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与pDNA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昆 杨红 +3 位作者 葛雅琨 隋新 温刚 张元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6-132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高度有序、分散性良好的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Am-MSNs),并研究其吸附和保护质粒DNA(pDNA,PEGFP-N3)的性质,测定样品材料对A549和HeLa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Am-MSNs能有效吸附PEGFP-N3,并保护PEGFP-N3...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高度有序、分散性良好的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Am-MSNs),并研究其吸附和保护质粒DNA(pDNA,PEGFP-N3)的性质,测定样品材料对A549和HeLa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Am-MSNs能有效吸附PEGFP-N3,并保护PEGFP-N3免受限制性内切酶的消化;Am-MSNs对A549和HeLa细胞表现出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25μg/mL时,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约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质粒DNA 吸附 保护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油溶性降黏剂聚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酰胺/介孔纳米SiO_2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若雪 张行 +4 位作者 卢丽丽 许士明 魏云鹤 于萍 张长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157,共4页
为降低高蜡原油的黏度,研制了一种新型纳米材料。选择模板法,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介孔SiO_2纳米粒(MSN),再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油溶性降黏剂聚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烷基酯-丙烯酰胺/介孔纳米SiO_2(PSMA-AM/MSN),采用氮吸附孔径、红... 为降低高蜡原油的黏度,研制了一种新型纳米材料。选择模板法,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介孔SiO_2纳米粒(MSN),再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油溶性降黏剂聚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烷基酯-丙烯酰胺/介孔纳米SiO_2(PSMA-AM/MSN),采用氮吸附孔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大庆林源三库高蜡稠油和大庆铁岭高蜡稠油,进行降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SN尺寸均匀,比表面积大,孔道结构清晰;PSMA-MA/MSN疏水性能优异,在有机介质中能稳定分散,能使稠油黏度降低,降黏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法 介孔SiO2纳米粒 溶液聚合 表面改性 高蜡稠油 降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石英晶体微天平气体传感器快速检测啤酒中的甲醛 被引量:1
3
作者 宗洁 孙明玉 刘海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2-257,共6页
为实现啤酒中甲醛的快速检测,建立了一种基于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石英晶体微天平气体传感器的检测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仪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分析该传感器对甲醛气体的气敏性能及其在啤酒中... 为实现啤酒中甲醛的快速检测,建立了一种基于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石英晶体微天平气体传感器的检测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仪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分析该传感器对甲醛气体的气敏性能及其在啤酒中甲醛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平均颗粒直径约100 nm、孔径约3.5 nm,该传感器检测甲醛气体灵敏度高,检测限达0.5 mg/L,响应时间为7 s,恢复时间为12 s,选择性和稳定性良好;检测啤酒中甲醛时,每个样品在30 s内可以完成检测,且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和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氨基基团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基活性氧可控释放纳米体系及其抗肿瘤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迪 齐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9-1334,共6页
目前,人类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等一系列抗肿瘤新药层出不穷,已使得广大肿瘤患者不同程度地获益;但现阶段临床抗肿瘤治疗均存在不良反应明显、肿瘤耐药等诸多难题。近年来,以介孔氧化硅为载体设计... 目前,人类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等一系列抗肿瘤新药层出不穷,已使得广大肿瘤患者不同程度地获益;但现阶段临床抗肿瘤治疗均存在不良反应明显、肿瘤耐药等诸多难题。近年来,以介孔氧化硅为载体设计的纳米药物缓控释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抗肿瘤治疗的种种缺点,尤其是介孔硅基活性氧可控释放纳米体系,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及生物相容性,且对正常组织细胞影响极小,并可经由多种途径发挥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该文就该体系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纳米颗粒 活性氧 抗肿瘤治疗 药物可控释放纳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方法对纳米介孔SiO_2形貌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杨应娟 何文涛 +1 位作者 黄金 于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140,共3页
采用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表面活性剂,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无机硅源,在碱性条件下合成纳米介孔SiO2(MSN),并采用回流和煅烧两种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去除表面活性剂,探讨了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对纳米介孔SiO2结构形貌的的影响。通过红外... 采用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表面活性剂,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无机硅源,在碱性条件下合成纳米介孔SiO2(MSN),并采用回流和煅烧两种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去除表面活性剂,探讨了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对纳米介孔SiO2结构形貌的的影响。通过红外、小角X射线衍射、低温N2吸附与脱附以及透射电镜检测。实验表明:回流和煅烧都能得到粒径在100nm左右的圆球状的介孔SiO2,煅烧得到的纳米介孔SiO2的BET比表面积、BJH孔径和孔容均大于回流法得到的样品,且通过小角XRD显示,煅烧得到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长程有序性,而回流法得到的材料则是完全无序的,并通过TEM证实,煅烧比回流得到的样品的孔结构清晰,有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形貌 回流法 煅烧法 纳米介孔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纳米二氧化硅作为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蔡幸美 商雨婷 王澈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79,共6页
介孔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介孔纳米二氧化硅不仅可实现药物的有效递送,而且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功能化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还能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实现药物的特异性按需... 介孔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介孔纳米二氧化硅不仅可实现药物的有效递送,而且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功能化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还能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实现药物的特异性按需释放。该新型纳米载体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介孔纳米二氧化硅作为药物载体在多种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不同表面修饰物对药物载体递送的影响和优势加以综述,并对功能化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载体对提高药物抗癌活性和靶向性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修饰 癌症 靶向性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癌症检测和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叶喜阳 尹丰 李子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621-1622,共2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是纳米医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材料,其作为药物载体对癌症诊断和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本综述总结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诊断剂和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方面的...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是纳米医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材料,其作为药物载体对癌症诊断和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本综述总结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诊断剂和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 诊断 治疗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纳米复合物体内体外抗宫颈癌活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彩英 陈武炼 +1 位作者 杜明 徐丛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493,共9页
目的利用二硫键共价链接紫杉醇(paclitaxel,PTX)与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fluorescent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FMSN),形成一种可控药物投递系统(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CDDS),并用体内体外实验评价其抗宫颈癌活性... 目的利用二硫键共价链接紫杉醇(paclitaxel,PTX)与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fluorescent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FMSN),形成一种可控药物投递系统(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CDDS),并用体内体外实验评价其抗宫颈癌活性。方法HeLa细胞分别与PTX、PTX-FMSN和空白对照共培养。细胞IQ工作站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情况。血检和组织病理学研究评价药物抗肿瘤作用和毒性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体外研究表明,PTX-FMSN与PTX溶液相比,对HeLa细胞具有相似的抑制细胞增殖和促凋亡作用。经PTX和PTX-FMSN治疗的荷瘤裸鼠,HeLa细胞坏死率并无明显差异,但在相同剂量下,PTX-FMSN的毒性作用及不良反应明显小于PTX。结论由于毒性作用及不良反应的降低,这种氧化还原性CDDS具有被应用于宫颈癌临床治疗的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 紫杉醇(PTX) 可控药物投递系统(CDDS) 二硫键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