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unnel failure in hard rock with multiple weak planes due to excavation unloading of in-situ stress 被引量:12
1
作者 CHEN Shao-jie FENG Fan +4 位作者 WANG Ya-jun LI Di-yuan HUANG Wan-peng ZHAO Xing-dong JIANG N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2864-2882,共19页
Natural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rock(e.g.,joints,weakness planes,defects)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stability of tunnels and underground operations during construction.We investigated 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a d... Natural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rock(e.g.,joints,weakness planes,defects)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stability of tunnels and underground operations during construction.We investigated 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a deep circular tunnel in a rock mass with multiple weakness planes using a 2D combined finite element method/discrete element method(FEM/DEM).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typical hard rock(marble)specimens under a range of confinement stress conditions to validate the rationale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numerical approach.Parametric analysis was subsequently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clination angle,and length on the crack propagation behavior,failure mode,energy evolution,and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lination angle strongly affects tunnel stability,and the failure intensity and damage range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inclination angle and then decrease.The dynamic disasters are more likely with increasing weak plane length.Shearing and sliding along multiple weak planes are also consistently accompanied by kinetic energy fluctuations and surges after unloading,which implies a potentially violent dynamic response around a deeply-buried tunnel.Interactions between slabbing and shearing near the excavation boundaries are also discussed.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 into deep tunnel failure in hard rock influenced by both unloading disturbance and tectonic ac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tunnel weak planes excavation unloading crack propagation energy evolu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discrete element method(FEM/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exural and eigen-buckling analysis of steel-concrete partially composite plates using weak form quadrature element method
2
作者 XIA Jun SHEN Zhi-qiang +1 位作者 LIU Kun SUN Cheng-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3087-3102,共16页
Flexural and eigen-buckling analyses for rectangular steel-concrete partially composite plates(PCPs)with interlayer slip under simply supported and clamped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conducted using the weak form quadrat... Flexural and eigen-buckling analyses for rectangular steel-concrete partially composite plates(PCPs)with interlayer slip under simply supported and clamped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conducted using the weak form quadrature element method(QEM).Both of the derivatives and integrals in the variational description of a problem to be solved are directly evaluated by the aid of identical numerical interpolation points in the weak form QEM.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sented numerical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weak form QEM with those from FEM or analytic solution.It can be observed that only one quadrature element is fully competent for flexural and eigen-buckling analysis of a rectangular partially composite plate with shear connection stiffness commonly used.The numerical integration order of quadrature element can be adjusted neatly to meet the convergence requirement.The quadrature element model presented here is an effective and promising tool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steel-concrete PCPs under more general circumstances.Parametric studies on the shear connection stiffness and length-width ratio of the plate are also presented.It is shown that the flexural deflections and the critical buckling loads of PCP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shear connection stiffness when its value i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k form quadrature element method partially composite plates interlayer slip flexural analysis eigen-buckling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onfined water on 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 of tunnel face in weakly water-rich strata
3
作者 LI Yun-fa WU Guo-jun +2 位作者 CHEN Wei-zhong YUAN Jing-qiang HUO Meng-zh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844-2859,共16页
In the process of shield tunneling through soft soil layers,the presence of confined water ahead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face.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confine... In the process of shield tunneling through soft soil layers,the presence of confined water ahead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face.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confined water on 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 of the tunnel face.This study employe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to analyze 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 of shield tunnel face instability within a pressurized water-containing layer.Subsequently,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derive a concise solution formula for 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incorporating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The analysis yield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The influence of confined water on the instability mode of the tunnel face in soft soil layers makes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trata not significant when the face is unstable;2)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 increases approximately linearly with the pressure head,shield tunnel diameter,and tunnel burial depth.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impermeable layer,soil cohesion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3)Through an engineering case study analysis,the results align well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methods,thereby validating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quation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urthermore,the proposed equations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approache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changes in impermeable layer thickness.It can accurately depict the dynamic variation in the required limit support pressure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face during shield tunneling,thus better reflecting engineering re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kly water-rich strata confined aquifer limit support pressure finite element metho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接入弱电网控制耦合振荡分析及解耦抑制策略
4
作者 孙素娟 侯凯 +3 位作者 孙立鑫 过亮 孔祥梅 曲慧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64,共11页
随着中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基地风电场的短路比持续降低,跟网型风电并网系统控制耦合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风险逐步增加,亟须深入分析系统控制耦合振荡原理,提出可适应极低短路比的抑制策略。文中基于直驱型风电场接入弱交流电... 随着中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基地风电场的短路比持续降低,跟网型风电并网系统控制耦合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风险逐步增加,亟须深入分析系统控制耦合振荡原理,提出可适应极低短路比的抑制策略。文中基于直驱型风电场接入弱交流电网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了各控制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振荡分量的传播通路,揭示了控制环节带宽重叠引起系统滞后相角叠加效应导致控制耦合振荡的机理;然后,依据上述分析,提出了基于电源近端电压虚拟采样的控制解耦策略,该方法在锁相环和并网电压前馈环节阻断了振荡分量的传播,大幅减轻了滞后相角叠加效应,从根本上解决了控制耦合振荡问题,且避免了常规电流环陷波器阻断法难以兼顾动态性能和抑制效果的问题。验证结果表明:在风机接入点极低短路比下,所提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抑制振荡,并能适应不同的振荡频率,且不依赖于系统电感参数的准确性;控制器在环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型风电场 跟网型控制 弱电网 次同步振荡 短路比 传递函数 阻断法 电源近端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非平稳随机场正则化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约束反演方法
5
作者 戴前伟 郭泸遥 +5 位作者 武赟 熊哲贤 段旦 包中林 吴鸿飞 郝风云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6-258,共13页
【目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的计算效率和分辨率问题始终是该领域的关键议题。为解决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中计算效率和分辨率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传统正则化方法对复杂地质结构估计的过度平滑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正则化反演... 【目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的计算效率和分辨率问题始终是该领域的关键议题。为解决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中计算效率和分辨率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传统正则化方法对复杂地质结构估计的过度平滑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正则化反演方法,旨在更真实地反映地下物性参数的空间分布特性。【方法】采用基于Matérn函数随机偏微分方程的构建法,通过引入矢量场及变程“椭圆”的形状参数,充分考虑地层的倾斜变化和物性分布的非平稳性,构建出满足非平稳假设的模型协方差矩阵,并以此作为正则化约束条件进行反演。通过从反演结果、残差值、视电阻率相对残差及不确定度这4个维度,对比分析了传统最平滑约束方法、基于平稳假设的协方差约束方法以及非平稳协方差约束方法的效果。此外,为验证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将其应用于新疆哈巴河县也尔克曼−金坝金矿勘探的实测数据处理中。【结果】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非平稳假设约束下4组试验的残差值介于20.47%~21.29%,优于平稳假设约束(残差值分别为21.25%及22.83%),优于传统最平滑约束方法(残差值为32.46%),且能更真实地反映地质构造特征,以及更清晰地识别地质边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非平稳假设约束方法在成像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传统Occam平滑约束方法,数据拟合残差提升达51.47%,显著增强对复杂地质结构的分辨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深部区域反演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提升了整体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结论】基于非平稳假设的Matérn函数正则化反演方法为解决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中的计算效率和分辨率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推动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非平稳假设 Matérn协方差函数 随机偏微分方程 矢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线法弱发光样品绝对量子产率的测量
6
作者 郑永丽 张晓东 周永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弱发光样品量子产率测量困难,提出了四线法的测量方法,采用荧光光谱仪和积分球附件相结合的测量方式,主要利用衰减片的添加来实现样品荧光发射信号的相对增强,较大程度提高了弱发光样品量子产率测量的准确度。采用该装置测定了标准物质Y... 弱发光样品量子产率测量困难,提出了四线法的测量方法,采用荧光光谱仪和积分球附件相结合的测量方式,主要利用衰减片的添加来实现样品荧光发射信号的相对增强,较大程度提高了弱发光样品量子产率测量的准确度。采用该装置测定了标准物质YG晶体的绝对量子产率为42.0%,相对误差0.95%,验证了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积分球结合的方式用于绝对量子产率测量的可行性。然后介绍了四线法用于绝对量子产率测量的依据、测量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四线法测量了标准样品罗丹明6G和硫酸奎宁的绝对量子产率,结果显示相对误差分别为1.3%和1.1%,远小于5.0%(量子产率允许误差),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详细探讨了实验条件对四线法绝对量子产率测量结果的影响,发现测试的最佳条件为衰减片放于激发端、衰减后的光源强度达到荧光光谱仪检测器光强线性响应区间的上限。采用不同浓度罗丹明6G溶液模拟弱发光、中强发光以及强发光样品,分别用二线法(常规方法)和四线法测量各溶液的绝对量子产率,将测试结果与文献报导数据对比,发现四线法更适用于弱发光和中强发光样品绝对量子产率的测量,尤其用于弱发光样品测量时,相对误差由二线法的10%降至四线法的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量子产率 四线法 衰减片 弱发光样品 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理论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探析
7
作者 赵庆祚 段航 +4 位作者 谢川浩 龚亮宇 王林华 卢敏 刘鑫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4,共4页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四肢关节疾患,可发展至足部溃疡、坏疽等难症,其病程反复,预后较差给患者造成巨大困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理论侧重以正气虚损,邪犯形分,酿生为病阐述疾病的发生。文章从“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出发,探讨其在糖尿病...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四肢关节疾患,可发展至足部溃疡、坏疽等难症,其病程反复,预后较差给患者造成巨大困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理论侧重以正气虚损,邪犯形分,酿生为病阐述疾病的发生。文章从“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出发,探讨其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探析,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阳虚形少,脉络生寒、痰、水、瘀等阴邪,故治疗时需四诊循证,主施厚气滋阳,灵活运用散足寒、消足痰、逐足水、攻足瘀诸法,以达形温体充,足部经络气血得温畅行,从而邪去毒散,另辟糖尿病足的中医诊治新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 扶正 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带谐振法弱光信号检测技术研究
8
作者 李亚峰 李恩 穆仕博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7,共8页
以光与微波互作用机理为基础,结合微波谐振法检测技术准确度高、响应快以及灵敏度高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微带谐振法的弱光信号检测新技术。与传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检测不同,将硫化镉(CdS)光敏电阻加载在微带谐振环开口处,使CdS... 以光与微波互作用机理为基础,结合微波谐振法检测技术准确度高、响应快以及灵敏度高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微带谐振法的弱光信号检测新技术。与传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检测不同,将硫化镉(CdS)光敏电阻加载在微带谐振环开口处,使CdS敏化材料的光敏特性与微带测试传感器的微波谐振特性相结合,实现将弱光信号检测转变为微波信号进行检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微带谐振环传感器可实现对红光、绿光和蓝紫光的最低可检测功率分别为Pred=7.5×10^(–9)W,Pgreen=1.1×10^(–8)W,Pblue=2.5×10^(–8)W,响应灵敏度分别为Rred=0.015 dB/nW,Rgreen=0.0027 dB/nW,Rblue=0.0025 dB/nW,噪声等效功率分别为NEPred=8.38×10^(–11)W/Hz1/2,NEPgreen=1.23×10^(–10)W/Hz1/2,NEPblue=2.8×10^(–10)W/Hz1/2,即微带谐振法测试系统可实现对弱光信号的高灵敏检测。此外,3种单色光在最低可测功率的5次重复性实验中,测试系统的最大测试误差≤0.18%,可验证测试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谐振法 微带谐振环 硫化镉 弱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微弱回波综合频率估计算法
9
作者 邢晓晴 陆威 +1 位作者 范红云 邢志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8-384,共7页
为解决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微弱回波信号频谱信息提取精度低、探测概率低的问题,基于传统信号的时频域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将信号的相干积累、自相关运算、Welch功率谱估计与能量重心法相结合的频谱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能量重心法和... 为解决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微弱回波信号频谱信息提取精度低、探测概率低的问题,基于传统信号的时频域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将信号的相干积累、自相关运算、Welch功率谱估计与能量重心法相结合的频谱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能量重心法和比值法相比,该算法的频率估算平均精度分别提高43%和46%,在相同条件下雷达探测概率最高。所提算法能效提升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微弱信号的频率估计性能,提高雷达测速精度与探测距离,探测能力更加稳定。将该算法应用于1550 nm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处理,有效提高了雷达的测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 频率估计 能量重心法 Welch谱估计 自相关运算 微弱信号 回波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差分法的红外图像弱小运动目标识别方法
10
作者 李司思 尚帅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7,共6页
针对红外图像中目标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背景差分法的红外图像弱小运动目标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时空正则化相关滤波算法处理目标附近大范围内背景区域,并利用侧窗滤波进一步剔除噪声,对低质红外图像降噪保边,提升图像质量,然后... 针对红外图像中目标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背景差分法的红外图像弱小运动目标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时空正则化相关滤波算法处理目标附近大范围内背景区域,并利用侧窗滤波进一步剔除噪声,对低质红外图像降噪保边,提升图像质量,然后采用背景差分法初步识别图像中弱小目标,最后基于初步识别结果,引入卡尔曼滤波预测弱小目标在红外图像中的运动轨迹位置,实现弱小运动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识别成功率较高且识别位置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差分法 红外图像 弱小运动目标 目标识别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内压强下Timoshenko输流微管的非线性振动研究
11
作者 税波 李云东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9-89,共11页
采用弱形式求积元法对管内压强影响下Timoshenko可伸缩输流微管的非线性振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管内不同压强、管道外径和管道内外径比下的无量纲频率、横向位移、截面转角位移和轴向位移。证明了轴向位移对微管的非线性振动影响较大,... 采用弱形式求积元法对管内压强影响下Timoshenko可伸缩输流微管的非线性振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管内不同压强、管道外径和管道内外径比下的无量纲频率、横向位移、截面转角位移和轴向位移。证明了轴向位移对微管的非线性振动影响较大,不应该被忽略。研究发现输流微管所受管内压强的影响比输流管所受管内压强的影响更大。将所得的部分数值结果同已有文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弱形式求积元法在Timoshenko输流微管上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Timoshenko输流微管 弱形式求积元法 可伸缩管 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电网故障重构的电压薄弱节点辨识方法
12
作者 杨隽雯 尚磊 +2 位作者 叶欣智 刘承锡 董旭柱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9,共11页
在建设新型配电系统的背景下,电压越限问题逐渐突出,系统稳定运行日趋复杂。文中基于全纯嵌入法,研究拓扑变化下节点电压指标轨迹的偏移特性,提出考虑配电网故障重构的薄弱节点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解耦的思想提出节点电压指标... 在建设新型配电系统的背景下,电压越限问题逐渐突出,系统稳定运行日趋复杂。文中基于全纯嵌入法,研究拓扑变化下节点电压指标轨迹的偏移特性,提出考虑配电网故障重构的薄弱节点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解耦的思想提出节点电压指标与配电网电压可视化安全域;然后,通过全纯嵌入法求解出节点电压指标轨迹,定义电压指标偏移距离表征节点电压指标轨迹特性,计及配电网故障后的拓扑变化提出概率性节点电压指标轨迹求解方法;最后,综合配电网正常态工况与N-1+1故障态运行工况,根据配电网电压可视化安全域与节点电压指标轨迹的相对位置关系,构建配电网薄弱节点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薄弱节点辨识方法。基于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节点电压状态的可视化监测,准确辨识电压薄弱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纯嵌入法 薄弱节点 故障重构 节点电压指标 电压安全域 电压稳定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锁相环非线性特性的跟网型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素娥 李康 +3 位作者 郝鹏飞 刘煜帆 崔开源 陈景文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2,共11页
锁相环作为跟网型逆变器实现相位同步的关键环节,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非线性特性,在弱电网情况下,传统小信号模型可能存在不能准确预测锁相环暂态稳定性的问题。为保证受扰后锁相环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锁相环作为跟网型逆变器实现相位同步的关键环节,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非线性特性,在弱电网情况下,传统小信号模型可能存在不能准确预测锁相环暂态稳定性的问题。为保证受扰后锁相环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锁相环工作原理,建立其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通过相平面法对锁相环输出特性进行定性分析,评估不同参数对锁相环暂态特性的影响;然后,基于等面积法则分析锁相环暂态失稳机理,鉴于传统等面积法则可能导致稳定性的误判,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多尺度法对锁相环受扰后的暂态时域表达式进行求解,明确锁相环暂态稳定边界;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和RT⁃LAB半实物平台验证了所得解析解和锁相环暂态稳定域的准确性,为弱电网条件下锁相环控制参数及电路参数选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逆变器 锁相环 非线性 弱电网 暂态稳定性 多尺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足尺模型抗弯试验及极限弯矩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红林 孙向东 +2 位作者 季振明 蒋峰 马玉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了解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简称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2座组合梁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制作25 m长工字形组合梁及30 m长箱形组合梁足尺模型进行抗弯试验,研究组合梁在弯曲荷载下的裂缝发展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及不同截面高度应变... 为了解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简称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2座组合梁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制作25 m长工字形组合梁及30 m长箱形组合梁足尺模型进行抗弯试验,研究组合梁在弯曲荷载下的裂缝发展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及不同截面高度应变等。结果表明:2种组合梁最终受弯破坏时,1条主裂缝快速发展为贯穿弯曲裂缝,组合梁裂缝细密;荷载~挠度曲线较为饱满,刚度折减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明显推迟,结构性能更为优良;开裂前组合梁截面受力发展满足平截面假定,出现主裂缝后逐渐不满足平截面假定。为考虑组合梁截面在极限状态不满足平截面假定的情形,基于UHPC材料本构关系,提出采用体外预应力筋极限理论推导组合梁极限弯矩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平截面假定理论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梁极限弯矩计算方法较平截面假定理论计算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结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RC组合梁 预应力无腹筋梁 裂缝发展 平截面假定 极限弯矩 足尺模型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弱形式自由单元法
15
作者 高效伟 刘华雩 +4 位作者 崔苗 杨恺 吕军 彭海峰 阮波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41-2751,共11页
自由单元法(FrEM)是一种单元配点法,吸收了有限元法等参单元的插值稳定性与无网格法使用灵活的优点,具有稳定性好和灵活性高的性能.FrEM在每个配置点只需要一个通过自由选择周围节点而形成的独立的等参单元,不需要考虑单元之间节点的相... 自由单元法(FrEM)是一种单元配点法,吸收了有限元法等参单元的插值稳定性与无网格法使用灵活的优点,具有稳定性好和灵活性高的性能.FrEM在每个配置点只需要一个通过自由选择周围节点而形成的独立的等参单元,不需要考虑单元之间节点的相互连接关系,这种自由性使得人们可以按照学科性质形成所需要的单元,因而FrEM既适用于固体力学,也适用于流体力学问题的求解.然而,FrEM所用单元需要至少有一个内部节点(用于方程的配点),以致有限元法中单元节点相连的网格不能在FrEM中直接使用.文章基于对应于配置点的等参单元形函数在与其不相连的边界上为0的特性和配置点等效节点力平衡关系,提出了一种广义弱形式自由单元法(GFrEM).该方法是一种使用单元逐点建立配置方程的单元配点法,具有如下特点:(1)突破了现有自由单元法中单元需要内部节点的限制,因而可以使用线性单元和高阶单元;(2)突破了现有自由单元法中一个配置点使用一个单元的限制,可以使用与配置点相连的任意多个单元;(3)可以使用任意形式的规则单元和多边形/多面体单元;(4)如果使用单元节点相连的传统有限元法网格,则GFrEM自然演变为传统的有限元法.论文将给出几个固体力学方面的应用算例,展示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自由单元法 弱形式 配点法 无网格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BO算法的PMSM弱磁和MTPA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宏亮 杨泽心 +1 位作者 王镇涛 武亚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3005-13012,共8页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紧凑、噪声较少、功耗较少、运行速度快、操作稳定,已被普遍采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过程中,转速环参数选取采用传统PI(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方法,依靠经验整定参数,外界抗干扰能力较差、难以保证在...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紧凑、噪声较少、功耗较少、运行速度快、操作稳定,已被普遍采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过程中,转速环参数选取采用传统PI(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方法,依靠经验整定参数,外界抗干扰能力较差、难以保证在各运行区间具有优良性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减法平均优化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和MTPA(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控制的宽运行范围方法。将智能寻优算法、MTPA控制、弱磁控制三者相结合,利用减法平均优化算法优化PI控制器的参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工作电压未超过电压极限圆使用MTPA控制策略运行;工作电压超过电压极限圆利用电压闭环反馈,进行弱磁控制。使用MATLAB/Simulink构建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仿真模拟,通过PI控制器和减法平均优化算法优化后的PI控制器性能对比,从仿真结果得到控制器方法的有效性。实验有效证明了该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各种运行工况下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整定问题,提高电机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最大转矩电流比 电压闭环反馈法 减法平均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高渗透新能源接入的次同步振荡问题研究
17
作者 文继锋 刘子俊 +3 位作者 周专 曾维民 周袁琼 吕建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60,共11页
为研究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次同步振荡稳定性受参数影响的敏感性问题,针对LCL型滤波器的光伏并网系统,考虑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影响,基于阻抗分析法,建立弱电网下含SVG的光伏并网系统的阻抗模型,分析在弱电网下SVG装置对系统次同步振荡影... 为研究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次同步振荡稳定性受参数影响的敏感性问题,针对LCL型滤波器的光伏并网系统,考虑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影响,基于阻抗分析法,建立弱电网下含SVG的光伏并网系统的阻抗模型,分析在弱电网下SVG装置对系统次同步振荡影响,研究系统稳定性受参数影响的敏感性问题。由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范围内,SVG对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具有抑制作用,且SVG电抗器参数的数值减小时会增强抑制效果;减小SVG电流环比例系数会导致SVG抑制振荡的效果变差,甚至可能引起更严重的振荡;而增大积分系数可增强SVG的抑制效果,但调整范围不宜过大;随着电网强度增大,SVG仍能产生良好的抑制次同步振荡效果,电网强度减弱时,SVG抑制振荡的效果也会减弱,但仍具有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弱电网 次同步振荡 LCL型滤波器 静止无功发生器 阻抗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雷达测角误差的分析方法
18
作者 杨博 刘超凡 +2 位作者 于贺 魏翔 樊子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66-3676,共11页
雷达回波穿过大气、飞行器外流场、天线罩后产生的波前畸变对主动雷达单脉冲测角误差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分析了湍流结构引起的折射率梯度对于波前畸变影响及网格分辨率对波动方程弱形式数值求解精度,提出电磁波动方程弱形式“显式”... 雷达回波穿过大气、飞行器外流场、天线罩后产生的波前畸变对主动雷达单脉冲测角误差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分析了湍流结构引起的折射率梯度对于波前畸变影响及网格分辨率对波动方程弱形式数值求解精度,提出电磁波动方程弱形式“显式”梯度项修正及涡球模型补充密度场小尺度结构的“梯度重构”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了计算机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雷达测角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小尺度湍流造成的电场畸变,并且随着涡结构尺度减小、波长变长,电场畸变加强,测角误差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测角 高超声速飞行器 电磁波动方程 弱形式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fting from”法制备高载量大孔弱阳离子交换层析介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旺 姜泽平 +6 位作者 马磊 乔娟 莫文清 靳海波 何广湘 黄永东 张荣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针对大孔聚合物层析介质孔径大、比表面积低而导致的蛋白结合容量低的问题,采用“graftingfrom”策略,以大孔聚丙烯酸酯微球为基质,通过氧化还原引发甲基丙烯酸在微球表面接枝聚合,制备了高载量弱阳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研究了单体浓度、... 针对大孔聚合物层析介质孔径大、比表面积低而导致的蛋白结合容量低的问题,采用“graftingfrom”策略,以大孔聚丙烯酸酯微球为基质,通过氧化还原引发甲基丙烯酸在微球表面接枝聚合,制备了高载量弱阳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研究了单体浓度、过硫酸钾浓度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蛋白结合容量的影响.所得介质的蛋白静态结合容量和动态结合容量分别达到252.21和157.25mg/mL;同时发现具有一定离子交换容量的该类介质能够在0.2 mol/L NaCl缓冲液中保持100 mg/mL的蛋白结合容量.将该层析介质用于鸡卵清中溶菌酶的纯化,获得了较高的纯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阳离子交换层析介质 大孔聚合物 蛋白结合容量 Grafting from法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软弱夹层场地的一维等效线性化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俭政 张齐 +2 位作者 黄颖婷 崔如玉 彭刚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了探明软弱夹层对场地的地震动响应影响,明确软弱夹层对地震场地的影响方式,基于等效线性化方法构建一维场地模型,对场地进行不同幅值的基岩地震动输入的响应计算,得到了多种地震工况下场地的PGA和地震波傅里叶谱.分析了地震波频谱在... 为了探明软弱夹层对场地的地震动响应影响,明确软弱夹层对地震场地的影响方式,基于等效线性化方法构建一维场地模型,对场地进行不同幅值的基岩地震动输入的响应计算,得到了多种地震工况下场地的PGA和地震波傅里叶谱.分析了地震波频谱在场地自然频率附近波段的谱值比曲线变化和软弱夹层对不同频率波段的消减情况,并根据滞回理论探明了地表加速度减小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受到地震作用时,场地中的软弱夹层的剪切模量减小并且阻尼比增大,使得软弱夹层出现大应变并消耗了高频段的地震能量,使得传输到地表的地震波PGA减小;且当基岩输入地震强度增大时,地表PGA放大系数曲线呈现出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稳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等效线性化 地震响应 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