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系统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贺超 蒋雯文 崔权雪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两山”理念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现有的生态产品内涵尚未形成科学共识,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的困境尤为突出。通过剖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厘清了建构...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两山”理念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现有的生态产品内涵尚未形成科学共识,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的困境尤为突出。通过剖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厘清了建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在逻辑;从排他性、非竞争性等属性出发,提出了以明晰产权建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优化方向;讨论了设置、界定产权和维护产权的交易成本约束问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统筹国土、自然资源资产登记确权工作,创新以价值实现为导向的生态产品产权体系,强化技术支撑,降低产权路径交易成本,进一步聚焦纯公共资源类生态产品的保护,引导推动生态产业化来强化产权路径的效果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机制 劳动价值论 “两山”理念 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倩茹 陈彬 谢花林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16-3732,共17页
在梳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现实逻辑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资源要素-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主要包括以海洋物质供给产品... 在梳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现实逻辑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资源要素-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主要包括以海洋物质供给产品为主的价值增值机制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以海洋调节服务产品为主的价值补偿机制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以海洋文化服务产品为主的价值创造机制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分为5大类18小类,其中海洋生态产品溢价模式包括海洋品牌价值溢价、海洋集约规模溢价,海洋生态补赔偿模式包括海洋保护修复、海洋生态补偿、海洋转移支付、海洋损害赔偿,海洋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模式包括海洋绿色养殖业、海洋绿色工业、海洋生态旅游、海洋生态康养,海洋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模式包括海域使用权交易、海洋排污权交易、海洋碳汇交易、海洋水权交易,海洋生态资源权益融资模式包括海洋绿色信贷、海洋绿色债券、海洋绿色基金、海洋绿色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基本逻辑 核心机制 实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社会企业实现价值共创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田雪莹 王译莹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6,共16页
社会企业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实践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不确定性环境和资源约束,社会企业寻求与多元主体协同进行价值共创成为获得可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展开社会企业实现价值... 社会企业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实践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不确定性环境和资源约束,社会企业寻求与多元主体协同进行价值共创成为获得可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展开社会企业实现价值共创的机制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和必要条件分析方法,探索组织内、组织间和组织外3层面多因素联动影响社会企业价值共创的复杂机制。研究发现。多个条件要素共同影响社会企业价值共创,且存在社会影响力下的使命一致—组织间学习多元驱动型、政策支持下的使命一致—组织间学习多元驱动型、组织间学习—政策支持双元驱动型以及使命一致—政策支持双元驱动型等4条有效驱动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使命一致对社会企业高价值共创具有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组织间学习与政策支持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广泛的社会企业家网络并不总是带来正面效益。研究结果从多要素协同发力、共享使命与愿景、加强组织间学习、提供多元政策支持、扩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对促进社会企业价值共创具有重要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价值共创 实现机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求关系新变化下土地价值捕获工具失灵与重构——以广州为例
4
作者 徐耀宽 李箭飞 +1 位作者 李哲 王志强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1,共9页
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广州住宅用地供应情况,并与上海、杭州进行横向对比,解剖典型土地流拍、终止出让案例情况,总结土地价值捕获工具失灵的具体表征。从土地储备、规划、招商、出让4个环节,以及地块区位、大小、形状、容积率、高... 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广州住宅用地供应情况,并与上海、杭州进行横向对比,解剖典型土地流拍、终止出让案例情况,总结土地价值捕获工具失灵的具体表征。从土地储备、规划、招商、出让4个环节,以及地块区位、大小、形状、容积率、高度、配建与代建、交地标准、评估价、周边土地库存9个细分因素,解析土地价值捕获工具失灵的原因,在用户思维、量化思维、系统思维导向下,对土地价值捕获工具的内在运作机制提出重构设想,在实操层面提出新时期住宅用地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价值捕获 房地产规划 土地出让 土地价值实现机制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耦合机制及其实践进路研究
5
作者 饶盼 刘勇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6,共10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耦合机制及其实践进路。研究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激活乡村生态资源经济属性、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其本质是...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耦合机制及其实践进路。研究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激活乡村生态资源经济属性、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其本质是通过重构“生态资源—经济价值—空间增值”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治理效能提升的双重目标。为更好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动态平衡,提出促进生态资源整合、打造“生态+”产业模式、实现历史生态资源转化、推动旅游红利普惠发展等具体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乡村全面振兴 耦合机制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阐释、机制解析与模式总结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凯文 马丽 杨光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17-125,共9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释放国家公园生态红利,推动生态保护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治理手段。基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理论,分析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依据,立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给、市场机制引入、社区参与机制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释放国家公园生态红利,推动生态保护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治理手段。基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理论,分析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依据,立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给、市场机制引入、社区参与机制和科学评估体系等探讨了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重点阐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包括生态资源资产化、资本化、产品化和货币化等环节,提出通过产权界定和市场化机制实现生态产品的经济转化。并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模式细分为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权益交易、资源权属交易、生态产业、特许经营、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七种模式,并结合国家公园案例,评价了不同模式的成效和适用条件。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市场机制、政府补偿和社区参与的多主体协同机制,是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途径。建议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市场化交易制度,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并推动生态产业和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以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理论阐释 实现机制 典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机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蔡为民 王燕秋 +3 位作者 林国斌 霍长宝 孙晓兵 王萌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要求中产生的,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为目标的价值实现路径。因森林碳汇具备“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四资”属性,该研究提出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路径,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视角厘清制约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障碍机理,发现: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不明晰的问题阻碍“资源”向“资产”转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滞缓的现状遏制“资产”向“资本”转化,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弊病掣肘“资本”向“资金”转化,最终导致了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进程滞缓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构建了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以森林碳汇产业为主体的森林碳汇产业支持制度,以市场平台为主体的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制度,共同构筑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与所有者权益落实目标双向交叉赋能、协同推进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多维制度体系,以森林碳汇价值实现为撬动点,对明晰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权责、推进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显化资产所有者收益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森林碳汇 价值实现 委托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实现机制论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陶磊 吕昕怡 高毓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1,共8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实现包含三重机制:一是主导与规约——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引领动力机制;二是联合与共鸣——以人技协同为主线的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引领运行机制;三是支撑与规制——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实现包含三重机制:一是主导与规约——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引领动力机制;二是联合与共鸣——以人技协同为主线的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引领运行机制;三是支撑与规制——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引领保障机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整体政治底蕴有待提升,人机协同中智能技术的僭越和规训以及情感评价体系存在结构性障碍,致使教师情感陷入动力机制启动不畅、运行机制虚化、支撑机制乏力等三重困境。亟须从“强化‘信仰、信念、信心’政治定力,筑牢情感内生机制”“构建‘融入、融合、融通’教学生态,优化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上接、下连、互通’顶层设计,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着手突破,以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实现机制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混合式教学 情感价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构与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被引量:29
9
作者 孙建军 巴志超 夏义堃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加快推进数字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与关键部署。通过剖析当前全国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建设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本文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特殊性,提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加快推进数字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与关键部署。通过剖析当前全国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建设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本文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特殊性,提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一体两翼”“三基”“七要点”的总体架构思路,以及战略布局、结构布局和空间布局相统一的总体布局方案,并从市场体系建设新特征、内在结构与运行模式解析、数据要素市场与传统要素市场一体化联动机理揭示与场景应用示范等方面探索促进数据要素市场价值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从而为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的可持续运营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市场体系架构 价值实现路径 运行模式 联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基本逻辑、作用机理与关键路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花林 陈彬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共11页
研究目的: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作用机理及关键路径,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 研究目的: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作用机理及关键路径,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提供动力支撑、动能转换、业态升级;(2)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面临技术突破困境、要素配置困境、产业转型困境;(3)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关键路径主要包括迭代新技术、满足新需求,培育新要素、挖掘新价值,拓展新产业、延伸新场景。研究结论: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逻辑梳理、机理解构、困境剖析和路径探索,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资源资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 新质生产力 基本逻辑 作用机理 关键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产品及其市场价值实现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成波 李怀恩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0-688,共9页
河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类河流生态产品具有向河流本地转移和下游受益区域外溢的双向流转特征,但目前直接针对上述特征的市场价值双向分类实现机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 河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类河流生态产品具有向河流本地转移和下游受益区域外溢的双向流转特征,但目前直接针对上述特征的市场价值双向分类实现机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界定河流生态产品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河流生态产品的延伸范围、动态市场价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市场价值双向分类实现机制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上述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建立长效的河流生态产品市场价值实现机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产品 纵横双向流转 市场价值 分类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逻辑关系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聂承静 刘鑫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52,共11页
目前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程度不高,生态产品生产的内生动力不足,厘清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关系和关键问题对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视野和长远视野,通过对文献资料、... 目前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程度不高,生态产品生产的内生动力不足,厘清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关系和关键问题对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视野和长远视野,通过对文献资料、政策和实践进行归纳,系统剖析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互促逻辑,讨论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长效机制。研究得出:①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实现绿色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和平发展动力;符合生态文明战略的核心要义,推动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倒逼科技创新升级;提供中国式现代化的示范案例。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改革进程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社会环境、制度遵循、技术支撑和现实依据。②从长远来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是对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成果共享、自然环境保护与森林生产经营、林业政府管制与市场主导、林地产权与公平效率、科学技术发展与森林生态产业之间关系的平衡协调。研究建议:在设计与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长效机制时,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充分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施稳定长效的惠林政策,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高效社会的链接叠加效应,严格保护林农的林地资源权益并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科学技术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该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话语体系建设,为进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逻辑关系 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应用场景及其运行机制——基于典型案例文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冬青 张明雪 侯玲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26-2836,共11页
因地制宜选择实现模式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举措。利用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推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文本词频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析方法,从自然资本、生态服务和参与主体三个角度,实证总... 因地制宜选择实现模式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举措。利用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推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文本词频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析方法,从自然资本、生态服务和参与主体三个角度,实证总结了不同价值实现模式的应用场景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生态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是用于农地自然资本,通过市场手段激励农户等经营主体参与,提升农地供给生态产品的功能。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模式主要是用于林地自然资本,通过生态权益交易,协调公共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利益,以保护森林的调节服务功能。生态补偿模式主要是用于水域自然资本,通过建立受益者和保护者之间的补偿机制,提升水域的调节和供给服务功能。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模式主要是用于废弃工矿用地自然资本,通过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联合开展修复整治,提升废弃工矿用地的文化服务和供给功能。研究结果为因地制宜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实现模式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模式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致远 谢花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51-5366,共16页
基于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进程和实践经验,解析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设计以政府主导的森林资源资产化、市场主导的森林资产资本化机制和政府与市场交叉的价值反馈机制,衔接关键要素的森... 基于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进程和实践经验,解析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设计以政府主导的森林资源资产化、市场主导的森林资产资本化机制和政府与市场交叉的价值反馈机制,衔接关键要素的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核心机制。从实践案例提炼出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生态产业化经营模式、绿色金融模式、生态指标交易模式和林下经济模式,其中生态产业化经营模式包括森林资源流转、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和生态产业化;绿色金融模式包括生态运营中心模式和股权合作型生态修复;生态指标交易模式主要是森林碳汇交易;林下经济模式的核心做法是林业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最后聚焦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三大关键环节:“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提出建立森林生态运营中心、采取金融资本化运营和实施森林资源生态产品分类经营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公共治理 核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部效益内部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陶德凯 张子建 +1 位作者 周文莉 王智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006-7019,共14页
外部性是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解决环境外部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和完整性的重要机制。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明确生态产品具有价值复杂、公共属性、交易不均等外部性特征;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演... 外部性是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解决环境外部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和完整性的重要机制。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明确生态产品具有价值复杂、公共属性、交易不均等外部性特征;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演绎方法,探讨了不同政策工具导向下生态产品的外部性特征及其价值实现的作用机制和理论框架。研究发现:(1)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外部效益内部化在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实践路径、实现模式等四个方面具有高度耦合协同关系;(2)生态产品外部效益内部化需要依托供需承载空间,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两个角度构建自然层面的“资源本底⁃产权关系⁃资源属性”以及社会层面的“发展环境⁃参与主体⁃发展模式”的作用机制;(3)从生态、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构建“资源属性⁃社会因素⁃供需空间”的“4+3+3”的生态产品外部效益内部化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阐明了生态产品外部性内部化的作用机制,构建的外部效益内部化理论框架为生态产品价值精准高效实现提供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外部效益 内部化 耦合机理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生态环境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秭归县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明叶 刘玉峰 +4 位作者 周高峪 马德举 曾立雄 肖文发 刘建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0-219,共10页
探究“两山”理念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以中部脆弱生态环境地区——秭归县为案例分析对象,对该县生态产品产业链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扎根理论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模型。研究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准备阶段包括生态... 探究“两山”理念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以中部脆弱生态环境地区——秭归县为案例分析对象,对该县生态产品产业链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扎根理论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模型。研究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准备阶段包括生态恢复系统化与恢复生态产业化,体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过渡,为价值实现阶段提供必要物质资源及产业基础。价值实现阶段包括产业生态化与生态景观化,体现“金山银山”对“绿水青山”的反哺,为提升阶段提供良好生态基础;价值提升阶段包括景观产业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体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进一步转化,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此,从政策保障与科技创新两方面提出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借鉴,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扎根理论 机制模型 “两山”理念 实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被引量:9
17
作者 熊康宁 赵榕 +2 位作者 张珍珍 颜佳旺 李永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8-496,共9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进一步开展石漠化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基于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已有研究和具体实践,对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分为生态空间产品、生态要素产品、生态权益产...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进一步开展石漠化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基于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已有研究和具体实践,对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分为生态空间产品、生态要素产品、生态权益产品及生态标签产品。引入“沙漏模型”阐明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通过分析生态产品在供给端与消费端之间的交易过程揭示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明确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认为未来应加强对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开发、经营及其产业形成的研究,最后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机理 供需机制 石漠化治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臧敦刚 李蟏 吴穹洲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6,共13页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论文选取2009-2020年全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探索绿色金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系以及具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通过扩大城市公园面...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论文选取2009-2020年全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探索绿色金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系以及具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通过扩大城市公园面积、激发绿色创新并增加绿色专利申请数、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能够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绿色金融 机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林业碳汇价值实现保障机制的优化路径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锋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推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既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实践,又是激励林业碳汇供给、通过“增汇”方式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稳定的供给是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应通过明晰林业碳汇权属及其...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推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既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实践,又是激励林业碳汇供给、通过“增汇”方式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稳定的供给是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应通过明晰林业碳汇权属及其供给主体、完善林业碳汇收益共享机制及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式,加强林业碳汇供给主体权益保障,提高其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积极性;供需平衡是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应采取优化市场交易规则与监管机制等措施,积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保障需求方的稳定预期,提升林业碳汇市场需求;多元化变现模式是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应通过明确适用条件和范围、适用顺位、可供认购的林业碳汇类型及规范认购程序等方式,健全认购林业碳汇替代性修复机制,探索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林业碳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承德案例的扎根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明叶 刘建泽 刘玉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7,共10页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厘清“两山”转化与反哺的良性循环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承德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为案例分析对象,对该地区生态产品产业链的参与主体进行实地调研,同时运用扎根...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厘清“两山”转化与反哺的良性循环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承德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为案例分析对象,对该地区生态产品产业链的参与主体进行实地调研,同时运用扎根理论对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模型。通过研究发现:首先,编码共生成了横向补偿、纵向补偿等19个初始概念,生态补偿、生态载体溢价等8个初始范畴,公共性、准公共性、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3个主范畴。其次,主范畴间存在明显的递进发展关系,且最终均指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一核心范畴。其中,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准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桥梁和纽带,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与达成,并且每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部均存在“两山”的转化与反哺。最后,提出从政策引导与科技创新两方面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机制 “两山”转化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