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mim][BF_(4)]相转移催化的氟代碳酸乙烯酯高效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方涛 钱刚 +2 位作者 周兴贵 段学志 张晶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3-1551,共9页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其工业制备方法主要为卤素交换法,即氯代碳酸乙烯酯(CEC)与氟化钾(KF)通过取代反应制备FEC。该工艺中,取代反应速率受限于KF相际传质速率,且CEC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酸亚乙烯酯...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其工业制备方法主要为卤素交换法,即氯代碳酸乙烯酯(CEC)与氟化钾(KF)通过取代反应制备FEC。该工艺中,取代反应速率受限于KF相际传质速率,且CEC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酸亚乙烯酯副产物。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PTC)结构对KF相际传质速率和CEC制FEC主副反应能垒的影响规律和调控机制。优化条件下,PTC为[bmim][BF_(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溶剂为乙腈,反应温度为乙腈回流温度(81.6℃),n(KF)∶n(CEC)=2.5∶1,此时FEC收率高达91.94%(摩尔分数)。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在乙腈中[bmim][BF_(4)]能与KF形成配合物,增加K+和F-的核间距并降低KF的溶解自由能,从而强化相际传质并降低取代反应能垒,实现CEC经KF取代高效制备F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相转移催化 配合物 传质 氟代碳酸乙烯酯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填料在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婷 焦纬洲 刘有智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4-1428,共15页
填料作为旋转填料床的核心部件,是物料微观混合和传质反应过程发生的重要场所。填料的结构、材质组成、填装方式决定了填料的功能性,进而直接影响到旋转填料床的传质性能、使用寿命和应用范围,故而增强填料的功能性显得尤为重要。功能... 填料作为旋转填料床的核心部件,是物料微观混合和传质反应过程发生的重要场所。填料的结构、材质组成、填装方式决定了填料的功能性,进而直接影响到旋转填料床的传质性能、使用寿命和应用范围,故而增强填料的功能性显得尤为重要。功能性填料通过改变常用填料的表面性质、调节形态、设计结构等手段,使填料具有如吸附、催化、疏水等的功能特性,在提高旋转填料床的性能和运行效果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成效。综述了在旋转填料床中功能性填料的主要分类与特点,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功能性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在旋转填料床中的应用情况,从增强传质特性和改善液体流动行为方面分析了填料功能特性的体现,并对功能性填料的发展方向和工业化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旋转填料床 功能性填料 传质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功能化及其强化反应传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宫祎轩 王若瑜 +3 位作者 周鑫娆 宋海涛 曹东学 林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3D打印是一种数字化设计制造手段,可将多维制造转变为由下至上的二维叠加。借助3D打印技术可突破传统催化材料成型方法局限,大大降低复杂几何形状规整催化材料的制造难度。其中3D规整催化材料的功能化处理与几何构型设计是影响规整催化... 3D打印是一种数字化设计制造手段,可将多维制造转变为由下至上的二维叠加。借助3D打印技术可突破传统催化材料成型方法局限,大大降低复杂几何形状规整催化材料的制造难度。其中3D规整催化材料的功能化处理与几何构型设计是影响规整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综述了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功能化及其强化反应传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传统规整催化材料成型工艺和3D打印成型工艺的技术特点,概述了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直接功能化与后处理功能化(包括涂覆法和二次生长法)的制备策略,分析了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的几何构型对反应传质的影响,为研发高性能3D打印规整催化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规整催化材料 功能化 传质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分形模型的难点与探索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东晖 杨浩 施明恒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92-697,共6页
对分形理论的一些关键而又复杂的概念 ,如谱维数、Hurst数、稳定分布进行了讨论 ,谱维数是联系分形介质中静态结构参数和动程的桥梁 ,而Hurst数的大小划分各种类型的分形布朗运动 ,这也同时决定了分形介质中扩散过程的快慢 ;物质在分形... 对分形理论的一些关键而又复杂的概念 ,如谱维数、Hurst数、稳定分布进行了讨论 ,谱维数是联系分形介质中静态结构参数和动程的桥梁 ,而Hurst数的大小划分各种类型的分形布朗运动 ,这也同时决定了分形介质中扩散过程的快慢 ;物质在分形结构中的扩散密度分布函数属于稳定分布 .并对应用于分形介质扩散动力学各种方法的实质进行了分析 ,分数微分扩散方程可以得到扩散密度分布函数 ,但目前仍然是一种近似解 ;随机模拟方法比较直观 ,但决定过程的扩散密度分布函数目前只能采用预估的方法 ;而传统的差分方法比较实用 ,却难以给出对分形介质网格之间的扩散系数 .因此 .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多孔介质仍然有很多难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分形模型 分形维数 随机行走 分形布朗运动 密度分布函数 物质迁移过程 扩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振动响应特性的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志飞 胡正权 +2 位作者 徐中明 贺岩松 黄深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为了能准确地模拟人体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减少模型的复杂程度,结合分析力学和人体各部位实际状况,建立了六自由度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列出了该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推导出人体振动响应特性的计算公式,以试验数据为依据,以动态等效质量... 为了能准确地模拟人体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减少模型的复杂程度,结合分析力学和人体各部位实际状况,建立了六自由度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列出了该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推导出人体振动响应特性的计算公式,以试验数据为依据,以动态等效质量和座位处到头部传递函数为目标,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获得了模型参数。结果显示,六自由度模型能准确的拟合人体振动响应特性曲线。将该模型与经典的集中参数模型(ISO 5982(2001)模型)和复杂生物力学模型(Tae-Hyeong Kim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该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试验数据,其结构简单却能相对完整、准确地反映人体动态特性,可用于人体振动响应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力学模型 全身振动 动态等效质量 传递函数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预凝功能的新型热源塔的构建及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夏燚 孙立镖 +1 位作者 梁彩华 张小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8-1113,共6页
针对现有开式热源塔冬季运行时塔内溶液吸湿量大从而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预凝功能的新型热源塔结构.对该新型塔的运行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对横流热源塔和翅片盘管进行建模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新型塔的... 针对现有开式热源塔冬季运行时塔内溶液吸湿量大从而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预凝功能的新型热源塔结构.对该新型塔的运行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对横流热源塔和翅片盘管进行建模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新型塔的数学模型,并对比研究了新型塔和普通塔在不同环境湿度下的传热传质特性.结果发现,随着环境湿度由90%降低到60%,新型塔的换热量相比于普通塔增加了10.9%~12.5%,吸湿量减少了55.2%~76.3%,且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新型塔吸湿量的增加速率更为缓慢.当环境湿度为40%时,溶液处于再生工况,新型塔的再生量增加了64.3%,证明了新型塔在缓解热源塔内溶液吸湿问题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塔 传热传质 预凝功能 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预凝功能的新型热源塔运行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夏燚 孙立镖 +1 位作者 梁彩华 张小松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1,73,共6页
为解决现有开式热源塔冬季运行时塔内溶液吸湿量大而影响系统运行安全的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预凝功能的新型热源塔结构,分析了新型塔的运行过程,并对比研究了新型塔和普通塔在不同进口溶液温度、空气流量和溶液流量下的运行性能。... 为解决现有开式热源塔冬季运行时塔内溶液吸湿量大而影响系统运行安全的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预凝功能的新型热源塔结构,分析了新型塔的运行过程,并对比研究了新型塔和普通塔在不同进口溶液温度、空气流量和溶液流量下的运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塔具有更强的换热性能和更低的溶液吸湿性。进口溶液温度由1℃上升到3℃时,新型塔的换热量相比于普通塔增加了0.62~0.24 k W,溶液吸湿量平均减少了0.13 g/s;空气流量由1.41 kg/s升高到2.17 kg/s,新型塔的换热量相比于普通塔增加了0.79~0.84 k W,溶液再生量平均增加了0.1 g/s;溶液流量由0.36 kg/s升高到0.68 kg/s,新型塔的换热量相比于普通塔增加了0.57~0.63 k W,溶液吸湿量平均减少了0.11 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塔 传热传质 运行工况 预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泄漏挥发团簇结构计算及抑制机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昉明 张璇 +1 位作者 律喆 吴燕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1-705,共5页
提出分子膜阻蒸发技术,并制备一种挥发抑制剂,可在甲醛溶液表面自行铺展成膜,有效抑制挥发.考察了温度对甲醛溶液挥发特性和抑制剂阻蒸发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模拟优化了气液界面甲醛—水分子团簇结构,进行能量... 提出分子膜阻蒸发技术,并制备一种挥发抑制剂,可在甲醛溶液表面自行铺展成膜,有效抑制挥发.考察了温度对甲醛溶液挥发特性和抑制剂阻蒸发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模拟优化了气液界面甲醛—水分子团簇结构,进行能量障碍理论和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挥发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与温度呈线性负相关,整个挥发过程明显分为3个区间;制备的抑制剂能够在液体表面快速有序分布,于25~50℃下抑制率高达99%,溶液传质系数值几乎为0;理论计算结果很好地解释了甲醛溶液气液界面挥发及抑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溶液 挥发抑制剂 传质系数 分子模拟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结构动力特性的时频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涂文戈 邹银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78-84,共7页
采用振型叠加法对悬挂结构系统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悬挂子结构和主支撑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频域分析,提出地震动激励下悬挂子结构对主支撑结构的作用是在主支撑结构上添加悬挂子结构的复惯性质量,即悬挂子结构静态和动态质量(... 采用振型叠加法对悬挂结构系统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悬挂子结构和主支撑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频域分析,提出地震动激励下悬挂子结构对主支撑结构的作用是在主支撑结构上添加悬挂子结构的复惯性质量,即悬挂子结构静态和动态质量(悬挂子结构振动作用与引起振动的外界激励加速度的比值)之和;根据悬挂子结构的复惯性质量和主支撑结构的模态参数,对悬挂结构系统的耦合动态响应进行了频域研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同时,对悬挂结构系统与TMD/MTMD的减震原理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结构系统 抗震 独立模态 频域传递函数 复惯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梯形压电悬臂梁能量收集器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文科 靳伍银 +1 位作者 曹卉 王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5-1181,共7页
为了拓宽压电能量收集器的工作频带宽度并改善低幅值激励频率条件下的能量收集效率,本文将梯形悬臂梁应用到多悬臂梁压电能量收集器结构设计当中。依据梯形悬臂梁的尺寸及末端附加质量,通过双压电晶片与弹性基梁的等效化处理,计算和推... 为了拓宽压电能量收集器的工作频带宽度并改善低幅值激励频率条件下的能量收集效率,本文将梯形悬臂梁应用到多悬臂梁压电能量收集器结构设计当中。依据梯形悬臂梁的尺寸及末端附加质量,通过双压电晶片与弹性基梁的等效化处理,计算和推导了系统的共振频率和传递函数,从而建立单梯形悬臂梁横向振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了复合梯形压电能量收集系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梯形悬臂梁结构有效地拓宽了工作频带,更容易实现与环境振动频率的匹配共振从而提高发电效率。本文研究为优化多悬臂梁能量收集器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悬臂梁 能量收集器 附加质量 双压电晶片 共振频率 传递函数 宽频 压电陶瓷 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物系的特征函数及其理论解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长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6-295,共10页
干燥现象是物系对应外部约束条件的自发过程,是各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多种传递行为并存,得不到严格意义的传递系数的数学解。基于扩散动力学建立的干燥机理函数,又存在活化能、指前因子和过程指数难以定量等问题。如何获得干燥过程... 干燥现象是物系对应外部约束条件的自发过程,是各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多种传递行为并存,得不到严格意义的传递系数的数学解。基于扩散动力学建立的干燥机理函数,又存在活化能、指前因子和过程指数难以定量等问题。如何获得干燥过程的理论解是长期以来干燥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该研究以水分活度统一特征,以自由能传递和转换为统一尺度,建立干燥特征函数,说明基于物料的最大汽化速率、初始态水分活度、相平衡条件下的水分活度和介质的相对湿度,揭示实际物系状态变化规律和获得理论解的方法;给出自由含水比、干燥速率比和干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解。该理论及方法不仅可以基于物系中的一个状态点,揭示出任意外部条件下的理论解,同时,按照水汽化、混合过程压力变化特征及其发生的位置,能够完整地解析出干燥过程物料内部的含水率偏差和水分活度分布;摆脱了基于单一行为描述的传递定率中的传递系数,对揭示物系传递机理,评价工艺系统能效,制定科学评价标准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自由能 传热传质 特征函数 机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纤维回收贵金属的三相流态化过程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小平 曾汉民 陆耘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探讨了三相流态化强化功能纤维回收贵金属过程的机制,并就涉及该过程放大、设计的流体动力学行为、混合特性及传质、传热规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功能纤维 三相流态化 贵金属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长周期地震反应子结构试验近似模拟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新江 王彬 田石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6-54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子结构振动台试验近似模拟高层建筑长周期地震反应的改进方法。通过在子结构模型底部设置橡胶垫-质量块装置产生放大作用来弥补现有振动台的试验能力,通过定义传递函数和整体结构目标加速度反应卷积来反推子结构模型的新... 提出了一种利用子结构振动台试验近似模拟高层建筑长周期地震反应的改进方法。通过在子结构模型底部设置橡胶垫-质量块装置产生放大作用来弥补现有振动台的试验能力,通过定义传递函数和整体结构目标加速度反应卷积来反推子结构模型的新输入地震动,基于SAP2000软件分别进行20层整体结构模型和2层子结构模型地震线性时程反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地震作用下,两者的顶层目标加速度反应符合较好。研究成果对于拓展地震模拟振动台空间尺度和负载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长周期作用下高层建筑反应模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长周期 振动台 传递函数 质量块-橡胶垫装置 近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脱附扩散迟滞压力及双重孔隙煤体窜流函数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清泉 褚鹏 +4 位作者 黄文怡 吕彪 王亮 张保勇 刘嫄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70-882,共13页
煤中瓦斯运移要经过脱附-扩散-渗流等贯序环节才能进入钻孔或巷道。大量有关残存瓦斯含量、煤的瓦斯吸附解吸残余变形及吸附解吸迟滞的研究显示,煤中瓦斯脱附扩散过程较吸附扩散过程存在不可忽略的附加阻力,其大小由扩散路径长度及复杂... 煤中瓦斯运移要经过脱附-扩散-渗流等贯序环节才能进入钻孔或巷道。大量有关残存瓦斯含量、煤的瓦斯吸附解吸残余变形及吸附解吸迟滞的研究显示,煤中瓦斯脱附扩散过程较吸附扩散过程存在不可忽略的附加阻力,其大小由扩散路径长度及复杂度所控制。脱附扩散附加阻力影响基质系统与裂隙系统间的质量交换,但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双重孔隙煤体瓦斯运移模型并未考虑其影响,用于瓦斯抽采流场特性的理论分析时将使瓦斯含量被低估。基质系统与裂隙系统间的质量交换也被称为窜流,窜流函数是计算基质系统与裂隙系统间质量交换量/速率的关键函数。为了修正煤层瓦斯运移模型,开展了以煤粒(煤柱)吸附解吸等温测试模拟裂隙压力恒定的窜流试验,提出了瓦斯脱附扩散迟滞压力用于定量评价附加阻力,修正了双重孔隙煤体窜流函数,并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获得如下成果:明确了瓦斯脱附扩散迟滞压力的概念与物理意义;当最大吸附平衡压力相同时,降压过程中瓦斯脱附扩散迟滞压力随粒径增大而增大,对于同一样品,瓦斯脱附扩散迟滞压力随压降值的增大而减小;使用修正模型模拟煤柱瓦斯解吸过程与试验获得的等温解吸数据匹配度较好,R;可达98.2%。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地应力增大,煤的基质尺度将大幅增大,脱附扩散迟滞压力对于煤层瓦斯运移的影响将更加显著,通过技术手段减小脱附扩散迟滞压力应成为深部煤层瓦斯治理或煤层气开发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运移 孔隙-裂隙二重介质 脱附扩散迟滞压力 窜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固循环流化反应器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水源 汪展文 +1 位作者 金涌 俞芷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73-679,共7页
研究了用B-02催化剂在气固固循环流化反应器内进行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工艺同目前工业中采用的绝热固定床工艺相比,丁烯的转化率可提高10%~20%,丁二烯的收率可提高10%~15%,水烯比可从16降至8。然后,... 研究了用B-02催化剂在气固固循环流化反应器内进行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工艺同目前工业中采用的绝热固定床工艺相比,丁烯的转化率可提高10%~20%,丁二烯的收率可提高10%~15%,水烯比可从16降至8。然后,基于热态实验和一维拟均相模型,通过质量和能量衡算,对热态条件下的固气两相质量流量比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气固固循环流化反应器内物流的移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 丁烯 氧化 脱氢 反应器 丁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质量系统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石柱 王彬 蔡新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135,139,共5页
当遭遇地震作用时,高层建筑顶部动力反应较大。为了研究顶层建筑物内设备的安全性以及人的舒适度,采用整体结构试验和传统子结构试验受到振动台台面尺寸、承载能力、最大加速度等方面的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橡胶-质量系统子结构振动台... 当遭遇地震作用时,高层建筑顶部动力反应较大。为了研究顶层建筑物内设备的安全性以及人的舒适度,采用整体结构试验和传统子结构试验受到振动台台面尺寸、承载能力、最大加速度等方面的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橡胶-质量系统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来再现高层建筑遭遇地震作用时顶部结构的反应。为了使子结构能更精确地再现整体结构地震作用,采用传递函数产生一条新的输入加速度时程曲线。通过在SAP2000有限元软件中建立20层整体结构和2层子结构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验证了橡胶-质量系统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 子结构 橡胶-质量系统 传递函数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墙式质量调谐阻尼器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航 刘书贤 +4 位作者 路沙沙 张贵军 聂伟 李晓峰 徐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169,204,共9页
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r mass damper,TMD)是现阶段公认有效的结构振动控制设施,但传统TMD存在占用建筑大量使用空间、增加建造成本、构配件不可更换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装配墙式调谐器阻尼器(wall-tuned mass damper,WTMD),该墙体... 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r mass damper,TMD)是现阶段公认有效的结构振动控制设施,但传统TMD存在占用建筑大量使用空间、增加建造成本、构配件不可更换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装配墙式调谐器阻尼器(wall-tuned mass damper,WTMD),该墙体可充分利用传统墙体质量,节约使用空间,装配式的构造可实现TMD参数的调节和配件的及时更换。为了使减震TMD墙具有更好的减震性能,建立了TMD结构耦合运动方程,分析得到其理论参数最优值,并通过对比无控结构和墙式TMD结构的传递函数,对理论减震性能进行验证,最后进行振动台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装有新型装配墙式减震TMD的受控结构,自振频率较无控结构有所降低,延长了结构振动周期。减震TMD墙体具有较好的减震作用,且随着加速度峰值增加,减震效果越发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式调谐质量阻尼器(WTMD) 动力响应 传递函数 参数优化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器降膜和滴状吸收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传胜 王照亮 +1 位作者 李华玉 金有海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103,共5页
针对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水平管吸收器,考虑润湿比、变膜厚和横向对流作用,建立了描述管表面的降膜流动和管间滴状吸收传热传质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涡量流函数法进行数学模型求解。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溶液温度、浓度和吸收... 针对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水平管吸收器,考虑润湿比、变膜厚和横向对流作用,建立了描述管表面的降膜流动和管间滴状吸收传热传质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涡量流函数法进行数学模型求解。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溶液温度、浓度和吸收速率沿管排不同位置和水平管管间的变化,以及溶液喷淋密度和进口浓度对吸收器整体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喷淋密度可以改善吸收器传热性能,提高溶液进口浓度可改善传质性能,滴状吸收过程约占总吸收量的20%。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传质 吸收器 降膜 滴状吸收 润湿比 涡量-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架筒型基础气浮过程中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宪庆 赵明阶 +2 位作者 张浦阳 罗盛 钟韡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8-433,共6页
以四角架筒型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静水及规则波作用下的模型试验对影响结构气浮过程中运动特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摇荡运动的附加质量系数随吃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都大于船舶动力学的建议值1.2;随着吃水的增加,垂荡运动呈... 以四角架筒型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静水及规则波作用下的模型试验对影响结构气浮过程中运动特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摇荡运动的附加质量系数随吃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都大于船舶动力学的建议值1.2;随着吃水的增加,垂荡运动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纵摇运动呈减小的趋势;较浅水深增强了结构的竖向运动,垂荡和纵摇运动的最大幅值随水深的变化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四角架筒型基础结构在4.5 m吃水和12.5 m水深下的运动响应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传递函数 流体结构相互作用 筒型基础 附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湿润比和横向对流的降膜吸收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20
作者 姜传胜 王照亮 +1 位作者 李华玉 金有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针对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水平管吸收器,考虑湿润比和横向对流作用,建立了描述水平管外表面的降膜流动吸收传热传质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涡量-流函数法求解,得到了考虑横向对流和湿润比时的液膜内部参数分布。模拟计算及分析的结... 针对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水平管吸收器,考虑湿润比和横向对流作用,建立了描述水平管外表面的降膜流动吸收传热传质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涡量-流函数法求解,得到了考虑横向对流和湿润比时的液膜内部参数分布。模拟计算及分析的结果表明,横向对流可以强化传热传质效果;湿润比降低则吸收性能变差;吸收器传热系数和换热量随溶液喷淋密度增大而增大,而传质系数和吸收速率则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喷淋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传质 横向对流 降膜吸收 湿润比 涡量-流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