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支原体可视化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健霖 田兴苗 +4 位作者 王景松 戴莎莎 郭亚男 何生虎 李继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1-1819,共9页
为建立一种对牛支原体高效、快捷的可视化重组酶聚合酶扩增(LFD-RPA)临床诊断方法,以牛支原体uvrc基因序列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筛选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并通过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临床样本检测试验进行验证... 为建立一种对牛支原体高效、快捷的可视化重组酶聚合酶扩增(LFD-RPA)临床诊断方法,以牛支原体uvrc基因序列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筛选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并通过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临床样本检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试验建立的牛支原体LFD-RPA最佳引物为F2/R2,最佳反应条件为39℃、 25 min;检测灵敏度可达2.08 copies·μL^(-1),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00倍;与滑液囊支原体、沙门氏菌、绵羊肺炎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之间无交叉反应;重复性稳定;对50份鼻拭子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26%,与我国行业标准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89.6%。该试验成功建立了牛支原体LFD-RPA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敏感等优点,为牛支原体的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可视化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检测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14
2
作者 杜强 洪锴 潘伯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5-788,共4页
目的:对比应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RNA(SAT-RNA法)与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DNA(PCR-DNA法)检测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效果,以探讨SAT-RNA法... 目的:对比应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RNA(SAT-RNA法)与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DNA(PCR-DNA法)检测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效果,以探讨SAT-RNA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因女方因素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163例男性,采用SAT-RNA法检测尿液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并对其中109例符合当天采集精液标本条件者进行相应病原体的检测。同时采用PCR-DNA法检测163例男性尿道拭子标本中的相应病原体。结果:163例男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表明,PCR-DNA法尿道拭子检测阳性77例(阳性率47.24%),SAT-RNA法尿液标本检测阳性78例(阳性率47.8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3.25%,阳性符合率93.51%,阴性符合率93.02%,检验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65)。163例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表明,PCR-DNA法尿道拭子检测阳性5例(阳性率3.07%),SAT-RNA法尿液标本检测阳性7例(阳性率4.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7.55%,阳性符合率80.00%,阴性符合率98.10%,检验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654)。对其中109例男性采用SAT-RNA法同时检测尿液和精液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1)解脲支原体:尿液标本阳性55例(阳性率50.46%),精液标本阳性49例(阳性率44.95%),两标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P>0.05),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8.99%,阳性符合率93.88%,阴性符合率85.00%,检验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0);(2)沙眼衣原体:尿液标本阳性6例(阳性率5.50%),精液标本阳性4例(阳性率3.67%),两标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P>0.05),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8.17%,阳性符合率100.00%,阴性符合率98.10%,检验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91)。结论:SAT-RNA法与PCR-DNA法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有良好的一致性;相比PCR-DNA法,SAT-RNA法可用于尿液或精液标本的检测,具有无创、方便等优势,更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男性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散煤体热物性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清华 张国枢 +2 位作者 关维娟 唐明云 邓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89,共4页
设计与开发了松散煤体热物性测试系统。基于热线法测试原理,采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可同时测算材料导热系数λ、热扩散率a和比热容cp;利用PLC结合计算机编程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实际测试试验表明系统测试结果相对精度高,且... 设计与开发了松散煤体热物性测试系统。基于热线法测试原理,采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可同时测算材料导热系数λ、热扩散率a和比热容cp;利用PLC结合计算机编程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实际测试试验表明系统测试结果相对精度高,且与相关文献参照值相符,对于提高松散煤体及其类似材料的热物性测试水平,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煤体 热物性 同时测算 热线法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单增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周阳 祝长青 +8 位作者 郭桂萍 徐幸莲 徐宝才 薛建丽 蒋原 杨军 郭云昌 刘秀梅 付瑞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9-124,共6页
【目的】确定适用于不同条件下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方法。【方法】以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CMCC54004和市售盐水鸭、凉拌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4789.30-2010)对检测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培养,选择阴性样品进行人工... 【目的】确定适用于不同条件下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方法。【方法】以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CMCC54004和市售盐水鸭、凉拌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4789.30-2010)对检测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培养,选择阴性样品进行人工布菌,比较单增李斯特氏菌蛋白条检测法、CPA恒温扩增法以及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测效果,并以传统平板分离法进行验证。【结果】蛋白条检测法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最低检测限为106cfu/mL;实时荧光PCR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101 cfu/mL,但操作繁琐,对操作技术及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CPA恒温扩增方法灵敏度相对较高,最低检测限为105 cfu/mL,操作相对简单。【结论】实时荧光PCR方法适合灵敏度要求高、且具备良好实验条件时使用;CPA恒温扩增法适于对灵敏度要求不高、实验室条件简单的基层实验室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氏菌 检测方法比较 蛋白条检测法 CPA恒温扩增法 实时荧光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苷化法合成烷基糖苷放大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学梅 王志良 汤立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7,共4页
在小试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反应釜体积为30 L直接苷化法合成烷基糖苷的实验室放大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反应系统、产品精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3个部分。以医用无水葡萄糖和工业级正十二醇为原料进行了放大试验,考察了在实验室小试反应条件下... 在小试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反应釜体积为30 L直接苷化法合成烷基糖苷的实验室放大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反应系统、产品精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3个部分。以医用无水葡萄糖和工业级正十二醇为原料进行了放大试验,考察了在实验室小试反应条件下制备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反应釜的结构、原料量的变化及工艺条件的控制直接影响放大试验。提出了反应釜的放大依赖于经典的相似放大,采用夹套式搅拌釜,容积为30 L,高径比为1.2,材质为1Cr18Ni9Ti不锈钢釜,搅拌器型式采用6叶圆盘直叶涡轮式,电机采用无级变速;原料无水葡萄糖需过筛、脱水、预混合和分批投料;真空系统增设冷凝器和分离罐;温度等工艺参数采用自动化控制等。放大试验装置运行良好,所得产品经气相色谱仪分析与小试产品质量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糖苷 直接苷化法 放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乙醇发酵工艺的比较及放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春 赖智乐 马晓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了得到高效的纤维乙醇发酵方式,在酶解和发酵适宜的条件下,以汽爆玉米秸秆为原料对分步糖化发酵、同步糖化发酵、预酶解补料批式糖化发酵和变温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4种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变温同步糖化发酵效率较高,其乙... 为了得到高效的纤维乙醇发酵方式,在酶解和发酵适宜的条件下,以汽爆玉米秸秆为原料对分步糖化发酵、同步糖化发酵、预酶解补料批式糖化发酵和变温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4种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变温同步糖化发酵效率较高,其乙醇体积分数为4.98%,比同步糖化发酵提高了7.56%,比预酶解分批补料糖化发酵提高了12.60%,比分步糖化发酵提高了23.07%.在50 L发酵罐内进行了变温同步糖化发酵的放大实验,乙醇体积分数为4.26%;同时对放大实验中酵母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残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和乙醇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糖化发酵 变温 放大实验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河故城病害特征及动力测试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桐林 石玉成 +3 位作者 刘琨 卢育霞 王常亚 缐正英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6-462,601,共8页
介绍了交河故城存在的风蚀、雨蚀、掏蚀、裂隙和崩塌等主要病害类型,总结其现有加固方式,并对典型遗址体进行地脉动测试,结果显示:①土遗址的自振频率主要在1.72~6.03 Hz,阻尼比主要在0.027~0.043,符合实际情况;②墙体相对于塔体墩台的... 介绍了交河故城存在的风蚀、雨蚀、掏蚀、裂隙和崩塌等主要病害类型,总结其现有加固方式,并对典型遗址体进行地脉动测试,结果显示:①土遗址的自振频率主要在1.72~6.03 Hz,阻尼比主要在0.027~0.043,符合实际情况;②墙体相对于塔体墩台的自振频率较大,受地震作用影响较大,应对交河故城居民墙、佛寺墙等薄弱墙体进行重点监测与保护;③地脉动由底部传至顶部,其速度存在明显放大效应,放大倍数约为1.5~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河故城 病害特征 加固方式 动力测试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菌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皖如 马玉帅 +2 位作者 许向华 乌日琴 张玉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9-776,共8页
以霉菌几丁质合酶Ⅲ保守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合成分子信标探针;以黑曲霉菌ATCC(16404)DNA为模板,通过PCR、分子克隆、转录构建靶标RNA,进而建立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并对体系内... 以霉菌几丁质合酶Ⅲ保守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合成分子信标探针;以黑曲霉菌ATCC(16404)DNA为模板,通过PCR、分子克隆、转录构建靶标RNA,进而建立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并对体系内相应成分进行优化;最后利用优化的SAT体系检测食品污染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评价SAT方法的特异性;针对不同浓度的黑曲霉菌孢子悬液,提取RNA进行SAT检测,评价SAT方法的灵敏性。结果表明,SAT检测体系中引物浓度为10μmol·L^-1及探针浓度为10μmol·L^-1时,反应曲线最佳;扩增过程中累计荧光量达到设定的荧光阈值所需循环数与培养的黑曲霉菌孢子量的对数存在线性相关关系(y=-7.061x+59.567,R^2=0.961 1),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0^3个·mL^-1孢子,用该方法检测食品中常见污染菌,发现仅黑曲霉菌出现荧光信号。初步建立了黑曲霉菌的SAT检测体系,可与食品常见污染细菌相鉴别,特异性达100%,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后,可成为食品中黑曲霉菌检测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恒温检测技术 黑曲霉菌 核糖核酸(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隧道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的深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兰景岩 蔡金豆 +1 位作者 吴连斌 史庆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83-2091,共9页
以剑桥大学工程系完成的含圆形隧道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为基础数据,在80g重力加速度条件下,从模型基底处由弱至强输入4种地震波EQ1~EQ4,利用在叠环式模型箱内不同位置布设加速度传感器,获取了不同层位深度处隧道列的加速度时程记录,... 以剑桥大学工程系完成的含圆形隧道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为基础数据,在80g重力加速度条件下,从模型基底处由弱至强输入4种地震波EQ1~EQ4,利用在叠环式模型箱内不同位置布设加速度传感器,获取了不同层位深度处隧道列的加速度时程记录,运用考虑相消干涉的传统谱比法,分析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含隧道的场地放大效应随深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EQ1~EQ4下各振型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随深度变化曲线从基底到地表大部分呈现一个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并统计到高阶振型地震动放大系数数值大于一阶振型的概率为18.3%,振型越高,概率越大;近地表处地震动放大系数的最大值主要分布在4.20~8.63 Hz的中部频段上,而不是出现在低频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 隧道 中硬土 传统谱比法 场地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4种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出情况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杜娟 张栋 +9 位作者 张睿 陈雨 伊洁 吴洁 窦亚玲 杨卓 叶阿里 孔令君 甘勇 杨启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518-525,共8页
目的探究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疑似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患者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un,MG)及淋病奈瑟球菌(Neisseria g... 目的探究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疑似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患者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un,MG)及淋病奈瑟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感染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疑似STD患者的送检标本(包括尿液标本及生殖道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检测样本中CT、UU、MG、NG,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2013-2018年,共接收CT、UU、MG、NG检测标本12804份。4种病原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UU(42.88%,4833/11271)、CT(8.43%,905/10739)、MG(5.44%,231/4246)、NG(3.78%,338/8932);合并感染以UU+CT(4.13%,402/9725)、UU+MG(1.98%,74/3745)较常见。女性患者UU阳性率均高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CT、NG、MG阳性率低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除女性患者NG、UU单一感染外,4种病原体单一感染率及合并感染率(UU+CT、UU+MG)均以≤20岁患者最高。NG、MG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CT、UU阳性率呈小范围波动。男性患者中,尿道拭子标本NG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液标本(12.37%比5.27%,P<0.001);女性患者中,宫颈拭子标本UU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液标本(61.78%比54.74%,P<0.001),CT阳性率低于尿液标本(6.16%比7.73%,P=0.022)。结论2013-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疑似STD患者中,4种常见病原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UU、CT、MG、NG;UU+CT、UU+MG是常见的合并感染类型;≤20岁患者病原体阳性率较高;不同类型标本中病原体检出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沙眼衣原体 淋病奈瑟球菌 解脲支原体 生殖支原体 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增敏碘量法连续测定水中微克量级Cr(Ⅲ),Cr(Ⅵ)和Mn(Ⅱ)或Mn(Ⅶ)(英文)
11
作者 张明浩 詹国平 +1 位作者 黄坚 陈展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60-66,共7页
介绍了测定微克量级Cr(Ⅲ),Cr(Ⅳ)和Mn(Ⅱ)或Mn(Ⅶ)的简单、快速、高增敏碘量法.用此法成功地测定了不同试液中Cr(Ⅲ),Cr(Ⅵ)和Mn(Ⅱ)或Mn(Ⅶ)的分量,对Mn和Cr测定分别增敏20和9倍.
关键词 连续测定 增敏碘量法 铬离子 锰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pp67 mRNA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欢 王爽 +6 位作者 何超男 韩莹 潘美晨 殷商启 郑梅 金方方 王雅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9-746,共8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基质表层蛋白pp67(phosphoprotein67,pp67)mRNA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基质表层蛋白pp67(phosphoprotein67,pp67)mRNA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HCMV感染患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利用SAT技术构建检测HCMV pp67 mRNA的方法,评估SAT法检测HCMV pp67 mRNA重复性、特异性以及检测下限;收集HIV阳性HCMV活动性感染患者69例、HIV阳性HCMV非活动性/潜伏感染154例、HIV阴性HCMV非活动性/潜伏感染79例患者的血清、肺泡灌洗液、脑脊液等样本进行HCMV pp67 mRNA检测,评估特异度、灵敏度、正确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以及约登指数,评估HCMV pp67 mRNA在辨别HCMV活动性感染中的临床价值。结果SAT法检测HCMV pp67 mRNA的精密度(变异系数<10%)可满足临床检测要求,与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试剂检测下限为400 copies/mL;特异度87.55%,灵敏度60.87%,正确率81.46%,阴性预测值0.88,阳性预测值0.59以及约登指数0.48;SAT法检测HCMV pp67 mRNA结果阳性率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4)。结论SAT法检测HCMV pp67 mRNA可用于HCMV活动性感染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人巨细胞病毒pp67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菌RAA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海云 邱英华 +1 位作者 滕丽琼 郑苏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9期41-44,47,共5页
以柑橘黄龙病亚洲韧皮杆菌保守基因序列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引物筛选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黄龙病菌的重组酶等温扩增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9℃反应温度下20min即可实现靶标基因片段的有效扩增。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RAA方法检... 以柑橘黄龙病亚洲韧皮杆菌保守基因序列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引物筛选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黄龙病菌的重组酶等温扩增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9℃反应温度下20min即可实现靶标基因片段的有效扩增。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RAA方法检测柑橘黄龙病病菌与其他常见致病菌菌株间不存在交叉反应,结果表明,RAA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高效、操作简单、检测结果直观、对仪器设备要求低等特点,是一项具有广泛前景的方法,为检验黄龙病菌的检测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黄龙病 鉴定 检测方法 等温核酸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