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β-环糊精高效脱除鱼油中胆固醇
1
作者 熊鑫龙 刘宇 +3 位作者 孙迪 宋诗军 董芮娟 姜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研究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M-β-CD)脱除鱼油中胆固醇的效果。方法以胆固醇脱除率和鱼油回收率为关键指标,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及其衍生物中筛选适用于鱼油中脱除胆固醇的材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胆... 目的研究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M-β-CD)脱除鱼油中胆固醇的效果。方法以胆固醇脱除率和鱼油回收率为关键指标,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及其衍生物中筛选适用于鱼油中脱除胆固醇的材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胆固醇脱除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胆固醇脱除前后鱼油的品质。结果M-β-CD为脱除鱼油中胆固醇的最佳材料;最优工艺条件为M-β-CD添加量30%,温度50℃,时间15 min,此条件下的胆固醇脱除率为51.34%,鱼油回收率为84.84%。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脱除胆固醇,鱼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显著下降(P<0.05),碘值未显著改变(P>0.05),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显著上升(P<0.05),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占比为31.33%,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占比为16.81%,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占比为51.86%,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采用M-β-CD处理鱼油,不仅可以高效脱除胆固醇,而且可以一定程度提升鱼油的品质,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鱼油中胆固醇脱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品质 甲基-环糊精 胆固醇脱除率 鱼油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化-β-环糊精(MCD)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作用和生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嫦娥 曾清如 +2 位作者 周细红 郭正元 廖柏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采用产生柱法及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了MCD(甲基化-β-环糊精)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作用和生物毒性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CD水溶液对甲基对硫磷有明显的增溶效果,在120g·L-1MCD处理下,甲基对硫磷的溶解度增加125倍多。增溶... 采用产生柱法及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了MCD(甲基化-β-环糊精)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作用和生物毒性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CD水溶液对甲基对硫磷有明显的增溶效果,在120g·L-1MCD处理下,甲基对硫磷的溶解度增加125倍多。增溶作用的大小与MCD的浓度有很大的关系,而且随MCD的浓度增大而增强。另外,MCD对甲基对硫磷的生物毒性影响很大,在0.5g·L-1MCD溶液中,甲基对硫磷对蝌蚪的LC50由5.92mg·L-1增大到12.53mg·L-1(96h),即甲基对硫磷的生物毒性显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环糊精 MCD 甲基对硫磷 增溶作用 生物毒性 蝌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水溶性β-环糊精衍生物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和光催化降解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曾清如 罗跃初 +1 位作者 刘嫦娥 周细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9-64,共6页
研究了两种β-环糊精的衍生物甲基-β-环糊精(M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作用和对紫外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MCD和HPCD能增强甲基对硫磷的水溶性,在25℃下,20g/L的MCD和HPCD溶液中,甲基对硫磷溶解度比在纯水中... 研究了两种β-环糊精的衍生物甲基-β-环糊精(M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作用和对紫外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MCD和HPCD能增强甲基对硫磷的水溶性,在25℃下,20g/L的MCD和HPCD溶液中,甲基对硫磷溶解度比在纯水中分别提高了21.91和17.92倍;另外,3g/L、6g/LMCD和HPCD分别处理的甲基对硫磷,其光降解速率分别加快了4.87~6.85倍。增溶作用和光敏效应主要是由于MCD和HPCD与甲基对硫磷形成包合物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环糊精 羟丙基-环糊精 甲基对硫磷 增溶作用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对5种药物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拆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晓伟 左莉华 +1 位作者 徐淑英 郭兴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以2-甲基-β-环糊精(2-O-methylated-β-cyclodextrin,2-O-M-β-CD)为手性添加剂,利用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对消旋体药物甲溴后马托品、氧氟沙星、酮康唑、利阿唑和卡维地洛进行拆分研究。方法考察了背景电... 目的以2-甲基-β-环糊精(2-O-methylated-β-cyclodextrin,2-O-M-β-CD)为手性添加剂,利用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对消旋体药物甲溴后马托品、氧氟沙星、酮康唑、利阿唑和卡维地洛进行拆分研究。方法考察了背景电解质溶液的pH值、2-O-M-β-CD浓度、缓冲盐浓度对分离的影响,优化了分离条件。结果在最佳分离条件下,甲溴后马托品、氧氟沙星、酮康唑、利阿唑对映体达到完全分离,分离度分别为3.6、2.8、1.7、1.5;卡维地洛对映体分离度达到1.4。结论所建立的毛细管电泳法适于除卡维地洛外其余4种药物的对映体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环糊精 毛细管电泳 对映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荧光探针法研究甲基化的β-环糊精空腔微环境 被引量:3
5
作者 林丽榕 江云宝 +2 位作者 杜新贞 黄贤智 陈国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3-85,共3页
p-dimethylaminobenzonitrile (DMABN), a typical dual fluorescent flurophor (TICTflurophore), was used as fluorescent probe. The microenviromental property of twelve methyl modified β-cyclodextrin(methyl β-CD) was com... p-dimethylaminobenzonitrile (DMABN), a typical dual fluorescent flurophor (TICTflurophore), was used as fluorescent probe. The microenviromental property of twelve methyl modified β-cyclodextrin(methyl β-CD)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β-cyclodextrin (β-C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arity of the cavity of methyl β-CD is lower than that of β- CD, and the capacity of methyl β-CD inclusion with DMABN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β-CD inclusion with DMAB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 甲基化 Β-环糊精 空腔 微环境 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代度甲基化-β-环糊精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清霞 张运申 +1 位作者 赵瑜藏 甘永江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5-558,共4页
选用绿色的甲基化试剂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在无水碳酸钠催化下,将其与β-环糊精反应合成了取代度为17.4的甲基化-β-环糊精。考查了β-环糊精和碳酸二甲酯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量对产品的平均取代度的影响。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β-环... 选用绿色的甲基化试剂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在无水碳酸钠催化下,将其与β-环糊精反应合成了取代度为17.4的甲基化-β-环糊精。考查了β-环糊精和碳酸二甲酯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量对产品的平均取代度的影响。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β-环糊精和碳酸二甲酯摩尔比是30∶1、反应温度110℃和催化剂的量为0.5 g。并采用薄层色谱、红外、热重分析、质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技术对所合成的产品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环糊精 碳酸二甲酯 取代度 核磁共振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对甲基橙紫外光脱色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路平 李童非 +2 位作者 黄正群 王敏娟 周菊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紫外光照射下甲基橙脱色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于β-CD能包合甲基橙形成β-CD/甲基橙包合物,抑制了紫外光对甲基橙的光脱色,此抑制作用在pH为6~10范围内较大,pH=8时达最大. 在温度为4×10-4 mo...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紫外光照射下甲基橙脱色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于β-CD能包合甲基橙形成β-CD/甲基橙包合物,抑制了紫外光对甲基橙的光脱色,此抑制作用在pH为6~10范围内较大,pH=8时达最大. 在温度为4×10-4 mol/L的β-CD和5×10-5 mol/L的甲基橙包合物溶液光照3 h,溶液的脱色率是单一甲基橙溶液脱色率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甲基橙 紫外光 包合物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物对β-萘酚、α-萘胺的增溶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登征 郭鹏 +1 位作者 李敏 闫华晓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88-90,共3页
研究了β-环糊精的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与α-萘胺,β-萘酚包结增溶性,结果显示β-环糊精的衍生物与α-萘胺,β-萘酚形成包结物有良好的增溶性,增溶倍数与β-CD的衍生物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甲基β-环糊精 增溶作用 包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17负载交联β-环糊精聚合物毛细管柱的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国斌 唐阔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3-345,共3页
合成了一种非水溶性交联 β 环糊精聚合物。环糊精聚合物在异丙醚、二氯甲烷和苯的混合溶剂中 ,经超声波处理 0 5h ,配成质量浓度为 2 6g/L的溶胶状固定液 ,并采用超动态法成功地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该毛细管柱柱效高达 30 ... 合成了一种非水溶性交联 β 环糊精聚合物。环糊精聚合物在异丙醚、二氯甲烷和苯的混合溶剂中 ,经超声波处理 0 5h ,配成质量浓度为 2 6g/L的溶胶状固定液 ,并采用超动态法成功地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该毛细管柱柱效高达 30 0 0·m- 1 ,热稳定性好 ,属中等极性。对二甲苯和二氯苯芳香位置异构体及α 蒎烯、β 蒎烯、乳酸乙酯、α 苯乙醇、1 ,2 丙二醇、α 紫萝酮、α 氯代丙酸甲酯、γ 戊内酯等对映体进行了色谱分离。实验表明 ,经超声波处理过的非水溶性交联 β 环糊精聚合物适合作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它不仅具有好的色谱性能 ,而且具有较高的立体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17 Β-环糊精聚合物 毛细管气相色谱 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ryseobacterium sp.降解β-环糊精包埋的甲基叔丁基醚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志龙 韩振为 +2 位作者 张瑞玲 李鑫钢 黄国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59-1463,共5页
甲基叔丁基醚(methyltert-butylether,MTBE)的泄漏给地下水和饮用水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其处理技术与方法已成为环境治理的热点问题。低成本的β-环糊精可以包埋许多碳氢化合物,不但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而且能提高碳氢化合物的生物... 甲基叔丁基醚(methyltert-butylether,MTBE)的泄漏给地下水和饮用水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其处理技术与方法已成为环境治理的热点问题。低成本的β-环糊精可以包埋许多碳氢化合物,不但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而且能提高碳氢化合物的生物捕获性能,提高微生物生长速率。本研究利用β-环糊精这一特性研究了其对甲基叔丁基醚的包埋,并利用实验室筛选的高效降解菌Chryseobacterium sp.A-3降解被β-环糊精包埋的MTBE。结果发现,细菌能通过β-环糊精包埋降毒和共代谢两方面的作用提高MTBE的降解率,克服了目前甲基叔丁基醚生物降解出现的降解速率缓慢,细胞得率低的问题,为MTBE的去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 生物降解 Β-环糊精 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平均取代度的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清霞 甘永江 方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0914-10915,10918,共3页
[目的]探讨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相溶解图法,研究不同取代度的绿色甲基化-β-环糊精对药物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并测定包合稳定常数和增溶效果。[结果]泰乐菌素与甲基化-β-环糊精以1∶1的包结比形成包结物... [目的]探讨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相溶解图法,研究不同取代度的绿色甲基化-β-环糊精对药物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并测定包合稳定常数和增溶效果。[结果]泰乐菌素与甲基化-β-环糊精以1∶1的包结比形成包结物。β-环糊精与不同平均取代度的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均有增溶作用,平均取代度为14.2的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最为显著,增溶倍数为1.5。[结论]该研究可为泰乐菌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环糊精 泰乐菌素 平均取代度 增溶 包结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1-甲基-3-苯基丙胺对映体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英杰 孙鹏 +1 位作者 秦世丽 柏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1,共2页
提出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拆分手性药物中间体1-甲基-3-苯基丙胺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pH值、手性选择剂质量浓度、柱温、电压等因素对分离度的影响。在缓冲溶液浓度15mmol.L-1(NaH2PO4-Na2HPO4,pH7.6)、运行电压15kV、手性选择剂浓度为20g... 提出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拆分手性药物中间体1-甲基-3-苯基丙胺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pH值、手性选择剂质量浓度、柱温、电压等因素对分离度的影响。在缓冲溶液浓度15mmol.L-1(NaH2PO4-Na2HPO4,pH7.6)、运行电压15kV、手性选择剂浓度为20g.L-1、毛细管温度18℃条件下,在4min内成功地分离了1-甲基-3-苯基丙胺对映体,其分离度为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1-甲基-3-苯基丙胺对映体 羟丙基-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蛀剂中间体炔戊菊酯-醚化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13
作者 沈文 陈均志 邵超群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1-64,共4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基于饱和溶液法用醚化β-环糊精包合防蛀剂2-(硫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TCMTB)的工艺.当醚化β-环糊精投入量为16g时,通过考察TCMTB的加入量、包合时间、包合温度、搅拌速度的影响,得到了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TCMT...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基于饱和溶液法用醚化β-环糊精包合防蛀剂2-(硫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TCMTB)的工艺.当醚化β-环糊精投入量为16g时,通过考察TCMTB的加入量、包合时间、包合温度、搅拌速度的影响,得到了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TCMTB加入量为0.8g、包合时间为2h、包合温度为45℃、包合搅拌速度为400r/min.此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包封率产物,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化β-环糊精 2-(硫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 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甲基化-β-环糊精包合物鼻黏膜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冷巍 丁婉萍 唐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研究雌二醇甲基化 β环糊精包合物鼻黏膜吸收动力学,考察循环液的体积和流速对雌二醇甲基化 β环糊精包合物鼻黏膜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并固定循环液体积和流速。结果吸收速度常数(k)随着循环液体积的增加呈下降趋... 目的研究雌二醇甲基化 β环糊精包合物鼻黏膜吸收动力学,考察循环液的体积和流速对雌二醇甲基化 β环糊精包合物鼻黏膜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并固定循环液体积和流速。结果吸收速度常数(k)随着循环液体积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流速较小时,随着流速的增加,k增大,但超过2 5mL·min-1后,k反而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循环液为5mL、流速2 5mL·min-1时,不同浓度的雌二醇甲基化 β环糊精包合物鼻黏膜吸收速度常数不同,且随药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经t检验(P <0 0 5 ) ,不同浓度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雌二醇环糊精包合物鼻黏膜吸收具有浓度依赖性,在固定浓度条件下其动力学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吸收速度常数与包合物的药物动力学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甲基化-环糊精包合物 在体鼻循环 吸收速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n测定2-[[(2′-氰基联苯基)-4-基]甲基]氨基-3-硝基苯甲酸乙酯中的不纯物
15
作者 姚骏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25-126,共2页
The impurities in ethyl-2-[[2′-cyanobiphenyl-4-yl] methyl] amino]-3-nitrobenzoate,an intermediate for synthesis of candesartan cilexiti,were detected by LC-MSn. The structural assignment of these impurities was carri... The impurities in ethyl-2-[[2′-cyanobiphenyl-4-yl] methyl] amino]-3-nitrobenzoate,an intermediate for synthesis of candesartan cilexiti,were detected by LC-MSn. The structural assignment of these impurities was carried out by LC-MSn using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source and an ion trap mass analyzer. The formation of the impurities was discussed. Also the fragmentation pathway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n Ethyl-2-[[2′-cyanobiphenyl-4-yl] methyl] amino]-3-nitrobenzoate IMPURITIES Fragmentation pathwa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甲基化β-环糊精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淑丽 于洪社 宋全道 《天津药学》 2001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 :合成部分甲基化 β-环糊精 ,进行长期口服毒性实验 ,研究其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方法 :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部分甲基化β-环糊精长期口服无毒 ,与不溶于水的槲皮素形成包合物后 ,使槲皮素的溶解度增加到 0... 目的 :合成部分甲基化 β-环糊精 ,进行长期口服毒性实验 ,研究其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方法 :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部分甲基化β-环糊精长期口服无毒 ,与不溶于水的槲皮素形成包合物后 ,使槲皮素的溶解度增加到 0 .192 g/ L。结论 :部分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甲基化β-环糊精 槲皮素 增溶作用 长期口服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相转移作用下丙烯酸长链酯乳液聚合及其膜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娆 曹云玉 +1 位作者 方刚 巫辉 《胶体与聚合物》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以甲基-β-环糊精为络合增溶及相转移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几种含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疏水性结构单元的共聚物。1HNMR和FT-IR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结构单元的组成与起始单体投料比相当;动力学实验证实... 以甲基-β-环糊精为络合增溶及相转移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几种含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疏水性结构单元的共聚物。1HNMR和FT-IR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结构单元的组成与起始单体投料比相当;动力学实验证实,环糊精对苯乙烯等传统乳液聚合单体的聚合速率影响不大,却使有丙烯酸长链烷基酯参与乳液聚合的反应速率加快。聚合物膜的DMA分析表明,40%含长链酯柔性结构单元的引入使得St-BA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至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二酯(LA) 丙烯酸十八酯(SA) 甲基-环糊精 相转移 乳液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滴定法测定甲基β-环糊精的平均取代度
18
作者 张纪贵 郝爱友 +1 位作者 张立新 张海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8,共3页
借助甲基β 环糊精依次与氢碘酸、溴及碘化钾的定量化学反应关系,设计了测定甲基β 环糊精平均取代度n值的一种化学滴定法,并根据滴定原理探讨了计算n值的方程式。结果表明,该法测试结果与标计值(基于分子质谱法测得的数据)更接近,明显... 借助甲基β 环糊精依次与氢碘酸、溴及碘化钾的定量化学反应关系,设计了测定甲基β 环糊精平均取代度n值的一种化学滴定法,并根据滴定原理探讨了计算n值的方程式。结果表明,该法测试结果与标计值(基于分子质谱法测得的数据)更接近,明显优于以D2O为溶剂、以Me4Si为内标、在AM 400NMR仪上利用1HNMR谱图计算得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β-环糊精 平均取代度 化学滴定法 测定 氢碘酸 碘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Zr/Ti molar ratio in SO_4^(2-)/ZrO_(2-)TiO_2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its surface properties and glucose reactivity in near-critical methanol 被引量:4
19
作者 Lincai Peng Junping Zhuang Lu Lin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Effects of Zr/Ti molar ratio in SO42-/ZrO2-TiO2 solid acid catalyst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its surface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activity wer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ochemical c... Effects of Zr/Ti molar ratio in SO42-/ZrO2-TiO2 solid acid catalyst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its surface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activity wer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pared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XRD, NH3-TPD and XPS techniques,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samples increased after the combination of ZrO2 and TiO2;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s from the anatase to the rutile of TiO2 species and the tetragonal to the monoclinic of ZrO2 species wer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The sample with a Zr/Ti molar ratio of 3/1 calcined at 450℃ showed the highest surface area and the most acid sites among all the tested samples. The acid site densities of samples were relatively closed to each other if they were calcined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however, decreased with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sulfur content in samples is a crucial factor to control the acid site density. Calcining the sample at 650℃ and higher temperature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sorption of sulfate ion on the samples. The synthesized samples were evaluated as a potential catalyst for glucose conversion under the near-critical methanol conditions (200℃/4 MPa).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elatively weaker acid sites of the catalyst were more favorabl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methyl glucosides, while the moderate acid site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methyl levulinat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methyl levulinate production almost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catalyst acid site density. The catalyst deactivation is due to the loss of sulfate ion and the two catalysts with Zr/Ti molar ratios of 3/1 and 1/3 coul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deactivation caused by sulfate solution in the reaction medium and can be reused after calcination with the reuse rate of over 90% in terms of the methyl levulinate sel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ZrO2-TiO2 surface properties catalysis glucose reactivity methyl levulin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苯基琥珀酸对映体 被引量:8
20
作者 阮源萍 郑子达 +1 位作者 张雪曼 黄培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7,共3页
以七 (2,3,6_三_O_甲基 )_β_环糊精 (TM_β_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苯基琥珀酸 (PSA)对映体拆分 ;在Nova-pakC18 色谱柱上 ,采用0.30mmol/LTM_β_CD、含0.05 %三氟乙酸的乙腈 -水(体积比16∶84)为流动相 ,(R)_(... 以七 (2,3,6_三_O_甲基 )_β_环糊精 (TM_β_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苯基琥珀酸 (PSA)对映体拆分 ;在Nova-pakC18 色谱柱上 ,采用0.30mmol/LTM_β_CD、含0.05 %三氟乙酸的乙腈 -水(体积比16∶84)为流动相 ,(R)_( -)_PSA和(S)_( +)_PSA的容量因子分别为5.43和6.42 ,对映体分离因子为1.18 ,分离度为2.50 ;对比PSA在 β_CD手性流动相法和2,6_丁基化_β_CD涂渍C18柱的色谱行为 ,探讨环糊精分子对PSA的手性拆分机理 ;本法已用于测定L_脯氨酸化学拆分苯基琥珀酸对映体产品的光学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琥珀酸 对映体 分离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七(2 3 6三-O-甲基)-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