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干旱时空动态格局分析——以甘肃省黄土高原区为例 |
张调风
张勃
王小敏
贾建英
尹海霞
何旭强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6
|
|
2
|
基于CI指数的宁夏干旱致灾因子特征指标分析 |
李红英
张晓煜
王静
郑广芬
王素艳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3
|
基于订正后的CI指数分析近50年干旱对山西省玉米产量的影响 |
徐玲玲
王建林
宋艳玲
郑昌玲
方利
宋迎波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4
|
基于CI指数的陕西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蔡新玲
叶殿秀
李茜
张存杰
王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4
|
|
5
|
改进的CI指数在安徽省应用研究 |
谢五三
田红
王胜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6
|
基于MCI的中国干旱时空分布及灾情变化特征 |
廖要明
张存杰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4
|
|
7
|
基于CI指数的渭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景朝霞
夏军
匡洋
佘敦先
王强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8
|
基于MCI的河南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张宇星
智协飞
李凤秀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9
|
利用CI值进行衡阳晚稻产量预报方法研究 |
肖媚
毛宇
陈涛
黄卓禹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中国干旱变化趋势研究 |
邹旭恺
任国玉
张强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9
|
|
11
|
1961—2019年长江中下游区域性干旱过程及其变化 |
张强
谢五三
陈鲜艳
翟盘茂
吴必文
段居琦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8
|
|
12
|
2019年长江中下游伏秋连旱演变特征 |
李俊
袁媛
王遵娅
赵伟
元慧慧
郁红弟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1
|
|
13
|
考虑多尺度和蒸散影响的新干旱指数研究——以云南为例 |
张强
邹旭恺
陈鲜艳
赵琳
李婷婷
钱忠华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14
|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修正及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 |
赵海燕
高歌
张培群
延晓冬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8
|
|
15
|
基于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洞庭湖流域干旱时空特征 |
薛联青
张竞楠
刘晓群
宋佳佳
邢宝龙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6
|
1961~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复合极端事件变化特征 |
梅梅
高歌
李莹
王国复
代潭龙
陈逸骁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3 |
39
|
|
17
|
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 |
潘妮
卫仁娟
詹存
梁川
徐正东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18
|
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生育期干旱分析——以保定市为例 |
沈彦军
李红军
雷玉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9
|
衡阳盆地气象干旱频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
刘兰芳
陈涛
肖志成
周松秀
邓美容
谭青山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
4
|
|
20
|
新疆气象干旱过程识别及多维变量联合分布特征分析 |
洪柳天骄
陈伏龙
王统霞
龙爱华
孙怀卫
|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3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