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新选煤厂浮选系统优化改造 被引量:3
1
作者 袁伯文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为了解决蒙新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效果差,细粒级精煤回收率低的问题,对该选煤厂原有生产系统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厂入选原煤煤质差异较大且缺少粗颗粒煤泥处理工艺,浮选入料粒度控制效果较差,造成浮选效果差的问题,而且入浮物料存在不均匀现... 为了解决蒙新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效果差,细粒级精煤回收率低的问题,对该选煤厂原有生产系统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厂入选原煤煤质差异较大且缺少粗颗粒煤泥处理工艺,浮选入料粒度控制效果较差,造成浮选效果差的问题,而且入浮物料存在不均匀现象。因此决定增设高频叠筛与矿浆预处理器,以完善原厂浮选选前截粗工艺,增加两次浮选选前预处理环节;针对原煤煤质变化造成的浮选入料煤泥性质变化大的问题,选用对煤泥性质有更强适应性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替代原喷射式浮选机。改造完成后,浮选精煤回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煤泥水处理 预先浮选 高频叠筛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二次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捕收剂浮选回收白云鄂博某尾矿中的铌及其机理分析
2
作者 贺宇龙 赵增武 +3 位作者 贾艳 崔久龙 孙盘石 贺旭然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5期40-46,共7页
为提高白云鄂博铌矿物的浮选回收效率,研究了单一苯甲羟肟酸(BHA)及苯甲羟肟酸+NPs(羟肟酸类)复合捕收剂对含铌尾矿中铌的浮选分离效果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捕收剂(BHA+NPs)对铌矿物浮选的最佳质量配比为m(NPs)∶m(BHA)=0.35∶0.65... 为提高白云鄂博铌矿物的浮选回收效率,研究了单一苯甲羟肟酸(BHA)及苯甲羟肟酸+NPs(羟肟酸类)复合捕收剂对含铌尾矿中铌的浮选分离效果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捕收剂(BHA+NPs)对铌矿物浮选的最佳质量配比为m(NPs)∶m(BHA)=0.35∶0.65,浮选闭路实验可获得Nb_(2)O_(5)品位为3.24%、回收率为83.03%的铌精矿;与采用单一BHA相比,精矿回收率基本一致,精矿品位提高0.53百分点。复合捕收剂可以显著提高精矿中铌矿物的含量,说明其对含铌矿物具有强捕收能力。XPS分析发现,辅助捕收剂NPs的存在不能改变铌铁矿表面N元素的化学环境,NPs与BHA在铌铁矿表面共同吸附,并促进BHA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捕收剂 苯甲羟肟酸 白云鄂博 稀土浮选尾矿 铌矿物 浮选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选煤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新进展 被引量:30
3
作者 程宏志 张孝钧 +1 位作者 石焕 史英祥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2,共4页
我国煤泥浮选的主要设备———XJM-S系列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近两年在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浮选槽容积发展到20m3,满足了90~120万t/a跳汰或150~200万t/a重介选煤工艺浮选单机生产的需要;开发出具有简化浮选工艺和强化浮选机制的... 我国煤泥浮选的主要设备———XJM-S系列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近两年在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浮选槽容积发展到20m3,满足了90~120万t/a跳汰或150~200万t/a重介选煤工艺浮选单机生产的需要;开发出具有简化浮选工艺和强化浮选机制的XJM-KS系列浮选机,提高了浮选系统模块化集成度,节省了浮选系统厂房面积20%~30%;探索了振荡法提高浮选机选择性的新技术,积累了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浮选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浮选调浆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吉辉 马力强 +3 位作者 成功 张志军 王立雨 姚立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9-111,115,共4页
文章阐述了调浆环节作为煤泥浮选过程起点的重要性,对最近业内涌现出的新方法和新设备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对调浆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并给出了建议。指出机械搅拌式调浆理论在继续纵深发展和丰富,如高剪切调浆(HIC)、多级调浆... 文章阐述了调浆环节作为煤泥浮选过程起点的重要性,对最近业内涌现出的新方法和新设备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对调浆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并给出了建议。指出机械搅拌式调浆理论在继续纵深发展和丰富,如高剪切调浆(HIC)、多级调浆、多轴调浆等;新的矿浆预处理方法被不断地引入,如加压法、电化学法、超声波法等;新型设备层出不穷,但目前调浆设备仍以机械搅拌式为主,其它新型调浆技术在转化为生产力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调浆 预处理 机械搅拌 高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戊基黄药与水杨羟肟酸对硅孔雀石硫化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马英强 李诗澜 +3 位作者 宋振国 饶峰 邓荣东 印万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23,共7页
为提高硅孔雀石浮选回收率,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异戊基黄药与水杨羟肟酸对硅孔雀石硫化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药剂与硅孔雀石表面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捕收剂的作用... 为提高硅孔雀石浮选回收率,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异戊基黄药与水杨羟肟酸对硅孔雀石硫化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药剂与硅孔雀石表面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捕收剂的作用效果好于单一捕收剂,可以将硅孔雀石的浮选回收率提高了18.82个百分点;组合捕收剂会使矿物表面接触角增大,负电性增强,使得药剂在矿物表面产生更强的化学吸附,从而提高了硅孔雀石的浮选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浮选 硅孔雀石 组合捕收剂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细泥对煤泥浮选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夏灵勇 佟顺增 桂夏辉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8,共4页
针对细粒级含量高的高灰难选煤泥,为考察<0.074mm粒级微细粒的浮选选择性情况,对细粒煤泥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分步释放试验分析及浮选速度分析,并对不同细泥含量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泥在浮选过程中对精煤质量产... 针对细粒级含量高的高灰难选煤泥,为考察<0.074mm粒级微细粒的浮选选择性情况,对细粒煤泥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分步释放试验分析及浮选速度分析,并对不同细泥含量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泥在浮选过程中对精煤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细泥含量越大,其可燃体回收率越低,且精煤灰分越高,分析认为细粒煤质量小、尺寸小、捕收剂分散性差是造成细泥选择性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泥 浮选 细泥含量 红外光谱分析 扫描电镜分析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石与石英无氟无酸浮选分离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邱杨率 张凌燕 +1 位作者 宋昱晗 黄雯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4年第3期47-51,共5页
针对河南某地长石矿,进行了长石与石英的无氟无酸浮选分离研究。在无氟无酸中性条件下,通过浮选条件试验,确定了最优阴/阳离子捕收剂复配组合和配比、捕收剂用量及抑制剂用量,并获得了K2O含量14.68%,Al2O3含量15.88%的优质长石精矿。对... 针对河南某地长石矿,进行了长石与石英的无氟无酸浮选分离研究。在无氟无酸中性条件下,通过浮选条件试验,确定了最优阴/阳离子捕收剂复配组合和配比、捕收剂用量及抑制剂用量,并获得了K2O含量14.68%,Al2O3含量15.88%的优质长石精矿。对石英和长石纯矿物及与药剂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阴离子捕收剂在石英和长石表面的吸附方式不同,实现了两种矿物的选择性浮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长石 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 无氟 无酸 浮选分离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豆胶在铜硫分离中的抑制作用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郭蔚 彭金秀 +4 位作者 冯博 张文谱 宁湘涵 朱贤文 程雨欣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年第1期76-80,共5页
采用浮选试验、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刺槐豆胶在铜硫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pH小于9时,黄铜矿及黄铁矿可浮性均较好,难以浮选分离。刺槐豆胶在黄铜矿及黄铁矿表面均发生了吸附,使二者的电位发生变化... 采用浮选试验、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刺槐豆胶在铜硫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pH小于9时,黄铜矿及黄铁矿可浮性均较好,难以浮选分离。刺槐豆胶在黄铜矿及黄铁矿表面均发生了吸附,使二者的电位发生变化,并产生抑制作用,但刺槐豆胶对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抑制强度及吸附方式都不同:刺槐豆胶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方式是化学吸附,而与黄铁矿是通过物理吸附方式作用。加入刺槐豆胶后,在pH为3~11条件下,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均较低;而当pH小于9时刺槐豆胶对黄铜矿抑制效果差,pH为11时对黄铜矿抑制效果极强。在pH为7时使用刺槐豆胶对铜品位为15.58%的混合矿进行浮选分离后,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1.67%、回收率为82.13%。该研究为铜硫高效分离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黄铁矿 浮选分离 刺槐豆胶 抑制剂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SCA研究丁铵黑药浮选黄铁矿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松全元 陈秀枝 张晓峰 《金属矿山》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19,共4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研究表明: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胺黑药为捕收剂浮选黄铁矿时,药剂与矿物表面间发生了化学吸附,硫酸铜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产物为Cu2S,矿物表面元素浓度测定数据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
关键词 光电子能谱 黄铁矿 丁铵黑药 作用机理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预处理氧化钙对改善黄铜矿浮选效果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鑫 彭祥玉 +3 位作者 王宇斌 田家怡 华开强 桂婉婷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2期87-92,共6页
为揭示超声波预处理氧化钙对改善黄铜矿浮选效果的机理,以超声预处理的氧化钙为调整剂进行了黄铜矿的浮选试验。采用FTIR等手段对超声预处理的氧化钙溶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宜超声功率处理的氧化钙溶液对黄铜矿浮选效率的影响较为... 为揭示超声波预处理氧化钙对改善黄铜矿浮选效果的机理,以超声预处理的氧化钙为调整剂进行了黄铜矿的浮选试验。采用FTIR等手段对超声预处理的氧化钙溶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宜超声功率处理的氧化钙溶液对黄铜矿浮选效率的影响较为明显。500 g/t的氧化钙经输出功率为216 W的超声波处理后,精矿中铜的回收率达到了83.23%,与未处理相比提高了9.48百分点。适宜的超声波处理氧化钙溶液可使Ca^(2+)、Ca(OH)+和OH-等离子的含量增多,其中的Ca^(2+)、Ca(OH)+等离子可减弱矿泥对浮选药剂的消耗。此外,适宜的超声功率预处理还可使氧化钙溶液中有利于黄铜矿浮选的游离水羟基含量提高3.13百分点,进而改善黄铜矿的浮选效果。研究对超声波技术在浮选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氧化钙 浮选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常用浮选机综述及其设计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名洁 尤腾胜 +1 位作者 孙明俊 罗良烽 《中国矿山工程》 2018年第2期31-35,共5页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常见浮选机各自的特点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情况,从设计选型角度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浮选机 机械搅拌式 充气式 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锌矿的硫化电位控制浮选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经华 张方齐 吴熙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63-266,280,共5页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硫化钠为活化剂,通过菱锌矿单矿物浮选试验系统研究了硫化钠用量、硫化时间、搅拌条件、加药方式以及矿浆pH值对其浮游性和硫化电位的影响。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各因素对硫化电位的影响趋势及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硫化钠为活化剂,通过菱锌矿单矿物浮选试验系统研究了硫化钠用量、硫化时间、搅拌条件、加药方式以及矿浆pH值对其浮游性和硫化电位的影响。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各因素对硫化电位的影响趋势及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浮选回收率与硫化电位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出硫化电位与主要因子之间的数学模型方程,结合回收率与电位的数学模型,因素与电位的数学模型为实现硫化过程的优化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锌矿 硫化过程 多元回归分析 数学模型 硫化电位控制浮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填加波形填料的探讨
13
作者 苏成德 李桂琴 刘玉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37,4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波形填料加入实验室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中,对司家营铁矿强磁精矿、山东威海上夼铁矿褐铁矿和河北赤城象山含金铜矿石进行粗选试验的初步结果,并进行了粗浅分析,提出了初步看法.
关键词 机械搅拌式 浮选机 波形填料 粗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JM-20与JMS24×6500浮选工艺效果对比分析
14
作者 王瑞卿 石后盛 《山西焦煤科技》 2019年第7期28-30,共3页
以新阳选煤厂浮选工艺为基础,分析比较了一、二期两种浮选机及工艺流程的浮选效果,一期系统中XJM-S20对JMS24×6500尾矿中粗颗粒的回收效果明显,一期系统采用JMS24×6500与XJM-S20组合的三段浮选工艺与二期系统采用XJM-S20一段... 以新阳选煤厂浮选工艺为基础,分析比较了一、二期两种浮选机及工艺流程的浮选效果,一期系统中XJM-S20对JMS24×6500尾矿中粗颗粒的回收效果明显,一期系统采用JMS24×6500与XJM-S20组合的三段浮选工艺与二期系统采用XJM-S20一段浮选工艺效果接近,提出了浮选工艺优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浮选效果 XJM-20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JMS24×6500詹姆森浮选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铅矿的硫化电位控制浮选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方齐 陈经华 吴熙群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3,60,共6页
以乙基黄药为捕收剂,硫化钠为硫化剂,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白铅矿浮选时硫化钠用量、硫化时间、搅拌条件、加药方式以及矿浆p H对硫化过程中矿物的浮游性、矿浆电位、硫离子电极电位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浮选回收... 以乙基黄药为捕收剂,硫化钠为硫化剂,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白铅矿浮选时硫化钠用量、硫化时间、搅拌条件、加药方式以及矿浆p H对硫化过程中矿物的浮游性、矿浆电位、硫离子电极电位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浮选回收率与硫化电位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很好地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各因素对硫化电位的影响趋势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利用Matlab数学软件拟合出硫化电位与主要影响因子间的数学模型方程,再结合回收率与电位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对硫化过程及时、合理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铅矿 硫化过程 多元回归分析 数学模型 硫化电位控制浮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捕收剂强化回收普朗含泥微细粒硫化铜矿试验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洋 崔毅琦 +4 位作者 蓝卓越 席欣月 黄典强 童雄 王靖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2期27-34,共8页
香格里拉普朗硫化铜矿石含泥量高、铜嵌布粒度细,现场采用烃类油捕收剂MCO,铜回收效果欠佳。因此在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捕收剂优化研究及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矿铜品位为0.396%,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嵌布粒度细;脉石矿物... 香格里拉普朗硫化铜矿石含泥量高、铜嵌布粒度细,现场采用烃类油捕收剂MCO,铜回收效果欠佳。因此在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捕收剂优化研究及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矿铜品位为0.396%,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嵌布粒度细;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斜长石等,泥化程度高。通过药剂优化试验,使用MCO+CO100+250-A为组合捕收剂(用量36+4.5+2.5 g/t),浮选闭路试验最终获得的铜精矿品位为23.41%,回收率为82.15%,与现场药剂效果相比,精矿Cu品位升高了0.19百分点,回收率增加了4.36百分点。单矿物浮选试验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CO与组合捕收剂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方式均为化学吸附,与MCO相比,组合捕收剂能显著降低药剂与矿物表面的静电斥力,显著提高药剂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强度。该组合捕收剂选择性高、捕收能力强,对含泥微细粒硫化铜矿具有较好的浮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捕收剂 浮选 微细粒铜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JM-KS45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在新巨龙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于辉 王焕忠 +2 位作者 彭阳 张鹏 万光显 《选煤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155-158,共4页
为了解决新巨龙选煤厂浮选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XJM-KS45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代替K-FV50NS充气式浮选机,并对浮选系统进行优化。生产实践表明:XJM-KS45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投入应用后,浮选系统制约生产系统产能释放的问题得到解决,重介精煤... 为了解决新巨龙选煤厂浮选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XJM-KS45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代替K-FV50NS充气式浮选机,并对浮选系统进行优化。生产实践表明:XJM-KS45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投入应用后,浮选系统制约生产系统产能释放的问题得到解决,重介精煤"背灰"现象大幅减少,总精煤产率提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K-FV50NS充气式浮选机 XJM-KS45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精煤产率 浮选完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磷矿选矿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宇桐 罗惠华 +4 位作者 赵军 彭李情 刘菊 岑梅 李封元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3年第5期1-5,35,共6页
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磷矿选矿的科研成果,包括磷矿的浮选机理、工艺、药剂以及化学与生物处理、磷尾矿综合利用等方面研究。浮选机理应用了红外光谱表征、接触角测量、单矿物浮选、Zeta电位测试、试剂吸附量等进行了研究。浮选工艺以多... 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磷矿选矿的科研成果,包括磷矿的浮选机理、工艺、药剂以及化学与生物处理、磷尾矿综合利用等方面研究。浮选机理应用了红外光谱表征、接触角测量、单矿物浮选、Zeta电位测试、试剂吸附量等进行了研究。浮选工艺以多步浮选和联合分选技术为主,但同时也呈现多元化。浮选药剂的研究以捕收剂和调整剂为主,高性能低温捕收剂可通过改性复配获得;采用酸分解低品位磷矿石,可获得多种磷化工产品,溶磷率可通过微生物分解得以提高;在选矿废水处理和磷尾矿综合利用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选矿 年评 机理分析 浮选工艺 浮选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搅拌消除浮选精矿泡沫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胜 《选煤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解决浮选精矿泡沫稳定性强、粘度大,难以自然消除的问题,以河南神火矿区浮选精矿为对象,探索通过机械搅拌消除泡沫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搅拌轴转速、搅拌时间、叶轮片数均对消泡效果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且叶轮片数的... 为解决浮选精矿泡沫稳定性强、粘度大,难以自然消除的问题,以河南神火矿区浮选精矿为对象,探索通过机械搅拌消除泡沫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搅拌轴转速、搅拌时间、叶轮片数均对消泡效果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且叶轮片数的影响最显著,搅拌时间次之,搅拌轴转速影响最小;随着搅拌速度或叶轮片数的增加,消泡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消泡率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试验范围内,在搅拌轴转速为418 r/min、搅拌时间为3 min、叶轮片数为4个的条件下,浮选精矿消泡效果最好,消泡率平均值高达8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精矿泡沫 机械搅拌 稳定性 粘度 消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铁尾矿溢流选磷试验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广金 李彩霞 +2 位作者 刘桂祺 宁琴 张雨涵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4,共5页
以承德某含磷铁尾矿溢流为原料,选取精矿P_(2)O_(5)品位为指标,探究矿浆pH、捕收剂用量与抑制剂用量3组单因素对含磷铁尾矿磷再选实验的影响,并以此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9894,响应面优化模型可靠;矿浆pH为10.37、... 以承德某含磷铁尾矿溢流为原料,选取精矿P_(2)O_(5)品位为指标,探究矿浆pH、捕收剂用量与抑制剂用量3组单因素对含磷铁尾矿磷再选实验的影响,并以此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9894,响应面优化模型可靠;矿浆pH为10.37、捕收剂用量为5.53 kg/t、抑制剂用量为0.54 kg/t时,精矿P_(2)O_(5)品位预测值为29.16%,3次验证试验平均值与预测值相差0.19百分点。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试样进行理化表征,探究其浮选机理。FT-IR分析表明捕收剂与矿石发生了键合吸附,使得矿物表面疏水性增强;zeta电位测试显示精矿表面电位下降,说明组合捕收剂与矿物中Ca^(2+)发生了络合反应,增加了磷矿物的可浮性;XPS测试表明尾矿中复配捕收剂增加了矿物表面的疏水基团C=O,进而促进了捕收剂对磷灰石的选择性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铁尾矿 浮选 组合捕收剂 响应面法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