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gramming for scientific computing on peta-scale heterogeneous parallel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灿群 吴强 +2 位作者 唐滔 王锋 薛京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189-1203,共15页
Peta-scale high-perfomlance computing systems are increasingly built with heterogeneous CPU and GPU nodes to achieve higher power efficiency and computation throughput. While providing unprecedented capabilities to co... Peta-scale high-perfomlance computing systems are increasingly built with heterogeneous CPU and GPU nodes to achieve higher power efficiency and computation throughput. While providing unprecedented capabilities to conduct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of historic significance, these systems are presently difficult to program. The users, who are domain experts rather than computer experts, prefer to use programming models closer to their domains (e.g., physics and biology) rather than MPI and OpenME This has led the development of domain-specific programming that provides domain-specific programming interfaces but abstracts away some performance-critical architecture details. Based on experience in designing large-scale computing systems, a hybrid programming framework for scientific computing on 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s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Its design philosophy is to provide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for domain experts and computer experts so that both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and performance-critical architecture details can be adequately exploited. Two real-world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have been evaluated on TH-IA, a peta-scale CPU-GPU heterogeneous system that is currently the 5th fastest supercomputer in the worl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s well suited for developing large-scale scientific computing applications on peta-scale heterogeneous CPU/GPU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parallel system programming framework scientific computing GPU computing molecular dyna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race-state Based Approach to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of Parallel Programs
2
作者 He Jifeng Oxford University Computing LaboratoryProgramming Research Group Parks Road, Oxford OXl 3QD, England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91-105,共15页
In this paper they deal with the issue of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of parallel communicatingprocesses. A trace-state based model i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behaviour of concurrent programs. They presenta formal sys... In this paper they deal with the issue of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of parallel communicatingprocesses. A trace-state based model i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behaviour of concurrent programs. They presenta formal system based on that model to achieve hierarchical and modular 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methods. Anumber of refinement rules are used to decompose the specification into smaller ones and calculate program from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 A Trace-state Based Approach to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of parallel progr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河互连的并行文件系统网络驱动
3
作者 董勇 邬会军 +3 位作者 杨梨花 张伟 王睿伯 周恩强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9,共8页
并行文件系统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栈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高速网络的驱动是并行文件系统提供高效数据访问的关键环节。设计实现了基于天河高速互连网络TH-Express的并行文件网络驱动GLND,在并行化、通信协议以及容错3方面进行了有针... 并行文件系统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栈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高速网络的驱动是并行文件系统提供高效数据访问的关键环节。设计实现了基于天河高速互连网络TH-Express的并行文件网络驱动GLND,在并行化、通信协议以及容错3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采用VP粒度并行,配合适度均衡的流水线划分,实现了高吞吐率;根据消息大小差异等因素自适应地选择底层通信协议,实现NUMA感知的内存管理机制;通过自适应调节的超时机制来避免软件异常超时对通信操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硬件条件下,GLND相比于TCP的写带宽平均提升了23.69%,读带宽平均提升了7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文件系统 互连网络 网络编程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存储并行程序变异算子有效性评估
4
作者 田甜 王苗苗 +1 位作者 李成龙 巩敦卫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4-877,共14页
变异测试通过注入变异算子生成变异体模拟软件中的潜在缺陷,是提高软件质量的关键技术.大量变异体及其执行成本制约着变异测试的研究进展和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选择有效的变异算子是减少变异体数量的主要途径.针对分布存储并行程序,本文... 变异测试通过注入变异算子生成变异体模拟软件中的潜在缺陷,是提高软件质量的关键技术.大量变异体及其执行成本制约着变异测试的研究进展和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选择有效的变异算子是减少变异体数量的主要途径.针对分布存储并行程序,本文提出变异算子有效性评价准则.从顽固变异体、崩溃变异体和等价变异体3个方面对变异体进行分类;基于不同变异体对测试数据质量的影响,定义变异算子有效性评价准则,分析不同变异算子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评价准则能够选择合理的变异算子,基于这些变异算子能够生成更多的有效变异体和尽可能少的无效变异体,在保持变异测试有效性的前提下,平均减少了22.61%的变异体,提高了变异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存储 并行程序 变异测试 变异算子 变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并行拆解序列规划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开普 马晓艺 +2 位作者 卢超 殷旅江 李新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4,共11页
在拆解序列规划问题中,为了提高拆解效率、降低拆解能耗,引入了机器人并行拆解模式,构建了机器人并行拆解序列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强化学习的遗传算法。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构造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算法构造了基于目标导向的... 在拆解序列规划问题中,为了提高拆解效率、降低拆解能耗,引入了机器人并行拆解模式,构建了机器人并行拆解序列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强化学习的遗传算法。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构造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算法构造了基于目标导向的编解码策略,以提高初始解的质量;采用Q学习来选择算法迭代过程中的最佳交叉策略和变异策略,以增强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在一个34项任务的发动机拆解案例中,通过与四种经典多目标算法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分析所得拆解方案,结果表明机器人并行拆解模式可以有效缩短完工时间,并降低拆解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解序列规划 机器人并行拆解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遗传算法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产异构众核系统的Parallel C语言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王全 刘勇 +2 位作者 方燕飞 魏迪 漆锋滨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4-785,共22页
异构众核架构具有超高的性能功耗比,已成为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但众核系统更为复杂的并行层次和存储层次,给编程和优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研究面向众核系统的并行编程技术,对于降低国产众核系统并行应用的编程难度、... 异构众核架构具有超高的性能功耗比,已成为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但众核系统更为复杂的并行层次和存储层次,给编程和优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研究面向众核系统的并行编程技术,对于降低国产众核系统并行应用的编程难度、提升并行程序的性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统一架构的多模式并行编程模型,包括异构融合的加速运算模型和按同构方式编程的自主运算模型,根据编程模型设计了Parallel C语言,能够有效地描述国产众核系统的异构并行性.与其他众核系统上MPI+X的使用模式相比,编程和系统优化都具有全局视角,在多级局部性描述、单边消息、兼容已有多核应用等方面具有特色;基于Open64构建了Parallel C编译系统,全面支持加速运算模型和自主运算模型,提出并实现了数据布局与自动DMA、编译指导的线程代理和拓扑位置感知的集合通信等优化.Micro Benchmark和实际应用在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上的测试数据结果表明:Parallel C语言和编译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能够有效支撑大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众核 编程模型 并行语言 parallel C 编译器 消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月度电量数据自适应伪增强的多海上风电场联合竞价博弈模型
7
作者 符杨 李仪 +3 位作者 葛晓琳 凡婉秋 魏书荣 刘璐洁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降低随机性导致海上风电参与中长期电力市场竞争时面临的电量风险,提出一种基于月度电量数据自适应伪增强的多海上风电场中长期联合竞价博弈模型。考虑多海上风电场月度电量空间相关性对联合竞价策略的影响,利用带有自适应伪增强机制... 为降低随机性导致海上风电参与中长期电力市场竞争时面临的电量风险,提出一种基于月度电量数据自适应伪增强的多海上风电场中长期联合竞价博弈模型。考虑多海上风电场月度电量空间相关性对联合竞价策略的影响,利用带有自适应伪增强机制的生成对抗网络模拟多海上风电场月度电量预测误差场景,以增强小样本的多样性并减少对抗生成网络的过拟合现象;针对计及空间相关性与合作成本导致联盟收益函数不满足超可加性的问题,引入最优联盟结构的概念以求得总收益最大的联盟划分方式,并利用并行处理与联盟有效拆分的概念对求解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执行效率;在分配联盟收益时,考虑到Shapley值法不能体现成员的真实贡献与重要程度,引入图合作博弈中的A-T解对分配方案进行改进,避免了不满足超可加性联盟的收益参与分配的问题。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优越性以及收益分配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电力市场 生成对抗网络 合作博弈 并行动态规划 A-T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异构多核系统动态调度协处理器设计
8
作者 曾树铭 倪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为研究异构多核片上系统(multi-processor system on chip,MPSoC)在密集并行计算任务中的潜力,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用于粗粒度数据特征、面向任务级并行应用的异构多核系统动态调度协处理器,采用了片上缓存、任务输出的多级写回管理... 为研究异构多核片上系统(multi-processor system on chip,MPSoC)在密集并行计算任务中的潜力,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用于粗粒度数据特征、面向任务级并行应用的异构多核系统动态调度协处理器,采用了片上缓存、任务输出的多级写回管理、任务自动映射、通讯任务乱序执行等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动态调度协处理器不仅能够实现任务级乱序执行等基本设计目标,还具有极低的调度开销,相较于基于动态记分牌算法的调度器,运行多个子孔径距离压缩算法的时间降低达17.13%。研究结果证明文章设计的动态调度协处理器能够有效优化目标场景下的任务调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调度 硬件调度器 异构多核系统 任务级并行 编程模型 片上缓存 片上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lementing Higher-Order Gamma on a Massively Parallel computer-A Case study
9
作者 Linpeng Huang Kam Wing Ng, Yongqiang Sun(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P. R. China)(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5年第3期56-62,共7页
Gamma is a kernel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an elegant chemical reaction metaphor in whichprograms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multiset rewriting. Gamma formalism allows one to describe analgorithm without introducing a... Gamma is a kernel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an elegant chemical reaction metaphor in whichprograms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multiset rewriting. Gamma formalism allows one to describe analgorithm without introducing artificial sequentiality and leads to the derivation of a parallel solution to agiven problem naturally. However, the difficulty of incorporating control strategies makes Gamma not onlyhard for one to define any sophisticated approaches but also impossible to reach a decent level of efficiencyin any direct implementation. Recently, a higherorder multiset programming paradigm, named higher--order Gamma, is introduced by Metayer to alleviate thes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higherorder Gamma on Maspar, a massively data parallel computer. The results showthat a program written in higher--order Gamma can be transformed naturally toward an efficientimplementation on a real parallel mach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ively parallel Computation GAMMA programming parad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流交叉口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浪 王健 +1 位作者 杨璐 安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7-1658,共12页
为了提升平行流交叉口实际应用的灵活性,提出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方法,将单向、非对称双向、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与布设方向组合共16种方案整合到优化模型中,通过修正交通冲突矩阵自动生成相位相序方案.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 为了提升平行流交叉口实际应用的灵活性,提出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方法,将单向、非对称双向、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与布设方向组合共16种方案整合到优化模型中,通过修正交通冲突矩阵自动生成相位相序方案.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交叉口设置方案选择、车道分配和信号配时的组合优化.结果表明,在各种流量场景下,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方案相较于常规交叉口分别能够提升约20%、20%、50%的通行能力,单向、非对称双向设置方案通行能力与常规交叉口接近,说明平行流交叉口不宜采用单向、非对称双向设置.四向设置方案通行能力的提升幅度最大,最大值能达到70.51%.对称双向和三向设置方案的通行能力提升相差不大,但三向设置在不对称流量场景中的表现优于对称双向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控制方法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平行流交叉口 移位左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GPU并行编程的线程同步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岚 赵雨晨 +2 位作者 张伟功 王晶 钱德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8-1047,共20页
并行计算已成为主流趋势.在并行计算系统中,同步是关键设计之一,对硬件性能的充分利用至关重要.近年来,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作为应用最为广加速器得到了快速发展,众多应用也对GPU线程同步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现有GP... 并行计算已成为主流趋势.在并行计算系统中,同步是关键设计之一,对硬件性能的充分利用至关重要.近年来,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作为应用最为广加速器得到了快速发展,众多应用也对GPU线程同步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现有GPU系统却难以高效地支持真实应用中复杂的线程同步.研究者虽然提出了很多支持GPU线程同步的方法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GPU独特的体系结构及并行模式导致GPU线程同步的研究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根据不同的线程同步目的和粒度对GPU并行编程中的线程同步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围绕GPU线程同步的表达和执行,首先分析总结GPU线程同步存在的难以高效表达、错误频发、执行效率低的关键问题及挑战;而后依据不同的GPU线程同步粒度,从线程同步表达方法和性能优化方法两个方面入手,介绍近年来学术界和产业界对GPU线程竞争同步及合作同步的研究,对现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最后,指出GPU线程同步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并给出可能的研究思路,从而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图形处理器(GPGPU) 并行编程 线程同步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舰船结构毁伤的大变形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杰 王景焘 +3 位作者 黄超 伍洋 刘娜 张磐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5-343,共9页
水下爆炸导致舰船结构毁伤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大变形流固耦合过程,高精度的流固耦合计算是获得高置信模拟结果的关键。基于浸没边界思想,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大变形壳理论的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可精确刻画流固耦合界面并高效求解流固界面约... 水下爆炸导致舰船结构毁伤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大变形流固耦合过程,高精度的流固耦合计算是获得高置信模拟结果的关键。基于浸没边界思想,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大变形壳理论的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可精确刻画流固耦合界面并高效求解流固界面约束方程。基于该方法,本文提出了完整的适用于水下爆炸舰船结构毁伤的大变形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案,并基于大规模并行编程框架,研发形成适用于舰船结构毁伤的流固耦合大规模并行计算软件。与泰勒平板理论解和水下爆炸结构冲击响应实验数据等进行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模拟大变形流固耦合工程问题,具备较高数值求解精度。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水下爆炸整船结构毁伤过程大规模数值模拟。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舰船毁伤等级评估,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流固耦合 浸没边界法 舰船结构毁伤 并行编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加工需要额外资源的平行机调度问题的算法设计
13
作者 江明月 简苏平 +2 位作者 崔晓龙 万龙 董建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27,335,共8页
给出了一类加工需要额外资源的平行机调度问题的精确算法。针对在平行机上加工的工件,除需要机器资源外,还需要一个单位额外资源的问题,考虑额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有限,以给出问题的最优调度使工件的完工时间最小为目标。该问题源于地球... 给出了一类加工需要额外资源的平行机调度问题的精确算法。针对在平行机上加工的工件,除需要机器资源外,还需要一个单位额外资源的问题,考虑额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有限,以给出问题的最优调度使工件的完工时间最小为目标。该问题源于地球观测卫星的数据下载,在智能制造和信息处理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给出了该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最优解下界和分支定界算法;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分支策略以避免重复分支,设计了相应的定界方法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小规模实例和大量的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在不同参数配置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机调度问题 额外资源 整数规划模型 分支定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样的并行程序性能测量分析工具研究
14
作者 胡家瑞 石京燕 郭超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6-296,共11页
在实际运行中,并行计算程序的性能常常在理论峰值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使用性能分析工具进行程序调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高效手段。然而,程序员和开发者在使用性能分析工具时往往面临选择困难、配置和使用复杂等挑战。研究基于采样的并行... 在实际运行中,并行计算程序的性能常常在理论峰值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使用性能分析工具进行程序调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高效手段。然而,程序员和开发者在使用性能分析工具时往往面临选择困难、配置和使用复杂等挑战。研究基于采样的并行程序性能分析工具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相比于插桩技术,基于异步采样的性能工具可以更好地控制测量开销和测量数据大小。着重研究了三种典型的基于采样的性能分析工具:VTune Profiler、HPCToolkit和Nsight Systems,分析了其原理和功能,并且结合VASP等实际应用程序对工具的软硬件分析能力和并行编程分析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和对比。根据这些工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表现出的不同适用性和分析效果,提出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进行性能分析的方案,为开发者和程序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分析工具 异步采样 硬件性能计数器 并行程序 程序调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SOPC的多通道控制模块设计
15
作者 杨龙龙 蔡宁 +2 位作者 荀盼盼 苏世彬 刘任豪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90,共7页
针对某火炮对击发控制的高可靠性和准确性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国产SOPC的多路信号采集和控制模块,应用于其击发控制。设计了以SOPC为核心控制器的信号采集和控制电路,其中SOPC微内核与内部FPGA之间为双向实时通信机制,硬件采用Verilog ... 针对某火炮对击发控制的高可靠性和准确性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国产SOPC的多路信号采集和控制模块,应用于其击发控制。设计了以SOPC为核心控制器的信号采集和控制电路,其中SOPC微内核与内部FPGA之间为双向实时通信机制,硬件采用Verilog HDL对SOPC进行了逻辑设计和外设电路构架,实现了多信号采集和控制,利用内部微处理器完成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和数据交互,依托仿真测试平台完成了SOPC的通信时序和功能验证,并利用示波器和上位机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从输入信号满足条件到输出相关信号的时延低至250μs,多次测试的时延误差不超过±10μs,而采用PLC控制器进行击发控制则需要3~8 ms,较好地满足了击发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发控制 SOPC 多信号检测控制 并行总线通信 Verilog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高速铁路与既有线并行区段精细化选线
16
作者 杨书生 高岩 +3 位作者 朱蔡亦伊 邹凯 刘托 何庆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在用地紧张、拆迁成本高昂的城区,当新建铁路与既有铁路共用车站和走廊带时,会极大地增加线路设计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人工线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线路精细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改进现有动态规划算法,对线路平、纵... 在用地紧张、拆迁成本高昂的城区,当新建铁路与既有铁路共用车站和走廊带时,会极大地增加线路设计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人工线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线路精细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改进现有动态规划算法,对线路平、纵断面的线形参数进行精细化调整,以线路工程总造价为目标函数,在特定的约束、搜索范围和精度等条件下获取全局最优解,并将提出的线形优化模型框架应用在山东省某高速铁路项目路段。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优化铁路设计线形参数,使得房屋拆迁面积和新建线路与既有线间用地面积分别降低了4.61%、3.39%,节省了2.75%的工程总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既有线并行 动态规划 精细化设计 用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申威SIMD指令的H.264编码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朴 刘世巍 +1 位作者 张昊 王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4,共6页
国产化申威处理器出现较晚,其在多媒体领域中的性能还不突出,同时通用处理器中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因能有效提升并行处理能力而受到处理器厂商的青睐。为提高国产化自主平台申威架构的多媒体处理能力,结合申威架构Core3B体系的SIM... 国产化申威处理器出现较晚,其在多媒体领域中的性能还不突出,同时通用处理器中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因能有效提升并行处理能力而受到处理器厂商的青睐。为提高国产化自主平台申威架构的多媒体处理能力,结合申威架构Core3B体系的SIMD指令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申威架构的SIMD指令集H.264编码优化方法。结合申威处理器的并行结构特点,利用申威适配的Perf、Top指令等系统性能分析工具,采集两种主流视频分辨率下与编码性能强相关的高频热点函数,详细分析其程序并行化可行性,采用手工嵌入申威SIMD和访存扩展等汇编指令进行细粒度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申威架构下的H.264平均编码性能提升了约30%。相应工作成果已推送到申威社区,增强了基于申威处理器的国产计算机在桌面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工作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H.264标准 申威处理器 热点函数 程序并行化 细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对称多线圈并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蕙蕙 易皓鹏 +2 位作者 张路 胡佳伟 万梓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6,共8页
针对宇称时间(parity-time,PT)对称多线圈并联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参数相互关联,系统参数配置困难,提出一种基于PT对称的多线圈并联WPT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建立基于PT对称多线圈并联WPT系统数学模型,给出... 针对宇称时间(parity-time,PT)对称多线圈并联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参数相互关联,系统参数配置困难,提出一种基于PT对称的多线圈并联WPT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建立基于PT对称多线圈并联WPT系统数学模型,给出系统输出功率、传输效率以及有效传输距离的一般性影响规律表达式。采用一种非线性规划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以输出功率为目标函数,以传输效率和有效传输距离为约束条件,对系统发射-接受线圈数及谐振参数进行寻优。根据优化结果搭建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满足所需传输效率及有效传输距离下,系统功率输出达到设计要求,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对称 多线圈并联 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 输出功率 传输效率 有效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普平行通道列车开行结构调整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麓阳 祝继常 +1 位作者 周进 戎亚萍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0,共8页
铁路通道作为连接区域中心和枢纽的重要运输纽带,对旅客出行、货物运输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双网融合的背景下,如何优化高普平行通道内列车开行结构,实现客运提质、货运增能,已成为关键问题之一。针对... 铁路通道作为连接区域中心和枢纽的重要运输纽带,对旅客出行、货物运输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双网融合的背景下,如何优化高普平行通道内列车开行结构,实现客运提质、货运增能,已成为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区域内平行通道列车开行状况,为满足路网能力提升及运行图优化需求,研究基于客货分线和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理论,在列车运行图基本约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列车跨天运行以及V形天窗的情况,以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列车始发终到调整时间最小和高速铁路列车数量增加最多为双目标函数,构建了高普平行通道列车开行结构调整优化模型。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优化了现有列车开行结构,实现了既有运行图新增列车运行线,研究结果为通道内列车开行方案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运行图优化 平行通道 双目标函数 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PS的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车间调度规则自动设计方法
20
作者 邹杰 刘建军 曾创锋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8-1640,共13页
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制造系统由多个用于加工零件的作业车间和用于装配产品的一般流水车间组成。动态到达的订单涉及多层产品结构,零件需齐备之后才可装配。该类多级车间的管控涉及订单分配、加工和装配任务调度联合决策问题,其关键在... 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制造系统由多个用于加工零件的作业车间和用于装配产品的一般流水车间组成。动态到达的订单涉及多层产品结构,零件需齐备之后才可装配。该类多级车间的管控涉及订单分配、加工和装配任务调度联合决策问题,其关键在于实现两级生产的精准化协同目的。针对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PS的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车间调度规则自动设计方法。首先,以最小化订单拖期率为目标,建立了订单分配、加工和装配任务调度联合决策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遗传规划算法,用以集成进化多级调度规则,设计了一类种群优化机制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收敛,同时嵌入了并行仿真技术,有效减少了训练时间;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对改进型遗传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规则组、标准遗传规划算法及改进型遗传算法得到的订单拖期率分别为6.44%、5.65%、2.67%。基于并行仿真优化的改进型GP算法较数十个优选的人工规则组及标准GP算法生成的最优规则组,能取得更明显的综合性能优势。使用该算法针对DPAMW调度问题自动设计一体化调度的多级规则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制造系统 分布式制造系统 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车间 并行仿真优化的遗传规划算法 调度规则 遗传规划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