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采样一致算法的卡车车厢点云分割
1
作者 耿磊 杨梅 +1 位作者 肖志涛 张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共6页
针对卡车种类多且车厢形变不易分割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采样一致(RANSAC)算法的分段式分割方法。首先将车厢面进行等分获得多个近似平面的面片,利用Kd-tree建立面片点云之间拓扑几何关系,将点到平面的欧式距离作为判断准则,通过距离... 针对卡车种类多且车厢形变不易分割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采样一致(RANSAC)算法的分段式分割方法。首先将车厢面进行等分获得多个近似平面的面片,利用Kd-tree建立面片点云之间拓扑几何关系,将点到平面的欧式距离作为判断准则,通过距离阈值对面片进行初始分割;然后设计角度阈值结合RANSAC算法对面片进行优化合并,实现多类型卡车车厢精确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卡车分割模型能够对多种类型的卡车车厢进行分割,其中对于双面卡车、四面卡车以及五面卡车的车体尺寸信息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048、0.031和0.046 m,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装车 激光雷达 点云分割 RANSA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拉伸和弯曲载荷的多工况CFRP-Al胶接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2
作者 吴汪箭 游有鹏 +1 位作者 朱如鹏 王旦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90,共12页
由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与铝合金(Al)胶接而成的单搭接胶接结构,由于缺乏拉伸载荷和弯曲载荷作用下力学性能和损伤行为的系统性研究,其连接性能和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受到限制。本研究建立了CFRP-Al单搭接胶接结构有限元模型,... 由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与铝合金(Al)胶接而成的单搭接胶接结构,由于缺乏拉伸载荷和弯曲载荷作用下力学性能和损伤行为的系统性研究,其连接性能和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受到限制。本研究建立了CFRP-Al单搭接胶接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拉伸载荷及三点弯曲载荷作用下胶接结构力学响应和损伤分布。其中,采用三维Hashin失效准则和内聚力模型分别模拟CFRP层内损伤、层间损伤及胶层损伤的演化过程,并与试验对比分析,验证损伤模型的有效性。之后,基于胶接参数构建以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及弯曲强度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代理模型,代理模型结果与仿真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2.57%,验证了代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采用NSGA-Ⅱ算法对代理模型迭代优化,获得三维分布Pareto最优解集,与初始模型相比,优化后胶接结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及弯曲强度分别提高7.34%、24.12%和9.51%,实现了胶接结构综合连接性能的有效提升,该研究可为胶接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铝合金 胶接结构 拉伸载荷 三点弯曲载荷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点弯曲试验的坝体模型材料研究
3
作者 黄冠 涂劲 钟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3,191,共5页
我国西南西北强地震区建设有多座高混凝土坝,采取适宜的抗震措施可有效改善大坝的抗震性能。纤维混凝土为混凝土坝抗震加固措施之一,为研究纤维混凝土模型材料的抗弯性能随纤维掺量的变化,按照质量掺量,设计1组对照组(0%)和6组试验组(0.... 我国西南西北强地震区建设有多座高混凝土坝,采取适宜的抗震措施可有效改善大坝的抗震性能。纤维混凝土为混凝土坝抗震加固措施之一,为研究纤维混凝土模型材料的抗弯性能随纤维掺量的变化,按照质量掺量,设计1组对照组(0%)和6组试验组(0.17%、0.33%、0.67%、1.00%、1.33%、1.67%),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试了纤维混凝土的抗弯性能。结果表明,纤维掺量对材料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影响均很大;随着纤维掺量的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先略有降低之后明显提高,掺量为1.00%时,试块的弯拉强度最大,之后随着掺量提高强度不再增长;峰值荷载位移与纤维掺量大体上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模型材料 麻纤维 纤维混凝土 三点弯曲试验 弯拉强度 峰值荷载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下边坡大变形失稳破坏形式研究
4
作者 李梅 吴进东 +4 位作者 王頔 王斌 万勇 韩高升 陈光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132,共11页
采用物质点法分析边坡失稳破坏模式,通过改变土体参数,确定浅层、中层与深层破坏形式边坡模型,进而分析在考虑土体应变软化模型及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三种边坡破坏模式的破坏过程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静态计算中考虑应变软化时,边坡... 采用物质点法分析边坡失稳破坏模式,通过改变土体参数,确定浅层、中层与深层破坏形式边坡模型,进而分析在考虑土体应变软化模型及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三种边坡破坏模式的破坏过程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静态计算中考虑应变软化时,边坡破坏过程较为复杂,滑体沿着滑面整体滑移后,浅层破坏滑体会持续破坏成碎散块体,中层破坏滑体持续分裂成小块体,深层破坏滑体出现新的层状失效区.动态计算中不考虑应变软化时,地震荷载不改变边坡的破坏形式,但加剧边坡的滑移和变形,且随着地震荷载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考虑应变软化时,地震荷载峰值加速度的增加会改变边坡破坏形式,摩擦角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边坡治理、预防滑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荷载 边坡稳定 破坏模式 物质点法 应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工况下岩石真三轴试验机隔热材料热—力学演化特性
5
作者 郑思将 李夕兵 +1 位作者 陈江湛 黄麟淇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4-609,共16页
高温真三轴试验机研制过程中,高温环境、循环加卸载和循环热冲击等复杂加载条件对试验系统隔热性能提出了严苛要求。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复杂条件下高温真三轴试验机的隔热材料,制备了3种高温工程隔热材料,分别是高聚热能酰胺脂隔热材料(... 高温真三轴试验机研制过程中,高温环境、循环加卸载和循环热冲击等复杂加载条件对试验系统隔热性能提出了严苛要求。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复杂条件下高温真三轴试验机的隔热材料,制备了3种高温工程隔热材料,分别是高聚热能酰胺脂隔热材料(GX)、玻璃纤维与耐高温树脂复合隔热材料(BX)和高温阻隔复合云母材料(YM),并开展考虑实际仪器设备工况下的循环热冲击、高温环境和循环加卸载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环境影响下3种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弹性模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随着循环加热冷却次数的增加,YM材料的导热系数数值平稳下降,BX和GX材料的导热系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弹性模量变化规律与高温环境影响下相似;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均随着循环加卸载次数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初次加卸载对材料隔热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最大;综合热—力学性能评判,YM材料性能最稳定,为岩石真三轴试验机隔热材料的最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材料 循环加热冷却 循环加卸载 隔热性能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物料装卸点的过道布置问题及改进灰狼算法求解方法
6
作者 计丹 张则强 +2 位作者 刘俊琦 陈凤 方潇悦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0-315,共16页
针对制造和服务系统中假定物料装卸点重合以及设施间物流量对称的不足,结合实际生产布局对过道布置问题进行拓展,以最小化物流成本为目标,提出考虑物料装卸点及非对称流量的过道布置问题,并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根据问题与模型的特征... 针对制造和服务系统中假定物料装卸点重合以及设施间物流量对称的不足,结合实际生产布局对过道布置问题进行拓展,以最小化物流成本为目标,提出考虑物料装卸点及非对称流量的过道布置问题,并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根据问题与模型的特征,设计一种改进灰狼算法进行求解,该算法采用双层整数编码生成初始解,通过将收敛因子非线性化、比例权重动态化对原始灰狼算法进行改进。通过融合反向学习机制和种群更新机制进一步扩大搜索解空间,并添加双阈值停止准则降低多余的迭代次数。将该算法与LINGO求解器对5~49不同规模算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运用该算法对初始过道布置问题进行求解,并与其他算法的求解结果进行比对,进一步证明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装卸点 非对称流量 过道布置问题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装物料自动装卸装备仿真设计及优化
7
作者 王博士 李永祥 +2 位作者 梁月强 宋海豪 苟玉山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10-220,共11页
目的为解决市场上袋装货物装卸工作繁重、装卸自动化程度低,复杂的装卸环境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的问题,本文基于市场需要,设计一套可自动装卸袋装物料的装卸装备。方法本文首先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装卸装备进行三维模型的研发设计,并完... 目的为解决市场上袋装货物装卸工作繁重、装卸自动化程度低,复杂的装卸环境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的问题,本文基于市场需要,设计一套可自动装卸袋装物料的装卸装备。方法本文首先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装卸装备进行三维模型的研发设计,并完成装置的虚拟装配,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对主要的受力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最后采用响应面优化设计法对主要零件进行结构优化。结果通过FLUENT软件分析,确定了装备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满足工作的需要,同时经过响应面优化得到零部件的最优尺寸。根据优化前后各项数据可知,优化后的零部件质量比优化前质量减少了27.76%,最大等效应力减少了26.78%,最大变形量减少了59.66%。结论该装卸装备可广泛应用在水泥行业、化肥行业和食品行业等应用袋装货物的场景,为下一台样机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装物料 自动装卸 有限元分析 响应面优化 SOLIDWORKS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隧道上方基坑开挖卸荷-加载影响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姚爱军 张剑涛 +1 位作者 郭海峰 郭彦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18-2326,2335,共10页
为提升地铁盾构隧道的防灾减灾能力,以北京某典型地铁盾构隧道及邻域的基坑工程为基础,应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上方基坑开挖卸荷-加载作用下地铁盾构隧道的变形特征及围土压力分布规律,并对基坑底部与盾构... 为提升地铁盾构隧道的防灾减灾能力,以北京某典型地铁盾构隧道及邻域的基坑工程为基础,应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上方基坑开挖卸荷-加载作用下地铁盾构隧道的变形特征及围土压力分布规律,并对基坑底部与盾构隧道顶部净距和基坑加载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上方基坑开挖卸荷-加载过程中,随着基坑开挖卸荷的进行,盾构隧道逐步上浮,基坑开挖至底部时,竖向位移达到最大值;随着基坑加载的进行,竖向位移可得到适量恢复,最大竖向位移差及最大水平位移差均出现在基坑开挖卸荷完成阶段,此时应尽早完成基础底板封闭施工。基坑开挖卸荷-加载过程中,盾构隧道围土压力始终呈葫芦型对称分布,盾构隧道顶部及底部土压力较大,腰部土压力较小,基坑开挖卸荷完成后,长轴方向土压力明显减小,基坑加载完成后,土压力有所恢复,但并未达到最初状态。随着基坑底部与盾构隧道顶部净距的增加,盾构隧道结构位移、拱顶与拱底竖向位移差及水平收敛均逐步减小,当净距大于3 h(h为基坑深度)时,上方基坑卸荷-加载对盾构隧道影响逐步趋于轻微。在基坑加载强度为卸载强度的2倍时,盾构隧道竖向位移可恢复至最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土体卸荷 基坑加载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应力路径的点安全系数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占荣 朱泽奇 +1 位作者 杨艳霜 冷先伦 《隧道建设》 2009年第6期626-628,共3页
在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时,由于应力路径的不同,岩土体会出现3种最基本的破坏形式,分别是等圆心破坏、卸荷破坏、加载破坏。通常研究的点安全系数为等圆心破坏情况下的点安全系数,本文将点安全系数的概念扩展,分析不同应力路径下对应的点... 在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时,由于应力路径的不同,岩土体会出现3种最基本的破坏形式,分别是等圆心破坏、卸荷破坏、加载破坏。通常研究的点安全系数为等圆心破坏情况下的点安全系数,本文将点安全系数的概念扩展,分析不同应力路径下对应的点安全系数,推导其表达式以及在应力空间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点安全系数 应力路径 卸载 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常规加卸荷对桩基影响模型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楼晓明 李德宁 +1 位作者 杨敏 杨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09-1515,共7页
为模拟土体加卸荷对桩基摩阻力产生的影响,研制了土体加卸荷对桩基影响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加卸荷系统、模型桩、量测系统及数据自动采集系统4个子系统。该系统可通过气压加载法在大直径土样顶面以较高荷载进行加卸荷,模拟不同土... 为模拟土体加卸荷对桩基摩阻力产生的影响,研制了土体加卸荷对桩基影响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加卸荷系统、模型桩、量测系统及数据自动采集系统4个子系统。该系统可通过气压加载法在大直径土样顶面以较高荷载进行加卸荷,模拟不同土性、不同桩端约束条件下土体沉降或回弹对模型桩产生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试验表明,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可实现大荷载长期稳压,量测系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不同桩端约束条件对桩侧摩阻力分布影响很大;土样在卸荷比达到约0.8发生强回弹,但对桩端嵌固条件下桩顶2/3桩长范围和桩端自由条件下全桩长桩侧摩阻力影响不明显。系统可用于模拟桩间土大面积均匀加卸荷对工程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荷 摩阻力 中性点 模型试验 模型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卸载路径下岩石卸荷劣化特征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风达 张玉军 于秋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127,共11页
为研究深部煤层底板卸荷劣化破坏机理,开展了轴压不变卸围压、加轴压卸围压、卸轴压卸围压不同加卸载应力路径下的假三轴力学试验,分析并拟合了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弹性模量、广义泊松比与围压的变化关系;构建了岩石断裂力学模型,分析了... 为研究深部煤层底板卸荷劣化破坏机理,开展了轴压不变卸围压、加轴压卸围压、卸轴压卸围压不同加卸载应力路径下的假三轴力学试验,分析并拟合了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弹性模量、广义泊松比与围压的变化关系;构建了岩石断裂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加卸载路径下,分支裂纹端部应力集中程度;从偏应力、能量、声发射事件等方面剖析了卸荷过程中岩石力学参数劣化机制。研究表明:①不同轴压加载方式下岩样的弹性模量劣化程度和泊松比变化幅度依次为加轴压>轴压保持不变>卸轴压;相同轴压不同围压卸载速率下,岩样的弹性模量劣化程度和泊松比变化幅度与卸荷速率呈正相关变化。②围压卸荷过程中,轴向加载或保持不变的应力路径相比于轴向卸载的应力路径,岩石积聚的能量增长幅度较大;在围压卸载至一定程度时,内部闭合的微裂隙和原生裂隙重新被打开,用于裂纹扩展的能量迅速增加,泊松比和弹性模量变化比例明显增大,声发射事件振铃数呈现出非线性增长的特点。③不同加卸载路径下,偏应力是诱发岩石失稳破坏的根本原因,偏应力增长越快,岩石弹性模量劣化程度和泊松比变化程度越明显。工作面附近处于压剪破坏区偏应力相对较大,岩体劣化程度相对较为严重,这与工作面底板突水事故多发生在工作面附近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断裂力学 加卸载 卸荷点 深部底板 卸荷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砂砾石料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蔡新 杨杰 +1 位作者 郭兴文 武颖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69-1577,共9页
为了建立合理的胶凝砂砾石料弹塑性本构模型,对胶凝掺量60 kg/m3的胶凝砂砾石料进行了三轴剪切排水与加卸载试验研究,结果可描述不同围压下的胶凝砂砾石料的应力–应变特性。基于试验数据及一些专家的研究,确定模型的弹性部分,提出了胶... 为了建立合理的胶凝砂砾石料弹塑性本构模型,对胶凝掺量60 kg/m3的胶凝砂砾石料进行了三轴剪切排水与加卸载试验研究,结果可描述不同围压下的胶凝砂砾石料的应力–应变特性。基于试验数据及一些专家的研究,确定模型的弹性部分,提出了胶凝砂砾石料的剪切屈服与体积屈服方程,引入广义塑性理论,建立了适用于胶凝砂砾石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模型共有9个参数,参数较少且确定简单。利用三轴剪切排水试验数据验证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其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胶凝砂砾石料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试验 屈服面 弹塑性本构 胶凝砂砾石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连续三次Bezier曲线控制点的构造算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家润 赵南松 +1 位作者 华文元 王玉玫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90-193,共4页
针对模拟飞行路线的实际需求,考虑Open Scene Graph(OSG)地形数据内存调度的影响,利用向量工具,对Bezier曲线的控制点给出一种构造设计算法,数值模拟实验显示了曲线的整体形状较好。
关键词 BEZIER曲线 控制点 飞行模拟路线 向量 地形数据内存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模型双向加载巷道开挖卸荷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俊 赵光明 +4 位作者 孟祥瑞 董春亮 刘崇岩 马龙培 许文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84-3392,共9页
动态卸荷具有瞬时性,瞬态卸荷效应在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过程中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巷(隧)道围岩在动态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实现围压加载条件下巷(隧)道开挖卸荷过程良好的模拟与再现,深入了解岩体开挖瞬态卸荷的动态特征... 动态卸荷具有瞬时性,瞬态卸荷效应在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过程中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巷(隧)道围岩在动态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实现围压加载条件下巷(隧)道开挖卸荷过程良好的模拟与再现,深入了解岩体开挖瞬态卸荷的动态特征及动力效应。采用自主研发的巷道围岩动力扰动相似模拟试验装置,进行巷道开挖瞬态卸载破坏的相似模拟试验,并使用应变仪、高速摄影仪及光纤解调仪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获得了动态开挖卸荷全过程的应力-时间曲线,监测到裂纹产生与扩展及开挖后岩体测点的拉压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经历了原岩应力阶段、动态加载阶段、动态卸载阶段、初始应力卸载阶段和蠕变阶段这5个阶段。巷(隧)道开挖后围岩布置的各监测点应变变化不一,有压变化也有拉变化,模型整体呈受压状态,开挖卸荷后岩体有蠕变现象。捕捉到卸荷效应过程中裂纹扩展,首先,动态冲击快速产生围岩径向裂纹,随开挖巷(隧)道形成,围岩储存能量快速朝临空面释放,在拉应力作用下产生环向裂纹。环向裂纹垂直径向裂纹产生并沿相邻径向裂纹扩展,产生的环向裂纹平行于临空面。巷道围岩动力扰动相似模拟试验系统监测到动态岩体模型开挖过程的瞬态卸荷效应,卸荷应变随距离产生变化,将开挖后的岩体模型分为卸荷近区、卸荷中区和卸荷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开挖 围岩相似材料 双向加载 卸荷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加卸载下散粒体中接触力的残留特性及细观机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龙龙 宫全美 +1 位作者 王长丹 周顺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42-1648,共7页
基于光弹试验分析了正五棱柱颗粒体系在一个分级加卸载周期下力链和颗粒位移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强力链上的接触力和颗粒位移在卸载释放时均存在"残留"现象,卸载阶段颗粒位移正响应区域大于加载阶段.定义量纲一化的位移恢复... 基于光弹试验分析了正五棱柱颗粒体系在一个分级加卸载周期下力链和颗粒位移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强力链上的接触力和颗粒位移在卸载释放时均存在"残留"现象,卸载阶段颗粒位移正响应区域大于加载阶段.定义量纲一化的位移恢复率ηd(-1<ηd<1)描述颗粒运动轨迹,并给出颗粒运动的五种类型所对应的ηd取值;随着深度的增大,ηd逐渐增大.力链和颗粒位移的演化特性表明,存在一个临界荷载值,当附加荷载高于临界值时,散粒体内残留接触力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当卸载至临界值时,残留接触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进一步卸载残留接触力将快速释放,并引起颗粒位置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体 局部加卸载 残留接触力 颗粒位移 光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钻尖磨床自动上下料机构及PLC的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逢军 胡思节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7,共4页
论述了数控钻尖磨床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原理,通过对上下料机构及过程的分析,设计了一种合理可靠的自动上下料及刃磨的PLC控制系统。最后将其运用到了实际生产中,大大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
关键词 自动上下料 数控 钻尖磨床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最小蚁群算法的多卸载点车载装箱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冉 孙林夫 +1 位作者 唐慧佳 李斌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62,共7页
针对多卸载点、多种货物、多车承运中的箱式货车装箱问题,为需要在不同地点卸货的货物生成货物装卸序列。建立了基于体积、重量和装卸距离的数学模型,定义了各类装箱约束条件,首先按照装箱规则和装箱约束生成一个可行解作为蚁群算法的... 针对多卸载点、多种货物、多车承运中的箱式货车装箱问题,为需要在不同地点卸货的货物生成货物装卸序列。建立了基于体积、重量和装卸距离的数学模型,定义了各类装箱约束条件,首先按照装箱规则和装箱约束生成一个可行解作为蚁群算法的初始解,再根据蚂蚁在货物上寻路的特点定义了信息素和选择概率公式,通过最大最小蚁群算法在一定的循环次数内求得最优解,从而达到最大化货车的装载利用率和体积利用率的目标。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多卸载点 车辆装箱 最大最小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压痕法识别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家梁 马德军 +2 位作者 白盟亮 黄勇 孙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88,共8页
基于虚拟裂纹闭合法对传统压痕法测试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数值模型进行计算,以此为基础,分析比较传统压痕法的几种典型公式识别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误差和所测材料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传统压痕法的Anstis公式较Evans公式,Lawn公式,J... 基于虚拟裂纹闭合法对传统压痕法测试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数值模型进行计算,以此为基础,分析比较传统压痕法的几种典型公式识别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误差和所测材料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传统压痕法的Anstis公式较Evans公式,Lawn公式,JISR公式和Niihara公式,在材料比功0.3≤We/Wt≤0.45时所测断裂韧性值与理论计算值较为接近,其最大误差为12.9%,测试结果相对准确;当0.45<We/Wt≤0.7时,传统压痕法对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误差随比功增加迅速增大,特别是当We/Wt=0.7时,Anstis公式,Evans公式,Lawn公式,JISR公式和Niihara公式所测断裂韧性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最大误差分别为70%,148.5%,48.8%,98.7%和166.6%,在此材料比功范围内传统压痕法所测断裂韧性值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压痕法 陶瓷材料 断裂韧性 虚拟裂纹闭合法 比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装物料搬运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长春 康鹏桂 +1 位作者 彭善飞 滕瑞静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根据机器人D-H方法分析袋装物料搬运机器人的特点,利用坐标变换法和符号法对机器人机构运动学方程进行推导,得到5自由度袋装物料搬运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求解的通用公式,为实际的袋装物料搬运机构的位置及速度控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袋装物料搬运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运动学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材料三点弯曲试样的最大荷载及其挠度和刚度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启智 汪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三点弯曲试样广泛用于测定各种材料的强度,断裂能和断裂韧度.利用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原理,得到脆性材料三点弯曲试样的最大荷载及其挠度和刚度的无量纲化显式表达式,并给出这些无量纲化力学量的图表,揭示它们随切槽深度变化的规律.两种... 三点弯曲试样广泛用于测定各种材料的强度,断裂能和断裂韧度.利用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原理,得到脆性材料三点弯曲试样的最大荷载及其挠度和刚度的无量纲化显式表达式,并给出这些无量纲化力学量的图表,揭示它们随切槽深度变化的规律.两种力学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还指出使它们进一步完善的研究方向.验证和讨论了与文献[6~8]中相应的实验荷载-挠度曲线,理论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利用得到的表达式和图表,可以鉴别脆性材料荷载-位移曲线峰前(最大荷载前)部分所显示的无量纲化最大荷载及其挠度和刚度的变化合理性, 以及预测实验时这些力学量随切槽深度变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材料 三点弯曲试样 最大荷载 挠度 刚度 无量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