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文物保护法制化的发端——论清末《保存古迹推广办法》及其历史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160,共8页
法律作为一种制度,是社会观念发展的结果。在我国历史上,文物观念曾几经变迁,文物法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近代之前,文物多被赋予不同程度的政治意义,文物观念落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加之文物保护法规几近空白,导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 法律作为一种制度,是社会观念发展的结果。在我国历史上,文物观念曾几经变迁,文物法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近代之前,文物多被赋予不同程度的政治意义,文物观念落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加之文物保护法规几近空白,导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文物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流失。与此同时,在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下,人们对文物价值逐渐有了正确认识,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借鉴文物保护国际公约和他国文物保护法规的基础上,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物保护法规——《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由此诞生,开启了我国文物保护的法制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古迹推广办法》 文物保护 法制化 发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