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日镜场设计中不同优化算法的比较
1
作者 罗嘉成 温嘉豪 +1 位作者 蒲建颖 杨健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2-349,共8页
利用光线追迹法对定日镜的光学效率进行数学建模,结合放射状栅格法得到定日镜在场中的布局,同时考虑到实际镜场并非已有研究的东西对称型,为此增加吸收塔在东西方向上的位置参数。随后以镜场达到额定年平均输出功率为约束条件、单位镜... 利用光线追迹法对定日镜的光学效率进行数学建模,结合放射状栅格法得到定日镜在场中的布局,同时考虑到实际镜场并非已有研究的东西对称型,为此增加吸收塔在东西方向上的位置参数。随后以镜场达到额定年平均输出功率为约束条件、单位镜面面积年平均输出功率最大为目标函数,比较鲸鱼优化、粒子群优化、差分优化对吸收塔位置、定日镜尺寸、定日镜数目、定日镜位置的设计结果经纬(39.4°N,98.5°E)位置,东西对称布局中,鲸鱼优化较另外两种优化,有0.01%~0.05%提升;非东西对称布局中,非对称较对称,有3.6326%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定日镜场 数学技术 光线追迹法 放射状栅格布局 非东西对称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道印度洋中部断面东西水交换的季节变化及其区域差异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玉红 杜岩 徐海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8,共9页
采用海洋再分析资料和实测资料研究了热带印度洋中部东西水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即北印度洋过程(4°~6°N)和赤道过程(2°S-2°N)。北印度洋过程受季风影响显著,11月至翌年3月冬季风期间表现出... 采用海洋再分析资料和实测资料研究了热带印度洋中部东西水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即北印度洋过程(4°~6°N)和赤道过程(2°S-2°N)。北印度洋过程受季风影响显著,11月至翌年3月冬季风期间表现出很强的低盐水向西输送,5-9月夏季风期间则为高盐水向东输送;由于冬季风期间的输送较强,年平均表现为低盐水向西输送。赤道过程分为表层过程和次表层过程。表层赤道过程受局地风场驱动,有明显的半年周期;4-5月和10-11月的东向流将赤道西印度洋的高盐水向东输送,其余月份相反;向东的输送较强,年平均表现为净高盐水向东输送。在次表层赤道过程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海流全年一致向东,将海盆西部的高盐水向东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中部 东西水交换 北印度洋过程 赤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术与奥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秋菊 曲润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随着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 ,竞技武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使武术运动进一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轨道发展。我们坚信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武术进入奥运会 ,不仅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 ,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而且可以... 随着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 ,竞技武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使武术运动进一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轨道发展。我们坚信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武术进入奥运会 ,不仅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 ,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而且可以丰富奥林匹克运动 ,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精神 东方文化 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西电东送战略 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欧阳昌裕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15,共5页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国内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决定了西电东送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本文按照系统分析方法,从宏观层面分析提出我国实施西电东送宜采取的指导思想和开发思路;分析国家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国内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决定了西电东送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本文按照系统分析方法,从宏观层面分析提出我国实施西电东送宜采取的指导思想和开发思路;分析国家西电东送三大通道的建设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规划、目标和布局进行预测和展望;提出实现战略目标需要采取的5项经济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电东送战略 东西部地区经济 协调发展 优惠政策 宏观调控 电力工业 电力体制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时尚中的新中国风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卫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35,共4页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风"始终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继17、18世纪之后,当今西方时尚界中国风潮再度流行。然而,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时尚中国风呈现出了新的艺术景观。在考察西方时装界新中国风流行文化现象的基础上,分...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风"始终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继17、18世纪之后,当今西方时尚界中国风潮再度流行。然而,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时尚中国风呈现出了新的艺术景观。在考察西方时装界新中国风流行文化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中国风的缘起,探讨了西方时尚新中国风的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时尚 设计 新中国风 中西方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十四派遣“皇家数学家”传教士来华的背景 被引量:1
6
作者 吕颖 阎国栋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80,共7页
17世纪,葡萄牙国力日渐衰败,令其无法再从经济上支持传教士的东方拓展之旅,这不仅让罗马教廷颇为不满,而且让欧洲新崛起的法国看到了一个取而代之的机会。当时法国遇到的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葡萄牙所拥有的保教权;二是罗马教廷所要求的... 17世纪,葡萄牙国力日渐衰败,令其无法再从经济上支持传教士的东方拓展之旅,这不仅让罗马教廷颇为不满,而且让欧洲新崛起的法国看到了一个取而代之的机会。当时法国遇到的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葡萄牙所拥有的保教权;二是罗马教廷所要求的宣誓问题。但是,法国政治、科学和宗教的发展需求,加之暹罗使团的突然来访,让路易十四最终决定派遣有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之称的耶稣会士跟随暹罗使团前往东方。这些耶稣会士便是在中法交流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家数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十四 耶稣会士 皇家数学家 中西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近20年的科技史研究:近代东西文明的遭遇与冲撞取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光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31,共16页
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李约瑟进行中西科技发展的比较,不过那是一种缺乏实际接触的比较。事实上,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传入西学,使得两种文明中的自然知识传统遭遇,其间产生的竞争、冲突与比较,留下许多可进一步探究的议题。文章选... 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李约瑟进行中西科技发展的比较,不过那是一种缺乏实际接触的比较。事实上,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传入西学,使得两种文明中的自然知识传统遭遇,其间产生的竞争、冲突与比较,留下许多可进一步探究的议题。文章选择从明末清初近代东西文明的遭遇与冲撞,来分析近20年来台湾的科技史研究所处理的一些新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交流 近代东西文明的遭遇与冲撞 台湾 科技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交流与冲突中的国家认同与民族意识——以明末清初回族与西方传教士的文化碰撞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陆芸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年代,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西方传教士的陆续东来及其带来的文化思想,使中国感受到了外界的巨大冲击。其中,该时段在历法、哲学、翻译等领域的回族领军人物与西方传教士的这种碰撞...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年代,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西方传教士的陆续东来及其带来的文化思想,使中国感受到了外界的巨大冲击。其中,该时段在历法、哲学、翻译等领域的回族领军人物与西方传教士的这种碰撞可分为冲突、交流两大类,其中表现出来的以儒家文化这一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国家认同和在此背景下体现的民族意识尤其值得关注。某种意义上呈现了回族族群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组成部分,在明末清初的民族融合与国家认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东西方文化 冲突与交流 国家认同 民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冈青洲生平业绩评说 被引量:1
9
作者 廖育群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华冈青洲是生活于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医家,以研究麻药、完成世界首例乳癌切除手术而闻名。青洲所开创的“华冈流”医学流派尊崇中国传统医学,同时吸收荷兰外科技艺;其核心理念为“内外合一、活物穷理”。通过对华冈青洲及其集大成之弟... 华冈青洲是生活于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医家,以研究麻药、完成世界首例乳癌切除手术而闻名。青洲所开创的“华冈流”医学流派尊崇中国传统医学,同时吸收荷兰外科技艺;其核心理念为“内外合一、活物穷理”。通过对华冈青洲及其集大成之弟子本间枣轩之生平、业绩的扼要介绍,将其与汉代医家华佗相比较,引发读者对中日两国科技发展史中异同点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冈青洲 麻药 乳癌手术 东西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末清初的数学论证
10
作者 特古斯 潘丽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1-358,共8页
目的探讨推理形式的变化及其结果,说明数学论证的发展及其范围。方法文献考证与理论分析,古今对比与中西比较。结果数学会通促进了论证的发展,推理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此导致中算内容的增加。结论数学论证的进一步发展受到知识传统... 目的探讨推理形式的变化及其结果,说明数学论证的发展及其范围。方法文献考证与理论分析,古今对比与中西比较。结果数学会通促进了论证的发展,推理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此导致中算内容的增加。结论数学论证的进一步发展受到知识传统的制约,学者排除了纯粹形式推导的可能性,这是中算概念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会通 推理形式 明清数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汇储备增长与东西部贫富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王珍 周好文 《预测》 CSSCI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使我国货币供给渠道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外汇占款投放为主渠道的货币投放结构,使资源向东部沿海地区、外贸部门倾斜,资金分配的不平衡加大了东西部贫富差距,很有可能使我国步入“贫困化增长”。本文对外汇储备增长与... 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使我国货币供给渠道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外汇占款投放为主渠道的货币投放结构,使资源向东部沿海地区、外贸部门倾斜,资金分配的不平衡加大了东西部贫富差距,很有可能使我国步入“贫困化增长”。本文对外汇储备增长与东西部差距扩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增长 东西部贫富差距 贫困化增长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中西交往的历史与中国的世界观念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爱平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3-89,共7页
在18世纪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 ,古老的中国未能藉助传教士这一特殊的媒介 ,开展东西文化交流 ,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未能利用马夏尔尼使团来华的契机 ,进行正常的国际交往 ,推动中外贸易的发展。当西方在了解东方 ,世界在走... 在18世纪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 ,古老的中国未能藉助传教士这一特殊的媒介 ,开展东西文化交流 ,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未能利用马夏尔尼使团来华的契机 ,进行正常的国际交往 ,推动中外贸易的发展。当西方在了解东方 ,世界在走向中国之时 ,东方的文明古国却依然故我 ,既不屑于了解西方 ,也不愿意走向世界 ,以至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发展进步、走向世界的机遇 ,并为此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 世界观念 中国 西方国家 国际交往 文化交流 贸易观 西学观 全球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晋交游考
13
作者 赵逵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8,共8页
本文考索清初甘肃著名诗人张晋所交游南北诗人共27人,从中可以看出张晋在当时的影响及清代初年西北同南方的文学交流情况。文中引述的一些材料也反映了明清易代之际知识分子思想感情和政治态度转变的历程,对于正确把握满清入主中原在知... 本文考索清初甘肃著名诗人张晋所交游南北诗人共27人,从中可以看出张晋在当时的影响及清代初年西北同南方的文学交流情况。文中引述的一些材料也反映了明清易代之际知识分子思想感情和政治态度转变的历程,对于正确把握满清入主中原在知识分子思想上的反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晋 交游 清代作家 西北诗人 东西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航海时代下的中西数学交流——《同文算指》编译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才静滢 纪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81,共9页
明代末期,中国的经济与民间商业算术获得了重大发展。民间算学的兴盛,反衬出"国家数学"的衰落。与此同时,西方数学通过耶稣会士传入中国。李之藻等开明士人利用西方实用算术整合中算内容,《同文算指》的编译为中国传统数学注... 明代末期,中国的经济与民间商业算术获得了重大发展。民间算学的兴盛,反衬出"国家数学"的衰落。与此同时,西方数学通过耶稣会士传入中国。李之藻等开明士人利用西方实用算术整合中算内容,《同文算指》的编译为中国传统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后世学者对《同文算指》统合中西算法的评价反映出《同文算指》对中西数学交流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数学交流 李之藻 利玛窦 《同文算指》 《实用算术概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经文本与艺术遗存所呈现的古代文化交流——以月光王本生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文玲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9,共13页
流传至今的佛经故事,数量众多,但并非大多数的佛经故事都还留存与之相关的多种语文佛经文本和艺术遗存,月光王本生是少数中的一例。对流传至今与月光王本生相关的佛经文本与艺术遗存的研究表明:1.月光王本生文本应出现于贵霜王朝时期,... 流传至今的佛经故事,数量众多,但并非大多数的佛经故事都还留存与之相关的多种语文佛经文本和艺术遗存,月光王本生是少数中的一例。对流传至今与月光王本生相关的佛经文本与艺术遗存的研究表明:1.月光王本生文本应出现于贵霜王朝时期,而最早的月光王本生内容,很可能出现在由根本说一切有部约在公元200—350年间所完成的《天譬喻》中;2.虽然大约完成于公元200—350年间的《天譬喻》文本已不存,但其内容应可从目前所存2—3世纪的犍陀罗浮雕以及现存月光王本生中年代最早(公元251年)的《六度集经》卷1的内容得其梗概;3.根本说一切有部所传月光王一切施的思想、犍陀罗地区所创造出来的图像造型(挥刀欲砍的婆罗门、屈身甘心舍头的月光王)以及克孜尔壁画中跪捧七宝头的大月大臣,都见于敦煌莫高窟第275窟的月光王本生壁画,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佛教世界中的东西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光王本生 贵霜 犍陀罗 艺术遗存 莫高窟 东西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出土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金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共10页
古丝绸之路上很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形成了大量文献,是真实记录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展示出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反映了各民族对发展丝绸之路的贡献。丝绸之路造就了各民族的文化大师,他们为发展丝绸之路文化、促进民族文化... 古丝绸之路上很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形成了大量文献,是真实记录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展示出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反映了各民族对发展丝绸之路的贡献。丝绸之路造就了各民族的文化大师,他们为发展丝绸之路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现了丝绸之路是各民族共同开辟的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通道及丝绸之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多宗教现象,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流;同时也显示出这一带文化交流中民族融合、语言消亡、文字灭寂、宗教转换现象,体现出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化的本土化趋向,形成相互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少数民族 出土文献 文化大师 东西方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东看、向西看——“两个世界”碰撞中的包腊与张德彝
17
作者 戴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136,共9页
19世纪下半叶,在西方国家向东方强势扩张的背景下,东西方世界的碰撞渐入高潮。有两个人物折射出这一时代的镜像,一个是英国人包腊,另一个是中国人张德彝。这两个同时代人物虽然来自不同帝国和文化背景,一个"向东看",另一个则&... 19世纪下半叶,在西方国家向东方强势扩张的背景下,东西方世界的碰撞渐入高潮。有两个人物折射出这一时代的镜像,一个是英国人包腊,另一个是中国人张德彝。这两个同时代人物虽然来自不同帝国和文化背景,一个"向东看",另一个则"向西看",但是他们的一生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们既年纪相仿,出身地位、受教育背景相近,且有无数相似的个人兴趣与习惯;他们都有着偶然进入完全不同的、几乎未知的文化的精神体验。经历了文化认知和世界观的巨大冲击与转变,最终都身体力行,在同时性的西学东渐、东学西渐过程中,成为积极有效地传播彼此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腊 张德彝 东西方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