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PB和MTB对海水小球藻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吴敏 居志华 +1 位作者 王士芬 杨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25-1229,共5页
研究了哌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PB)和三氨基三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TB)对海水小球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MPB和MTB对小球藻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而且对环境友好.MPB和MTB在72 h时的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4.28 m... 研究了哌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PB)和三氨基三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TB)对海水小球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MPB和MTB对小球藻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而且对环境友好.MPB和MTB在72 h时的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4.28 mg.L-1和6.61 mg.L-1.MPB和MTB对海水小球藻的抑制随着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加强,当达到一定的质量浓度时,MPB和MTB的抑制效果达到饱和.10 mg.L-1以下的MPB和MTB的发光细菌抑光率远远低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pb) 三氨基三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TB) 海水小球藻 发光细菌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微生物对新疆六中区稠油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胥元刚 何延龙 +3 位作者 张凡 简洁 韩春春 佘跃惠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1,3+2,共5页
厌氧微生物作为油藏中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于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和降解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对发酵菌富集培养物和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前后的原油进行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 厌氧微生物作为油藏中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于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和降解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对发酵菌富集培养物和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前后的原油进行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的原油,其原油族组成变化明显,饱和烃和胶质相对含量降低,而芳香烃和沥青质相对含量上升,其中正构烷烃的含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大于C22的正构烷烃的含量增加明显,藿烷及其同系物的含量也都有所上升.而发酵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饱和烃、芳烃以及胶质含量都略有上升,变化最明显的沥青质作用后下降了2%,发酵菌富集培养物降解了原油中的杂环芳烃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呋喃.同时两种富集培养物对二环芳烃的降解作用明显.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和发酵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新疆六中区原油中短链正构烷烃含量相对增加,而长链正构烷烃含量则相对减少,∑nC21-/∑nC22+值由作用前1.033分别下降到1.023和1.015,Pr/Ph的值基本都保持在0.945左右,但是Pr/nC17和Ph/nC18都有所增大.总的来说,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对原油的降解作用更明显,两种不同厌氧微生物的富集培养物对原油的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微生物降解 发酵菌(FB) 产甲烷菌(mpb) 色谱质谱联用 新疆六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田中产甲烷菌数量和优势种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美慈 闵航 钱泽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32-437,共6页
采用改良的亨格特(Hungate)厌氧技术,用MPN法和滚管法同时测定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有明显差异,在混合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早稻在分蘖末期数量最高,可达3.6×10^(10)个/克干土;在H_2和CO_2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 采用改良的亨格特(Hungate)厌氧技术,用MPN法和滚管法同时测定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有明显差异,在混合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早稻在分蘖末期数量最高,可达3.6×10^(10)个/克干土;在H_2和CO_2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分蘖盛期明显增高,到乳熟期可高达3.1×10^(11)个/克干土;在甲酸钠和乙酸钠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分蘖盛期较高,分别达3.7×10~8个/克千土和1.2×10~8个/克干土;在甲醇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各生育期差异不显著。不同深度土壤中产甲烷菌数量无显著差异。施用有机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产甲烷菌数量的递增。水稻土中占优势的产甲烷菌种群为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马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mazei)和巴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种 水稻田 甲烷菌 水稻 生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气混合培养中产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动力学竞争 Ⅰ.动力学推定的模型及实验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贾晓珊 李顺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3-106,共4页
产甲烷菌(MPB)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竞争是一个有关厌气处理过程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明确实际厌气过程中MPB和SRB竞争机理的动力学研究方法。首先,以Monod模型为基准建立了一整套动力学模型用于微生物菌体浓度和... 产甲烷菌(MPB)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竞争是一个有关厌气处理过程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明确实际厌气过程中MPB和SRB竞争机理的动力学研究方法。首先,以Monod模型为基准建立了一整套动力学模型用于微生物菌体浓度和诸动力学常数推定。其次,进行包括乙酸和氢气利用MPB和SRB的两系列连续培养及批量实验,为下一步的动力学常数推定及讨论实际厌气过程中MPB和SRB的动力学竞争机理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菌 MBP 硫酸盐还原菌 SRB 微生物菌体浓度 厌气混合培养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气混合培养中产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动力学竞争 Ⅱ.动力学推定的结果及讨论 被引量:10
5
作者 贾晓珊 李顺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7,共6页
根据前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及批量实验结果,进行了包括乙酸及氢气利用在内的MPB和SRB的动力学常数的推定。结果显示,以Methanothrix及Methanobacter为种属的乙酸和氢气利用MPB;以Desulfobacter postageix和Desulfovibrior为种属的乙酸和... 根据前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及批量实验结果,进行了包括乙酸及氢气利用在内的MPB和SRB的动力学常数的推定。结果显示,以Methanothrix及Methanobacter为种属的乙酸和氢气利用MPB;以Desulfobacter postageix和Desulfovibrior为种属的乙酸和氢气利用SRB分别存在于葡萄糖消化过程中。在反映现实情况的低浓度硫酸根离子条件下,热力学及动力学均占优势的乙酸利用SRB相反完全竞争不过乙酸利用MPB。这是由于对硫酸根离子乙酸利用SRB竞争不过氢气利用SRB的缘故,因为后者(Kg=10.7-13.3 mg/L)具有比前者(Ks=19.5-21.4mg/L)更高的硫酸根离子亲合性。这一结果进一步显示有必要重新评价长久以来一直承担负面角色的SRB的作用。因为如果从有利于厌气过程中甲烷主要产生者-乙酸利用MPB的生长这一角度来看,适量生长的氢气利用SRB能够完全抑止作为对手的乙酸利用SRB的生长以至发挥重大的正面作用。另外,该研究提供的动力学推定方法能简便、快速、准确的推定出微生物菌体浓度和诸动力学常数,对于生物处理的近乎所有过程都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菌(MPS) 硫酸盐还原菌(SRB) 微生物菌体浓度 厌气混合培养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硫化物抑制厌氧消化的新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平 张希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3期311-314,342,共5页
采用间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硫化物对厌氧消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量小于40mg/L时,硫化物促进产气,投加量大于80mg/L时,硫化物抑制产气,并且随硫化物投加量增加抑制增强。硫化物在发酵过程中能以H2S的形式随生... 采用间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硫化物对厌氧消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量小于40mg/L时,硫化物促进产气,投加量大于80mg/L时,硫化物抑制产气,并且随硫化物投加量增加抑制增强。硫化物在发酵过程中能以H2S的形式随生物气排出,抑制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减轻。当硫化物浓度由80mg/L增至900mg/L时,在生长率下降期的平均产气量由92%减至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硫化物 硫酸盐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瓶法用于产甲烷菌菌量的测定
7
作者 易绍金 邱思语 余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2-544,共3页
在微生物采油(MEOR)研究、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及沼气发酵等领域,产甲烷菌(MPB)菌量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繁琐的Hungate滚管培养法。为了更准确、简便测定MPB的菌量。推荐使用含有碳源、氮源、磷源及化学脱氧剂等的培养液MPB专用测试瓶... 在微生物采油(MEOR)研究、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及沼气发酵等领域,产甲烷菌(MPB)菌量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繁琐的Hungate滚管培养法。为了更准确、简便测定MPB的菌量。推荐使用含有碳源、氮源、磷源及化学脱氧剂等的培养液MPB专用测试瓶。将待测水样注入测试瓶逐级稀释,在30℃或现场温度±5℃培养14 d后,培养液变浑浊并出现气泡表示有MPB生长。MPB的计数按常规细菌瓶法进行。用所推荐的细菌瓶法测定了油田采出液、微生物采油菌剂、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中MPB的菌量,所得结果与Hungate滚管培养法结果相同。与Hungate滚管培养法相比,细菌瓶法生长指示明显、操作简单,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菌(mpb) 菌量 细菌瓶法 Hungate滚管培养法 微生物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厌氧耦合生物脱硫组合工艺处理糖蜜乙醇废水的性能
8
作者 李亚东 肖小兰 黄振兴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258,共7页
采用两相厌氧耦合生物脱硫组合工艺处理糖蜜乙醇废水,在启动和运行过程对各处理单元的效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和SO_4^(2-)负荷提升至18~21 kg/(m^3·d)和0.8~1.1 kg/(m^3·d)时,组合工艺的COD和SO42-去除率可... 采用两相厌氧耦合生物脱硫组合工艺处理糖蜜乙醇废水,在启动和运行过程对各处理单元的效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和SO_4^(2-)负荷提升至18~21 kg/(m^3·d)和0.8~1.1 kg/(m^3·d)时,组合工艺的COD和SO42-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96%和86%~90%,出水中COD、SO_4^(2-)和硫化物含量分别为6 000~6 500、800~850、750~800 mg/L。从各处理单元的运行效能来看,一级厌氧和二级厌氧对COD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86%和11%,同时两者对硫酸盐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90%和7%;而生物脱硫贡献率较小,均在3%左右。由此可见,一级厌氧的处理效能要显著高于二级厌氧。此外生物脱硫单元在高负荷运行条件下的硫化物去除率较低(30%左右),增加曝气量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溶氧以及缓解单质硫在陶粒表面的吸附,但同时也可能会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和硫细菌的固定,从而造成微生物大量流失。因此如何保证氧气、底物与硫细菌之间的高效传质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厌氧耦合生物脱硫 糖蜜乙醇废水 硫酸盐还原菌 产甲烷菌 无色硫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