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缩感知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1
作者 袁博 葛少云 +3 位作者 刘洪 冯喜春 刘国平 魏孟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5-1218,I0034,共15页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具有压缩简单、更适用于监测环境等特点,成为电网中解决监测数据海量化问题的重要方式,但其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中的应用研究尚未真正开展。为适应传统NILM中时空...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具有压缩简单、更适用于监测环境等特点,成为电网中解决监测数据海量化问题的重要方式,但其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中的应用研究尚未真正开展。为适应传统NILM中时空密集采集、高频信息采集等需求,该文首次深入探索基于压缩感知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首先,分析负荷原始信号及其特征值的类型,证明NILM中的CS可用性;然后,分别基于场景识别、数学优化模型和事件探测,提出3种基于CS的NILM框架及其实现流程;在此基础上,针对框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适用的特征提取方法、事件探测方法、数学优化模型、CS三要素设计的具体流程。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3种框架及其关键问题解决方法均具有合理性,负荷识别准确率均接近90%、负荷分解准确率达92%以上、重构信噪比大于70 dB,满足相关领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基本框架 事件探测 特征提取 数学模型 可用性证明 CS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值融合的动态信道化子带检测算法
2
作者 陈侯伯 刘霖 +3 位作者 崔宁 张旭冉 赵麒瑞 刘翔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68,共9页
针对动态数字信道化接收领域中传统子带检测算法需要信号和噪声先验信息等问题,提出基于特征值融合的动态信道化子带检测算法。首先,基于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 RMT),利用采样协方差矩阵中的最大、最小和平均特征值,引入... 针对动态数字信道化接收领域中传统子带检测算法需要信号和噪声先验信息等问题,提出基于特征值融合的动态信道化子带检测算法。首先,基于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 RMT),利用采样协方差矩阵中的最大、最小和平均特征值,引入融合参数α,构造融合检测统计量。随后,通过最小特征值的极限分布,推导出一种高效的检测门限,并据此设计一套基于特征值融合的子带盲检测算法,命名为α-最大、最小和平均特征值(α-maximum-average-minimum eigenvalue, α-MAME)算法。在实验阶段,对不同动态数字信道化接收条件下的算法性能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子带检测算法在低信噪比和低维度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字信道化 子带检测 特征值检测 随机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联合特征值的雷达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威 杨勇 韩静雯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雷达弱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联合特征值的雷达弱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多极化通道回波数据计算极化相干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然后将待检测单元的最大特征值与参考单元最大特征值、最小特征值、算数平均...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雷达弱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联合特征值的雷达弱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多极化通道回波数据计算极化相干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然后将待检测单元的最大特征值与参考单元最大特征值、最小特征值、算数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的算数平均之比分别作为检验统计量实现检验判决。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基于极化联合特征值的雷达弱小目标检测方法较基于特征值的检测方法性能提高2 dB,较极化检测最优滤波器性能提高1.5 dB,较功率最大综合检测方法、SPAN检测方法性能提高5 dB,极化联合最大特征值-几何平均方法综合检测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检测 极化相干矩阵 协方差矩阵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值的动态数字信道化子带检测算法
4
作者 李晓辉 万宏杰 +1 位作者 石明利 王先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1809,共9页
动态数字信道化接收结构通过检测所有子带,判断信号是否存在,为综合滤波器组处理提供依据,因此子带检测在接收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针对传统检测算法存在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检测性能不高的问题,依据随机矩阵理论,提... 动态数字信道化接收结构通过检测所有子带,判断信号是否存在,为综合滤波器组处理提供依据,因此子带检测在接收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针对传统检测算法存在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检测性能不高的问题,依据随机矩阵理论,提出了基于最大最小特征值之差与平均特征值之比的检测算法,利用平均特征值和最小特征值的极限分布规律来推导算法的检测门限。其次,根据所有子带数据获取的特征值信息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优化。最后,在动态数字信道化接收结构中,分析不同因素下算法的性能,表明了所提算法能够克服低SNR的影响,子带检测的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字信道化接收 子带信号检测 随机矩阵 特征值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量判据的新型配电系统早期故障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安宁 范荣奇 +4 位作者 张旸 刘嘉超 胡薇 钟世民 贾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193,共13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新型配电系统故障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运行方式多变、短路电流受限。电弧类早期故障是系统发生短路前的征兆,通过提前对早期故障的有效识别能够避免新型配电系统短路故障难以隔离的问题。首先,建立了早期故障的电气量...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新型配电系统故障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运行方式多变、短路电流受限。电弧类早期故障是系统发生短路前的征兆,通过提前对早期故障的有效识别能够避免新型配电系统短路故障难以隔离的问题。首先,建立了早期故障的电气量与温度量定量解析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仅依靠单一的电气量或温度量均难以实现可靠的检测;然后,综合电信号的快速性和热信号的高灵敏性和可靠性,将电弧功率作为复合特征量来判别早期故障,提出了结合电流量与温度量的早期故障检测方法;最后,通过PSCAD仿真、现场数据及实验室模拟故障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早期故障 故障检测 电弧模型 复合特征量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杂波背景下的双极化最大特征值目标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关键 姜星宇 +2 位作者 刘宁波 丁昊 黄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15-3725,共11页
现有的矩阵恒虚警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检测器仅对单一极化回波进行处理,且计算复杂度较高,导致相关性信息使用不充分、检测场景受限。对此,利用双极化雷达回波计算协方差矩阵,通过提取其特征值来衡量回波间的关联性,提... 现有的矩阵恒虚警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检测器仅对单一极化回波进行处理,且计算复杂度较高,导致相关性信息使用不充分、检测场景受限。对此,利用双极化雷达回波计算协方差矩阵,通过提取其特征值来衡量回波间的关联性,提出一种计算复杂度较低的基于双极化最大特征值的检测方法。首先,推导了以最大特征值作为几何距离进行检测的可行性。进一步,设计了可在实际场景中使用的基于双极化最大特征值的矩阵CFAR检测器。最后,通过实测海杂波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际检测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同样使用最大特征值作为检测统计量的最大特征值矩阵测度算法具有更好的杂波抑制效果,检测性能也优于非相参积累的单元平均CFAR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目标检测 特征值 双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分布海杂波背景下基于最大特征值的雷达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文静 刘畅 +1 位作者 刘文龙 金明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35-2241,共7页
针对K分布海杂波背景下的恒虚警检测问题,基于信息几何的矩阵CFAR检测器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但其计算复杂度较高,从而影响其实际应用。该文根据奈曼-皮尔逊准则,推导了似然比检测统计量与最大特征值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基于最大特征... 针对K分布海杂波背景下的恒虚警检测问题,基于信息几何的矩阵CFAR检测器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但其计算复杂度较高,从而影响其实际应用。该文根据奈曼-皮尔逊准则,推导了似然比检测统计量与最大特征值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基于最大特征值的矩阵CFAR检测方法(M-MED)。最后通过对所提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及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了所提方法不仅计算复杂度低且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虚警检测 K分布 最大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中基于特征值检测的频谱感知算法(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雷可君 杨喜 +1 位作者 彭盛亮 曹秀英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1-777,共7页
频谱感知的任务在于利用感知节点(无线传感器或者认知用户)采集的数据判断频谱空洞是否存在。基于最大特征值检测(MED)和最小特征值检测(SED)的方法最近被应用到频谱感知当中。这两种算法在检测实际应用当中普遍存在的相关信号时表现出... 频谱感知的任务在于利用感知节点(无线传感器或者认知用户)采集的数据判断频谱空洞是否存在。基于最大特征值检测(MED)和最小特征值检测(SED)的方法最近被应用到频谱感知当中。这两种算法在检测实际应用当中普遍存在的相关信号时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然而,MED和SED算法对应的判决门限求解非常复杂,从而限制了它们在实际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中的应用。该文利用取样协方差矩阵的所有特征值,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值检测(ESD)的算法。利用多元统计理论获得了相应的判决门限。ESD算法无需主信号和无线信道信息参与感知过程。与此同时,它保留了与MED和SED相同的计算复杂度。更重要的是ESD算法对应的判决门限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闭合表达式进行求解,其计算复杂度低。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特征值检测 最大特征值检测 最小特征值检测 取样协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值分析的通信信号快速盲检测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彭耿 黄知涛 +1 位作者 陆凤波 姜文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50-1955,共6页
对中频通信信号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根据特征值在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分布差异,提出了基于特征值分析的快速盲检测方法.推导了信噪比与检测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检测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分析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对MPSK、M... 对中频通信信号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根据特征值在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分布差异,提出了基于特征值分析的快速盲检测方法.推导了信噪比与检测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检测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分析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对MPSK、MQAM、MFSK等常用通信信号的仿真实验表明,在虚警概率小于1%、信噪比为-10dB时,盲检测概率均可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盲检测 特征值分析 通信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D反串测试线圈的转子位置特征值检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闯 冯雷 +1 位作者 周强 刘迪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9,共6页
转子位置信息是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工作的基础。本文是基于反串测试线圈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案,结合了电感幅度调制技术,并利用三相开关磁阻电机电感曲线的几何特征,提出一种采用电感特征值比较的信号调理电路,通过简单的硬件比较电路即... 转子位置信息是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工作的基础。本文是基于反串测试线圈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案,结合了电感幅度调制技术,并利用三相开关磁阻电机电感曲线的几何特征,提出一种采用电感特征值比较的信号调理电路,通过简单的硬件比较电路即可获得离散的转子位置信号P、Q、R。方案的详细原理以及试验结果将在文中给出,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检测方案具有自起动能力和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间接位置检测技术 测试线圈 调制技术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子图像的动目标检测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书君 冉强军 +1 位作者 袁运能 毛士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37-2540,共4页
详细分析了基于单通道子图像的运动目标检测性能,给出了图像序列间协方差矩阵分解后特征值与运动目标速度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方位向的频谱划分获得单通道子孔径对应的子图像,再利用子孔径间协方差矩阵第二特征值对目标信号的敏感性实现... 详细分析了基于单通道子图像的运动目标检测性能,给出了图像序列间协方差矩阵分解后特征值与运动目标速度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方位向的频谱划分获得单通道子孔径对应的子图像,再利用子孔径间协方差矩阵第二特征值对目标信号的敏感性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详细推导了特征值与运动目标距离向速度的关系,并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协方差矩阵第二特征值的概率密度函数。最后,经过仿真实验给出了该方法的仿真结果与性能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特征值 检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数算法的模态柔度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颜王吉 任伟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7-41,共5页
代数方法解析推导出无阻尼线性系统模态柔度一阶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简洁紧凑,便于编程,而且在计算阶模态柔度的灵敏度时,只需一阶模态信息,具有显著的优点。通过数值模拟算例,并对模态柔度灵敏度进行了参数和模态截断误差分析... 代数方法解析推导出无阻尼线性系统模态柔度一阶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简洁紧凑,便于编程,而且在计算阶模态柔度的灵敏度时,只需一阶模态信息,具有显著的优点。通过数值模拟算例,并对模态柔度灵敏度进行了参数和模态截断误差分析,着重考查模态柔度对损伤参数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损伤前后模态柔度矩阵的列最大变化值来判定损伤是合理的,而以对角元素变化值进行损伤识别可能出现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值 特征矢量 模态柔度 灵敏度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最小特征根分析的直线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匡平 朱清新 陈旭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3-38,共6页
本文利用直线上的点具有的共线性特征来进行直线检测。连续边界上像素点坐标的统计可以构成一协方差矩阵,理论上证明了共线性特征可用此协方差矩阵的最小特征根描述,并发现:最小特征根值越小,这些像素点的共线性越好。由此提出了一种快... 本文利用直线上的点具有的共线性特征来进行直线检测。连续边界上像素点坐标的统计可以构成一协方差矩阵,理论上证明了共线性特征可用此协方差矩阵的最小特征根描述,并发现:最小特征根值越小,这些像素点的共线性越好。由此提出了一种快速、强健的直线检测算法。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大大加快了直线提取的速度,并具有较好的直线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检测 最小特征根 共线性 协方差矩阵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数算法的单元模态应变能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颜王吉 任伟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9,共6页
模态应变能在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灵敏度分析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采用代数方法解析推导出了无阻尼线性系统单元模态应变能一阶和二阶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简洁紧凑,便于编程,而且只需一阶模态信... 模态应变能在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灵敏度分析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采用代数方法解析推导出了无阻尼线性系统单元模态应变能一阶和二阶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简洁紧凑,便于编程,而且只需一阶模态信息,不存在模态截断引起的误差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算例,对得到的单元模态应变能一阶灵敏度进行了参数分析,并着重考查了损伤及其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阶单元模态应变能比高阶模态能更好地反映出结构损伤,而且抗噪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值 特征矢量 刚度矩阵 模态应变能 结构动力学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测厚系统特征值提取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燕芳 王志春 丁东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7期18-20,共3页
用电涡流无损检测方法对铝板厚度进行检测,选用方波信号作为脉冲涡流的激励信号,通过仿真建模找出时域和频域中特征值与铝板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进一步反演计算得出铝板的厚度,实验数据显示该法可有效实现铝板厚度的无损检测。
关键词 脉冲涡流 无损检测 厚度测量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值的多模式匹配算法及硬件实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诗力 谭汉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8-150,共3页
针对当前各种模式匹配算法处理速率缓慢,无法满足高速网络入侵检测需求的现状,文章首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特征值的多模式匹配算法。该算法运用两次匹配的思想,并且由简单硬件实现,解决了多模式匹配算法很难用硬件实现的难题,大幅度... 针对当前各种模式匹配算法处理速率缓慢,无法满足高速网络入侵检测需求的现状,文章首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特征值的多模式匹配算法。该算法运用两次匹配的思想,并且由简单硬件实现,解决了多模式匹配算法很难用硬件实现的难题,大幅度地提高了系统的匹配速率。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完全可以满足高速网络中入侵检测、文本搜索、病毒扫描、信息查询等数据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算法 特征值 多模式匹配 硬件实现 入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值摄动法在利用动响应结构小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龙 姜节胜 +1 位作者 闫云聚 刘芹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前在使用遗传算法或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结构动力学损伤检测,需要基于少量的在线测量损伤结构数据和大量的数值仿真数据来实现,其中通过有限元方法来获得仿真数据的巨大计算量是动力学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 目前在使用遗传算法或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结构动力学损伤检测,需要基于少量的在线测量损伤结构数据和大量的数值仿真数据来实现,其中通过有限元方法来获得仿真数据的巨大计算量是动力学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建模方面应用近年来提出的调整单元刚度模拟损伤的先进方法,以保证在损伤前后结构自由度数目不变;在此基础上应用特征值摄动法来减少损伤检测中计算量,并通过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响应信号的小波分析验证了使用一阶矩阵摄动在有效降低计算量的同时,可以获得对损伤检测而言足够准确的响应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值摄动理论 动力学损伤检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检测的最小秩修正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秋伟 刘济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共3页
分析并改进了最小秩修正方法。对最小秩方法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造成这一缺点的根本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小秩修正方法,首先对被修正矩阵的秩作出预先判定来确定计算中应该采用的模态数目,然后再利用最小秩方... 分析并改进了最小秩修正方法。对最小秩方法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造成这一缺点的根本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小秩修正方法,首先对被修正矩阵的秩作出预先判定来确定计算中应该采用的模态数目,然后再利用最小秩方法来计算损伤参数,数值算例的结果验证了分析的合理性和所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检测 最小秩修正 特征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值矩阵的循环平稳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春晖 马爽 成宝芝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分析循环平稳检测算法,发现循环自相关函数向量在循环统计量计算过程中,信号之间的相关信息未得到充分利用,信息有一定的损失.提出基于特征值矩阵的统计量计算方法,用自相向量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矩阵替代协方差矩阵.该方法使循环自相... 分析循环平稳检测算法,发现循环自相关函数向量在循环统计量计算过程中,信号之间的相关信息未得到充分利用,信息有一定的损失.提出基于特征值矩阵的统计量计算方法,用自相向量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矩阵替代协方差矩阵.该方法使循环自相关函数中的信息得到充分利用,计算复杂度降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检测性能在较低信噪比下优于经典的循环平稳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循环平稳特征检测 特征值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征值的多天线认知无线电盲感知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会衡 邓小鸿 陈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1-193,共3页
当不存在噪声不确定性时,频谱感知算法中能量检测法是较优的,但实际中噪声是无法确切估计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多天线认知无线电系统的盲感知算法。该算法不需要主用户的任何先验知识,利用采样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矩阵... 当不存在噪声不确定性时,频谱感知算法中能量检测法是较优的,但实际中噪声是无法确切估计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多天线认知无线电系统的盲感知算法。该算法不需要主用户的任何先验知识,利用采样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矩阵迹之比作为判决统计量来检测主用户信号。根据随机矩阵理论,当给定虚警概率时,可以求出判决门限的渐近式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类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获得较高的检测概率和较低的虚警概率,同时克服了能量检测法对噪声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值 盲感知 多天线认知无线电 能量检测 频谱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