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聚乙二醇相变材料的结构与降温效果
1
作者 徐建 王暄博 +3 位作者 卢昕博 蒋健 郑映 潘鹏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2,共8页
针对加热卷烟中聚乳酸(PLA)材料降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高相变焓的聚乙二醇(PEG)对PLA进行共混改性。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不同PEG分子量与含量的PLA/PEG相变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材料的相变行为、力学性能、亲水性能、降温效果以及相变... 针对加热卷烟中聚乳酸(PLA)材料降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高相变焓的聚乙二醇(PEG)对PLA进行共混改性。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不同PEG分子量与含量的PLA/PEG相变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材料的相变行为、力学性能、亲水性能、降温效果以及相变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纯PLA材料相比,PEG的引入使材料在40~70℃处的相变潜热增大,相变温度范围变宽。PLA/PEG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亲水性受PEG质量分数的影响显著,但受PEG分子量影响不明显。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增加,PLA/PEG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杨氏模量显著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亲水性提高。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将PLA/PEG材料3D打印成降温滤嘴,并应用到加热卷烟中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这归因于PEG的熔融吸热和PLA在玻璃化转变区域的热焓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共混改性 降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EG—PL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4 位作者 郑裕东 朱百家 姜宏伟 南开辉 吴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7-820,共4页
本研究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与具有亲水性链段的聚乙二醇共聚制得嵌段共聚物 ,用以改善疏水性材料聚乳酸的亲水性。研究发现通过共聚 ,显著改善了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 ,使得材料的接触角由 4 6°降为 10~ 2 3... 本研究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与具有亲水性链段的聚乙二醇共聚制得嵌段共聚物 ,用以改善疏水性材料聚乳酸的亲水性。研究发现通过共聚 ,显著改善了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 ,使得材料的接触角由 4 6°降为 10~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PLA嵌段共聚物 聚乳酸 亲水性 结构性能 PLA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增塑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盾 李会丽 +3 位作者 陆颖 周安 曹峥 刘春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69,177,共7页
文中探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对聚乳酸(PLA)增塑改性的影响。采用转矩流变仪、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热重分析、旋转流变仪等测试表征方法对共混材料的增塑效果、力学性能、热行为、流变行为进行分析。实... 文中探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对聚乳酸(PLA)增塑改性的影响。采用转矩流变仪、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热重分析、旋转流变仪等测试表征方法对共混材料的增塑效果、力学性能、热行为、流变行为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EG可有效增塑PLA,PEG相对分子质量越低增塑效果越好,可以使PLA的塑化时间从250 s降低到128 s;加入PEG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提高,PEG相对分子质量越低,拉伸强度下降越明显;PEG的加入使PLA的T_g和T_(cc)降低20℃左右,而T_m有所提高,其中低相对分子质量PEG可以更好地促进PLA结晶,但是随着PEG的加入共混体系的热分解温度降低,相对分子质量越低,热分解温度降低越明显;流变实验表明共混体系的复数黏度(η*)、储能模量(G')及损耗模量(G'')的变化随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下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聚乙二醇 聚乳酸 增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甲醚一聚(D,L-乳酸)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邓联东 姚芳莲 +2 位作者 孙多先 姚春梅 董岸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6-739,共4页
采用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聚(D,L-乳酸)(PDLLA)/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PEDLLA),采用IR、1H-NMR、DSC、WAXD和TEM等手段分析和研究PEDLLA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EDLLA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结晶度和熔点... 采用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聚(D,L-乳酸)(PDLLA)/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PEDLLA),采用IR、1H-NMR、DSC、WAXD和TEM等手段分析和研究PEDLLA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EDLLA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结晶度和熔点均低于均聚物,且随着PEDLLA中PDLLA含量的增加,mPEG嵌段熔点降低,随着PDLLA嵌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PEDLLA降解速率增大。载药纳米粒呈核壳结构,载药量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 L-乳酸) 聚乙二醇单甲醚 聚乙二醇单甲醚-b-聚(D L-乳酸) 两亲性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LA-PEG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被引量:7
5
作者 任杰 桂宝珠 +2 位作者 任天斌 杨军 顾明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06-2009,共4页
采用熔融共聚法制备PLLA-PEG嵌段共聚物,用WAXD和DSC方法研究其结晶行为,并用Avrami方程的Jeziorny修正分析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PLLA结晶明显,而PEG结晶难以观察到,PEG的柔性能促进PLLA结晶.PEG分子量的增加和投料量的增... 采用熔融共聚法制备PLLA-PEG嵌段共聚物,用WAXD和DSC方法研究其结晶行为,并用Avrami方程的Jeziorny修正分析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PLLA结晶明显,而PEG结晶难以观察到,PEG的柔性能促进PLLA结晶.PEG分子量的增加和投料量的增加都能使得结晶温度升高,结晶度增大,结晶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直接熔融缩聚 非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的增塑改性 被引量:24
6
作者 金水清 夏华 梁悦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以聚乙二醇(PE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作为增塑剂,对聚左旋乳酸(PLA)进行增塑改性。用综合热分析仪对改性PLA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的增塑剂及其用量对改性PLA性能的影响:当增塑剂... 采用溶液共混法,以聚乙二醇(PE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作为增塑剂,对聚左旋乳酸(PLA)进行增塑改性。用综合热分析仪对改性PLA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的增塑剂及其用量对改性PLA性能的影响:当增塑剂的含量增加时,改性PLA的强度下降,伸长率增加,并逐渐由脆性向韧性转变;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点(Tm)下降。当增塑剂的质量比≤20%时,共混物各组分间有较好的相容性。PEG400改性的PLA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增塑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PPG改性PLA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姝 邹涛 +2 位作者 赵瑾 王博 陈宇迪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0,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用聚乙二醇(PEG)对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进行改性,研究了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混体系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和聚丙二醇(PPG)由分子结构差异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相... 采用熔融共混法用聚乙二醇(PEG)对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进行改性,研究了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混体系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和聚丙二醇(PPG)由分子结构差异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时,改性效果最好;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改性效果优于P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增韧 聚乙二醇 聚丙二醇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g-MAH增容改性PLA/PETG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文柔 包睿莹 +3 位作者 刘正英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结果显示,加入增容剂PLA-g-MAH后,PLA/PETG共混物两相间的界面明显变得模糊,说明PLA-g-MAH对共混物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增容剂的引入,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略有下降,但冲击强度略有提高,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PLA的为6.9%,而加入3%增容剂共混物的为21.9%,提高到纯样的3倍左右),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 4-环己烷二甲醇酯 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 增容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改性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雪红 陈智 +2 位作者 魏杰 陈建定 唐颂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共6页
在丙交酯与聚乙二醇开环共聚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聚合,利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赖氨酸对聚乳酸/聚乙二醇低聚物进行改性,制备出了赖氨酸改性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 在丙交酯与聚乙二醇开环共聚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聚合,利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赖氨酸对聚乳酸/聚乙二醇低聚物进行改性,制备出了赖氨酸改性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和接触角测量仪分析比较了聚乳酸、聚乳酸/聚乙二醇和赖氨酸改性聚乳酸/聚乙二醇3种聚合物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合成了赖氨酸改性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赖氨酸(L-lys)的引入使得共聚物的热焓(ΔH)和熔点(Tm)分别由纯PLLA的81.57 J/g和177.34 ℃降到46.02 J/g和151.34 ℃,有效地改善了分子链的柔性和结晶度;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也由纯PLLA的7.7×10^4降到了3.2×10^4,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但亲水性却得到大幅提高,有望适用于组织工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赖氨酸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对PLA/Ecoflex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兴吉 顾书英 +1 位作者 任杰 詹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21,共3页
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了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LA/PBAT)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对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少量PEG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和模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冲击强度略有增加;PEG增加... 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了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LA/PBAT)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对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少量PEG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和模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冲击强度略有增加;PEG增加了复合材料中PLA与PBAT链段的相互作用,使复合材料相容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增容剂 聚乙二醇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马西平微胶囊的超临界制备及溶出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党蓓蕾 颜庭轩 +1 位作者 程月 王志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3-838,共6页
为提高卡马西平药物的溶出性能,基于超临界流体注入(SFI)技术,先后开展了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MPEG-PLGA)聚合物包裹卡马西平的微胶囊制备实验。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卡马西平在... 为提高卡马西平药物的溶出性能,基于超临界流体注入(SFI)技术,先后开展了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MPEG-PLGA)聚合物包裹卡马西平的微胶囊制备实验。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卡马西平在微胶囊中的形态及其与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同时实测了相应的药物体外溶出性能。结果表明:该文所制PLGA及MPEG-PLGA载药微胶囊中,卡马西平药物分子均呈无定形状态,均匀分散于包裹剂中;MPEG-PLGA载药微胶囊内药物与聚合物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塑性优于PLGA载药微胶囊;以MPEG-PLGA为聚合物基体的微胶囊的药物溶出速率明显高于单纯以PLGA为基体的微胶囊,且外加的MPEG分子量越小、相应PLGA中n(LA):n(GA)越低越利于药物溶出速率的提高;为提高药物溶出速率,进行SFI时也可适当增加微胶囊的载药量,但不宜过高,当载药量从9.8%、28.3%升至35.8%时,卡马西平药物的溶出速率依次增大,但当载药量达45.2%时,对应微胶囊的溶出速率不升反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微胶囊 超临界制备 溶出性能 超临界流体注入 聚乳酸-羟基乙酸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 差示扫描量热法 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安强 林雅铃 +1 位作者 魏芬芬 王炼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88,共5页
以不同臂数和分子量的星型聚乙二醇(sPEG)和L-丙交酯为原料,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以星型聚乙二醇为内部嵌段、聚L-乳酸为外部嵌段的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sPEG-b-PLLA)。研究了sPEG的臂数、分子量及L-丙交酯/sPEG投料比等... 以不同臂数和分子量的星型聚乙二醇(sPEG)和L-丙交酯为原料,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以星型聚乙二醇为内部嵌段、聚L-乳酸为外部嵌段的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sPEG-b-PLLA)。研究了sPEG的臂数、分子量及L-丙交酯/sPEG投料比等参数对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分别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所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预期的结构。结果表明,sPEG-b-PLLA为结晶性聚合物,且表现出与PLLA相似的晶型,随着PLLA链段的增加,产物的结晶度也呈增大的趋势;与PLLA相比,sPEG-b-PLLA的接触角随着PEG链段的增多而增大,表明其亲水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星型聚乙二醇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淀粉原位熔融接枝聚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戴文琪 涂克华 王利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6,共4页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PEG)存在下,淀粉与丙交酯的原位熔融接枝反应。较系统地考察了PEG的加入量及分子量的变化对淀粉-聚乳酸原位熔融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PEG存在时,丙交酯可以有效地接枝到淀粉链上,得到淀粉-聚乳酸接枝共聚物。...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PEG)存在下,淀粉与丙交酯的原位熔融接枝反应。较系统地考察了PEG的加入量及分子量的变化对淀粉-聚乳酸原位熔融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PEG存在时,丙交酯可以有效地接枝到淀粉链上,得到淀粉-聚乳酸接枝共聚物。PEG对淀粉的增塑效果是影响淀粉与丙交酯熔融接枝反应至关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聚乙二醇 聚乳酸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度超声显影微囊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超凡 曲冠雄 +4 位作者 魏振华 许斌 丁晶 窦红静 孙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1-198,共8页
采用双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内部包封氟碳液体的聚乳酸-甲氧基聚乙二醇两嵌段共聚物(MePEG-bPLA)基超声显影纳米微囊;用2种不同嵌段比的MePEG-b-PLA共聚物研究共聚物组成与纳米囊性能的关系;选用聚乙烯醇(PVA)、羧甲基葡聚糖(CMG)和壳... 采用双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内部包封氟碳液体的聚乳酸-甲氧基聚乙二醇两嵌段共聚物(MePEG-bPLA)基超声显影纳米微囊;用2种不同嵌段比的MePEG-b-PLA共聚物研究共聚物组成与纳米囊性能的关系;选用聚乙烯醇(PVA)、羧甲基葡聚糖(CMG)和壳聚糖(CS)3种乳化剂对纳米囊表面进行亲水性修饰.对所制备纳米囊的粒径、Zeta电位、形貌和水溶液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质量分数为1%的PVA和质量分数为1%的CMG组成的复配乳化剂和m(MePEG)∶m(PLA)=1∶3的聚合物制得的纳米囊的平均粒径为432.9 nm,水溶液稳定性优良.利用超声仪对纳米囊体外超声显影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聚乳酸-甲氧基聚乙二醇纳米囊具有更好的中心成像区域灰度值和更持久的体外超声显影效果.结合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研究证实该纳米囊具有低细胞毒性.在超声影像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囊 超声造影 双乳液-溶剂挥发法 聚乳酸-聚乙二醇基体 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明媚 潘君 +3 位作者 吴杨兰 刘颖 李永刚 王远亮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6-741,共6页
通过直接酰胺化反应,以马来酸酐本体改性聚乳酸(MPLA)和氨基封端聚乙二醇(H2N-PEG-NH2)为原料,合成了聚乙二醇本体改性聚乳酸(PPLA).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技术对改性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FITC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 通过直接酰胺化反应,以马来酸酐本体改性聚乳酸(MPLA)和氨基封端聚乙二醇(H2N-PEG-NH2)为原料,合成了聚乙二醇本体改性聚乳酸(PPLA).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技术对改性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FITC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为模型蛋白质,测试了聚合物对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利用吸水率表征了聚合物的亲水性;利用聚合物在12周降解过程中pH值、失重率的变化评价了它们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H2N-PEG-NH2已成功接枝到MPLA上;与聚乳酸(PLA)、MPLA相比,PPLA明显降低了对FITC-BSA的吸附;其亲水性和降解性增加.预计该材料将是一种更适合组织工程和药物缓释应用的聚乳酸类可降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乳酸 接枝 亲水性 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复合薄膜的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晓宇 任欢欢 +2 位作者 黄玉龙 焦彩珍 张继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6-131,共6页
以聚乳酸(PLA)为基材、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为增塑剂、聚乙二醇(PEG)为增韧剂采用溶液共混法涂覆制备PLA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吸收光谱、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拉伸测试表征PLA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适量的PE... 以聚乳酸(PLA)为基材、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为增塑剂、聚乙二醇(PEG)为增韧剂采用溶液共混法涂覆制备PLA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吸收光谱、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拉伸测试表征PLA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适量的PEG改性PLA/ATBC复合薄膜后,使其拉伸强度从29.52MPa增加到33.40MPa,断裂伸长率从262%增加到292%,薄膜的柔韧性得到增强;PEG的端羟基与PLA的羰基发生缔合反应形成氢键,提高了PLA/ATBC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和结晶度;观察90d后的薄膜表面SEM图像,发现PEG改性后的PLA/ATBC复合薄膜表面没有龟裂纹的产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加入微量的爽滑剂乙撑双硬脂酰胺(EBS)改善了PLA复合薄膜的相容性和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聚乙二醇 复合薄膜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和生长的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材料 被引量:3
17
作者 糜丽 潘君 +3 位作者 赵明媚 刘颖 王彬 王远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9-141,共3页
用氨基封端聚乙二醇(H2N-PEG-NH2)对聚乳酸(PLA)进行了本体改性,通过FITC荧光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对材料的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性能进行了检测,在材料上体外培养Wistar大鼠成骨细胞,检测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与聚乳酸相... 用氨基封端聚乙二醇(H2N-PEG-NH2)对聚乳酸(PLA)进行了本体改性,通过FITC荧光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对材料的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性能进行了检测,在材料上体外培养Wistar大鼠成骨细胞,检测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与聚乳酸相比,得到的产物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PPLA)明显降低了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仅为PLA的37.3%,显著促进了成骨细胞的黏附和生长。由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可降解性、细胞相容性及可反应性,预计在组织工程和药物缓释中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继三 梁国正 +2 位作者 张增平 张璇 王九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综述了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背景及其作为微球载体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包括丙交酯与PEG共聚、乳酸与PEG共聚、丙交酯与环氧乙烷共聚等3种方法。此外对其性能及其在药物控释体系、骨内固定、组织修复... 综述了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背景及其作为微球载体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包括丙交酯与PEG共聚、乳酸与PEG共聚、丙交酯与环氧乙烷共聚等3种方法。此外对其性能及其在药物控释体系、骨内固定、组织修复材料以及医用手术缝合线等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乳酸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胍化壳聚糖全互穿网络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一夫 崔珺 +3 位作者 王吉林 王璐璐 封瑞江 佟春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41,48,共7页
以壳聚糖(CS)和双氰胺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通过亲核加成合成壳聚糖双胍盐酸盐(CGH),并以三聚氰胺(MA)为交联中间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具有全互穿结构的阴离子交换膜(CGH-MA)。对该系列膜进行了红外、热重分析以及力学性能等测试,并探... 以壳聚糖(CS)和双氰胺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通过亲核加成合成壳聚糖双胍盐酸盐(CGH),并以三聚氰胺(MA)为交联中间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具有全互穿结构的阴离子交换膜(CGH-MA)。对该系列膜进行了红外、热重分析以及力学性能等测试,并探讨了三聚氰胺含量对阴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能力、导电能力以及耐碱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含量为4%时,该膜的离子交换能力最高可达2.47 mmol/g,70℃电导率达到4.4×10^(-2)S/cm,该膜在60℃2 mol/L KOH溶液中浸泡192 h后,电导率未有明显变化,表现出优异的耐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膜 双胍盐 壳聚糖 双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新民 王振 郭庆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0,共4页
利用直接缩聚法制备了乳酸与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PLEG)。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乳酸与聚乙二醇质量比、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含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LEG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反应条件:乳酸与聚乙二醇质量比为8.5∶1.5,采用自... 利用直接缩聚法制备了乳酸与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PLEG)。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乳酸与聚乙二醇质量比、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含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LEG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反应条件:乳酸与聚乙二醇质量比为8.5∶1.5,采用自制的复合催化剂,催化剂质量分数0.6%,聚合温度160℃,聚合时间5h。另外还考察了扩链剂对PLEG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链剂能够显著提高PLEG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合成的PLEG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分析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聚乙二醇 熔融缩聚 共聚物 生物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