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R标记的54个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1
作者 帅正彬 孙悦 +4 位作者 郭江洪 张怡 黄志 孙勃 柴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7,285,共12页
【目的】为解析不同大蒜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并构建DNA指纹图谱。【方法】以54份大蒜种质为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SR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42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5.13... 【目的】为解析不同大蒜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并构建DNA指纹图谱。【方法】以54份大蒜种质为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SR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42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5.1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791;Shannon信息指数(I)在0.1453~0.6903之间,平均值为0.4359;基因多样性指数(H)变幅在0.0640~0.4971之间,平均值为0.2853,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4份大蒜在遗传相似系数0.63处被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7份种质;第二亚类仅包含3份种质;第三亚类包含44份种质,在遗传相似系数0.828分成了10个亚类。聚类结果与PCo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利用筛选的SSR引物构建了54份大蒜种质的指纹图谱二维码。【结论】结果为大蒜种质资源的鉴定、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烤后烟叶品种分子鉴定技术构建
2
作者 田震 李媛 +6 位作者 毛静静 任民 熊党安 张兴伟 殷瑜东 李少鹏 刘国祥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解决烤后烟叶DNA降解严重、难以满足后续分子鉴定要求的问题,综合考虑分子标记所需DNA的浓度、质量以及提取效率、成本和安全等因素,本文基于SLS法,以加样量、离心时间、水浴时间为处理,以DNA浓度和A_(260)/A_(280)为响应值,采用单因... 为解决烤后烟叶DNA降解严重、难以满足后续分子鉴定要求的问题,综合考虑分子标记所需DNA的浓度、质量以及提取效率、成本和安全等因素,本文基于SLS法,以加样量、离心时间、水浴时间为处理,以DNA浓度和A_(260)/A_(280)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模型确定烤后烟叶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加样量20 mg、离心时间10 min、水浴时间15 min,按照该方法提取的DNA浓度为588.16±27.09 ng/μL、A_(260)/A_(280)为1.75±0.03,与Design Expert 11软件预测结果相近,优化方法可靠。分子标记适用性检测结果表明,与优化前相比,以优化后SLS方法提取的DNA为模板,分别利用SSR、KASP引物进行PCR扩增后,毛细管电泳的目标片段出峰更明显,且KASP标记检测可得到明显的分型图,可用于不同品种烤后烟叶的SSR和KASP分子标记检测。优化后的SLS法及筛选出的13对SSR引物构建的烤后烟叶分子鉴定技术体系,可将供试的烤后烟叶品种进行有效区分,适用于烤后烟叶的品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后烟叶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响应面分析法 SSR KASP 分子鉴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ARTP诱变技术筛选降解秸秆能力强的黑木耳菌株
3
作者 韩闯 王凤利 +3 位作者 岳欣 赵彦姝 戴肖东 马庆芳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为获得高效降解秸秆的黑木耳菌株,采用ARTP诱变育种技术,以黑木耳黑威15号菌株的原生质体为诱变材料,共得到134株诱变菌株。通过拮抗试验筛选到84株突变菌株,然后进行刚果红染色和胞外降解酶活性测定试验,最后筛选出纤维素降解能力优于... 为获得高效降解秸秆的黑木耳菌株,采用ARTP诱变育种技术,以黑木耳黑威15号菌株的原生质体为诱变材料,共得到134株诱变菌株。通过拮抗试验筛选到84株突变菌株,然后进行刚果红染色和胞外降解酶活性测定试验,最后筛选出纤维素降解能力优于出发菌株的正突变菌株3株(26、119和134)。通过ISSR分子标记试验,结果显示,这3个菌株与母本均存在遗传差异。研究结果对高效降解秸秆的黑木耳新品种选育以及栽培基质创新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ARTP诱变 胞外酶 I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SSR位点分析及其多态性引物筛选
4
作者 强强 畅引东 +2 位作者 孙瑛健 贾仡伟 张作刚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8-446,共9页
【目的】探究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信息特征,并筛选和验证其多态性引物,为后续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ISA软件对已有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序列进行... 【目的】探究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信息特征,并筛选和验证其多态性引物,为后续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ISA软件对已有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序列进行SSR位点检索;采用Primer 3.0设计SSR引物,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SSR多态性引物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在玉米大斑病菌30条染色体基因组中共搜索到12046个SSR位点,SSR位点平均密度为276.9个·Mb^(-1)。其中:三核苷酸重复型SSR最多,占总SSR数量的31.38%;五核苷酸重复型SSR最少,占总SSR数量的2.10%。全基因组中共检测到203种碱基重复类型,其中,C/G重复类型最多,SSR位点数量为2299个,占比19.09%,AC/GT次之(1669个,占比13.86%)。SSR位点的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5~16次,占总SSR数量的91.38%;重复10次的SSR位点数量最多,占总SSR数量的18.40%;SSR长度范围为10~300 bp,其中,10~20 bp占比最多,占总SSR数量的72.12%。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78对引物中筛选出25对扩增性好且多态性高的SSR引物。【结论】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含有丰富的SSR位点,具有开发多态性SSR引物的潜力;筛选的25对扩增性好且多态性高的SSR引物可用于后续玉米大斑病菌的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图谱构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基因组 简单重复序列 分子标记 多态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尾草属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与分子标记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江转转 陈红 +1 位作者 鲍红艳 代雨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2,共8页
【目的】利用4种已发布的狼尾草属Pennisetum植物叶绿体基因序列,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并开发相应的分子标记,为狼尾草属植物的进化及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新的观点。【方法】基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已发布的4种狼尾草... 【目的】利用4种已发布的狼尾草属Pennisetum植物叶绿体基因序列,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并开发相应的分子标记,为狼尾草属植物的进化及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新的观点。【方法】基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已发布的4种狼尾草属叶绿体完整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重复序列、密码子偏好性、多态性、共线性并开发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结果】4种狼尾草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及GC含量都较为接近且密码子偏倚程度不高;边界扩张分析显示各区域间收缩不显著;共线性分析表明4种狼尾草植物的种间共线性较强;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白草P.flaccidum和御谷P.glaucum、象草P.purpureum和狼尾草P.alopecuroides的亲缘关系最近。5对SSR分子标记在狼尾草属植物中有较高的实用性,引物SSR2是御谷和狼尾草的特异性引物,引物SSR5是御谷的特异性引物。SSR1、SSR3和SSR4在4种狼尾草属植物中显示出较高的保守性,SSR1的种间保守性最高。【结论】4种狼尾草叶绿体基因组较为保守,且白草与御谷、象草与狼尾草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同时引物SSR2是御谷和狼尾草的特异性引物,引物SSR5是御谷的特异性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尾草属 叶绿体基因组 分子标记 简单重复序列(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羊肚菌黑色栽培种与黄色非栽培种间杂交高产菌株
6
作者 廖武俊 钟啟萍 +2 位作者 李荣光 霍达 霍光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59,共11页
【目的】目前限制江西地区羊肚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产量低、高产难重复及优质菌种少,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菌种。本研究旨在选育适合江西本土栽培的高产羊肚菌新菌株。【方法】根据遗传与环境互作理论,有针对性的选择江西本土采... 【目的】目前限制江西地区羊肚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产量低、高产难重复及优质菌种少,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菌种。本研究旨在选育适合江西本土栽培的高产羊肚菌新菌株。【方法】根据遗传与环境互作理论,有针对性的选择江西本土采集到的野生黄色羊肚菌JFRL01-161和在江西鹰潭地区商业栽培的梯棱羊肚菌JFRL01-107、六妹羊肚菌JFRL01-217作为原始菌种,通过20 g/L溶壁酶+10 g/L蜗牛酶组成的复合酶溶解细胞壁制取原生质体,再通过高温和紫外双灭活获得2种灭活原生质体,将不同灭活的原生质体进行两两融合获得融合子。对得到的融合子进行拮抗试验,栽培品比以及区间简单重复序列标记(ISSR)鉴定确定种源关系。【结果】经原生质体融合共获得融合菌株16株,即A11、A37、A39、B7、B12、B17、B18、B25、B26、B29、C1、C2、C5、C6、C11和C12;其中菌株A11、A37、A39和B18出菇并形成产量,特别是融合菌株A11产量达到351.90g/m^(2),显著高于亲本JFRL01-107产量264.51g/m^(2),年度重复栽培验证试验确认A11产量可达527.8g/m^(2),亲本JFRL01-107产量为262.4 g/m^(2)。非加权算数平均聚类系统发生树(UPGMA)显示A11分别与亲本JFRL01-161(相似水平系数0.24)和JFRL01-107(相似系数水平0.696)处于不同分支,证明融合菌株A11是不同于两亲本的新菌株。【结论】融合菌株A11产量显著高于亲本,经过重复栽培试验确认其种质稳定,经ISSR确定是不同于亲本的菌株,因此融合菌株A11可作为适应江西本土栽培的高产羊肚菌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高产羊肚菌新菌株A11 紫外和热双灭活 原生质体融合 区间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青梅品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7
作者 李刘敏 王雪颖 +3 位作者 沈孝鑫 滕诗羽 胡晓波 陈发兴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1,共9页
为解决青梅品种群品种混淆杂乱、遗传关系复杂难辨的问题,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永泰、仙游、秀屿以及诏安4个地区的11个青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22条多态性... 为解决青梅品种群品种混淆杂乱、遗传关系复杂难辨的问题,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永泰、仙游、秀屿以及诏安4个地区的11个青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22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得到91个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2个,占79.12%。Popgene软件分析结果表明,11个青梅品种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2576,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为1.4257,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3933。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青梅品种可以分为3大类,第一大类包括‘灯架山1号’‘灯架山2号’‘小喜村3号’和‘白粉梅’;第二大类包括‘小喜村1号’‘小喜村2号’‘红梅’‘大水梅’‘青梅1号梨子叶’和‘翁种’;第三大类只有‘原生种’1个品种。11个青梅品种的遗传一致度为0.6154~0.8242,遗传距离为0.1934~0.4855。福建永泰‘小喜村1号’和‘小喜村2号’的遗传一致度最高,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福建永泰‘灯架山1号’与福建诏安元山‘大水梅’的遗传一致度最低,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 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197份谷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8
作者 温蕊 赵雅杰 +2 位作者 贾祎明 金晓蕾 张永虎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0-990,共11页
通过分析197份谷子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拓展谷子种质创新利用途径,加快育种进程。利用筛选出的12对引物对197份谷子种质进行分子标记试验,分析谷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分化关系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谷子种质中共检测到... 通过分析197份谷子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拓展谷子种质创新利用途径,加快育种进程。利用筛选出的12对引物对197份谷子种质进行分子标记试验,分析谷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分化关系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谷子种质中共检测到173个等位基因(N_(a)),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14.417个;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平均为1.621,其中7对引物达到1.5以上;PIC平均值为0.628,8对引物具有高度多态性(PIC>0.5)。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197份谷子种质的群体间变异为12.0%,群体内变异达88.0%。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034~0.756,均值为0.141。PCoA分析将197份谷子种质分为四大类。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分别可以解释总变量的23.08%和20.33%。选用的12对引物能很好地反映谷子种质的遗传多样性(PIC>0.5);197份谷子种质群体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F_(st)=0.141)和广泛的基因交流(N m=3.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基因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Gossypium arboreum L. collected in China 被引量:2
9
作者 JIA Yinhua PAN Zhaoe +5 位作者 HE Shoupu GONG Wenfang GENG Xiaoli PANG Baoyin WANG Liru DU Xiongming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Background: Gossypium arboreum is a diploid species cultivated in the Old World. It possesses favorable characters that are valuable for developing superior cotton cultivars.Method: A set of 197 Gossypium arboreum acc... Background: Gossypium arboreum is a diploid species cultivated in the Old World. It possesses favorable characters that are valuable for developing superior cotton cultivars.Method: A set of 197 Gossypium arboreum accessions were genotyped using 80 genome-wide SSR markers to establish patterns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These access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major G. arboreum growing areas in China. A total of 255 alleles across 80 marker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Results: Three subgroups were found using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corresponding to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North China, and Southwest China zones of G.arboreum growing areas in China. Average genetic distance and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value of G. arboreum population were 0.34 and 0.47,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high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G. arboreum germplasm pool.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sults concurred with the subgroups identified by Structure analysis with a few exceptions. Variations among and within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to be 13.61% and 86.39%,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information regarding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from this study is useful for genetic and genomic analysis and systematic utilization of economically important traits in G. arbore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ssypium arboreum L. Population structure Genetic diversity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mark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PCR体系鉴别樟芝单核体交配型
10
作者 李晓晖 盖舒萍 +5 位作者 汪雯翰 琚建伟 张守兵 丁保安 李燕 贾薇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樟芝单核体,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进行鉴定,采用14个引物对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进行多态性扩增,筛选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樟芝... 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樟芝单核体,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进行鉴定,采用14个引物对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进行多态性扩增,筛选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樟芝单核体的交配型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31个樟芝单核体,经ITS序列分析确定获得的单核体为樟芝。以单核体S2、S10、S14、S27的DNA为模板,对14条I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得到4个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P7、P9、P21、P25用于交配型鉴定。单核体S9和S25为同一交配型,两者与S2为不同交配型,通过镜检进一步验证S9、S25可以与S2形成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株。该方法可明显缩短樟芝单核体交配型的鉴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单核体 交配型 ISSR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与农艺性状对三七集团选择群体的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满桥 王前 +6 位作者 李葵秀 俎峰 陈中坚 王勇 魏富刚 杨生超 刘冠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3-1684,共12页
三七为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和繁育周期长,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低,但群体内单株间表型变异大,人参皂苷含量差异尤为明显。本研究根据三七中5种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含量构建了1... 三七为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和繁育周期长,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低,但群体内单株间表型变异大,人参皂苷含量差异尤为明显。本研究根据三七中5种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含量构建了11份集团群体(SL1~SL11),对当代和第一代集团群体人参皂苷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基于三七基因组,使用MISA软件进行全基因组水平SSR标记开发,鉴定到255239个SSR标记,筛选出17对多态性SSR标记。使用SSR标记对第一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11份第一代集团群体观察杂合度Ho较高(0.4583~0.6042),遗传分化程度低(Fst=0.0447),且具有较高基因流(Nm=11.6189);第一代群体间总皂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三七皂苷R1变异系数高于总皂苷和其他单体皂苷,且群体SL8三七皂苷R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综上,本研究以皂苷含量为目标性状构建了高皂苷含量的集团群体,并利用SSR标记评价了群体遗传多样性,构建的三七皂苷R1高含量群体可作为后续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集团群体 SSR标记 人参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顶苦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天文 王静 +5 位作者 李炯 徐彬其 程蛟文 洪宇 曹毅 崔竣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为实现对大顶苦瓜种质的快速精准鉴定,以包含主栽品种在内的26份大顶苦瓜种质为材料,通过筛选高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核心标记,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在苦瓜基因组6种SSR基序单元类型中... 为实现对大顶苦瓜种质的快速精准鉴定,以包含主栽品种在内的26份大顶苦瓜种质为材料,通过筛选高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核心标记,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在苦瓜基因组6种SSR基序单元类型中,二核苷酸SSR标记的多态性最好,适用于进一步从中筛选苦瓜SSR核心标记。在遗传相似系数0.80处,40个SSR标记将26份大顶苦瓜种质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18份种质,果形以短圆锥形为主;第二类群包含5份种质,果形以长圆锥形为主;第三类群包含3份种质,其果形与大顶苦瓜相似,但含有非大顶苦瓜种质背景。利用MC05_69594、MC04_50530、MC06_87314和MC10_146038这4个SSR核心标记可对26份大顶苦瓜种质进行有效鉴定,并为每份大顶苦瓜种质建立独特的QR编码指纹图谱,其中,1号大顶和3号大顶疑为相似材料。构建的大顶苦瓜指纹图谱可以为大顶苦瓜种质鉴定与育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顶苦瓜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鉴定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芹SSR分子标记开发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啸林 陈丹 +3 位作者 况勇 徐文娟 黄然 甘德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5-1296,共12页
水芹是伞形科水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蔬菜作物。在中国,水芹的种植区域十分广泛,然而目前对其种质资源的鉴定、培育及遗传信息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溧阳白芹基因组开发水芹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分析55份水... 水芹是伞形科水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蔬菜作物。在中国,水芹的种植区域十分广泛,然而目前对其种质资源的鉴定、培育及遗传信息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溧阳白芹基因组开发水芹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分析55份水芹的遗传多样性并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用SSR扩增条带数据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共鉴定到325699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SSR重复单元、二核苷酸SSR重复单元、三核苷酸SSR重复单元、四核苷酸SSR重复单元、五核苷酸SSR重复单元、六核苷酸SSR重复单元的出现频率分别为33.94%、54.62%、9.31%、1.66%、0.17%、0.29%,其中二核苷酸SSR重复单元数最多,有177887个,且A/T(占比为29.98%)和AT/AT(占比为35.70%)是较丰富的重复类型。UPGMA分析结果表明,33对高多态性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0.25]可将55份水芹材料分为4组。利用筛选出的4对引物(Oj-084、Oj-110、Oj-112、Oj-156)可以将55份水芹材料完全区分开,并且可构建指纹图谱。研究结果可为水芹种质资源鉴定、保护及分子遗传育种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 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分子标记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若丁 钟鹏 +8 位作者 王建丽 高海娟 孙蕊 李伟 徐艳霞 杨曌 李莎莎 王晓龙 刘丽 《饲料博览》 CAS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SSR简单重复序列也称微卫星DNA,是由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分析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简要介绍了SSR分子标记的原理,分析了SSR分子标记在玉米的种质资源、品种纯度鉴定、真伪鉴定、遗传多样性、种质性状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研究表明:能... SSR简单重复序列也称微卫星DNA,是由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分析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简要介绍了SSR分子标记的原理,分析了SSR分子标记在玉米的种质资源、品种纯度鉴定、真伪鉴定、遗传多样性、种质性状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研究表明:能够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玉米的品种纯度鉴定、真伪性鉴定、遗传结构、亲缘关系、优劣群体的划分、种质性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能为以后研究玉米的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定位和种质资源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分子标记 玉米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萼猕猴桃多样性分析及其性别鉴定
15
作者 莫沙 石深深 +3 位作者 田洁 朱佳慧 王仁才 罗飞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82-2194,共13页
[目的]对萼猕猴桃是一种新型耐涝营养系砧木,生产中发现雄株作为砧木效果更好,其种质多样性分析可为选育雄性耐涝对萼猕猴桃砧木提供参考。[方法]以62份对萼猕猴桃种质为材料,根据表型性状及7个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基因型进行多样性分... [目的]对萼猕猴桃是一种新型耐涝营养系砧木,生产中发现雄株作为砧木效果更好,其种质多样性分析可为选育雄性耐涝对萼猕猴桃砧木提供参考。[方法]以62份对萼猕猴桃种质为材料,根据表型性状及7个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基因型进行多样性分析;同时使用性别相关分子标记进行性别鉴定,并观察其中开花的34份对萼猕猴桃的花朵形态以验证标记鉴定结果。[结果]所用62份对萼猕猴桃种质在7个SSR标记位点上共扩增出6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9.8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18,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26,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值分别为0.994和0.686。性别相关标记共鉴定出雌株18份,雄株43份;根据34份单株的花器官形态鉴定,发现有13份雌株和21份雄株(标记鉴定结果为9份雌株和25份雄株),标记与表型鉴定的一致性为79.14%。[结论]62份对萼猕猴桃种质多样性丰富,结合植株表型性状和DNA标记基因型可有效地鉴定对萼猕猴桃种质,可为进一步选育优良对萼猕猴桃雄性营养系砧木提供工具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萼猕猴桃 SSR 毛细管电泳 聚类分析 性别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开花期耐旱性差异及改良 被引量:41
16
作者 李新海 高根来 +3 位作者 梁晓玲 袁力行 李明顺 张世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5-600,共6页
通过对 37份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两年的开花期耐旱性鉴定 ,筛选出耐旱系 12份 (K2 2、SH15、X178、P138、中自 0 1、中自 4 5 1、金黄 96 B、齐 319、旱 2 3、东 91、临京 11、CA15 6 )。在干旱胁迫下 ,果穗吐丝延迟 ,雌雄开花间隔增大 ... 通过对 37份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两年的开花期耐旱性鉴定 ,筛选出耐旱系 12份 (K2 2、SH15、X178、P138、中自 0 1、中自 4 5 1、金黄 96 B、齐 319、旱 2 3、东 91、临京 11、CA15 6 )。在干旱胁迫下 ,果穗吐丝延迟 ,雌雄开花间隔增大 ,结穗率下降 ,籽粒产量严重降低 ;雌雄开花间隔天数和结穗率与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是可供耐旱性选择利用的指示性状。用 SSR标记研究了 38份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4 7对 SSR引物共检测出 15 6个等位基因变异 ,将供试自交系划为 6个类群。 9份耐旱系分散于 4个类群 (B、C、E、F) ,其中 E群被鉴定为耐旱种质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开花期 耐旱性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5
17
作者 赵庆勇 朱镇 +4 位作者 张亚东 赵凌 陈涛 张巧凤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30个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按照NCⅡ设计获得的200个杂交组合主要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探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6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85条多态性片...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30个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按照NCⅡ设计获得的200个杂交组合主要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探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6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85条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2.9条,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值)变化范围为0.064~0.844,平均为0.380。以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为原始数据,按UPGMA聚类方法将30个亲本材料划分为7大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关系基本相符。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性状平均值的相关除每穗总粒数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介于-0.361~0.359,说明分子标记可用于水稻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但相关程度还不足以预测产量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微卫星标记 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SSR标记划分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被引量:52
18
作者 番兴明 张世煌 +2 位作者 谭静 李明顺 李新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利用 SSR标记技术对 18个优质蛋白玉米 (QPM)自交系和 4个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普通玉米标准测验种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研究热带、亚热带 QPM与温带玉米自交系之间的遗传关系。从 70对引物中筛选出 39对扩增谱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 利用 SSR标记技术对 18个优质蛋白玉米 (QPM)自交系和 4个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普通玉米标准测验种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研究热带、亚热带 QPM与温带玉米自交系之间的遗传关系。从 70对引物中筛选出 39对扩增谱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 SSR引物 ,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 134个等位基因变异 ,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 0 .5 5。根据扩增谱带建立 0、 1型数据 ,计算 2 2个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值 ,然后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的 18个 QPM自交系可划分为 5群 :第一群与旅大红骨种质的遗传距离较近 ,包括 CML 14 9、 CA339、 CML 15 4、长 6 31/o2、中系 0 96 /o2、CML 16 6和 CML 16 4。第二群接近四平头种质 ,包括 CML 14 0、 YML 2 3、 YML 2 9和 CML 194。第三群接近瑞得种质 ,包括忻 910 1/o2和齐 2 0 5。第四群与兰卡斯特种质的距离较近 ,包括 YML 12和 YML 10 2。第五群与四个主要杂种优势类群的距离都比较远 ,包括 CML 14 7、 CML 16 1和 CML 171。 SSR标记划群与田间产量配合力划分结果及系谱分析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蛋白玉米 自交系 杂种优势 遗传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主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研究 被引量:50
19
作者 张志清 郑有良 +4 位作者 魏育明 吴卫 周永红 刘登才 兰秀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9,共5页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 (SSR)对四川省近 5 0年以来年推广面积达 6 6 70 0 hm2 (10 0万亩 )以上的 4 0个主栽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在小麦全基因组 4 2条染色体臂上的 4 6个 SSR位点上 30个 SSR位点 (6 5 .2 2 % )具...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 (SSR)对四川省近 5 0年以来年推广面积达 6 6 70 0 hm2 (10 0万亩 )以上的 4 0个主栽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在小麦全基因组 4 2条染色体臂上的 4 6个 SSR位点上 30个 SSR位点 (6 5 .2 2 % )具有多态性。这 4 6个位点共检测到 110个等位变异 ,每个 SSR位点能检测到 1~ 8个 ,平均为 2 .4个。聚类分析表明 ,SSR标记能将 4 0个品种相互区分开。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 (GS)变幅为 0 .4 5 1~ 0 .76 7,平均 GS值为0 .6 0 1。据此认为 ,SSR标记揭示出四川主栽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年代间 GS值变化趋势分析表明 ,2 0世纪 70年代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品种 遗传多样性 小麦 SSR标记 遗传相似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微卫星序列的频率和分布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成云 李进斌 +2 位作者 周晓罡 董爱荣 许明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利用已经公布的稻瘟病菌基因组测序结果 ,对该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 (SSR)的类型、大小及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已经公布的 37.89Mb的基因组序列中 ,共有 16 398个由 1~ 6个核苷酸为基序的SSR序列 (匹配值为80 % ) ,其总长度... 利用已经公布的稻瘟病菌基因组测序结果 ,对该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 (SSR)的类型、大小及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已经公布的 37.89Mb的基因组序列中 ,共有 16 398个由 1~ 6个核苷酸为基序的SSR序列 (匹配值为80 % ) ,其总长度占整个基因组碱基数的 0 .87% ,平均 2 .31kb碱基中就分布有 1个大于 15bp的SSR。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单碱基重复 ,达到 4 392个 ,其次为三碱基重复序列 (35 86个 ) ,五碱基重复序列 (344 2个 ) ,这 3种SSR总数达 114 2 0个 ,占SSR的 6 9.7%。数量最少的是二碱基重复序列 ,只有 6 80个。在整个基因组中的主要基序有A ,AG ,AC ,ACG ,AGC ,AAG ,GGC ,ACCT ,ATCC ,AAAG ,AAAAG ,AAAAT ,AAAAC ,AAAAAG ,AAAAAT和AACTAG。有的基序类型则完全没有出现。对不同超级连锁群的分析结果表明 ,各连锁群之间的SSR分布有一定差异 ,但总体上仍是较为均衡的。这些结果为稻瘟病菌的基因标记、群体结构研究、非编码区DNA序列的结构及功能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基因组 微卫星序列 频率 分布 遗传标记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