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tilizing the ozonation pathway for enhanced conversion of manganese dithionate to manganese dioxide from acid leaching solution:Insights into mechanism and kinetics
1
作者 QU Bing LI Teng +4 位作者 YANG Zheng-zheng REN Li-ping WANG Ying-wu WU Meng-qiang CHEN Si-b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340-1352,共13页
In response to the fact that the presence of manganese dithionate(MnS_(2)O_(6))leads to a series of adverse impacts,especially lower purity of manganese sulfate(MnSO_(4))and disruption of its recovery,advanced oxidati... In response to the fact that the presence of manganese dithionate(MnS_(2)O_(6))leads to a series of adverse impacts,especially lower purity of manganese sulfate(MnSO_(4))and disruption of its recovery,advanced oxidation methods such as ozonation system are used to manage MnS_(2)O_(6)in the leaching solution,replacing conventional methods.To ascertain the conversion rate and kinetics of MnS_(2)O_(6)during the ozonation process,we explor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removal rate,including ozone dosage,manganese dithionate concentration,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and reaction temperature.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of ozone(k)and activation energy(Ea)obtained from intermittent experimental data fitting,revealing a least-squares exponential conver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k and the MnS_(2)O_(6)removal amount,wherein an increase in the aforementioned factors led to an enhanced MnS_(2)O_(6)conversion rate,exceeding 99.3%.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ozone products propos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was summarized and proposed as follows:1)Mn^(2+)was directly oxidized to MnO_(2),and 2)SO_(4)2−was obtained by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S_(2)O_(6)^(2−)with HO•from O3 decomposition.According to the kinetics analysis,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and total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ozonation kinetics equation were 1.0×10^(23) s^(−1) and 177.28 kJ/mol,respectively.Overall,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O_(3) as an oxidizing agent can effectively facilitate MnS_(2)O_(6)disproportionation while preventing the release of the secondary pollutant,SO_(2)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ZONATION manganese dithionate manganese dioxide CONVERSION mechanism and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Method for Calcium Ions and Manganese Ions Based on MXenes Quantum Dots
2
作者 HUANG Wei ZHONG Shuang-yu +3 位作者 LI Chang LIN Chun-xiao RONG Ming-cong NIU Li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9-1899,共11页
Calcium ions(Ca^(2+))and manganese ions(Mn^(2+))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life activities and are key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drinking water.Developing highly sensitive,selective,and portabl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lcium ions(Ca^(2+))and manganese ions(Mn^(2+))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life activities and are key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drinking water.Developing highly sensitive,selective,and portabl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2+)and Mn^(2+)is significant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human health.In this paper,blue fluorescent Ti3C2 MXene-based quantum dots(MQDs,λ_(em)=445 nm)are prepared using Ti_(3)C_(2)MXene as the precursor.Through the chelation effect of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a blue and red dual-emission fluorescent probe,MQDs-EDTA-Eu^(3+)-DPA,was constructed.Herein,dipicolinic acid(DPA)acts as an absorbing ligand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red fluorescence of europium ions(Eu^(3+))at 616 nm through the“antenna effect”.The blue fluorescence of MQDs serves as an internal reference signal.High concentrations of Ca^(2+)can quench the red fluorescence of Eu^(3+)-DPA;Mn^(2+)can be excited to emit purple fluorescence at 380 nm after coordinating with DPA,red fluorescence of Eu^(3+)-DPA serves as the internal reference signal.Based on the above two fluorescence intensity changes,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2+)and Mn^(2+)are established.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IF_(616)/IF_(445))exhibit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Ca^(2+)in the range of 35-120μmol/L,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5.98μmol/L.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IF_(380)/IF_(616))shows good linearity with Mn^(2+)in the range of 0-14μmol/L,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8.6 nmol/L.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2+)and Mn^(2+)i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ineral water(Nongfu Spring,Ganten,and Evergrande),with recovery rates of 80.6%-117%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of 0.76%-4.6%.Additionally,by preparing MQD-based fluorescent test strips,visual detections of Ca^(2+)and Mn^(2+)are achieved.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MQDs in the field of visual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ions in water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ion manganese ion Ti3C2 MXene-based quantum dots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visual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配阴离子电荷测定实验--探索《无机化学实验》思政教学
3
作者 武瑞芳 张国梅 +2 位作者 王永钊 张彦 王松柏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0-856,共7页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因其基础性和先导性在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配阴离子电荷的测定”实验为例,通过拓展和优化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家爱国事迹、引入翻转课堂...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因其基础性和先导性在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配阴离子电荷的测定”实验为例,通过拓展和优化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家爱国事迹、引入翻转课堂+PBL融合教学模式以及关注和设计实验过程的方式,让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的同时,提升专业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以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贯穿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全过程,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思政教学 三草酸合铁()酸钾 电荷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国产SA-508-Ⅲ-1钢环境影响疲劳试验研究和预测模型开发
4
作者 沈睿 刘畅 +1 位作者 唐力晨 王秉熙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设备用国产SA-508 Gr.3 Cl.1低合金钢(简称SA-508-Ⅲ-1钢)进行室温和320℃空气环境,以及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获得国产SA-508-Ⅲ-1钢在空气环境下的疲劳寿命最佳拟合曲线(平均曲线)。在此... 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设备用国产SA-508 Gr.3 Cl.1低合金钢(简称SA-508-Ⅲ-1钢)进行室温和320℃空气环境,以及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获得国产SA-508-Ⅲ-1钢在空气环境下的疲劳寿命最佳拟合曲线(平均曲线)。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国产SA-508-Ⅲ-1钢在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疲劳性能的应变速率、温度和溶解氧含量等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获得各影响参数的影响函数方程。基于获得的各影响参数的函数方程,建立国产SA-508-Ⅲ-1钢的环境影响疲劳修正因子F_(en)预测模型。本文获得的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都位于95%置信度限值(10^(±2σ))范围内,验证了本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本文获得的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模型所预测的寿命相比,也都位于95%置信度限值(10^(±2σ))范围内,说明ANL模型可用于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预测。本文获得的国产SA-508-Ⅲ-1钢的环境影响疲劳预测模型与ANL模型相比,更适用于国产SA-508-Ⅲ-1钢的寿命预测,为国内第3代核电厂一回路设备考虑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影响的疲劳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厂 SA-508--1钢 环境影响疲劳 F_(en)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Ⅲ算法优化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去除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钟炜 朱宝乐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为解决现有低影响开发(LID)设施不足以应对目前城市内涝频发及雨水径流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优化布设城市LID设施的算法。在经济成本有限的基础上,以径流控制率和污染物综合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径流系数和LID设施布设面积为... 为解决现有低影响开发(LID)设施不足以应对目前城市内涝频发及雨水径流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优化布设城市LID设施的算法。在经济成本有限的基础上,以径流控制率和污染物综合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径流系数和LID设施布设面积为约束条件构建NSGA-Ⅲ算法,该算法能有效获得多个最优的LID设施布设方案,再通过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方法确定优化目标的优先级,获得污染物综合去除率最大的LID设施布设方案。以北方某城市为例,取1、5、30、50年重现期的降雨过程,使用SWMM模型模拟并评估优化方案的效果,优化后的LID布设方案可使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以上,雨水峰值流量削减31.8%~66.9%;与现有LID布设方案相比,雨水峰值流量削减12.6%~34.4%,径流量峰值出现明显延后。优化后LID设施布设方案可使研究区域各类污染物的综合削减率均超过70%,对比现有LID布设方案污染物削减41.6%~71.0%。构建的优化算法可为海绵城市规划布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污染 低影响开发设施 NSGA-算法 偏好顺序结构评估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hrpF基因功能分析
6
作者 喻群芳 张贺 +2 位作者 漆艳香 曾凡云 蒲金基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4期38-45,共8页
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引起的芒果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中的hrpF基因的功能,通过构建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菌株XcmL5的hrpF基因... 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引起的芒果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中的hrpF基因的功能,通过构建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菌株XcmL5的hrpF基因缺失突变体及互补菌株,研究了该基因对病原菌致病力、烟草过敏性反应、运动能力及T3SS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hrpF基因缺失显著降低了病原菌在芒果上的致病力,而互补菌株则恢复了致病力。hrpF基因的缺失对病原菌在烟草上引起过敏性反应的能力无显著影响;该基因缺失导致病原菌运动能力下降,但对生长能力无显著影响。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rpF基因缺失后,T3SS相关基因hrpB1、hpa2表达下调,hrcJ、hrcD、hpaP表达上调,而趋化性基因cheA、cheY表达显著下降,鞭毛基因fliQ、fliP表达显著增强。该研究揭示了hrpF基因在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深入解析该病害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 hrpF基因 型分泌系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细胞数量不足的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结节恶性风险评估及原因分析
7
作者 虞红珍 李明 +5 位作者 解翔 蓝晓锋 徐天宇 黄山 王弦 冯振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 探讨仅因滤泡细胞数量不足产生的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诊断的发生率、恶性风险度(risk of malignancy, ROM);并从超声与组织结构角度分析其细胞量不足与结节结构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 目的 探讨仅因滤泡细胞数量不足产生的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诊断的发生率、恶性风险度(risk of malignancy, ROM);并从超声与组织结构角度分析其细胞量不足与结节结构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临床资料,复阅仅因滤泡细胞数量不足的BethesdaⅠ/Ⅲ类结节纳入分析,以BRAF V600E(+)或术后病理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为恶性标准,统计此二类诊断的发生率、ROM值;并配对细胞量充足的BethesdaⅡ/Ⅵ类结节作为对照组资料,对比分析两组超声特征及病理组织图像。结果 甲状腺结节BethesdaⅠ/Ⅲ类病例数、发生率及ROM值分别为39/160、3.3%/13.5%、38.5%/59.4%。其中C-TIRADS≥4b结节发生率、ROM值(22.4%、67.6%)均高于C-TIRADS≤4a类结节(12.7%、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细胞量充足的BethesdaⅡ/Ⅵ类结节相比,BethesdaⅠ/Ⅲ类结节与结节过小(最大径<5 mm)、垂直位生长(纵横比≥1)及乏血供(无或少血流信号)呈显著相关性(r=0.131、-0.230、0.237,P=0.008、<0.001、<0.001);与病理组织结构的间质弥漫显著纤维化、实质/间质构成比低(约1∶1)显著相关性(r=-0.269、-0.396,P=0.019、<0.001)。结论 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结节ROM值高,BRAF V600E检测是有效的补充辅助诊断工具;当结节过小、垂直位生长、乏血供更易出现细胞量不足的BethesdaⅠ/Ⅲ类诊断,推测与病理组织结构的间质弥漫显著纤维化而实质/间质构成比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细胞数量不足 恶性风险度 BethesdaⅠ/类诊断 C-TIRADS BRAF V600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催化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制备聚酯
8
作者 宋昭峥 李思漩 +4 位作者 李晓双 李鹏 胡君航 戴鑫 蒋庆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为解铁系配合物中心金属电子环境和空间结构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胺基桥联垂臂结构和苯酚取代基,合成一系列以胺基双酚为骨架的FeⅢ配合物,同时考察以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为催化剂,双(三苯基膦)氯化胺等物质为助催化剂组成二元... 为解铁系配合物中心金属电子环境和空间结构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胺基桥联垂臂结构和苯酚取代基,合成一系列以胺基双酚为骨架的FeⅢ配合物,同时考察以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为催化剂,双(三苯基膦)氯化胺等物质为助催化剂组成二元催化体系催化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反应,分析其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胺基桥联垂臂结构为丁基时,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展现出较好的催化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环己烷聚合性能,在110℃无溶剂下,转化频率可达到750 h-1,聚酯单元物质的量分数为98%,且对于不同种类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速率和单体浓度呈一级动力学反应,E a为110.21 kJ/mol;二元催化体系为分子间链引发,由于羧酸阴离子存在,抑制了配合物分子内的链引发环节,聚合产物中n(poly)较高,PA活化插入速度较快,CHO开环速度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酸酐 环氧化物 聚合 胺基双酚 铁系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菌中2个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的鉴定
9
作者 马建荣 余永红 +1 位作者 张源寅 张文彬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9-1087,共9页
【目的】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是引起马铃薯疮痂病的主要病原菌,研究其脂肪酸合成起始机制,可为开发马铃薯疮痂病高效绿色防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找到S.scabies基因组中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FabH... 【目的】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是引起马铃薯疮痂病的主要病原菌,研究其脂肪酸合成起始机制,可为开发马铃薯疮痂病高效绿色防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找到S.scabies基因组中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FabH)同源蛋白Sc FabH,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Sc fabH基因异体遗传互补茄科雷尔氏菌fabH突变株RsmH,并分析互补株的生长表型与脂肪酸组分;体外重建脂肪酸合成反应,并验证Sc FabH的催化活性;对不同细菌来源的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构建进化树。【结果】尽管S.scabies基因组标注了4个FabH,但仅Sc FabH1与已报道的FabH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只有Sc FabH1和Sc FabH2具有保守的催化活性位点(Cys-His-Asn);异体遗传互补实验证实,只有Sc fabH1和Sc fabH2能恢复RsmH菌株的正常生长,但2个互补株的脂肪酸组成有明显差异;体外试验也证实Sc FabH1和Sc FabH2都具有催化活性,但二者对底物选择性有差异;进化树分析显示Sc FabH1和Sc FabH2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推测Sc FabH1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Sc FabH2可能参与次级代谢过程。【结论】在S.scabies基因组中鉴定出2个具有催化活性的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FabH),而Sc FabH2为首次报道,其生物学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myces scabies 脂肪酸合成 3-酮脂酰ACP合成酶(Fab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区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及几何形位分析
10
作者 张鹏飞 王承隆 +1 位作者 蔡科 余路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3,共9页
为研究严寒区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与变形规律,从静力学角度出发,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板相互作用原理,建立精细化空间模型,分析梁体负温度梯度和梁体整体降温条件下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及轨道几何形位变化。结果表明:梁体负温度... 为研究严寒区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与变形规律,从静力学角度出发,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板相互作用原理,建立精细化空间模型,分析梁体负温度梯度和梁体整体降温条件下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及轨道几何形位变化。结果表明:梁体负温度梯度作用下,各结构产生显著的纵向拉应力,为防止凸台拉裂引起的结构失效,应加强对薄弱部位的观测和养护工作;梁体负温度梯度作用下,钢轨高低偏差最大值为4.833 mm,超过了安全限值;不同梁体降温荷载作用下轨距均变窄;负温度梯度作用下钢轨产生相向的横向变形,整体降温作用下钢轨向同侧变形,外侧钢轨横向位移较内侧大;各工况下轨距偏差最大为0.593 mm,水平高差最大值为0.067 mm,均未超过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区 温度荷载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 桥上无缝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sorⅢ型微乳液提升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机理研究
11
作者 吕伟 薛芳芳 +3 位作者 何思娴 张荣 王怡文 陈海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177,共8页
WinsorⅢ型微乳液驱是解决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动用程度低的有效手段,但针对WinsorⅢ型微乳液体系构建和提高采收率机理认识方面的研究欠缺。在模拟油藏条件下,通过对2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进行溶解性测试、油水界面张力测试和相行... WinsorⅢ型微乳液驱是解决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动用程度低的有效手段,但针对WinsorⅢ型微乳液体系构建和提高采收率机理认识方面的研究欠缺。在模拟油藏条件下,通过对2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进行溶解性测试、油水界面张力测试和相行为测试实验,构建出具有耐温耐盐性能的WinsorⅢ型微乳液体系。通过岩心驱替实验、接触角测试实验和可视化岩心驱替实验探究了其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可行性,并从润湿性改变和增溶乳化两方面分析其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醇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ST 982-B在质量分数为0.3%~0.5%时可构建WinsorⅢ型微乳液体系;②该微乳液体系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7.8%~9.7%;③该微乳液体系可有效改善岩石的润湿性,且体系增溶乳化后对油膜的“剥蚀”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 低渗透油藏 Winsor型微乳液 表面活性剂 提高采收率 润湿性 增溶乳化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CRTS Ⅲ型无砟轨道SCC灌注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12
作者 高亮 孙洪斌 +3 位作者 张广海 周会 郑小明 张红乾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2,共6页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已成为我国新建高铁主要采用的轨道结构型式,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为关键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轨道结构平顺性。为探究自密实混凝土流变参数对灌注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自密实...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已成为我国新建高铁主要采用的轨道结构型式,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为关键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轨道结构平顺性。为探究自密实混凝土流变参数对灌注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全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轨道结构的力学特性及其受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轨道板所受的上浮力和位移变化分为4个阶段;塑性黏度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注影响比屈服应力的影响更大;随着塑性黏度的增大,灌注时间、轨道板所受的上浮力、轨道板位移均呈现先减小再增大趋势;随着屈服强度的增大,灌注时间、轨道板所受的上浮力、轨道板位移均逐渐增大。为了控制灌注施工质量,自密实混凝土流变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为:屈服应力为45~65 Pa,塑性黏度为90~120 Pa·s。研究成果可为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材料和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型无砟轨道 自密实混凝土 流固耦合 灌注施工 流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单药及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伴有癌结节的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刘信 高广泽 崔红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78,共4页
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方案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伴有癌结节的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已行乙状结肠切除和直肠前切除术的81例伴有癌结节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 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方案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伴有癌结节的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已行乙状结肠切除和直肠前切除术的81例伴有癌结节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81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卡培他滨单药组(单药组,40例)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组(联合用药组,41例)。单药组第1天至第14天连续口服卡培他滨(1250 mg/m^(2)),2次/d。联合用药组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持续2 h;第1天至第14天连续口服卡培他滨(1000 mg/m^(2)),2次/d。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最多完成8个周期。收集2组5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12月。比较2组总生存时间,5年复发病例数和无复发生存率。结果显示,单药组总生存时间[(54.42±2.23)个月]和联合用药组[(55.03±1.73)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药组、联合用药组5年复发分别为5例和6例;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5%和85.3%,2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药组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低于联合用药组(P<0.05)。因此认为对于不能使用奥沙利铂进行辅助化疗的伴有癌结节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单药方案也可获得较好的预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方案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 癌结节 期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P507树脂对La(Ⅲ)和Zn(Ⅱ)的吸附行为研究
14
作者 刘帅峰 刘培 +5 位作者 来鹏飞 黄龙 郭浩然 冯伟航 聂华平 张小林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采用萃淋树脂吸附法提纯稀土时,稀土与非稀土杂质之间深度分离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静态法研究了CL-P507树脂对La^(3+)和Zn^(2+)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时间、料液pH、温度对CL-P507树脂吸附Zn^(2+)和La^(3+)的影响,分析了Zn^(... 采用萃淋树脂吸附法提纯稀土时,稀土与非稀土杂质之间深度分离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静态法研究了CL-P507树脂对La^(3+)和Zn^(2+)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时间、料液pH、温度对CL-P507树脂吸附Zn^(2+)和La^(3+)的影响,分析了Zn^(2+)和La^(3+)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探讨了Zn^(2+)和La^(3+)在吸附过程的分离迁移规律。结果表明:CL-P507树脂的磷酸功能基中的H^(+)会参与吸附反应,当料液pH=4.0、La^(3+)和Zn^(2+)吸附时间分别为8、15 min时均可达到吸附平衡,静态平衡吸附量分别达0.0989、0.1534 mmol/g;CL-P507树脂对La^(3+)、Zn^(2+)的吸附反应均为吸热过程,且均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受化学反应控制。研究结果可为稀土与非稀土杂质的深度分离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P507树脂 吸附 稀土 La() Z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羟基脲与Nd(Ⅲ)及Tb(Ⅲ)的配位化学研究
15
作者 陈少康 杨琪 +5 位作者 张士博 杨雅婷 周今 郝轩 杨素亮 田国新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91,共10页
4-羟基氨基脲(HSC,本文化学式或结构式中以HL表示)可在Purex流程中作为钚的还原剂使用。本文通过吸收光谱滴定法确定HSC与Nd(Ⅲ)在水溶液中可形成金属离子与配体比例为1∶1、1∶2、1∶3的3种配合物Nd(HL)^(3+)、Nd(HL)_(2)^(3+)和Nd(HL)... 4-羟基氨基脲(HSC,本文化学式或结构式中以HL表示)可在Purex流程中作为钚的还原剂使用。本文通过吸收光谱滴定法确定HSC与Nd(Ⅲ)在水溶液中可形成金属离子与配体比例为1∶1、1∶2、1∶3的3种配合物Nd(HL)^(3+)、Nd(HL)_(2)^(3+)和Nd(HL)_(3)^(3+),获得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通过电位滴定法对中性分子配位模式进行了验证。采用溶剂挥发方法分别制备了配体、质子化配体的高氯酸盐,以及配体与Nd(Ⅲ)、Tb(Ⅲ)的1∶3配合物(金属离子∶配体)的单晶,并采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方法测定其结构。在Nd(Ⅲ)和Tb(Ⅲ)配合物晶体中,HSC中性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以及肟基氧原子以螯合的形式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五元环配位构型。羰基氧原子和肟基氧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配位键键长比较的结果表明,晶体中Nd(HL)_(3)^(3+)配合物HSC分子配位肟基氧原子上的质子未发生解离。通过水溶液中配合物的吸收光谱、[Nd(H_(2)O)_(3)(HL)_(3)]·3ClO_(4)晶体漫反射光谱及其乙腈溶液吸收光谱的比较,结合[Tb(H_(2)O)_(3)(HL)_(3)]·3ClO_(4)晶体及其乙腈溶液的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的测定结果,可推测水溶液中HSC与Nd(Ⅲ)、Tb(Ⅲ)形成的配合物中肟基均不解离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氨基脲 Nd() Tb() 配位化学 单晶结构分析 荧光寿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Fe(Ⅲ)条件下MXene/PMS控制腐殖酸-镉复合污染
16
作者 任乐晨 徐一航 +8 位作者 陈龙雨 张旭东 鲁旭康 李杰 胡学伟 李晨 宋浩然 赵群 田森林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02-3110,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痕量Fe(Ⅲ)条件下,利用MXene/单过硫酸盐(PMS)体系同步控制HA-Cd复合污染方法.结果表明,腐殖酸存在下,过渡金属碳/氮氧化(MXene)材料对Cd^(2+)的吸附去除率从70%降低至48%,添加0.5μmol/L Fe(Ⅲ)和50μmol/L PMS能够将C...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痕量Fe(Ⅲ)条件下,利用MXene/单过硫酸盐(PMS)体系同步控制HA-Cd复合污染方法.结果表明,腐殖酸存在下,过渡金属碳/氮氧化(MXene)材料对Cd^(2+)的吸附去除率从70%降低至48%,添加0.5μmol/L Fe(Ⅲ)和50μmol/L PMS能够将Cd^(2+)的去除率提高到60%以上.PMS的添加量过多或不足均会抑制Cd^(2+)的去除.将Fe(Ⅲ)从1.0μmol/L降到0.3μmol/L会促进Cd^(2+)的去除.MXene材料的强还原性及其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触发了Fe(Ⅲ)/Fe(Ⅱ)循环并抑制了铁离子的水解,实现了中性条件下HA-Cd复合污染的高效去除.反应体系生成的活性物种主要为羟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在西江原水背景条件下,该技术保持了良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C2Tx Mxene CD 高级氧化 Fe() 过一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ghtGBM-NSGA-Ⅲ的盾构姿态多目标优化
17
作者 王祥 刘俊 +3 位作者 曹源 陈虹宇 肖宏笛 覃亚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137,共8页
为实现盾构机的姿态控制,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提出一种将LightGBM和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相结合的盾构姿态多目标优化方法。以贵阳地铁为例,选取25个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参数,通过LightGBM算法建立输入参数与盾构姿态... 为实现盾构机的姿态控制,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提出一种将LightGBM和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相结合的盾构姿态多目标优化方法。以贵阳地铁为例,选取25个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参数,通过LightGBM算法建立输入参数与盾构姿态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关系,并对输入参数进行重要性评价。以盾构姿态绝对值最小化为目标,建立LightGBM-NSGA-Ⅲ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所提出的优化原则,进行案例研究以测试所提出方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采用LightGBM算法对工程实测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的预测模型精度较高;通过研发的LightGBM-NSGA-Ⅲ盾构姿态多目标优化方法,盾构姿态的优化效果显著。提出的盾构姿态多目标优化方法可以为实际工程中的盾构姿态优化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姿态 多目标优化 影响因素 重要性评价 LightGBM NS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亲水取代基的手性salen-manganese(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英文)
18
作者 孙杨 唐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73,共6页
合成了两个新型的手性salen-manganese(Ⅲ)配合物,在分别以吡啶氮氧化物和醋酸铵为助催化剂的条件下,运用于催化茚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在水和二氯甲烷双相的反应体系中,得到了中等到良好的对映选择性以及可以接受的... 合成了两个新型的手性salen-manganese(Ⅲ)配合物,在分别以吡啶氮氧化物和醋酸铵为助催化剂的条件下,运用于催化茚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在水和二氯甲烷双相的反应体系中,得到了中等到良好的对映选择性以及可以接受的反应产率.由于在salen-manganese(Ⅲ)基体结构的5,5′位引入了亚甲胺基,因此,这两个环氧化催化剂可能具有某种相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环氧化 salen-manganese() 对映选择性 助催化剂 亲水取代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溶液中Mn(Ⅱ)/Mn(Ⅲ)电对的电化学氧化动力学研究
19
作者 赵艳茹 陈志萍 +3 位作者 杨晓峰 王高 朱鹏强 张玉莹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6-391,共6页
Mn(Ⅱ)/Mn(Ⅲ)反应在化学发光检测、有机合成以及液流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动力学特性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本研究采用计时电量法测定硫酸溶液中不同温度不同阶跃电位下Mn(Ⅱ)氧化为Mn(Ⅲ)的标准反应速率常数k0(4.67... Mn(Ⅱ)/Mn(Ⅲ)反应在化学发光检测、有机合成以及液流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动力学特性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本研究采用计时电量法测定硫酸溶液中不同温度不同阶跃电位下Mn(Ⅱ)氧化为Mn(Ⅲ)的标准反应速率常数k0(4.67×10^(-5)m·s^(-1)-7.712×10^(-5)m·s^(-1)),并进一步求得表观活化能(20.84 kJ·mol^(-1))。此研究不仅为Mn(Ⅱ)/Mn(Ⅲ)电对及类似反应的电化学氧化动力学提供了新的方法,还为Mn(Ⅲ)的可控制备积累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Ⅱ)/Mn() 计时电量法 扩散系数 反应速率常数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高角开牙合拔除下颌磨牙正畸治疗1例
20
作者 武川清 余兵 +2 位作者 张湘宜 任娅岚 刘亚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该文介绍1例成人骨性Ⅲ类高角开[牙合]病例,通过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并竖直第三磨牙,解除开,建立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及磨牙良好的尖窝咬合关系。
关键词 骨性类错[牙合] 高角 开[牙合] 拔除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