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utomatic Method for Pulling Large Diameter Scintillation Single Crystals
1
作者 B.G.Zaslavsky E.V.Danilenko +2 位作者 Yu.A..Solomakha V.S.Suzdal S.I.Vasetsky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41-241,共1页
The method for pulling large diameter single crystals with the abovesaid difficulties avoided is developed.Here the free melt surface does not depend on the growing crystal diameter and remains minimal during the whol... The method for pulling large diameter single crystals with the abovesaid difficulties avoided is developed.Here the free melt surface does not depend on the growing crystal diameter and remains minimal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process.The essence of this method is that at the stage of radial crystal growth the melt level in the crucible of a variable cross-section(for instance,in a conical crucible)is rai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ntillation single crystals radial crystal growth pulling large diameter single crystals conical crucible automatic method CRUCIBLE variable cross s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大直径烟囱可溯源烟气流量测量方法
2
作者 卢志民 谢子立 +5 位作者 卢伟业 陈小玄 黄泳如 刘泽明 田学军 姚顺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8,共11页
示踪气体稀释法能解决电厂大直径烟囱流场复杂导致的烟气流量测量结果误差大的问题。该方法具有可溯源性,且其测量原理与常规速度面积法不同,因此具有作为流量测量现场校准方法的潜力。为此,该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示踪气体稀释法在... 示踪气体稀释法能解决电厂大直径烟囱流场复杂导致的烟气流量测量结果误差大的问题。该方法具有可溯源性,且其测量原理与常规速度面积法不同,因此具有作为流量测量现场校准方法的潜力。为此,该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示踪气体稀释法在火电厂烟囱烟气流量测量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示踪剂稀释比例、示踪剂注入截面对测量的影响,同时还设计不同示踪剂取样方案来评估测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约9D(D为烟囱直径)高度处,示踪剂与烟气实现充分混合;示踪剂稀释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示踪剂与烟气的混合效率;示踪剂在烟道处注入能有效减小流量测量误差。在负荷率80%下,采取烟囱注入时,各取样方案的误差波动范围较大,但3点取样具有较稳定且良好的测量效果,在3D、8D、12D截面上的测量误差分别仅为-3.59%、-0.69%、-1.05%;水平烟道注入时,各取样方案的流量测量误差均不超过±10%,且3点取样时,在3D、8D、12D截面上的测量误差分别仅为0.98%、-0.52%、0.21%,均在±1%以内。该研究证明了示踪气体稀释法在大直径烟囱烟气流量测量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烟囱 烟气流场 流量测量 溯源 示踪气体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塞效应的大直径钢管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3
作者 陈志波 陈峰 +4 位作者 翁洋 曹光伟 曾旭明 潘生贵 杨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4-2236,共13页
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是桩基设计的关键环节。现有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大多基于封闭桩或小直径管桩的试验结果,在大直径钢管桩的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现有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之上,综合考虑泊松效应、... 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是桩基设计的关键环节。现有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大多基于封闭桩或小直径管桩的试验结果,在大直径钢管桩的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现有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之上,综合考虑泊松效应、土塞效应以及侧阻退化,推导出了桩侧摩阻力的表达式。同时,将桩端阻力分解成桩端管壁阻力和土塞阻力,建立了锥尖阻力与桩端管壁阻力和土塞阻力的比例关系。采用修正方法对实际近海工程中的大直径钢管桩进行了竖向承载力计算,并与现有6种常用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修正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尤其在桩侧摩阻力的预测精度上具有显著优势。此外,通过桩径、桩长、土塞率以及锥尖阻力等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无黏性土与黏性土中大直径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均需要考虑土塞效应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钢管桩 静力触探试验(CPT) 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土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桩-土相互作用的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横向自振频率计算
4
作者 余云燕 陶婧衍 +1 位作者 孔嘉乐 李永鹏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9,共9页
采用Euler-Beroulli梁理论,提出一种考虑水-桩-土相互作用的连续变截面海上风机单桩基础的结构简化模型,运用微分变换法求解简化模型横向振动控制方程。基于塔筒直径、连接段高度与水体附加质量、叶轮-机舱组件质量和三弹簧刚度对横向... 采用Euler-Beroulli梁理论,提出一种考虑水-桩-土相互作用的连续变截面海上风机单桩基础的结构简化模型,运用微分变换法求解简化模型横向振动控制方程。基于塔筒直径、连接段高度与水体附加质量、叶轮-机舱组件质量和三弹簧刚度对横向自振频率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变截面塔筒底部直径对自振频率的影响大于顶部直径对自振频率的影响;水深较深时,水体附加质量对远海风机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不能忽略;风机横向自振频率随叶轮-机舱组件质量的增大而减小;弹簧刚度对土体模量敏感性大小为:水平弹簧>耦合弹簧>旋转弹簧;自振频率对弹簧刚度敏感性大小为:耦合弹簧>水平弹簧>旋转弹簧;土体模量发生变化时,主要通过水平弹簧和耦合弹簧影响自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弹簧地基 自振频率 大直径单桩 微分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研究的硅基样本——基于大模型技术路线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泽民 陈向东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45,共15页
大模型技术的蓬勃兴起,为教育研究方法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契机。基于此背景,研究聚焦于大模型驱动的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对其理论基础、实现路径以及潜在影响展开了系统且深入的探究。研究伊始,深入剖析了大模型通过世界... 大模型技术的蓬勃兴起,为教育研究方法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契机。基于此背景,研究聚焦于大模型驱动的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对其理论基础、实现路径以及潜在影响展开了系统且深入的探究。研究伊始,深入剖析了大模型通过世界知识的广泛习得、认知能力的自然涌现以及心理理论能力的精准模拟,为硅基样本提供坚实理论支撑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提炼虚拟抽样、数字孪生和社会模拟这三种实现教育硅基样本的关键技术路线,为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为切实验证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中的可行性,研究设计了一项探索性案例,模拟针对不同职业背景和技术熟练度的教育工作者开展的虚拟访谈。通过对案例的细致分析,研究初步证实了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中的可行性,以及其在捕捉教育群体异质性方面的有效性。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硅基样本对教育研究知识生产模式所引发的深刻变革。同时,研究也客观地指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方法论风险,如确认偏误、模型坍缩以及生态效度等方面的挑战。展望未来,教育研究或将呈现出“赛博格化”的发展趋势,在人机协同的全新模式下开拓崭新的探索空间,不断重塑教育研究的范式与边界,可为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样本 大模型智能体 虚拟抽样 数字孪生 社会模拟 教育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隧道机械法横通道施工下的结构响应
6
作者 郑镇跡 谢典延 +2 位作者 邱桐 苏栋 陈湘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94-3207,共14页
为揭示机械法横通道施工全过程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的力学扰动机制,以广州海珠湾隧道区间横通道工程为例,详细介绍国内首个机械法横通道与超大直径盾构主隧道同步施工的工艺设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精细化的三维仿真模型并结合... 为揭示机械法横通道施工全过程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的力学扰动机制,以广州海珠湾隧道区间横通道工程为例,详细介绍国内首个机械法横通道与超大直径盾构主隧道同步施工的工艺设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精细化的三维仿真模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深入分析横通道机械顶管法施工全过程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体系的力学扰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预制箱涵在顶进过程中产生了向靠背侧3.1 mm的水平附加变形;破洞后,钢套筒在洞门上下全切环与两侧半切环接缝处出现局部应力集中,最大应力达266.3 MPa;施工过程中,主隧道管片受力和变形均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变化:顶切阶段,反力架上部传力构件处管片出现约3.06 MPa的局部拉应力,同时该处正弯矩增至670.9 kN·m;破洞及拆撑完成后,洞门两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最大压应力增至22.91 MPa。此外,切削侧负弯矩减少54.1%;施工过程中,全切环管片轴力逐步下降,最终拱顶轴力损失46.3%、切削侧几乎降至0,而半切环拱顶和拱腰轴力却增加20.85%和36.5%;通道破洞施工导致主隧道各部位变形增大,拱顶变形增幅为26.7%~50.1%,而靠背侧及切削侧分别增大11.9%~43.6%、28.1%~65.9%。研究结果为理解机械顶管法横通道施工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影响机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并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 盾构隧道 机械法 横通道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关键技术——以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为例
7
作者 王磊 杨哲 +3 位作者 董世卓 孙长松 王恒 陈红蕾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91-1801,共11页
为解决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中面临的钻孔涌水涌砂风险高、造孔精度控制难、隧道支撑体系复杂、冻胀压力控制标准模糊、联络通道结构多次变径及冻土开挖效率低等关键技术难题,依托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6座冻结联络通道建设... 为解决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中面临的钻孔涌水涌砂风险高、造孔精度控制难、隧道支撑体系复杂、冻胀压力控制标准模糊、联络通道结构多次变径及冻土开挖效率低等关键技术难题,依托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6座冻结联络通道建设项目,研发并应用一系列创新技术与施工工艺。针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几何特点和高水压富水地层条件,开发冻结钻孔吊篮式升降平台、高精度全站仪放线方法、大埋深高水压冻结孔口管防喷涌装置、复杂多断面变径结构工程三维可视化、旋挖钻机快速冻土掘进及650 mm管片透孔精准封堵止水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提出的关键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钻孔涌水涌砂风险,实现了高精度安全造孔;2)改进的支撑、冷排、泄压工艺及防护门设计有效控制了冻结风险,显著提升了冻结过程的安全性与可控性;3)通过三维建模可视化指导结构施工,完成了通道结构5次变径、钢筋精准绑扎及衬砌精准浇筑等工作,并结合旋挖钻机进行冻土开挖,大幅提高了冻土的掘进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 人工冻结法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 富水地层 联络通道 涌水涌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大直径单桩极限水平抗力的数值模拟
8
作者 刘德广 罗成喜 王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6,共8页
国内外近海风机大多采用大直径单桩基础,大直径单桩设计的控制工况通常是水平荷载下的响应。传统API方法主要用于细长桩,近年发展起来的PISA方法用四类弹簧表征土体对桩的反力,原理上更适合低长径比的单桩,但PISA方法中的极限水平抗力... 国内外近海风机大多采用大直径单桩基础,大直径单桩设计的控制工况通常是水平荷载下的响应。传统API方法主要用于细长桩,近年发展起来的PISA方法用四类弹簧表征土体对桩的反力,原理上更适合低长径比的单桩,但PISA方法中的极限水平抗力计算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选取我国南海典型砂土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变化土体相对密实度、桩径和长径比等关键参数,比较桩基响应曲线,发现了三种广泛采用的极限水平抗力表达式均有明显局限性。最后基于大量变动参数有限元分析,建议采用两段式表达极限水平抗力随深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单桩 砂土 水平荷载 有限元法 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大直径拉索有限元模型开发及验证
9
作者 于春蕾 C. Chiu +1 位作者 冀浩杰 卢纪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38,144,共6页
多层大直径拉索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和高度非线性的钢丝接触行为,采用传统有限元技术难以对其力学性能进行高效预测。探索了多层大直径拉索的新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钢丝采用三维两节点梁单元进行结构网格划分,钢丝间接触行为采... 多层大直径拉索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和高度非线性的钢丝接触行为,采用传统有限元技术难以对其力学性能进行高效预测。探索了多层大直径拉索的新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钢丝采用三维两节点梁单元进行结构网格划分,钢丝间接触行为采用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开发的点、线接触单元进行模拟。新模型具有较小的模型计算规模且能够同时考虑钢丝不均匀弯曲、接触变形和钢丝材料塑性等非线性因素对拉索性能的影响。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以91丝拉索为对象预测其轴向拉伸性能,数值结果与拉伸实验结果及现有文献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新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多层大直径拉索 拉伸性能 拉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海域海底盾构隧道精细化地质探测技术——以甬舟高速复线金塘海底隧道工程为例
10
作者 楼凯峰 彭丁茂 +2 位作者 包晓明 郑儒 郝晓菡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6-1344,共9页
甬舟高速复线金塘海底隧道具有“超大、超长、超深”的特点,隧址区地形、洋流、地质条件复杂,且气候多变、船只繁忙,勘探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在广泛收集资料、深入分析场地环境及开展典型路段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以水域单道地震... 甬舟高速复线金塘海底隧道具有“超大、超长、超深”的特点,隧址区地形、洋流、地质条件复杂,且气候多变、船只繁忙,勘探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在广泛收集资料、深入分析场地环境及开展典型路段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以水域单道地震为主、多道地震为辅,水域瞬变电磁法、多波束测深等多种水域物探方法与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技术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获取海量高质量原始数据,并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确保数据精度与可靠性;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单道地震为主与多道地震为辅的联合解译、多方法相互验证等)对成果进行系统解译,形成可靠的地质认识。在工程应用中,通过物探成果先行判断整体地质形态,钻探进一步验证和深化场地地层分布特征,动态优化线路设计方案,实现复杂海域海底地层的精细化划分、基岩起伏的高精度判识、地质环境的科学分区、高分辩率三维工程地质模型的构建,达到优化隧道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勘察周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海域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 水域地震法 精细化分层 三维地质建模 综合勘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大直径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劲丰 王宇同 +2 位作者 向华伟 陈春雷 徐荣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为探究墩台处采用大直径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进行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设计、制作2个采用大直径灌浆套筒(主筋直径40 mm)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桥墩(预制桥墩)及1个现浇桥墩开展拟静力试验,对2类试件的试验现象、破坏... 为探究墩台处采用大直径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进行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设计、制作2个采用大直径灌浆套筒(主筋直径40 mm)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桥墩(预制桥墩)及1个现浇桥墩开展拟静力试验,对2类试件的试验现象、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承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有限元法对预制桥墩混凝土、套筒及连接钢筋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预制桥墩与现浇桥墩一致表现为弯剪破坏,但墩底区域破坏形式不同,现浇桥墩主要表现为柱脚混凝土大面积压碎,而预制桥墩的破坏现象更为严重,集中表现为套筒四周混凝土成块压碎剥落;相较于现浇桥墩,预制桥墩的承载能力平均值偏小5.2%,位移延性系数平均值偏小2.7%,预制桥墩力学性能与现浇桥墩相当。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预制桥墩会在套筒顶部和桥墩底部出现2个塑性区,且预制桥墩中大直径灌浆套筒的受力状态以轴向受力为主,按照轴向受力进行套筒设计可满足其在桥墩结构中的受力要求;预制桥墩在墩底混凝土破坏后,其主筋和灌浆料仍保持可靠粘结,采用大直径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桥墩抗震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桥墩 大直径灌浆套筒 力学性能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差法模拟波浪荷载作用下大直径圆筒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12
作者 任国峰 关云飞 +2 位作者 周春儿 顾行文 徐光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31,共5页
某人工岛护岸工程采用大直径圆筒结构,结构直径和高度尺寸较大,工程所处位置波浪条件恶劣。采用水位差法等效模拟波浪荷载,开展波浪荷载作用下大圆筒施工期稳定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5 a一遇波吸力荷载作用下,筒体位移模式... 某人工岛护岸工程采用大直径圆筒结构,结构直径和高度尺寸较大,工程所处位置波浪条件恶劣。采用水位差法等效模拟波浪荷载,开展波浪荷载作用下大圆筒施工期稳定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5 a一遇波吸力荷载作用下,筒体位移模式近似平移,侧向位移量约353 mm,筒顶沉降约为187 mm,施工阶段钢圆筒整体稳定;筒壁环向拉应力均值约为90 MPa,处于钢圆筒材料允许应力范围内;筒壁海侧土压力值随水位差增大至峰值后趋于稳定,表明筒体与周围邻近土体之间没有新的相对位移趋势,大直径钢圆筒护岸结构在波浪荷载作用下是稳定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圆筒结构 水位差法 离心模型试验 机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螺纹中径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葵 陈曼龙 +3 位作者 余智超 邹滨阳 燕立志 景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6,126,共7页
螺纹中径是衡量螺纹制造精度的重要参数,基于机器视觉测量螺纹时获取的是螺纹牙廓,而非具体螺纹中径值。为了提高机器视觉对螺纹中径的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扩展虚拟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方法。该方法以机器视觉获取的螺纹轴截面图像为数据... 螺纹中径是衡量螺纹制造精度的重要参数,基于机器视觉测量螺纹时获取的是螺纹牙廓,而非具体螺纹中径值。为了提高机器视觉对螺纹中径的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扩展虚拟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方法。该方法以机器视觉获取的螺纹轴截面图像为数据源,对获取的轴截面图像进行旋转矫正,通过计算出轴截面上各牙廓理想量针圆心坐标,利用几何关系并结合三针法原理得出中径值。以螺纹塞规M48×1.5-5g6h为对象,将扩展虚拟三针法测得的中径值与测长仪和螺纹综合测量仪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测得的中径标准差较测长仪降低了51.1%,与螺纹综合测量仪相当。在测量效率上高于测长仪1.3倍,是螺纹综合测量仪的1.4倍,为机器视觉测量螺纹中径提供了一种高效而可靠的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虚拟三针法 螺纹中径 机器视觉 旋转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超大直径盾构联络通道建设方案对比研究——以广州海珠湾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书华 郑镇跡 +4 位作者 盛健 谢典延 张良 陈湘生 苏栋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8-417,共10页
针对在越江海高水压水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工程技术标准和案例经验、设计与施工面临众多挑战问题,以广州海珠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区间的6条联络通道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补勘资料及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揭示... 针对在越江海高水压水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工程技术标准和案例经验、设计与施工面临众多挑战问题,以广州海珠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区间的6条联络通道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补勘资料及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原矿山法设计施工方案存在的不足,并基于此提出“矿山法结合地层冻结加固方案”和“机械顶管法施工方案”2种优化方案;随后在安全性、经济性、施工工期等方面对不同工法进行综合优选分析,同时引入碳排放指标进行绿色低碳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机械顶管法在安全性和施工效率上优于其他方案,能够显著缩短施工周期;2)相比矿山法结合地层冻结加固方案,机械顶管法方案碳排放量减少了2 747.51 t CO_(2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盾构 水下联络通道 地层冻结法 矿山法 机械顶管法 碳排放量计算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及对比分析-以新疆东沟煤矿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全超 王丹丹 +5 位作者 党志伟 霍超 苏杰 刘春宇 顾雷雨 李继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1-220,共10页
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选择、计算方法的选择对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影响巨大,同时考虑到矿井开采实际,涌水量不是从开采初期就稳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为提升涌水量预测的准确度,更好... 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选择、计算方法的选择对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影响巨大,同时考虑到矿井开采实际,涌水量不是从开采初期就稳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为提升涌水量预测的准确度,更好地为煤矿开采服务,在分析新疆东沟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选取准确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选择了2种适用于东沟煤矿的涌水量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①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计算得到的涌水量呈现动态变化特征,采掘强度稳定后,变化幅度变小,最后趋于稳定;②采用大井法、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计算得到的预测涌水量分别为3396、599.87~612.9 m^(3)/d与实际涌水量480 m^(3)/d分别相差607.5%>24.97%~27.69%;③根据矿井实际开采产生的涌水量数据验证分析,采用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计算得到的涌水量与实际开采产生的涌水量基本吻合,涌水量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依次为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大井法;④在资料充足、参数准确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计算涌水量,在补水边界条件差且符合大井法要求的条件下建议首先选用大井法。本次计算结果一方面充分验证了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为煤矿矿井涌水量计算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东沟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涌水量预测 大井法 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 小东沟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的大直径单桩p-y曲线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雨露 欧阳仲坤 郑向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151,共11页
【目的】水平受荷桩的p-y曲线法已广泛用于描述桩-土相互作用并预测桩在水平荷载下的行为,特别是在海上风电机大直径单桩的理论分析中。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u)作为一种效率高、精确度好的原位测试手段... 【目的】水平受荷桩的p-y曲线法已广泛用于描述桩-土相互作用并预测桩在水平荷载下的行为,特别是在海上风电机大直径单桩的理论分析中。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u)作为一种效率高、精确度好的原位测试手段,克服了传统室内试验获得土工参数的过程中土样存在扰动、结果准确性较差的缺点。该试验可以通过测量三个基本参数(修正锥尖阻力qt、侧壁摩阻力fs以及孔隙水压力u2)随深度变化的连续剖面来解译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从而在p-y曲线模型的建立中提供关键数据。【方法】利用渤海海域某场区的CPTu数据,完成了以下研究任务:(1)基于CPTu触探响应结果,对该场区海洋土体进行分类,以及物理与力学参数的反演,包括土体密度、弹性模量、有效内摩擦角及有效黏聚力;(2)将CPTu反演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中,模拟直径为5 m的钢管桩在最大荷载为20 MN时的水平受荷响应;(3)基于CPTu测试数据,提出一套土抗力计算公式;(4)将现有p-y曲线模型中相关参数通过CPTu触探响应结果进行反演,之后对比分析上述p-y曲线模型。【结果】形成了一套基于CPTu且适用于土体分层情况较为复杂的p-y曲线公式,该公式与有限元方法对比结果良好。【结论】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CPTu的土抗力公式经过有限元模拟检验后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大直径单桩的水平受荷响应。该公式不仅为渤海海域内大直径单桩的工程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还为相似海洋环境的工程设计与分析提供了完全基于CPTu研究大直径单桩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曲线 静力触探试验 有限元方法 水平受荷桩 大直径单桩 土抗力 土体有效应力参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钢管桩免共振法施工对桩周土体变形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黄耀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目的]高频免共振法以其高工效和低环境影响的特点而著称。为深入研究高频免共振法施工超大直径钢管桩时对周围土体变形及振动的影响,特在工程现场附近进行了非原位试桩试验。[方法]建立了详细的数值模型,用以计算并分析钢管桩施工对桩... [目的]高频免共振法以其高工效和低环境影响的特点而著称。为深入研究高频免共振法施工超大直径钢管桩时对周围土体变形及振动的影响,特在工程现场附近进行了非原位试桩试验。[方法]建立了详细的数值模型,用以计算并分析钢管桩施工对桩周土体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同时,实测了沉桩过程中地面的竖向位移、土体水平位移及土体振动速度等关键参数。[结果及结论]试验结果显示:地面最大沉降值为2.5 mm,靠近钢管桩的地面土体出现下沉现象,而在一定距离外则表现为隆起,特别是在距离钢管桩3倍直径以外的区域,地面竖向位移非常小;土体水平位移总体较小,最大位移为-1.58 mm,表明土体水平变形包含挤压与收缩两种形态,且下节桩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显著大于上节桩。数值模拟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两者在变形规律上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超大直径 钢管桩 高频免共振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盾构隧道扩挖地铁车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丁德云 鲁卫东 +2 位作者 杨秀仁 刘维宁 颜莓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81-287,共7页
日益复杂的地铁建设环境使得地铁线路布置困难、施工风险加大,同时对施工方法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采用大直径盾构建造地铁单洞双线区间并在盾构隧道基础上小规模扩挖形成车站是解决复杂环境下地铁建设的一种新思路。以北京地铁14... 日益复杂的地铁建设环境使得地铁线路布置困难、施工风险加大,同时对施工方法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采用大直径盾构建造地铁单洞双线区间并在盾构隧道基础上小规模扩挖形成车站是解决复杂环境下地铁建设的一种新思路。以北京地铁14号线高家园站为背景,提出了在外径10m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基础上采用CRD(CrossDiaphragm)法扩挖地铁车站的两种方案,利用"地层-结构"相互作用有限元法模拟了车站扩挖施工过程,研究了结构体系的受力转换规律。结果表明:在扩挖施工中,结构受力转换频繁;结构体系的最大轴向应力位置由管片环转移到初期支护,最大剪应力位置转移到封顶块管片;管片环由受压状态为主转向受剪状态为主,初期支护、中隔板、梁柱及临时支撑以受压状态为主;封顶块管片和顶梁上部翼缘处的应力较大,应对这些位置进行加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隧道 地铁车站 扩挖 CR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轮法大直径测量精度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庆伟 张国雄 李真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3-1087,共5页
为了提高滚轮法大直径测量的精度,对影响其测量精度的打滑问题、测量力大小的选取、安装误差和滚轮偏心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改变测量力大小进行实验,找出了在该实验装置上产生误差最小的测量力;对安装误差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为了提高滚轮法大直径测量的精度,对影响其测量精度的打滑问题、测量力大小的选取、安装误差和滚轮偏心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改变测量力大小进行实验,找出了在该实验装置上产生误差最小的测量力;对安装误差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仪器调整的方法,使安装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达到最小.最后经过数据处理和误差补偿可以使滚轮法大直径测量精度达到±6.2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 滚轮法 测量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轴直径的高精度多滚轮法测量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施群 丁晓牧 +2 位作者 费业泰 余晓芬 陈晓怀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针对单滚轮法的致命缺陷,提出一种多滚轮多传感器冗余测量方案用于大轴直径的高精度测量.所设计方案采用多滚轮和数据融合技术剔除打滑信号,并对温度、压力变形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分离与修正,测量精度显著提高.介绍了滚轮法测量原理和... 针对单滚轮法的致命缺陷,提出一种多滚轮多传感器冗余测量方案用于大轴直径的高精度测量.所设计方案采用多滚轮和数据融合技术剔除打滑信号,并对温度、压力变形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分离与修正,测量精度显著提高.介绍了滚轮法测量原理和测量系统组成,分析了测量误差.实验表明所设计系统的测量精度小于5μm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轮法 直径 大轴 数据融合技术 测量误差 测量精度 高精度测量 设计方案 测量方案 多传感器 压力变形 测量系统 测量原理 设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