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鼓吹新编》与清初遗民文化和文学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晓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0,共11页
《鼓吹新编》是程棅、施禋在清初辑录时人七言律诗的选本。尽管程、施二人未见于各种明遗民录,但他们入清后的隐者身份、多遗民朋友、行为和心态符合遗民特征等足证两人当是明遗民。《鼓吹新编》奉明代为正朔,为明代诸帝(包括南明诸王)... 《鼓吹新编》是程棅、施禋在清初辑录时人七言律诗的选本。尽管程、施二人未见于各种明遗民录,但他们入清后的隐者身份、多遗民朋友、行为和心态符合遗民特征等足证两人当是明遗民。《鼓吹新编》奉明代为正朔,为明代诸帝(包括南明诸王)避讳,成为清初避明讳的一个样本,丰富了遗民文化的表现形式。入选该书者多明清之际的忠烈遗逸,入选诗歌题材集中于家国兴亡,旧国旧君之哀婉、命运无常之凄愤等情感贯穿全书,较卓尔堪《遗民诗》更具易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吹新编》 选本 明遗民 避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三月十九日”诗的艺术特质
2
作者 张毓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0,共10页
在清初遗民诗界,以“三月十九日”这个敏感的明亡忌日为题的诗歌创作逐渐形成了惯例,这是明清之际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些作品是遗民们不同年度的同题之作,体式上以律诗、组诗见长,呈现出幽怨沉郁的格调。同时,这些诗作内容丰... 在清初遗民诗界,以“三月十九日”这个敏感的明亡忌日为题的诗歌创作逐渐形成了惯例,这是明清之际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些作品是遗民们不同年度的同题之作,体式上以律诗、组诗见长,呈现出幽怨沉郁的格调。同时,这些诗作内容丰富,表达了易代后诗人复杂痛苦的矛盾心情和内心感受,既深化、开拓了同题类诗歌的题材内容,又在创作上表现出多方面的特质,丰富了传统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遗民 “三月十九日”诗 艺术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代之际的遗民园林雅集与文学书写——以水绘园与稊园为中心
3
作者 彭敏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水绘园和稊园的设计都出于对现实中王朝兴替带来的痛苦的规避,但又各具特色,分别代表了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遗民园林的两种典型。易代之际的遗民园林雅集是“诗可以群”的文化传统与文人雅集的文化记忆之承续,“园隐”则是园林雅集文学... 水绘园和稊园的设计都出于对现实中王朝兴替带来的痛苦的规避,但又各具特色,分别代表了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遗民园林的两种典型。易代之际的遗民园林雅集是“诗可以群”的文化传统与文人雅集的文化记忆之承续,“园隐”则是园林雅集文学书写的一大主题,是易代之际文人面临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生存困境后作出的安全选择。遗民园林对易代之际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象征着“精神桃源”。易代之际的遗民借助现实的文化空间,将非常态的人生境遇、改朝换代的沧桑之感揉进纵情逸乐的极致享受中,勾连起对往事的追忆与挽留,代表着一种重返故国、回归故园的人生渴望。园林的封闭性与自足性隔绝了永失故园的沉痛悲苦,代替故园成为一处超越现实的精神存在,存放鼎革之际的文化记忆,寄托着遗民们对现实世界与个人处境的迫厄之感与避世之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代 遗民 园林雅集 文学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捐纳到荐举:三藩之乱中的制科事件与士人心态——兼论己未词科的诏试缘由
4
作者 袁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顺康之际,以吴三桂为代表的军事勋贵集团处于强势地位,随着三藩之乱的爆发,世乱重武的风气使得边缘心态在士林社会蔓延。为弥补战争带来的巨大财政消耗,清廷在康熙丁巳年为捐纳者增设乡试一场,这种唯“财”是举的选拔方式引发了士林社... 顺康之际,以吴三桂为代表的军事勋贵集团处于强势地位,随着三藩之乱的爆发,世乱重武的风气使得边缘心态在士林社会蔓延。为弥补战争带来的巨大财政消耗,清廷在康熙丁巳年为捐纳者增设乡试一场,这种唯“财”是举的选拔方式引发了士林社会的极大不满。郭棻《请选拔贡监生疏》在肯定捐纳供给军需的同时,主张关注绌于无赀者,明确提出选拔博学鸿才,以收士心的建议。继丁巳乡试之后出现的己未词科使一批才大身微的士人脱颖而出,通过颂扬武功、典试地方、参与外事等活动,可以彰显博学鸿儒这一群体在清廷由上到下、由内而外推行文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丁巳乡试到己未词科,可以看出清廷在统治策略上的不断成熟,生动感知清初士人心态在科举语境下的嬗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三藩之乱 丁巳乡试 己未词科 士人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态度和锻炼坚持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何仲恺 钱铭怡 +5 位作者 杨寅 姚萍 吴斌 李杰 张黎黎 聂晶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44,共6页
通过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中国修订版、SCL-90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以及自编问卷,考察了北京5所大学566名本科学生在锻炼坚持性和运动态度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运动态度在主观幸福感及POMS量表得分上主效应显著;而坚持性在... 通过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中国修订版、SCL-90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以及自编问卷,考察了北京5所大学566名本科学生在锻炼坚持性和运动态度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运动态度在主观幸福感及POMS量表得分上主效应显著;而坚持性在POMS量表和SCL-90量表得分上主效应显著。不喜欢运动且坚持锻炼组的个体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得分更低,而在POMS和SCL-90量表上得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 锻炼 运动态度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体育运动坚持性的相关心理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钱铭怡 王雨吟 +5 位作者 姚萍 张黎黎 聂晶 何仲恺 吴斌 李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5-30,56,共7页
为研究运动坚持性影响因素,采用访谈研究和问卷施测的方式对20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在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对北京市5所大学570名本科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体育运动的心身获益、人际因素和客观条件是影响个体运动坚持性的主... 为研究运动坚持性影响因素,采用访谈研究和问卷施测的方式对20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在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对北京市5所大学570名本科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体育运动的心身获益、人际因素和客观条件是影响个体运动坚持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坚持性 人际因素 心身获益 客观条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能力对其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兆红 张燕红 +3 位作者 祖凤英 金全香 季金杰 孙利强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了解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能力对其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在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病院专科医院就诊的195例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药物依... 目的了解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能力对其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在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病院专科医院就诊的195例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患者参与能力调查问卷(patient participation ability questionnaire,PPAQ)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的MARS、PPAQ及ITAQ得分分别为(4.48±1.97)、(102.72±12.71)、(11.89±4.45)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AQ、ITAQ、病程是影响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康复期成年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能力、自知力与治疗态度、病程是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管理者可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改善患者的参与能力,提高其对疾病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从而提升药物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期 精神障碍 患者参与能力 药物依从性 自知力及治疗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坚持性、组织形式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肖建原 王天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8-100,共3页
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坚持性、各种不同组织方式的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人际及社会关系的影响。笔者由此得出结论 ,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坚持性、组织形式对人际关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有促进作用 。
关键词 老年人 体育锻炼 坚持性 锻炼组织形式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遗民对陶渊明的接受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剑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在明清易代之际,陶渊明首先是被作为晋宋易代之际的"遗民"接受的。陶渊明不与新朝合作的行为等,得到遗民几乎不约而同的赞赏和效仿,他们效仿陶渊明甲子纪年,桃源避秦,隐逸力田,在诗歌创作上和陶学陶。陶渊明成为支撑特殊时期... 在明清易代之际,陶渊明首先是被作为晋宋易代之际的"遗民"接受的。陶渊明不与新朝合作的行为等,得到遗民几乎不约而同的赞赏和效仿,他们效仿陶渊明甲子纪年,桃源避秦,隐逸力田,在诗歌创作上和陶学陶。陶渊明成为支撑特殊时期民族感情、道德情操和超越情怀的历史基石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通民 陶渊明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述善集》看宋元理学对濮阳西夏遗民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富学 胡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100,共11页
《述善集》是元末濮阳西夏遗民唐兀崇喜编纂的一部文集,收录唐兀崇喜及其亲朋师友等所撰记、序、碑铭、诗赋、题赞、杂著等各种体裁作品75篇,内容均立意于"善",富蕴元代理学所强调的忠君、孝道、中庸、善乐、贞节等思想。唐... 《述善集》是元末濮阳西夏遗民唐兀崇喜编纂的一部文集,收录唐兀崇喜及其亲朋师友等所撰记、序、碑铭、诗赋、题赞、杂著等各种体裁作品75篇,内容均立意于"善",富蕴元代理学所强调的忠君、孝道、中庸、善乐、贞节等思想。唐兀崇喜自幼深受理学思想濡染,后就学国子学,理学思想逐渐形成,回乡后在濮阳兴办教育,制定乡约,传播理学思想。《述善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元代西夏遗民受理学影响并将之付诸实施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元代晚期理学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缩影,在中国理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善集》 元代濮阳西夏遗民 唐兀崇喜 理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初江南宋遗民书院及其文化特色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汉民 唐云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2,共5页
在元代书院发展史上,宋遗民书院是个特殊而重要的文化现象。重建或新建的江南宋遗民书院依然保存着宋代书院具有的讲学传道特征,由宋遗民主持的书院多专注于学术,其学术氛围比同一时期的其他书院相对要浓厚得多;江南宋遗民书院在官方统... 在元代书院发展史上,宋遗民书院是个特殊而重要的文化现象。重建或新建的江南宋遗民书院依然保存着宋代书院具有的讲学传道特征,由宋遗民主持的书院多专注于学术,其学术氛围比同一时期的其他书院相对要浓厚得多;江南宋遗民书院在官方统一教育之外独立办学,并不受元政府过多干预,不仅在创办书院时有较大的自由度,而且其内部管理也有更多的自主权;江南宋遗民书院不仅帮助宋遗民找到精神寄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宋遗民的生活困境;在宋遗民书院中,从书院的创建者,到延聘的执掌者和生徒也多认同遗民身份,师生之间有着相同的气节、趋同的价值取向,使江南宋遗民书院更富遗民文化的气质。宋遗民在书院中讲授程朱、精研理学,既缓和了民族矛盾,又为元代书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遗民 书院 江南 学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连续化“专全结合”管理模式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佩佩 张宝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0-364,共5页
目的评估天津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连续化“专全结合”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0年由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明确诊断并接受社区随访管理的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 目的评估天津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连续化“专全结合”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0年由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明确诊断并接受社区随访管理的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将患者分为由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指导的连续化“专全结合”管理模式组(试点组),共计1435例,以及由其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负责指导的非连续化“专全结合”管理模式组(非试点组),共计3514例。以规范管理、规律服药、病情稳定、发生危险行为情况来评估患者管理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试点组规范管理(99.02%vs.97.89%)、病情稳定(91.85%vs.85.83%)患者比例高于非试点组(P<0.01),规律服药(89.97%vs.90.10%)、发生危险行为(0.35%vs.0.46%)情况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控制一般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试点组患者规范管理率高于非试点组患者(OR=2.08,95%CI:1.11~3.92),规律服药率高于非试点组(OR=1.56,95%CI:1.23~1.99)。结论连续化“专全结合”管理模式能提高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及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专全结合管理 社区管理 服药依从性 规范管理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对辽朝的畏惧心理和“燕云”情结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小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北宋建立及其后来对中原的统一,使宋与辽形成了并峙的格局,从此以后抗辽、御辽成为宋朝的主要对外国策。不同时期,宋辽关系舒紧发生变化,但对于辽,屈辱和畏惧始终是宋人难以排遣的主要心态,并影响着宋朝的对辽政策。
关键词 北宋 御辽 “燕云” “海上之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乡随俗:墓志所载入唐百济遗民的生活轨迹——兼论百济遗民遗迹 被引量:5
14
作者 拜根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80,共9页
公元660年唐朝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新罗,打败位于半岛西南部的百济,百济国王及臣僚百姓万余人因此移居唐朝。入唐的百济遗民与在唐其他民族百姓一样,经过世代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时光流逝,千年瞬息而过,今天找寻百济在唐遗民踪... 公元660年唐朝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新罗,打败位于半岛西南部的百济,百济国王及臣僚百姓万余人因此移居唐朝。入唐的百济遗民与在唐其他民族百姓一样,经过世代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时光流逝,千年瞬息而过,今天找寻百济在唐遗民踪迹并非易事。然而,翻检至今残留的零星记载,对照上世纪以来新发现的石刻墓志,入唐百济遗民及其后裔入乡随俗融入大唐王朝令人关注。探讨百济遗民的生活轨迹,既可加深对盛世唐朝民族融合的理解,且能推动在唐百济遗民学术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百济遗民 遗迹遗物 民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看成岭侧成峰:乡村士人心中的清末教育变革图景——以《退想斋日记》和《朱峙三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胜 田正平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以废科举、兴学校为中心的清末教育变革给那些生活在旧教育体制之下士人带来巨大的冲击。不同的士人对这场变革有着不同的体验:一些士人认为这是一条富民强国的正确之路,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另外一些士人则认为教育变革搅乱了传... 以废科举、兴学校为中心的清末教育变革给那些生活在旧教育体制之下士人带来巨大的冲击。不同的士人对这场变革有着不同的体验:一些士人认为这是一条富民强国的正确之路,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另外一些士人则认为教育变革搅乱了传统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破坏了乡村社会的秩序,他们情绪低落、牢骚满腹,对新式教育极力攻击。士人们不同的体验和表现既与他们生活的区域等客观环境有关,也与他们的个人经历、心态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的教育体验是他们主观构建的结果。这种建构与乡村士人的个性、原有知识结构、遭受挫折的忍耐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清末教育大变革中士人心态的变化及其影响,不仅可以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提供有益的视角,而且也应当成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想斋日记》 《朱峙三日记》 士人心态 晚清教育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士大夫文化心理探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郭学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9-64,共6页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宋代士大夫们,由于其生存的历史环境与宋前社会的不同,其文化心理自然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以德为本位的文化心理,汲汲用世的外向追求,归于自我的内敛心态,从一定意义上讲,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宋代士大夫们,由于其生存的历史环境与宋前社会的不同,其文化心理自然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以德为本位的文化心理,汲汲用世的外向追求,归于自我的内敛心态,从一定意义上讲,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士大夫 文化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士大夫遗民的头发衣冠情结及其心理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宝良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41,共12页
留发抑或薙发,牵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孝道之承继。薙发等同于毁伤父母的遗体,是一种大不孝。二是夷夏之大防。薙发就是抛弃华夏文明之风,甘愿认同蛮夷之俗,是一种不义。明清易代之后,对于士大夫遗民而言,头发衣冠既是旧朝的象征,更是民... 留发抑或薙发,牵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孝道之承继。薙发等同于毁伤父母的遗体,是一种大不孝。二是夷夏之大防。薙发就是抛弃华夏文明之风,甘愿认同蛮夷之俗,是一种不义。明清易代之后,对于士大夫遗民而言,头发衣冠既是旧朝的象征,更是民族文化的表征。"天下太平",必须以文化认同为基础。清廷强行推行薙发易服,尽管最终还是一统天下,但因薙发易服而引发的民族心理的反弹,确乎延缓了清廷统一天下的历程。就此而论,以清初士大夫遗民群体为考察的主体,透过他们面对薙发政策的行为动向,进而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其头发衣冠情结加以心理分析,则尤显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士大夫 遗民 头发 衣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枝蔚与清初扬州文人雅集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兵 杨泽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1,共6页
顺康之际的扬州,已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复苏,人文荟萃,名家云集。流寓扬州的遗民诗人孙枝蔚堪称此时扬州诗坛的领袖式人物,以他及其交游圈为核心的扬州文人频频诗酒文会,酬唱赓续,盛称风雅。雅集参与者的思想政治倾向各异,故其唱酬的主... 顺康之际的扬州,已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复苏,人文荟萃,名家云集。流寓扬州的遗民诗人孙枝蔚堪称此时扬州诗坛的领袖式人物,以他及其交游圈为核心的扬州文人频频诗酒文会,酬唱赓续,盛称风雅。雅集参与者的思想政治倾向各异,故其唱酬的主题与体现的心态亦不尽相同:或为遗民志士的悲思寄怀和精神慰藉,或为清朝官员的文酒之娱和情感认同,或为隐逸文人的淡泊自守和心灵皈依。对清初扬州文人雅集的考察,可明晰特定时空背景下江南文人独具的人文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扬州 孙枝蔚 文人雅集 文人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遗民寿序的新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代亮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3-159,192,共7页
自明代中后期到清初,寿序创作日渐兴盛。遗民群体对其发展中出现的不良趋向予以针砭,并号召摒弃应酬积习,端正写作态度,取法明人特别是归有光之作,试图改弦易辙。他们在寿序中寄托易代之悲和故国之思,论列世道人心与学术词章,又借鉴其... 自明代中后期到清初,寿序创作日渐兴盛。遗民群体对其发展中出现的不良趋向予以针砭,并号召摒弃应酬积习,端正写作态度,取法明人特别是归有光之作,试图改弦易辙。他们在寿序中寄托易代之悲和故国之思,论列世道人心与学术词章,又借鉴其他文体的技法,破体为文,使寿序品格得以提高,表现功能得以扩大。两者形成合力,推动了寿序的新变,也成为清初文学思想演变的重要表征。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受其时古文创作观念的浸染,又与寿序写作对象的扩大及创作方式的转变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遗民寿序 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所未有的民变高峰——辛亥前十年民变状况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马自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5-72,共8页
辛亥前十年是民变的高发期 ,遍及全国各省区 ,其引发原因、表现形式大相径庭 ,除极少数事件是革命党人有意发动外 ,绝大多数都有浓厚的自发性和情绪性 ,没有明确的反清目标 ,表现出新旧杂糅、复杂多变的特点。它们此起彼伏 ,相激相荡 ,... 辛亥前十年是民变的高发期 ,遍及全国各省区 ,其引发原因、表现形式大相径庭 ,除极少数事件是革命党人有意发动外 ,绝大多数都有浓厚的自发性和情绪性 ,没有明确的反清目标 ,表现出新旧杂糅、复杂多变的特点。它们此起彼伏 ,相激相荡 ,显示出社会的动荡不安与普遍的反叛心理 ,这是资产阶级力量并不强大的辛亥革命能在短期内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正因其复杂多变 ,也就成为革命并未成功 ,民初局势乃至整个 2 0世纪上半期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辛亥革命时期 民变问题 清朝末年 民众运动 天地会 水浒英雄人物 富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