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OBAL EXISTENCE AND BLOW-UP PHENOMENA OF CLASSICAL SOLUTIONS FOR THE SYSTEM OF COMPRESSIBLE ADIABATIC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
1
作者 刘法贵 孔德兴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3-652,共10页
By means of maximum principle for nonlinear hyperbolic systems, the results given by HSIAO Ling and D. Serre was improved for Cauchy problem of compressible adiabatic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 and a complete result o... By means of maximum principle for nonlinear hyperbolic systems, the results given by HSIAO Ling and D. Serre was improved for Cauchy problem of compressible adiabatic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 and a complete result on the global existence and the blow-up phenomena of classical solutions of these system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sipation is strong enough to preserve the smoothness of ‘small ’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可压缩流体力学 方程组 经典解 整体存在性 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ial media use and employee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roles of work engagement and traditionality
2
作者 Wenjing Chen Bowen Zhe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1,20,66,共13页
Since social media increasingly infiltrates the workplace,it may affect employee innovation.However,how so-cial media use(SMU)affects employe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remains controversial.Therefore,this study explores... Since social media increasingly infiltrates the workplace,it may affect employee innovation.However,how so-cial media use(SMU)affects employe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remains controversial.Therefore,this study explore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U and employee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research model was tested through a survey of 221 Chinese employees.The results show that SMU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employee innovation performance,with work engagement acting as a mediator in this relationship.Employee tra-ditionality positively moderate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work-related SMU on work engagement,while traditionality has no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related SMU and work engagement.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U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offering insights into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by which SMU affects employee innovation.Furthermore,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mployee traditionality based o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enriching the knowledge of how traditionality influences the impacts of SMU.This study ha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enterprises regard-ing the proper use of social m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media use employee traditionality work engagement employe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内在逻辑、理论支点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彪 陈智睿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在进入新阶段后的整体谋划,事关主流媒体重新获得舆论主导权的核心问题,是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最新表征。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是突然出现的顶层设计,而是具备战略流、政策流、问题流和主体流四...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在进入新阶段后的整体谋划,事关主流媒体重新获得舆论主导权的核心问题,是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最新表征。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是突然出现的顶层设计,而是具备战略流、政策流、问题流和主体流四个层次的应然概念。文章系统梳理了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理论支点,包括对我国主流媒体相关研究议程进行梳理,以及对系统性变革从分散性到系统性、层次性到生态性、依赖性到自主性的理论逻辑进行阐述,展现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紧迫性与必然性。最后,从全局性站位、系统化思维、精准化传播以及智能化技术四个方面探讨了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系统性变革 多源流理论 全媒体传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流新闻媒体走向系统性变革的道路及挑战 被引量:3
4
作者 蔡雯 汪惠怡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文章基于系统论的理论视角,在主流媒体、中国新闻业、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这三个由微观到宏观的层面,从行动主体、以资源配置为纲的行动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经验与对策。中国主流新闻媒体在通过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而走... 文章基于系统论的理论视角,在主流媒体、中国新闻业、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这三个由微观到宏观的层面,从行动主体、以资源配置为纲的行动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经验与对策。中国主流新闻媒体在通过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而走向繁荣、突破行业边界实现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系统性变革,在微观层面应处理好新闻舆论“四力”之间的关系,中观层面应处理好四级媒体之间的关系、行政扶持与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宏观层面应处理好党和政府对媒体的治理和媒体参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新闻媒体 系统性变革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愿报偿体系行动逻辑下乡村社会治理的网络化呈现——以东岛刘家村的传统社群与云端社群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成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乡村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与普及,加速了乡村媒介虚拟空间浸润社会现实空间的速度与力度。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山东半岛沿海村庄新媒体参与乡村治理现状,从而分析志愿报偿体系建... 乡村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与普及,加速了乡村媒介虚拟空间浸润社会现实空间的速度与力度。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山东半岛沿海村庄新媒体参与乡村治理现状,从而分析志愿报偿体系建构的新行动逻辑以及基于此所形成的新的乡村社会治理空间。志愿报偿体系建构本质上是在志愿报偿、乡村治理和新媒体技术协同下,从想象到实践的乡村社会行动。志愿报偿体系是乡村媒介空间转型的一种具体叙事呈现。认同基础与推广逻辑,均可以看作源于新媒体“再地方化”的现实精神性活动,这反映出未来乡村治理的趋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志愿报偿体系 云端社群 媒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与Media流媒体技术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曹功靖 杨征 +1 位作者 王晖 吴玲达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3-105,共3页
通过研究和实例设计,探讨了Real流媒体技术和Media流媒体技术的异同之处,以及在应用当中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 REAL media 流媒体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系统化: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逻辑取向与行动路向 被引量:1
7
作者 齐向楠 朱天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共8页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党的二十大基于全媒体时代传播系统要素演变提出的新要求,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国家政治传播体系革新的关键、深度媒介化社会成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基础、媒体生态融合成为新型主流媒体价值创新的趋势...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党的二十大基于全媒体时代传播系统要素演变提出的新要求,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国家政治传播体系革新的关键、深度媒介化社会成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基础、媒体生态融合成为新型主流媒体价值创新的趋势。基于此,相应的加强进路,首先要坚持系统观念,明确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不仅是媒体的再体系化,还是治国理政大系统中传播单元及与其他关联社会单元的系统化,应以构建社会技术系统为逻辑框架展开。系统化建强全媒体传播体系,需辩证看待潜在的复杂性激增及适应性衰减的风险,并以能量空间生成与运作要件调试来统筹系统整体性和部分协同性,为国家传播体系范式转型举纲张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传播体系 系统观念 社会技术系统 媒体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Ictalunes punctatus)源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 media)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杨移斌 杨秋红 +3 位作者 胥宁 董靖 刘永涛 艾晓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9-1204,共6页
从湖南常德某养殖场死亡的斑点叉尾(Ictalunes punctatus)肝脏、肾脏、腹水及血水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菌株zy02。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用PCR方法同时扩增其16S rDNA和gyrB基因,分析了16S rDN... 从湖南常德某养殖场死亡的斑点叉尾(Ictalunes punctatus)肝脏、肾脏、腹水及血水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菌株zy02。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用PCR方法同时扩增其16S rDNA和gyrB基因,分析了16S rDNA和gyrB两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经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与gyrB基因序列分析,zy02株为中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该菌后发病鱼表现为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且从组织中再分离的细菌特性与原感染菌相同。腹腔注射后该菌株对斑点叉尾的半致死浓度为3.89×10~6CFU/mL。菌株zy02对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对红霉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磺胺异噁唑、克林霉素及利福平等5种药物耐药。本研究为斑点叉尾该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Ictalunes punctatus) 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 media) 鉴定 药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WindowsMedia构建的VOD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邹钢 敖永红 +1 位作者 曹承倜 柯水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8-78,79,共2页
关键词 WINDOWS media VOD系统 视频点播系统 网络教学 系统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形塑媒体系统性变革:DeepSeek的工程社会学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1,共9页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深度媒介化进入智能化阶段,此时,技术的工程社会学完成了由脱域、颠覆向“域定”方向转化,实现结构重置。媒体的系统性变革将沿着软件工程所预设的人工社会性方向发展,社交性是工程社会性设定...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深度媒介化进入智能化阶段,此时,技术的工程社会学完成了由脱域、颠覆向“域定”方向转化,实现结构重置。媒体的系统性变革将沿着软件工程所预设的人工社会性方向发展,社交性是工程社会性设定的中心。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GC其目标是实现传播过程的自动化,并逐渐进化为指令化。AI技术型构了人们的交往模式,也必然型构新闻实践,这宣告了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即将终结。大模型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颠覆并优化传播技术和方式,因而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契机,构成了主流媒体的组织复杂适应性态势,其域定性在于按照大模型和AIGC的逻辑构建传播生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媒体系统性变革 DeepSeek 工程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ows Media Service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学俊 别红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2年第3期51-53,共3页
流技术已成为当前Internet信息传播中的新手段,Windows Media Service以其独到的特点与优势成为其中主流技术,并在远程教育中有了用武的空间与系统的现实性。
关键词 WINDOWS media Service 远程教育 应用 流媒体技术 多媒体点播系统 媒体播放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全科前沿——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精神健康
12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M0003-M0003,共1页
2024年10月,Lancet与JAMA分别发表了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精神健康影响的社论——《Unhealthy influencers?Social Media and Youth Mental Health》和《Social Media and Suicide Risk in Youth》。文章指出,在过去15年,随着社交媒体... 2024年10月,Lancet与JAMA分别发表了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精神健康影响的社论——《Unhealthy influencers?Social Media and Youth Mental Health》和《Social Media and Suicide Risk in Youth》。文章指出,在过去15年,随着社交媒体使用频率的增加,10~24岁人群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及自我伤害行为出现显著增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患病率 自我伤害行为 社交媒体 JAMA med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赋能与生态形塑:精准国际传播体系智能化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积银 刘佳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60,共12页
基于媒介生态视角,从生态流变、生态困囿、生态突围及生态构型维度厘清精准国际传播体系智能化构建逻辑理路。精准国际传播体系构建问题在国家顶层设计深化完善、新一代智能技术迭代升级、国际舆论场博弈持续等现实环境,与媒介生态理论... 基于媒介生态视角,从生态流变、生态困囿、生态突围及生态构型维度厘清精准国际传播体系智能化构建逻辑理路。精准国际传播体系构建问题在国家顶层设计深化完善、新一代智能技术迭代升级、国际舆论场博弈持续等现实环境,与媒介生态理论适用与勾连的理论环境“相遇”中应运而生。当前精准国际传播体系整体构建面临主体聚合传播力不强、跨文化表达困境、海外平台壁垒、海外受众未细分、效果跟踪不及时等生态困囿。基于此,遵循全领域坚持精准思维、全过程强化技术嵌入、全链条深挖关键数据以及全方位把握传播动态突围要点,并将其融嵌于精准国际传播主体生态、话语生态、内容生态、平台生态、受众生态、评估生态等生态子集,尝试借助技术势能以“智”求“精”、以“智”谋“质”,构建起精准国际传播体系的智能生态图景,切实提升新时代中国精准国际传播水平与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态 国际传播体系 精准传播 传播效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ter-promoted green synthesis of heterocyclicβ-ketosulfides
14
作者 GU Wen ZHANG Shu-ting +2 位作者 YANG Fei ZUO Yi-wei ZHAO Zhi-gang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4-1287,共14页
A strategy for the green synthesis of heterocyclicβ-ketosulfides via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α-halogenated ketone with het-eroaryl thiols in water media is presented.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report... A strategy for the green synthesis of heterocyclicβ-ketosulfides via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α-halogenated ketone with het-eroaryl thiols in water media is presented.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reports,this new method had the advantages of base-free,additives-free,simple operation,mild condition,greenness,high efficiency,tolerance of a broad scope of substrates.Furth-more,the reaction could easily be scaled up in gram scale and the products also could easily transformed to other useful organic compounds.Mechanism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tautomerism of pyrimidine-2-thiol to pyrimidine-2(1H)-thione and the hy-drogen bond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synthesis water media heterocyclicβ-ketosulfides base-f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社交属性: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一个参照系
15
作者 陈龙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8,共11页
数字技术拓展了社会连接的边界,使广泛连接演变为普遍连接,重置了社会的信息方式。平台将人际关系和交往行为进行数字化的开发利用使传播活动具有了鲜明的社交属性。技术迭代使传播本质发生位移,由此催生了新的传播范式,带来了传播活动... 数字技术拓展了社会连接的边界,使广泛连接演变为普遍连接,重置了社会的信息方式。平台将人际关系和交往行为进行数字化的开发利用使传播活动具有了鲜明的社交属性。技术迭代使传播本质发生位移,由此催生了新的传播范式,带来了传播活动全流程要素的变化,表现为依据社交性思维架构传播及其相关活动。社交媒体平台依据人类交往行动的心理需求特征开展平台运营,并形成媒介逻辑、用户逻辑、平台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其运营体系。面对当前数字技术变革的现实,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需要脱域融合借鉴平台制度的设计方法,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可以从数据化与自我优化机制、内容定制化机制和选择机制三种机制得到启发。主流媒体应重视传播链条上所有行动者主体的价值,引入平台思维,重视用户的社交性需求。强化社交性服务功能和机制以扩大用户群;做优、做强新闻内容产品以活跃用户群;发挥信源优势和特色,做强“订制化”和“公度化”机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 社交属性 主流媒体 系统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散特性的层状介质面波自由场反演
16
作者 薛耀辉 董志骞 +3 位作者 李钢 余丁浩 王睿 张昊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0-1280,共11页
面波自由场反演是实现土-结相互作用(SSI)体系地震动输入以及揭示结构真实地震响应行为的重要步骤之一。现有反演方法将地表地震动全部作为体波考虑,仅对体波自由场进行反演。为了弥补忽略面波带来的反演精度不足,提出了一种层状介质场... 面波自由场反演是实现土-结相互作用(SSI)体系地震动输入以及揭示结构真实地震响应行为的重要步骤之一。现有反演方法将地表地震动全部作为体波考虑,仅对体波自由场进行反演。为了弥补忽略面波带来的反演精度不足,提出了一种层状介质场地基于频散特性的面波自由场反演方法,为SSI体系地震响应分析提供准确的面波激励。该方法针对频散面波多模态相互耦合、难以分离的问题,采用平均能流密度来表征各频散模态的参与量,并结合频域动力刚度矩阵计算了模态参与系数;然后采用模态参与系数对各频散模态进行解耦,将地表面波分量分配给各单阶频散模态进行单模态面波自由场反演;最后利用模态叠加原理将所有单模态面波自由场合成多模态面波自由场。方法的准确性和应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反演方法能够准确地还原地下真实的面波自由场以及揭示频散面波对SSI体系地震响应的重要影响,可用于为SSI体系抗震设计、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定量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自由场反演 SSI体系 层状介质 频散特性 能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防治效果评价指标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邝岩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79,F0003,共9页
[研究目的]网络暴力严重破坏网络生态,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对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发现预防与治理网络暴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助于防范化解网络内容风险,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信息生态理论,... [研究目的]网络暴力严重破坏网络生态,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对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发现预防与治理网络暴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助于防范化解网络内容风险,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环境4个维度构建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防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网络暴力案例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结论]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防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由11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构成,涵盖网络暴力防治效果的过程性要素和结果性要素。实证结果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可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动态评估和提升其网络暴力防治效果的指引,并有助于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网络暴力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信息生态理论 社交媒体 评价指标体系 防治效果 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磊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系统性重构需求,以期通过理论逻辑重塑与实践路径优化,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质人才。课程重构以价值引领、结构重组与数智赋能为逻辑主线,聚焦数字创意与智能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本文...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系统性重构需求,以期通过理论逻辑重塑与实践路径优化,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质人才。课程重构以价值引领、结构重组与数智赋能为逻辑主线,聚焦数字创意与智能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本文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目标定位强调数字智能素养与跨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内容遵循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原则;教学活动形成“师-生-机”协同创新模式;教学评价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动态反馈。本文的重点在于深化AI技术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的应用,通过智能算法优化课程设计,构建动态更新的多模态资源库,并嵌入虚拟制作、智能生成等实践场景,以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数字媒体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范式,推动专业教育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在场:边境县融媒体中心护边员角色的符号建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雅盼 朱爱敏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文章借助符号学理论,围绕新疆边境县融媒体中心护边员角色的符号意指传播实践,运用罗兰·巴特的符号二级意指系统对其传播符号进行分析,探究新疆边境县融媒体中心在护边员角色传播中的符号建构机制,对新疆边境县融媒体中心在护边员... 文章借助符号学理论,围绕新疆边境县融媒体中心护边员角色的符号意指传播实践,运用罗兰·巴特的符号二级意指系统对其传播符号进行分析,探究新疆边境县融媒体中心在护边员角色传播中的符号建构机制,对新疆边境县融媒体中心在护边员角色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边境县融媒体中心将“家国”的宏大叙事融入护边员角色的叙事符号中,通过对文字、图像、音频等视听符号进行有效整合,与受众在互通的意义空间中实现对符号的编码与解码。边境县融媒体中心以“五星红旗”等标识性实物符号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实现国家在场的物化,以中华文化共同体成员共有的爱国迷思建构起“公共舆论场”,凝聚社会共识,并以共有意象符号的强烈文化意指唤起受众情感共鸣,在受众情感共振中兵团与地方的边境县融媒体中心用符号共同绘制出国家在场的传播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边员 边境县融媒体中心 符号 二级意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method for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windproof performance of porous windbreaks for high-speed railways based on a physical model
20
作者 LIU Dong-run WAN Yuan +4 位作者 LI Yan-cheng ZHOU Nan-qing WANG Tian-tian ZHANG Lei LIN Tong-t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535-1547,共13页
Following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osity windbreak,this study suggests a new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for the wind field of the windbreak based on the porous medium physical model.This method ca... Following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osity windbreak,this study suggests a new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for the wind field of the windbreak based on the porous medium physical model.This method can transform the reasonable matching problem of the porosity and windproof performance of the windbreak into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the porous medium and the aerodynamic load of the train.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the hole type on the wind field behind the porosity windbreak.The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the porous medium,the porosity of the windbreak,and the aerodynamic loads of the train i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ous media physical model can be used instead of the windbreak geometry to study the windbreak-trai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and the process of using this method is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windbreak windproof performance porous media physical model high-speed tr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