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心解郁法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高玉妍 夏云 +5 位作者 刘孔 左耀辰 周石刊 孔贝贝 王佳 娄必丹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9-1355,共7页
目的:观察宁心解郁法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湖南中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PSD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假针刺组(sham组),每组25例。观察治疗4周、8周后... 目的:观察宁心解郁法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湖南中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PSD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假针刺组(sham组),每组25例。观察治疗4周、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及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受试者治疗4周及治疗8周抑郁程度及hs-CRP、IL-6、Hcy含量皆有所改善(P<0.05);与治疗4周比较,治疗8周各指标进一步改善(P<0.05)。抑郁程度改善比较:治疗4周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及sham组(P<0.05),对照组优于sham组(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皆优于sham组(P<0.05)。神经功能改善比较:治疗4周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及sham组(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及sham组(P<0.05),且对照组优于sham组(P<0.05)。hs-CRP、IL-6、Hcy含量改善比较:治疗8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hs-CRP、IL-6、Hcy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hs-CRP、IL-6、Hcy含量改善程度皆优于sham组(P<0.05)。结论:宁心解郁法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并可有效降低PSD患者血hs-CRP、IL-6、Hcy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心解郁法 针灸 心脑共主神明 卒中后抑郁 盐酸舍曲林 hs-CRP IL-6 H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肥胖大学生24小时活动指南依从性及其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祝捷 尚博睿 +3 位作者 周林 刘华煊 洪晓彬 梁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目的:考察中国超重肥胖大学生24小时活动指南依从和心理健康问题(压力、焦虑和抑郁)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探究活动指南依从与压力、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联,以及特征自我控制是否在上述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纵向前瞻性设计,对456名... 目的:考察中国超重肥胖大学生24小时活动指南依从和心理健康问题(压力、焦虑和抑郁)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探究活动指南依从与压力、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联,以及特征自我控制是否在上述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纵向前瞻性设计,对456名超重肥胖大学生完成两个时间点的数据收集,包含基线的自评24小时活动行为(身体活动、久坐及睡眠)和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间隔2个月后的自评压力、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在24小时活动指南方面,男性、低年级以及父母教育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活动指南方面的依从情况更好。女性以及高年级被试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压力、焦虑和抑郁水平更高。此外,活动指南依从反向显著预测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压力、焦虑及抑郁水平。特质自我控制对24小时活动依从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未来应制定相关健康政策,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帮助中国超重肥胖大学生提高身体活动量、降低久坐、确保充足睡眠,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小时活动行为 心理健康 大学生 肥胖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大学生自我控制及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跃霖 刘毅帆 +2 位作者 杨姝怡 王思瑶 杨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0-685,共6页
目的 探索突发新冠疫情背景下,西安高校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问卷星平台对西安大学生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精简版(DASS-21)和睡眠状况... 目的 探索突发新冠疫情背景下,西安高校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问卷星平台对西安大学生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精简版(DASS-21)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记录其人口学特征和本次疫情相关经历,评估不同年龄、性别、学科和生源地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社会支持方式差异,计算相关系数,分析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512份有效大学生调查问卷。在突发新冠疫情封控后,在校大学生自我控制和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性别和学科差异,即相比于男生,女生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P=0.031)、朋友支持(P=0.008)和其他支持(P=0.029);相比于文科,理工科大学生更容易进行自我控制,尤其是健康习惯(P=0.001)、节制娱乐(P=0.002)和冲动控制(P=0.001)。而学生的年龄和生源地对自我控制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大学生的年龄与压力程度和睡眠情况相关,自我控制能力以及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疫情封控期间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睡眠情况也存在相关性。结论 大学生人群在突发疫情封控期间且正常学习生活受到影响的下,自我控制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存在性别和学科差异,且更容易发生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这些情况多见于高年级、男性和文科学专业。疫情期间积极地自我控制和寻求社会支持能够缓和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封控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演化博弈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程国柱 刘轩龄 冯天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11,共10页
为了解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过程,完善公交优先策略的管控措施,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展开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以前景理论为基础,引入心理账户理论,构建收益账户和损失账户。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出行者与政府部门... 为了解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过程,完善公交优先策略的管控措施,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展开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以前景理论为基础,引入心理账户理论,构建收益账户和损失账户。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出行者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双方策略的动态演化过程及稳定性条件。给出了系统最优状态与系统波动状态的约束条件,并从政府部门感知与出行者感知两方面解释了现实情况下,演化趋势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的主要原因,提出目前政府部门管控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引入政府补贴动态绩效支付模式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稳定状态下出行者选择公交出行概率为0.33,政府参与管控的概率为0.92,并进行了效价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主要从降低公交出行费用、适当提高私家车的出行费用成本以及缩短公交出行时间等方面优化公交管控策略,才能显著提升城市居民选择公交出行的概率。研究成果能够为城市交通出行规划与公交优先策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出行方式 管控策略 前景理论 心理账户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韧性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习惯控制及抵制诱惑的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唐芳武 王伟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基于习惯控制及抵制诱惑的视角,构建心理韧性对体育锻炼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解释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机制,从而有效落实“健康中国2030”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广州4所高校先发放338份预测问卷进行... 基于习惯控制及抵制诱惑的视角,构建心理韧性对体育锻炼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解释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机制,从而有效落实“健康中国2030”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广州4所高校先发放338份预测问卷进行试测,随后发放并回收659份正式问卷。使用SPSS 26.0、PROCESS 2.6.1和AMOS 24.0对新编制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深入剖析大学生心理韧性对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在心理韧性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中,习惯控制和抵制诱惑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并分别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及分别起中介作用。通过习惯控制的习惯形成、习惯评估和习惯调整,提高自我评估、自我吸引和自我效能,进而增强其抵制诱惑、维持自律锻炼行为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体育锻炼行为 习惯控制 抵制诱惑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玉莲 郭佩佩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焦虑现状,寻找影响其焦虑的主要因素,为MSM健康促进及为艾滋病防控干预提高参考。方法:于2022年6~9月在上海市徐汇区、松江区、长宁区3个地区进行匿名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689份,并采用多元线性回...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焦虑现状,寻找影响其焦虑的主要因素,为MSM健康促进及为艾滋病防控干预提高参考。方法:于2022年6~9月在上海市徐汇区、松江区、长宁区3个地区进行匿名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689份,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焦虑的主要因素。结果: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焦虑总评分为(44.60±0.40)分,高于国内常模(29.8±10.1)分。检出焦虑症状375人(22.17%),其中,轻度焦虑146人(8.64%),中度焦虑134人(7.93%),重度焦虑95人(5.63%)(t=16.110,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配偶、月收入、性取向、固定性伴侣、是否使用过精神类药品、艾滋病防治素养、是否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是否定期检测、心理压力、社会态度对焦虑状态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相比于普通人群,上海市MSM队列焦虑水平较高,要重点关注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心理健康,通过个人-家庭-社会联动,从个人行为、家庭关乎社会支持多方努力,排解MSM焦虑情绪,促进其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焦虑 艾滋病防治 心理健康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生态环境会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
7
作者 高靖宇 魏蕊 李百兴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1,110,共14页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检验了生态环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品质生态环境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通过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引进高质量人才和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这三条路径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交通便利时,高品质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会被削弱;企业高管具有自然灾害相关经历时,高品质生态环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应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充分利用高品质生态环境优势,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生态环境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心理学 员工心理健康 高质量人才 内部控制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运动中自我控制的逆效应 被引量:17
8
作者 郑猛 张力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4-178,共5页
自我控制的逆效应是指在高压力下,在进行努力地自我控制的过程中产了与意愿相反的心理状态的现象。文章介绍了逆加工理论的双过程模型,评论了与竞技运动相关的动作控制、情绪控制、消极表象抑制、放松和集中注意的心理控制的逆加工效应... 自我控制的逆效应是指在高压力下,在进行努力地自我控制的过程中产了与意愿相反的心理状态的现象。文章介绍了逆加工理论的双过程模型,评论了与竞技运动相关的动作控制、情绪控制、消极表象抑制、放松和集中注意的心理控制的逆加工效应研究,并指出竞技运动中自我控制的逆加工效应研究存在三方面的局限:缺乏生态学效度、心理控制的逆效应的测量不够客观和应对策略研究不足,未来的研究应该在这三个方面有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控制(自我控制) 逆效应 思维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控制资源与认知资源相互影响的机制:整合模型 被引量:53
9
作者 黎建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42,共8页
尽管有学者认为自我控制资源和认知资源应该是两种独立的资源,但近期的研究却表明两种资源是互相影响的。以往研究从执行控制的角度解释两种资源为什么相互影响,但却没有指出两种资源如何影响执行控制,以及缺乏考虑神经机制和自我控制... 尽管有学者认为自我控制资源和认知资源应该是两种独立的资源,但近期的研究却表明两种资源是互相影响的。以往研究从执行控制的角度解释两种资源为什么相互影响,但却没有指出两种资源如何影响执行控制,以及缺乏考虑神经机制和自我控制资源调节变量在其中的作用。为更系统地解释两种资源相互影响的机制,作者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该模型指出:(1)两种资源相互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两者都受到执行控制和前额叶皮层的影响;(2)个体进行自我控制或认知加工会消耗能量,产生心理疲劳,降低执行任务的动机,表现为前额叶皮层激活水平下降;(3)前额叶皮层激活不足进一步限制了执行控制在随后的自我控制和认知加工任务中的作用,因而影响后续自我控制或认知加工任务的表现;(4)自我控制资源调节变量通过提高个体对疲劳的耐受性、补充能量和提高动机等方法,使前额叶皮层和执行控制在完成前一阶段任务后仍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从而维持个体在后续自我控制或认知加工任务上的表现。未来的研究可考察自我控制资源与其他认知加工的关系;用动态的认知神经研究方法,建立前额叶皮层激活水平在前后两阶段任务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以及研究自我控制资源调节变量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资源 认知资源 执行控制 自我控制 心理疲劳 动机 前额叶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可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对4岁幼儿心理时间旅行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岩 杨丽珠 +1 位作者 侯雨欣 周旭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9-55,共7页
心理时间旅行是个体主观地将自我定位到曾经经历过的时间和地点来重新体验自己的过去(情景记忆),或者将自我定位到未来提前体验某个事件的过程(预见)。本研究考察了事件可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对4岁幼儿心理时间旅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心理时间旅行是个体主观地将自我定位到曾经经历过的时间和地点来重新体验自己的过去(情景记忆),或者将自我定位到未来提前体验某个事件的过程(预见)。本研究考察了事件可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对4岁幼儿心理时间旅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情景记忆的回忆中,自我控制能力高的儿童在事件可控性高低两种情境下,报告的具体事件的数量没有差别;而自我控制能力低的儿童对于可控性高的事件比可控性低的事件报告出更多的具体内容。在对预见任务的想像中,幼儿对于可控性高的事件能够预见到更具体更准确的内容。成人应该为幼儿提供更多可控程度高的情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尽情地发挥想像力和创造性,在活动过后与幼儿讨论活动的细节,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事件可控性 情景记忆 预见 心理时间旅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8
11
作者 赵国秋 孙建胜 +1 位作者 王义强 陈树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0-374,共5页
目的 :探讨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成人心理内、外控制感量表(ANSLE)及SCL -90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 2个自评量表对 2 75 1名正常成年人群进行测试及相关分析。结果 :2 75 1名被试在ANSIE量表的均分... 目的 :探讨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成人心理内、外控制感量表(ANSLE)及SCL -90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 2个自评量表对 2 75 1名正常成年人群进行测试及相关分析。结果 :2 75 1名被试在ANSIE量表的均分为 13 2 7± 4 34,中数为 13 ,众数为 12 基本呈正态分布 ,男、女性得分差异无显著性。与心理内控倾向者相比 ,心理倾向于外在控制的人正性情感少 ,负性情感多 ,精神症状多 ,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结论 :不同的心理控制感倾向对心理健康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控制感 心理健康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名大学生阅读治疗前后SCL-90评定初步分析 被引量:64
12
作者 高文凤 宫梅玲 +4 位作者 王连云 刘云 姜倩 郑澄碧 孙爱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 :观察阅读疗法 (Bibliotherapy)前后大学生 SCL- 90的变化。方法 :选择同一个年级的两个班 ,一个为阅读治疗班 (阅疗班 )进行三个月的阅疗 ,另一个为对照班不进行阅疗。阅读治疗前后采用 SCL- 90、SDS、SAS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施测... 目的 :观察阅读疗法 (Bibliotherapy)前后大学生 SCL- 90的变化。方法 :选择同一个年级的两个班 ,一个为阅读治疗班 (阅疗班 )进行三个月的阅疗 ,另一个为对照班不进行阅疗。阅读治疗前后采用 SCL- 90、SDS、SAS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施测。结果 :阅疗班与对照班相比三个月后阅疗班学生其 SCL— 90总分及除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因子外的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t=1.0 3- 4 .79,P<0 .0 1) ,阅疗班阅读治疗后其 SCL- 90总分降低值 (14 .84± 7.0 8)多于对照班三个月后的总分降低值 (4 .88± 2 .5 2 ) ,有统计学意义 (t=8.81,P<0 .0 1)。阅疗班阅疗后的 SDS、SAS总分低于阅疗前 (t=3.2 0 ,t=2 .89,P<0 .0 1) ,对照班三个月前后的 SDS、SAS总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 :阅读疗法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阅读治疗 SCL-90评定 SAS SDS 精神病性 统计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 阅读疗法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理论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登科 苏巧荣 +2 位作者 张宏卫 葛建荣 张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理论功能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2008年在我所鉴定的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31例为病例组,以我单位职工20名为正常对照组。根据脑损伤的部位将病例组分为额叶组(n=28)、颞叶组(n=31)、顶叶组(n=6...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理论功能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2008年在我所鉴定的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31例为病例组,以我单位职工20名为正常对照组。根据脑损伤的部位将病例组分为额叶组(n=28)、颞叶组(n=31)、顶叶组(n=6)、枕叶组(n=6)、联合组(n=53)和脑震荡组(n=7),根据病史中昏迷指数将病例组分为轻型组(n=83)、中型组(n=28)和重型组(n=20),根据后遗精神症状将病例组分为精神病组(n=14)、神经症组(n=63)、智力缺损组(n=22)和人格改变组(n=32)。应用错误信念、解释性心理理论、失言任务来评估被试的心理理论。结果:病例组的三项心理理论任务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如,总分(15.04±3.10)vs.(18.30±1.75),P<0.05]。额叶组、颞叶组、联合组的心理理论任务总分均低于对照组[(14.75±3.08),(15.13±3.17),(14.72±3.37)vs.(18.30±1.75);P<0.05],额叶组、颞叶组、联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型组患者心理理论任务总分均低于对照组[(15.45±2.80),(14.68±3.86),(13.85±2.91)vs.(18.30±1.75);P<0.05],轻、中、重型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精神病性症状、神经症样综合征、智力缺损、人格改变症状为主的患者的心理理论任务总分均低于对照组[(13.71±3.41),(16.89±1.97),(13.77±2.89)vs.(12.84±2.86);P<0.05],其中精神病性症状、智力缺损、人格改变症状者总分低于神经症样综合征患者(P<0.05)。多元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精神症状、精神症状与损伤部位的交互作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人格改变组、额叶损伤合并人格改变患者的得分为最低(P<0.05)。结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理论低于正常人,这种降低主要与后遗精神症状以及精神症状与损伤部位的交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 损伤部位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账户基本特征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4
作者 周静 徐富明 +2 位作者 刘腾飞 张军伟 蒋多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对经济行为进行编辑、分类、预算以及评估的过程。心理账户中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享乐主义编辑、非替代性和局部账户。这些特征又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享乐主义编辑受事件框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非替代性和预算控制受模... 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对经济行为进行编辑、分类、预算以及评估的过程。心理账户中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享乐主义编辑、非替代性和局部账户。这些特征又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享乐主义编辑受事件框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非替代性和预算控制受模糊性的影响,局部账户受价值原始水平、语义联系程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未来对心理账户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心理账户特征的普遍性、心理账户的机制及其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账户 享乐主义编辑 非替代性 预算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测与训练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铁民 韩冬 辛绍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86,共5页
以女子散打运动的项目特点为切入点,运用心理测量法和心理训练法,对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测与控制训练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特点由自信心、焦虑控制、注意力、反应能力、情绪状态调整构成;结合... 以女子散打运动的项目特点为切入点,运用心理测量法和心理训练法,对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测与控制训练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特点由自信心、焦虑控制、注意力、反应能力、情绪状态调整构成;结合散打运动专项特点进行心理训练,可有效提高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注意分配能力和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 心理特点 心理训练 心理控制 自信心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00
16
作者 闻吾森 王义强 +1 位作者 赵国秋 孙建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 :为探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及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及 3个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 2 72 3名成年被试者进行测量。结果 :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 目的 :为探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及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及 3个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 2 72 3名成年被试者进行测量。结果 :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社会支持水平低下、外控心理倾向的人主观幸福度低 ,心理症状多 ,心理健康水平低 ;同时还发现 ,内外控制感对社会支持水平也产生影响 ,内在控制感强的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多。结论 :提示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都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中介因素 ,研究这二个中介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心理控制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与其它伤害死亡全国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张艳萍 李献云 +9 位作者 王黎君 赵云霞 孟梅 张凤刚 彭俊 沈明华 刘亦慈 焦在库 杨功焕 费立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61-864,共4页
目的 :了解国内的自杀现状及其特征。方法 :用自制的意外死亡研究问卷按“心理解剖”的调查方法从全国 2 0个农村和 3个城市疾病监测点抽取 895例自杀和 70 1例其它伤害死亡案例。对每个案例的家属及周围知情者单独进行持续约 3小时的... 目的 :了解国内的自杀现状及其特征。方法 :用自制的意外死亡研究问卷按“心理解剖”的调查方法从全国 2 0个农村和 3个城市疾病监测点抽取 895例自杀和 70 1例其它伤害死亡案例。对每个案例的家属及周围知情者单独进行持续约 3小时的调查。结果 :自杀案例中 67%为服毒自杀 (大多数为存放在家中的物品 ) ;63 %自杀当时有精神障碍 (3 9 8%为抑郁症 ) ;2 7%有过自杀未遂 ;91%从未看过精神科医生 ;近一年最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为经济困难 (4 0 % )、患急重病 (3 8% )或夫妻不和 (3 5 % ) ;自杀前两天内 2 5 %有突出的人际关系冲突 ;自杀当时 10 %有他人在现场。与其它伤害死亡者比较自杀者女性多、年龄偏大、读书年限少、家庭收入低并出现慢性和急性负性生活事件多。结论 :我国自杀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当一部分属于冲动行为 ,与其它国家比自杀当时患精神障碍的比例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伤害死亡 负性生活事件 对照研究 常见 疾病监测点 精神科医生 全国性 结论 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尊在四川地震孤儿的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汪艳 张兴利 +4 位作者 朱明婧 谭纪村 石卉 孙姗姗 施建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2-566,共5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心理弹性来考察汶川地震孤儿群体的自尊在其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同伴提名问卷及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对401名五年级到初二的地震孤儿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自尊水平、同伴关系及其... 目的:本研究基于心理弹性来考察汶川地震孤儿群体的自尊在其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同伴提名问卷及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对401名五年级到初二的地震孤儿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自尊水平、同伴关系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探查自尊在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自尊量表总评分对照组显著高于四川儿童;震后孤儿组在同伴接受方面程度最高;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总评分和四川儿童没有显著差异;震后孤儿更多的投注于同伴接受,通过影响自我否定来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灾区非孤儿通过自我肯定的中介,调节了同伴拒绝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论:自尊在四川地震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体现了自我修复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 自尊 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素质训练对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冯正直 夏本立 +10 位作者 李国良 钟铁军 汪凤 杨国愉 刘云波 汪涛 姜巍 王江澜 刘俊丽 张艳 廖雅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野战部队军人394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97人,训练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军政训练。训练前后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进行测验。结果:心理素质训练前两组... 目的: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野战部队军人394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97人,训练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军政训练。训练前后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进行测验。结果:心理素质训练前两组军人自我和谐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军人的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93.2±10.28/95.5±11.8,t=2.027,P<0.05);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37.5±11.76/35.1±11.3,t=2.103,P<0.05)。训练组士兵(37.1±9.1/34.7±9.15,P<0.05)、士官(39.1±9.7/34.8±9.7)和军官(48.8±8.3/41.5±11.9,P<0.01)的自我灵活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训练组军官的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83.9±15.2/95.5±14.1,P<0.01)。训练组男性军人的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37.3±12.2/34.3±10.9,t=2.37,P<0.05),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92.8±14.4/96.4±12.8,t=2.450,P<0.05),训练组女性军人只有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91.4±11.74/96.7±10.0,t=2.089,P<0.05)。结论:军人心理素质训练能提高军人的自我和谐水平,以灵活性提高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和谐 心理训练 军人 随机对照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离异子女精神卫生问题调查 被引量:30
20
作者 刘建勋 黄建军 毛富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46-847,831,共3页
目的 :了解父母离异后单亲家庭子女的精神卫生状况 ,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天津市和平区中小学中的 12个班级 486名学生进行调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 49人 ,将其组成研究组 ,采用 1∶1配对的方法组成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 :了解父母离异后单亲家庭子女的精神卫生状况 ,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天津市和平区中小学中的 12个班级 486名学生进行调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 49人 ,将其组成研究组 ,采用 1∶1配对的方法组成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使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尊量表 (SES)、Achenbach氏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学习成绩评定表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存在各种精神卫生问题分别占 98%及 14 3 % (P <0 0 1)。两组比较单亲组性格内向 (分别为 2 8 6% ,12 2 % )、外向 ( 3 8 8% ,18 4% ) ;自尊心强 ( 2 6 5 % ,14 3 % )、自尊心差 ( 2 6 5 % ,4 1% ) ;早熟( 4 0 8% ,6 1% )、冷漠 ( 4 2 9% ,2 1% )、交往不良 ( 3 4 7% ,4 1% )、敌意 ( 12 2 %、 2 1% )和违纪行为( 2 8 6% ,2 1% ) ,均显著高于双亲家庭子女组。结论 :单亲家庭子女存在较多的精神卫生问题 ,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调查 单亲家庭子女 断面调查 离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