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深埋条件下土壤给水度的测定——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为例
1
作者 陈永宝 胡顺军 +5 位作者 雷磊 徐圣 刘海 张书杰 张巧丽 徐志华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9-458,共10页
为研究地下水深埋条件下土壤给水度的变化规律,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原位观测的试验方法,测定了地表零通量条件下的完全给水度、蒸散发条件下的平均疏干给水度和侧向渗漏补给条件下的平均充水给水度,探讨了地下水... 为研究地下水深埋条件下土壤给水度的变化规律,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原位观测的试验方法,测定了地表零通量条件下的完全给水度、蒸散发条件下的平均疏干给水度和侧向渗漏补给条件下的平均充水给水度,探讨了地下水埋深、入渗、蒸散发对给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包气带剖面含水率法测定地下水深埋条件下的土壤给水度是可行的;(2)地表零通量条件下完全给水度μ随地下水埋深H的增大而增大,当地下水埋深超过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时,完全给水度变化较小,可近似看作常数;(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丘间地地下水埋深平均值为8.80 m,地表零通量条件下完全给水度等于0.36,蒸散发条件下的平均疏干给水度为0.13,侧向渗漏补给条件下的平均充水给水度为0.17。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深埋区土壤给水度的测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度 地下水深埋区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毛管水上升高度 干旱荒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溶质吸力方程的含盐土毛细水迁移规律研究
2
作者 沈宇鹏 曹权 +2 位作者 李丹 李子政 李志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142,共8页
在特殊土地区,毛细水和盐的共同作用极易导致冻胀、盐胀等路基病害。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中,溶质吸力作为重要驱动因素影响毛细水上升。在分析现有溶质吸力计算不足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含有单价离子电解质溶液的溶质吸力系数确定方法,并验... 在特殊土地区,毛细水和盐的共同作用极易导致冻胀、盐胀等路基病害。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中,溶质吸力作为重要驱动因素影响毛细水上升。在分析现有溶质吸力计算不足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含有单价离子电解质溶液的溶质吸力系数确定方法,并验证其精度和适用性;基于毛细孔径分布模型理论,提出能体现盐分作用的毛细最大上升高度预测方法并验证其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含NaCl和Na_(2)SO_(4)土壤的溶质吸力计算公式相较于经典公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NaCl和Na_(2)SO_(4)的存在对基质吸力会产生影响,吸力曲线随着盐含量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其对溶质吸力的影响更大;该预测方法能够较好体现盐分在毛细上升高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水 含盐土 毛细上升高度 溶质吸力 土水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土壤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HYDRUS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21
3
作者 钟韵 费良军 +2 位作者 傅渝亮 陈琳 刘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89,共7页
基于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通过HYDRUS-1D软件对多因素作用下的土壤上升毛管水运动进行模拟,研究土壤容重、黏粒含量、初始含水率、地下水埋深和时间5个因素对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上升毛管水补给量和毛管水上升... 基于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通过HYDRUS-1D软件对多因素作用下的土壤上升毛管水运动进行模拟,研究土壤容重、黏粒含量、初始含水率、地下水埋深和时间5个因素对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上升毛管水补给量和毛管水上升高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经验模型,其均方根误差均为0.003 cm,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决定系数均大于0.98(P<0.01),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1.25%。各影响因素对上升毛管水补给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时间、土壤容重、初始含水率、黏粒含量、地下水埋深,对毛管水上升高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时间、初始含水率、黏粒含量、土壤容重、地下水埋深。采用截距为0的线性函数对毛管水上升高度与上升毛管水补给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其决定系数均在0.96以上,表明其两者之间呈显著线性关系。该研究成果可为制定灌溉和排水以及盐碱地改良等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下水埋深 毛管 上升毛管水 多因素 毛管水补给量 上升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的现场测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萍 李同录 +3 位作者 侯晓坤 牛树轩 付昱凯 赵权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3-507,共5页
以陇东高原马兰黄土为对象,设计了现场毛细上升试验,将试验得到的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与基于非饱和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与根据Terzaghi理论以及Lu等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到的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erzaghi理论由于将湿... 以陇东高原马兰黄土为对象,设计了现场毛细上升试验,将试验得到的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与基于非饱和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与根据Terzaghi理论以及Lu等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到的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erzaghi理论由于将湿润峰处的渗透系数假定为饱和渗透系数,得到的结果偏大,而Lu等的方法考虑了土的非饱和渗透性,预测精度较高,在没有条件进行现场试验的情况下,可用于对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毛细上升速率 毛细上升高度 水特征曲线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属矿山尾矿坝中毛细水的上升规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志军 李亚俊 +2 位作者 刘玄钊 潘文鑫 刘永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45-1351,共7页
尾矿坝坝体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因毛细作用会发生较大变化,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尾矿坝的安全稳定状态。为此,开展了尾矿坝现场取样、室内毛细水上升测试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尾矿砂中毛细水的上升规律呈初期迅速而后期缓慢的变化趋势,这是... 尾矿坝坝体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因毛细作用会发生较大变化,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尾矿坝的安全稳定状态。为此,开展了尾矿坝现场取样、室内毛细水上升测试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尾矿砂中毛细水的上升规律呈初期迅速而后期缓慢的变化趋势,这是其受多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所致。毛细水在短时间内就能上升到较大高度,前3天的毛细水上升高度约为最终上升高度的50%以上,之后毛细水持续缓慢上升直至稳定。这表明尾矿坝内毛细水将随浸润线的升高而迅速升高,从而影响尾矿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而可能在短期内影响尾矿坝的稳定性。采用幂函数对该金属矿山尾矿坝尾矿砂中毛细水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拟合,获得了毛细水上升规律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毛细水 上升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水上升高度综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82
6
作者 董斌 张喜发 +1 位作者 李欣 张冬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69-1574,共6页
通过对12种不同粗细土料进行室内竖管法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得到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并分析了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粗粒土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过程可用对数坐标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进行模拟和预测,方程参量与反映土的颗粒... 通过对12种不同粗细土料进行室内竖管法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得到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并分析了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粗粒土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过程可用对数坐标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进行模拟和预测,方程参量与反映土的颗粒组成和装填密实程度大小的物理指标密切相关。给出了各种粗细粒土毛细水上升稳定高度数据。对粗粒土建立了毛细水上升最大高度与其物理指标(有效粒径d10和孔隙率n)间的实用回归方程式。还将试验数据与以往常用的估计粗粒土毛细上升最大高度的海森等公式进行了对比,指出后者之缺陷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管法 粗粒土 细粒土 毛细水上升高度 压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敏建 张秋霞 +2 位作者 汪勇 闫龙 邓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3,共10页
许多地区地下水是生态稳定的重要支撑或补充,确定地下水补给地表植被的临界埋深对地下水管理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以西辽河平原为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根据地下水补给植被原理划分包气带水分运动结构,描述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作用机理和... 许多地区地下水是生态稳定的重要支撑或补充,确定地下水补给地表植被的临界埋深对地下水管理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以西辽河平原为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根据地下水补给植被原理划分包气带水分运动结构,描述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作用机理和物理过程,定义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及相关物理概念。②根据植被根系吸收潜水蒸发的物理机制,地下水面附近由毛管水上升形成的潜水影响层是临界埋深计算的关键。③推导土壤毛管有效孔径计算推理公式,通过构建土壤微结构模型求解推理公式中的孔隙特征参数,解决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的精确计算难题;④结合不同群落植被根系层厚度,形成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计算模型。⑤通过野外调查和观测试验实证,表明计算结果可靠,研究成果在科尔沁草原得到了及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包气带 地下水临界埋深 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土壤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史文娟 沈冰 +1 位作者 汪志荣 王文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7,共4页
针对目前层状土体剖面夹层土质对毛管水分最大上升高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分歧,以沙土夹层为例,从土壤水动力学的角度,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分不同情况对层状土壤的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层状土壤毛管水的最大上升高... 针对目前层状土体剖面夹层土质对毛管水分最大上升高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分歧,以沙土夹层为例,从土壤水动力学的角度,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分不同情况对层状土壤的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层状土壤毛管水的最大上升高度取决于夹层土壤的质地、厚度、层位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也与土壤剖面中其它土壤的质地密切相关。当其它条件一定时,夹层土壤质地越粗、厚度越大或层位越高,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受影响可能性越大;以沙土的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为量化指标,提出了沙质夹层影响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的条件。此结果对于研究层状土壤地区水盐运动以及土壤盐碱化治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土壤 夹层土质 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温度和容重下微咸水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HYDRUS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琳 费良军 +2 位作者 傅渝亮 王子路 钟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96,185,共11页
为探索西北干旱地区不同质地土壤以及土壤温度和容重对微咸水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模拟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土壤温度和容重对砂壤土和粉壤土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地下水补给量与土壤温度和容重之间的模型,毛管... 为探索西北干旱地区不同质地土壤以及土壤温度和容重对微咸水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模拟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土壤温度和容重对砂壤土和粉壤土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地下水补给量与土壤温度和容重之间的模型,毛管水上升高度与土壤温度和容重之间的模型,其中地下水补给量模型,砂壤土的绝对系数均达到0.96以上,计算值与模拟值最大相对偏差小于10.9%,粉壤土的绝对系数均达到0.96以上,计算值与模拟值最大相对偏差小于8.4%,毛管水上升高度模型,砂壤土的绝对系数均达到0.996以上,计算值与模拟值最大相对偏差小于8.37%,粉壤土的绝对系数均达到0.997以上,计算值与模拟值最大相对偏差小于11.9%,模型拟合程度较好,所建立方程符合实际情况。砂壤土盐分主要聚集在距地表1.70~2.20m处,粉壤土盐分主要聚集在距地表0.3~1.3m处,砂壤土土壤盐分分布受土壤温度和容重的影响较显著,而粉壤土土壤盐分分布受其影响并不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化地区水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地下水 土壤温度 土壤容重 毛管水上升高度 地下水补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的矿区地下水位阈限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雄德 黄金廷 +1 位作者 李吉祥 宁世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5-680,共6页
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由于降水不足以维持其长期生存,需要地下水提供部分或全部水源,因而对地下水有一定的依赖性。煤层开采破坏含水层后地下水位会大幅降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依赖地下水植被造成水分胁迫,进而控制生态系统演... 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由于降水不足以维持其长期生存,需要地下水提供部分或全部水源,因而对地下水有一定的依赖性。煤层开采破坏含水层后地下水位会大幅降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依赖地下水植被造成水分胁迫,进而控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针对榆神矿区煤层开采引起地下水位变化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生态安全约束下矿区地下水位控制阈值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植物根系与地下水毛细上升带保持接触时,植物就可以吸收利用地下水,因此本文将最大毛细上升高度与根系长度之和作为植被利用地下水的最大临界埋深。在毛管流理论指导下,以颗粒排列方式与孔隙直径大小的关系建立了最大毛细上升高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通过颗粒级配曲线确定最大毛细上升高度的方法。据此计算的毛乌素风积沙最大毛细上升高度的取值区间为0.7~2.0 m,进一步确定了榆神矿区生态安全约束下的矿区水位控制下限为4.0 m。在此基础上,以2016年地下水流场基准,以水位埋深4.0 m为界将榆神矿区划分为生态约束区和无约束区。水位埋深小于4.0 m的区域植被对地下水依赖程度高,属于生态约束区,煤层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极易使植被遭受水分胁迫,因而是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研究成果阐明了榆神矿区生态环境及地下水位对煤层开发的限制条件,为进一步推进保水采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神矿区 面向生态 最大毛细高度 水位阈值 保水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柱状换土毛细作用提升地下水实现胡杨自我恢复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海华 吕秋丽 +1 位作者 杨武 糟凯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56,共6页
土壤毛细水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水,针对塔里木河下游流域应急输水无法解决的单株胡杨土壤水分胁迫问题,提出柱状换土技术提升地下水,补给胡杨根系土层,实现胡杨自我恢复。本文通过室内竖管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分析不同颗粒级配土壤毛... 土壤毛细水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水,针对塔里木河下游流域应急输水无法解决的单株胡杨土壤水分胁迫问题,提出柱状换土技术提升地下水,补给胡杨根系土层,实现胡杨自我恢复。本文通过室内竖管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分析不同颗粒级配土壤毛细水上升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孔隙结构对毛细水上升高度和速度的影响,并利用投影寻踪回归(PPR)仿真计算各粒组对土壤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大于0.05 mm颗粒含量越高时毛细水上升速度越快;0.05~0.005 mm颗粒含量越高时毛细水上升高度越高。②土壤毛细水上升过程中,大孔隙决定毛细水上升速度,小孔隙决定毛细水上升高度。③0.05~0.005 mm颗粒含量对土壤毛细水上升高度起决定作用,得出利于毛细水上升的土壤粒度成分最优组合为:小于0.005 mm颗粒含量为0%,0.05~0.005mm颗粒含量为65%,大于0.05 mm颗粒含量为35%。研究结果探明了塔河沿岸天然土壤的毛细水上升规律,丰富了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为柱状换土技术用于胡杨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换土 胡杨水分胁迫 颗粒级配 毛细水上升高度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水矿化度对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制约特征研究
12
作者 刘佩贵 李勇 +1 位作者 尚熳廷 潘继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土壤类型矿化度对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制约特征,文章选取不同粒径砂性土与砂质壤土开展不同矿化度影响下的土壤毛细水室内柱试验研究,定量刻画了粒径与矿化度对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差异,建立了对数函数拟合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矿... 为了探究不同土壤类型矿化度对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制约特征,文章选取不同粒径砂性土与砂质壤土开展不同矿化度影响下的土壤毛细水室内柱试验研究,定量刻画了粒径与矿化度对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差异,建立了对数函数拟合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矿化度通过改变土壤水的重力势、基质势来制约毛细水的上升高度。矿化度为0.8、15.0、50.0g/L时,72 h中砂最大毛细水上升高度h_(max)分别为32.5、31.3、30.2 cm,细砂h_(max)分别为50.4、48.6、48.7 cm,粉砂h_(max)分别为72.3、76.4、76.0 cm,砂质壤土h_(max)分别为59.0、60.2、58.6 cm;粉砂和砂质壤土的毛细水上升速率变化波动较大,全试验周期内毛细水上升高度h与时间t可用三参数对数函数刻画。该研究结果揭示了矿化度对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制约特征,深化了毛细水上升高度的机理研究,可为土壤盐渍化治理、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水上升高度 潜水矿化度 柱试验 重力势 基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含量对砂土中毛细水上升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婷 姜春露 +2 位作者 郭燕 李雅倩 程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36-2840,共5页
毛细水对土壤中水分运移和盐分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5种不同粉煤灰含量的砂土进行室内竖管法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得到掺加粉煤灰的砂土中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掺加粉煤灰砂土中毛细水的上升过程可以分为快... 毛细水对土壤中水分运移和盐分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5种不同粉煤灰含量的砂土进行室内竖管法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得到掺加粉煤灰的砂土中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掺加粉煤灰砂土中毛细水的上升过程可以分为快速上升期、缓慢上升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粉煤灰含量越大,毛细水上升前两个阶段持续的时间越长,持续时间与粉煤灰含量之间可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拟合。采用幂函数对试样中毛细水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关系进行拟合,获得了毛细水上升高度计算式。试验范围内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随着粉煤灰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建立了2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含量 毛细水 上升高度 砂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径效应影响的尾矿毛细特性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迪 卢才武 +1 位作者 连民杰 顾清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46-2757,共12页
为探究尾矿粒径对尾矿坝毛细水上升的影响机制,利用自主研发的在线监测毛细水上升试验系统(简称OM-CRT系统),针对尾细砂、尾粉砂和尾粉土尾矿,分别开展不同粒径尾矿的毛细水上升全过程试验,得到了尾矿毛细水上升高度、上升速度与时间的... 为探究尾矿粒径对尾矿坝毛细水上升的影响机制,利用自主研发的在线监测毛细水上升试验系统(简称OM-CRT系统),针对尾细砂、尾粉砂和尾粉土尾矿,分别开展不同粒径尾矿的毛细水上升全过程试验,得到了尾矿毛细水上升高度、上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及拟合方程,并分析毛细带不同断面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尾矿毛细水上升湿润锋与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试验初期毛细水上升速度较快,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毛细水上升速度逐渐减小并最终降为0,且毛细水上升高度及速度与尾矿粒径呈负相关;不同断面的瞬时含水率变化与时间的关系类似于水土特征曲线呈“S”形,3个柱体中含水率变化均随高度增长而减小;尾粉土试样底端毛细带的含水率为23.77%,形成了300 mm的稳定饱和毛细带。通过建立毛细管径与尾矿粒径的关系,进一步推导出粒径与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关系。毛细水上升试验很好地验证了尾矿中吸力以及毛细作用的存在,进一步验证了界面作用的原理。研究结果可为建立考虑毛细作用影响下的坝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理论奠定基础,同时可为边坡等工程的稳定性研究工作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粒径效应 毛细特性 毛细水上升高度 瞬时含水量 饱和毛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风沙土土壤水分特征与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博文 胡顺军 +2 位作者 周智彬 王泽锋 李传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9-1066,共8页
为确定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地下水深埋区毛管上升水的最大上升高度,对划分固沙植物水分来源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年3月〜2018年11月,采用中子仪法对试验地0〜10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观测,分析沙丘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情况,并利用... 为确定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地下水深埋区毛管上升水的最大上升高度,对划分固沙植物水分来源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年3月〜2018年11月,采用中子仪法对试验地0〜10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观测,分析沙丘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情况,并利用最大分子持水量与土壤含水量曲线交会法确定试验地毛管水的最大上升高度。结果表明:沙丘不同坡位0〜1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受外界气象因素影响较大,随季节变化规律明显;130cm土层以下至570〜760cm土层为土壤含水量较为稳定的干沙层;而570〜760cm以下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地下水水位波动和毛管上升水的影响,其含水量变化上界可看作是毛管水的最大上升高度。试验地的最大分子持水量为0.0261 cm3·cm-3,且沙丘不同坡位毛管水的最大上升高度分布在250〜290c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分子持水量 毛管上升水 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土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荣泽 于明英 +1 位作者 邱照宁 肖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5,共7页
为了研究地下水对土壤的补给和影响,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恒定地下水位条件下,不同地下水质(钠吸附比SAR和盐分浓度C)对不同粒径沙土中的地下水补给以及水盐运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管水上升高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 为了研究地下水对土壤的补给和影响,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恒定地下水位条件下,不同地下水质(钠吸附比SAR和盐分浓度C)对不同粒径沙土中的地下水补给以及水盐运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管水上升高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毛管水上升速率随时间的增大不断减小最后趋于0;沙土含水率沿着毛管水上升方向不断减小;地下水补给总量随沙土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沙土中盐分的分布情况与溶液的盐分浓度有关,当溶液的盐分浓度较小且取土点与地下水面距离h较小时,沙土各部分的盐分浓度相差不大,h较大时沙土盐分浓度随h的增大而增大;当溶液的盐分浓度较大时,沙土的盐分浓度随h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 毛管水上升运动 毛管水上升高度 含水率 盐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地区季节冻土水分迁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杨 王清 王坛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307-311,共5页
对长春地区的水分迁移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对长春地区温度场分布进行了介绍。然后利用毛细水上升实验研究了长春地区季节冻土的冻结和融化特征。采用自制的水分迁移仪,选取了两个地点的土样,对不同压实度的试样进行了冻结状态下的水分... 对长春地区的水分迁移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对长春地区温度场分布进行了介绍。然后利用毛细水上升实验研究了长春地区季节冻土的冻结和融化特征。采用自制的水分迁移仪,选取了两个地点的土样,对不同压实度的试样进行了冻结状态下的水分迁移实验。结果表明,本区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的主体是薄膜水。当压实度低于90%时,土体中毛细水的上升高度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当土体的压实度超过90%时,则有相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冻土 水分迁移 毛细水上升高度 压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性土分形特征的毛细水上升高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红宇 刘明寿 +1 位作者 彭鹏程 杜兴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2,58,共6页
对于单个毛管而言,毛细水上升高度仅与毛管截面周长和面积的比值有关,而毛管截面周长及面积的比值即为毛管的比表面积。文章根据土体有效孔隙比表面积与毛管比表面积相等的原则,假定土体为理想毛管模型,并通过水在单个毛管中的上升运动... 对于单个毛管而言,毛细水上升高度仅与毛管截面周长和面积的比值有关,而毛管截面周长及面积的比值即为毛管的比表面积。文章根据土体有效孔隙比表面积与毛管比表面积相等的原则,假定土体为理想毛管模型,并通过水在单个毛管中的上升运动规律推导出土体内毛细水上升高度预测公式。然后将本文公式预测结果、海森公式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森公式计算结果误差均大于10 cm,而本文公式计算结果误差均小于10 cm,且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之内。故本文推导的毛细水上升高度预测公式较海森公式误差小,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分形特征 毛管模型 比表面积 毛细水上升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龙湖引黄调蓄池浸没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云峰 曹建中 魏常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0-94,共5页
郑州龙湖调蓄池开挖蓄水后,库区存在浸没问题,给当地农作物及建筑物带来危害。应用三维渗流模型分析预测平原深挖水库采用不同防渗方案的库区地下水位埋深,根据现场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和浸没调查成果,综合确定了浸没地下水位临界埋深,... 郑州龙湖调蓄池开挖蓄水后,库区存在浸没问题,给当地农作物及建筑物带来危害。应用三维渗流模型分析预测平原深挖水库采用不同防渗方案的库区地下水位埋深,根据现场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和浸没调查成果,综合确定了浸没地下水位临界埋深,定量分析预测了不同边界条件下库区浸没范围和浸没程度分级。结果表明,采用防渗墙防渗方案将大大降低库区浸没范围与危害,为库区防渗和浸没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浸没 三维渗流模型 毛细水上升高度 龙湖 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外排土场表土毛细试验研究
20
作者 张子光 薛飞 +4 位作者 李海潮 白继元 马力 毕银丽 彭苏萍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1-75,共5页
为了提高干旱区外排土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通过重构包气带毛细层,来改善土壤毛细作用程度,使储存在表土下部浅层的水分得以通过毛细作用及时提供给植物根部,并且利用试验获得毛细水上升高度与上升时间的规律来确定合理的灌溉频率,以红... 为了提高干旱区外排土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通过重构包气带毛细层,来改善土壤毛细作用程度,使储存在表土下部浅层的水分得以通过毛细作用及时提供给植物根部,并且利用试验获得毛细水上升高度与上升时间的规律来确定合理的灌溉频率,以红沙泉露天煤矿外排土场表土为例,通过室内物理实验,探究并获得土壤毛细作用湿润锋最大上升高度,上升速率及其他参数。通过软件建模分析出土壤水力特征曲线,并计算出毛细最大上升高度。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毛细作用发生初期,湿润锋向上移动速度较快,2h内快速降至较低速度,在第17d毛细水上升至最大高度73.6cm,为重构干旱区外排土场表层及植被修复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外排土场 毛细试验 毛细水上升高度 上升速率 灌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