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骨髓炎MRSA感染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鸿伟 田芳英 +3 位作者 赵明 王雪玉 张翰笙 崔欣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骨髓炎患者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率。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骨髓炎患者MRSA感染率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由2...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骨髓炎患者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率。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骨髓炎患者MRSA感染率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由2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获文献独立进行筛选、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分(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感染率为结局指标合并数据,采用R(4.3.1)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骨髓炎类型、患者年龄、研究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共包含20860名骨髓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髓炎患者MRSA感染率为0.240(95%CI:0.183~0.29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椎体骨髓炎(VO)患者、18~60岁、北美地区骨髓炎患者的MRSA感染率更高。结论:骨髓炎患者中MRSA的感染率较高,需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MRSA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骨髓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MRSA耐消毒剂基因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检测 被引量:45
2
作者 黄支密 陆亚华 +3 位作者 诸葛青云 单浩 邹玉秀 熊春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耐消毒剂基因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株多重耐药MRSA中耐...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耐消毒剂基因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株多重耐药MRSA中耐消毒剂基因(qacA)、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mecA、blaTEM)、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aph(2")、aph(3′)-、ant(3")-、ant(4′,4")、ant(6)-]、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结果20株MRSA中,qacA、mecA、blaTEM、aac(6′)/aph(2")、aph(3′)-、tetM和erm基因PCR扩增均阳性,1株ant(4′,4")基因阳性,而ant(3")-、ant(6)-、vanA和vanB4种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MRSA中qacA、mecA、blaTEM、aac(6′)/aph(2")、aph(3′)-、tetM和erm基因携带率均很高;在MRSA中发现qacA基因为我国首次报道,应引起医院感染监控部门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多重耐药 消毒剂 抗生素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MRSA定植与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范珊红 李颖 +3 位作者 戈伟 许文 慕彩妮 李谨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4-177,187,共5页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监护室(RICU)和神经外科监护室(NS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与感染状况,探讨患者MRSA定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5月1日—7月31日入住某院3个ICU患者...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监护室(RICU)和神经外科监护室(NS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与感染状况,探讨患者MRSA定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5月1日—7月31日入住某院3个ICU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医护人员)鼻拭子及其周围环境标本进行MRSA检测。结果 197例患者,检出MRSA22株,MRSA定植率为11.17%;ICU、RICU和NSICU定植率分别为4.00%、11.90%和15.8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4.04,P=0.133)。患者临床标本MRSA检出率为2.03%(4/197),医护人员MRSA鼻前庭定植率为1.72%(2/116)。MRSA定植患者周围环境中MRSA检出率为22.73%(5/22),高于非定植患者4.00%(7/175)(χ2=8.93,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住ICU时间长和近期使用抗菌药物是MRSA定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主动对入住ICU的患者进行MRSA定植筛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MRSA在医院环境与患者间的双向传播;同时,尽量避免使用侵入性操作,减少患者住院日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ICU患者MRSA定植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定植 环境监测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与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监测 被引量:9
4
作者 顾克菊 王雪文 +2 位作者 钟秀君 陶建敏 朱玉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6-138,125,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与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中医外科和重症监护室(ICU)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与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中医外科和重症监护室(ICU)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菌株资料,并对2个病区分离的CA-MRSA、HA-MRSA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U分离的87株MRSA来源:痰液71株,咽拭子6株,伤口分泌物5株,血液、静脉穿刺管各2株,胸腔积液1株;其中HA-MRSA占98.85%(86/87)。中医外科的41株MRSA均分离自伤口脓液,其中CA-MRSA占48.78%(20/41),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20.00%上升至2008年的71.43%(χ^2=8.24,0.01〈P〈0.025)。药敏结果显示,HA-MRSA对克林霉素(98.13%)、四环素(98.13%)、红霉素(100.00%)、环丙沙星(100.00%)、左氧氟沙星(100.00%)、庆大霉素(100.00%)的耐药率显著高于CA-MRSA(分别为42.86%、66.70%、33.33%、0.00%、0.00%、4.76%),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住院患者中CA-MRSA感染呈上升趋势。CA-MRSA与HA-MRSA的耐药性并不一致,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多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社区获得性mrsa 医院获得性mrsa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酶抑制耐药基因mecR1的表达逆转MRSA耐药性 被引量:5
5
作者 侯征 孟静茹 +3 位作者 扈本荃 刘杰 王海芳 罗晓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脱氧核酶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耐药基因m ecR1的表达对M RSA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针对耐药基因m ecR1m RNA的硫代脱氧核酶,将其导入细菌,通过半定量RTP-CR观察脱氧核酶对耐药基因m ecR1及其下游基... 目的探讨脱氧核酶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耐药基因m ecR1的表达对M RSA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针对耐药基因m ecR1m RNA的硫代脱氧核酶,将其导入细菌,通过半定量RTP-CR观察脱氧核酶对耐药基因m ecR1及其下游基因m ecA表达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脱氧核酶对M RSA耐药性的影响。结果加入脱氧核酶后培养的M RSA,m ecR1与m ecA的m 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在含苯唑西林(6m g L/)的M H-琼脂培养基表面生长的菌落单元数也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特异性抗m ecR1脱氧核酶阻断耐药基因m ecR1m-ecA的表达,可以部分恢复M RSA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脱氧核酶 耐药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川穹嗪与万古霉素联用抗MRSA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洪昌 韩江余 顾福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4,4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成药大蒜素、川穹嗪分别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临床分离5株MRSA,采用K-B法测定细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红霉素、妥布霉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采用微量稀释法... 目的探讨中成药大蒜素、川穹嗪分别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临床分离5株MRSA,采用K-B法测定细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红霉素、妥布霉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大蒜素、川穹嗪和万古霉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大蒜素、川穹嗪分别与万古霉素联用时对MRSA的MIC,计算联合指数FICI。结果 5株MRSA均为多耐药菌株,仅对万古霉素敏感。大蒜素、川穹嗪对MRSA的MIC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即标准株ATCC29213的MI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大蒜素与万古霉素在体外联合应用时,万古霉素的MIC为(0.60±0.22)μg/mL,与单用万古霉素时的MIC(2.40±0.89)μg/m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4);川穹嗪与万古霉素在体外联合应用时,万古霉素的MIC为(0.40±0.37)μg/mL,与单用万古霉素时的MIC=(2.40±0.89)μg/m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2)。万古霉素加大蒜素的平均FICI为0.32±0.13,呈协同作用,万古霉素加川穹嗪的平均FICI为0.65±0.09,呈相加作用。结论大蒜素、川穹嗪对MRSA有一定抑制作用。大蒜素、川穹嗪与万古霉素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大蒜素、川穹嗪可能成为万古霉素的增敏剂用于治疗MRSA引起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蒜素 川穹嗪 万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MRSA新疆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spa基因多态性分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孟丹 孟庆玲 +4 位作者 乔军 蔡扩军 伍晔晖 才学鹏 陈创夫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93-1498,共6页
【目的】明确新疆地区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株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防控新疆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等方法对牛源MRSA进行鉴定,并以PCR扩增牛源MRSA新疆流行株sp... 【目的】明确新疆地区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株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防控新疆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等方法对牛源MRSA进行鉴定,并以PCR扩增牛源MRSA新疆流行株spa基因的X区,测序结果列提交至spa分型数据库(http://www.ridom.de/spaserver/)进行spa基因多态性分型。【结果】从221份样品中共检测出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对苯唑西林抑菌直径小于10mm的有8株;而以mec A引物进行PCR扩增,发现扩增结果呈阳性的有13株,MRSA检出率为18.3%。spa基因分型有4种,分别为t779、t2883、t13751和t1939,其中5株为t779(r08),4株为t2883(r07-r23-r21-r17-r34),2株为t13751(r07-r23-r12-r21-r17-r12),2株为t1939(r07-r23-r02-r34),即t779(r08)为MRSA新疆流行株的主要spa基因分型。【结论】MRSA在新疆不同地区均有分布,且其耐药情况不断变化,以t779(r08)为MRSA新疆流行株的主要spa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分离鉴定 spa基因分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降落PCR检测血流感染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与MRSA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毕艳妮 隋振耿 +4 位作者 宋宇 曲业敏 马淑青 孙梅 刘海珠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同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多重降落PCR方法。方法收集某院20l3年3月—2014年9月102份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针对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SHV、TEM、OXA基因和... 目的探索一种可同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多重降落PCR方法。方法收集某院20l3年3月—2014年9月102份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针对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SHV、TEM、OXA基因和MRSA的MecA基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分别采用单一降落PCR和多重降落PCR对各耐药基因进行扩增,并将结果与药敏纸片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单一PCR均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并用多重降落PCR同时检测了4种耐药基因;建立的多重降落PCR对4种耐药基因(MecA、SHV、TEM、OXA)DNA的检测下限分别为4.37、2.19、4.53和3.59 ng。与药敏纸片法相比,多重降落PCR总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100.00%、88.24%,检测ESBLs的灵敏度达100.00%,特异性为87.23%,检测MR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0%。结论该实验建立的多重降落PCR具有高灵敏度与特异性,可用于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和MRSA所致血流感染的快速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有利于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SHV TEM OXA MECA 多重降落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拉啶、头孢噻肟对MRSA PBP_(2a)的诱导作用以及形态、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本权 唐英春 +3 位作者 张扣兴 张天托 朱家馨 谈淑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作用于不同PBPs靶位点的β-内酰胺抗生素联合用药对MRSA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和形态结构改变。方法:分别测定头孢拉啶和头孢噻肟单独或联合用药对MRSA、MSSA的MIC(FIC)值,SDS-PA... 目的:探讨作用于不同PBPs靶位点的β-内酰胺抗生素联合用药对MRSA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和形态结构改变。方法:分别测定头孢拉啶和头孢噻肟单独或联合用药对MRSA、MSSA的MIC(FIC)值,SDS-PAGE分离两药单用或联用诱导前后的细菌膜蛋白,分光光度扫描仪测定耐药蛋白PBP2a的相对含量,扫描电镜观察抗生素不同方式处理后的细菌形态改变。结果:头孢拉啶和头孢噻肟单用对20 株MRSA的MIC50、MIC90 分别为128、512m g/L和16、256m g/L;两药联用前者FIC50、FIC90为4、64m g/L,后者为2、32m g/L,FIC≤0.5,提示两药联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两药单用时都能在一定范围诱导MRSA大量表达PBP2a,而联合用药却不会诱导PBP2a 的表达增多,其协同作用可能与其不诱导PBP2a的表达有关,由于两药作用的PBPs靶位点不同及PBP2a的保护作用造成MRSA和MSSA不同的形态改变。结论:作用于不同PBPs靶位点的头孢拉啶和头孢噻肟联合用药不诱导耐药蛋白PBP2a的表达,从而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并造成细菌形态的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拉啶 头孢噻肟 mrsa 葡萄球菌 耐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抗MRSA耐药基因mecR1的10-23型脱氧核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颖 薛小燕 +3 位作者 白卉 马雪 侯征 罗晓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0-384,共5页
应用Primer Premier5.0和RNA structure4.6两种软件设计和筛选有效抗mecR1的10-23型脱氧核酶(DRz),采用电转化的方法将其导入细菌体内,实时PCR的方法定量检测其对mecR1转录的影响,并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脱氧核酶抑制细菌生长的情... 应用Primer Premier5.0和RNA structure4.6两种软件设计和筛选有效抗mecR1的10-23型脱氧核酶(DRz),采用电转化的方法将其导入细菌体内,实时PCR的方法定量检测其对mecR1转录的影响,并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脱氧核酶抑制细菌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设计合成的5条抗MRSA耐药调控基因mecR1的10-23型脱氧核酶,它们能不同程度的降低mecR1的转录水平,有效抑制临床耐药菌MRSA080309的生长,其中DRz6抑制效果最显著。说明联合应用这两种计算机软件设计抗mecR1的10-23型脱氧核酶,是一种经济实用而有效的方法,能够大大缩短有效反义药物的筛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23型脱氧核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cR1基因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甲型流感病毒和MRSA致小鼠肺炎早期的作用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云锋 师小函 +3 位作者 巴俊慧 陈健宁 罗进梅 吴本权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6-571,共6页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在甲型流感病毒H1N1(甲流病毒H1N1)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肺炎早期的作用。方法分别以甲流病毒H1N1/FM1株与MRSA滴鼻感染C57BL/6小鼠各5只,引起甲流病毒肺炎与MRSA肺炎,感染24 h后,观察肺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在甲型流感病毒H1N1(甲流病毒H1N1)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肺炎早期的作用。方法分别以甲流病毒H1N1/FM1株与MRSA滴鼻感染C57BL/6小鼠各5只,引起甲流病毒肺炎与MRSA肺炎,感染24 h后,观察肺组织病理,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NLRP3蛋白、IL-1β的mRNA表达强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NLRP3蛋白相对表达量,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1β的浓度。结果NLRP3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F mRNA=38.782和F蛋白=1325.64,P均为0.000),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浓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mRNA=1253.97和F血清=41.974,P均为0.000)。H1N1组NLRP3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MRSA组NLRP3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A组IL-1β的mRNA表达及血清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H1N1组NLRP3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MRSA组(P均<0.05),但MRSA组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浓度均明显高于H1N1组(P均<0.01),与肺组织病理变化相一致。结论在甲流病毒性肺炎及MRSA肺炎早期,NLRP3炎症小体介导甲流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但并没有在MRSA引起的剧烈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甲型流感病毒H1N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甲型流感病毒H1N1预感染降低小鼠巨噬细胞抗MRSA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师小函 石云锋 +3 位作者 巴俊慧 罗进梅 胡佳佳 吴本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2-548,共7页
【目的】研究NLRP3炎症小体在经甲型流感病毒H1N1预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免疫中的活性及作用。【方法】以MRSA分别感染小鼠巨噬细胞(MRSA组)和以甲流病毒H1N1预感染1周的巨噬细胞(H1N1+MRSA组),荧光定量... 【目的】研究NLRP3炎症小体在经甲型流感病毒H1N1预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免疫中的活性及作用。【方法】以MRSA分别感染小鼠巨噬细胞(MRSA组)和以甲流病毒H1N1预感染1周的巨噬细胞(H1N1+MRSA组),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NLRP3、Caspase-1、IL-1β的mRNA表达强度,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LRP3的蛋白表达强度,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的浓度。【结果】MRSA组NLRP3、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MRSA组IL-1β的mRNA表达及上清液浓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H1N1+MRSA组NLRP3、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上清液IL-1β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H1N1+MRSA组NLRP3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MRSA组(P均<0.01),然而其IL-1βmRNA表达水平低于MRSA组,上清液IL-1β浓度明显低于MRSA组(P<0.01)。【结论】MRSA感染肺泡巨噬细胞引起IL-1β的释放不依赖NLRP3炎症小体途径,甲流病毒预感染降低了巨噬细胞抗MRSA免疫IL-1β的表达,该效应可能是甲流病毒感染易继发MRSA肺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甲型流感病毒H1N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继发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标本mecA和Sa442基因的定量PCR检测结果与MRSA培养结果的关联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骁垚 林堃银 +3 位作者 孙涛 张立 闫佩毅 金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0-354,共5页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痰标本中mecA和Sa442基因,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感染状态以及临床意义。方法·痰标本经裂解获取DNA,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绝对定量...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痰标本中mecA和Sa442基因,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感染状态以及临床意义。方法·痰标本经裂解获取DNA,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绝对定量检测mecA和Sa442基因;结合痰标本临床常规培养鉴定结果,分析qPCR定量值的临床意义。结果·筛选1775例合格痰标本,以细菌培养鉴定结果为金标准,qPCR检测的灵敏度为92.19%(59/64),特异度为89.60%(1533/1711),阳性预测值为24.89%(59/237),阴性预测值达到99.67%(1533/1538)。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ecA定量对数值和C_(T)值判断MRSA培养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和0.77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59和27.1,敏感度分别为72.4%和73.0%,特异度分别为70.2%和74.1%。仅Sa442基因定值为阳性时,细菌培养以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当mecA定量对数值>5.59或C_(T)值<27.1时,可以预判MRSA培养阳性。结论·痰标本中mecA和Sa442基因的定量结果,可用于早期快速排除MRSA的定植和感染,协助分析不同菌种培养结果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定量PCR MECA Sa442 痰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场空气及粪便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帅 孙兴滨 +2 位作者 陈默 高敏 王旭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明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鸡场的污染现状,提供其在人禽间传播的基础数据,采用FA-Ⅰ撞击式采样器采集鸡舍内空气中总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并采集同日龄鸡粪样本。分别考察空气和粪便中相应细菌浓度,分析其浓度随... 为明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鸡场的污染现状,提供其在人禽间传播的基础数据,采用FA-Ⅰ撞击式采样器采集鸡舍内空气中总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并采集同日龄鸡粪样本。分别考察空气和粪便中相应细菌浓度,分析其浓度随日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空气和粪便中MRSA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31×10~2±4.56×10~2)CFU·m^(-3)和(3.37×10~4±4.83×10~4)CFU·m^(-3),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分别为41.99%±26.99%和22.11%±20.06%。随日龄增加,鸡舍内空气和粪便中总细菌浓度呈线性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浓度整体上随日龄增加而升高,同时受到温度和舍内颗粒物浓度变化影响。PM_(2.5)负载MRSA浓度的变化规律与空气中总MRSA相似,均值为(1.51×10~2±1.7×10~2)CFU·m^(-3),占总MRSA的38.13%±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气溶胶 细颗粒物 蛋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地区116株MRSA耐药性分析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15
作者 纵帅 徐萍萍 +3 位作者 顾兵 郝婷婷 寇艳波 徐银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现状和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徐州地区2012—2015年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初筛MRSA菌株,扩增mecA基因进行确认,K-B法检测MRSA对药...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现状和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徐州地区2012—2015年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初筛MRSA菌株,扩增mecA基因进行确认,K-B法检测MRSA对药物的敏感性,E-test法测定万古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多重PCR进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SCCmec)基因分型。结果 2012—2015年210株SA共检出MRSA116株,其中mecA基因阳性114株,MRSA总检出率为55.24%。MRSA对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对氯霉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5.52%、1.72%,MRSA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80%;MRSA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红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利福平、四环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012—2015年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均为1.0μg/mL,MIC90均为1.5μg/mL,2015年发现1株MRSA的万古霉素MIC为2.0μg/mL。116株MRSA分型结果显示,SCCmecII型11株(9.48%),SCCmecIII型85株(73.28%),SCCmecIV型4株(IVa和IVb型各2株,均为1.72%),未分型MRSA16株(13.79%),未检出SCCmecI和V型。结论 MRSA呈严重的多重耐药,对万古霉素MIC无漂移,临床MRSA分离株以SCCmecIII型为主,临床应采取感染控制措施,控制MRSA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药性 最低抑菌浓度 MIC 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 SCCM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PCR和血培养检测儿童MRSA血流感染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卫华 田克印 李小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0-936,共7页
【目的】比较数字PCR法和血培养法在检测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0月到2019年9月在我院住院患儿的血液,同步进行数字PCR方法检测和血培养法检测患儿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 【目的】比较数字PCR法和血培养法在检测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0月到2019年9月在我院住院患儿的血液,同步进行数字PCR方法检测和血培养法检测患儿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到246例患儿血液标本,检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阳性的69份,其中血培养和数字PCR均为阳性的53份,仅PCR阳性的11份,仅血培养阳性的5份,血培养和数字PCR均阴性的177份。数字PCR和血培养结果相符合的占93.50%(230/246);血培养平均阳性培养周期为48h,数字PCR检测的平均时间为2.5 h;血培养为金标准,数字PCR的敏感性为91.40%(53/58),特异性为94.15%(177/188),阳性预测值82.81%(53/64),阴性预测值97.25%(177/182)。结果显示数字PCR的曲线下面积达93%,诊断价值较高,相比血培养法平均耗时需48 h,而数字PCR法检测时间平均2.5 h,明显比培养法耗时少。【结论】在诊断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时,数字PCR法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有望提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快速诊断能力,为早期精准治疗赢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a 血流感染 血培养 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CR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窦宇红 梁鸿 +4 位作者 何玥 刘和录 刘琼 马彩凤 李玉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4-769,共6页
目的建立q PCR法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mec A基因,以期快速精准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初步判断耐药情况。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金黄色葡萄球菌nuc、atl、ica B、fnb A、hla、srap基因序列用于鉴定标志筛选,mec A基因序列用于MRS... 目的建立q PCR法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mec A基因,以期快速精准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初步判断耐药情况。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金黄色葡萄球菌nuc、atl、ica B、fnb A、hla、srap基因序列用于鉴定标志筛选,mec A基因序列用于MRSA标志筛选;经DNA MAN比对后,选择各基因保守区分别设计1~2套引物、探针,建立单重及双重q PCR,用临床分离株及标准菌株筛选出检测性能最好的基因片段作为检测标志物,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和耐药双重q 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经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atl基因(CP009361.1:1010217~1010341)、mec A基因(KF058908.1:1715~1843)两片段检测性能最优,将其作为标志物建立双重q PCR法。该方法的检测下限均低至4 copies/反应;扩增线性范围均达2.0×102~8copies/m L。335份金黄色葡萄球菌(含94份MRSA)培养阳性的患者样本中,q PCR法分别检出SA 335份,MRSA 94份;95份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阴性的患者样本中,q PCR法分别检出SA 17份,MRSA 4份,经PCR产物测序,与标准菌株同源性均≥90%。双重q PCR法从样品处理到报告结果≤2.0 h。结论 q PCR法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望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诊断能力并实现快速检测,为尽早精准治疗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atl基因 MECA基因 精准诊断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T细胞在MRSA感染性肺炎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晓睿 黄钊霞 +2 位作者 易夏玉 朱平 刘北一(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03-180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NKT细胞在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性肺炎模型中的作用。方法:MRSA经鼻黏膜感染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CD1d^(-/-)小鼠。观察小鼠生存率,检测肺组织中细菌载量,ELISA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7、IL-6... 目的:初步探讨NKT细胞在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性肺炎模型中的作用。方法:MRSA经鼻黏膜感染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CD1d^(-/-)小鼠。观察小鼠生存率,检测肺组织中细菌载量,ELISA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7、IL-6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CD3^(+)CD8^(+)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百分比。结果:MRSA致死剂量感染5 d,WT小鼠生存率显著低于CD1d^(-/-)小鼠(46.2%vs 90.0%,P<0.05)。感染12~48 h,WT小鼠肺组织中细菌载量显著高于CD1d^(-/-)小鼠(P<0.01);WT小鼠肺组织中TNF-α、IFN-γ、IL-6和IL-17含量较CD1d^(-/-)小鼠明显增高(P<0.01)。MRSA感染24 h,WT小鼠肺组织中NKT细胞、NK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CD1d^(-/-)小鼠(P<0.01),而CD3^(+)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CD1d^(-/-)小鼠(P<0.01)。结论:在MRSA肺炎中,NKT细胞被激活,从而加重肺部炎症反应,降低生存率,减缓细菌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 CD1D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联合聚维酮碘对手术感染杀菌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晓娟 罗学仕 +3 位作者 陈金莺 余广超 钟敬祥 侯利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目的】负载多功能纳米硒聚维酮碘(PVP-I@Se)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杀菌效果,为皮肤手术部位消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为PVP-I组(对照组)与PVPI@Se组(实验组),两组的碘浓度梯度相同,... 【目的】负载多功能纳米硒聚维酮碘(PVP-I@Se)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杀菌效果,为皮肤手术部位消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为PVP-I组(对照组)与PVPI@Se组(实验组),两组的碘浓度梯度相同,分别为50、75、100、200和400μg/mL,实验组硒浓度2μg/mL,对照组不添加硒,比较两组不同的消毒液对SA、MRSA的消毒效果,检测指标包括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碘浓度50μg/mL时的最短杀菌时间;碘浓度200μg/mL、400μg/mL时的抑菌圈大小。【结果】对照组对SA、MRSA的MIC均为79.17μg/mL、实验组分别为54.17和70.83μg/mL。而对照组对SA、MRSA的MBC分别为129.17和150.00μg/mL,实验组分别为70.83和87.50μg/mL。碘浓度50μg/mL时,对照组对SA、MRSA的最短杀菌时间为130 s、140 s,实验组分别为65 s、75 s。碘浓度200μg/mL时,对照组对SA、MRSA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67 mm、8.33 mm,实验组均为9.50 mm。碘浓度400μg/mL时,对照组对SA、MRSA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00 mm、9.33 mm,实验组分别为11.67 mm、12.00 mm。【结论】在聚维酮碘浓度为50、75、100、200和400μg/mL时,分别加入浓度为2μg/mL的硒,可增强其对SA、MRSA的杀菌效果、缩短作用时间。硒(SeNPs)加入PVP-I对SA、MRSA的杀菌效果均有增效作用。但增敏效果SA较MRSA显著。MRSA的增效作用对碘浓度(400μg/mL)需求较高。为临床精准选用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降低临床皮肤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纳米硒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彩林 孙自镛 +7 位作者 陈中举 朱旭慧 李丽 张蓓 田磊 王斌 朱琴 汪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目的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万古霉素采用E-test法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其余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判断标准均按CLSI2011年规... 目的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万古霉素采用E-test法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其余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判断标准均按CLSI2011年规定标准判定结果,以WHONET5.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156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903株,检出率为60.3%,MRSA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痰、分泌物为主要标本来源,普外科及ICU病房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分离病区。各病区以ICU MRSA检出率最高,为87.4%,其次为普外科和神经外科,分别为85.7%和84.3%。MRSA对除磷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红霉素及糖肽类以外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均在90%以上,MSSA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由9.5%上升至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磺胺甲噁唑对MRSA和MSSA均保持较好的敏感性,敏感率在80%以上。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 6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耐药现象严重,并且MRSA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定期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避免院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变迁 V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