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 ON METHANE GAS HYDRATE FORM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新 樊栓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6-718,共3页
关键词 甲烷 气体水合物 实验研究 压力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吸附对促进甲烷水合物生成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文昭 潘振 +3 位作者 马贵阳 李存磊 仇阳 刘畅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42-1549,共8页
基于表面活性剂固-液界面吸附理论,在无搅拌条件下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AES)、脂肪醇聚乙烯醚(AEO)3种表面活性剂在不锈钢反应釜中对甲烷水合物生成的促进效果。结果表明:水合物的生成形态与表面活性剂吸... 基于表面活性剂固-液界面吸附理论,在无搅拌条件下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AES)、脂肪醇聚乙烯醚(AEO)3种表面活性剂在不锈钢反应釜中对甲烷水合物生成的促进效果。结果表明:水合物的生成形态与表面活性剂吸附金属表面形态有良好的对应关系;SDS与AES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可使水合物成核速率提高,成核位置增多。由于AEO不能在金属壁面发生吸附,导致对水合物生成促进效果降低,在浓度为300 mg·L^(-1)的SDS、AES和AEO溶液中,水合物储气密度及平均储气速率分别为131.4、128.3、12.3(体积比)和5.8、7.6、0.07 mmol·min^(-1);逐步提高SDS溶液浓度(80~1200 mg·L^(-1))和AES溶液浓度(60~1350 mg·L^(-1)),水合物储气密度首先增大然后减小,储气速率线性增大。因此,合理选择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可显著促进水合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表面活性剂 储气密度 吸附 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甲烷水合物储气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孙志高 马荣生 +2 位作者 郭开华 樊栓狮 王如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3-725,730,共4页
利用高压水合物形成实验装置测量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合物形成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使水合物在静止的系统中快速形成,提高了气体水合物的储气能力,并改变了水合物的形成机理.根据活性剂含量与水合物储气量的关系,确... 利用高压水合物形成实验装置测量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合物形成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使水合物在静止的系统中快速形成,提高了气体水合物的储气能力,并改变了水合物的形成机理.根据活性剂含量与水合物储气量的关系,确认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多糖苷(APG)在水合物形成体系中的临界胶束质量分数分别为0 03%和0 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水合物储气的促进作用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甲烷 表面活性剂 天然气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水合物储气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郑新 樊栓狮 孙志高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利用甲烷水合物储气的实验装置 ,对高纯度甲烷 (甲烷的体积分数为 99 9% )气体的水合物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获得了水合物形成过程的耗气速度、储气密度与水合物形成条件 (压力、表面活性剂种类、水量 )的关系 .研究结果有利... 利用甲烷水合物储气的实验装置 ,对高纯度甲烷 (甲烷的体积分数为 99 9% )气体的水合物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获得了水合物形成过程的耗气速度、储气密度与水合物形成条件 (压力、表面活性剂种类、水量 )的关系 .研究结果有利于水合物储存天然气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对实现水合物技术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天然气水合物 甲烷水合物 储气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多糖苷对甲烷水合物生成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健龙 马贵阳 +1 位作者 潘振 李文昭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2,共6页
烷基多糖苷(APG)是一种高效能、无毒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水合物领域的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在改变质量浓度、初始压力、碳链长度3个条件下,分别研究了APG对甲烷水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地选取AP... 烷基多糖苷(APG)是一种高效能、无毒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水合物领域的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在改变质量浓度、初始压力、碳链长度3个条件下,分别研究了APG对甲烷水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地选取APG溶液的质量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率与储气密度,1 500 mg/L的溶液体系效果最佳,最终储气密度(体积分数)可达到138. 17;实验初始压力与最终储气密度存在着一定的线性规律,压力增大,最终的储气密度也随之增大;碳链的长度会影响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增加碳链长度可以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因此,合理地选择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种类、质量浓度以及初始压力,可明显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与储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表面活性剂 储气密度 初始压力 碳链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对甲烷水合物生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路大勇 吕晓方 +5 位作者 柳扬 闫柯乐 周诗岽 左江伟 赵会军 王树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8-946,共9页
通过改变添加量(600mg/L、900mg/L、1200mg/L)、过冷度(3.5℃、5.5℃、7.5℃)以及压力(4.90MPa、6.0MPa、7.31MPa)的方式,考察了在静态体系下绿色促进剂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对甲烷水合物生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 通过改变添加量(600mg/L、900mg/L、1200mg/L)、过冷度(3.5℃、5.5℃、7.5℃)以及压力(4.90MPa、6.0MPa、7.31MPa)的方式,考察了在静态体系下绿色促进剂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对甲烷水合物生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浓度下AOT均能够有效缩短诱导时间,并且浓度越大,诱导时间越小(1200mg/L时为0.21h),但储气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终确定最佳添加量为900mg/L,水合物储气量为55.76m^3/m^3;另外,过冷度越大,实验压力越高,水合物成核速度越快,诱导时间越短,耗气速率越高。当过冷度为7.5℃时,诱导时间最小为0.31h,耗气速率最大为0.275mol/h,储气量最大为63.95m^3/m^3;但压力过大,釜内气液界面会快速生成水合物层,阻碍水合物继续生成,导致水合物储气量减少为46.84m^3/m^3。所以,在静态体系下,合理选择促进剂的浓度和驱动力的大小,可显著促进水合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静态体系 恒压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的酸碱度对甲烷水合物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靳远 赵建龙 +2 位作者 马贵阳 尹斯文 夏彬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8-1004,共7页
针对甲烷水合物的快速制备,在初始压力7MPa和恒温2℃条件下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烷基多糖苷(APG1214)非离子表面活性,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酸碱性,观察不同pH值对水合物的促进能力,并以表面活性剂分... 针对甲烷水合物的快速制备,在初始压力7MPa和恒温2℃条件下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烷基多糖苷(APG1214)非离子表面活性,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酸碱性,观察不同pH值对水合物的促进能力,并以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pH=3强酸条件下,水合物在气-液界面处先形成晶核,阻碍了气液继续接触,储气密度最低;在pH=11强碱性条件下,晶核在固-液界面处成核,水合物生成速率最高,储气密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表面活性剂 储气密度 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与SDS复配对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
8
作者 黄仙智 从禾 +3 位作者 靳远 尹斯文 夏彬 马贵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100,105,共6页
天然气水合物大多赋存于海底沉积层或永久冻土带的沉积层孔隙中。用0.5~1 mm和2~4 mm 2种粒径的二氧化硅(SiO2)颗粒模拟真实环境,并量取不同体积SiO2分别与300 m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复配,考察了不同体积的二氧化硅颗粒与SDS的... 天然气水合物大多赋存于海底沉积层或永久冻土带的沉积层孔隙中。用0.5~1 mm和2~4 mm 2种粒径的二氧化硅(SiO2)颗粒模拟真实环境,并量取不同体积SiO2分别与300 m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复配,考察了不同体积的二氧化硅颗粒与SDS的复配体系对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探究不同初始压力对该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二氧化硅颗粒后能够缩短水合物的诱导时间;同体积2~4 mm二氧化硅颗粒生成水合物的剩余压力均要低于0.5~1 mm粒径;2种粒径中都是50 m L的颗粒中剩余压力最低、储气效果更好;此外,水合物在较高的初始压力下生成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储气密度 多孔介质 表面活性剂 粒径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压赋存环境影响的胶结型深海砂质能源土强度特性及其应用
9
作者 姜朋明 陈亮 +1 位作者 李承超 蒋明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9期3912-3923,共12页
针对胶结型深海砂质能源土强度特性,首先,采用能够描述温度场-渗流场-力场-化学场(温-压-力-化)多场耦合作用的离散元接触模型进行三轴排水剪切试验模拟,揭示水合物饱和度及其赋存温压环境对能源土剪切强度的影响;其次,基于摩尔-库仑强... 针对胶结型深海砂质能源土强度特性,首先,采用能够描述温度场-渗流场-力场-化学场(温-压-力-化)多场耦合作用的离散元接触模型进行三轴排水剪切试验模拟,揭示水合物饱和度及其赋存温压环境对能源土剪切强度的影响;其次,基于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提出综合考虑水合物赋存温压环境及其饱和度的砂质能源土强度参数拟合公式;最后,选取不同初始温压状态下的能源土边坡稳定性为工程应用场景,阐明能源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合物饱和度增加及其赋存水压升高以及温度降低,能源土剪切强度大幅提高;与仅考虑水合物饱和度影响相比,赋存温压环境改变使能源土强度呈现指数变化趋势,其中黏聚力变化明显;能源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显著,其安全系数随赋存温度升高、水压降低而整体呈下降趋势。本文所提出的强度拟合公式在能源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型砂质能源土 离散元模拟 水合物饱和度 温压赋存环境 强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