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森林生态补偿价值计量分析
1
作者 余波 李莲洋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3期47-51,共5页
生态补偿价值计量是精准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的基础。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测算问题,采用环境重置成本法结合定性分析与量化评价,选取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土壤保育等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 生态补偿价值计量是精准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的基础。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测算问题,采用环境重置成本法结合定性分析与量化评价,选取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土壤保育等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标构建评估模型,核算2022年该区域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结果表明,2022年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总价值为17600万元,其中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土壤保育功能价值分别为6447.01、9235.55、169.59和1770.32万元。森林生态补偿以各县森林平均增长面积及覆盖率增速为依据,ML县的森林平均增长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因此可以根据分配权重获得一定的生态补偿资金;J市和MH县的森林平均增长面积为负,但其森林覆盖率较高,应根据其森林质量、结构等因素的变化提供灵活的补偿。综上,该核算结果符合区域林业生态建设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基于此,提出制定合理生态补偿标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政策宣传等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和优化该地生态补偿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重置成本法 森林生态补偿 价值计量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改进IVM-RF耦合模型的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以延安市志丹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屈鹏鑫 谢婉丽 +1 位作者 刘琦琦 王昱琛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0-295,共16页
为了给延安市志丹县防灾减灾和风险管控提供数据支持,给相似地区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补充在崩塌和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未考虑累积降雨方面的影响,在10,20,50和100 a一遇4种不同降雨工况下对研究区进行了危险性评价。以栅格单元作... 为了给延安市志丹县防灾减灾和风险管控提供数据支持,给相似地区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补充在崩塌和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未考虑累积降雨方面的影响,在10,20,50和100 a一遇4种不同降雨工况下对研究区进行了危险性评价。以栅格单元作为评价单元,结合灾害特征及区域孕灾背景,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法,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岩土体类型、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8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进行了易发性评价并分析了致灾因子与灾害分布关联性。利用计算机语言,自动处理前期因子数据的分析、转化、管理和出图等流程,改进了信息量(IVM)-随机森林(RF)耦合模型,实现了模型的自动循环迭代对比选择,通过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对比了2种易发性模型精度。在耦合模型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危险性评价,用皮尔逊Ⅲ型曲线估算研究区10,20,50和100 a一遇4种不同工况下降雨量,并进行危险性分区。对于易发性分区结果,信息量-随机森林耦合模型评价结果的AU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7,优于IVM模型的评价结果;对于危险性分区结果,从10 a一遇到100 a一遇降雨工况的高和极高危险区面积都逐级增加。研究表明,改进的耦合模型评价方法不仅简化了操作还提高了精度,耦合模型确实拥有更好的评价精度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滑坡 信息量(IVM)模型 随机森林(RF)模型 危险性评价 机器学习 延安市志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地资源生态经济价值评估
3
作者 曹叶 肖淳兮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森林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对于天然保护林工程的实施以及支持中国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鲜有文献同时考虑国有森林资源中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基于此本文从经济—生态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基准价格修正... 森林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对于天然保护林工程的实施以及支持中国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鲜有文献同时考虑国有森林资源中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基于此本文从经济—生态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基准价格修正法、AHP层次分析法、生态价值补偿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林地资源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估。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明确我国国有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明确其在我国绿色生态改革进程中蕴含的巨大生态价值推动力,为合理管控森林资源,防止国有资源流失,并促进我国低碳减排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资源价值评 AHP层次分析法 基准价格修正法 生态价值补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使用价值评估的绿色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研究——以南京幕燕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熊瑶 吴海磊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文章预设生态修复和文化开发两种发展模式,采用条件价值问卷对南京幕燕森林公园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并进行威尔科克森(Wilcoxon)有效性检验与皮尔逊(Pearson)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修复模式下,2021年幕燕森林公园的非... 文章预设生态修复和文化开发两种发展模式,采用条件价值问卷对南京幕燕森林公园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并进行威尔科克森(Wilcoxon)有效性检验与皮尔逊(Pearson)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修复模式下,2021年幕燕森林公园的非使用价值为4.07亿元,显著高于文化开发模式下的非使用价值总量;(2)实验收集数据不存在嵌入效应,数据具有有效性;(3)受访者的交通便利、文化景观、森林园路状况满意度等自变量与因变量支付意愿(WTP)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而受访者受教育程度、出行时长、交通工具与WTP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最终综合分析实验数据,提出未来幕燕森林公园应遵循的生态修复发展模式以及具体的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非使用价值 森林公园 条件价值法 嵌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圆圆 刘金义 +4 位作者 战金伟 卜鹏图 肖尧 高慧淋 冯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9,209,共10页
以辽东山区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30块不同立地条件样地,调查分析红松生长、林下灌草和土壤养分水分等特性,选取乔木层碳储量、土壤养分维持、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生产力和木材生产等生态功能,利用平均值法量化其多... 以辽东山区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30块不同立地条件样地,调查分析红松生长、林下灌草和土壤养分水分等特性,选取乔木层碳储量、土壤养分维持、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生产力和木材生产等生态功能,利用平均值法量化其多功能性,探讨不同功能间的协同-权衡关系和驱动多功能性的主要因子,以期为红松人工林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支撑。结果表明,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多功能性指数在0.38~0.78,随林龄增加而显著上升。不同功能间以权衡关系占据主导地位;10龄红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生产力和木材生产三者之间权衡度为0、10、34龄和43龄土壤养分维持功能与其他功能间权衡度最高。红松活枝下高、优势木高、坡度、坡位、土壤C∶N、C∶K和N∶K是影响红松人工林多功能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实现红松人工林的森林多功能性,在造林时立地条件尽量选择小坡度、阴坡和低坡位,营林过程中应避免高强度修枝,注重林下生物多样性保育,加强修枝剩余物和凋落物管理,必要时进行林地施肥,促进林分因子、地形因子和土壤养分间的协调发展,推动红松人工林持续健康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森林多功能性 平均值法 协同-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熵值法的森林景观敏感度综合评价——以临澧县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万鹏 佘济云 +4 位作者 杨宇萍 曾哲礼 张云峰 罗梦萍 田果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10-17,32,共9页
为科学地区划临澧县的森林景观敏感度,并针对不同敏感区提出相应的建议策略,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和缓冲距离4个评价因子进行敏感度等级划分,结合AHP法和熵值法计算各个因子的组合权重,得出研究区的敏感度综合评价分值,利用加权叠加法... 为科学地区划临澧县的森林景观敏感度,并针对不同敏感区提出相应的建议策略,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和缓冲距离4个评价因子进行敏感度等级划分,结合AHP法和熵值法计算各个因子的组合权重,得出研究区的敏感度综合评价分值,利用加权叠加法确定该区域的景观敏感度等级分布与面积占比。临澧县的弱、中、高敏感区域面积占比分别是72.34%、27.59%、0.07%。敏感度综合总分值为1.3065,其中缓冲距离敏感度综合分值最高为0.6895,其次是坡度敏感度综合分值为0.3367,坡向敏感度综合分值为0.1832,海拔敏感度综合分值最低为0.0972。森林景观敏感度与缓冲距离、坡度两因子有较强相关性,在森林景观规划和布局中应充分考虑缓冲距离与坡度因子的重大影响;对于弱敏感度开发区,可视条件建设综合服务区、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及休憩娱乐场所等;对中敏感度适宜区,应继续保有景观稳定势态,维持自然景观和人为发展动态平衡,以期为临澧县的生态建设和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敏感度 AHP-熵值法 组合权重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森林保险支付意愿与政策偏好——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武双 黄和亮 +1 位作者 陈思莹 范夏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7,共13页
从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出发构建分析框架,研究农户森林保险决策,设计包含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5个属性的森林保险方案,利用选择实验法获取福建省和湖南省共20个县的745个农户的样本数据,通过RPL... 从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出发构建分析框架,研究农户森林保险决策,设计包含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5个属性的森林保险方案,利用选择实验法获取福建省和湖南省共20个县的745个农户的样本数据,通过RPL模型对异质性森林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其政策偏好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从随机参数均值估计结果来看,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的均值系数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2)对设计方案中农户各属性边际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属性的边际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赔付的难易程度、保障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险 属性价值 选择实验法 政策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林共生时间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估 被引量:16
8
作者 樊宝敏 李智勇 +2 位作者 张德成 魏玲玲 谢和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2-699,共8页
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森林文化价值量化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成果集成、理论分析、案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公园尺度和区域尺度森林文化价值的量化评估方法;运用评估方法评估全国和各省森林的文... 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森林文化价值量化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成果集成、理论分析、案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公园尺度和区域尺度森林文化价值的量化评估方法;运用评估方法评估全国和各省森林的文化价值。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评估森林文化价值的高低,可采用以"人林共生时间"为核心的评估方法,以"文年"作为计量单位,简称"文年评估法"。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用游人在森林公园中逗留的时间来反映。区域森林的文化价值由居住人口与森林共生的基本生活时间和森林文化活动时间的两者之和共同反映。评估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总体上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国不同省份的森林文化价值总量、地均、人均、林均状况都存在很大差异;四川、广东、云南、福建、黑龙江是森林文化价值大省;上海、福建、浙江、广东、北京对单位土地森林文化价值开发充分;福建、吉林、云南、黑龙江、四川人均森林文化福利优厚;上海、天津、江苏、北京、河南对森林文化价值的需求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文化价值 文年评估法 人林共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游憩价值测评 被引量:23
9
作者 孙根年 孙建平 +1 位作者 吕艳 年碧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根据秦岭北坡森林公园为陕西省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而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又是非市场性的,这就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进行计量测评.基于意愿支付假设,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旅行费用法(TCM)对秦岭北坡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了测评.结... 根据秦岭北坡森林公园为陕西省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而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又是非市场性的,这就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进行计量测评.基于意愿支付假设,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旅行费用法(TCM)对秦岭北坡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13个森林公园的年游憩价值合计为14140.4万元,这就为秦岭北坡森林公园产业带的生态旅游开发及经济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北坡 森林公园 游憩价值 旅行费用法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红彦 左旭 +1 位作者 王道龙 毕于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8,43,共11页
文中将林木剩余物归纳为林木采伐与造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竹子采伐及其加工剩余物、林木抚育间伐物和废旧木材五大类。通过对已有估算方法的发展,系统地给出了各类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方法,进而,通过文献考证,给出了各类林木剩余... 文中将林木剩余物归纳为林木采伐与造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竹子采伐及其加工剩余物、林木抚育间伐物和废旧木材五大类。通过对已有估算方法的发展,系统地给出了各类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方法,进而,通过文献考证,给出了各类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所必须的参数值,包括商品材出材率(81.27%)、经济材出材率(77.17%)、非立木剩余物数量相当于立木材积量的比重(50%)、木材加工剩余物比重(60%)、竹枝叶重量相当于竹材重量的比重(38.07%)、竹材加工剩余物比重(62%)、废旧木质品回收率(65%),以及平均木材气干密度(0.618 t/m3)、单位数量竹子重量(150 t/万根)、木制品和直接用原木使用寿命(12年)。同时通过调研给出了经济林产柴率,并将南方山区、平原丘陵区、北方山区分别取值为8 500 kg/hm2、8 500 kg/hm2和7 500 kg/hm2;以方法研究和参数考证为基础,利用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林业统计数据基础数据,估算出2013年全国林木剩余物总量为30 284万t,其中林木采伐与造材剩余物4 711万t,木材加工剩余物1 492万t,竹子采伐及其加工剩余物2 817万t,抚育间伐剩余物20 544万t,废旧木材可回收量72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剩余物 数量 估算方法 参数取值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妙峰山森林文化条件价值评估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霖 李智勇 +2 位作者 樊宝敏 张德成 苏立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6,共8页
【目的】评价妙峰山森林文化价值,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估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全面开展中国森林文化价值量化评估探索路径。【方法】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研受访者对森林文化的认同程度,评估妙峰山森林文化价值,继而采用... 【目的】评价妙峰山森林文化价值,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估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全面开展中国森林文化价值量化评估探索路径。【方法】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研受访者对森林文化的认同程度,评估妙峰山森林文化价值,继而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受访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古树名木、寓言典故和神山传说是受访者接触程度最高的文化符号;受访者了解森林文化的方式呈现多元化,互联网和书籍是最主要的途径;森林采摘是受访者最乐于接受的森林实践活动;94%以上的受访者认同森林具有文化价值,认可程度较高;舒缓心情是受访者最为认同的福利(占比为82.32%),其次为锻炼身体(占比为62.20%)和休闲娱乐(占比为45.12%);妙峰山森林文化的人均支付意愿为100元人民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个人年收入,其次是对森林文化价值的认同程度和学历;对所支付费用的使用透明度不放心是部分受访者拒绝支付的最主要原因;大部分受访者(占比为53.05%)愿意将所支付的费用使用在妙峰山森林文化艺术创作方面,捐款(占比为33.77%)是受访者最愿意接受的支付方式。【结论】理解偏差、心理账户偏差、支付方式偏差、投标起点偏差等多种偏差都会造成条件价值评估结果的误差。即使本研究只是初步估值,本研究的方法与结论仍然可以为建设与保护森林文化的相关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另外,如何提升国民对森林文化的认知和参与程度以及对森林文化所带来福利的感受,是提升国民对森林文化的认可程度,乃至提升森林文化价值的关键。森林文化的内涵随着人类对森林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与森林相互作用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拓展,如何正确认识森林文化并科学计量森林文化的价值仍然是一个有活力的课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峰山 森林文化 价值评估 条件价值评估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白河林区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评估 被引量:8
12
作者 吕弼顺 佟守正 +1 位作者 朱卫红 李春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6,共6页
以长白山白河林区的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的资产评估方法与计量:森林涵养水源价值评估与计量、森林CO2固定价值评估与计量、土壤保护价值评估与计量、污染物降解的评估与计量、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的评估与计... 以长白山白河林区的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的资产评估方法与计量:森林涵养水源价值评估与计量、森林CO2固定价值评估与计量、土壤保护价值评估与计量、污染物降解的评估与计量、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的评估与计量、营养循环价值的评估与计量等,并对此进行了量算,为本区和国内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间接经济价值 评估方法 长白山白河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M的太白山森林公园游憩效益评估 被引量:17
13
作者 胡淑萍 李卫忠 +1 位作者 余燕玲 王坤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旅行费用法(TCM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森林游憩价值评价方法。本文在对游人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运用TCM法评价出太白山森林公园2004年的森林游憩价值为168.79万元,其结果可为太白山森林游憩活动的经营管理及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旅行费用法(TCM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森林游憩价值评价方法。本文在对游人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运用TCM法评价出太白山森林公园2004年的森林游憩价值为168.79万元,其结果可为太白山森林游憩活动的经营管理及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森林公园 效益评估 旅行费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计算法确定采伐量及其对价值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华伟平 江希钿 +3 位作者 丘甜 李沛 江华 黄思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84,92,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模拟计算法确定合理年采伐量后的实施效果,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支持。【方法】以福建某林业企业经营的杉木、马尾松人工用材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计算法模拟林分的采伐和生长,以轮伐期期末成熟林和过熟林... 【目的】探讨采用模拟计算法确定合理年采伐量后的实施效果,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支持。【方法】以福建某林业企业经营的杉木、马尾松人工用材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计算法模拟林分的采伐和生长,以轮伐期期末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占42.8%为控制目标,不断设定年采伐量使一个轮伐期期末的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达到设定目标。在此基础上,利用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测算各龄组价值,并通过对比模拟前后的价值分析模拟计算法对价值量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控制目标下,采用模拟计算得到杉木、马尾松的合理年采伐面积分别为18.7和21.6hm2,根据单位面积蓄积量得到合理采伐量分别为351.5和989.3m3,在此采伐量下林分各龄组分布结构较为均匀、稳定、合理。利用各评估方法测算林分价值量,对比分析各年份的林分价值量,显示模拟计算法在确定合理采伐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林分的价值量。【结论】以轮伐期末成熟林和过熟林面积占42.8%为控制目标,轮伐期期末林分各龄组结构分布均匀,林分价值量提高,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计算法 森林资源 采伐量 资产评估 林分价值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愿调查法在评价森林资源环境价值上的运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曹建华 郭小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45-648,共4页
针对森林资源环境效果评价法在评价森林资源环境价值时存在的不足 ,采用了意愿调查法来评价森林资源环境价值 ,介绍了意愿调查法的理论要点 ,通过具体的案例运用该方法来评价森林资源环境价值 ,并对该方法作了评价。
关键词 意愿调查法 森林资源 环境价值 运用 支付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璐 王海燕 +1 位作者 何丽鸿 刘鑫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中的41块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样地为对象,选取了14个立地因子作为指标进行立地质量分类与评价。根据不同性质,将评价指标分成宏观因子(土层厚度、坡向、坡位、坡度及海拔)和微观因子(枯落物厚度、自然含...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中的41块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样地为对象,选取了14个立地因子作为指标进行立地质量分类与评价。根据不同性质,将评价指标分成宏观因子(土层厚度、坡向、坡位、坡度及海拔)和微观因子(枯落物厚度、自然含水率、土壤密度、p 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及速效钾)。采用熵值赋权法和主成分分析赋权法确定立地因子的权重并计算得分,根据各自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宏观立地质量评价可分为4类(优、良、一般和差)。第1类为优,主要特征为地势平缓,平均坡度为6.0°;第2类为良,主要特征为地势相对较平缓,平均坡度为11.1°;第3类为一般,主要特征为地势相对较陡,平均坡度为15.2°;第4类为差,主要特征为地势陡峭,平均坡度为21.1°。(2)微观立地质量评价也相应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类。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适地适树地进行造林规划、合理营林措施的设计、林地生产力预估以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质量 森林土壤 熵值赋权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废弃物基质配方特性及其对柚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艾娟娟 厚凌宇 +4 位作者 邵国栋 李智超 卢立华 李朝英 孙启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7-1037,共11页
为促进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草炭的开采,以林业废弃物为育苗基质主要原料,对柚木Tectona grandis进行育苗试验,探讨林业废弃物替代草炭作为柚木育苗基质的可行性。试验以木纤维、锯末、椰糠和沤制树皮为主要基质原料,分别与辅料草... 为促进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草炭的开采,以林业废弃物为育苗基质主要原料,对柚木Tectona grandis进行育苗试验,探讨林业废弃物替代草炭作为柚木育苗基质的可行性。试验以木纤维、锯末、椰糠和沤制树皮为主要基质原料,分别与辅料草炭、黄心土、珍珠岩、蛭石(VC)和火烧土(BS)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配制成16种不同配方基质,并以柚木常用基质黄心土为主要基质原料的配方T1[V(黄心土)∶V(锯末)∶V(火烧土)=6∶3∶1]作为对照,分别研究了不同基质的特性及其对柚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状况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柚木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16种林业废弃物基质的各项指标间均有差异,其中部分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16种林业废弃物配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为0.1~0.8 g·cm-3, 35.87%~63.35%和24.78%~53.05%, pH值为5.29~7.43。其中以林业废弃物为主料配方基质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和电导率通气孔隙度均高于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T1),容重显著(P<0.05)低于T1。在不同基质中,柚木幼苗的各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T10[V(木纤维)∶V(草炭)∶V(珍珠岩)∶V(蛭石)=5∶3∶1∶1], T11[V(椰糠)∶V(木纤维)∶V(草炭)=3∶4∶3], T12[V(椰糠)∶V(木纤维)∶V(草炭)=3∶3∶4]配方基质中柚木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主根长、单株侧根数、单株叶面积、单株茎叶干质量、单株根干质量、苗木品质指数、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均较高,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对应指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柚木在T10,T11, T12配方基质中的生长品质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42, 0.42, 0.56,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0.22。为减少草炭使用量,建议将T11和T10作为柚木最佳育苗基质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林业废弃物 柚木 苗木品质指数 隶属函数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评价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计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曹建华 杨秋林 王红英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1,共4页
对评价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 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阐述了这 2种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案例分析可知 :森林资源环境效果评价法获得的评价值大 ,而意愿调查法的评价值小 ,并说明了导致这 2种方法评价值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环境效益 环境效益评价法 意愿调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针阔混交林的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炜琪 陈辉 +3 位作者 林文俊 董建文 陈世品 赵伟村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通过测定群落内乔木层的重要值、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H')指数和Pielou(J)均匀度指数,以及郑元润改进后的M.Godron稳定性指数,对武夷山4个不同类型的针阔混交林群落进行所处演替阶段的分析和群落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A(... 通过测定群落内乔木层的重要值、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H')指数和Pielou(J)均匀度指数,以及郑元润改进后的M.Godron稳定性指数,对武夷山4个不同类型的针阔混交林群落进行所处演替阶段的分析和群落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 Makino.)处于从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演替阶段的中期;群落B(马尾松+细柄蕈树Altingia gracilipes Merr.)处于从阔叶马尾松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中期;群落C(马尾松+甜槠Castanopsis eyrei Tutch.)处于从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中后期;群落D(杉木+赤杨叶)处于从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初期;(2)群落内灌木层的物种构成及多样性将影响并决定群落演替的方向;(3)4个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仍有大量针叶树种存在,稳定性测定坐标值远离20/80这个点,表明这些森林群落均未达到顶级群落阶段,处于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重要值 M. Godron法 针阔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婺源县森林景观游憩价值的经济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欧阳勋志 廖为明 黄晓全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2,共5页
文章在简要分析森林游憩价值经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旅行费用法(TCM)对婺源县森林景观游憩价值进行了经济评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研究区的游客进行半访谈式问卷调查,根据调查资料,将婺源县游客来源划分为15个出发区,建立了... 文章在简要分析森林游憩价值经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旅行费用法(TCM)对婺源县森林景观游憩价值进行了经济评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研究区的游客进行半访谈式问卷调查,根据调查资料,将婺源县游客来源划分为15个出发区,建立了游林率旅行费用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旅行费用与游林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文化程度与游林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游憩需求曲线,计算得出研究区2002年森林景观游憩经济价值为1.0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游憩价值 旅行费用法 婺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