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1
作者 张益天 罗喜伶 王宇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5-1715,共11页
针对散斑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大、现有基于胶囊网络的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训练样本丢失大量原始图像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生成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 针对散斑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大、现有基于胶囊网络的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训练样本丢失大量原始图像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生成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获得高置信度的训练样本“伪标签”,为实现自监督学习奠定基础;构造基于两时相SAR图像和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的三通道训练样本,最大限度保留样本信息;设计轻量胶囊网络,通过单尺度卷积提取训练样本特征,采用单尺度胶囊网络挖掘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设置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在5个真实SAR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条件下,提高了运行效率,获得了更强的鲁棒性特征,抑制了散斑噪声对变化检测效果的不利影响,提升了变化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胶囊网络 最大类间方差法 模糊C均值聚类法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E的广西海岸带潮间带红树林潮滩分类
2
作者 雷文正 罗天宇 +3 位作者 郭希 李淑娴 李宁 高二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493-7501,共9页
准确、实时掌握潮间带湿地范围变化情况与物种群落变化是实现湿地潮间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围垦、水产养殖等因素,导致潮间带受到严重的破坏。目前尚缺乏对广西... 准确、实时掌握潮间带湿地范围变化情况与物种群落变化是实现湿地潮间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围垦、水产养殖等因素,导致潮间带受到严重的破坏。目前尚缺乏对广西地区潮间带红树林潮滩分类的系统性研究,为实现广西潮间带资源的大范围、高精度提取,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利用2012—2022年广西海岸带的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并对影像进行阈值分割处理,分析潮汐动态淹没影响下的各遥感特征,提取了广西海滨湿地潮间带范围,并实现了研究区域滩涂及水体、红树植被、非红树植被的分类,面积分别为5 641.67、1 625.29、2 156.04 hm2。分类总体精度达93.3%,Kappa系数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湿地 GEE(Google Earth Engine) 最大光谱指数合成算法(MSIC)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 时序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下的舰船目标检测
3
作者 贾世杰 陈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5-179,共5页
舰船种类丰富、大小差异显著,从小型快艇到大型航空母舰,尺度范围跨度大,给舰船目标类型识别检测带来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结合图像灰度特性,... 舰船种类丰富、大小差异显著,从小型快艇到大型航空母舰,尺度范围跨度大,给舰船目标类型识别检测带来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结合图像灰度特性,通过计算类间方差最大化,将图像划分为目标与背景;采用最小外接矩形法提取舰船目标特征,通过计算能够完全包围舰船的最小矩形,获取目标的几何特征信息;将所提取特征输入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模型,模型在权重调节中引入动量项,设计自适应学习率,增强网络对舰船特征的学习与识别能力,实现对舰船目标的识别检测。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能够清晰地将舰船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对于单个舰船目标类型以及多目标类型的识别检测结果均稳定、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舰船目标 识别检测 最大类间方差算法 最小外接矩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一号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方法对比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珂 吴星宇 +2 位作者 吴南 黄轶铭 张兆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以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流域内的东方红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波段阈值法、两波段差值法、波段比值法、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NDWI)法、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法共5种水陆像元度量方法,分别应用平均值法和最大... 以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流域内的东方红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波段阈值法、两波段差值法、波段比值法、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NDWI)法、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法共5种水陆像元度量方法,分别应用平均值法和最大类间方差迭代法两种阈值选取方法对东方红水库进行水体提取,探索最大类间方差迭代法在水体提取变量上的改进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联合水体提取法,并对比了改进前后的水体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水体提取方法可以很好地降低影像提取中产生的噪点,提高水体提取的精度,提取成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69%,决定系数为0.8579,相比于改进前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0.68%,决定系数提高了0.05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 水体提取 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 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 最大类间方差迭代法 东方红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MATEL-ISM模型的道路拥堵下行车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翠 宋永朝 +1 位作者 吴林键 赵雪亭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
为准确识别城市道路拥堵条件下的行车风险系统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该系统中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一种改进DEMATEL-ISM的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城市道路拥堵条件下的行车风险,选取18个风险因子;其次,运用多群体问询的调查问卷方... 为准确识别城市道路拥堵条件下的行车风险系统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该系统中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一种改进DEMATEL-ISM的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城市道路拥堵条件下的行车风险,选取18个风险因子;其次,运用多群体问询的调查问卷方法,并结合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标准的集成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室(DEMATEL)以及解释结构模型(ISM)改进,建立城市道路拥堵的行车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DEMATEL-ISM模型的道路拥堵条件下行车风险评估体系能准确划分层次解释结构图的层级,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加符合实际;交通密度、车头时距、停车次数、换道频次等关键链接因素对其他因素有较强联动影响,并且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或二次交通拥堵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道路拥堵 行车风险 风险评估 DEMATEL-ISM 最大类间方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自适应提取的目标RCS成像测量算法
6
作者 程人民 谢荣 +1 位作者 冉磊 刘峥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523,531,共10页
针对传统目标RCS成像测量中人工加窗提取算法在提取SAR图像中目标散射像时,窗函数类型与大小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自适应提取的目标RCS成像测量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成像算法获得目标的高分辨SAR图像,接着基于最... 针对传统目标RCS成像测量中人工加窗提取算法在提取SAR图像中目标散射像时,窗函数类型与大小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自适应提取的目标RCS成像测量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成像算法获得目标的高分辨SAR图像,接着基于最大类间方差准则选取自适应阈值,然后利用全局自适应阈值分割图像,并采用八连通准则提取目标散射图像,最后通过RCS反演获得目标RCS值。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自适应提取目标散射图像,测量结果更稳定、测量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测量 全局自适应提取 最大类间方差法 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开环扫描系统的超声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7
作者 张金英 史亦凡 吴先梅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8,共9页
超声显微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无损检测领域。相较于闭环、半闭环扫描系统硬件复杂、成本高,开环扫描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由于无反馈机制会导致步进电机的非线性运动引起图像像素错位畸变。因此,消除非线性运动带来的错位畸变是... 超声显微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无损检测领域。相较于闭环、半闭环扫描系统硬件复杂、成本高,开环扫描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由于无反馈机制会导致步进电机的非线性运动引起图像像素错位畸变。因此,消除非线性运动带来的错位畸变是采用开环扫描系统实现高质量超声成像的关键。该文提出集最大值投影法、最大类间方差法和中心坐标校正法于一体的MIP-Otsu-C3M方法,对开环扫描系统获得的硬币回波数据采用最大值投影法获取初始灰度图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获取感兴趣区域的B扫描图像边缘像素位置,并采用中心坐标校正法成功消除像素错位,解决了超声C扫描图像畸变问题。对消除错位畸变的回波数据进行飞行时间法和傅里叶变换法图像重建,直接获得了非畸变的三维图像和透视图像。该新颖算法也验证了最大值投影法可拓展至图像畸变校正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微成像 开环扫描系统 畸变校正 最大值投影 最大类间方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齿轮边缘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昕 甄国涌 +1 位作者 储成群 王子硕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51,共7页
针对Canny算子在齿轮边缘缺陷检测中存在识别相似度低、因图像噪声影响导致微弱边缘难以提取、边缘连续性与鲁棒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Canny算子的齿轮边缘缺陷检测技术。改进滤波器,使用梯度双边滤波进行图片预处理,平滑图像... 针对Canny算子在齿轮边缘缺陷检测中存在识别相似度低、因图像噪声影响导致微弱边缘难以提取、边缘连续性与鲁棒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Canny算子的齿轮边缘缺陷检测技术。改进滤波器,使用梯度双边滤波进行图片预处理,平滑图像并减少图像噪声;改进了卷积核,在45°和135°梯度方向上对像素点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增加了微弱边缘被保留的概率;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算法)计算图像的高阈值,通过双阈值的办法自适应寻找图像强弱边缘;将Prewitt算子和Canny算法以及改进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提取更完整的齿轮边缘,处理后图片的峰值信噪比(PSNR)相比Canny算法提升了16%,检测效果提升了30%,重叠系数高达81.9%,提升了25.1%,为齿轮边缘缺陷检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双边滤波 齿轮边缘缺陷检测 最大类间方差法 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截面投影的Otsu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范朝冬 欧阳红林 肖乐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8,87,共10页
针对传统三维Otsu法存在抗噪性差、计算复杂度高、难以多阈值扩展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截面投影的Otsu法。该方法采用垂直于主对角线的平面截三维直方图,并将截面内的点投影到主对角线上,进而建立一维的截面投影直方图以降低计算... 针对传统三维Otsu法存在抗噪性差、计算复杂度高、难以多阈值扩展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截面投影的Otsu法。该方法采用垂直于主对角线的平面截三维直方图,并将截面内的点投影到主对角线上,进而建立一维的截面投影直方图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然后基于该一维直方图进行Otsu分割;对于分割结果,运用基于阈值的后处理策略做进一步的处理以增强算法的抗噪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三维Otsu法相比,该算法计算效率高、抗噪性好,能对含不同噪声的图像进行较好的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阈值选取 最大类间方差 三维Otsu法 后处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图像分割方法进行木材表面缺陷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重昕 毕剑华 +1 位作者 谢琳 仉俊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5-792,共8页
随着木材加工业的集约化发展以及对木材表面加工质量高水平的苛求,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木材产品的加工生产。在了解木材表面缺陷的分类、缺陷产生原因和木材缺陷表面图像的特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平均值法、最大值法和加权平... 随着木材加工业的集约化发展以及对木材表面加工质量高水平的苛求,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木材产品的加工生产。在了解木材表面缺陷的分类、缺陷产生原因和木材缺陷表面图像的特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平均值法、最大值法和加权平均值法3种图像灰度化方法效果,并选定加权平均值法对木材缺陷图像进行灰度化预处理。在Matlab 6.5GUI编程框架下实现木材缺陷检测系统,通过选取Isodata聚类迭代法、Otsu最大方差法、最大熵法和Sobel边缘分割法为基础的4种阈值化图像分割方法对木材缺陷特征的分割效果和分割速率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运用Isodata聚类迭代法的图像分割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分割图像实现木材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木材缺陷 Isodata聚类迭代法 Otsu最大方差法 最大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自适应Canny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25
11
作者 孙智鹏 邵仙鹤 +1 位作者 王翥 张远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1,共5页
传统Canny边缘检测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和光照条件变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效果不佳,而且需要人工选择参数,算法的灵活性较低。为了提高传统算法的检测效果,使其更好的应用到图像识别等领域中,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来获得图像梯度量的... 传统Canny边缘检测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和光照条件变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效果不佳,而且需要人工选择参数,算法的灵活性较低。为了提高传统算法的检测效果,使其更好的应用到图像识别等领域中,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来获得图像梯度量的最佳分割阈值,动态确定边缘检测的高低阈值参数,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算法的不足。将改进后的算法用于家用仪表计度轮图像的边缘检测中,与传统算法相比,既去除了噪声干扰,又保留了完整的图像边缘,在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的基础上提高了算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NY边缘检测 非极大值抑制 最大类间方差 边界跟踪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Otsu法的冠层图像分割及银杏叶面积指数估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冬 王雪峰 贺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2-56,60,共6页
基于Otsu法对冠层图像临界处分割不准确的缺点,结合类间方差以及类内聚度对阈值选取及图像分割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阈值选取算法。利用银杏冠层图像分割实例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拟合了图像信息与叶面积指数间模型,结果表明:(1)该... 基于Otsu法对冠层图像临界处分割不准确的缺点,结合类间方差以及类内聚度对阈值选取及图像分割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阈值选取算法。利用银杏冠层图像分割实例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拟合了图像信息与叶面积指数间模型,结果表明:(1)该改进法较传统Otsu法可得到更好的分割效果;(2)以分割得到的前景像素比值作为自变量,叶面积指数为因变量,拟合得到的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冠层图像信息与叶面积指数间的关系;(3)提出了一种即时无损并快速可靠的叶面积指数估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OTSU法 最大类间方差 叶面积指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保持的流形学习算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宪华 罗四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89,共7页
全局保持的流形学习算法主要是基于保持高维观测空间和内在低维流形的全局几何特性。详细比较了全局保持的典型流形学习算法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标明了它们的优点与缺陷。实验说明这些方法发现的内在维数和内在低维流形的差异。... 全局保持的流形学习算法主要是基于保持高维观测空间和内在低维流形的全局几何特性。详细比较了全局保持的典型流形学习算法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标明了它们的优点与缺陷。实验说明这些方法发现的内在维数和内在低维流形的差异。最后提出了一些新的流形学习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保持 谱方法 核主成分分析 等度规映射 最大方差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拟合的虹膜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争 黄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6-430,共5页
虹膜定位是在虹膜图像中找到虹膜的内外边界,它是虹膜识别中的重要环节。该文提出了一种根据曲线拟合来进行虹膜快速定位的新方法,即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并提取包含瞳孔的子图像块;再结合类间方差法提取瞳孔的二值化阈值,确定虹膜内边界点... 虹膜定位是在虹膜图像中找到虹膜的内外边界,它是虹膜识别中的重要环节。该文提出了一种根据曲线拟合来进行虹膜快速定位的新方法,即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并提取包含瞳孔的子图像块;再结合类间方差法提取瞳孔的二值化阈值,确定虹膜内边界点;然后根据关键的感兴趣区域灰度梯度信息确定虹膜外边界点;最后对内外边界点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来进行曲线拟合,从而确定虹膜内外边界。通过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能快速准确地定位虹膜内外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拟合 灰度梯度 虹膜定位 最小二乘法 最大类间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约束的红外复杂背景下坦克目标分割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敏 李怀胜 +2 位作者 周玉龙 方丹 张宝全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6-430,共15页
为实现自寻的反坦克导弹红外导引头对复杂背景下坦克目标的快速有效分割,以红外导引头拍摄的坦克目标红外图像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简单的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其分割效果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揭示了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图像分割的有效... 为实现自寻的反坦克导弹红外导引头对复杂背景下坦克目标的快速有效分割,以红外导引头拍摄的坦克目标红外图像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简单的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其分割效果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揭示了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图像分割的有效性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背景区域像素和灰度级别进行约束的思想,以降低背景区域类内方差,提高算法的分割精度,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法.首先利用坦克目标的先验信息,根据光学成像原理,推导了红外坦克目标图像的大小估计公式,用来实现对背景像素的约束;然后采用黄金分割法对背景灰度级别进行约束;最后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实现了复杂背景下红外坦克目标的分割.实验表明,本文方法的分割效果堪比手工分割效果,且计算量较少,算法耗时最大不超过1.44 ms,完全满足对坦克目标图像分割的有效性和实时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寻的反坦克导弹红外成像制导系统 坦克目标分割 最大类间方差法 阈值分析 背景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下多尺度图像增强和蚁群算法的火焰分割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燕 马宗方 温浩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5-439,共5页
针对强光下火焰图像分割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彩色火焰图像增强及改进蚁群算法的阈值自适应分割方法。首先对采集设备捕获的RGB图像进行基于带颜色恢复的多尺度Retinex增强,用亮度控制因子对背景像素进行亮度提升,并从3个不同尺度对原图... 针对强光下火焰图像分割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彩色火焰图像增强及改进蚁群算法的阈值自适应分割方法。首先对采集设备捕获的RGB图像进行基于带颜色恢复的多尺度Retinex增强,用亮度控制因子对背景像素进行亮度提升,并从3个不同尺度对原图动态增加高频信息,提高火焰局部可见性,使火焰的颜色、纹理和边缘信息更加突出;然后,为了避免蚂蚁在路径选择时的随机性,增强蚂蚁搜索效率和寻优能力,在最大类间方差法基础上,通过改进蚁群算法中信息素初始浓度、更新规则和启发函数,从单幅图像自动获取分割阈值,大大提高了算法的分割精度和速度。最后,将提出的算法在不同强光、不同场景、不同干扰下与同类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保证分割速度的同时,平均分割准确率提高了近1.9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多尺度RETINEX 图像增强 蚁群算法 最大类间方差法 火焰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的二维Otsu多阈值图像分割 被引量:41
17
作者 罗钧 杨永松 侍宝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17-2024,共8页
针对常规最大类间方差法在多阈值图像分割中存在的运算量大、计算时间长、分割精度较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差分演化(JADE)算法的2维Otsu多阈值分割法。首先,为增强初始化种群的质量、提升控制参数的适应性,将混沌映射... 针对常规最大类间方差法在多阈值图像分割中存在的运算量大、计算时间长、分割精度较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差分演化(JADE)算法的2维Otsu多阈值分割法。首先,为增强初始化种群的质量、提升控制参数的适应性,将混沌映射机制融入到JADE算法中;进而,通过该改进算法求解2维Otsu多阈值图像的最佳分割阈值;最终,将该算法与差分进化(DE), JADE,改进正弦参数自适应的差分进化(LSHADE-cn Ep Sin)以及增强的适应性微分变换差分进化(EFADE) 4种算法的2维Otsu多阈值图像分割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4种算法相比,基于改进JADE算法的2维Otsu多阈值图像分割在分割速度以及精度上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最大类间方差法 混沌映射 改进的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申家 赵大勇 +1 位作者 谢祥兵 李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4-869,共6页
在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设计时,为避免调整设计参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研究某些关键截面设计参数的权重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价值。以可克达拉大桥为工程背景,运用离差最大化法计算各关键截面设计参数的权重及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抗震性能方... 在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设计时,为避免调整设计参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研究某些关键截面设计参数的权重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价值。以可克达拉大桥为工程背景,运用离差最大化法计算各关键截面设计参数的权重及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抗震性能方案的评价值。结果表明:高低墩权重变异系数最大,对抗震性能影响最为显著;在进行连续刚构桥抗震方案选取时,墩顶和墩底剪力方案评价值最大,应首先考虑。离差最大化法在计算参数权重时简单易行,避免了正交实验表法确定因素水平等级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离差最大化法 灰色关联法 抗震性能 设计参数 权重变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掺气浓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静 周赤 姜伯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7-51,共5页
通过试验室研究,借助高速数码摄像机,结合面向对象的VC高级编程技术,开发掺气浓度图像分析软件,提出一种自动识别水气二相流中气泡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并进一步给出计算二维、瞬时掺气浓度场的算法。图像处理技术与水气两相流实测研究... 通过试验室研究,借助高速数码摄像机,结合面向对象的VC高级编程技术,开发掺气浓度图像分析软件,提出一种自动识别水气二相流中气泡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并进一步给出计算二维、瞬时掺气浓度场的算法。图像处理技术与水气两相流实测研究相结合的尝试和探索,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将提高对高速水流掺气机理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图像处理技术在水流流场特别是高速水气两相流流场测量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提高掺气浓度的测量水平和精度,进而提高水力模型试验水平、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气浓度 阈值分割 迭代法 OTSU法 局部动态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检测的双绞线绕距测量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刚 石守东 林宜丙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14-3019,共6页
针对双绞线绕距测量,提出了一种图像检测框架。此框架通过图像分割、修复、细化、拟合以及比例尺的设置,可实时计算出双绞线绕距值。在此框架下,针对传统二维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运行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域斜分的快... 针对双绞线绕距测量,提出了一种图像检测框架。此框架通过图像分割、修复、细化、拟合以及比例尺的设置,可实时计算出双绞线绕距值。在此框架下,针对传统二维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运行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域斜分的快速算法。快速算法通过对二维直方图区域重新划分,结合快速查找表以及递推算法,大大减少了分割时间。针对图像缺失的问题,采用了基于边缘检测的算法对其特定区域进行填充修复,并对修复后的图像进行细化。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细化图像中的单像素点,得到拟合曲线。通过计算拟合曲线交点间的距离可得双绞线绕距的图像距离。最后将图像距离按比例尺转换为绕距的测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区域斜分的快速算法其分割时间约为传统算法的0.22%,且两种算法的分割效果基本一致。将图像检测方法测得的绕距值与其真实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绝对误差为0.48%。通过使用图像检测方法测量双绞线绕距,可以准确测得绕距值,提高绕距测量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绞线 绕距测量 最大类间方差法 图像修复 图像细化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