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信号时频特征对泥石流成灾参数的响应规律
1
作者 张磊 张少杰 +1 位作者 杨红娟 杨超平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8,共9页
泥石流密度和流速等成灾参数与泥石流的冲击破坏能力直接相关,影响着泥石流冲击力信号的时频特性,是防灾结构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故而分析总结泥石流冲击信号时频特征对泥石流密度、流速等成灾参数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泥石流密度和流速等成灾参数与泥石流的冲击破坏能力直接相关,影响着泥石流冲击力信号的时频特性,是防灾结构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故而分析总结泥石流冲击信号时频特征对泥石流密度、流速等成灾参数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研究成果可为反演泥石流成灾参数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泥石流的结构工程设计提供支撑。本研究以室内水槽实验为基础,设计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的悬臂梁式测量系统,并利用该系统收集不同高程位置的泥石流冲击信号。水槽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冲击信号振幅与泥石流断面最大流速(表面流速)间呈二次函数映射关系(变系数);当泥石流密度增加,泥石流冲击信号频谱能量整体向低频频段转移;悬臂梁式测量系统中FBG布设高度增加,则所得到的冲击信号特征频率的功率密度线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力 冲击信号 时频特征 光纤布拉格光栅 断面最大流速(表面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扩散角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高学平 罗畅 +1 位作者 刘殷竹 朱洪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究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依托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平面扩散角条件下的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分析了平面扩散角对进/出水口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水头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 为探究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依托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平面扩散角条件下的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分析了平面扩散角对进/出水口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水头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面扩散角自25°增大至45°的过程中,出流工况拦污栅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逐渐减小,孔口流量分配不均匀程度和水头损失逐渐增大;进流工况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和水头损失基本无变化。综合考虑进/出水口的各项水力指标,在拦污栅断面平均流速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得出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为30°~40°,与现行规范相比该范围更为精确,且与矩形渐扩管阻力系数最小的扩散角取值范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平面扩散角 拦污栅断面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水条件下三维岩质滑坡涌浪爬高规律研究
3
作者 王梅力 田野 +1 位作者 王平义 杨胜发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借助动水条件下弯道浅水区三维散体岩质滑坡涌浪模型试验系统,研究水流动力影响下滑坡涌浪爬高的基本规律和最大爬高的确定方法。根据物理模型试验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爬高特征值;分析了水流流速、河道水深、滑坡方量、滑坡倾角对爬高的影... 借助动水条件下弯道浅水区三维散体岩质滑坡涌浪模型试验系统,研究水流动力影响下滑坡涌浪爬高的基本规律和最大爬高的确定方法。根据物理模型试验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爬高特征值;分析了水流流速、河道水深、滑坡方量、滑坡倾角对爬高的影响;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和最小二乘法分析,分别得到动水条件下三维涌浪沿对岸和同岸的爬高衰减公式,并与静水条件下散体岩质滑坡涌浪爬高衰减公式进行对比;采用无量纲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给出动水条件下涌浪最大爬高计算式,并将计算结果与长江新滩滑坡涌浪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二者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水流流速 涌浪爬高 最大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冲蚀特性试验设备研制与应用研究
4
作者 卢洪宁 钟启明 +2 位作者 单熠博 杨蒙 胡亮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66-2075,共10页
土体冲蚀特性主要包括临界起动切应力和冲蚀速率两个指标,是土石坝溃口流量和溃口形态演化的控制性要素。传统冲蚀试验通过将测量获取的断面水流流速转化为摩阻流速,进而推求水流切应力。本文研发了采用桥式微应变切应力传感器直接获取... 土体冲蚀特性主要包括临界起动切应力和冲蚀速率两个指标,是土石坝溃口流量和溃口形态演化的控制性要素。传统冲蚀试验通过将测量获取的断面水流流速转化为摩阻流速,进而推求水流切应力。本文研发了采用桥式微应变切应力传感器直接获取水土交界面切应力的测试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土体冲蚀特性试验设备,该设备包括水动力系统、土体冲蚀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水动力系统能够提供0~6 m/s的水流条件;土体冲蚀系统利用切应力传感器直接记录切应力的动态变化,通过将抬升装置与声波测距装置并联形成伺服位移控制系统,实现试样高度的自动调整,并实时监测冲蚀深度的变化;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水流切应力与冲蚀速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黏性土的冲蚀速率与水流切应力之间呈线性相关性,黏性土临界起动切应力随着压实度和黏粒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含水率对临界起动切应力影响较小。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黏性土临界起动切应力及冲蚀系数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模型参数和引入更多土体相关特征,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黏性土临界起动切应力及冲蚀系数与土体特性之间的关系,为土石坝溃决模拟时坝料冲蚀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冲蚀设备 水流切应力 断面流速 临界起动切应力 冲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工业热源初始条件对高温浮射流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郭二宝 冯佳慧 刘兴成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4-1821,共8页
在钢铁行业,冶炼产生的高温含尘浮射流会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有效控制浮射流,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热源初始条件对浮射流轴心速度和断面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距热源的高度小于热源直径时,初始速度、初始温度和热源直径对轴... 在钢铁行业,冶炼产生的高温含尘浮射流会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有效控制浮射流,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热源初始条件对浮射流轴心速度和断面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距热源的高度小于热源直径时,初始速度、初始温度和热源直径对轴心速度有显著性影响,初始速度和热源直径对断面流量有显著性影响;当距热源的高度大于热源直径时,初始速度和热源直径对轴心速度和断面流量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引入阿基米德数,拟合出了浮射流断面流量受初始速度、初始温度和热源直径综合影响下的计算式,这对于浮射流上部排风罩排风量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浮射流 轴心速度 断面流量 数值模拟 阿基米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鱼道设计的玉曲河流域裸腹叶须鱼游泳能力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蒲进 王永猛 +3 位作者 石小涛 金志军 刘大庆 罗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2,共9页
探究西藏玉曲河流域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的游泳能力,可为珍稀鱼类资源保护及鱼道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以体长(BL)18~27 cm的裸腹叶须鱼为研究目标,在野外场景下分别测试其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突进游泳速度和持久游泳... 探究西藏玉曲河流域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的游泳能力,可为珍稀鱼类资源保护及鱼道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以体长(BL)18~27 cm的裸腹叶须鱼为研究目标,在野外场景下分别测试其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突进游泳速度和持久游泳速度。结果表明:(1)裸腹叶须鱼的感应流速为(0.17±0.01)m/s,平均相对感应游泳速度为(0.78±0.07)BL/s;临界游泳速度为(0.92±0.16)m/s,平均相对临界游泳速度为(4.33±1.20)BL/s;平均突进游泳速度为(1.28±0.39)m/s,平均相对突进游泳速度为(5.81±1.81)BL/s;(2)流速(V)对裸腹叶须鱼的持续游泳时间(T)有显著性影响,持续游泳时间均随设定流速的递增而明显下降,耐力关系可拟合为:lgT=-5.30V+6.39,游泳速度(V_(s))、鱼道总长度(d)和鱼道内最大流速(V_(f))关系式为:V_(f)=V_(s)-d×10^((5.3Vs-6.39));(3)裸腹叶须鱼的趋流率(P_(re))与流速(V)拟合关系式为:P_(re)=14.23V-2.51,得出95%裸腹叶须鱼的趋流速度为0.18 m/s;(4)以裸腹叶须鱼为主要过鱼目标时,建议鱼道进口的设计流速为0.9~1.3 m/s,进口的主流长度为2~4 m,鱼道出口流速不低于0.2 m/s,鱼道池室主流流速为0.2~0.8 m/s。结合鱼类在竖缝处的不同上溯模式和持久游泳速度,推荐池室主流长度最大应为5.5 m,竖缝处最大平均流速为1.1 m/s,鱼道长短隔板沿水流方向的最大间隔为0.4 m。研究结果可为玉曲河鱼道关键部位的长度设计和流速要求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腹叶须鱼 上溯模式 最大流速 游泳速度 鱼道设计 玉曲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线激光测量系统的滚波成熟断面特征分析
7
作者 徐悦 田野 +6 位作者 魏泽琪 廖成志 李会光 蒋芳市 张越 黄炎和 林金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3-92,共10页
为深入研究坡面薄层水流的滚波特性,该研究对坡面薄层水流深度测量系统的精度进行标定,并将其优化为双线激光水深测量系统,在3种坡度和6种流量条件下,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实时测量滚波成熟断面位置的水深。结果表明:坡面薄层水流深度... 为深入研究坡面薄层水流的滚波特性,该研究对坡面薄层水流深度测量系统的精度进行标定,并将其优化为双线激光水深测量系统,在3种坡度和6种流量条件下,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实时测量滚波成熟断面位置的水深。结果表明:坡面薄层水流深度测量系统的精度确认为0.473 mm/格,双线激光水深测量系统的最佳间距为0.04 m。流量和坡度显著影响滚波波速、波高、波高差值及频率,流量的影响(效应量0.655~0.963)大于坡度(效应量0.232~0.874)。坡度显著影响波长,而流量对波长无显著影响。波速随流量增加而增加,但随坡度增加,流量对波速的影响降低。在不同坡度条件下,波高对流量的响应各异。3°坡度下,波高随流量增加先增高后降低,而在较大坡度下(9°和15°),波高处于小流量条件下(2~8 L/min)增幅较大,分别为3.74和4.63 mm。随着流量增大,3°与9°的波高差异增加,但9°与15°之间的差异则减小。此外,波高差值随流量增加显著增大,但随坡度的变化受到流量的影响差异呈现出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流量增加会导致频率增加,且15°坡度下增幅最大,为2.37 Hz。各坡度的频率差异随流量增大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其临界流量值为8 L/min。小坡度下(3°)波长随流量波动增加,而在大坡度下(15°),较大流量会抑制波长发展。大流量条件下(16~20 L/min),各坡度的波长差异显著。该研究为提高坡面薄层水流测量精度,进一步探明薄层水流滚波的动力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 波速 坡面 薄层水流 双线激光测量系统 滚波 成熟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头压缩段结构对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于玉真 赵金库 +3 位作者 王昊 张王康 刘贺 张长森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54,共5页
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PP管材直线形和双弧形压缩段挤出机头流道模型,将挤出机头流道压缩段形状设计成直线形和双弧形,运用Ansys Polyflow软件对挤出机头流道内熔体流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PP熔体在不同压缩段结构下熔... 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PP管材直线形和双弧形压缩段挤出机头流道模型,将挤出机头流道压缩段形状设计成直线形和双弧形,运用Ansys Polyflow软件对挤出机头流道内熔体流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PP熔体在不同压缩段结构下熔体的流动情况,分析不同压缩段结构对机头流道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线形相比,双弧形压缩段挤出机头流道内熔体平均流动速度提高了12.5 mm/s;压缩段末端截面处的最大流动速度增大了2.37 mm/s,缩短了熔体在压缩段流道内的停留时间;平均挤出压力提高了2.6 MPa,增强了熔体的塑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机头 双弧形压缩段 流动速度 挤出压力 压缩段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振荡来流下柔性立管涡激振动发展过程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俊高 付世晓 +1 位作者 许玉旺 宋磊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在风浪流的作用下,海洋浮式结构物将带动悬链线立管在水中作周期性往复运动,从而在立管运动方向上产生相对振荡来流,这种振荡来流将激励立管悬垂段发生"间歇性"的涡激振动.在海洋工程水池中对一个4 m长的立管微段进行模型试... 在风浪流的作用下,海洋浮式结构物将带动悬链线立管在水中作周期性往复运动,从而在立管运动方向上产生相对振荡来流,这种振荡来流将激励立管悬垂段发生"间歇性"的涡激振动.在海洋工程水池中对一个4 m长的立管微段进行模型试验研究,以探索相对振荡来流作用下立管涡激振动产生的机理及其发展的物理过程.试验通过振荡装置带动模型作正弦运动来模拟不同最大约化速度UR max、不同KC(Keulegan--Carpenter number)的相对振荡来流,利用光纤应变片测量立管涡激振动响应.结合模态分析方法处理试验数据得到位移响应时历,继而提出相对振荡来流下柔性立管涡激振动发展的3个阶段:建立阶段、锁定阶段以及衰减阶段.并进一步总结了最大约化速度UR max,KC对涡激振动发展过程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不同最大约化速度UR max下,涡激振动各发展阶段随KC所占时间分布比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发展过程 振荡来流 柔性立管 最大约化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建筑物基坑岩石松动爆破振动监测 被引量:20
10
作者 苏贺 汪海波 宗琦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1,共3页
为保证爆区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对爆破振动效应必须实行严格控制。通过对建筑物群中基坑岩石松动爆破时爆破振动效应的实测,并用数学方法回归处理,求得该基坑岩石松动爆破条件下地震波的传播规律的经验公式。以此计算公式并根据《爆破安... 为保证爆区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对爆破振动效应必须实行严格控制。通过对建筑物群中基坑岩石松动爆破时爆破振动效应的实测,并用数学方法回归处理,求得该基坑岩石松动爆破条件下地震波的传播规律的经验公式。以此计算公式并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允许爆破振动振速,求算出在保证安全前提下不同距离处的最大一次同段起爆药量。同时精心设计和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爆破振动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动爆破 爆破振动速度 振动监测 建筑物 最大段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环隙流场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雪兰 孙西欢 李永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进一步完善从流场角度对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管道车运移过程的研究,采用试验的方法对车长100mm、直径60mm、荷载750g的管道车在30~70m。/h不同流量控制条件下运行时管道车车身环隙流流场水力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车体周围环隙流为... 为进一步完善从流场角度对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管道车运移过程的研究,采用试验的方法对车长100mm、直径60mm、荷载750g的管道车在30~70m。/h不同流量控制条件下运行时管道车车身环隙流流场水力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车体周围环隙流为紊流状态;断面内压力、轴向速度以及周向速度均随流量的增大呈现总体增大的趋势;同一流量条件下,轴向速度在车中断面内分布为运动管道车壁附近较大、静止管道壁面附近较小,且沿车体在车中断面内分布较车前、车后断面更为均匀;各流量条件下,断面内周向速度分布均呈现较明显的不均匀性,轴向速度分布均匀性随流量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输送 环隙流场 流量 断面压力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横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分布的流量计算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鸿杰 张建云 +1 位作者 王兴泽 贺瑞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54,共5页
深入分析横断面流速分布特性,提出横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分布模型及计算公式。该模型利用大断面、河道水位及断面上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即可较准确地计算出断面上任意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从而计算出断面流量。这种方法缩短了测流历时,在保... 深入分析横断面流速分布特性,提出横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分布模型及计算公式。该模型利用大断面、河道水位及断面上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即可较准确地计算出断面上任意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从而计算出断面流量。这种方法缩短了测流历时,在保证测流精度的同时,为防汛调度决策延长了预见期。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条件、误差来源和误差控制方法。为明渠实时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明渠流量计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流速分布 水文测验 水资源监测 明渠流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断面管道非满流流速计算表达式 被引量:7
13
作者 茅泽育 赵璇 罗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工程实际中,常需要计算某一充满度下管道非满流的流量及流速。目前大多数计算模型均采用水力半径作为反映过流断面形状及几何尺寸的特征参数。针对不同充满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类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真实的流动特性并不相符,尤其当水... 工程实际中,常需要计算某一充满度下管道非满流的流量及流速。目前大多数计算模型均采用水力半径作为反映过流断面形状及几何尺寸的特征参数。针对不同充满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类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真实的流动特性并不相符,尤其当水深接近管顶时。根据水动力学基本原理及试验研究手段,对圆形断面管道无压均匀流流量-充满度非单一性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以流量作为形状特征参数的更为合理且简单实用的水流流速计算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断面管道 非满流 充满度 流量比 流速比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差异混合交通流稳态特性与过渡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发 宣慧玉 赵巧霞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269,共7页
车辆性能差异对交通流宏观特性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使用车辆行驶有限状态自动机模型,对由最大速度不同的两种车辆组成的两车道混合交通流进行微观仿真.结果表明混合交通流进入稳态后,相比同质交通流,中低密度区通行能力明显下降,临... 车辆性能差异对交通流宏观特性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使用车辆行驶有限状态自动机模型,对由最大速度不同的两种车辆组成的两车道混合交通流进行微观仿真.结果表明混合交通流进入稳态后,相比同质交通流,中低密度区通行能力明显下降,临界密度增加.随慢车比例变化,换道率-密度关系呈现三种模式.在交通流从初始静止状态到稳态运行的过渡过程中,若初始时刻两车道慢车比例不同,随密度不同有三种不同的过渡模式,在低密度区系统迅速过渡到慢车对称分布状态,中密度区系统逐渐过渡到对称状态,但高密度区系统维持在不对称状态.说明慢车对交通流特性有显著影响,混合交通流的过渡过程非常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通流 最大速度 稳态 过渡 微观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面岸边系数法的河流水位流量流速面积算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文 冯志彬 +1 位作者 王晓梅 罗学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226-230,共5页
目前河流流量计算方法多采用数值积分近似代替实际单宽流量曲线对河宽的函数积分,该方法由于忽略了计算死水区和岸边河流的流速,从而产生较大的流量误差,分析了各算法的代数精度与截断误差,提出了一种新的流速面积计算方法,通过采用断... 目前河流流量计算方法多采用数值积分近似代替实际单宽流量曲线对河宽的函数积分,该方法由于忽略了计算死水区和岸边河流的流速,从而产生较大的流量误差,分析了各算法的代数精度与截断误差,提出了一种新的流速面积计算方法,通过采用断面岸边系数法计算河流流量,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精度,对河流流量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流量 断面岸边系数法 流速面积法 代数精度 截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植物消浪及沿程阻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迪 冯卫兵 石麒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9-81,84,共4页
采用聚乙烯仿真绿色植物模拟柔性植物,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柔性植物对波高和断面流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波高消减系数大小与水流速度大小无明显关系;植物出水0.5倍波高时消浪效果最好,水深越大波浪消减效果越差;柔性植物使断面流... 采用聚乙烯仿真绿色植物模拟柔性植物,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柔性植物对波高和断面流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波高消减系数大小与水流速度大小无明显关系;植物出水0.5倍波高时消浪效果最好,水深越大波浪消减效果越差;柔性植物使断面流速在植被上部冠层区域减小,特别是植被带中和植被带下游边缘处,冠层区域流速减小显著;水流通过植被带以后,在植被带下游断面流速垂向分布逐渐恢复至与上游断面一致,但大流速情况下流速恢复较慢;波流共同作用下断面流速的垂向分布与纯流速作用下基本一致,但在波浪作用下断面流速减小区域有下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植物 波高消减系数 断面流速分布 波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式交汇河道水流紊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迪 孙可明 郭维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9,共4页
利用室内水槽模型,深入模拟了交汇的复式河道水流的流态。采用三维多普勒三向流速仪对复式交汇河流不同垂线的脉动流速进行了观测,并对下游某一断面的时均流速、紊动强度、雷诺应力等沿垂线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滩槽交界... 利用室内水槽模型,深入模拟了交汇的复式河道水流的流态。采用三维多普勒三向流速仪对复式交汇河流不同垂线的脉动流速进行了观测,并对下游某一断面的时均流速、紊动强度、雷诺应力等沿垂线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滩槽交界附近存在一个流速间断面,在这个区域水流所受阻力较大,过汇流口后,水槽内水流流态基本符合明渠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紊动特性 复式河道 三维多普勒流速仪 流速间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测量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鉴别诊断无症状性脾肿大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刚 庄磊 黄光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测量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鉴别诊断无症状性脾肿大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早期肝硬化性脾肿大10例,血液病性脾肿大10例,正常健康对照10例,分别采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三组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结果:血液病组门静...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测量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鉴别诊断无症状性脾肿大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早期肝硬化性脾肿大10例,血液病性脾肿大10例,正常健康对照10例,分别采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三组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结果:血液病组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26.4± 2.4cm/s)明显高于早期肝硬化组(14.8±2.1cm/s,P<0.001),血液病组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偏高。结论:多普勒测量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可为鉴别诊断无症状性脾肿大提供一项可靠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门静脉 血流速度 鉴别 无症状性 脾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气流压电发电机环隙变截面进气孔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娜 蔡建余 陈荷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1,共5页
针对环隙直进气结构难以在满足气流产生旋涡脱落条件的同时满足小尺寸要求,提出了环隙变截面收缩结构。将原有的环隙直进气孔改为环隙变截面收缩孔,主要由转捩段、发展段和加速段组成。仿真表明:环隙口形成的湍流,其发展对转捩段长度不... 针对环隙直进气结构难以在满足气流产生旋涡脱落条件的同时满足小尺寸要求,提出了环隙变截面收缩结构。将原有的环隙直进气孔改为环隙变截面收缩孔,主要由转捩段、发展段和加速段组成。仿真表明:环隙口形成的湍流,其发展对转捩段长度不敏感,在经过直孔和收缩孔后速度分布较快地均匀和稳定,速度分布直接受孔长度影响,外径较小进气孔其速度分布发展较快。这一结论对于工程设计和结构小型化有参考价值,也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弹载气流压电发电机 环隙变截面孔 湍内流场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射流消能的流态演变与极限临底流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立杰 牛争鸣 +2 位作者 张苾萃 安丰勇 李延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8-13,共6页
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流态演变复杂,其极限临底流速受泄水建筑物出口体型影响大。针对向家坝水电站所采用的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的消能型式,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分析影响其效率效果的18个物理参数。表孔单独泄洪条件下,消力池内分别呈自... 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流态演变复杂,其极限临底流速受泄水建筑物出口体型影响大。针对向家坝水电站所采用的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的消能型式,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分析影响其效率效果的18个物理参数。表孔单独泄洪条件下,消力池内分别呈自由射流、半潜射流、淹没射流及回复底流的流态演变;中孔单独泄洪条件下,其出现偏流,并随下游水位的升高而消失,同时空间扩散比对其流态演变影响明显;联合泄洪时,下游水位对其流态演变影响明显,同时表孔适当收缩对流态改变影响明显。研究表明:表孔单独泄洪时,影响其最大临底流速的参数为出口跌坎高程和水流弗氏数;中孔单独泄洪时,影响最大临底流速的主要参数为出口跌坎高程和跌坎底坡比;联合泄洪时,影响其最大临底流速的参数为表孔收缩比、表孔侧收缩比、表中孔出口高程差、表中孔出口水流弗氏数及中孔跌坎底坡比。展望了高水头、大流量、低雾化泄洪消能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 流态演变 极限临底流速 低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