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挑战及其回应 |
徐拥军
陈晓婷
闫静
|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2
|
人工智能风险体系与模块化评价指标构建实证研究 |
苏文成
洪舒悦
卢章平
刘桂锋
潘颖
|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活劳动、人工智能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
阎孟伟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4
|
赋能和消解: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真实的碰撞 |
李明德
李聿哲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5
|
类ChatGPT嵌入微博网络舆情生成图景的实证分析 |
易臣何
周佳瑾
赵雨芊
|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6
|
主体教育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价值与路径 |
房洁
张秀萍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泛逻辑学——逻辑学的大一统理论 |
何华灿
何智涛
|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劳动价值论发展的人工智能前沿 |
王天恩
焦成焕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博弈论视角下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治理困境及化解策略研究 |
陈翠荣
崔红岩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到器道合一:基于人机关系对智能出版流程的再思考 |
李林容
姜书婷
|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理论变革与美学话语构建 |
鲍远福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产品开发人智融合机制 |
谢康
卢鹏
夏正豪
|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古典心与新赋能:数智时代的人文——一个人文语义学的视角 |
张宝明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GAI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裂变—聚合”双机制模型 |
詹泽慧
杨明欢
张伟春
刘梦彧
邹萱萱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指向深度理解的科学项目式学习:关键特征与实施路径 |
高潇怡
吕雅洁
刘天伟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差异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 |
袁婧
孙凌云
吴飞
李艳
|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7
|
人工智能服务对消费者道德行为的双刃剑效应 |
彭晨明
屈奕帆
郭晓凌
陈增祥
|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8
|
人工智能与波普尔“世界4”:智慧时代图书馆的认知重构 |
刘炜
林海青
|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基于工作场景学习:价值意蕴、发展隐忧和未来向度 |
潘静
易红郡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风险挑战与应对之策 |
肖福赟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