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涵哲 林俊彦 +1 位作者 王治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1,共8页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天气、进出站接驳特征差异的影响,构建基于MNL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模型标定。[结果及结论]模型标定结果表明,仅接驳距离特征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性别、出行目的等与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所研究的调查数据未捕捉到出行者年龄和接驳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性;对同和站晚高峰进站客流的晴天和雨天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进行检验,准确率分别达到86.0%和77.2%,说明考虑天气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是优于传统模型的。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应用于用地属性相似的目标站点,证实了该模型在实际客流预测中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客流 接驳交通方式划分 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运营主体、多系统制式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客票定价策略及清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磊 王多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5,共5页
[目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不同运营主体、不同系统制式的线路在客运量划分、运营成本核定上有所不同,且存在差异化定价需求。为促进都市圈“四网融合”,应对多运营主体、多系统制式(以下简称“二多”)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客票定价策略及其清... [目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不同运营主体、不同系统制式的线路在客运量划分、运营成本核定上有所不同,且存在差异化定价需求。为促进都市圈“四网融合”,应对多运营主体、多系统制式(以下简称“二多”)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客票定价策略及其清分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基于二多条件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线路客票定价及票务清分的特点及难点,提出了3种定价模式:全网统一票价率模式、OD(起讫点)差异化定价模式、基于OD和进出站时间的差异化定价模式,并分别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票务清分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多条件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票务清分系统的3个设计方案,以满足二多条件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票务清分系统的不同需求。[结果及结论]应根据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适宜的定价模式及清分方法。应根据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的运营主体特点及都市圈线网运营管理规划,选择合适的票务清分系统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轨道交通 多运营主体 多制式轨道交通 客票定价策略 票务清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运行延误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站大客流预警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瑞华 叶剑鸣 潘寒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133,共7页
通过分析城轨列车运行延误对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给出受列车运行延误影响客流的判定条件式,以及该客流分别采用常规公交、仍按原选择路径待列车恢复正常运营后继续出行、最短替代路径绕行等3种出行方式下的客流量计算模型;根据列车... 通过分析城轨列车运行延误对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给出受列车运行延误影响客流的判定条件式,以及该客流分别采用常规公交、仍按原选择路径待列车恢复正常运营后继续出行、最短替代路径绕行等3种出行方式下的客流量计算模型;根据列车运行延误影响下客流选择不同出行方式的客流量计算结果,得到列车运行延误影响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各换乘站的客流量,并与正常运营下的客流量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列车运行延误条件下大客流所在的换乘站及其发生时段,据此作为换乘站大客流预警的依据,及时通知行车调度部门和有关换乘站做好大客流处置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延误 换乘站 客流量 大客流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模态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曼 王艳辉 贾利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3-1208,共6页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系统内部设施客流的流动关系,建立车站内部设施客流演化模型,从系统行为的角度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状态模态集,从而刻画车站客流群体行为演化机理.基于系统动力学给出了客流模态的定义,利用车站系统的站厅客...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系统内部设施客流的流动关系,建立车站内部设施客流演化模型,从系统行为的角度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状态模态集,从而刻画车站客流群体行为演化机理.基于系统动力学给出了客流模态的定义,利用车站系统的站厅客流、站台客流、中间设施拥挤度等关键变量,分析设施客流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关系,建立车站内部设施客流演化数学模型.给出模型的解析解,分析并推导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和达到稳定的条件,同时给出了相对应模态的物理特征.以北京某典型地铁站为例,根据某工作日的进出站客流量以及满载率的变化情况,利用M atlab软件对模型求解并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得到不同参数下车站客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车站客流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演化 客流模态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模式 被引量:11
5
作者 贺东 朱健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9-284,共6页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和旅客出行对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需求,界定了客运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为包括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广义系统,分析了传统铁路列车停站模式的弊病,提出了构建客运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效益最...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和旅客出行对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需求,界定了客运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为包括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广义系统,分析了传统铁路列车停站模式的弊病,提出了构建客运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效益最优原则和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原则,构建了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根据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不同衔接形式,提出了替代兼用、共轨运输和枢纽换乘3种构建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模式.通过对传统模式的适应性、城市位置、铁路现状、铁路新建或延伸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规划、技术条件、运输组织7个条件的判别,得出了适用于23种不同特性城市构建模式的选择结果,为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 替代兼用模式 共轨运输模式 枢纽换乘模式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站点客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鹏飞 岑敏 +1 位作者 傅搏峰 杨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8期31-34,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客流特征是站点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站点区位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站点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站点的客流特征。指出:客流出行目的分布...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客流特征是站点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站点区位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站点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站点的客流特征。指出:客流出行目的分布与站点周围用地性质有关;客流到站方式与站点的接驳交通设施水平有密切关系;站点换乘设施的布局应结合区域客流的实际出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特征 可达性 换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协调限流优化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潘寒川 刘志钢 +1 位作者 邹承良 陈颖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83,共7页
轨道交通高峰时段乘客滞留站台已经是运营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考虑到目前运能提高空间较小,提出了对相关车站进行客流控制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及其拥堵传播规律;在满足安全约束条件下,基于受影响乘客数最... 轨道交通高峰时段乘客滞留站台已经是运营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考虑到目前运能提高空间较小,提出了对相关车站进行客流控制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及其拥堵传播规律;在满足安全约束条件下,基于受影响乘客数最少为目标构建路网协调客流控制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最后以实际路网为背景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控制 大客流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西郊线系统制式选型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毛励良 杨珂 《都市快轨交通》 2010年第5期8-12,共5页
论述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西郊线系统制式的选择,论证城市轻轨系统的基本运营管理模式和对车辆的基本要求,分析该系统的基本特点和主要适用范围,对城市轻轨系统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北京 城市轨道交通 有轨电车 客流 系统制式 车辆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土地溢价回收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梦娇 胡昊 周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71-1576,共6页
对基于车站及周边土地联合开发的主流溢价回收模式、联合开发的溢价回收案例及其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与基于土地税的模式相比,基于联合开发的溢价回收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好、可操作性较强.通过联合开发而实现溢价回收的2项策略为... 对基于车站及周边土地联合开发的主流溢价回收模式、联合开发的溢价回收案例及其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与基于土地税的模式相比,基于联合开发的溢价回收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好、可操作性较强.通过联合开发而实现溢价回收的2项策略为:预先控制土地开发权以及有效吸引和管理地铁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溢价回收 联合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客运走廊出行方式转移和出行者效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娇蓉 王昊 梁丽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8,共6页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所在的城市客运走廊出行者的612份出行问卷调查数据得出:由常规道路公交向轨道交通6号线转移的出行者达78%;不论乘客选择常规道路公交还是轨道交通,时间因素仍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交通费用因素对转换轨道交...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所在的城市客运走廊出行者的612份出行问卷调查数据得出:由常规道路公交向轨道交通6号线转移的出行者达78%;不论乘客选择常规道路公交还是轨道交通,时间因素仍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交通费用因素对转换轨道交通方式的敏感性并不突出。分析了同一起终点乘客的出行时间、出行费用等因素对效用变化的单独影响和联合影响,以寻找客运方式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运走廊 出行方式转移 效用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方式链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史晟 杨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传统"四阶段"法预测流程无法准确预测与轨道交通接驳的交通方式及换乘客流。借鉴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模型中利用出行链来解释人的出行行为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出行方式链的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方法。使用三层的Nested-Logit模型来... 传统"四阶段"法预测流程无法准确预测与轨道交通接驳的交通方式及换乘客流。借鉴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模型中利用出行链来解释人的出行行为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出行方式链的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方法。使用三层的Nested-Logit模型来模拟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接驳其他交通方式和预测各种方式的客流,建立了轨道交通出行方式链模型;提出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方式链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建设模式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增祥 马彦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119,142,共5页
通过对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在节目发布、传输与信号覆盖、播控管理等方面的集成与建设模式的比较,探讨建立便捷、稳定、智能、易管理、可持续的乘客信息系统的工程实现方式。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信息系统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交路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鉴 蒋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2,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的关键在于确定乘客的换乘方案,而乘客的换乘不仅受线网的影响,还受到各条线路运行交路的影响。以分析复杂运行交路对乘客换乘影响为基础,阐述根据轨道交通线网和运行交路构建乘客换乘网络的方法,利用该网络可直观...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的关键在于确定乘客的换乘方案,而乘客的换乘不仅受线网的影响,还受到各条线路运行交路的影响。以分析复杂运行交路对乘客换乘影响为基础,阐述根据轨道交通线网和运行交路构建乘客换乘网络的方法,利用该网络可直观地表达乘客的换乘情况,且网络中不含节点费用,方便了客流分配相关量的计算。在分析换乘网络弧的阻抗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平衡分配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要分析,最后通过实例求解,检验该客流分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行交路 客流分配 换乘网络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客流聚集风险的轨道交通跨站停车方案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海涛 侯成龙 +1 位作者 黎双喜 谭惠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7-162,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站台客流聚集风险问题,定义站台风险等级及风险阈值,以最大化列车停靠站点风险等级总和及最小化列车运营间隔为规划目标,基于风险阈值,设定满足单列车基本开行条件、多列车追踪条件、乘客出行要求的约束条件,建立...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站台客流聚集风险问题,定义站台风险等级及风险阈值,以最大化列车停靠站点风险等级总和及最小化列车运营间隔为规划目标,基于风险阈值,设定满足单列车基本开行条件、多列车追踪条件、乘客出行要求的约束条件,建立跨站停车方案双目标规划优化模型;最后使用以分层序列法为内核的迭代算法求解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结果表明:由优化模型得到的跨站停车方案较常规方案解决线路站台客流聚集风险的能力提升了66.7%,线路通过能力提升10.5%,优化方案能够在满足乘客出行要求的同时解决线路站台整体风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跨站停车 客流聚集 风险阈值 大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系统总体建设目标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键 申伟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年第6期66-69,共4页
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规划网络中4条市域级快速线之一。通过对该线功能定位、线路走向、所经重要活动中心和对外交通枢纽、线路功能与作用、客流特征以及既有和在建工程技术特征等的分析和认识,提出了系统建设目标要求、技术对策、系... 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规划网络中4条市域级快速线之一。通过对该线功能定位、线路走向、所经重要活动中心和对外交通枢纽、线路功能与作用、客流特征以及既有和在建工程技术特征等的分析和认识,提出了系统建设目标要求、技术对策、系统客运模式和系统功能目标特征。该线应分解为两个独立的运营系统:高速铁路客站(虹桥机场)以东区段利用既有2号线及其西延伸段,采用贯通运营方案;青浦段(朱家角至高速铁路客站)独立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轨道交通2号线 目标特征 客运模式 体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轨道交通旅客发送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熙霖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2-76,共5页
城际轨道交通通常承担沿线中心城市间及主要城镇间的旅客交流,在运输组织上一般开行大站停和站站停两种城际列车。针对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需求和列车开行特点,从尽可能满足需求且具有实际应用可能性的角度,提出3种不同的旅客发送模式,并... 城际轨道交通通常承担沿线中心城市间及主要城镇间的旅客交流,在运输组织上一般开行大站停和站站停两种城际列车。针对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需求和列车开行特点,从尽可能满足需求且具有实际应用可能性的角度,提出3种不同的旅客发送模式,并从系统设施、设备配置,优缺点分析,适用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不同旅客发送模式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轨道交通 旅客发送模式 客流 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协同应急决策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温念慈 倪少权 +1 位作者 陈钉均 张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54,共7页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下的客流控制应急决策的制定与调整,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分析,将协同矩阵与多目标规划理论运用到突发大客流下多车站协同客流控制应急决策研究中。在协同车站间路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分别考虑...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下的客流控制应急决策的制定与调整,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分析,将协同矩阵与多目标规划理论运用到突发大客流下多车站协同客流控制应急决策研究中。在协同车站间路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分别考虑各车站协同与不协同、协同车站加入或退出、协同车站评价标准变化等情况下,初始应急决策的制定与动态方案调整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表达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间协同作业的各种状态,实现突发客流冲击情况下的路网多车站动态协同应急决策的制定与动态调整,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协同作业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决策 客流控制 突发大客流 协同矩阵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快慢车开行比例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薛臣 丁小兵 刘志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102,共5页
轨道交通市郊线连接了郊区与中心城区,乘客出行具有比较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对市郊线快慢车的开行比例进行优化研究可以有效解决乘客滞留,节约运营成本。以灰色预测模型为基础,通过历史客流数据预测未来短期各时段内的客流量。... 轨道交通市郊线连接了郊区与中心城区,乘客出行具有比较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对市郊线快慢车的开行比例进行优化研究可以有效解决乘客滞留,节约运营成本。以灰色预测模型为基础,通过历史客流数据预测未来短期各时段内的客流量。根据预测的客流值,建立市郊线某工作日各时段开行比例的优化模型,并使用分支定界法进行求解,并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进行了线路开行比例的优化研究。可以为市郊线快慢车开行比例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 客流预测 快慢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模式下乘客出行时间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鑫 丁小兵 +1 位作者 刘志钢 吴金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5-70,74,共7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营组织模式下,对乘客出行时间进行分析,建立乘客出行时间最小模型;利用遗传算法,通过MATLAB程序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客流量进行验证,开行快慢车后乘客总出行时间为25642 h,较开行前减少1054...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营组织模式下,对乘客出行时间进行分析,建立乘客出行时间最小模型;利用遗传算法,通过MATLAB程序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客流量进行验证,开行快慢车后乘客总出行时间为25642 h,较开行前减少1054 h,节省出行时间3.9%。对比原运营方案,优化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乘客出行时间,为出行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快慢车模式 乘客出行时间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IPSO-LSTM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璐 李紫诺 +1 位作者 杨杰 许心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73-3286,共14页
消除客流数据随机噪声和确定神经网络超参数是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组合模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弱化客流数据噪声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算法(CEEMDAN)将客流时序数据分解为若干个频率和复杂度均不同的固有模态函... 消除客流数据随机噪声和确定神经网络超参数是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组合模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弱化客流数据噪声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算法(CEEMDAN)将客流时序数据分解为若干个频率和复杂度均不同的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和剩余分量后,利用引入自适应策略的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动态求解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超参数的最优值,构建CEEMDAN-IPSO-LSTM组合模型预测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量。以广州地铁杨箕站自动售检票系统采集的历史进(出)站客流数据为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IPSO算法较PSO算法在基准测试函数Sphere,Sum Squars,Sum of Different Power,Rosenbrock,Rastigrin,Ackley,Griewank和Penalized上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均更接近最佳优化值,CEEMDAN-IPSO-LSTM模型较LSTM模型、CEEMDAN-LSTM模型、CEEMDAN-PSO-LSTM模型的全月全日进(出)站的预测误差评价指标SD,RMSE,MAE和MAPE分别降低了12~40人次(13~35人次)、13~44人次(12~35人次)、6~37人次(12~31人次)和5.08%~46.89%(6.5%~35.1%),R和R2分别提高了0.07%~2.32%(0.86%~3.63%)和0.13%~2.19%(0.67%~1.67%),同时在工作日不同时段和非工作日全日的预测性能均达到最优效果。IPSO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参数寻优精度均优于PSO算法,且CEEMDAN-IPSO-LSTM模型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量的精确预测,同时可为设计规划线网路线、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乘客出行服务质量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算法 改进粒子群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CEEMDAN-IPSO-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