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83基因簇对动物感觉器官功能和发育及肿瘤发生的调控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群 罗艳 张士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3-602,共10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它们在后生动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通过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或将其降解,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在动物发育和人类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miR-...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它们在后生动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通过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或将其降解,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在动物发育和人类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miR-183基因簇在后口动物和原口动物中高度保守,编码miR-182、miR-96和miR-183.miR-183基因簇在动物感觉器官中特异性表达,对动物感觉器官的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miR-183基因簇还与人类的肺癌、肝癌、乳腺癌、胰腺癌和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相关.miR-183基因簇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它们通过调控与肿瘤细胞分裂和死亡相关基因,而起到促进或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本文对miR-183基因簇miRNAs在动物感觉器官功能和发育及人类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3基因簇 感觉器官 发育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3a/27a/24基因簇g.65307469G>A突变对大白猪产仔数和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思琪 李玉琦 +5 位作者 周春雪 杨柳 杜星 吴望军 潘增祥 李齐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41,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大白猪miR-23a/27a/24基因簇启动子突变位点多态性与产仔数性状的关系及潜在机制,为母猪繁殖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潜在遗传标记。[方法]利用混池测序技术筛选猪miR-23a/27a/24基因簇启动子突变位点,直接测序法对大...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大白猪miR-23a/27a/24基因簇启动子突变位点多态性与产仔数性状的关系及潜在机制,为母猪繁殖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潜在遗传标记。[方法]利用混池测序技术筛选猪miR-23a/27a/24基因簇启动子突变位点,直接测序法对大白猪群体(n=345)miR-23a/27a/24基因簇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遗传多样性;用线性模型对突变位点多态性与产仔数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构建不同等位基因类型启动子载体,转染猪卵巢颗粒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突变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不同等位基因类型启动子潜在结合的差异转录因子,用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差异转录因子对不同等位基因类型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在猪miR-23a/27a/24基因簇启动子-648 nt(Chr.2,65307469 nt)处发现1个新的G/A突变,命名为g.65307469G>A。在大白猪群体中发现3种基因型(GG、GA和AA),其中GG为优势基因型(89.57%),G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94.64%)。关联性分析发现,GA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TNB)比GG基因型母猪每胎高0.56头(P<0.05)。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G等位基因类型启动子活性显著高于A等位基因类型(P<0.05)。在不同等位基因类型启动子间发现1个潜在结合的差异转录因子死亡相关蛋白1(THAP1),成功构建猪THAP1基因过表达载体,共转试验结果显示转录因子THAP1对不同等位基因类型启动子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miR-23a、miR-27a和miR-24是大白猪产仔数性状的候选基因,g.65307469G>A突变抑制miR-23a/27a/24基因簇的启动子活性,但与转录因子THAP1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猪 mir-23a/27a/24基因簇 变异位点 产仔数性状 启动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7~92基因簇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多种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接智慧 吴建磊 +2 位作者 陶陶 史春雪 王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9-213,227,共6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多种细胞系中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初步探讨miR-17~92基因簇与妇科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配对检测Hela/Siha、Ishikawa/HEC-1A、H0—8910/HO.8910PM、SKOV3/SK0v3.TR30... 目的检测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多种细胞系中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初步探讨miR-17~92基因簇与妇科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配对检测Hela/Siha、Ishikawa/HEC-1A、H0—8910/HO.8910PM、SKOV3/SK0v3.TR30/SKOV3-DDP、COCl/COCl-DDP和CAOV3、OVCAR3中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水平;应用miRWalk数据库、nfiR2Subpath数据库和KEGGpathway功能聚类分析miR-17~92基因簇调控的靶基因及参与的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相比,miR-17~92基因簇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与Siha中均呈下调表达(F=9.86,P〈0.001);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与HEC-1A中均呈上调表达(F=10-35,P〈0.005);与人正常卵巢细胞系IOSE386相比,miR-17~92基因簇在卵巢癌细胞系HO-8910、HO-8910PM、COCl、COCl/DDP、CAOV3、OVCAR3、SKOV3、SKOV3-TR30、SKOV3/DDP均呈上调表达(F=12.64,P〈0.001)。,预测得出miR-17~92基因簇的靶基因为ABCAJ、ARHGAP21、BAP1、C100ff46、CCND1、CD4等共30个;通过miR2Subpath数据库富集分析得出miR-17—92基因簇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共8个,KEGGpathway分析得出miR-17~92基因簇参与的信号通路共11条。结论miR-17~92基因簇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多种细胞系中表达,且在生物学行为不同的同一肿瘤细胞系中存在差异表达。miR-17~92基因簇可能通过相关的靶基因和信号通路参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妇科肿瘤 基因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4/451基因簇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聂伟伟 唐林 +5 位作者 韦凤 陈龙邦 张辰宇 朱琳 李冬海 管晓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生物信息学方法是预测miRNA二级结构及miRNA靶基因的有用工具。miRNA、转录因子和靶基因之间的调控网络参与多种生理、病理活动的分子机制。文中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4/451基因簇的调控网络结构。方法运用多个在线数据库,研究... 目的生物信息学方法是预测miRNA二级结构及miRNA靶基因的有用工具。miRNA、转录因子和靶基因之间的调控网络参与多种生理、病理活动的分子机制。文中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4/451基因簇的调控网络结构。方法运用多个在线数据库,研究miR-144/451基因簇的上游转录因子及下游靶基因间的多个反馈和前反馈环路,对参与miR-144/451基因簇调控环路的基因进行功能聚类分析,绘制miR-144/451基因簇的核心调控网络图。结果 miR-144/451基因簇与其上游转录因子GATA1有17个共调控的靶基因,与生物体蛋白磷酸化、性腺发育、上皮细胞分化、葡萄糖代谢等生化学过程密切相关,并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及黄体酮调节卵细胞成熟等体内重要生理过程。结论对miR-144/451基因簇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有助于理解其在细胞发育、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144/451基因簇 生物信息学 反馈环路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7-92基因簇microRNAs对哺乳动物器官发育及肿瘤发生的调控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振武 安洋 滕春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94-1100,共7页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它们通过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或将其降解,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哺乳动物多个器官的发育过程和人类疾病的发生。miR-17-92基因簇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簇,编码mi...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它们通过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或将其降解,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哺乳动物多个器官的发育过程和人类疾病的发生。miR-17-92基因簇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簇,编码miR-17-5p、miR-17-3p、miR-18a、miR-19a、miR-20a、miR-19b-1和miR-92-1等7个miRNAs。大量证据表明,miR-17-92基因簇miRNAs参与了心、肺、免疫系统的发育、血管生长及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等过程。此外,miR-17-92基因簇miRNAs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能作为致癌基因诱发淋巴瘤和血管化肿瘤的发生,但它也可以作为抑癌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文章对miR-17-92基因簇miRNAs在哺乳动物器官发育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发育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调控区功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程敏 张文建 +4 位作者 邢天宇 闫晓红 李玉茂 李辉 王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4-735,共12页
miR-17-92基因簇(miR-17-92 cluster)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动物发育以及肿瘤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人和小鼠等哺乳动物miR-17-92基因簇的转录调控已有深入研究,但该基因簇在鸡等鸟类中的转录调控研究还未见报道,主要原因... miR-17-92基因簇(miR-17-92 cluster)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动物发育以及肿瘤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人和小鼠等哺乳动物miR-17-92基因簇的转录调控已有深入研究,但该基因簇在鸡等鸟类中的转录调控研究还未见报道,主要原因在于鸟类miR-17-92基因簇上游的基因组序列都存在一个gap,且该基因簇启动子的位置和序列也还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采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获得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gap区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报告基因及截短突变技术开展该gap区的功能分析。染色体步移分析发现,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gap区全长1704 bp,GC含量达80.1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gap区内1段200 bp的序列与人、牛、小鼠等9种动物miR-17-92基因簇上游序列保守性较高,且该区域为人和小鼠等哺乳动物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将克隆的gap区序列插入pGL3 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cMIR17HG(-4228/-2506)。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表明,p GL3-c MIR17HG(-4228/-2506)报告基因的活性是pGL3 basic空载体活性的417倍,证明所克隆的gap区片段是鸡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的启动子。为进一步分析该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构建gap区片段的5'端缺失突变(缺失448 bp)和3'端缺失突变(缺失894 bp)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与pGL3-cMIR17HG(-4228/-2506)相比,5'端和3'端缺失突变分别使启动子报告基因活性降低19.82%和60.14%。这些数据提示,鸡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启动子的重要调控区位于-3400/-2506。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鸡miR-17-92基因簇的转录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启动子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7-92基因簇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林金銮 王发圣 +3 位作者 叶君健 吴朝阳 李祥 林建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组织和邻近正常骨组织中mi R-17-92基因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Q-PCR法检测63例骨肉瘤组织及邻近部位正常骨组织中mi R-17-92基因簇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 R-17-92基因簇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组织和邻近正常骨组织中mi R-17-92基因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Q-PCR法检测63例骨肉瘤组织及邻近部位正常骨组织中mi R-17-92基因簇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 R-17-92基因簇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i R-17-92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另外,mi R-17-92基因簇高表达患者预后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mi R-17-92基因簇在骨肉瘤组织和邻近正常骨组织中表达存在差异性,可能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骨肉瘤患者预后一种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骨肉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4/451基因簇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调控情况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可 韩彬 +2 位作者 柏杨 张媛媛 周黎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42-242,共1页
目的微RNA(microRNAs,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内生的小RNA分子,在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生物体发育时序调控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中,miRNA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自噬等过程.miR-144/451基因簇在多种肿瘤组... 目的微RNA(microRNAs,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内生的小RNA分子,在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生物体发育时序调控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中,miRNA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自噬等过程.miR-144/451基因簇在多种肿瘤组织中低表达,本实验室检测了97例结直肠癌病例标本癌组织对于癌旁组织中miR144/451的相对表达量,其结果表明,68.73%的癌组织中标本中,miR-144/451的相对表达量下降.对其表达量和病例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miR-144/451的相对表达量和结直肠癌的淋巴转移以及TNM临床分期明显相关.为搞清楚miR-144/451在结直肠癌中的调控情况.该实验室构建了转染空表达载体和过表达miR-451载体的HCT116稳转细胞株的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从文库中筛选得到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等基因,通过DAVID数据分析,发现miR-451的表达量改变主要引起了涉及细胞调亡、自噬、增殖、迁移等主要基因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4/451 基因簇 肿瘤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层细胞淋巴瘤细胞系中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的DNA序列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卫 李建勇 +2 位作者 沈秋丹 李丽 于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986-988,共3页
为了研究B细胞淋巴瘤的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的特点,观察B细胞淋巴瘤中miR-17-92基因簇在基因组DNA水平上是否存在改变,及其对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和与淋巴瘤发生关系的影响。应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技术检测Rec1、G519和Z... 为了研究B细胞淋巴瘤的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的特点,观察B细胞淋巴瘤中miR-17-92基因簇在基因组DNA水平上是否存在改变,及其对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和与淋巴瘤发生关系的影响。应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技术检测Rec1、G519和Z138三个套细胞淋巴瘤(mantel cell lymphoma,MCL)细胞系中染色体13q31-q32上miR-17-92基因簇。结果表明,3个MCL细胞系的miR-17-92基因簇DNA序列与正常人的序列比对完全一致。由此可以认为,MCL细胞系中miR-17-92基因簇在DNA序列上没有异常改变,不是miR-17-92基因簇的过度表达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mir-17—92基因簇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30基因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李小慧 王凯 +1 位作者 吴建盛 汤丽华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6,132,共6页
很多microRNA(miRNA)基因在基因组上紧密排列形成miRNA基因簇,mir-430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miRNA基因簇,但其起源和进化方面却是未知的。为了揭示mir-430基因簇的起源及其在相关物种的进化关系,文中基于miRNA序列同源保守的特点,采用BLAS... 很多microRNA(miRNA)基因在基因组上紧密排列形成miRNA基因簇,mir-430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miRNA基因簇,但其起源和进化方面却是未知的。为了揭示mir-430基因簇的起源及其在相关物种的进化关系,文中基于miRNA序列同源保守的特点,采用BLAST程序在NCBI基因数据库中搜索mir-430序列,在14个物种中共搜索到35个mir-430基因序列,这14个物种都为硬骨鱼类。多序列对比发现mir-430基因簇成熟序列的第2到第8位碱基以及第16到第22位碱基为保守序列。进化分析表明七鳃鳗的pma-mir-430基因可能是此基因家族最早出现的基因形式,并且pma-mir-430e可能是其他物种mir-430基因的祖先基因。祖先基因经过个别碱基的缺失及突变、串联重复和大片段重复等方式形成了mir-430基因簇。该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物种中mir-430基因簇的特征,揭示mir-430基因簇的分子进化规律,为其调控网络和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30 基因簇 生物信息学预测 分子进化 mir-4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人群miR-17-92基因簇启动子区rs1491033A/C和rs1813389A/G多态性研究
11
作者 王荣 覃海媚 +4 位作者 陆玉兰 黄华佗 蓝艳 王俊利 韦叶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正常人群中mi R-17-92基因簇启动子区的rs1491033A/C位点和rs1813389A/G位点多态性分布特点,比较其在不同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方法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 Pshot)和DNA测序结合的方法对275例广西人群rs1491033A/C和rs18133... 目的探讨广西正常人群中mi R-17-92基因簇启动子区的rs1491033A/C位点和rs1813389A/G位点多态性分布特点,比较其在不同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方法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 Pshot)和DNA测序结合的方法对275例广西人群rs1491033A/C和rs1813389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性别及组间分布差异。结果 rs1491033A/C存在AA、AC、CC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1.1%、53.1%、25.8%,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公布的欧洲和非洲人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813389A/G存在AA、AG、GG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0.0%、50.2%、9.8%,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欧洲、北京、日本和非洲人群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人群的不同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i R-17-92基因簇rs14911033A/C和rs1813389A/G位点多态性在不同种族和地区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多态性 种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A/T富集区启动子活性鉴定与分析
12
作者 王宁 靳艳飞 +4 位作者 邢天宇 崔婷婷 黄佳新 闫晓红 李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7,共11页
文章采用基因定点突变和报告基因技术作A/T富集区启动子鉴定和转录调控分析,研究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A/T富集区是否具有启动子活性。PromPredict预测分析提示miR-17-92基因簇上游-388^-444 bp处可能是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 文章采用基因定点突变和报告基因技术作A/T富集区启动子鉴定和转录调控分析,研究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A/T富集区是否具有启动子活性。PromPredict预测分析提示miR-17-92基因簇上游-388^-444 bp处可能是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发现,A/T富集区存在3个E2F1潜在结合位点,分别位于miR-17-92基因簇上游-1 273 bp(结合位点1)、-1 186 bp(结合位点2)和-753 bp(结合位点3)处。报告基因活性分析发现,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A/T富集区具有启动子活性,其中miR-17-92基因簇上游-440/-1区域启动子活性最强。共转染分析显示,转录因子E2F1极显著抑制该A/T富集区启动子活性(P<0.01);进一步定点突变分析表明E2F1通过E2F1结合位点1和2抑制A/T富集区启动子活性。报告基因分析发现,与对A/T富集区启动子作用不同,E2F1促进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MIR17HG)启动子活性。文章首次发现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存在一个新的转录调控区,对揭示鸡miR-17-92基因簇转录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A/T富集区 启动子 E2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miR-17-92基因簇靶基因ZFPM2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潇飞 宋鹤 +4 位作者 刘静 张文建 闫晓红 李辉 王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3-345,共13页
miR-17-92基因簇在哺乳动物的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miR-17-92基因簇促进鸡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揭示miR-17-92基因簇促进鸡前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CCK-8细胞... miR-17-92基因簇在哺乳动物的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miR-17-92基因簇促进鸡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揭示miR-17-92基因簇促进鸡前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CCK-8细胞增殖检测方法分析干扰ZFPM2对前脂肪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干扰ZFPM2能显著促进鸡前脂肪细胞的增殖(P<0.01);与CCK-8分析结果相一致,干扰ZFPM2可致使细胞增殖标志基因PCNA、Ki67、Cyclin D1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进一步对鸡ZFPM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mRNA的3′UTR有两个区域存在miR-17-92基因簇4个成员(miR-17-5p、miR-20a、miR-19a及miR-19b)的潜在结合位点。为验证miR-17-92基因簇是否靶作用于鸡ZFPM2基因,构建了鸡ZFPM2基因3′UTR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野生型)(psi-CHECK2-ZFPM2-3′UTR-WT)及其突变型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si-CHECK2-ZFPM2-3′UTR-MUT)。报告基因活性分析显示,过表达mi-17-92基因簇能极显著地抑制野生型ZFPM2的报告基因活性(P<0.01);转染miR-17-5p、miR-20a及miR-19a的抑制剂均能显著地提高野生型ZFPM2报告基因的活性(P<0.01或P<0.05),但这些抑制剂对突变型ZFPM2报告基因的活性无明显影响。q RT-PCR分析发现,miR-17-5p、miR-19a及miR-20a的抑制剂能显著提高内源性ZFPM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P<0.01或P<0.05)。共转染分析发现,尽管差异不显著,但miR-17-5p和miR-19a的抑制剂均倾向于降低ZFPM2干扰片段的促细胞增殖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miR-17-92基因簇成员miR-17-5p、miR-20a、miR-19a及miR-19b靶作用于ZFPM2;miR-17-92基因簇至少部分通过抑制ZFPM2基因表达从而促进鸡前脂肪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ZFPM2 鸡前脂肪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暴露人群的耳钙粘蛋白基因(CDH23)多态性、miR-96、miR-183基因变异性与听力损伤易感相关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雪丽 王成进 +3 位作者 陈文渊 李萍 何晓菲 徐学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9-594,共6页
目的 探索噪声暴露人群的耳钙粘蛋白基因(CDH23)多态性、miR-96、miR-183基因变异性与听力损伤易感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的259例噪声暴露者均在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集,根据纯音听力测试、听神经动作电位(CAP)、畸变产物耳声发... 目的 探索噪声暴露人群的耳钙粘蛋白基因(CDH23)多态性、miR-96、miR-183基因变异性与听力损伤易感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的259例噪声暴露者均在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集,根据纯音听力测试、听神经动作电位(CAP)、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定结果分为两组,即听力损伤组89例,对照组170例,均进行CDH23、miR-96、miR-183基因检测,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结果 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接触重金属、工龄>5年、高温接触、miR-96基因突变、CDH23基因突变、miR-183基因突变是导致听力受损的独立因子。经相关性分析,听力受损与重金属接触、粉尘接触、高温接触、工龄、CDH23基因、miR-96基因、miR-183基因呈正相关性。同时第七外显子(CDH23-Exon7)的末位CDH23-rs380271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时,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噪声暴露人群听力损伤与miR-96基因、miR-183基因、CDH23基因多态性变异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耳钙粘蛋白基因 mir-96 mir-183 基因变异 听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133基因簇的进化及其调控网络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怡香 岳虎 +1 位作者 张超文 刘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1-239,共9页
miR-1/133基因簇在心肌和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对心脏以及骨骼肌的发育及生理病理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miR-1/133基因簇的进化特征,预测了其靶基因及其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利用miRBase数据库对23种不同物种间miR-1... miR-1/133基因簇在心肌和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对心脏以及骨骼肌的发育及生理病理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miR-1/133基因簇的进化特征,预测了其靶基因及其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利用miRBase数据库对23种不同物种间miR-1/133基因簇的序列、组织方式进行了比较.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miR-1/133基因簇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基因簇的进化与物种进化关系有一定差异.利用在线数据库对miR-1/133基因簇上游转录因子及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出该基因簇的网络调控图,表明miR-1/133基因簇参与了骨骼肌与心肌发育、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经典Wn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体内重要生理过程,为进一步阐明miR-1/133基因簇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133基因簇 生物信息学分析 进化分析 基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6b-25基因簇在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福财 杨德武 +2 位作者 王铮 盖志刚 朱海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1-637,共7页
目的检测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中miR-106b-25基因簇(miR-106b、miR-93、miR-25)的表达水平,分析3者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20例经手术治疗的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匹配后分为病灶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RT-PCR技术检测miR... 目的检测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中miR-106b-25基因簇(miR-106b、miR-93、miR-25)的表达水平,分析3者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20例经手术治疗的肝泡型包虫病肝组织匹配后分为病灶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RT-PCR技术检测miR-106b-25基因簇的表达水平。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与纤维化程度。结果病灶旁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高于正常肝组织;miR-106b-25基因簇在病灶旁肝组织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肝组织;miR-106b-25基因簇表达量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miR-106b-25基因簇各成员的表达量也增加;3种miRNA之间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泡型包虫病病灶旁肝组织比正常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严重,miR-106b-25基因簇参与肝泡型包虫病致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mir-106b-25基因簇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CRISPR/Cas系统构建miR-17-92基因簇双切载体
17
作者 金姝含 杜丽萍 +2 位作者 邹肖肖 于泽 梁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共5页
通过CRISPR/Cas系统来构建miR-17-92基因簇的双切载体,研究结果表明:在miR-17-92基因簇的序列上找到了2个PAM(TGG和GGG)位点,从而得到了2个原间隔序列,设计合成基因簇双链crRNA;合成该片段并将其插入到p X260载体,使得在同一个载体上虽... 通过CRISPR/Cas系统来构建miR-17-92基因簇的双切载体,研究结果表明:在miR-17-92基因簇的序列上找到了2个PAM(TGG和GGG)位点,从而得到了2个原间隔序列,设计合成基因簇双链crRNA;合成该片段并将其插入到p X260载体,使得在同一个载体上虽然只有一个g-RNA,但能够同时切割两个不同的靶位点;将该载体转染NIH3T3细胞验证切割效率,PCR结果和测序结果显示,所构建的CRISPR系统可以对基因片段进行有效切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mir-17-92基因簇 双切载体 c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miR-183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颖 马瑾 +3 位作者 胡梅洁 郑雄 李健 顾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mi R-183水平在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76例胃癌患者及同期2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清mi R-183的水平,分析mi R-183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mi R-183水平在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76例胃癌患者及同期2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清mi R-183的水平,分析mi R-183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mi R-18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4.798±0.267 vs 0.904±0.067,P=0.000)。mi R-183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 R-183在预测胃癌发生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8(95%CI为0.955~1.001),敏感度为93.42%,特异度为92.31%;在预测胃癌转移(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时,其AUC值为0.643(95%CI为0.507~0.780),敏感度为67.31%,特异度为58.33%。结论·mi R-183在血清中的水平上调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上调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mi R-183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183 胃癌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3-5p通过靶向调控FAT1抑制胃癌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娅南 魏亚宁 +3 位作者 范翔宇 张培 王盼 李靖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83-5p(miR-183-5p)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66例胃癌(GC)患者临床标本资料,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TargetScan和miRanda预测miR-183-5p可能的靶标,采用Western blot法... 目的探讨microRNA-183-5p(miR-183-5p)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66例胃癌(GC)患者临床标本资料,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TargetScan和miRanda预测miR-183-5p可能的靶标,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83-5p、非典型钙粘蛋白1(FAT1)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法验证miR-183-5p和FAT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GC患者肿瘤组织和GC细胞株中miR-183-5p水平显著降低。GC肿瘤组织miR-183-5p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型、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体外实验发现,GC细胞株BGC-823过表达miR-183-5p后降低了其FAT1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认FAT1是miR-183-5p靶向基因。GC肿瘤组织miR-183-5p和FAT1水平呈现出明显负相关。将miR-183-5p转染入GC细胞BGC-823内能够抑制其在移植瘤模型中的生长。结论miR-183-5p潜在靶标是FAT1,miR-183-5p通过抑制FAT1负性调控GC的发展,miR-183-5p有望成为GC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3-5p 非典型钙粘蛋白1 胃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miR-20a靶基因TP53INP1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宁 段逵 +6 位作者 宋鹤 张潇飞 张天目 张文建 闫晓红 王守志 李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9-74,共6页
前期研究发现,过表达mi R-17-92基因簇能促进鸡前脂肪细胞增殖,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P53INP1是mi R-17-92基因簇成员mi R-17-5p和mi R-20a的潜在靶基因,研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和基因过表达技术开展该靶基因... 前期研究发现,过表达mi R-17-92基因簇能促进鸡前脂肪细胞增殖,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P53INP1是mi R-17-92基因簇成员mi R-17-5p和mi R-20a的潜在靶基因,研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和基因过表达技术开展该靶基因的验证。结果表明,过表达mi R-17-92基因簇能显著抑制TP53INP1的3'UTR报告基因活性;而转染mi R-20a抑制剂能显著提高TP53INP1的3'UTR报告基因活性。将mi RNA抑制剂分别转染到DF1细胞和鸡前脂肪细胞中,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细胞TP53INP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mi R-20a抑制剂能促进TP53INP1表达,TP53INP1是mi R-20a的一个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前脂肪细胞 TP53INP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