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构本草——苦参
1
作者 宋攀 刘莹莹 +1 位作者 曾魏 何莉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苦参: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症靶为瘙痒、腹泻、小便不利。标靶为抑菌杀虫、心律失常。现代药...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苦参: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症靶为瘙痒、腹泻、小便不利。标靶为抑菌杀虫、心律失常。现代药理发现,苦参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保护心脏、抗肿瘤、抗菌、抗炎、降血糖、抗乙肝病毒、升高白细胞等作用。本品有一定的肝毒性,且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临床使用剂量为6~30 g,当临床使用剂量超过30 g时应当少量频服,同时谨慎配伍护胃中药;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苦参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症靶 标靶 重构本草 临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生态种植主要模式类型特征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思奇 吴得华 +4 位作者 王红阳 祝纪童 杨野 郭兰萍 康传志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2-13,共12页
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是中药资源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阐述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依据生态位理论、系统层次和区域分布3个维度对现有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分类进行了梳理,并综合考虑中药材原始生... 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是中药资源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阐述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依据生态位理论、系统层次和区域分布3个维度对现有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分类进行了梳理,并综合考虑中药材原始生境、伴生植物、土地利用类型、田间管理方式等因素,将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分为农田生态种植模式、林药生态种植模式(包括林下中药材种植模式和林木中药材种植模式)、仿野生栽培和野生抚育模式、设施栽培模式(包括荫棚、大棚、温室等设施内的种植模式)四大类。从注重实地调研、加强规划布局、丰富产业链条、加强示范推广4个方面提出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的发展建议,旨在为因地制宜地实践、推广、丰富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促进中药产业绿色、永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生态种植 种植模式 林下种植 仿野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铁死亡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慧影 王绍娜 +3 位作者 张良 付海鑫 兰瑞 武继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92-196,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内壁引起的慢性血管性疾病。铁死亡是以铁依赖性和脂质活性氧堆积为主要特征的非凋亡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近年研究表明,铁死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死亡、血...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内壁引起的慢性血管性疾病。铁死亡是以铁依赖性和脂质活性氧堆积为主要特征的非凋亡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近年研究表明,铁死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死亡、血管平滑肌增殖和钙化等方面阐释二者相关性,认为铁死亡贯穿动脉粥样硬化整个病理过程。通过梳理中药调控铁死亡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机制研究现况可知,中药单体及复方可通过调控铁死亡p53、Nrf2信号通路、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等,减轻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减缓氧化应激水平、减少动脉血管内膜下氧化脂质堆积,使血管达到稳态,可为探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铁死亡 动脉粥样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典籍外译的“大翻译”路径探索——以《本草纲目》的两次西方译介热潮为例
4
作者 陈水平 杨运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9,共8页
任何知识的流动都有翻译的在场,从跨学科角度对原文进行语际/符际的分析、阐释、改写、改编、重写和引用构成了知识传译的多种方式。《本草纲目》所经历的两次译介热潮实质上是西方博物学家与药理学家从跨学科视角所做的多模态、多层次... 任何知识的流动都有翻译的在场,从跨学科角度对原文进行语际/符际的分析、阐释、改写、改编、重写和引用构成了知识传译的多种方式。《本草纲目》所经历的两次译介热潮实质上是西方博物学家与药理学家从跨学科视角所做的多模态、多层次知识传译,它超越了“语言中心主义”的范式,一方面回应了“大翻译”的概念,同时也给中医药典籍翻译的传统模式提出了启示——超越“狭隘”的、“忠实”的以本为本的文本翻译,聚焦更大格局与层面上进行的集体性、协约性的多符号跨学科的翻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译介热潮 大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靶向干预PI3K/Akt通路治疗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韩蕾 林姗姗 +3 位作者 王帅 毕颖斐 王贤良 毛静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80-185,共6页
器官纤维化是多病因导致的组织慢性损伤,动态持续进展可导致器官结构、功能异常。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器官纤维化,对制定抗纤维化策略具有潜在意义。本文梳理PI3K/Akt信号通路在纤维化病程中的作用,并总结可靶... 器官纤维化是多病因导致的组织慢性损伤,动态持续进展可导致器官结构、功能异常。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器官纤维化,对制定抗纤维化策略具有潜在意义。本文梳理PI3K/Akt信号通路在纤维化病程中的作用,并总结可靶向干预PI3K/Akt信号传导的中药单体、药对及复方防治器官纤维化的潜在机制,为中药干预PI3K/Akt通路治疗器官纤维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中药 信号通路 药理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曾斌芳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用药规律
6
作者 孙婉卿 郭峰 +1 位作者 王晓忠 曾斌芳(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曾斌芳教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3年11月曾斌芳教授于门诊及病区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应用Excel2021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及诊疗内容,建立医案标准化诊...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曾斌芳教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3年11月曾斌芳教授于门诊及病区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应用Excel2021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及诊疗内容,建立医案标准化诊疗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3.9统计药物频次、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并进行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555首,涉及中药303味,药物总频次为8276。筛选出高频药物38味。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肝经居多,功效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分别得到15组药对和5组聚类方。复杂网络构建的中药核心组合为当归、醋鳖甲、炙甘草、柴胡、茯苓、猪苓、川芎、黄芩、白术。结论曾斌芳教授根据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湿热毒邪稽留血分,日久正虚瘀滞的病机特点,主张于邪实正虚阶段从肝脾同调、乙癸同源论治,并将消法、清法运用于补法中,以此攻补兼施,寒热平调,可为临证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数据挖掘 中药 名医经验 曾斌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本草——桃仁
7
作者 李坤 王阁 +3 位作者 张伟 赵林华 黄晓巍 陈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桃仁功效主要为: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症靶为闭经、便秘。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桃仁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血栓...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桃仁功效主要为: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症靶为闭经、便秘。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桃仁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血栓、心血管保护、抗肿瘤、抗炎、润肠通便、保护呼吸系统等作用。桃仁皮中苦杏仁苷的代谢产物氢氰酸具有一定毒性,通常临床中应去皮使用;并且使用燀桃仁和炒桃仁可降低毒性并使有效成分更易煎出。临床使用剂量为3~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桃仁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症靶 重构本草 临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覃小华 何晓金 +5 位作者 崔锦珠 俞渊 钟焕英 段晓鑫 文亦磊 黄炳臣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12-15,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过程呈间歇性,以缓解和复发为特征,病因不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方面。目前UC患者内科治疗以西药为主,但总体有效率有待提高,故中药治疗方案备受关注,近来研...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过程呈间歇性,以缓解和复发为特征,病因不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方面。目前UC患者内科治疗以西药为主,但总体有效率有待提高,故中药治疗方案备受关注,近来研究证实,UC中药治疗效果明显。有大量研究探讨中药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治疗UC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LRP3信号通路是中药治疗UC的关键靶通路。本文以NLRP3和UC为切入点,综述近年中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治疗UC相关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中药 溃疡性结肠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味中药调控Wnt信号通路干预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董宵汗 俞鹏飞 +1 位作者 安月鹏 杨素清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长且易复发,皮损局部呈角质过度增生、炎症浸润、小血管增生改变,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与家族遗传、信号转导、细胞因子风暴有关。综合诸多因素看,胞间信号通路相关研究较深入、成果颇丰,是目前研...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长且易复发,皮损局部呈角质过度增生、炎症浸润、小血管增生改变,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与家族遗传、信号转导、细胞因子风暴有关。综合诸多因素看,胞间信号通路相关研究较深入、成果颇丰,是目前研究银屑病发生机制与新药研发的重点方向。银屑病的众多通路中,Wnt信号通路在细胞增殖与炎症表达方面至关重要。本文整理和归纳国内外关于中药调控Wnt信号通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总结出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苦参的主要活性成分苦参碱、五味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五味子乙素、穿心莲的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多苷、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虎杖的主要活性成分白藜芦醇、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芪多糖、夏枯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熊果酸等有效成分,分析其干预银屑病的相关机制与靶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味中药 银屑病 WNT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本草——神曲
10
作者 薛崇祥 陈颖 +1 位作者 王涵 李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54-256,共3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神曲的功效主要为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症靶为食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神曲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增强胃肠动力、改善肠道...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神曲的功效主要为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症靶为食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神曲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增强胃肠动力、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抗炎、抑菌、降脂、降糖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在临床应用经验与使用注意事项中,脾阴虚,胃火盛者不宜用神曲,孕妇应当谨慎使用,且与山豆根、红霉素等药物不宜同时使用。临床使用神曲煎服剂量为5~1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 症靶 标靶 重构本草 临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脾归经角度探析《本草纲目》治疗黄疸药物
11
作者 蒋佳佳 田晓玲 陈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中医学认为黄疸与肝脾密切相关,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等生理机能直接参与黄疸的发生发展。《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内容详实,是中国医学史上重要的本草学专著。通过对书中治疗黄疸的药物进行整理和研究,发现共计103种,涉及草部、果木部... 中医学认为黄疸与肝脾密切相关,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等生理机能直接参与黄疸的发生发展。《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内容详实,是中国医学史上重要的本草学专著。通过对书中治疗黄疸的药物进行整理和研究,发现共计103种,涉及草部、果木部、菜谷部、人禽部、介石部,且诸多药物归入肝、脾两经。故文章拟从《本草纲目》治疗黄疸的药物入手,探析肝脾两脏与黄疸的关系及基于肝脾论治黄疸的相关治法,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黄疸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黄疸 药物归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靶向IκB/NF-κB信号通路干预脓毒症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郑梁宇坤 许光兰 王光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184-190,共7页
脓毒症是临床感染、严重创伤、烧伤等疾病常见并发症。IκB/NF-κB介导脓毒症的炎症过程被认为是抗炎药物的新靶点。中药干预脓毒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且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本文通过梳理中药靶向IκB/NF-κB信号通路干预脓毒症相关研究... 脓毒症是临床感染、严重创伤、烧伤等疾病常见并发症。IκB/NF-κB介导脓毒症的炎症过程被认为是抗炎药物的新靶点。中药干预脓毒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且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本文通过梳理中药靶向IκB/NF-κB信号通路干预脓毒症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中药单体及其提取物、中药复方及制剂通过靶向IκB/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调节免疫、保护重要脏器免受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为中药治疗脓毒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炎症 IκB/NF-κB信号通路 中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本草——厚朴
13
作者 魏佳华 马凯乐 田佳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0-22,共3页
通过古籍文献整理、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厚朴:功效主要为行气除满,降逆消痰。症靶为腹胀、咳喘。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厚朴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节胃肠道平滑肌收... 通过古籍文献整理、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厚朴:功效主要为行气除满,降逆消痰。症靶为腹胀、咳喘。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厚朴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节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性、促进胃肠蠕动、抗炎、降压、抗氧化等作用。临床使用剂量为15~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厚朴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症靶 重构本草 临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本草——当归
14
作者 王阁 赵林华 +1 位作者 张伟 黄晓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3-25,共3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当归:功效主要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症靶为月经过少与产后恶露不行。标靶为低血红蛋白。现代药理研究发...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当归:功效主要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症靶为月经过少与产后恶露不行。标靶为低血红蛋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当归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改善外周血象、抗凝及抗血栓形成、镇痛、抗炎、抗氧化、保护肝脏和肾脏、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使用剂量为6~4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当归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症靶 标靶 重构本草 临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唐作顺 俸祥仁 +5 位作者 黎益图 肖华春 王海波 侯小露 王亚楠 彭婷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41-43,共3页
该文旨在研究罗汉果提取物、八角提取物组、肉桂提取物和山豆根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50只体重相近成年小鼠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罗... 该文旨在研究罗汉果提取物、八角提取物组、肉桂提取物和山豆根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50只体重相近成年小鼠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罗汉果提取物、八角提取物、肉桂提取物和山豆根提取物。试验第28天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结果表明,八角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血清IgM含量(P<0.05),肉桂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和GSH-Px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提取物 八角 肉桂 抗氧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剂对乳化沥青基冷灌缝材料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浩增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1期106-108,共3页
探究了减水剂(SP)、消泡剂(ALU)、早强剂(Z)对乳化沥青基冷灌缝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出优化的乳化沥青基冷灌缝材料的外加剂组成。结果表明: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灌缝材料的初始流动度减小,可工作时间延长,但其分离度增大,减水剂的最... 探究了减水剂(SP)、消泡剂(ALU)、早强剂(Z)对乳化沥青基冷灌缝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出优化的乳化沥青基冷灌缝材料的外加剂组成。结果表明: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灌缝材料的初始流动度减小,可工作时间延长,但其分离度增大,减水剂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5%。随消泡剂掺量增加,灌缝材料的密度增大,但其掺量超过1.2%后,密度增加不明显,消泡剂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0.6%~1.2%。随早强剂掺量的增加,对灌缝材料的流动度、凝结时间、早期强度(1、3 d)影响较大,综合考虑,早强剂的最佳掺量为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路面灌缝材料 减水剂 消泡剂 早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专业《中药学》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思考
17
作者 修琳琳 张建军 +5 位作者 武慧超 王景霞 陈绍红 田昕 柳海艳 聂彦娜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6期97-101,共5页
《中药学》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学医不懂药、理论与实践脱节、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痛点问题,课程组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实践基地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团队,通过课程内容重新设计,植入... 《中药学》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学医不懂药、理论与实践脱节、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痛点问题,课程组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实践基地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团队,通过课程内容重新设计,植入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方法,细化实践教学过程微环境,建立重实践的教学评价体系,达到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目的。课程组秉承“学生中心、需求导向、交叉融合、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逐步形成适用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药用植物野外辨识-中药饮片炮制与辨识-中药种采辨用实践”的三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将校外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内课堂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优化,可补充校内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中药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专业 《中药学》 实践课程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方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压籽治疗产后痔疮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兰秋妮 詹英兰 +2 位作者 谭纯真 刘凤容 韦楠雁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在产后痔疮患者中应用五倍子方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压籽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的200例产后痔疮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予以常规组50%硫酸镁湿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目的 探讨在产后痔疮患者中应用五倍子方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压籽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的200例产后痔疮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予以常规组50%硫酸镁湿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五倍子方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压籽。比较两组疗效、痔疮水肿评分、痔疮直径及疼痛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0%,较常规组86.00%高(P <0.05);研究组产后24、48、72 h痔疮水肿评分低于常规组,痔疮直径小于常规组(P <0.05);研究组产后24、48、72 h的痔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 对产后痔疮患者应用五倍子方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压籽可获得较理想疗效,以减轻痔疮水肿情况,显著控制病情,从而缓解疼痛,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方 中药熏洗 耳穴压籽 产后痔疮 痔疮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命名实体识别的《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构建及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佟琳 张华敏 +4 位作者 佟旭 雷蕾 王程 曾子玲 杨洪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37-43,共7页
目的构建《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分析本草知识、挖掘隐性知识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为古籍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梳理并表述《神农本草经》文献涉及的知识实体类型和实体间关系,应用BIO序列标注方法生产训练语料数据集,使用自主研发的C... 目的构建《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分析本草知识、挖掘隐性知识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为古籍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梳理并表述《神农本草经》文献涉及的知识实体类型和实体间关系,应用BIO序列标注方法生产训练语料数据集,使用自主研发的CNLP文本标注系统进行文本标注,采用BERT模型识别命名实体,基于规则与语义关联设定确定实体间关系,经知识融合后,用Cypher语言导入图数据库Neo4j-community4.4.9进行存储和可视化展示,构建知识图谱。结果《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包含5273个节点、11064个关系,其模式层包含14种实体类、16种关系类型。可通过Cypher语言查询,从中药分类、药性理论、七情配伍、中药应用方面进行知识的可视化展示。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知识图谱可直观反映《神农本草经》所载知识及隐性关系,适用于中医药古籍的知识挖掘及直观多维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神农本草经 本草知识 命名实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候-药物的新安医家治疗咳嗽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卉 丁焕章 +3 位作者 杨勤军 杨程 童佳兵 李泽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新安医家治疗咳嗽医案的证候-药物关联规律及组方用药规律,为咳嗽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归纳治疗咳嗽的新安医家医籍医案,使用频次分析、拓扑学分析、Louvain聚类分析方法,对证候、方药进行数据挖掘研...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新安医家治疗咳嗽医案的证候-药物关联规律及组方用药规律,为咳嗽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归纳治疗咳嗽的新安医家医籍医案,使用频次分析、拓扑学分析、Louvain聚类分析方法,对证候、方药进行数据挖掘研究,探讨咳嗽治疗医案中证候与药物的关系及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525则医案,共得出风热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证等26种证候;涉及243味药物,频次>70的药物有18味,以性寒、温、平,味甘、苦、辛,入肺经,或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药物居多;药物功效类别共25类,以补气药、清热药多见;得出甘草、茯苓、苦杏仁等30味核心药物及核心药物网络;证候-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外感咳嗽及内伤咳嗽实证和虚证主要证候的核心药物配伍。结论 新安医家诊治咳嗽病特色鲜明,在止咳化痰及对证治疗的基础上重视“固本培元”“养阴护阴”“培土生金”等方法的运用及经方的继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证候 药物 用药规律 证候规律 核心中药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