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tatic structural mechanics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s
1
作者 QU Chunming FENG Fang +2 位作者 LI Yan BAI Yuedi ZHAO Bin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3-928,共6页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a composit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s to ensure the structure safety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The static and mo...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a composit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s to ensure the structure safety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The static and modal analysis of rotor of a composit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as conducted by using ANSYS software.The relevant contour sketch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was obtained.The analysis was made for static structural mechanics,modal analysis of rotor and the total deformation and vibration profil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n the working capability of the rotor.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ous structure parameters lie in the safety range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in the relative standards.The analysis showing the design safe to operate the rotor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structural mechanics′analysis of VAW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tatic structural mechanics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 mode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ascertained Factor Method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for Antenna Structures
2
作者 朱增青 梁震涛 陈建军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3期167-172,共6页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odel of antenna structures is built,in which the structural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geometrical dimensions are all considered as unascertained variables.And a structure dynamic cha...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odel of antenna structures is built,in which the structural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geometrical dimensions are all considered as unascertained variables.And a structur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unascertained factor method is given.The computational expression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is developed by the mathematics expression of unascertained factor and the principles of unascertained rational numbers arithmetic.An example is given,in which the possible values and confidence degrees of the unascerta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re obtained.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数学 固体力学 结构动力学 性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nut post structure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ship lift 被引量:2
3
作者 石端伟 蔡栋材 吴志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14-620,共7页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nut post reinforced concrete (RC) structure of the safety mechanism in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ship lift was built by ANSYS software. Some irregular structures such a...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nut post reinforced concrete (RC) structure of the safety mechanism in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ship lift was built by ANSYS software. Some irregular structures such as the nut post and the rotary rod were divided by curved surface into a series of regular parts, and the structures were all meshed to hexahedron. Constraint equations were defined between two interfaces with different element sizes and mesh patterns. PRETS179 elements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preload in the tendons and the pre-stressed screws, and the loss of prestressing force was calculated. Five extreme load cases were analyzed. The stress of each part in the structure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of concrete C35 is 24.13 MPa, so the concrete may be partially crushed;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of the grouting motar is 6.73 MPa, so the grouting motar may partially fracture; the maximum yon Mises stress of the rotary rod is 648.70 MPa, therefore the rotary rod may partially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p lift safety mechanism nut post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shear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structural plane
4
作者 何忠明 熊喆怡 +1 位作者 胡庆国 杨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944-2949,共6页
The original descriptive model of shear stress and shear displacement only reflects the stress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structural plane.The index model was revised and piecewise index model was built to... The original descriptive model of shear stress and shear displacement only reflects the stress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structural plane.The index model was revised and piecewise index model was built to describe the stress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structural plane and brittle structural plane.The relation of stress and strain to the failure mode of structural plane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its shape was investigated,and a model which could reflect the relation between undulate angle and shear strength was built.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structural plane presents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specifically,the value of undulate angle,as well as corresponding shear strength,becomes larger as the normal stress de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plane shear mechanical behavior model failure mod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numer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aeroengine turbine disc fatigue life with multiple random variables based on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海峰 白广忱 +1 位作者 高阳 鲍天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693-4701,共9页
The fatigue life of aeroengine turbine disc presents great dispersion due to the randomness of the basic variables,such as applied load,working temperature,geometrical dimension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In order to am... The fatigue life of aeroengine turbine disc presents great dispersion due to the randomness of the basic variables,such as applied load,working temperature,geometrical dimension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In order to ameliorate reliability analysis efficiency without loss of reliability,the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DCRSM) was proposed,and its basic theori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is work.Considering the failure dependency among the failure modes,the distributed response surface was construct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lure mode and the relevant random variables.Then,the failure modes were considered as the random variables of system response to obtain the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response surface model based on structure failure criterion.Finally,the given turbine disc structure was employed to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DCRSM,Monte Carlo method(MCM) and the tradition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utational precision for DCRSM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MCM than RSM,while DCRSM needs far less computing time than MCM and RSM under the same simulation conditions.Thus,DCRSM is demonstrated to be a feasible and valid approach for improving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aeroengine turbine disc fatigue life with multiple random variables,and has great potential value for the complicated mechanical structure with multi-component and multi-failure m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icated mechanical structure reliability analysis multiple random variables multi-component and multi-failure mode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模型技术前沿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石金龙 张哲 +2 位作者 戴安琳 林恺 何昆仑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2,共8页
以基因、转录、蛋白质等生命组学为主体的生物大数据快速积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别的生物大模型(biological large models)。复杂的深度学习架构、巨大的参数量和算力需求、以及海量的预训练数据等... 以基因、转录、蛋白质等生命组学为主体的生物大数据快速积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别的生物大模型(biological large models)。复杂的深度学习架构、巨大的参数量和算力需求、以及海量的预训练数据等是大模型技术的主要特征。预训练数据类别及参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模型所具备的能力强弱,而不同的模型架构则可支撑不同类别的下游任务。近两年,围绕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序列与单细胞表达图谱等组学数据分析挖掘、大分子结构预测、新型药物设计和功能机制解析等多种应用场景,涌现了多种通用或专用大模型,展示出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及转化应用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本文旨在结合不同类别的生物数据特点和研究应用需求,概述生物数据特征及其用于生物大模型训练的技术方法,并进一步综述现有大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及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为提升生物大模型能力、拓展应用范围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模型 注意力机制 序列分析 结构预测 功能解读 合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355、Q460和Q690钢材火灾降温阶段力学性能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楼国彪 王梦洁 +1 位作者 李国强 蒋彬辉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0-357,共8页
基于Q355、Q460和Q690钢材在火灾升温和降温全过程中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对3种钢材火灾降温阶段的断口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最高受热温度在700℃以内时,Q460和Q690钢材的降温阶段弹性模量折减系数相近,3种钢材屈服强... 基于Q355、Q460和Q690钢材在火灾升温和降温全过程中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对3种钢材火灾降温阶段的断口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最高受热温度在700℃以内时,Q460和Q690钢材的降温阶段弹性模量折减系数相近,3种钢材屈服强度f0.2折减系数相差较大,屈服强度f_(2.0)折减系数相近,极限强度折减系数有一定差距;当最高受热温度为800、900℃时,3种钢材降温阶段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折减系数相差较大,而极限强度折减系数相差较小;将现有规范推荐的钢材高温力学性能与3种钢材降温阶段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得出,现有规范中钢材升温阶段力学性能折减系数无法系统地预测钢材降温阶段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结构钢 火灾 降温阶段 力学性能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郜永杰 秦永平 +1 位作者 刘永存 刘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板受力特征,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现场检测,隧道内纵连式道床板贯通裂纹多位于隧道仰拱施工缝处,该类裂纹系仰拱填充层导致的反射裂纹;(2)在混凝土收缩作用下,隧道基础纵向刚度系数越大,施工缝处道床板拉应力越大;(3)隧道洞口考虑负温梯度45℃/m,道床板最大应力为2.02 MPa,洞内受基础变形影响较大,15 mm基础变形下最大应力为1.88 MPa;(4)在混凝土收缩和基础沉降变形荷载作用下,并考虑回填层裂纹发展,最大应力可达2.61 MPa,道床板易开裂;(5)为解决纵连道床板裂纹多发问题,提出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元化设计,建议隧道洞口道床板长度6 m、洞内道床板长度12 m,采用道床板和隧道基底植筋连接的限位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裂纹 受力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和对话结构的问诊推荐方法
9
作者 徐春 吉双焱 +3 位作者 马欢 孙恩威 王萌萌 苏明钰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7-1168,共12页
针对现有的问诊推荐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医患间丰富的对话信息和无法捕捉患者实时的健康需求和偏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对话结构的问诊推荐方法(KGDS)。首先,构建包含评论情感分析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医疗知识图谱(KG),增强医生和... 针对现有的问诊推荐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医患间丰富的对话信息和无法捕捉患者实时的健康需求和偏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对话结构的问诊推荐方法(KGDS)。首先,构建包含评论情感分析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医疗知识图谱(KG),增强医生和患者的细粒度特征表示;其次,在患者表示学习部分,设计一种患者查询编码器,从词级和句级这2个层面提取查询文本的关键特征,并通过注意力机制加强医患向量间的高阶特征交互;再次,建模诊断对话,充分利用医患间丰富的对话信息增强医患特征表示;最后,设计基于对比学习的对话模拟器,捕捉患者的动态需求和实时偏好,利用模拟的对话表示辅助推荐得分的预测。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KGDS相较于最优基线方法在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倒数秩(MRR@15)、推荐多样性(Diversity@15)、调和平均值(F1@15)、命中率(HR@15)和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15)上分别提高了1.82、1.78、3.85、3.06、10.02和4.51个百分点,验证了KGDS的有效性,且可见情感分析和KG的纳入增强了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对话结构 问诊推荐 评论情感分析 注意力机制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对接被动捕获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孟令帅 谷海涛 +1 位作者 李明烁 张明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针对目前水下机器人水下对接困难,对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拖曳绳索对接方式设计并搭建出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对接被动捕获装置。该装置利用对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撞力实现水下捕获,结构简单,对接成功率高,具有对水下... 针对目前水下机器人水下对接困难,对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拖曳绳索对接方式设计并搭建出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对接被动捕获装置。该装置利用对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撞力实现水下捕获,结构简单,对接成功率高,具有对水下机器人导引、捕获及释放功能。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常用几种捕获式水下对接方式研究现状,设计被动捕获装置总体结构及工作流程;重点研究该装置对碰撞对接过程中捕获装置与对接杆/对接绳接触过程中的理论分析及力学特性;搭建被动捕获装置模型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水面环境能实现对水下机器人的成功捕获对接,对水下对接装置方向的总体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未来海洋观测系统以及海洋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水下对接 被动捕获装置 结构设计 力学分析 碰撞分析 理论计算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金徽酒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演替规律和组装机制
11
作者 任海伟 李云帆 +6 位作者 阿丽米热·克热穆 马东林 郭晓鹏 张丙云 张智良 李彦涛 尉军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8-119,共12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等级金徽酒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和理化指标动态变化,利用冗余分析研究细菌菌属和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中性理论模型和零模型探究不同等级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组装机制。结果表明,贮藏...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等级金徽酒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和理化指标动态变化,利用冗余分析研究细菌菌属和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中性理论模型和零模型探究不同等级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组装机制。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不同等级大曲的水分含量呈增加趋势,酸度则呈下降趋势,二者分别在11%~13%和0.9~1.3 mmol/10 g范围,符合QB/T 4259-2011《浓香大曲》标准;氨基酸态氮含量(3.4~4.7 g/kg)、糖化力(194.4~251.0 mg/(g·h))、发酵力(0.35~0.42 g/(0.5 g·72 h))和酯化力(148.7~391.1 mg/(50 g·7 d))均呈上升趋势。厚壁菌门(Firmicutes,61.3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2.98%)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7.25%)是优势菌门,芽孢杆菌(Bacillus,29.58%)、明串珠菌(Leuconostoc,9.51%)等为优势菌属,芽孢杆菌与乳酸菌群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乳酸菌属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等级大曲差异细菌包括芽孢杆菌、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等,其中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和高温放线菌等是贮藏0、45、90 d大曲的主要差异细菌。泛菌(Pantoea)、糖多孢菌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与酯化力、发酵力、氨基酸态氮含量呈正相关。细菌菌群参与代谢活动的程度不同,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等11条代谢途径存在显著差异。细菌群落组装随机性过程中漂变占主导地位,酯化力、发酵力、水分含量、酸度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可能是贮藏过程中细菌群落组装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合中性理论模型与零模型解析金徽酒大曲贮藏期间细菌群落演替和组装规律,为探析陇派浓香型大曲的内在变化规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贮藏期 细菌群落结构 相关性分析 功能预测 群落组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心脏泵用磁悬浮轴承拓扑优化及性能仿真分析
12
作者 赵海宁 张傲 +2 位作者 张晓友 孙凤 徐方超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92,共7页
采用接触式轴承的传统人工心脏存在溶血高和血栓发生率高的问题,利用磁悬浮轴承无磨损、无需润滑的优势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能耗低的单自由度可控型磁悬浮轴承。该磁悬浮轴承包括内周和外周布置的排斥型永磁铁对(被动控制)、悬浮控制... 采用接触式轴承的传统人工心脏存在溶血高和血栓发生率高的问题,利用磁悬浮轴承无磨损、无需润滑的优势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能耗低的单自由度可控型磁悬浮轴承。该磁悬浮轴承包括内周和外周布置的排斥型永磁铁对(被动控制)、悬浮控制用线圈(主动控制)和电动机。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径向被动、轴向主动控制部分进行结构参数设计,并通过仿真分析评价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转子的径向位移刚度系数为16.76 N/mm,轴向位移刚度系数为41.42 N/mm,轴向电流刚度系数为0.009 3 N/A,计算得到转子的径向恢复力为16 N左右,轴向恢复力为20 N左右,可以实现径向被动控制和轴向主动控制,满足转子的五自由度稳定悬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人工心脏 单自由度机构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骨料取代率对珊瑚混凝土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马建斌 曹源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1,107,共6页
为研究珊瑚砂对珊瑚混凝土抗压、抗折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孔隙率及组成结构的影响,用珊瑚细骨料取代粗骨料制备珊瑚混凝土进行相关测试,细骨料取代率分别为25%、50%、75%和100%。试验结果表明:珊瑚细骨料取代粗骨料对珊瑚混凝土强度... 为研究珊瑚砂对珊瑚混凝土抗压、抗折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孔隙率及组成结构的影响,用珊瑚细骨料取代粗骨料制备珊瑚混凝土进行相关测试,细骨料取代率分别为25%、50%、75%和100%。试验结果表明:珊瑚细骨料取代粗骨料对珊瑚混凝土强度和基体结构密实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强度等级由C35提高至C50,强度提高率约43.5%;细骨料取代率较低时,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并不大,取代率由25%增加到100%时,抗折强度增长率为-3.2%~21.7%;珊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细骨料取代率的提高呈现非线性的增长,而孔隙率随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呈降低趋势,由14.75%降低至7.85%,降幅为46.78%。提出的力学性能关系方程拟合度良好,对珊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力学性能预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混凝土 取代率 力学性能 孔隙率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PC-2R并联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14
作者 栾飞 李爱霞 +3 位作者 王晓峰 王子征 门鑫蕊 张博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6,共10页
针对电动重卡的换电作业过程,设计了一种以移动副作为输入的新型3T1R并联机构。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2-PCR并联机构的三维建模。基于螺旋理论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G-K公式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了理论分析的... 针对电动重卡的换电作业过程,设计了一种以移动副作为输入的新型3T1R并联机构。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2-PCR并联机构的三维建模。基于螺旋理论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G-K公式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采用闭环矢量法对其进行运动学求解;针对2-PCR机构X方向移动和绕Z轴转动相互干涉这一不足,对机构进行优化得到4PC-2R并联机构。对4PC-2R并联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自由度分析和运动学求解,通过2个机构的对比,可知4PC-2R并联机构运动更平稳。运用遗传算法优化机构参数,进一步扩大了4PC-2R机构的工作空间,该机构用于电动重卡的换电装置上,可以有效提高电动重卡的换电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工作空间 运动学分析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五号”卫星高光谱相机结构设计与验证
15
作者 刘书锋 刘银年 +2 位作者 曹开钦 柯有龙 贾晓伟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0,共11页
“高分五号”卫星搭载的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AHSI是我国高分专项的核心载荷之一。现有离轴三反相机结构设计多应用于可见光相机及多光谱相机,而高光谱相机则由望远镜、光谱仪及探测器组成特殊架构,AHSI光路长达3 m,包含3套离轴系统... “高分五号”卫星搭载的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AHSI是我国高分专项的核心载荷之一。现有离轴三反相机结构设计多应用于可见光相机及多光谱相机,而高光谱相机则由望远镜、光谱仪及探测器组成特殊架构,AHSI光路长达3 m,包含3套离轴系统及22个离轴光学元件,导致系统在有限空间内复杂度及敏感性高,结构设计需解决复杂光路布局与空间环境稳定性挑战。研究基于新材料的相机一体化结构构型,是AHSI结构设计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首次系统性揭示了AHSI材料选型、结构设计、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全流程。高光谱相机采用55%高体分SiCp/Al复合材料作为光机系统主支撑结构材料,结构设计采用将离轴三反望远镜、奥夫纳光谱仪及探测器等一体集成于复合材料光机框架上,实现了复杂紧凑系统布局、高刚性、高稳定性与轻量化的协同优化,采用超声波辅助梯度钎焊工艺完成光机框架组合焊接,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力学试验验证了相机结构设计强度和刚度特性。高光谱相机在轨成像质量及辐射特性测试结果与地面保持一致,充分证明了高光谱相机结构设计有效性和稳定性。AHSI是国际上首台同时兼顾宽覆盖和宽谱段的高光谱相机,为我国国土资源调查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五号”卫星 高光谱相机 结构设计 高体分SiCp/Al复合材料 模态分析 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工况的铲式落布车车身设计与优化
16
作者 宋栓军 尚长伟 +1 位作者 张家豪 周进良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2-261,共10页
为解决当前落布车车身重、无法适应不同幅宽布辊、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差等问题,结合落布过程中的7种工况,基于拓扑优化的方法设计了一款轻量化、高稳定性的铲式落布车。首先对车身基本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载荷分配与车轮位置的关系。... 为解决当前落布车车身重、无法适应不同幅宽布辊、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差等问题,结合落布过程中的7种工况,基于拓扑优化的方法设计了一款轻量化、高稳定性的铲式落布车。首先对车身基本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载荷分配与车轮位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7种工况下的静态结构分析得到影响车身结构的权重比,将各工况的权重比、车身振动特征和模态参数作为车身拓扑优化问题的依据条件,随后对其形状尺寸进行优化,以此获得最优车身结构设计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落布车的车身刚度、模态等性能。结果表明,考虑多工况的优化方案其车身减重32.5%,各工况下稳定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结构 轻量化 力学分析 多工况 拓扑优化 仿真分析 落布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
17
作者 王军 刘瑜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4,共7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2011—2020年黄河流域7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度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构建个体与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数... 为探究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2011—2020年黄河流域7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度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构建个体与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数字经济发展滞后效应、改变样本容量、替换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作用机制检验,对数字经济发展碳减排效应的区位异质性和资源禀赋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黄河流域碳减排的重要作用机制;3)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碳排放的抑制效果存在显著的区位异质性和资源禀赋异质性,对黄河中上游地区碳排放总量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尚未显现,对非资源型城市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资源型城市。提出了统筹推进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有效抑制碳排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强度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机制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注采工业活动诱发地震机理及其断层滑动风险评估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旭航 陶玮 +2 位作者 鲁人齐 詹艳 张国宏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共35页
诱发地震研究对气液注采相关工业活动安全开发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国际地震科学前沿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全球诱发地震相关研究,总结出四种诱发地震机理(流体扩散、孔弹耦合效应、热应变效应、断层蠕滑),以及一种由于工业区发生大量地... 诱发地震研究对气液注采相关工业活动安全开发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国际地震科学前沿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全球诱发地震相关研究,总结出四种诱发地震机理(流体扩散、孔弹耦合效应、热应变效应、断层蠕滑),以及一种由于工业区发生大量地震而可能发生的级联触发机制,列出其控制方程和相应案例,总结其地质构造条件、物理过程、诱发地震活动的时空特性及现象.本文结合断层稳定性分析,介绍了构造背景应力场下气液注采施工引起的断层滑动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对机理的认识,探讨诱发地震最大震级、延迟触发和如何判断背后主控机制等关键问题;提出在设计、施工及预警阶段降低诱发中强地震风险的措施建议.本文提出:探测先存断层、进行滑动风险评估、注采区选址规避高风险断层,是降低诱发地震风险的重要环节;开展实时监测和结合施工参数开展数值模拟分析是降低诱发地震风险的关键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注采工业活动 诱发地震机理 物理过程 地质构造条件 断层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如何赋能共同富裕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科选 余林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并结合2005—2022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并结合2005—2022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不同地区、不同财力、不同技术水平的省份影响呈现显著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主要通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劳动力转移等三条路径来助力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研究结果为理解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中国共同富裕的推进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 劳动力转移 全要素生产率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脑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建模
20
作者 李泽 张鑫阳 +6 位作者 杨满军 鲁家荣 张东培 闫昊 刘熠斌 陈小博 杨朝合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1006,共16页
为深度解析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建立石脑油催化裂解工艺的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过渡态理论探索烃类分子的差异化裂解机理,制定31条反应规则用于描述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通过模型计算不同工艺条件... 为深度解析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建立石脑油催化裂解工艺的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过渡态理论探索烃类分子的差异化裂解机理,制定31条反应规则用于描述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通过模型计算不同工艺条件下的低碳烯烃分布,解析产品收率沿反应器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通过模型计算证实反应器初段的乙烯和丙烯收率占总收率的60%以上;通过反应条件敏感度曲线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温度680℃、停留时间2 s;反应路径竞争比例计算结果证实,反应温度高于675℃时热裂解机理占主导作用,催化裂解反应比例降低和缩聚反应比例增加是限制丙烯收率的主要因素。基于该模型成功实现了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的可视化开发与反应路径深度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导向集总 石脑油催化裂解 过渡态理论 差异化裂解机理 反应网络 反应机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