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尺寸纳米塑料团聚行为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婷婷 李志雄 陈家玮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由于塑料制品大量使用和不当处置,环境中微塑料(尤其是纳米塑料)的地球化学行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团聚效应是控制纳米塑料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自然界中纳米塑料大小不一,然而已有的研究结果对于纳米塑料尺寸与团聚效应的... 由于塑料制品大量使用和不当处置,环境中微塑料(尤其是纳米塑料)的地球化学行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团聚效应是控制纳米塑料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自然界中纳米塑料大小不一,然而已有的研究结果对于纳米塑料尺寸与团聚效应的关联性还存在一定矛盾。为揭示不同尺寸纳米塑料的团聚行为及影响作用机制,本文以50nm、100nm、200nm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50、PS100、PS200)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实时监测不同pH(3.0~10.0)及NaCl溶液(浓度0~800mmol/L)中纳米塑料的Zeta电位(ζ电位)和水动力直径,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三种粒径纳米塑料的临界团聚浓度(CCC)和总相互作用能。PS50、PS100和PS200去离子水中的初始ζ电位分别为-35.2mV、-35.1mV和-38.2mV,高的表面负电荷使其在水中保持分散。离子强度增加引起的电荷屏蔽效应促进了纳米塑料的团聚,PS50、PS100、PS200在NaCl溶液中CCC值分别为325mmol/L、296mmol/L、264mmol/L,表明初始ζ电位值接近时,粒径越小的纳米塑料越稳定,能够在环境中较长时间地迁移。随着pH从酸性增加至碱性,纳米塑料表面酸性官能团发生去质子化,负电荷增多,导致其团聚行为受到抑制。当pH=7时,即使是在较高离子强度下(400mmol/L NaCl),PS100和PS200基本恢复稳定,但PS50仍发生快速团聚,可能因为在此条件下PS50的ζ电位仍较小(-19.3mV)。通过回归分析可知,三种尺寸纳米塑料的团聚行为与ζ电位密切相关(r2为0.70~0.88)。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溶液pH、离子强度以及纳米塑料自身尺寸等容易影响ζ电位的因素,以更精准地预测和评估纳米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团聚 动态光散射 临界团聚浓度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任鲲 姜桂元 +2 位作者 林梅钦 徐春明 罗维迁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1-324,共4页
研究了NaCl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特性粘数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表观粘度则先降低后增加,继续增加NaCl浓度,溶液粘度降低,但仍保持很高的粘度。环境扫描电镜(ESEM)研究表明,疏水缔合... 研究了NaCl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特性粘数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表观粘度则先降低后增加,继续增加NaCl浓度,溶液粘度降低,但仍保持很高的粘度。环境扫描电镜(ESEM)研究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去离子水体系中会形成网状结构,而在NaCl浓度为5g·L-1的溶液中,ESEM照片显示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结构为致密的树枝状结构,且存在一临界缔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 NACL 特性粘数 表观粘度 树枝状结构 水解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任鲲 姜桂元 +2 位作者 徐春明 林梅钦 罗维迁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动态光散射仪(DLS)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实验所合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表观粘度先降低后增加而后再降低,但仍保持很高粘度。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去离子水体系中无论浓... 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动态光散射仪(DLS)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实验所合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表观粘度先降低后增加而后再降低,但仍保持很高粘度。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去离子水体系中无论浓度高低均形成了空间网状结构。盐水体系中,当NaCl浓度为1000mg/L时所形成的结构与去离子水中的结构类似,均为网状结构,而在NaCl浓度为5000mg/L时,ESEM照片显示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结构为致密的树枝状结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浓度越大,其表观流体力学半径就越大,从而造成其增粘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疏水缔合聚合物 形态 NaCl浓度 环境扫描电镜 网状结构 表观粘度 盐水体系 去离子水 ESEM 流体力学 散射仪 高粘度 树枝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松香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数 被引量:16
4
作者 蒋福宾 曾华辉 +2 位作者 杨正业 李俊杰 宋宝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66-1170,共5页
以芘(Py)为荧光探针,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为猝灭剂,用芘的饱和水溶液为溶剂配制表面活性剂溶液,根据芘的荧光强度比(I1/I3)随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测定了二(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N′-(1,3-亚丙基)溴化二... 以芘(Py)为荧光探针,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为猝灭剂,用芘的饱和水溶液为溶剂配制表面活性剂溶液,根据芘的荧光强度比(I1/I3)随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测定了二(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N′-(1,3-亚丙基)溴化二铵(DDMPDAB)、二(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N′-(1,3-(2-羟基)亚丙基)氯化二铵(DDMHPDAC)和二(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N′-(1,6-亚己基)溴化二铵(DDMHDAB)松香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CMC值。结果表明,测定值和使用表面张力法测定的值基本一致,分别为2×10^-5、8×10^-5和6×10^-5mol/L。当猝灭剂CPC的浓度在0.04-0.1 mmol/L范围时,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3种产物的胶束聚集数。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为5-15倍CMC时,胶束聚集数N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而线性增大,用外推法分别得到3种产物的临界胶束聚集数Nm分别为10、19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双子表面活性剂 荧光探针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聚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双酯双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韩利娟 李丽娜 +3 位作者 罗平亚 叶仲斌 樊力 陈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2-325,346,共5页
以脂肪酸、二甘醇、氯磺酸为原料,经酯化、磺化反应制备了4种二甘醇双(α-磺酸钠)烷基羧酸酯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类脂肪酸双酯双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 以脂肪酸、二甘醇、氯磺酸为原料,经酯化、磺化反应制备了4种二甘醇双(α-磺酸钠)烷基羧酸酯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类脂肪酸双酯双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比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低1~2个数量级和更强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稳态荧光猝灭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数随着烷烃链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胶束聚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荧光探针法研究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化行为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丹丹 梁生康 +1 位作者 王江涛 王修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71-2175,共5页
应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非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内脂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聚集数(Nagg),并考察了添加无机电解质和短链脂肪醇对槐糖内酯CMC的影响。结果表明,槐糖内酯的CMC为1.3×10-4 mol.L-1,并随加入电解质浓度的升高而... 应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非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内脂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聚集数(Nagg),并考察了添加无机电解质和短链脂肪醇对槐糖内酯CMC的影响。结果表明,槐糖内酯的CMC为1.3×10-4 mol.L-1,并随加入电解质浓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外加短链脂肪则使其CMC值升高;在4~8倍的CMC浓度范围内,槐糖内酯溶液Nagg随其浓度增大而增大,但胶束聚集数较小,为4~8个;激光纳米粒径结果显示槐糖内酯胶束动态直径较大且分布较为集中,平均约为90nm。槐糖内酯胶束具有聚集数小而直径大的特点,表明该生物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胶束排列较为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荧光探针 槐糖脂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聚集数及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MEDMDA阳离子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溶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罗开富 叶林 黄荣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法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基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共聚物(AM/MEDMDA)。研究了在链结构中引入不同疏水基团含量的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该共聚物在0.256mol/LNa...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法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基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共聚物(AM/MEDMDA)。研究了在链结构中引入不同疏水基团含量的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该共聚物在0.256mol/LNaCl溶液中表观粘度较之水溶液有较大提高,表现出明显的抗盐性能;在剪切作用下,其粘度急剧下降,呈现假塑性流体行为;当剪切作用回复时,粘度回升。对共聚物溶液的粘温性能,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溶液性能也进行了研究。对共聚物稀溶液性质的研究反映了共聚物中离子基团和疏水基团对其分子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 水溶性 共聚物 性能 浓度 高聚物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及溶液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姜桂元 任鲲 +2 位作者 徐春明 林梅钦 罗维迁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82,共3页
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 ,合成了疏水缔合型丙烯酰胺 /2 丙烯酰胺基烷基磺酸共聚物。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测定了不同疏水基含量的聚合物的溶液性能 ,同时考察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浓度、盐浓度、剪切速率以及温度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 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 ,合成了疏水缔合型丙烯酰胺 /2 丙烯酰胺基烷基磺酸共聚物。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测定了不同疏水基含量的聚合物的溶液性能 ,同时考察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浓度、盐浓度、剪切速率以及温度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稀溶液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的缔合以分子内缔合为主 ;在临界缔合浓度以上 ,缔合以分子间缔合为主。该聚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疏水增粘剂 ,模拟盐水条件下的粘度比清水溶液粘度有很大提高 ,表现出明显的抗盐性质 ,其临界缔合浓度约为 5 0 0mg/L。使用时可用油田采出水直接配注 ,因而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 ,还进一步降低了聚合物的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合成 溶液性能 临界缔合浓度 耐盐性 粘度 增加剂 聚合物驱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常压渣油热反应过程中沥青质的缔合性变化规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龙力 杨国华 +1 位作者 马魁菊 阙国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中东常压渣油热反应过程中正庚烷沥青质缔合性的变化。测定沥青质的不同浓度甲苯溶液的表面张力,利用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表征沥青质的缔合性。定义蒸气压渗透法(VPO法)测得的沥青质平均分子量和表面张力法计算得到的...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中东常压渣油热反应过程中正庚烷沥青质缔合性的变化。测定沥青质的不同浓度甲苯溶液的表面张力,利用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表征沥青质的缔合性。定义蒸气压渗透法(VPO法)测得的沥青质平均分子量和表面张力法计算得到的平均分子量之比为沥青质的缔合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热反应的进行,在生焦诱导期内,沥青质的临界胶束浓度下降、沥青质缔合度参数增大,缔合性增强;达到生焦诱导期后临界胶束浓度上升、缔合度参数下降,缔合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沥青质 临界胶束浓度 缔合性 缔合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二苄醚双季铵盐的合成及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海林 胡志勇 +1 位作者 王建龙 曹端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74-1378,共5页
以长碳链溴代烷、N,N-二甲基乙醇胺和对二溴苄为原料,合成了3种不同疏水链长的烷基二苄醚双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10-B-10,12-B-12,14-B-14),采用FTIR、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稳态荧光法测定了3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 以长碳链溴代烷、N,N-二甲基乙醇胺和对二溴苄为原料,合成了3种不同疏水链长的烷基二苄醚双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10-B-10,12-B-12,14-B-14),采用FTIR、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稳态荧光法测定了3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聚集数。结果表明,采用荧光法测定的CMC与表面张力法所得的值基本一致,随着疏水链长从10增加至14,CMC从3.24 mmol/L降至0.056 mmol/L。采用外推法得到3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聚集数(N m)分别为6.98(10-B-10),3.87(12-B-12)和1.62(14-B-14)。动态光散射结果表明,该类表面活性剂在CMC以上易生成囊泡,盐的加入会诱导囊泡转变成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聚集数 平均流体力学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辛酰胺协同纳米二氧化硅稳定Pickering乳液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思宝 李嘉诚 +4 位作者 刘艳凤 张世鑫 李可 黄俊浩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0-564,共5页
采用辛胺疏水改性海藻酸钠合成了具有两亲性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海藻酸辛酰胺(OAAD),并将其与SiO2纳米颗粒协同制备了稳定的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1HNMR、表面张力、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接触角测量、光学显微镜分别对OAAD、OAAD/S... 采用辛胺疏水改性海藻酸钠合成了具有两亲性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海藻酸辛酰胺(OAAD),并将其与SiO2纳米颗粒协同制备了稳定的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1HNMR、表面张力、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接触角测量、光学显微镜分别对OAAD、OAAD/SiO2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和Pickering乳状液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辛胺氨基成功接枝到海藻酸钠(SA)分子链上,OAAD界面张力较SA降低、临界聚集质量浓度为0.60 g/L,表现出良好的两亲性。将OAAD吸附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形成的水分散体系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时,发现随着OAAD质量浓度增加,SiO2纳米颗粒润湿性增加,Zeta电位减少,粒径增加;而乳液的粒径则逐渐减少,稳定性增强,其机理经初步分析为,当一定浓度的OAAD吸附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可导致颗粒间絮凝,从而在油水界面形成网络结构式界面膜,有利于提高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辛酰胺 SIO2 纳米颗粒 协同 Pickering乳液 临界聚集质量浓度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芘荧光探针法研究狭鳕鱼皮胶原蛋白临界聚集质量浓度 被引量:6
12
作者 闫鸣艳 李八方 +1 位作者 赵雪 张朝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6,共5页
芘荧光发射光谱的第一振动带和第三振动带强度比值(I1/I3)能够反映周围微环境的极性水平,并且芘荧光光谱不受胶原蛋白内源荧光的干扰,作者用芘荧光探针考察了狭鳕鱼皮胶原蛋白在pH=7.2的磷酸缓冲液中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当胶原蛋白质... 芘荧光发射光谱的第一振动带和第三振动带强度比值(I1/I3)能够反映周围微环境的极性水平,并且芘荧光光谱不受胶原蛋白内源荧光的干扰,作者用芘荧光探针考察了狭鳕鱼皮胶原蛋白在pH=7.2的磷酸缓冲液中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当胶原蛋白质量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芘荧光探针的I1/I3值有一突变,继续增大其质量浓度,I1/I3值趋向于定值,证明胶原蛋白在pH=7.2的磷酸缓冲液中,随质量浓度增大有明显的聚集行为。运用芘I1/I3值与胶原蛋白质量浓度对数的关系,通过作图法确定胶原蛋白的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MC)为0.138 g/L和0.48 g/L,结合不同质量浓度胶原蛋白溶液的聚集动力学曲线,故胶原蛋白的CAMC为0.48 g/L。由于胶原蛋白聚集过程在动力学上分为两个阶段,作者认为该胶原蛋白的聚集机理可能为协同成核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胶原蛋白 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聚集行为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从山 杨涛 +1 位作者 张建策 曾艳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5-227,286,共4页
用芘(Py)荧光探针法测定了添加少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聚集数(Nm)。在一定范围内,SDS的CMC与CTAB的添加量〔x=c(CTAB)/c(SDS)〕有如下定量关系:ln〔CMC/(mmol/L)〕=0.69-10.48... 用芘(Py)荧光探针法测定了添加少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聚集数(Nm)。在一定范围内,SDS的CMC与CTAB的添加量〔x=c(CTAB)/c(SDS)〕有如下定量关系:ln〔CMC/(mmol/L)〕=0.69-10.48x。当x=1/80时,SDS的胶束聚集数为92。x=1/40时,SDS的胶束聚集数为122。SDS的胶束聚集数随着CTAB的添加量迅速增加。因此,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作为合成介孔催化剂的模板剂,可以调控介孔催化剂的孔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聚集数 荧光探针法 SDS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荧光法分析大庆油田驱油用两亲聚合物的缔合行为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令伟 康万利 +2 位作者 范海明 蔚新艳 吴晓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7-160,167,共5页
两亲聚合物(HAP)是一种新型聚合物驱油剂,针对大庆油田驱油用两亲聚合物HAP-570和HAP-1200,利用荧光探针考察其缔合行为。结果表明:随着HAP质量浓度增加,疏水基团之间的缔合性增强;两亲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临界聚集浓度cCAC值越小... 两亲聚合物(HAP)是一种新型聚合物驱油剂,针对大庆油田驱油用两亲聚合物HAP-570和HAP-1200,利用荧光探针考察其缔合行为。结果表明:随着HAP质量浓度增加,疏水基团之间的缔合性增强;两亲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临界聚集浓度cCAC值越小;NaCl质量浓度越大,cCAC值越小,且HAP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影响越显著;Na+对cCAC值的影响符合公式lgcCAC=A-Blgc0,其中B值反映Na+对cCAC值的影响程度;两亲聚合物增黏能力较强,且黏度-浓度曲线与荧光探针确定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cCAC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两亲聚合物 临界聚集浓度 缔合行为 荧光探针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辛酰胺的制备及其协同氨基SiO_2纳米粒稳定液体石蜡/水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秀琼 颜慧琼 +3 位作者 冯玉红 史载锋 王向辉 林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9-225,242,共8页
以辛胺为疏水改性剂,采用酰化法制得具有两亲性的海藻酸辛酰胺(ACA)。将ACA与采用修正Stber法制备的氨基二氧化硅(SiO_2-NH_2)纳米粒混合,在超声的作用下制得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1H NMR和荧光光谱对AC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 以辛胺为疏水改性剂,采用酰化法制得具有两亲性的海藻酸辛酰胺(ACA)。将ACA与采用修正Stber法制备的氨基二氧化硅(SiO_2-NH_2)纳米粒混合,在超声的作用下制得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1H NMR和荧光光谱对AC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采用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和光学显微镜探究了ACA,SiO_2-NH_2及其协同水分散体系的胶体性能和相应的Pickering乳液的形貌。结果表明:ACA的取代度为0.29,在0.15 mol/L Na Cl水溶液中的临界聚集浓度(cac)为0.42 g/L,表现出较强的两亲性能。ACA通过静电作用力成功地吸附于SiO_2-NH_2纳米粒上,使水动力学粒径只有155 nm的SiO_2-NH_2纳米粒增长至386 nm,Zeta电位由+22.2 mV转变为-30.7 mV,在水溶液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吸附于SiO_2-NH_2纳米粒表面的ACA可以抑制无机纳米粒的聚沉,而游离的ACA形成的胶束结构的疏水内腔能够增溶油滴,减少小油滴的聚并。光学显微镜中出现了粒径较大的Pickering乳液液滴和粒径较小的传统乳液液滴共存的现象,当ACA质量浓度在0.5 cac^1.0 cac时,2种乳液共存现象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辛酰胺 Pickering乳液 临界聚集浓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卜芳 王栋 +1 位作者 闫杰 杨飞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在复杂体系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型,通过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研究其在水相体系中的聚集行为。测定两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胶束... 为了深入了解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在复杂体系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型,通过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研究其在水相体系中的聚集行为。测定两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胶束离解度β、胶束聚集数n和表面过剩吸附量Γs。由CMC与温度T的关系,应用准相分离模型计算了胶束化热力学参数ΔmicG0、ΔmicH0和ΔmicS0,结果表明ΔmicG0为负值,而且随温度变化很小,ΔmicH0的值相对于TΔmicS0来说小得多,表明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热力学参数 胶束聚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MEDMDA阳离子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9
17
作者 罗开富 叶林 黄荣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1-264,共4页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法制备了水溶性的丙烯酰胺/( 2甲基丙烯酰基) 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 A M/ M E D M D A) 共聚物。用元素分析、 I R 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疏水单体具有表面活性特征,所以在制备...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法制备了水溶性的丙烯酰胺/( 2甲基丙烯酰基) 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 A M/ M E D M D A) 共聚物。用元素分析、 I R 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疏水单体具有表面活性特征,所以在制备共聚物时不需要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初步研究了共聚物的溶液性能。结果表明,随共聚物溶液浓度的增加,在临界缔合浓度以上,分子间缔合大量形成,水溶液表观粘度急剧增加,显示了较强的疏水缔合行为。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相比,这种产物具有优异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 阳离子型 丙烯酰胺 共聚物 MEDMDA 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自聚集现象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征 涂春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9-424,共6页
以壳聚糖为主链,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亲水性链段,癸二酸为疏水链段,合成了一系列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通过FTIR,1H NM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由元素分析方法计算出衍生物的取代度.采用直接溶解法制备了壳聚糖... 以壳聚糖为主链,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亲水性链段,癸二酸为疏水链段,合成了一系列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通过FTIR,1H NM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由元素分析方法计算出衍生物的取代度.采用直接溶解法制备了壳聚糖衍生物的空白胶束,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胶束的形态.由动态光散射(DLS)测定了胶束的粒径及分布,并以芘为分子探针,通过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壳聚糖衍生物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主链上疏水链段的取代度越大,其衍生物的临界聚集浓度越低,相同浓度下的胶束的粒径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 胶束 自聚集 临界聚集浓度(C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颗粒凝聚临界粒径的动态光散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武泉 张智 +6 位作者 覃宏华 李强 朱启红 李航 朱华玲 刘新敏 田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9-153,共5页
以三峡库区3种紫色土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其凝聚过程有效粒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3种紫色土胶体颗粒在低浓度Mg2+条件下,凝聚体的有效粒径增长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其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在较高浓度Mg2+条件下... 以三峡库区3种紫色土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其凝聚过程有效粒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3种紫色土胶体颗粒在低浓度Mg2+条件下,凝聚体的有效粒径增长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其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在较高浓度Mg2+条件下,其有效粒径增长与时间呈对数关系,先快速增长,再缓慢增长,最后基本不变;(2)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3种胶体凝聚体临界粒径分别为1.1,1.2,1.4μm,表现为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3)酸性紫色土和中性紫色土胶体凝聚临界浓度分别为1.0-2.0,2.0-3.0mmol/L,石灰性紫色土凝聚临界浓度为1.0-2.0mmol/L,但更接近于2.0mmol/L,同样表现为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与它们表面电位值大小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胶体 凝聚 临界粒径 临界浓度 动态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恒 刘丽丽 +1 位作者 赵娜娜 张岩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0-564,共5页
对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HMHEC)溶液的流变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不同的浓度、温度、盐浓度、pH值和剪切速率对其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MHEC溶液临界缔合浓度为0.3 g/100 ml。当HMHEC的浓度低于临界缔合浓度时,HMHEC溶液增... 对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HMHEC)溶液的流变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不同的浓度、温度、盐浓度、pH值和剪切速率对其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MHEC溶液临界缔合浓度为0.3 g/100 ml。当HMHEC的浓度低于临界缔合浓度时,HMHEC溶液增稠以分子内缔合为主,增稠幅度小;当高于临界缔合浓度后,便会形成以大分子间缔合为主的动态物理交联网络结构。HMHEC水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及抗剪切性能,而且pH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 流变 临界聚集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