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薄板坯连铸结晶器钢/渣界面行为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军 于海岐 朱苗勇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43-248,共6页
利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和Lagrangian离散模型模拟了厚度为135 mm中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及钢/渣界面波动行为,分析了结晶器宽度、水口浸入深度、水口侧孔倾角、拉速和吹氩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和液面波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利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和Lagrangian离散模型模拟了厚度为135 mm中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及钢/渣界面波动行为,分析了结晶器宽度、水口浸入深度、水口侧孔倾角、拉速和吹氩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和液面波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液从三孔浸入式水口流入结晶器后形成上、下三个回流区;吹氩使结晶器上回流区靠近水口附近形成二次涡流;在一定拉速下,增加水口侧孔倾角和浸入深度均能有效抑制钢/渣界面波动;增加拉速和在一定拉速下增加结晶器宽度均将加剧液面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薄板坯 连铸结晶器 吹氩 钢/渣界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条增益介质波前畸变诊断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雷翔 董理治 +4 位作者 杨平 晏虎 刘文劲 王帅 许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51-1655,共5页
对波前重构算法中的区域法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应用于板条增益介质的波前畸变诊断。利用该方法对47块Nd:YAG板条增益介质沿厚度方向波前畸变进行测量,指出镀膜和加工等环节对增益介质的波前畸变可能造成的影响。按照波前畸变峰谷(PV)值... 对波前重构算法中的区域法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应用于板条增益介质的波前畸变诊断。利用该方法对47块Nd:YAG板条增益介质沿厚度方向波前畸变进行测量,指出镀膜和加工等环节对增益介质的波前畸变可能造成的影响。按照波前畸变峰谷(PV)值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增益介质造成的静态波前畸变参差不齐,测量样本中静态畸变PV值最多可达5μm以上,且仅有4.1%的增益介质静态畸变PV值小于1μm。通过选取某些增益介质使之级联,测量其组合波前畸变,发现在系统中使用两块波面互补的增益介质有助于减小系统的静态波前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复原 区域法 板条增益介质 波前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强度钢材钢框架梁柱组合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石永久 奥晓磊 +1 位作者 王元清 施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了研究中高强度钢材的采用对钢框架梁柱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4个足尺钢框架梁柱组合节点试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试验,获得了节点承载性能、滞回性能和破坏模式。试验从钢材强度、混凝土楼板配筋率、加载方式等影响因素出发... 为了研究中高强度钢材的采用对钢框架梁柱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4个足尺钢框架梁柱组合节点试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试验,获得了节点承载性能、滞回性能和破坏模式。试验从钢材强度、混凝土楼板配筋率、加载方式等影响因素出发,用承载力、极限转角、环线刚度、延性与耗能能力等指标评价节点的抗震性能。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节点主要破坏模式为钢梁下翼缘局部屈曲和混凝土压溃;采用中高强度钢材可以有效地提高节点承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抗震性能和延性;楼板配筋率对中高强度钢材节点承载性能和延性耗能影响不大;正对称受力节点具有更好的极限承载力和环线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强度钢材 梁柱组合节点 抗震性能 混凝土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厚板中间裂纹的研究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世维 张秀云 白朴存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3-186,共4页
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对有生产缺陷的铸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铸坯中间裂纹的形成主要是杂质元素的偏析造成的,特别要严格控制S元素的含量;同时从炼钢、浇注、生产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它们... 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对有生产缺陷的铸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铸坯中间裂纹的形成主要是杂质元素的偏析造成的,特别要严格控制S元素的含量;同时从炼钢、浇注、生产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它们对中间裂纹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使中间裂纹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连轧 中厚板 板坯 中间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计算模型对水中γ射线吸收剂量累积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原 李华 +3 位作者 刘立业 肖运实 熊万春 卫晓峰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4-279,共6页
为了开展不同计算模型对累积因子的影响研究,本文基于蒙特卡罗程序Geant4,分别使用无限大介质模型及无限大平板模型对水中的吸收剂量累积因子进行了计算,比较分析了不同计算模型下累积因子数据之间的差异,最终建立了水中无限大平板模型... 为了开展不同计算模型对累积因子的影响研究,本文基于蒙特卡罗程序Geant4,分别使用无限大介质模型及无限大平板模型对水中的吸收剂量累积因子进行了计算,比较分析了不同计算模型下累积因子数据之间的差异,最终建立了水中无限大平板模型下累积因子与无限大介质模型下的累积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该关系不受光子能量和自由程数的影响,可通过较少的参数和无限大介质下的累积因子值计算出无限大平板下的累积因子,能有效地减少累积因子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模型不同而引起的误差,提高了累积因子的实用性。本文工作可为其他介质材料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因子 平板模型 无限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厚板边裂的形成与控制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华 倪红卫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7-220,共4页
边裂是中厚板常见的表面缺陷之一。连铸坯角部表面横微裂和皮下气泡缺陷及轧制中轧板上下表面不均匀变形是边裂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钢中w[Als],避免高温浇注,选用合适的保护渣,控制矫直温度,保持铸机状况良好,改善铸坯角部的表面质... 边裂是中厚板常见的表面缺陷之一。连铸坯角部表面横微裂和皮下气泡缺陷及轧制中轧板上下表面不均匀变形是边裂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钢中w[Als],避免高温浇注,选用合适的保护渣,控制矫直温度,保持铸机状况良好,改善铸坯角部的表面质量;通过减小横轧展宽量,提高板坯加热均匀性,保证轧制压下量,优化轧机配辊,减小轧件边部的不均匀变形。可大大降低中厚板边裂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 板坯 边裂 横裂 皮下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封装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雷军 曹礼强 +2 位作者 吕文强 高松信 武德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29,共5页
为实现大尺寸、高储能的Nd:YAG板条激光增益介质模块的高可靠性工作,必须找到合适的封装工艺解决大尺寸无空洞、低热阻界面连接问题和界面低应力、低透射波前畸变问题。在充分了解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和冷却单元的特性后,选择了延展性好的... 为实现大尺寸、高储能的Nd:YAG板条激光增益介质模块的高可靠性工作,必须找到合适的封装工艺解决大尺寸无空洞、低热阻界面连接问题和界面低应力、低透射波前畸变问题。在充分了解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和冷却单元的特性后,选择了延展性好的铟作为焊料,实验得到最佳焊料层厚度,通过改进封装工艺的钎焊技术将这两部分可靠地连接在一起。改进的封装工艺实现了钎焊面积大于40cm2,空洞率小于0.5%,最大空洞面积小于1mm2的技术指标,工艺重复性大于90%。通过对焊料层的优化实现了尺寸为150.2mm×30mm×2.5mm板条激光增益介质静态透射波前畸变小于1μm,成品率优于80%,静态透射波前畸变小于1.5μm的模块成品率接近100%的技术指标。采用改进封装工艺焊接的单模块Nd:YAG板条激光器稳定输出功率达到4000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条激光增益介质 封装 无空洞 波前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泵浦复合结构板条介质泵浦光束不均匀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雷呈强 汪岳峰 +3 位作者 黄峰 侯军燕 殷智勇 段欣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基于Zemax软件下的非序列模式(Non-Sequential Mode)光线追迹法,分别模拟复合结构板条介质泵浦端面和掺杂介质区工作端面上的光强度分布。由追迹结果可知,经过整形,在泵浦面强度分布均匀的泵浦光束经过非掺杂介质区传播到掺杂介质工作... 基于Zemax软件下的非序列模式(Non-Sequential Mode)光线追迹法,分别模拟复合结构板条介质泵浦端面和掺杂介质区工作端面上的光强度分布。由追迹结果可知,经过整形,在泵浦面强度分布均匀的泵浦光束经过非掺杂介质区传播到掺杂介质工作端面后光束分布均匀性大大降低。研究表明复合结构板条介质中非掺杂介质区影响了泵浦光束,即泵浦光在非掺杂介质区传播过程中发生全内反射,导致部分光束在实际工作端面的部分区域发生叠加,从而致使实际工作端面泵浦光束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泵浦 复合结构板条介质 不均匀性 光束整形 泵浦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厚板坯料优化设计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忠 呼万哲 +1 位作者 龙建宇 高小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05-1410,共6页
通过对生产和设计流程的分析,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应用维护、设计管理与数据支撑按不同类型问题分别进行功能模块划分并构建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了中厚板坯料优化设计系统.系统重点解决了生产中涉及的一维和二维两种组合模式下的... 通过对生产和设计流程的分析,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应用维护、设计管理与数据支撑按不同类型问题分别进行功能模块划分并构建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了中厚板坯料优化设计系统.系统重点解决了生产中涉及的一维和二维两种组合模式下的母板板坯一体化设计问题,综合考虑最小化余材、最大化板坯轧制成材率,提出了结合最优化技术和启发式规则的混合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某钢厂的实例数据测试表明,系统在整体设计质量和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人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 坯料设计 下料问题 一体化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不同轨道类型振动传递规律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曾志平 黄相东 +2 位作者 王卫东 朱志辉 吴志鹏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79,112,共7页
研究目的:为克服现场试验对轨道结构振动传递规律评估时存在的误差较大、传感器测点的有限性等问题,并全面研究地铁轨道的动力响应及振动传递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普通轨道、中等减振扣件轨道、梯形轨枕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4种不... 研究目的:为克服现场试验对轨道结构振动传递规律评估时存在的误差较大、传感器测点的有限性等问题,并全面研究地铁轨道的动力响应及振动传递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普通轨道、中等减振扣件轨道、梯形轨枕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4种不同轨道-隧道系统,模拟落轴冲击试验,进行不同轨道类型振动传递规律对比研究。研究结论:(1)普通轨道和中等减振扣件轨道的道床竖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明显小于梯形轨枕轨道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对于隧道壁的竖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普通轨道、中等减振扣件轨道、梯形轨枕轨道以及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依次降低;(2)钢轨至道床的竖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以及动应力最大值传递率均为中等减振扣件轨道最小,普通轨道次之,梯形轨枕轨道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最大;(3)道床至隧道壁的竖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以及动应力最大值传递率均为中等减振扣件轨道最大,梯形轨枕轨道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明显小于普通轨道和中等减振扣件轨道;(4)本研究成果对地铁轨道设计、选型以及轨道结构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中等减振扣件轨道 梯形轨枕轨道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 有限元 振动传递规律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龙抽水蓄能电站上库防渗形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贺德直 李泽民 宋修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8-39,共2页
回龙抽水蓄能电站水量较少,上库库盆存在较严重的渗漏问题,如果不采取防渗措施将会直接影响电站运行。根据电站的地形地质情况和投资限制要求,对上库共考虑了6种防渗方案。通过非连续介质岩体三维渗流模拟方法对库区进行渗流分析和方案... 回龙抽水蓄能电站水量较少,上库库盆存在较严重的渗漏问题,如果不采取防渗措施将会直接影响电站运行。根据电站的地形地质情况和投资限制要求,对上库共考虑了6种防渗方案。通过非连续介质岩体三维渗流模拟方法对库区进行渗流分析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主干裂隙采用混凝土板、次要裂隙采用喷混凝土的组合全包的刚性防渗方案,这种刚性组合防渗方案在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措施中尚属首例,实践证明,该方案具有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等特点,能达到理想的防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密集带 防渗 喷混凝土 非连续裂隙介质 渗流计算 混凝土板 南阳回龙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NDO滑模反步法的中密度纤维板板厚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文秀 赵婷婷 +1 位作者 赵志江 郭艳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6-210,共5页
针对中密度纤维板板厚纠偏位置伺服系统存在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系统外部的干扰等因素引起的板厚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NDO的滑模反步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加入NNDO的滑模反步控制可以实现对位置信号的快速跟踪,跟踪误差的收敛速度也更... 针对中密度纤维板板厚纠偏位置伺服系统存在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系统外部的干扰等因素引起的板厚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NDO的滑模反步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加入NNDO的滑模反步控制可以实现对位置信号的快速跟踪,跟踪误差的收敛速度也更快,减弱了滑模反步控制器的控制输入抖振问题,改善了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对于干扰的鲁棒性,提高了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板厚控制 NNDO 滑模反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波在有时变磁等离子体片空间中的传播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正伟 阮成礼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4年第3期6-12,共7页
本文首次对平面波在有时变磁等离子体片的自由空间中的传播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表明,沿正Z轴传播的平面波(入射波)在磁等离子体片中激励起十一个波,除两个波外,其余波的频率均与入射波频率ω0不相等。其中两个沿正Z轴方向传播... 本文首次对平面波在有时变磁等离子体片的自由空间中的传播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表明,沿正Z轴传播的平面波(入射波)在磁等离子体片中激励起十一个波,除两个波外,其余波的频率均与入射波频率ω0不相等。其中两个沿正Z轴方向传播,一个沿负Z轴方向传播,这三个波的波数不变;另外八个波的波数与ω0无关,片两边的自由空间有两项场分量。当电子回旋角频率ωc为0时,其结论与文献[6]给出的为各向同性等离子体片时的一致;片厚d→∞时,则可得到为磁等离子体半空间时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波 等离子体 时变介质 空间 传播 电磁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通过多程放大系统传输特性的计算模拟
14
作者 张彬 吕百达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从FrantzNodvik方程出发,采用脉冲分割和介质薄片损耗模型,详细研究在不同的注入脉冲能量密度、放大器的增益恢复系数、增益分布、程间损耗和光束口径放大倍数的情况下,激光脉冲通过多程脉冲放大系统的传输特性。
关键词 多程脉冲放大 脉冲分割 传输特性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抽运板条介质抽运光束不均匀性及改善方法研究
15
作者 雷呈强 汪岳峰 +3 位作者 黄峰 侯军燕 殷智勇 段欣涛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9-1015,共7页
基于Zemax软件下的非序列模式(non-sequential mode)光线追迹法,分别模拟复合结构板条介质抽运端面和掺杂介质区工作端面上的光强度分布。由追迹结果可知,经过整形,在抽运面强度分布均匀的抽运光束经过非掺杂介质区传播到掺杂介质工作... 基于Zemax软件下的非序列模式(non-sequential mode)光线追迹法,分别模拟复合结构板条介质抽运端面和掺杂介质区工作端面上的光强度分布。由追迹结果可知,经过整形,在抽运面强度分布均匀的抽运光束经过非掺杂介质区传播到掺杂介质工作端面后光束分布均匀性大大降低。研究表明复合结构板条介质中非掺杂介质区影响了抽运光束,即抽运光在非掺杂介质区传播过程中发生全内反射,导致部分光束在实际工作端面的部分区域发生叠加,从而致使实际工作端面抽运光束分布不均匀。最后,依据平面波导匀化理论,从改变非掺杂介质区长度和入射光束发散角大小角度出发,提出改善抽运光束均匀性的思路,并进行了模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抽运 复合结构板条介质 不均匀性 光束整形 抽运耦合 平面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强度冷轧带肋钢筋基本性能
16
作者 顾万黎 王柏兴 李祚兴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5-18,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中强度冷轧带肋钢筋的机械性能和应力松弛试验结果。同时对该种钢丝配筋的预应力空心板的强度、刚度和抗烈性也进行了试验。中强度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为 1170MPa ,极限伸长率 (δ10 0 )为4 0 % ,松弛损失 (10 0 0h ,2 0... 本文介绍了中强度冷轧带肋钢筋的机械性能和应力松弛试验结果。同时对该种钢丝配筋的预应力空心板的强度、刚度和抗烈性也进行了试验。中强度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为 1170MPa ,极限伸长率 (δ10 0 )为4 0 % ,松弛损失 (10 0 0h ,2 0± 1℃ )不超过 8%σcon。与 6 5 0级钢筋相比 ,这种钢筋强度较高 ,可节省预应力钢筋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度冷轧带肋钢筋 强度 伸长率 松弛 空心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载荷作用下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碳化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宣东 章青 +2 位作者 顾鑫 夏晓舟 林其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23,共7页
疲劳荷载会加速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的碳化进程,给轨道板的安全服役带来不利影响。基于应力水平-疲劳寿命曲线(S-N曲线),构建以疲劳荷载作用次数为自变量的二氧化碳扩散系数影响函数,修正Saetta碳化模型的扩散项,以考虑高速列... 疲劳荷载会加速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的碳化进程,给轨道板的安全服役带来不利影响。基于应力水平-疲劳寿命曲线(S-N曲线),构建以疲劳荷载作用次数为自变量的二氧化碳扩散系数影响函数,修正Saetta碳化模型的扩散项,以考虑高速列车疲劳荷载对混凝土碳化行为的影响;进而,建立疲劳荷载作用下轨道板混凝土碳化模型,根据实测的位移时程数据,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获得轨道板关键区域的荷载响应和碳化深度,分析疲劳荷载作用次数、应力水平、环境湿度等因素对轨道板碳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疲劳荷载在轨道板使用寿命前期对碳化深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对轨道板使用寿命后期的碳化深度具有显著影响,与不考虑疲劳荷载效应相比,碳化深度增加了43.48%;湿度在0.45~0.75时,随着湿度增加,碳化深度逐步减小。所建立的模型和方法可为轨道板的耐久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板 混凝土碳化 数值模拟 疲劳荷载 介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变换在平板透镜成像中的FDTD分析
18
作者 马五星 吴先良 +1 位作者 时晶晶 罗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97-1100,共4页
文章研究了分析双负媒质平板成像规律的一种方法,双负介质的介电系数和磁导系数均为频率的函数,使本构关系在时域成为卷积关系,这就给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双负媒质平板中波的散射和传播带来困难;因此将Z变换理论应用到双负... 文章研究了分析双负媒质平板成像规律的一种方法,双负介质的介电系数和磁导系数均为频率的函数,使本构关系在时域成为卷积关系,这就给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双负媒质平板中波的散射和传播带来困难;因此将Z变换理论应用到双负媒质中的FDTD计算当中,对麦克斯韦方程做了修改,使得FDTD计算式独立于双负媒质函数,并给出双负媒质中与频率有关的FDTD表达式;数值仿真了电磁波与双负媒质平板的相互作用,详细讨论了双负媒质平板透镜成像理论,并提出了一种球差更小的平板透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负(DNG)媒质 Z变换 时域有限差分法 平板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圣林 李准 +3 位作者 马文超 叶飞 骆忠汉 李大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2,共6页
本文中简要介绍了武汉钢铁有限公司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CSP)工艺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实践情况.CSP工艺生产的硅钢具有成品磁性均匀、板形好的优势,但是在利用该技术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时,常存在... 本文中简要介绍了武汉钢铁有限公司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CSP)工艺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实践情况.CSP工艺生产的硅钢具有成品磁性均匀、板形好的优势,但是在利用该技术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时,常存在成品板表面瓦楞状缺陷严重、连铸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通过优化炼钢成分、热轧等相关工艺,可消除热轧板厚度方向中心的粗大形变组织,从源头上避免了粗大{100}<011>纤维组织的出现,消除了瓦楞状缺陷;通过提升冶炼效率和控制钢中夹杂物总量,可优化隧道炉的加热温度与在炉时间,大幅度提升了连铸生产效率,实现了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批量稳定制造,使CSP产线成为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热轧板原料的主要供给生产线.如何进一步提升钢水纯洁度、提高连铸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挖掘该产线生产薄带钢的技术优点,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CSP工艺 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常用减振轨道振动特性及减振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涂勤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对中等减振扣件轨道、梯形轨枕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普通整体道床轨道进行环境振动现场实测,对比分析地铁列车通过时不同轨道的钢轨、道床、隧道壁振动加速度(垂向、横向)及钢轨动态变形(垂向、横向).结果表明:4种类型轨道的钢轨振... 对中等减振扣件轨道、梯形轨枕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普通整体道床轨道进行环境振动现场实测,对比分析地铁列车通过时不同轨道的钢轨、道床、隧道壁振动加速度(垂向、横向)及钢轨动态变形(垂向、横向).结果表明:4种类型轨道的钢轨振动加速度相差不大;中等减振扣件轨道的道床振动加速度小于普通整体道床轨道,另外2种减振轨道明显大于普通整体道床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隧道壁振动加速度明显小于其他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最好;中等减振扣件轨道的钢轨动态变形明显大于其他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减振轨道 钢轨动态变形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 中等减振扣件轨道 梯形轨枕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