离的影响。采用胶束电动色谱法可完全分离13 顺 和全反式 维甲酸,最佳的缓冲溶液为(20mmol/LTris H3BO3(pH8 5) 25mmol/LSDS) 乙腈(体积比为80∶20)。该法首次应用于加标血浆中的维甲酸分析,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分析 维甲酸异构体 血浆 胶束电动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毛细管区段灌注技术对胶束电动毛细管柱色谱法分离6种二硝基甲苯异构体条件的优化
6
作者 高苏亚 党高潮 李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24-1027,共4页
用区段灌注技术及胶束电动毛细管柱色谱法并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及优化了6种二硝基甲苯异构体的分离条件。采用在30 mmol·L^(-1)SDS,10 mmol·L^(-1)Brij-35,6 mmol·L^(-1)β- CD,20 mmol·L^(-1)硼砂及5 mmol·L^... 用区段灌注技术及胶束电动毛细管柱色谱法并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及优化了6种二硝基甲苯异构体的分离条件。采用在30 mmol·L^(-1)SDS,10 mmol·L^(-1)Brij-35,6 mmol·L^(-1)β- CD,20 mmol·L^(-1)硼砂及5 m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组成的缓冲溶液中对6种二硝基甲苯异构体进行分离,进样时间6 s,分离电压18 kV,分离效果好,基线平稳,背景小,检测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灌注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畀构体分离 二硝基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析头孢吡肟与其E异构体等杂质
7
作者 张慧文 胡昌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9-365,共7页
目的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为准固定相,考察头孢吡肟、头孢吡肟E异构体及其他未知杂质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分离模式下的分离行为。方法研究了运行缓冲液的pH值、磷酸盐浓度、SDS浓度、甲醇体积分数、分离电压、分离温度等因... 目的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为准固定相,考察头孢吡肟、头孢吡肟E异构体及其他未知杂质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分离模式下的分离行为。方法研究了运行缓冲液的pH值、磷酸盐浓度、SDS浓度、甲醇体积分数、分离电压、分离温度等因素对头孢吡肟、E异构体及其他杂质的迁移时间、分离度以及可分离出的杂质个数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述因素对头孢吡肟与诸杂质间的分离及检测有显著的影响,尤以pH值为最。它不仅影响它们的迁移时间和分离效率,还直接影响头孢吡肟及其杂质峰的检测。优化后的分离条件:运行缓冲液为70mmol/L磷酸盐/100mmol/LSDS-5%甲醇(pH7.0),分离电压为15kV,分离温度为25℃。用非涂渍石英毛细管51cm×75μm(有效长度42.5cm),压力进样5s,检测波长254nm。结论本法可分离出34个杂质,诸杂质彼此间及与头孢吡肟间可得到有效分离,可用于测定盐酸头孢吡肟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头孢吡肟 头孢吡肟E异构体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色谱法和微柱液相色谱法分析白藜芦醇的比较
8
作者 范恩国 黄晓晶 +3 位作者 张锴 白玉华 高如瑜 阎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白藜芦醇可以顺式和反式两种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植物抗毒素,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防止机体老化的功效。分别采用胶束电动色谱和微柱液相色谱两种方法对白藜芦醇的两种异构体进行了分离,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 白藜芦醇可以顺式和反式两种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植物抗毒素,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防止机体老化的功效。分别采用胶束电动色谱和微柱液相色谱两种方法对白藜芦醇的两种异构体进行了分离,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分离快速、重现性好、溶剂消耗少的特点,都适用于白藜芦醇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液相色谱 胶束电动色谱 白藜芦醇 异构体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