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鼠MANF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参与脓毒症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何浩 李成 +3 位作者 胡赛 夏风强 张弛 王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1-1988,共8页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MANF)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在脓毒症诱导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重组鼠MANF(rmMANF)组、盲肠结扎穿刺(CLP)组和CLP+rmMANF组,每组12只。CLP后8 h检...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MANF)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在脓毒症诱导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重组鼠MANF(rmMANF)组、盲肠结扎穿刺(CLP)组和CLP+rmMANF组,每组12只。CLP后8 h检测存活率、脓毒症评分、肛温、血生化指标、心肌损伤病理指标及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表达。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Con)组、脂多糖(LPS)组、LPS+rmMANF组、LPS+rmMANF+EX527组和LPS+rmMANF+Cpd C组。LPS处理24 h,收集细胞,分析细胞中ERS蛋白表达和凋亡情况。结果与CLP组比较,CLP+rmMANF组脓毒症评分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水平降低(P<0.01),肛门温度、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升高(P<0.05);CLP+rmMANF组心脏组织中MANF表达显著增加(P<0.0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体外实验中,LPS刺激下调了H9C2细胞中SIRT1和AMPK的表达,而rmMANF进一步增加了SIRT1和AMPK的表达水平。与LPS+rmMANF组比较,LPS+rmMANF+EX527组和LPS+rmMANF+Cpd C组H9C2细胞中GRP78、CHOP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rmMANF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诱导心肌损伤相关ERS,进而保护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F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后肝纤维化进展中的无创监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双双 王殷秋 +2 位作者 郜玉峰 沈玉君 沈玉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索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后肝纤维化进展中的表达差异及无创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并于穿刺当日检测患者肝功能等临床指标计算FIB-4和APRI指数... 目的探索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后肝纤维化进展中的表达差异及无创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并于穿刺当日检测患者肝功能等临床指标计算FIB-4和APRI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健康对照和169例接受肝穿病理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MANF蛋白的表达水平,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MANF蛋白的受试者工作曲线(AUC),计算曲线下面积、特异度和敏感度,并与FIB-4、APRI指数等无创肝纤维化预测模型进行比较,评价MANF蛋白对显著肝纤维化和严重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轻微肝纤维化(S0-1)组、显著肝纤维化(S2)组和严重肝纤维化(S3-4)组4组间MANF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5,P=0.00);进一步组间两两分析显示,除S0-1和S2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MANF蛋白水平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性(rs=0.431,P<0.001),与APRI指数和FIB-4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基本一致。MANF蛋白在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S≥S2)的AUC为0.67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5%和68.7%,诊断严重肝纤维化(S≥S3)的AUC分别为0.73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46.6%。结论MANF蛋白表达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对慢性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病毒 无创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F对A2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锐 丁振飞 +4 位作者 戴策 钟林 汪萧和 尹宗生 高维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对脊髓A2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A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脊髓组织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及培养,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细胞。采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对脊髓A2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A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脊髓组织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及培养,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细胞。采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制备A2型RAS,作为实验组,并用未处理组做空白对照组。然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制备的A2型RAS进行鉴定。将制备完成的细胞分成Control组和MANF组,以不同浓度(0、0.5、1、2μg/ml)的MANF蛋白及不同的作用时间(12、24、36、48 h)处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在450 nm处的吸光度。取一定浓度的MANF蛋白(1μg/ml)处理细胞,同样分为Control组和MANF组,采用EdU法验证对A2型RAS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UNEL法验证对A2型RAS凋亡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L-1β可以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向A2型转化;CCK-8、EdU增殖实验结果显示,MANF蛋白干预后,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UNEL凋亡实验显示经MANF蛋白干预后,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MANF蛋白对A2型RAS具有促进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A2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MANF对利福平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戴琼 张卫平 +3 位作者 陈刚 王鹏 许建明 梅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41-1549,共9页
目的探讨敲低中脑星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ANF)对利福平(RFP)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MANF敲低稳转细胞株(MANF Y25)及其对照细胞株(MANF Y07)。实验分为4组:MANF Y07+DMSO组、MANF Y07+RFP组、MA... 目的探讨敲低中脑星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ANF)对利福平(RFP)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MANF敲低稳转细胞株(MANF Y25)及其对照细胞株(MANF Y07)。实验分为4组:MANF Y07+DMSO组、MANF Y07+RFP组、MANF Y25+DMSO组、MANF Y25+RFP组。给予HepG2细胞100μmol/L RFP 24 h后,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ANF及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相关基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启动因子2α(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Tribbles同源蛋白3(TRIB3)、肌醇需求激酶1(IRE1)、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非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U)、活化转录因子6(ATF6)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Annexin V-PE/7-AAD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变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相对含量变化。结果在蛋白水平,RFP激活MANF、GRP78、p-eIF2α、ATF4、ATF6的蛋白表达;在基因水平,RFP诱导HepG2细胞MANF、GRP78、PERK、eIF2α、ATF4、CHOP、TRIB3的基因表达,并且MANF敲低后GRP78、p-PERK、p-eIF2α、ATF4、ATF6蛋白表达水平及上述UPR相关基因的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上调(P<0.05),MANF敲低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AKP、TBIL、IBIL水平升高(P<0.05),说明细胞损伤加重。结论RFP可激活UPR,敲低MANF后这种效应进一步加强,同时细胞损伤加重,表明MANF可能通过调节URP而在RFP诱导HepG2细胞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星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利福平 内质网应激 细胞损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MANF对利福平诱导的HepG2细胞中胆汁酸转运体适应性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曹世国 戴琼 +3 位作者 黄梦雪 屈柳芳 许建明 张卫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5-671,共7页
目的 探讨中脑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利福平(RFP)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胆汁酸转运体的适应性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慢病毒稳转构建对照组细胞株(Y07)和敲减组细胞株(Y25),于对数生长期的Y07和Y25细胞中加入RFP 200μmol/L处... 目的 探讨中脑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利福平(RFP)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胆汁酸转运体的适应性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慢病毒稳转构建对照组细胞株(Y07)和敲减组细胞株(Y25),于对数生长期的Y07和Y25细胞中加入RFP 200μmol/L处理48 h。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ANF、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3/4(MRP2、MRP3、MRP4)、多药耐药蛋白1(MDR1)、有机溶质转运体a/β(OSTα/β)、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P2B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程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细胞标志物Ki67蛋白和基因表达程度评价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变化;检测C/EBP同源蛋白(CHOP)、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和基因表达程度变化评估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损伤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的水平。结果 在蛋白和基因水平,RFP可诱导HepG2细胞的MANF、BSEP、MRP2、MRP3、MRP4、MDR1、OSTα、OSTβ、OATP2B1的上升(P<0.05),而MANF敲减后BSEP、MRP2、MRP3、MRP4、MDR1、OSTα、OSTβ、OATP2B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在RFP作用下,敲减MANF后PCNA、Ki67的蛋白表达相对较高,CHOP、Caspase-3蛋白和基因表达上升(P<0.05),肝细胞损伤标志物水平上升(P<0.05)。结论 RFP可诱导HepG2细胞胆汁酸转运体的表达上升(P<0.05),而敲减MANF后的HepG2在RFP诱导下胆汁酸转运体的表达会明显下降(P<0.05),同时细胞损伤加重,提示MANF在RFP诱导的适应性反应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利福平 胆汁酸转运体 适应性反应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在利福平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6
作者 曹世国 黄梦雪 +4 位作者 屈柳芳 李杨 洪江龙 陈刚 张卫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6-1551,共6页
目的探究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借助肝细胞MANF特异性敲除(hepatocyte-specific MANF knockout,HKO... 目的探究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借助肝细胞MANF特异性敲除(hepatocyte-specific MANF knockout,HKO)小鼠模型,观察MANF基因缺失对RFP诱导的小鼠胆汁酸转运体表达的影响。体外观察MANF敲减后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相比,RFP处理的WT小鼠的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以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4,MRP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增加。然而,与RFP处理的WT小鼠相比,HKO小鼠中BSEP、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1)、MRP2/3/4和有机溶质转运蛋白α(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α,OSTα)的蛋白和(或)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体外细胞MANF敲减会削弱RFP诱导的Nrf2的表达以及核内移。结论MANF可能通过调节Nrf2的表达调控BAT的适应性表达,在RFP诱导的肝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药物性肝损伤 适应性反应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敲除 胆汁酸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小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丁继固 丁文杰 +1 位作者 李光 赵克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1-343,I0001,共4页
目的:探索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体外诱导小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M-NSCs)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培养方法,为M-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有血清条件下体外培养鼠胚M-NSCs,予以GDNF作诱导分化。TH免疫细胞... 目的:探索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体外诱导小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M-NSCs)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培养方法,为M-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有血清条件下体外培养鼠胚M-NSCs,予以GDNF作诱导分化。TH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TH-ir阳性神经元的百分率。结果:M-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阳性率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两组TH-ir阳性细胞比率A组(实验组,6只)为13.53%±1.53%;B组(对照组,6只)3.46%±0.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GDNF可促进M-NSCs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神经干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BDNF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建平 渠文生 +4 位作者 张强 李昕 谢敏杰 喻志源 王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0-482,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别在低氧去血清中培养1h、3h、6h、12h、1d、3d,采用逆转录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BDNF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BDNF的浓... 目的:观察缺血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别在低氧去血清中培养1h、3h、6h、12h、1d、3d,采用逆转录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BDNF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BDNF的浓度。结果:低氧去血清培养1h时星形胶质细胞BDNF mRNA表达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培养12h后BDNF mRNA持续低于正常培养水平。在低氧去血清刺激下培养上清液中BDNF的浓度迅速增加,培养12h时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保持低水平。结论:缺血缺氧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反应性增加BDNF的合成和分泌,这种变化与缺血后神经营养补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星形胶质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神经营养机制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闫荣 罗晓光 +2 位作者 张尧 李宇凤 冯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4-721,共8页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AS)与Aβ1-40诱导凋亡的PC12细胞共育,观察其共育条件培养液诱导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神经营养素家族蛋白[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3)]是否参...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AS)与Aβ1-40诱导凋亡的PC12细胞共育,观察其共育条件培养液诱导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神经营养素家族蛋白[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3)]是否参与了此过程。方法 PC12细胞分别经10μg/mL Aβ1-40诱导不同时间点(0 h、4 h、6 h、12 h、24 h)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PC12细胞凋亡率;另一部分与星形胶质细胞共育2 d,收集各组条件培养液;各组条件培养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应用ELASA法检测各组细胞条件培养液中的BDNF、NGF、NT-3蛋白含量;将另一部分各组细胞条件培养液对BMSCs进行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检测BMSC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蛋白表达和计数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比例。结果在Aβ1-40作用6 h时间点,PC12细胞凋亡率达高峰(P<0.05);与各组比较,与Aβ1-40诱导6 h后的PC12细胞共育2 d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即C3组)的BDNF蛋白总量明显增高(A=1.87±0.4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诱导的BMSCs NSE(A=38.63±2.72)、nestin(A=43.53±5.63)表达和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比例(A=44.62±3.22)明显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与Aβ1-40诱导凋亡的PC12细胞共育后,星形胶质细胞共育条件培养液促进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BDNF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分化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神经干细胞突触表达的神经营养家族基因表达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闫荣 罗晓光 +2 位作者 张尧 李宇凤 冯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9-995,共7页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和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 43)表达的影响,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素家族基因表达变化,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 3)。方法实...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和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 43)表达的影响,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素家族基因表达变化,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 3)。方法实验分为两步骤,第一步骤:PC12细胞分别经MPP+诱导不同时间点(0 h、24 h、48 h、72 h、96 h)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PC12细胞凋亡率;另一部分与星形胶质细胞共育2 d,然后收集各组细胞和各组细胞条件培养液,应用RT PCR检测各组细胞BDNF mRNA、NGF mRNA和NT 3 mRNA表达变化;将各组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干细胞(NSC)进行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干细胞(NSC)突触素(SYN)和GAP 43表达。结果在MPP+作用48 h时间点,PC12细胞凋亡率达高峰(P<0.05);与各组比较,与MPP+诱导48 h后的PC12细胞共育48 h后的星形胶质细胞(C3组)BDNF mRNA表达(A=93.96±4.89)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3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神经干细胞(NSC)突触素(SYN)(A=34.09±2.69)、GAP 43(A=49.36±5.98)表达明显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 mRNA与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 3 mRNA在各组中均未见到表达。结论星形胶质细胞与MPP+诱导凋亡的PC12细胞共育后,星形胶质细胞BDNF基因表达明显增高,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神经干细胞(NSC)突触素(SYN)和GAP 43表达,BDNF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对脊神经根结扎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静 张昕 +1 位作者 杜冬萍 江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78-1582,共5页
目的观测脊神经根结扎(SNL)大鼠脊髓背角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记蛋白胶质细胞纤丝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以及BDNF清除剂TrkB/Fc对GFAP表达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 目的观测脊神经根结扎(SNL)大鼠脊髓背角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记蛋白胶质细胞纤丝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以及BDNF清除剂TrkB/Fc对GFAP表达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NL组(n=6)。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6天测定大鼠50%机械缩爪阈值(50%PWT),末次测定后取腰膨大处脊髓背角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GFAP和BDNF的表达。另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NL+安慰剂组和SNL+TrkB/Fc组(n=6),其中对照组仅行鞘内置管术;SNL+安慰剂组和SNL+TrkB/Fc组分别在行SNL术前,予鞘内注入PBS或TrkB/Fc 10μL,术后1次/d×6 d,每次注药前1 h测定50%PWT,末次给药后1 h取大鼠腰膨大处脊髓背角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GFAP的表达。结果术后第1~6天,SNL组手术同侧后肢50%PWT均较术前基础值显著下降(P<0.01);术后第6天,SNL组手术同侧脊髓背角BDNF和GFAP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SNL+TrkB/Fc组大鼠手术同侧50%PWT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同侧脊髓背角GFAP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活化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对SNL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纤丝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抗皮质酮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可塑性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昕 朱珂璇 +2 位作者 陈琳 黄玉芳 赵玉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575-1582,共8页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GTS)对皮质酮(CORT)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以及海马星型胶质细胞(AS)可塑性损伤的影响,探讨GTS抗抑郁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Control、CORT、阳性药、低剂量GTS、中剂量GTS以及高剂量GTS。...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GTS)对皮质酮(CORT)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以及海马星型胶质细胞(AS)可塑性损伤的影响,探讨GTS抗抑郁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Control、CORT、阳性药、低剂量GTS、中剂量GTS以及高剂量GTS。CORT组连续5周皮下注射CORT制备小鼠抑郁模型,各给药组在模型复制的后3周灌胃给予低剂量GTS(GTSL,每日12.5 mg·kg-1)、中剂量GTS(GTSM,每日25 mg·kg-1)、高剂量GTS(GTSH,每日50 mg·kg-1)和氟西汀(Flu,每日10 mg·kg-1)。在用药处理3周之后,进行行为学试验和血清CORT测定,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体视学方法定量海马(GFAP)阳性细胞的数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RT组在行为学检测中,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增加,GDNF、GFAP蛋白表达水平及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目显著下调。GTS各组均能改善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上调GDNF、GFAP蛋白水平,增加海马GFAP阳性细胞的数目。结论:GTS对CORT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AS可塑性损伤均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可塑性 人参总皂苷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与TrkB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英文)
13
作者 蒋常文 秦小云 +3 位作者 夏春波 周思 刘静 兰羚元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1-444,共4页
本文探讨了ERK(extracc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和Trk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生后2~3d的SD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取脑,以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细胞悬液。用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星形细胞,通过... 本文探讨了ERK(extracc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和Trk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生后2~3d的SD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取脑,以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细胞悬液。用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星形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与蛋白印迹方法检测TrkB,ERKI和ERK2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达95%以上,在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质观察到ERK1免疫阳性染色;TrkB免疫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化学发光法检测后ERK1和ERK2两条蛋白条带清晰可见。以卜结果提示大鼠大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rkB,ERK和ERK2,TrKB/ERK通路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酪氨酸激酶受体B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帕金森病 被引量:14
14
作者 段奎甲 王向鹏 +4 位作者 杨智勇 王波 王明国 张海龙 邓兴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孕14~15 d胎鼠中脑来源神经干细胞(m NSCs)被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并移植于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区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孕14~15 d胎鼠解剖显微镜下分离中脑腹侧组织进行m NSCs培养,培养5 d后行GFP/GDNF基因... 目的探讨孕14~15 d胎鼠中脑来源神经干细胞(m NSCs)被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并移植于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区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孕14~15 d胎鼠解剖显微镜下分离中脑腹侧组织进行m NSCs培养,培养5 d后行GFP/GDNF基因修饰。PD大鼠模型的建立参照大鼠脑立体定向图谱,立体定向中脑背盖腹侧区、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多巴胺。将PD大鼠随机分组,将基因修饰的干细胞以及无基因修饰干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区,建立空白m NSCs(PBS替代)移植组、GFP基因修饰m NSCs移植组、GDNF基因修饰m NSCs移植组3个实验组。移植细胞前后进行行为学评估,以腹腔注射阿朴吗啡(APO 0.5 mg/kg)诱导PD大鼠旋转圈数作为细胞移植的治疗作用评估手段。免疫荧光组织化学鉴定移植细胞存活、迁移和分化。结果 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组较对照组和GFP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有明显的行为改善;移植56 d后,GDNF基因修饰m NSCs移植组较其他两组检测到更多细胞存活,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较其他两组都有增加趋势。结论GDNF基因修饰m NSCs移植可显著改善PD大鼠的运动障碍,其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神经干细胞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帕金森病 移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糖氧剥夺/再灌注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康恺 康芳 +3 位作者 沈玉君 沈玉先 黄祥 李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93-79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酸(TPA)序贯诱导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分化为神经细胞,均分为六组。选择OGD12h/R12h构建OGD/...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酸(TPA)序贯诱导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分化为神经细胞,均分为六组。选择OGD12h/R12h构建OGD/R模型。D0、D1、D2、D3、D4、D5组在OGD开始即刻分别加入右美托咪定0、0.1、1、10、100、1 000μmol/L。于再灌注12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以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OGD/R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随后选择保护效果确切组,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特异性蛋白-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含量以及促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和CHOP含量。结果与D0组比较,D1、D2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4、D5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或P<0.05);D3组则显著改善并提高了OGD/R诱导后神经细胞的存活率,抑制了细胞凋亡(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D3组细胞MANF含量明显高于D0组(P<0.01),Caspase-3活性和CHOP含量明显低于D0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在10μmol/L终浓度时对OGD/R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并显著提高了细胞存活率。右美托咪定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上调ER应激特异性蛋白MANF,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和CHOP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氧剥夺/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右美托咪定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洁 刘东方 王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0-394,共5页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是一种新型保守的神经营养因子,其结构和作用形式与传统的神经营养因子存在差异。MANF具有独特的三维结构,包含N端saposin样结构域和C端SA...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是一种新型保守的神经营养因子,其结构和作用形式与传统的神经营养因子存在差异。MANF具有独特的三维结构,包含N端saposin样结构域和C端SAP(SAF-A/B,Acinus and PIAS,SAP)结构域,决定其特殊的作用形式。表达MANF的组织在哺乳动物体内分布广泛。在细胞内,MANF主要位于内质网腔,对于维持内质网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在细胞外,MANF作为一种分泌蛋白质,不仅具有保护和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修复的功能,对包括胰岛β细胞、心肌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等其他细胞类型也具有保护作用。此外,MANF还可通过调节炎症相关通路抑制炎症反应。研究显示,MANF在多种疾病中呈现出潜在的临床价值。本文将对MANF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保护 内质网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经外源性BDNF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对正常大鼠痛觉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路路 汪静 +3 位作者 张昕 周全红 江伟 杜冬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81-885,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分析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鞘内注射与正常大鼠痛觉过敏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以外源性BDNF(100 ng/mL)分别孵育0(基线)、15、60、120 min,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分析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鞘内注射与正常大鼠痛觉过敏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以外源性BDNF(100 ng/mL)分别孵育0(基线)、15、60、120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纤丝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24只雄性SD大鼠经鞘内置管后随机分为活化细胞注射组(鞘内注射经BDNF孵育15 min的星形胶质细胞)、阴性对照组(鞘内注射未经BDNF孵育的星形胶质细胞)、安慰剂注射组(鞘内注射PBS)和空白对照组(未行鞘内注射),每组6只;分别于单次注射前和注射后0.5、2、4和8 h时间点,von Frey纤维丝法测定各组大鼠50%机械痛缩足阈值(50%PWT)。结果经BDNF孵育15、60和120 min的星形胶质细胞内GFAP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基线值(P<0.01)。活化细胞注射组大鼠注射后各时间点的50%PWT均较注射前显著降低(P<0.01);阴性对照组大鼠50%PWT仅在注射后30 min时间点呈现一过性下降,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慰剂注射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前和注射后各时间点50%P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BDNF可活化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鞘内注射经外源性BDNF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直接诱发正常大鼠的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星形胶质细胞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俞淑君 魏兆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0-853,共4页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120例PCOS患者和40例健康女性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的性激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120例PCOS患者和40例健康女性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的性激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MANF水平。同时比较实验组中胰岛素抵抗患者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清MANF水平,分析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血清MANF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COS患者血清中的黄体生成素、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FBG、FINS水平和HOMA-IR均显著升高(P<0.05),而其血清中的卵泡刺激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MAN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比较,实验组中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清MANF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中PCOS患者的血清MANF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P<0.05)。结论MANF在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PCOS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3
19
作者 闫桂柳 郭旺 +3 位作者 杨雪萍 王盛雪 褚雨豪 李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脑卒中模型,结合孤养法与慢性不可预测的中等应激刺激建立PSD模型,将大鼠分为正...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脑卒中模型,结合孤养法与慢性不可预测的中等应激刺激建立PSD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脑卒中组、抑郁组、PSD组,每组10只;造模4周后用免疫荧光双标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BDNF和TrkB表达。结果 正常组第1、2、3、4周体质量明显高于PSD组,且第3、4周末体质量明显高于抑郁组(P<0.05)。PSD组和抑郁组第1、2、3、4周末蔗糖消耗、旷野实验(水平运动穿越格子数及垂直运动次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脑卒中组BDNF和TrkB表达明显高于PSD组(22.32±1.01和19.56±0.89 vs 15.77±2.66;22.56±6.07和14.21±1.96 vs 12.46±5.05,P<0.05);脑卒中组TrkB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21±1.96 vs 22.56±6.07,P<0.05)。结论 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BDNF和TrkB与PSD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星形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 tr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应激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红芳 金齐颖 +3 位作者 曹金英 马原源 张园园 刘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n=30)和对照组(n=30),应激组大鼠给予CUMS,对照组每天随机抓取一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n=30)和对照组(n=30),应激组大鼠给予CUMS,对照组每天随机抓取一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对两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BDNF蛋白的共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糖水偏好实验:应激组大鼠的糖水消耗量及糖水偏好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2)旷场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的行走总路程、中央活动时间、站立次数、修饰行为次数均偏低(P<0.01);(3)Morris水迷宫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4)GFAP和BDNF免疫荧光双标结果: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的胞质内GFAP和BDNF有共定位;(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CUMS后1、7、14d应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UMS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BDNF表达水平降低,这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海马 星形胶质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