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6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erarchical hybrid testability model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information fusion 被引量:4
1
作者 Xishan Zhang Kaoli Huang +1 位作者 Pengcheng Yan Guangyao L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523-532,共10页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testabili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for complex equipment under a small sample test in the equipment life cycle, the hierarchical hybrid testability model- 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 (HH...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testabili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for complex equipment under a small sample test in the equipment life cycle, the hierarchical hybrid testability model- 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 (HHTME), which combines the testabi- lity structure model (TSM) with the testability Bayesian networks model (TBNM), is presented. Firstly, the testability network topo- logy of complex equipment is built by using the hierarchical hybrid testability modeling method. Secondly, the prior conditional prob- ability distribu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is determined through expert experience. Then the Bayesian method is used to update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history test information, virtual simulation information and similar product in- formation. Finally, the learned hierarchical hybrid testability model (HHTM)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testability of equipment.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modeling methods, the relative deviation of the HHTM is only 0.52%,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 is the most accu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sample complex equipment hierarchical hybrid information fusion testability modeling and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L:classifier fusion model for Android malware detection
2
作者 XU Xiaolong JIANG Shuai +1 位作者 ZHAO Jinbo WANG Xin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63-177,共15页
The rapid growth of mobile applications,the popularity of the Android system and its openness have attracted many hackers and even criminals,who are creating lots of Android malware.However,the current methods of Andr... The rapid growth of mobile applications,the popularity of the Android system and its openness have attracted many hackers and even criminals,who are creating lots of Android malware.However,the current methods of Android malware detection need a lot of time in the feature engineering phase.Furthermore,these models have the defects of low detection rate,high complexity,and poor practicability,etc.We analyze the Android malware samples,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alware and benign software i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calls,permissions,and other attributes.We classify the software’s threat levels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of features.Then,we propose deep neural networks an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with ensemble learning(DCEL),a new classifier fusion model for Android malware detection.First,DCEL preprocesses the malware data to remove redundant data,and converts the one-dimensional data into a two-dimensional gray image.Then,the ensemble learning approach is used to combine the deep neural network with th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and the final classifica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voting on the prediction of each single classifier.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Drebin and Malgenome datase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current state-of-art models,the proposed DCEL has a higher detection rate,higher recall rate,and lower computational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 malware detection deep learning ensemble learning model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ff-Fusion:基于模糊逻辑驱动的医学图像扩散融合网络分割模型
3
作者 耿胜 丁卫平 +3 位作者 鞠恒荣 黄嘉爽 姜舒 王海鹏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4-285,共12页
医学图像分割在临床诊疗和病理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去噪扩散模型在图像分割建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其能够更好地捕获图像中的复杂结构和细节信息。然而,利用去噪扩散模型进行医学图像分割的方法大多忽略了分割目标的边... 医学图像分割在临床诊疗和病理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去噪扩散模型在图像分割建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其能够更好地捕获图像中的复杂结构和细节信息。然而,利用去噪扩散模型进行医学图像分割的方法大多忽略了分割目标的边界不确定和区域模糊因素,从而造成了最终分割结果的不稳定性和不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驱动的医学图像扩散融合网络分割模型(FDiff-Fusion)。该模型通过将去噪扩散模型集成到经典U-Net网络中,有效地从输入医学图像中提取丰富的语义信息。由于医学图像的分割目标边界不确定性和区域模糊化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U-Net网络的跳跃路径上设计了一种模糊学习模块。该模块为输入的编码特征设置多个模糊隶属度函数,以描述特征点之间的相似程度,并对模糊隶属度函数应用模糊规则处理,从而增强了模型对不确定边界和模糊区域的建模能力。此外,为了提高模型分割结果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在测试阶段引入了基于迭代注意力特征融合的方法。该方法将局部上下文信息添加到注意力模块中的全局上下文信息中,以融合每个去噪时间步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的先进分割网络相比,FDiff-Fusion在BRATS 2020脑肿瘤数据集上获得的平均Dice分数和HD95距离分别为84.16%和2.473mm,在BTCV腹部多器官数据集上获得的平均Dice分数和HD95距离分别为83.82%和7.98mm,表现出良好的分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噪扩散模型 U-Net网络 医学图像分割 模糊学习 迭代注意力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ly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using multi-parameter fusion Singer model 被引量:6
4
作者 Shuyi Jia Yun Zhang Guohong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5期841-850,共10页
An algorithm of highly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tracking error caused by strong maneuver. In this algorithm, a new estimator, named as multi-parameter fusion Singer (MF-Sin... An algorithm of highly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tracking error caused by strong maneuver. In this algorithm, a new estimator, named as multi-parameter fusion Singer (MF-Singer) model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Singer model and the fuzzy reasoning method by using radial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of the target, and applied to the problem of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in strong maneuvering environment and operating environment.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MF-Singer model i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manuevering tracking models. It is shown that the MF-Singer model outperforms these algorithms in several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euvering target multi-parameter fusion Singer (MF-Singer) fuzzy reasoning Singer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idence fusion procedure based on hybrid DSm model 被引量:2
5
作者 Hongfei Li Hongbin Jin Kangsheng T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6期959-967,共9页
Dezert-Smarandache(DSm) theory, a new information fusion theory, is widely applied in image processing, multiple targets tracking identification, and other areas for its excellent processing ability of imperfect inf... Dezert-Smarandache(DSm) theory, a new information fusion theory, is widely applied in image processing, multiple targets tracking identification, and other areas for its excellent processing ability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However, earlier research on DSm theory mainly focused on one sort of questions. An evidence fusion proced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hybrid DSm model to compensate for a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entire information procedure of DSm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idence fusion procedure, as well as correlative node input and output information. Key steps and detailed procedures of evidence fusion are also discussed. Finally, an experiment illustrat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evidence fusion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zert-Smarandache(DSm) theory evidence fusion procedure hybrid DSm model information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Modeling of Heterogeneous Spatial Analysis for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 Grid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6
作者 Wei Ji,Xincai Wu Facul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 430074,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87-287,共1页
With the high-tech industrialization of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earth strategy,the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 have been decided to be the key research fields in C... With the high-tech industrialization of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earth strategy,the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 have been decided to be the key research fields in China.In these fields,from the model based on topology data,through simple feature data model to rule-based data model,the basic spatial analysis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modeling of HETEROGENEOUS spatial analysis suspended inversion architecture FUNCTION WAREHOUSE FUNCTION POLYMERIZATION FUNCTION fusion operator OVER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on Dual-stream Deep Network
7
作者 XIE Hui ZHANG Pengyuan +4 位作者 DONG Zexiao YANG Huiting KANG Huan HE Jiangshan CHEN Xueli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8,共10页
Blended teaching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teaching metho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nstructing a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model is helpful to improve students’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helps t... Blended teaching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teaching metho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nstructing a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model is helpful to improve students’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helps teachers to better implement course teaching.However,a lack of evaluation models for the fusion of temporal and non-temporal behavioral data leads to an unsatisfactory evaluation effect.To meet the demand for predicting students’academic performance through learning behavior data,this study proposes a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method that integrates expert perspective indicators to predict academic performance by constructing a dual-stream network that combines temporal behavior data and non-temporal behavior data in the learning process.In this paper,firstly,the Delphi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and process the course learning behavior data of students 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earning behavior with universality;secondly,the Mann-Whitney U-test and the complex correlation analysis are used to analyze further and validate the evaluation indexes;and lastly,a dual-stream information fusion model,which combines temporal and non-temporal features,is established.The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model is built,and the results of the mean absolute error(MAE)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indexes are 4.16 and 5.29,respectively.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combining expert perspectives for evaluation index selection and further fusing temporal and non-temporal behavioral features that for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is rationality,accuracy,and effectiveness,which provides a powerful help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ended teaching Expert perspective indicators Two-stream information fus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与深度图像融合的生菜表型特征估算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声链 李沂杨 +3 位作者 李帼 贾小泽 鞠青青 钱婷婷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101,共9页
采用自动化手段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表型特征进行精准测量对于育种和栽培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工厂化生菜种植中的表型特征无损精准检测需求,通过融合深度相机采集的RGB图像和深度图像,利用改进的DeepLabv3+模型进行图像分割,并... 采用自动化手段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表型特征进行精准测量对于育种和栽培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工厂化生菜种植中的表型特征无损精准检测需求,通过融合深度相机采集的RGB图像和深度图像,利用改进的DeepLabv3+模型进行图像分割,并通过双模态回归网络对生菜表型特征进行估算。本文改进的分割模型的骨干网络由Xception替换为MobileViTv2,以增强其全局感知能力和性能;在回归网络中,提出了卷积双模态特征融合模块CMMCM,用于估算生菜的表型特征。在包含4个生菜品种的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对鲜质量、干质量、冠幅、叶面积和株高共5种生菜表型特征进行估算,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222、0.9314、0.8620、0.9359和0.8875。相较于未添加CMMCM和SE模块的RGB和深度图的表型参数估计基准ResNet-10(双模态),本文改进的模型决定系数分别提高2.54%、2.54%、1.48%、2.99%和4.88%,单幅图像检测耗时为44.8 ms,说明该方法对于双模态图像融合的生菜表型特征无损提取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表型估算 模态融合 分割模型 RGB图像 深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推荐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汉达 李腾飞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2-911,共10页
针对目前推荐系统难以获得特征信息,缺乏有效的方法来表示特征信息的权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推荐模型FFADeepCF_SPS。首先,针对特征表示不够充分的问题,使用因子分解机融合特征,将特征从一维扩展到高维,从而... 针对目前推荐系统难以获得特征信息,缺乏有效的方法来表示特征信息的权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推荐模型FFADeepCF_SPS。首先,针对特征表示不够充分的问题,使用因子分解机融合特征,将特征从一维扩展到高维,从而获得特征的低阶表示,然后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高阶特征,并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将2种特征组合起来,以获得所需的特征表示;其次,针对单头注意力机制过度倾斜权重的问题,使用将输入切分成多个单头分别计算其注意力权重的多头注意力机制,再经由线性变换将各结果进行拼接,获得最终的输出;最后,结合上述2点构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推荐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4个公开数据集上与基线模型GMF、DeepCF_SPS和CNN-BiLSTM进行了对比实验以及消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上,所提模型与基线模型相比在MSE、RMSE、MAE评价指标上表现出的性能均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推荐模型 评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疲劳的“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腐蚀疲劳问题为例
10
作者 张清华 唐琨 +3 位作者 崔闯 马燕 袁晓鹏 李亚鹏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27,共14页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严重威胁钢结构安全的腐蚀疲劳问题作为示例,研究并讨论理论模型和方法应用的具体问题。确定腐蚀疲劳表征指标,提出信息提取方法;基于腐蚀焊接接头点云形貌以及断裂力学裂纹扩展理论,构建了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融合模型,通过调整数据与物理驱动损失函数的权重配比,建立适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模型。设计并完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疲劳试验,以腐蚀形貌点云数据及裂纹扩展信息作为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数据,通过腐蚀疲劳寿命PINN预测模型,实现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多维、多源信息的有效融合。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融合试验数据与物理先验知识,显著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多源疲劳信息融合能够显著增强模型在应对复杂腐蚀疲劳行为时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所提出的“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方法为解决钢结构疲劳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疲劳 “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 信息融合 模型试验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震宇 秦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发挥引导和促转作用。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2013~2023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驱动作用,二者之...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发挥引导和促转作用。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2013~2023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驱动作用,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这种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3个渠道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优化金融错配、加大研发投入。据此,本文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企业数字化转型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融资约束 门槛效应 金融错配 研发投入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语义信息的废旧机械产品信息建模方法
12
作者 王蕾 刘新兰 +2 位作者 郭钰瑶 张泽琳 夏绪辉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8,共9页
废旧机械产品广义生长再制造,是实现从废旧机械产品到性能提升、功能拓展或恰当重用的多层级多粒度再制造过程。针对废旧机械产品广义生长再制造可行产品集合种类众多,导致其产品信息繁杂、信息联系较差,影响废旧机械产品及其零件再制... 废旧机械产品广义生长再制造,是实现从废旧机械产品到性能提升、功能拓展或恰当重用的多层级多粒度再制造过程。针对废旧机械产品广义生长再制造可行产品集合种类众多,导致其产品信息繁杂、信息联系较差,影响废旧机械产品及其零件再制造目标产品检索与选择效率及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语义信息的废旧机械产品信息建模方法。综合考虑废旧机械产品中零件的关联关系以及零件本身的材料、结构和失效等信息,融合语义信息和拓扑图论,将影响广义生长再制造选择的产品信息进行准确描述与整合,形成产品信息图。通过对零件的检索,对比所提产品信息模型与常见信息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建模 机械产品 融合语义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CNN算法的脑电动态连续情绪识别研究
13
作者 揭丽琳 刘勇 +3 位作者 王铭勋 邹杨萌 徐亦璐 鲁宇明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7-1360,共14页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情绪具有动态和多样化的特征,受外部环境、社交互动以及个体内在状态的共同影响.针对脑电情绪识别研究通常局限于实验室的静态场景,未能充分考虑情绪的动态连续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TCNN算法的脑电动态连...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情绪具有动态和多样化的特征,受外部环境、社交互动以及个体内在状态的共同影响.针对脑电情绪识别研究通常局限于实验室的静态场景,未能充分考虑情绪的动态连续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TCNN算法的脑电动态连续情绪识别方法 .首先,设计了适用于动态情境的脑电数据采集范式,使用64通道的脑电设备收集24名受试者在经历开心至平静、平静至开心、平静至悲伤、悲伤至平静、平静至紧张和紧张至平静六种动态连续情绪转变时的脑电信号,并进行了动态连续情绪标签的标注.其次,对现有的TCNN算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一种双流网络模型进行动态连续情绪识别.该模型通过短期流利用时序卷积模块捕捉局部时间序列特征,而长期流则通过Transformer模块捕捉全局时间序列特征.最后,对提取的脑电特征进行特征层融合,以获得更加精准的动态连续情绪识别结果.结果表明:在采集的动态连续情绪数据集上,本文方法在六种情绪的valence和arousal上分别取得了最小误差均值0.083和0.084;在DEAP数据集上,valence和arousal的误差分别低至0.108和0.113.与四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以及GRU、CGRU、CNN、CNN-LSTM、CNN-Bi-LSTM、TCNN等六种深度学习模型相比,本文方法表现出了更高的识别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满足应用场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情绪识别 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 双流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道路BIM模型与倾斜实景模型坐标匹配方法
14
作者 刘冰 康霖帅 +2 位作者 刘如飞 李言虎 陆邹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38-3443,共6页
为解决现有大场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中道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模型与倾斜实景模型融合展示中存在的坐标基准不统一问题,提出一种道路BIM模型与倾斜实景地理坐标高... 为解决现有大场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中道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模型与倾斜实景模型融合展示中存在的坐标基准不统一问题,提出一种道路BIM模型与倾斜实景地理坐标高精度匹配方法。针对道路带状分布特征及道路养护需求,首先对模型进行分段处理;然后根据道路路面及资产设施模型的特征点分布设计构建一种空间距离加权的最小二乘坐标匹配参数拟合方法,重点解决各分段路面的精准接边难题。选取真实道路数据展开实验,验证该坐标匹配方法,通过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道路模型与倾斜实景模型匹配产生偏差的问题,匹配后二者之间的精度达到毫米级,满足道路交通设施数字化管养和动态更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模型坐标匹配 加权最小二乘 CESIUM 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格融合模型的垃圾评论识别研究
15
作者 刘伟江 马小雯 王博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5,共13页
[目的/意义]为有效解决基元学习器和集成模型对单形态特定模式的依赖和局限,本文通过加大观察粒度将分类器拓展为可适应多形态混合模式的分类器,以期提升模型理解能力和分类能力。[方法/过程]本文以概念集替代原始特征,引入互斥概念集... [目的/意义]为有效解决基元学习器和集成模型对单形态特定模式的依赖和局限,本文通过加大观察粒度将分类器拓展为可适应多形态混合模式的分类器,以期提升模型理解能力和分类能力。[方法/过程]本文以概念集替代原始特征,引入互斥概念集和正交样本集的概念,对样本进行分离、归纳和融合,构建概念格融合模型,并从模型特质、模型能力、模型品质及过拟合4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结论]以亚马逊23971条评论为样本集的测算结果表明,概念格融合模型在准确性、稳定性、抗干扰性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且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佳的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评论 基元学习器 集成模型 概念格 概念格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16
作者 邸敬 王鹤然 +2 位作者 梁婵 刘冀钊 廉敬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3,共16页
针对去噪扩散模型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中缺少基准真实值和可见光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模型。条件扩散模型利用拼接技术将拼接源图像作为基准真实值进行训练,获得红外与... 针对去噪扩散模型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中缺少基准真实值和可见光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模型。条件扩散模型利用拼接技术将拼接源图像作为基准真实值进行训练,获得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特征提取任务的最优先验分布,在反向去噪过程中引入多通道似然校正模块,更有效地模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多通道复杂分布。然后,提出细节自适应去噪网络来完成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多通道高低频特征提取任务。最后,在融合网络中设计了一种多通道高低频并行融合模块,采用区域一致性融合网络和多通道低频特征融合网络分别完成高低频特征的融合。该模型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提供了一种可训练的扩散模型范式用于特征提取,使用特定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融合。通过与近年来提出的9种高水平方法相比,在MSRS和RoadScen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8种客观评价指标平均提升了4.52%~59.62%。本文方法在色彩保真度和纹理细节保持等方面都优于其他方法,符合人眼视觉特性,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光照和环境场景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与可见光 条件扩散模型 细节自适应去噪网络 多通道高低频并行融合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社交网络平台的多模态网络欺凌检测模型研究
17
作者 李猛坤 李柯锦 +3 位作者 王琪 袁晨 吕慧颖 应作斌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络欺凌问题日益突出,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多样化网络表达形式提高了网络欺凌的检测和治理难度.构建了一个包含文本和图片的中文多模态网络欺凌数据集,将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络欺凌问题日益突出,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多样化网络表达形式提高了网络欺凌的检测和治理难度.构建了一个包含文本和图片的中文多模态网络欺凌数据集,将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与ResNet50模型相结合,分别提取文本和图片的单模态特征,并进行决策层融合,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检测,实现了对网络欺凌与非网络欺凌2个类别的文本和图片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网络欺凌检测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出包含文本与图片的具有网络欺凌性质的社交网络帖子或者评论,提高了多模态形式网络欺凌检测的实用性、准确性和效率,为社交网络平台的网络欺凌检测和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凌 多模态 特征融合 检测模型 社交网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模态多层特征融合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
18
作者 李智杰 程鑫 +3 位作者 李昌华 高元 薛靖裕 介军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9-1000,共12页
多模态语义分割网络能够利用不同模态中的互补信息来提高分割精度,在地物分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现有的多模态遥感影像语义分割模型大多忽略了深度特征的几何形状信息,未将多层特征充分利用就进行融合,导致跨模态特征提取不... 多模态语义分割网络能够利用不同模态中的互补信息来提高分割精度,在地物分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现有的多模态遥感影像语义分割模型大多忽略了深度特征的几何形状信息,未将多层特征充分利用就进行融合,导致跨模态特征提取不充分,融合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提取和多层特征融合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模型。通过构建双分支编码器,模型能够分别提取遥感影像的光谱信息和归一化数字表面模型(nDSM)的高程信息,并深入挖掘nDSM的几何形状信息。引入跨层丰富模块细化完善每层特征,从深层到浅层充分利用多层的特征信息。完善后的特征通过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对特征进行差异性互补和交叉融合,以减轻分支结构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多模态特征的优势,从而提高遥感影像分割精度。在ISPRS Vaihingen和Potsdam数据集上进行实验,mF1分数分别达到了90.88%和93.41%,平均交互比(mIoU)分别达到了83.49%和87.85%,相较于当前主流算法,该算法实现了更准确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归一化数字表面模型(nDSM) 语义分割 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用户知识融合的隐式情感分析研究
19
作者 廖健 张楷 +2 位作者 王素格 雷佳 张益阳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隐式情感分析因其缺乏显式情感线索的特性是情感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难点之一。传统的隐式情感分析方法通常针对隐式情感文本本身的信息进行建模,没有考虑隐式情感的主观差异性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用户知识融合的隐式情感分析模... 隐式情感分析因其缺乏显式情感线索的特性是情感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难点之一。传统的隐式情感分析方法通常针对隐式情感文本本身的信息进行建模,没有考虑隐式情感的主观差异性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用户知识融合的隐式情感分析模型HELENE,从用户数据中挖掘用户异构的内容知识、社会化属性知识以及社会化关系知识,基于图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动态预训练模型分别从内、外部两个维度对用户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与隐式情感文本语义信息进行融合学习,实现对隐式情感进行主观差异化建模。此外,该文构建了一个用户个性化通用情感分析语料库,涵盖了较为完整的文本内容信息、用户社会化属性信息和关系信息,可同时满足面向用户个性化建模的隐式或显式情感分析相关研究任务的需要。在所构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文方法相比基线模型在用户个性化隐式情感分析任务上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情感分析 用户知识建模 异构知识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背景的框架-属性耦合建模技术:以锦州市规划区为例
20
作者 李旭光 马天宇 +5 位作者 吴季寰 江山 赵岩 于慧明 邹君 富建华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555,共11页
三维地质模型是城市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可视化数据资源,开发兼具地质背景条件与空间准确性的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是当前数字地质领域的重点突破方向。本文研究以锦州市规划区为例,构建了以资料整理、框架刻画、网格剖分和属性... 三维地质模型是城市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可视化数据资源,开发兼具地质背景条件与空间准确性的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是当前数字地质领域的重点突破方向。本文研究以锦州市规划区为例,构建了以资料整理、框架刻画、网格剖分和属性赋值为基础模块的框架-属性耦合建模技术。将钻孔数据、地质平面图和地表高程作为模型的信息源,采用断层自动拆分聚合算法精细刻画断层面形态,并基于变形场的断裂恢复法生成地层界面,构建地质界面框架模型。在框架内部按地层的地质背景条件选择网格节点排列模式以生成截断矩形网格,并将属性数据粗化到采样点所处的网格节点中。应用变差函数分析已有属性的分布特征,以此匹配插值算法完成模型空间内网格节点的属性赋值。本技术整合并完善了多类型地质信息的层级关系,实现了对地层性质的准确重现,所建立的模型在地质体空间交切关系展示与地质背景表达方面均具备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地质背景 多源数据融合 网格剖分 属性插值 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