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nax ginseng-specific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SCAR) marker for testing medicinal products 被引量:1
1
作者 蒋秋桃 刘丽 +6 位作者 肖炳燚 李文莉 罗晖明 聂平 丁野 李洁 李文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052-1062,共11页
To screen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Panax ginseng, as well as those of Panax quinquefolium and Panax notoginseng, analysis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was performed using 120 random primers. Of the suc... To screen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Panax ginseng, as well as those of Panax quinquefolium and Panax notoginseng, analysis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was performed using 120 random primers. Of the successful amplicons obtained, the Panax ginseng-specific RAPD marker C-12 was cloned into a TA vector and sequenced (Genl3ank access number KU553472). Based on the sequence analysis results, a pair of primers specific to C-12 was designed. Finally, a SCAR marker-bas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Panax ginseng was developed after optimization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Using this method, two positive bands were stably observed at 300 bp and 130 bp in 33 batches of Panax ginseng samples tested, while negative results were obtained for another 101 batches of samples, including Panax quinquefolium, Panax notoginseng, adulterants, and other medicinal herbs. Thus, w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PCR-based method for rapid and eff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Panax ginseng, which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origins of Panax ginseng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ax ginseng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 Vitro Slow Growth Preservation of Vaccinium uliginosum
2
作者 Dai Zhiguo Zhang Youlai +4 位作者 Yang Lie Li Hongmei Li Zheng Gao Qingyu Zhang Bingxi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4期31-45,共15页
As an important wild blueberry resource,Vaccinium uliginosum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t present,the wild resources are under destruction.The conservation of wild Vaccinium uliginosum resources is imminen... As an important wild blueberry resource,Vaccinium uliginosum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t present,the wild resources are under destruction.The conservation of wild Vaccinium uliginosum resources is imminent.However,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its germplasm resources.In vitro pre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germplasm conservation.In this study,one strain of wild Vaccinium uliginosum was used as material.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25℃,15℃,10℃,or 0℃),media(WPM,1/2WPM or 1/3WPM),medium supplements(sorbitol or mannose),and photoperiod(8,10,12,or 14 h•d^(-1))on the growth,survival rate and rejuvenation rate of the plantlets were studied.The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plantlets during preservation were analyzed.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analysis of genomic DNA methylation of plantlets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genetic stability of the plantlets after preserva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ermplasm preservation of Vaccinium uliginos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cinium uliginosum L. slow growth in vitro preservation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R标记和DNA条形码技术的苍术基原鉴别研究
3
作者 陈研 冯露露 +1 位作者 黄荣 齐伟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0-501,共12页
目的开发出能同时鉴别北苍术和关苍术的分子标记方法,并探究不同种质资源苍术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对不同地区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Bunge)Koidz及关苍术A.japonica Koidz.ex Kitam基因组DNA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结合SRAP、ISSR... 目的开发出能同时鉴别北苍术和关苍术的分子标记方法,并探究不同种质资源苍术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对不同地区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Bunge)Koidz及关苍术A.japonica Koidz.ex Kitam基因组DNA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结合SRAP、ISSR、DAMD分子标记方法,优化PCR反应体系,筛选并转换成特异性标记,同时,采用条形码方法分析种间序列差异。结果通过SRAP、ISSR、DAMD三种分子标记方法的PCR扩增,共筛选出198对能稳定扩增且重现性好的引物,转换出7对能稳定、快速鉴别北苍术和关苍术的SCAR引物。条形码方法检测出北苍术ITS2序列长度为454 bp,关苍术ITS2序列长度为453 bp,与其他苍术属植物之间遗传距离较远。NJ树结果显示,北苍术、关苍术及其他苍术属植物均各自聚为一支,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依据ITS2二级结构,4种苍术属植物在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大小、位置均有明显差异,可以直观地进行区分。结论所开发的特异性SCAR标记为苍术属植物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了新方法,DNA条形码能稳定、准确鉴别北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关苍术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Direct amplification of minisatellite region DNA(DAMD)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及其近缘野生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房超 李跃建 +4 位作者 帅波 刘独臣 刘小俊 梁根云 杨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53-1860,共8页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7份来茄子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88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组合,共检测出309清晰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7.2个扩增位点。.参试茄属植物种质群体位点的...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7份来茄子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88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组合,共检测出309清晰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7.2个扩增位点。.参试茄属植物种质群体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696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41。82份栽培种茄子材料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822,表明茄子栽培种的基因库较小,遗传基础较为狭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7份材料可分成4大类,可以较好地将茄子栽培种与其近缘野生种分开,并且基本可将高级栽培种(S.melongena L.subsp.melongena)和原始栽培种(S.melongena L.subsp.ovigerum Salis)在亚种水平上区分开来。由此可见,SRAP标记在茄子遗传研究中是一种经济、有效和可靠的分子标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遗传多样性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亲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马文宾 庄杰云 +2 位作者 彭应财 王侯聪 郑康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选用9个随机引物对31份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共检测到60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地区分。在9个随机引物中,有8个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能力。以这8个引物为基础,选用任两个引物... 选用9个随机引物对31份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共检测到60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地区分。在9个随机引物中,有8个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能力。以这8个引物为基础,选用任两个引物即可在任一对材料中检测出多态性的频率在9613%以上,而选用任3个引物则该频率在9921%以上。这显示了运用RAPD鉴定稻种具有简便、灵敏、高效的优点,在鉴定杂交稻种的实践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RAPD 多态性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杂交水稻主要恢复系的DNA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刘殊 程慧 +1 位作者 王飞 朱英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 RAPD引物对我国杂交稻主要的 31个恢复系进行了 DNA多态性分析。从 15 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48个引物扩增恢复系的基因组 DNA,选取 9个引物的扩增结果进行分析 ,共获得 78条带 ,其中 6 1条带为多态性标记 ,每个引物平均提供 8.7个... 利用 RAPD引物对我国杂交稻主要的 31个恢复系进行了 DNA多态性分析。从 15 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48个引物扩增恢复系的基因组 DNA,选取 9个引物的扩增结果进行分析 ,共获得 78条带 ,其中 6 1条带为多态性标记 ,每个引物平均提供 8.7个标记信息。由 UPMGA方法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了 31个恢复系间的亲缘关系 ,聚类结果与它们的系谱关系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恢复系 多态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ssam和Sanguinetti银染方法在SRAP和TRAP标记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任民 贾兴华 +2 位作者 蒋彩虹 杨爱国 王日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3-116,121,共5页
银染作为一种重要的DNA染色方法,对分子标记检测有重要影响。SRAP标记和TRAP标记是两种较为新型的分子标记,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缺少遗传图谱的物种中应用价值更大。以普通烟草种(Nicotianatabacum L.)烤烟和香料烟品种作为供... 银染作为一种重要的DNA染色方法,对分子标记检测有重要影响。SRAP标记和TRAP标记是两种较为新型的分子标记,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缺少遗传图谱的物种中应用价值更大。以普通烟草种(Nicotianatabacum L.)烤烟和香料烟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对Bassam和Sanguinetti两种银染方法,在标记检测效率、成本及染色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SRAP标记和TRAP标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anguinetti银染法比Bassam银染更为简便、经济,染色照片的色阶图说明Sanguinetti染色方法的背景与扩增带区分明显,能够清楚地读带;且该方法能够扩增出很好的SRAP和TRAP标记谱带。因此,推荐在SRAP和TRAP标记检测中采用Sanguinetti银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染 SRAP标记 TRA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基因组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初步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孙传清 毛龙 +2 位作者 王振山 朱立煌 王象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用35个随机引物对5个籼稻品种、5个粳稻品种和27份中国普通野生稻进行了RAPD分析。60%以上的引物能在籼稻和粳稻基因组间显示差异;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籼稻的不同,绝大部分供试野生稻的RAPD带... 用35个随机引物对5个籼稻品种、5个粳稻品种和27份中国普通野生稻进行了RAPD分析。60%以上的引物能在籼稻和粳稻基因组间显示差异;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籼稻的不同,绝大部分供试野生稻的RAPD带型与粳稻的相同。这说明多数中国普通野生稻偏粳,但也存在偏籼的普通野生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普遍野生稻 基因组 多态性 水稻 野生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竹不同栽培类型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方伟 何祯祥 +2 位作者 黄坚钦 史钱均 林新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对雷竹的 1 9个栽培类型及 2个近缘种进行了RAPD分析。从 4组 80个引物中筛选出1 0个引物 ,产生随机扩增位点 66个 ,其中多态性位点 54个 (占 81 8% )。利用POPGEN 32程序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①聚类结果可将雷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及... 对雷竹的 1 9个栽培类型及 2个近缘种进行了RAPD分析。从 4组 80个引物中筛选出1 0个引物 ,产生随机扩增位点 66个 ,其中多态性位点 54个 (占 81 8% )。利用POPGEN 32程序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①聚类结果可将雷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及其近缘种区分开来 ,以前认为是雷竹一栽培型的永嘉雷竹不属于Ph .praecox种系 ;②细叶雷竹与阔叶雷竹的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经营管理 ;③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以下等级进行分类有一定的可靠性。图 2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RAPD分析 分子标记 栽培类型 笋用竹 分类鉴定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遗传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程罗根 李凤良 +2 位作者 韩招久 李忠英 陈之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20,共6页
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 ,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 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在抗杀虫双近等... 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 ,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 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中有 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2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 3条特异扩增带 ;在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 ,有 4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在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多次回交过程中 ,与抗性有关的遗传因子被逐步置换到敏感品系的基因组中 ,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随机护增多态性DNA 抗性性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PD技术对养殖环境溶藻弧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偿 胡超群 +3 位作者 张吕平 沈琪 陈晓燕 任春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4,共6页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宿主、不同环境分离的8个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株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引物共获得了46条多态性条带,将8个株系分为3个类群,不同宿主(石斑鱼Epinephelusfario和凡纳对虾Penaeusvannamei)、不同环境及药...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宿主、不同环境分离的8个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株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引物共获得了46条多态性条带,将8个株系分为3个类群,不同宿主(石斑鱼Epinephelusfario和凡纳对虾Penaeusvannamei)、不同环境及药物处理前后的株系之间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使用药物后,溶藻弧菌株系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同一环境和同一时间分离的菌株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从患病石斑鱼上分离到的致病株与非致病株有极高的相似性,但有一个约2kb的条带的差异,该差异条带可能与溶藻弧菌的致病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技术 养殖环境 溶藻弧菌 遗传多样性 致病性 海洋水产养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萱草种质资源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别与分类的研究Ⅰ.萱草DNA模板的制备 被引量:19
12
作者 于晓英 吴铁明 +3 位作者 彭尽晖 吕长平 张宏志 丁江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为了获得萱草清晰的 AFL P指纹图谱并进一步进行萱草种质资源的鉴别与分类研究 ,以大花萱草为试材 ,用改进后的 SDS法和 CTAB法 ,从萱草的幼叶、成熟叶、新根等部位提取 DNA.结果表明 ,用这两种方法均可从萱草的幼叶、成熟叶、新根中获... 为了获得萱草清晰的 AFL P指纹图谱并进一步进行萱草种质资源的鉴别与分类研究 ,以大花萱草为试材 ,用改进后的 SDS法和 CTAB法 ,从萱草的幼叶、成熟叶、新根等部位提取 DNA.结果表明 ,用这两种方法均可从萱草的幼叶、成熟叶、新根中获得高分子量基因组 DNA和 AFL P指纹图谱 ,其中以幼叶的 DNA产量和品质最好 ,CTAB法提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脱氧核糖核酸 种质资源 DNA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 RAPD和微卫星标记对协优杂交稻及其亲本进行区别与鉴定(英文)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莉 杨剑波 +2 位作者 汪秀峰 向太和 吴家道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3-207,共5页
选用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和 40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对 ,对我国主栽的协优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RAPD分析显示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 ,有 36 4个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扩增出肉眼可见的 DNA条带 ,其中 2 8个显示... 选用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和 40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对 ,对我国主栽的协优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RAPD分析显示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 ,有 36 4个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扩增出肉眼可见的 DNA条带 ,其中 2 8个显示扩增的多态性 ,这中间 9个引物产生的 13条多态性条带具有清晰、易分辨的特点 ,可以在供试的水稻组合与亲本之间 ,以及杂交组合之间进行区别和鉴定。微卫星分析指出 ,40对荧光标记引物中 ,13对引物产生的 31条标记带 ,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显示稳定的多态性 ,且杂种表现为双亲的互补型。与 RAPD相比 ,微卫星分析具有多态性强、精确性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亲本鉴定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标记对我国主栽的汕优杂交稻和其亲本进行区别和鉴定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向太和 汪秀峰 +2 位作者 李莉 吴家道 杨剑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2-296,共5页
利用 RAPD技术 ,从 5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 ( 10聚体 )中筛选出 8个引物能在 3个主栽的汕优系统杂交稻组合汕优 63、汕优 64和汕优晚 3及其亲本之间稳定地扩增出 12个强的多态性标记。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能够有效地区别汕优 63、汕优 6... 利用 RAPD技术 ,从 5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 ( 10聚体 )中筛选出 8个引物能在 3个主栽的汕优系统杂交稻组合汕优 63、汕优 64和汕优晚 3及其亲本之间稳定地扩增出 12个强的多态性标记。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能够有效地区别汕优 63、汕优 64和汕优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技术 多态性标记 杂交水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许健 储岳峰 +4 位作者 赵萍 高鹏程 贺英 剡根强 逯忠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95-1301,共7页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6株Mo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NTsys-2.10e软件对获得的多态性图谱进行了聚类...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6株Mo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NTsys-2.10e软件对获得的多态性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在相似系数为0.70时,26株Mo可分成6个RAPD群或6个RFLP群;相似系数为0.90时,分成18个RAPD群或18个RFLP群;相似系数为1.00时,分成25个RAPD群或26个RFLP群。结果表明,我国Mo存在高度的基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与地域差异相关,与宿主来源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了解我国Mo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打下了基础,也为建立有效的Mo诊断方法和疫苗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实验条件的优化进 被引量:46
16
作者 夏铭 栾非时 李景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针叶树种红松(Pinuskoraiensis)和阔叶树种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为材料,研究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各种实验条件。RAPD对模板浓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从10... 针叶树种红松(Pinuskoraiensis)和阔叶树种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为材料,研究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各种实验条件。RAPD对模板浓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从10~80ng/反应均可得到一致的结果;dNTP的适宜浓度为150~300m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以1~2U为佳。对于十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合适的复性温度为35~37℃;1min的延伸时间足以满足2kb以下的DNA片段的合成;热循环的次数以40次为宜。按照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的重复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 多态DNA 影响因素 实验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P分析体系的优化及在枇杷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 被引量:45
17
作者 乔燕春 林顺权 +1 位作者 刘成明 杨向晖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8-352,共5页
以me7(5’-TGAGTCCAAACCGGTCC-3’)和em7(5’-GACTGCGTACGAATTCAA-3’)正反向引物组合对西班牙枇杷品种Javierin进行了SRAP分析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中,5种主要成分的适宜浓度或用量分别是:dNTPs0.3mmol/L,Mg2+2.5mmol/L... 以me7(5’-TGAGTCCAAACCGGTCC-3’)和em7(5’-GACTGCGTACGAATTCAA-3’)正反向引物组合对西班牙枇杷品种Javierin进行了SRAP分析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中,5种主要成分的适宜浓度或用量分别是:dNTPs0.3mmol/L,Mg2+2.5mmol/L,TaqDNA聚合酶1.0U,引物0.3μmol/L,模板DNA20ng,优化的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35℃复性1min,72℃延伸1min30s,5个循环;之后94℃变性1min,50℃复性1min,72℃延伸1min30s,35个循环;最后72℃下延伸10min。并将该优化的体系在来自中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和美国的46份枇杷种质资源上进行了SRAP扩增的初步应用,经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均获得了清晰、重复性好的SRAP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种质资源 SRAP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Wx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主要米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万映秀 邓其明 +3 位作者 王世全 刘明伟 周华强 李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3-609,共7页
利用RM190和484/W2R-ACCⅠ标记分析了50个水稻非糯品种的Wx基因的等位性变异。其中,RM190揭示出7种(CT)n纯合变异类型和1种杂合类型,分别为(CT)20、(CT)19、(CT)18、(CT)17、(CT)14、(CT)11、(CT)10和(CT)11/(CT)18,并以(CT)11和(CT)18... 利用RM190和484/W2R-ACCⅠ标记分析了50个水稻非糯品种的Wx基因的等位性变异。其中,RM190揭示出7种(CT)n纯合变异类型和1种杂合类型,分别为(CT)20、(CT)19、(CT)18、(CT)17、(CT)14、(CT)11、(CT)10和(CT)11/(CT)18,并以(CT)11和(CT)18两种类型为主;484/W2R-ACCⅠ共揭示出2种纯合类型和1种杂合类型,分别为G/G型、T/T型及G/T型;(CT)11大多为G/G型,(CT)18大多为T/T型,这两个标记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10种等位基因变异类型。进一步分析表明,RM190揭示的Wx基因多态性可以解释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的59.3%;484/W2R-ACCⅠ揭示的Wx基因多态性可以分别解释直链淀粉含量及胶稠度变异的56.1%和24.6%;而两标记共同可解释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的72.4%。还对这两个标记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基因 微卫星标记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标记 糊化温度 胶稠度 直链淀粉含量 水稻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主栽杨树品种的SRA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罡 邢兆凯 +5 位作者 潘文利 关明东 魏忠平 叶景丰 马冬菁 高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22,共4页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17个采自辽宁不同地区的杨树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31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68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3.2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3%,各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622~0.9475,平均相...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17个采自辽宁不同地区的杨树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31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68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3.2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3%,各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622~0.9475,平均相似系数为0.6549。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17个杨树材料分为4个群,其划分结果与传统分类基本一致,证明SRAP标记是一种适于杨树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标记技术。聚类结果表明,品种间遗传差异最小是银中杨和毛白杨,差异最大的是意大利45杨和毛白杨;2个小胡杨的种内遗传差异最小,而2个意大利45杨的种内遗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SRAP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LP分析中多态性扩增产物的回收、克隆及鉴定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传友 伏健民 +2 位作者 金德敏 翁曼丽 王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共4页
本研究在摸索和优化了水稻AFLP分析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了多态性AFLP产物的高效克隆方法。特异AFLP扩增产物直接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分离纯化,再经过一至二轮PCR扩增,即可高效地克隆于pGEM-Teasyvect... 本研究在摸索和优化了水稻AFLP分析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了多态性AFLP产物的高效克隆方法。特异AFLP扩增产物直接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分离纯化,再经过一至二轮PCR扩增,即可高效地克隆于pGEM-Teasyvector系统中。本实验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克隆了水稻温敏核不育等位突变系5460S和5460F间的4个多态性AFLP产物,Southernbloting分析证明其中3个产物在水稻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序列,另一个为低拷贝序列。AFLP技术强有力的多态性检出能力再结合多态性扩增产物的高效克隆方法,为寻找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AFLP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