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活的质量控制现状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东红阳 王连睿 +2 位作者 安一珂 杨卉妍 苗明三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194,共5页
独活是一味经典的祛风湿药,具有突出的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骨系疾病的治疗中。但独活品种繁多且药效差异大,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规范独活的中药材质量,是保证独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综述了独活质量... 独活是一味经典的祛风湿药,具有突出的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骨系疾病的治疗中。但独活品种繁多且药效差异大,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规范独活的中药材质量,是保证独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综述了独活质量控制的现状,指出仅以蛇床子素和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含量作为质控标准的不足,同时结合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性、化学成分的可测性、不同配伍环境、不同采收期和炮制方法以及新的功效等方面预测独活的Q-Marker。结果发现,香豆素类成分,如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异欧前胡素、香柑内酯、补骨脂素、欧前胡素和东莨菪内酯;挥发油类成分,如欧芹酚甲醚、α-没药醇、2-(二乙氨基苯基甲基)环己醇、β-水芹烯、当归醇A、当归醇G等可作为独活的Q-Marker,为建立独活全面、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参麦冬汤治疗肺系疾病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祝宏江 庞立健 +6 位作者 王天娇 臧凝子 杨丽 王梅 邱奕赫 司琦 吕晓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58,I0049,共11页
沙参麦冬汤是清代医学名家吴鞠通创造的经典验方,现代研究表明,沙参麦冬汤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调节免疫作用,能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纤维化和肺... 沙参麦冬汤是清代医学名家吴鞠通创造的经典验方,现代研究表明,沙参麦冬汤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调节免疫作用,能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纤维化和肺癌等多种肺系疾病。回顾沙参麦冬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治疗肺系疾病研究进展。同时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大原则,揭示出佛手柑内酯、鲁斯可皂苷元、葫芦素B、芦丁、葫芦巴碱、甘草苷等17个成分可作为沙参麦冬汤质量标志物,但需要后续实验进一步验证真伪,从而为沙参麦冬汤质量评价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参麦冬汤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的天麻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海婧敏 陶琦 +2 位作者 胡志刚 刘义飞 裴柳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天麻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46批天麻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识别,测定其中7种成分含量。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天麻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46批天麻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识别,测定其中7种成分含量。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46批样品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天麻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天麻潜在Q-Marker并定量测定其含量。结果指纹图谱指认了13个共有峰中的7个物质;46批天麻饮片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范围为0.17%-2.08%。通过HCA、PCA和OPLS-DA筛选,确定了5个引起天麻饮片质量差异的标志性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17个核心活性成分、86个核心靶点和181条关键通路。整合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结果,选取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作为天麻潜在的Q-Marker。结论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成功预测了天麻潜在的Q-Marker,为全面控制和评价天麻饮片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川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4
作者 韦红杏 丘琴 +6 位作者 覃芳芳 李鹏飞 覃春萍 莫惠晴 秦祖杰 甄丹丹 甄汉深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144,I0048,共9页
济川煎始载于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是治疗便秘的经典名方,具有促进平滑肌兴奋、调节水液代谢、调节神经递质、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老年性便秘等。在总结济川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的基础... 济川煎始载于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是治疗便秘的经典名方,具有促进平滑肌兴奋、调节水液代谢、调节神经递质、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老年性便秘等。在总结济川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五原则”进行综述,预测阿魏酸、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阿魏酸、柚皮苷、新橙皮苷、藁本内酯、咖啡酸、丁烯基肽内酯可作为济川煎的质量标志物,为济川煎建立相关的制剂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川煎 质量标志物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化学、药理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5
作者 东红阳 王连睿 +2 位作者 安一珂 杨卉妍 苗明三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穿心莲现已成为我国常用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和燥湿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内酯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及其他类成分,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改善心血管系统等药理作... 穿心莲现已成为我国常用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和燥湿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内酯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及其他类成分,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改善心血管系统等药理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肿瘤以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对穿心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引入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概念,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化学成分与传统药性相关、化学成分与传统功效相关、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配伍环境、化学成分传递与溯源六个方面进行穿心莲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结果发现二萜内酯类、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可作为穿心莲质量标志物的候选物质种类,初步推测穿心莲内酯、脱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穿心莲黄酮、木犀草素、芹菜素等成分可作为穿心莲质量标志物的候选化合物,为建立完善的穿心莲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也为保证穿心莲的药材质量提供指导,以期让化学和药理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质量标志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6
作者 王华雨 武鸣鸣 +1 位作者 王连睿 苗明三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6,共8页
白花蛇舌草是我国传统中药,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化学成分多样,包含有黄酮类及其苷类、萜类、蒽醌类、甾体类、有机酸类、苯丙素和香豆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以及免疫系统调节等药理... 白花蛇舌草是我国传统中药,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化学成分多样,包含有黄酮类及其苷类、萜类、蒽醌类、甾体类、有机酸类、苯丙素和香豆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以及免疫系统调节等药理作用。通过对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并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概念,从植物亲缘学、传统药性和药效、化学成分溯源性、不同产地和采收时期、复方配伍以及化学成分可测性几个方面对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标志物进行分析预测,以期为建立全面科学的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质量标志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7
作者 李天爱 王一硕 +3 位作者 王颖 张昌锋 鲁天爱 娄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0-247,I0015,共19页
益母草药用历史悠久,为活血调经药,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二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对益母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进行总结,从植物亲缘学、传统药性与功效、成分可测性、不同... 益母草药用历史悠久,为活血调经药,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二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对益母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进行总结,从植物亲缘学、传统药性与功效、成分可测性、不同产地、采收时期及不同药用部位、炮制与化学成分相关特性、药动学、现代临床用途等方面对益母草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初步推测以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水苏碱、益母草碱、芦丁、槲皮素、丁香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等作为其Q-Marker,为益母草Q-Marker研究及建立系统的质控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安全性评价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Marker成分群的枳壳品质评价
8
作者 冯艳 张雪梅 +7 位作者 周瑜 吴茜娃 张天乐 钟渊涵 秦倩 张寿文 钟国跃 曾金祥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9-1795,共7页
目的 评价枳壳品质。方法 HPLC法测定质量标志物(Q-Marker)成分群(伞形花内酯、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橘皮内酯、枸橘苷、马尔敏、橙皮内酯、川陈皮素、橘皮素、橙皮油素)的含量,对其总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枳壳中Q-Mar... 目的 评价枳壳品质。方法 HPLC法测定质量标志物(Q-Marker)成分群(伞形花内酯、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橘皮内酯、枸橘苷、马尔敏、橙皮内酯、川陈皮素、橘皮素、橙皮油素)的含量,对其总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枳壳中Q-Marker成分群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江西、四川、湖南、重庆,同一品种不同产地药材依次为江西产代代酸橙、湖南产代代酸橙、江西产香橙、其他三大产地产香橙,同一产地不同品种药材依次为江西产品种代代酸橙、臭橙、香橙,其差异与产地、品种密切相关。结论 各产地枳壳品质总体上良好,以江西产者更优。江西适宜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品种是枳壳道地性形成的重要因素,而替换品种是提升其他产地药材品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品质 质量标志物(Q-marker) 成分群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芩藿方Q-Marker预测
9
作者 雷耀华 刘杉 +3 位作者 李欣祝 赵丹婷 马晓霞 庄馨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2-1788,共7页
目的预测芩藿方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UPLC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网络药理学构建物质-效应网络,筛选具有药理活性的特征性成分。结果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0.829~1.000。各批样品聚为... 目的预测芩藿方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UPLC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网络药理学构建物质-效应网络,筛选具有药理活性的特征性成分。结果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0.829~1.000。各批样品聚为2类。与芩藿方改善脂质代谢相关的核心成分有黄芩苷、槲皮素、黄芩素、汉黄芩素,通过作用于SRC、ESR1、AKT1等靶点,调控活性氧、雌激素、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等信号通路来发挥降脂作用。结论黄芩素、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苷可作为芩藿方降脂作用的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芩藿方 质量标志物(Q-marker) UPLC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降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韩永光 谭雅兰 +1 位作者 张超云 卞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2-1444,共13页
牛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近几年研究证实牛膝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体、三萜皂苷、多糖、挥发油等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抗骨质疏松、保护心血管等药效。本文从牛膝的植物亲缘性,牛膝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化学成... 牛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近几年研究证实牛膝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体、三萜皂苷、多糖、挥发油等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抗骨质疏松、保护心血管等药效。本文从牛膝的植物亲缘性,牛膝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化学成分和炮制后化学成分等方面,对牛膝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牛膝甾酮A、25 S-牛膝甾酮、25 R-牛膝甾酮、齐墩果酸-3-O-β-D-(6′-丁酯)-吡喃葡萄糖醛酸苷、齐墩果酸-3-O-β-D-(6′-甲酯)-吡喃葡萄糖醛酸苷、β-蜕皮甾酮等可作为牛膝质量标志物,为建立牛膝质量评价体系和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arpie marker在试管上标记对荧光PCR检测Ct值的影响
11
作者 李泰 王钦 +4 位作者 凌洪权 陈忠琼 蔺露 廖星杰 张承双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20-20,24,共2页
为了探明Sharpie marker在试管上标记对荧光PCR检测Ct值的影响,本试验模拟现实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情形,从Sharpie marker标记试管的各种方式,以对照组、全黑管、管壁全黑管、管壁和盖半黑管、管壁半黑管、盖半黑管和盖全黑管等为对象... 为了探明Sharpie marker在试管上标记对荧光PCR检测Ct值的影响,本试验模拟现实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情形,从Sharpie marker标记试管的各种方式,以对照组、全黑管、管壁全黑管、管壁和盖半黑管、管壁半黑管、盖半黑管和盖全黑管等为对象,通过荧光PCR检测,比较分析Ct值。结果显示,全黑管和盖全黑管对Ct值的影响最大,管壁和盖半黑管与盖半黑管对Ct值的影响较大,而管壁全黑管和管壁半黑管对反应Ct值没有影响。本研究为正确使用Sharpie marker,确保荧光PCR检测结果的准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rpie marker 荧光PCR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UPLC指纹图谱的紫苏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良琦 陈凡 +5 位作者 张子桉 林云 周春娇 汤卓翰 江星明 肖美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0-1812,共13页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法分析并筛选紫苏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首先建立15批紫苏叶及14批紫苏梗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来源、批次的紫苏叶和紫苏梗中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标定紫苏不同部位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和非共有峰;采用...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法分析并筛选紫苏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首先建立15批紫苏叶及14批紫苏梗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来源、批次的紫苏叶和紫苏梗中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标定紫苏不同部位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和非共有峰;采用网络药理学法构建紫苏“成分-靶点”网络图,并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图,预测紫苏Q-Marker。本研究建立的紫苏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共检测到了5种成分,其中迷迭香酸、咖啡酸、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为叶和梗的共有成分,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为紫苏叶特有成分。筛选得到包括MAPK1、PIK3CA等在内的14个核心靶点,对以上靶点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可知涉及肿瘤坏死因子、新冠肺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最后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选取排名前4的靶蛋白与4个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成分与蛋白之间具有十分良好的结合性能。本实验基于UPLC法建立紫苏不同部位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作为紫苏质量检测的参考方法;同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迷迭香酸、咖啡酸、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为紫苏潜在质量标志物,以此来评价紫苏“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为紫苏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的紫苏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指纹图谱 质量标志物 网络药理学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小青龙汤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被引量:7
13
作者 武金伟 张毅 +4 位作者 张悦 胡蓉 杨浩东 蒋倩羽 吴晓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250,I0024,共9页
小青龙汤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经典名方,主治外寒内饮证。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小青龙汤具有抗过敏、抗炎、止咳平喘等功效,临床上主要运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中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但目前对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较少。基于... 小青龙汤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经典名方,主治外寒内饮证。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小青龙汤具有抗过敏、抗炎、止咳平喘等功效,临床上主要运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中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但目前对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较少。基于此,对小青龙汤近年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以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五原则”为纲领预测小青龙汤的质量标志物,结果提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桂皮醛、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五味子醇甲、6-姜辣素、甘草苷、甘草酸专属性强、可测性高,可作为小青龙汤的质量标志物,为小青龙汤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质量标志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柠檬实生后代四倍体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组成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礼 张国艳 +4 位作者 李文婷 关斌 陈克玲 刘建军 何建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创制甜柠檬(Citrus lumia Risso)多倍体种质,创建其分子和细胞遗传组成鉴定新体系,为种质资源创新和鉴定利用提供新方法体系。【方法】通过实生苗根尖染色体计数筛选甜柠檬多倍体材料,与二倍体对比分析多倍体的叶形、气孔等植... 【目的】创制甜柠檬(Citrus lumia Risso)多倍体种质,创建其分子和细胞遗传组成鉴定新体系,为种质资源创新和鉴定利用提供新方法体系。【方法】通过实生苗根尖染色体计数筛选甜柠檬多倍体材料,与二倍体对比分析多倍体的叶形、气孔等植物学性状。利用47对分布于柑橘9条染色体上的SSR标记,分析多倍体甜柠檬的亲本来源。利用柑橘全部9条染色体特异的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Oligo-FISH)涂染探针,精准鉴定多倍体甜柠檬的染色体组成。【结果】染色体计数表明获得四倍体甜柠檬材料1份(2n=4x=36)。与二倍体对照相比,其表现出叶形指数变小、叶片增厚、气孔指数变大、气孔密度降低。47对SSR标记扩增结果显示,四倍体和二倍体甜柠檬拥有完全一致的遗传条带。Oligo-FISH涂染显示,在四倍体中每个染色体特异探针均识别4条同源染色体,无染色体间重排。分子标记和细胞遗传学鉴定结果共同表明,该四倍体甜柠檬系二倍体自然加倍得到的同源四倍体。【结论】创新了柑橘类多倍体材料创制及分子细胞遗传组成鉴定体系,丰富了甜柠檬特色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甜柠檬 多倍体 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 SSR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乌饭树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婧 张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38,共9页
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乌饭树资源,采用基因分型测序(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技术对采集于5个地区的70份乌饭树野生种质进行了SNP分子标记开发,利用开发的标记研究了乌饭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通过测... 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乌饭树资源,采用基因分型测序(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技术对采集于5个地区的70份乌饭树野生种质进行了SNP分子标记开发,利用开发的标记研究了乌饭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通过测序数据分析共筛选得到9752个高质量SNP标记用于后续研究;乌饭树5个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2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19,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31,其中江苏溧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分子方差分析显示整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个体间(65.45%)。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显示5个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高,其中江苏溧阳与江西上犹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为0.406。系统进化树(邻接法)显示乌饭树种质聚类为3个进化分支,种质的聚集与其地理来源无确定性关系;群体结构分析将乌饭树种质分为3个亚群,主成分分析结果与群体结构的结果类似,不同地区的乌饭树种质在3个亚群中均有分布,显示了乌饭树资源存在着广泛的基因交流。本研究可为今后乌饭树良种选育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SN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舒单抗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钙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远程 吴文 +6 位作者 许翎 邓海鸥 王瑞雪 黄倩雯 禤立平 陈雪莹 智喜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讨地舒单抗治疗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钙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老年内分泌科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钙剂、维生素D及骨化三醇治疗,并每6个月规律使用地舒单抗... 目的探讨地舒单抗治疗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钙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老年内分泌科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钙剂、维生素D及骨化三醇治疗,并每6个月规律使用地舒单抗。收集每位患者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6、9、12月的血钙、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数据。结果地舒单抗治疗3月后,对比基线水平,骨转换指标OC、PⅠNP、β-CTX分别下降了39.5%(P<0.001)、56.2%(P<0.001)和81.8%(P<0.001);治疗6、9、12月后OC、PⅠNP、β-CTX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0.001)。在配合指南推荐的补充钙剂、维生素D及骨化三醇基础措施下,地舒单抗治疗3月后血钙水平相比治疗前下降(P<0.05),PT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随着地舒单抗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后6、9、12月后血钙和PTH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舒单抗能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转换指标抑制在较低水平,有效抑制骨吸收,对骨质疏松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其使用的前3个月即使联合使用钙剂仍会出现血钙下降、血PTH上升;随着时间推移血钙和PTH恢复至用药前水平。因此,使用地舒单抗治疗期间,临床应加强对血钙和PTH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骨质疏松症 血钙 甲状旁腺素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oT、SRAP和SSR分子标记的220份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17
作者 裴红霞 汪露瑶 +1 位作者 李生梅 高晶霞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174,共10页
【目的】深入解析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辣椒种质资源的引进、保护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CoT、SRAP和SSR 3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收集于全国15个地区的220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 【目的】深入解析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辣椒种质资源的引进、保护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CoT、SRAP和SSR 3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收集于全国15个地区的220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6个SCoT标记分别扩增出1-4条条带,14个SRAP标记分别扩增出2-4条条带,3个SSR标记分别扩增出2-5条条带,且所有标记均表现出100%的多态性条带百分比。进一步分析发现,SSR标记的平均多态性信息指数(PIC)最高,达到0.77,显著高于SCoT(0.55)和SRAP(0.55),表明SSR标记在遗传多态性检测中更具优势,其中,HpmsE088为最优SSR标记。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15个地区的种质划分为两大类群(Group 1和Group 2),其中Group 1包含中国四川、中国辽宁、中国新疆、中国山东、中国宁夏和中国湖南的种质,Group 2则包括中国(云南、江苏、河南、甘肃、北京和安徽)、荷兰、日本和美国的种质。此外,83.2%的种质表现出较高的纯合性。果形特征与聚类分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Group 1中线形果实的辣椒种质比例显著高于Group 2,而所有短牛角形果实的辣椒种质均被归入Group 2。【结论】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的辣椒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根据遗传信息主要可以被划分为2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遗传多样性 SCoT标记 SRAP标记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花菜KASP标记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振超 陶美奇 +4 位作者 潘永飞 孙国胜 王传友 安林海 戴忠良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21,I0003-I0005,共12页
为提高青花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平,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开发了70组KASP标记,并采用KASP检测平台对43份青花菜试验材料进行分型,根据分型结果筛选出分型效果好、多态性高的标记,用于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关系确定和纯度鉴定。结果表... 为提高青花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平,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开发了70组KASP标记,并采用KASP检测平台对43份青花菜试验材料进行分型,根据分型结果筛选出分型效果好、多态性高的标记,用于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关系确定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70组KASP标记中,未分型成功有3个,未分型材料>5份有13个,多态性差的有6个,分型成功48个(成功率68.6%)。48个标记中,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0.30的标记有37个(占比77.08%),其中PIC值为0.37的标记数量最多,为11个,0.38的标记有3个。将48个标记的分型结果转化为二元编码数据,获得了43份青花菜育种材料的SNP-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发现,Br05与其他材料的遗传关系较远;Br12和Br19、Br33和Br34之间遗传系数均为100,Br14和Br32的遗传系数为99,表明两两间为同一株系的可能性大,这与在田间的表型观察结果基本一致。10组标记对30株Br19的一致性进行鉴定,发现纯度值区间为83.3%~96.7%,说明Br19株系间存在差异;采用10组标记对亲本Br19、Br35和杂交种F1(Br19×Br35)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有5个标记(SNP07、SNP09、SNP10、SNP11和SNP19)在三者间的分型结果不同,可用于杂交制种田F1(Br19×Br35)种子纯度鉴定。本研究结果对青花菜种质资源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新品种保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指纹图谱 纯度鉴定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类固醇激素与肺结核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颖乔 李燕 徐旭燕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基线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DHEA)]和免疫内分泌标志物与肺结核(PTB)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招募了76例PTB患者和78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比... 目的探讨基线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DHEA)]和免疫内分泌标志物与肺结核(PTB)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招募了76例PTB患者和78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健康者、PTB患者的血浆sTREM-1水平,并分析血浆s TREM-1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和干扰素(IFN)-γ、红细胞沉降率(ESR)、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DHEA)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炎性转录物(IL-6、IFN-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TB患者中sTREM-1、CRP、ESR、IL-6、IFN-γ、皮质醇、皮质醇/DHEA显著升高(P<0.05),而DHEA显著降低(P<0.05)。且重度PTB组sTREM-1、ESR水平高于轻、中度PTB组。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在所有患者中,s TREM与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只有在重度PTB患者中,sTREM-1与皮质醇/DHEA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DHE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sTREM-1水平较高可能是导致PTB患者晚期疾病特有的免疫内分泌失衡持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肺结核 重度肺结核 免疫内分泌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君子兰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20
作者 赵兴华 岳玲 +3 位作者 吴海红 李丹 冯秀丽 任溪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69,共7页
为理解君子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开发种质资源利用分析的分子标记,选取了6种君子兰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叶绿体基因组的精细拼接和高效组装及全面的基因注释。结果表明:花园、黄花、彩叶、沼泽、有茎和大花君子兰的叶绿体基... 为理解君子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开发种质资源利用分析的分子标记,选取了6种君子兰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叶绿体基因组的精细拼接和高效组装及全面的基因注释。结果表明:花园、黄花、彩叶、沼泽、有茎和大花君子兰的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58156、158112、157689、157130、157130、158149 bp和158114 bp,分别注释了130、130、133、128、128、133个基因。在花园、黄花、彩叶、沼泽、有茎和大花君子兰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鉴定出54、60、61、63、71个和61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在编码区中,ycf4-cemA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值最高(Pi=0.0152),以及rrn23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值大于0.0100,可视为多样性较高的基因。Rpl22基因在LSC(大单拷贝区)与IRb(反向重复区b)的交界处,6个种间仅存在1 bp的差异。ndhF基因跨越了IRb与SSC的边界区域,它们的序列差异仅有6 bp。其中花园君子兰、沼泽君子兰和有茎君子兰相同,而另外3种大花君子兰、黄花君子兰和彩叶君子兰相同,观察到2个差异性较大的基因(rpoC2和ycf2)和8个高变区(rps19-psbA、rps16-trnS-GCU、atpF-atpH、trnT-UGU-trnF-GAA、rps2-rpoC2、petA-psbL、trnI-CAU-ycf2、rps12-rrn16)。通过君子兰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可以利用差异性较大的基因和高变区域,以开发出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兰属 叶绿体 基因组 序列分析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