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过程稳定控制方法
1
作者 黄志杰 韦相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5,71,共7页
在高速行驶或紧急避障时,四轮转向(4WS)车辆相较于前轮转向(FWS)车辆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其后轮转向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转向阻力矩也发生变化,使得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策略与四轮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不匹配,... 在高速行驶或紧急避障时,四轮转向(4WS)车辆相较于前轮转向(FWS)车辆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其后轮转向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转向阻力矩也发生变化,使得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策略与四轮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不匹配,发生侧滑或失稳现象。提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稳定控制方法。以车辆附着系数作为约束条件建立汽车四轮转向的控制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角速度反馈技术,结合β-Method理论分配自动驾驶汽车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结合权重与目标函数,并通过零质心侧偏角控制和动态轮胎侧偏角边界控制,进一步提升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的稳定性,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稳定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前轮转向角、横摆角速度和车身侧偏角控制在期望值附近,并将后轮转角与质心侧偏角控制在0附近,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速度反馈 四轮转向控制 综合反馈控制器 零质心侧偏角控制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波迎流面流速及切应力垂线分布研究
2
作者 丰青 肖千璐 +2 位作者 张晓华 郑艳爽 李彬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3,共11页
沙波床面水流运动特性与平坦床面具有显著差异,现有沙波迎流面流速分布公式大多以水平流速作为研究对象,对沙波流速垂线分量空间分布变化对水平分量垂线分布的影响关注较少,未能完整描述沙波迎流面流速和切应力分布特征。基于经典沙波... 沙波床面水流运动特性与平坦床面具有显著差异,现有沙波迎流面流速分布公式大多以水平流速作为研究对象,对沙波流速垂线分量空间分布变化对水平分量垂线分布的影响关注较少,未能完整描述沙波迎流面流速和切应力分布特征。基于经典沙波地形水槽实验观测数据,对沙波迎流面流速水平分量和垂线分量沿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流速偏移角的概念,用以描述沙波迎流角对流速水平分量和垂线分量分配的影响,研究了流速偏移角在沙波迎流面上的沿程分布规律;在沙波迎流面上建立子坐标系统,运用坐标旋转的方式建立了床面上方水体中标准坐标系统与近底子坐标系统转换关系,构建了沙波迎流面处流速矢量与水体主流流速矢量的数学关系,推导了考虑流速水平分量和流速垂线分量沿程调整规律的沙波迎流面流速和切应力垂向分布公式。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水深减小,流速偏移角向负值不断增大,在0.1倍相对水深处达到负最大值,而后开始减小,在临近迎流面处恢复为正值。流速偏移角自沙波迎流面近底处与水深呈指数函数关系,至水体上部时流速方向基本与主流方向一致。建立的沙波迎流面流速垂线分布公式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反映了沙波地形对其迎流面水流流速垂向分布和紊动扩散通量垂线分布空间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沙波床面水流运动特征和空间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波 流速垂线分布 流速偏移角 迎流面 紊动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石智能分选机给料系统仿真与多目标参数优化
3
作者 刘璨铭 张怀亮 殷文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910,共1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矿石智能分选机给料系统仿真与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给料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高速摄像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其次,通过仿真分析了检测皮带速度、胶皮离底高度、矿石处理量、溜板高度、溜板... 本文提出了一种矿石智能分选机给料系统仿真与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给料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高速摄像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其次,通过仿真分析了检测皮带速度、胶皮离底高度、矿石处理量、溜板高度、溜板角度这5个参数对重叠率和速度均方差的影响;最后,以重叠率和速度均方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NSGA2算法对给料系统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重叠率的主要因素为检测皮带速度和矿石处理量,次要因素为胶皮离底高度,重叠率随检测皮带速度增大或矿石处理量减小而减小,随胶皮离底高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影响速度均方差的主要因素为检测皮带速度,次要因素为矿石处理量、溜板高度和溜板角度,速度均方差随检测皮带速度或溜板高度增大而增大,随矿石处理量或溜板角度增大而减小;当检测皮带速度为3.6~4.0m/s、胶皮离底高度为45.0~51.1mm、矿石处理量为80t/h、溜板高度为565.0mm、溜板角度为75.0°时,优化结果最佳,与原始样机相比,其重叠率和速度均方差均降低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智能分选机 给料系统 重叠率 速度均方差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磨速度对轨面被动式打磨效果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罗亚南 郭关柱 +1 位作者 杨国涛 韩健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1,共8页
针对以往轨面被动式打磨以打磨后的轨廓形状偏差符合要求的最快打磨速度作为打磨速度而忽略打磨后轮轨接触状态的不足,提出以轨面打磨轮廓形状的轮轨接触特性确定打磨速度。基于轨面被动式打磨原理,依据打磨区域与位置、打磨深度等参数... 针对以往轨面被动式打磨以打磨后的轨廓形状偏差符合要求的最快打磨速度作为打磨速度而忽略打磨后轮轨接触状态的不足,提出以轨面打磨轮廓形状的轮轨接触特性确定打磨速度。基于轨面被动式打磨原理,依据打磨区域与位置、打磨深度等参数,建立打磨速度与打磨重构后轨廓形状之间关系,确定打磨速度为80、70、60、50 km/h时打磨得到相应的4种轨廓形状。采用轮轨接触状态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对轮轨接触载荷下轨面所承受的低疲劳循环周及其分布开展了研究,分析打磨速度对轨面被动式打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磨速度变化会改变不同区域打磨深度,使得轨廓表面形状改变从而显著影响轨面打磨后的轮轨接触特性,在18 t轴重载荷条件下,对于4种打磨速度打磨重构后的轨廓形状,轨面受到的应变疲劳循环最低周分别为9.70×10^(4)、1.53×10^(5)、1.91×10^(5)、2.26×10^(5)周;最低应变疲劳循环周剖面上的疲劳循环最低周分别为9.80×10^(4)、1.45×10^(5)、1.44×10^(5)、1.43×10^(5)周;采用打磨速度70 km/h打磨轨面后得到的打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磨速度 轨面被动式打磨 预防性打磨 廓形偏差 低周疲劳 打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速纵、横分量的列车气动载荷变化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梦阁 李美香 +1 位作者 刘加利 戴志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探索侧向环境风作用下列车气动载荷变化特性,对任意风向角下随车移动点处的风速纵、横分量进行建模,研究考虑风速纵、横分量的列车气动载荷计算方法,并分析在列车速度200~400 km/h、平均风速10~35 m/s及风向角30°~150°时的... 为探索侧向环境风作用下列车气动载荷变化特性,对任意风向角下随车移动点处的风速纵、横分量进行建模,研究考虑风速纵、横分量的列车气动载荷计算方法,并分析在列车速度200~400 km/h、平均风速10~35 m/s及风向角30°~150°时的列车气动载荷特性.研究发现:在不同风向角下,考虑风速横向分量后,高速列车气动载荷波动变大,作用于列车上的瞬时气动载荷极值增大;风速横向分量主要影响列车气动载荷的标准差,且影响程度与风向角有关;随着风向角接近临界风向角,风速横向分量对列车气动载荷标准差的影响逐渐变小,随着风向角远离临界风向角,风速横向分量对列车气动载荷标准差的影响逐渐变大;列车气动载荷的标准差/均值主要与侧偏角有关,且在风向角为30°及150°时较大,其次是风向角60°和120°,而在风向角90°时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随机风速 非定常气动载荷 风向角 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向泵站前池水沙两相流流态及其对开机组合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海东 许栋 +2 位作者 冉启华 袁赛瑜 唐洪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2-61,共10页
泵站前池中存在复杂的水沙两相流结构,开机组合方式对水流流态与悬移质泥沙运动规律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该问题,该研究采用Mixture多相流理论和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模拟不同开机组合条件下的泵站前池水沙运动,分析前池内各个漩涡... 泵站前池中存在复杂的水沙两相流结构,开机组合方式对水流流态与悬移质泥沙运动规律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该问题,该研究采用Mixture多相流理论和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模拟不同开机组合条件下的泵站前池水沙运动,分析前池内各个漩涡流区域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预测泥沙淤积范围,同时利用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等仪器对前池内流速与泥沙淤积进行测量,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典型正向前池泵站5组不同开机组合下的两相流流态,结果表明:前池内漩涡区域致使悬移质泥沙向正向前池边壁区域运移,漩涡流速下沉加速悬移质泥沙沉降;已经形成的泥沙淤积体对泵口流态影响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中间区域水泵受影响程度低于两侧水泵,开机组合工况优化大幅减小了水流偏流角度(比原工况减少了3.35°),提高了前池流速均匀度(提高了了5.84个百分点),降低了前池内泥沙含量(减少了58.60%)。研究成果可为抑制漩涡区域与泥沙淤积对正向泵站前池的危害和泵站优化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两相流 正向前池 开机组合 流速均匀度 偏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丘陵灌木下垫面湍流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卢栩诗 蓝长星 王宝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2,共10页
利用2017年珠三角野外观测站湍流连续观测资料,对丘陵灌木下垫面的热量通量、CO_(2)质量浓度和通量、湍流动能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丘陵灌木下垫面潜热通量在全年地表能量平衡中占主导地位,对比其他类型下垫面则相反。2)CO_(2)质... 利用2017年珠三角野外观测站湍流连续观测资料,对丘陵灌木下垫面的热量通量、CO_(2)质量浓度和通量、湍流动能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丘陵灌木下垫面潜热通量在全年地表能量平衡中占主导地位,对比其他类型下垫面则相反。2)CO_(2)质量浓度比其他类型下垫面低,而CO_(2)通量变化幅度远大于其他类型下垫面,说明丘陵灌木下垫面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比其他植被覆盖率和密集度较低的下垫面明显较强。3)湍流动能白天大,夜间小。白天夏季湍流动能最大,冬季峰值出现时间略早于夏季。4)无量纲速度标准差随稳定度的变化满足σ_(i)/u_(*)=a(1+bζ)^(1/3)的形式,归一化风速标准差符合σ_(u)/u_(*)>σ_(v)/u_(*)>σ_(w)/u_(*)的一般规律,说明丘陵灌木下垫面的物理特性差异对垂直风速的统计量影响比水平风速的统计量小。当大气越偏离中性状态,无量纲速度标准差越大,水平方向无量纲速度标准差比垂直方向无量纲速度标准差的离散程度大。丘陵灌木下垫面的无量纲风速分量系数在三个方向上都比大部分其他类型下垫面偏高。5)协谱基本符合Kansas实验的归一化协谱。不稳定条件下,低频大涡对湍流通量有较显著的贡献。稳定条件下各协谱的谱峰所对应的无量纲频率较不稳定条件下大,暗示着受浮力抑制作用,对动量、水汽和感热有显著输送作用的涡旋尺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 丘陵灌木下垫面 湍流通量 湍流速度标准差 湍流协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切圆燃烧锅炉的烟气偏差及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文彦 康志忠 +2 位作者 宋之平 王雅勤 徐宝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7,共5页
该文分析了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炉膛出口烟窗的烟气速度和温度偏差的成因以及对锅炉运行的危害。用燃烧过程三维全模拟软件对大唐公司托克托电厂的HG-2008/17.5-YM锅炉进行了4个工况的三维全模拟计算,得到了... 该文分析了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炉膛出口烟窗的烟气速度和温度偏差的成因以及对锅炉运行的危害。用燃烧过程三维全模拟软件对大唐公司托克托电厂的HG-2008/17.5-YM锅炉进行了4个工况的三维全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炉内烟温及烟速的分布。对炉膛出口烟窗的速度和温度偏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运行实绩,提出了减小和控制偏差的措施,以期对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圆燃烧锅炉 烟气偏差 控制技术 发电厂 600MW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消除四角喷燃锅炉水平烟道流速偏差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永光 朱珍锦 +2 位作者 刘松 郭喜庚 章德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8-21,共4页
为改善由于四角喷燃锅炉残余旋转引起的水平烟道速度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介绍了一种将分隔屏偏置的新方法。试验表明,将分隔屏组合偏置,效果最佳,可使水平烟道内速度不均匀系数下降达85% 。将分隔屏分别偏置30°、45°... 为改善由于四角喷燃锅炉残余旋转引起的水平烟道速度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介绍了一种将分隔屏偏置的新方法。试验表明,将分隔屏组合偏置,效果最佳,可使水平烟道内速度不均匀系数下降达85% 。将分隔屏分别偏置30°、45°和60°,水平烟道内速度不均匀系数可下降30 % 左右。因此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它为提高大型机组火电厂运行的安全和经济水平,防止超温爆管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速度偏差 水平烟道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井岩屑运移临界环空流速力学模型 被引量:44
10
作者 宋洵成 管志川 陈绍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6,63,共5页
岩屑在大斜度井眼中主要以翻滚形式向井口方向运移,在低斜度井眼中主要以悬浮形式被钻井液举升至地面。通过岩屑受力分析建立两种运移机理作用下的岩屑运移临界流速计算力学模型,并提出保持倾斜井眼清洁的临界环空返速计算方法。将模型... 岩屑在大斜度井眼中主要以翻滚形式向井口方向运移,在低斜度井眼中主要以悬浮形式被钻井液举升至地面。通过岩屑受力分析建立两种运移机理作用下的岩屑运移临界流速计算力学模型,并提出保持倾斜井眼清洁的临界环空返速计算方法。将模型计算结果与现有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临界环空流速随井斜角变化趋势的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由于模型计算和试验中判断形成岩屑床的准则不同,环空临界流速的模型计算值较试验值偏低;对实例井的井筒清洗分析结果与现场作业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井 岩屑运移 临界环空流速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烟道烟速偏差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11
作者 周月桂 章明川 +1 位作者 徐通模 惠世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对 6 0 0MW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实验的基础上 ,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炉内流场及水平烟道内速度偏差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炉内气流流动特性和水平烟道烟气速度偏差的形成机理 ,提出了减小水平烟道烟气偏差的措施。模拟结果与... 在对 6 0 0MW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实验的基础上 ,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炉内流场及水平烟道内速度偏差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炉内气流流动特性和水平烟道烟气速度偏差的形成机理 ,提出了减小水平烟道烟气偏差的措施。模拟结果与冷态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燃烧锅炉 冷态流场 烟速偏 数值模拟 烟道 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铝型材挤压变形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闫洪 夏巨谌 +3 位作者 李志刚 董湘怀 杨国泰 何成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54-1161,共8页
通过引进一个反映金属流速不均衡性的参数———流速均方差 ,有效地控制型材挤压成形时金属流动的不均匀性。采用有限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方法 ,对不同挤压参数 (挤压比、摩擦因子 )下铝型材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获得了挤压压力、... 通过引进一个反映金属流速不均衡性的参数———流速均方差 ,有效地控制型材挤压成形时金属流动的不均匀性。采用有限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方法 ,对不同挤压参数 (挤压比、摩擦因子 )下铝型材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获得了挤压压力、流速均方差和型材件内部应力应变场随挤压参数变化的规律 ,为铝型材挤压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均方差 铝型材挤压 弹塑性有限元法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工模型时间变态问题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虞邦义 吕列民 俞国青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8,共7页
利用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淮南田家庵段河工模型和该河段1991年实测洪水资料作为试验条件,采用真实的入出流边界条件,未作任何假定与简化,对河工模型时间变态问题开展了系列试验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河工模型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对模型... 利用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淮南田家庵段河工模型和该河段1991年实测洪水资料作为试验条件,采用真实的入出流边界条件,未作任何假定与简化,对河工模型时间变态问题开展了系列试验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河工模型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对模型入流、尾水、口门等内外边界进行自动控制,对沿程水位、流速和出口流量等水力参数进行自动检测,获得了不同时间变态率条件下这些基本参数的过程变化。根据实测资料,对时间变态引起的沿程水位、比降、流速、水流挟沙力等参数的偏离趋势进行了分析,对引起这些物理量偏离的内在原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工模型 时间变态 水位偏离 流速偏离 挟沙力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隔屏布置对四角布置切圆燃烧锅炉水平烟道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晋 袁益超 +3 位作者 刘聿拯 刘亚 杨震 郭琴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6-11,共6页
为改善四角布置切圆燃烧锅炉水平烟道烟气偏差,以某600MW级锅炉为研究对象,就分隔屏布置对其炉膛上部及水平烟道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及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气流流动特性和水平烟道速度偏差的形成机制,得... 为改善四角布置切圆燃烧锅炉水平烟道烟气偏差,以某600MW级锅炉为研究对象,就分隔屏布置对其炉膛上部及水平烟道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及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气流流动特性和水平烟道速度偏差的形成机制,得到分隔屏布置对炉膛上部气流分布及水平烟道速度偏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布置分隔屏使得水平烟道内气流相对于无分隔屏时更加贴近壁面,局部区域速度偏差有较大的增加;分隔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炉膛出口两侧速度偏差,但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圆燃烧锅炉 分隔屏 速度偏差 模化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扭曲分隔屏消除锅炉水平烟道的烟速偏差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永光 李岸然 +4 位作者 白宏刚 邬振武 丁家峰 滕汜颖 华张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4-38,共5页
为降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水平烟道流速偏差,文中采用一种新型扭曲分隔屏的方法,分隔屏在空间扭曲角度为45°。在模型锅炉上,利用5孔探针测量了水平烟道内的气流速度分布。测量结果显示,采用扭曲分隔屏可将水平烟道中的最大速度偏差减... 为降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水平烟道流速偏差,文中采用一种新型扭曲分隔屏的方法,分隔屏在空间扭曲角度为45°。在模型锅炉上,利用5孔探针测量了水平烟道内的气流速度分布。测量结果显示,采用扭曲分隔屏可将水平烟道中的最大速度偏差减少60%左右,最大偏差系数ε仅为0.4。与分隔屏偏置的方法相比,对水平烟道最大速度偏差系数的抑制作用更大,其最大偏差系数ε减少了1/3。由于更适应流体流动的特性,因此采用扭曲分隔屏可使水平烟道速度分布更趋均匀。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扭曲角度和过渡面下,采用扭曲分隔屏可以将四角喷燃锅炉水平烟道烟速偏差降到最小。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采用扭曲分隔屏,可大幅度降低四角喷燃过炉水平烟道的速度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烟速偏差 分隔屏 烟道 温度 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黄海海域大气湍流强度特征及风速标准差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会旺 顾明 +1 位作者 王仁磊 薛宇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3-568,578,共7页
根据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北黄海海区海洋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了2007-2008年间该海区4个不同季节的大气湍流强度并与其他海区及陆地下垫面大气湍流值相比较。北黄海海区大气湍流强度量级为10-2,比陆地下垫面大气湍流强度低一个量级。由... 根据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北黄海海区海洋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了2007-2008年间该海区4个不同季节的大气湍流强度并与其他海区及陆地下垫面大气湍流值相比较。北黄海海区大气湍流强度量级为10-2,比陆地下垫面大气湍流强度低一个量级。由于海洋的特殊性质,对秋季大气湍流强度日变化的分析发现,在大气湍流强度的影响因素中,海洋的热力作用相对较大。对水平方向风速标准差是否满足Monin-Obukhov相似关系进行了探讨,数据显示,在不稳定层结下冬季水平方向无量纲风速标准差与Z/L的关系,基本满足1/3次方律。秋冬在不稳定层结下垂直方向风速标准差满足Monin-Obukhov相似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 湍流强度 风速标准差 相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平面涡流分级机导流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洪 李双跃 +2 位作者 任朝富 刘继光 李进春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4-408,413,共6页
采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平面涡流分级机导流部分几何参数与操作参数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蜗壳与导风叶对导流效果的影响.在分析模拟所得X-Y散点数据基础上,通过建立导风叶外圈的速度和压力偏差均值与一、二次风口进风量百分比,蜗壳... 采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平面涡流分级机导流部分几何参数与操作参数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蜗壳与导风叶对导流效果的影响.在分析模拟所得X-Y散点数据基础上,通过建立导风叶外圈的速度和压力偏差均值与一、二次风口进风量百分比,蜗壳偏心距,导风叶定位基圆直径,导风叶数量等重要参数的关系曲线,得出一系列较优设计目标,为平面涡流分级机导流部分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试制样机SX-35并利用粉煤灰进行筛余实验,定性验证了CFD分析结果在工程运用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涡流分级机 导流结构 CFD 速度偏差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0t/h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再热器超温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臻 刘勇 +1 位作者 张新生 方翀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14,共3页
从分析热段再热器入口截面速度偏差和烟温偏差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对一台670t/h锅炉再热器壁温及烟温进行测试表明,水平烟道区域烟温和烟气速度偏差是造成再热器超温爆管的主要原因。在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运行调整,可有效改善热段... 从分析热段再热器入口截面速度偏差和烟温偏差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对一台670t/h锅炉再热器壁温及烟温进行测试表明,水平烟道区域烟温和烟气速度偏差是造成再热器超温爆管的主要原因。在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运行调整,可有效改善热段再热器入口截面热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热器 烟温 烟速 偏差 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锅炉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道环流流速公式的验证与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志威 方春明 邵佳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80,共8页
弯道环流流速公式是弯道水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给出了弯道环流流速公式的一般理论推导过程,归纳了国内外5种具有代表性的环流流速公式,即罗索夫斯基公式、张红武公式、Odgaard公式、孙东坡公式以及罗索夫斯基修正公式,并采用弯道... 弯道环流流速公式是弯道水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给出了弯道环流流速公式的一般理论推导过程,归纳了国内外5种具有代表性的环流流速公式,即罗索夫斯基公式、张红武公式、Odgaard公式、孙东坡公式以及罗索夫斯基修正公式,并采用弯道水槽及模型资料予以验证和比较,同时对3种罗氏公式的近似式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罗氏公式的3种近似式中,只有丁君松的近似式是精度较高,其它两种均有较大偏差。5种代表性的环流流速公式,张红武公式的精度高和可靠性强,其次是罗氏公式和Odgaard公式,孙东坡公式与张红武的实测资料存在一定偏差,而罗索夫斯基修正公式的形式不尽合理,在近底区域与实测资料分歧较大,甚至与定性规律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 弯道环流 流速分布公式 偏离度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控制过程中制动压力增长速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彪 刘昭度 +1 位作者 佀海 刘金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研究制动压力增长速率对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控制效果的影响.采用PWM控制方法,在制动压力增长过程中,通过改变占空比达到改变制动压力增长速率的目的.提出了偏离度的概念.研究表明,使偏离度最小化的占空比能使制动压力增长速率达到最优... 研究制动压力增长速率对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控制效果的影响.采用PWM控制方法,在制动压力增长过程中,通过改变占空比达到改变制动压力增长速率的目的.提出了偏离度的概念.研究表明,使偏离度最小化的占空比能使制动压力增长速率达到最优,该方法显著提高了ABS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速率 占空比 偏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