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maleic acid and vinyl acetate on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wder by pre-irradiation technique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Bowu WEI Rongmao +3 位作者 YU Ming DENG Bo LI Linfang LI Jingye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3-108,共6页
Binary monomers of maleic acid and vinyl acetate are grafted on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powder by pre-irradiation 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in emulsion solution. The co-grafting of binary monom... Binary monomers of maleic acid and vinyl acetate are grafted on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powder by pre-irradiation 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in emulsion solution. The co-grafting of binary monomers is successfully proved by FT-IR spectroscopy analysis. The influences of the absorbed dose,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monomers, and feed ratio of binary monomers on the degree of grafting are investigated. The thermal property of grafted PVDF powder wa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 (T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二氟乙烯 接枝共聚合 醋酸乙烯酯 碳粉末 马来酸 辐照技术 红外光谱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引发聚合制备P(AA-MA)高吸水性树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慧婷 杨莹 +2 位作者 李丽华 吴限 马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85,共5页
以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为聚合单体,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安息香异丙醚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辐射聚合法合成了P(AA-MA)高吸水树脂。讨论了AA中和度、MA氨化度、单体质量比、交联剂的使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 以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为聚合单体,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安息香异丙醚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辐射聚合法合成了P(AA-MA)高吸水树脂。讨论了AA中和度、MA氨化度、单体质量比、交联剂的使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对树脂的分子结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实验条件下所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中的最大吸水倍率为1112.5g/g,在0.9%盐水中的最大吸水倍率为100.8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紫外光引发 丙烯酸 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碱联合预处理稻秆制备木糖和葡萄糖
3
作者 方锴莉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6期103-105,109,共4页
以稻秆为原料,通过马来酸-碱联合预处理方法制备木糖和葡萄糖。在不同温度下比较了马来酸和硫酸对木糖回收率的影响,并对稻秆酸解后的残渣用碱脱木质素,最后进行纤维素酶水解,以释放葡萄糖。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50℃时,木糖的回收率最高,... 以稻秆为原料,通过马来酸-碱联合预处理方法制备木糖和葡萄糖。在不同温度下比较了马来酸和硫酸对木糖回收率的影响,并对稻秆酸解后的残渣用碱脱木质素,最后进行纤维素酶水解,以释放葡萄糖。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50℃时,木糖的回收率最高,达72.12%。对稻秆的马来酸预处理残渣进行酶解,其葡萄糖得率仅为39.12%;在80℃下用2%NaOH对残渣脱木素处理12 h,酶解葡萄糖得率可提高到8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 水解 稻秆 木糖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类高分子乳化剂的酸值测定
4
作者 叶辉 马平 +3 位作者 谭本岭 郝会娟 崔刚 范昊霖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GB/T 7304—2014测定结果为理论值,考察了甲醇-甲醇钠法、吡啶溶剂法和乙醇-甲苯溶剂法对聚异丁烯马来酸酐类高分子乳化剂(PIBSA-PME)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精确度为101.35%~103.40%,相对误差均小于... 以GB/T 7304—2014测定结果为理论值,考察了甲醇-甲醇钠法、吡啶溶剂法和乙醇-甲苯溶剂法对聚异丁烯马来酸酐类高分子乳化剂(PIBSA-PME)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精确度为101.35%~103.40%,相对误差均小于5%,在乙醇-甲苯法中选定混合溶剂V(甲苯)∶V(乙醇)为4∶6,混合溶剂用量100 mL时,PIBSA-PME的测定结果和GB/T 7304—2014一致,数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类高分子乳化剂 酸值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琥珀酸的合成条件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吕志芳 董伟 +2 位作者 夏明珠 雷武 王风云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共3页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 ,钨酸钠为催化剂 ,双氧水为氧化剂合成了环氧琥珀酸 ,并进行了红外、13 C核磁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对实验中影响环氧琥珀酸产率的主要因素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氢氧化钠用量进行了考察 ,得到了合成环氧琥...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 ,钨酸钠为催化剂 ,双氧水为氧化剂合成了环氧琥珀酸 ,并进行了红外、13 C核磁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对实验中影响环氧琥珀酸产率的主要因素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氢氧化钠用量进行了考察 ,得到了合成环氧琥珀酸的最佳工艺条件 :反应时间 1 .5h,反应温度 70℃ ,催化剂用量为马来酸酐用量的 1 % ( x ) ,氢氧化钠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琥珀酸 马来酸 合成条件 马来酸酐 钨酸钠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阻垢剂对硫酸钙结晶生长诱导期影响的动力学探讨 被引量:18
6
作者 朱志良 张冰如 +2 位作者 李继文 苏耀东 倪亚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用加晶种于过饱和溶液中的方法测定了硫酸钙晶体结晶生长的动力学过程 ,研究了 9种不同阻垢剂及实验条件变化对 Ca SO4· 2 H2 O结晶生长诱导期的影响 .研究表明 ,聚丙烯酸、马丙共聚物对硫酸钙晶体生长有良好的阻滞作用 ,这种阻滞... 用加晶种于过饱和溶液中的方法测定了硫酸钙晶体结晶生长的动力学过程 ,研究了 9种不同阻垢剂及实验条件变化对 Ca SO4· 2 H2 O结晶生长诱导期的影响 .研究表明 ,聚丙烯酸、马丙共聚物对硫酸钙晶体生长有良好的阻滞作用 ,这种阻滞作用随着溶液 p H上升而增强 ,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分子量较低的聚丙烯酸和马丙共聚物有更好的阻垢效果 .研究发现 ,阻垢的机理主要是阻垢剂对 Ca SO4· 2 H2 O晶种表面具有吸附作用 ,从而抑制了 Ca SO4· 2 H2 O的结晶生长 ,实验还证实了这种吸附作用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晶体生长 阻滞作用 阻垢剂 聚丙烯酸 马丙共聚物 水处理 除垢 水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淀粉及其制品中的顺丁烯二酸与顺丁烯二酸酐总含量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敦明 陈燕 +5 位作者 周爽 连英杰 陈鹭平 林立毅 周昱 黄志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24-1227,共4页
建立了测定淀粉及其制品中顺丁烯二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样品经50%(v/v)甲醇提取、碱性条件下水解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其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扫... 建立了测定淀粉及其制品中顺丁烯二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样品经50%(v/v)甲醇提取、碱性条件下水解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其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实验表明样品无明显的基质效应,添加水平为0.5~1 000mg/kg时,回收率为80.2%~115.3%,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12%;方法检出限(LOD)为0.1 mg/kg,定量限(LOQ)为0.5 mg/kg。该方法提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复性,已被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顺丁烯二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顺丁烯二酸 顺丁烯二酸酐 淀粉及其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勇强 石淑兰 +2 位作者 谢来苏 隆言泉 梁文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12期81-86,共6页
采用马来酸和富马酸作为改性剂,对影响强化松香性能的因素、改性反应机理以及强化松香的主要组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松香“改性度”的概念。“改性度”指标能直观地衡量松香的改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强化松香的酸值、皂化... 采用马来酸和富马酸作为改性剂,对影响强化松香性能的因素、改性反应机理以及强化松香的主要组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松香“改性度”的概念。“改性度”指标能直观地衡量松香的改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强化松香的酸值、皂化值以及软化点都随着加成量的提高而上升,基本上呈线性关系;②加成量为w=15%的马来松香和富马松香的改性度均为37%;③强化松香中具有紫外吸收的羰基含量均低于天然松香,在加成量相同的情况下,富马松香中具有紫外吸收的羰基含量比马来松香高20%左右;④与马来松香相比,在加成量相同的情况下,富马松香具有较低的软化点和皂化值,却具有较高的酸值,有利于改善强化松香胶和分散松香胶的质量。一般说来,强化松香的改性度宜控制在7%12%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松香 改性度 马来酸 富马酸 松香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马来酐为原料合成聚琥珀酰亚胺的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红健 赵新强 王延吉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3,共3页
对以马来酐为原料合成聚琥珀酰亚胺的两个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溴价测定法研究了胺化反应阶段反应物及产物各组分的变化情况,确定胺化反应阶段的产物组分主要是胺盐和酰胺。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对聚合反应阶段的热失重温度和失重量进行... 对以马来酐为原料合成聚琥珀酰亚胺的两个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溴价测定法研究了胺化反应阶段反应物及产物各组分的变化情况,确定胺化反应阶段的产物组分主要是胺盐和酰胺。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对聚合反应阶段的热失重温度和失重量进行了考察,认为该聚合反应过程应该属于加成聚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酐 聚琥珀酰亚胺 胺化反应 聚合反应 合成 原料 组分 反应机理 加成聚合 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包夹硅胶弱阳离子色谱柱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瑞琴 蒋生祥 +1 位作者 刘霞 陈立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用马来酸酐包夹硅基制备出一种新型弱阳离子色谱柱填料,它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可同时分离一价、二价金属阳离子。论述了固定相的制备条件。采用所制备的固定相对热电厂锅炉水样中的阳离子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弱阳离子 色谱柱填料 离子色谱 固定相 水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用苹果酸中的马来酸与富马酸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康乐 吴梧桐 +1 位作者 宋祥珍 高松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研究了反相HPLC法对药用苹果酸中杂质马来酸及富马酸进行同时测定的方法。使用C_18色谱柱,以pH值为2.1的硫酸溶液(约为0.005mol/L)作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苹果酸与马来酸的分离度在2.5以上,马... 研究了反相HPLC法对药用苹果酸中杂质马来酸及富马酸进行同时测定的方法。使用C_18色谱柱,以pH值为2.1的硫酸溶液(约为0.005mol/L)作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苹果酸与马来酸的分离度在2.5以上,马来酸与富马酸的分离度达7.0以上,所测杂质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均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 HPLC 马来酸 富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四元共聚物原油破乳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政生 樊星 +2 位作者 陈静 谢云峰 焦喜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5-1169,共5页
以聚醚多元醇(L64)、马来酸酐(MA)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马来酸聚醚酯(Ester-L64)。采用正交实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了考察,适宜的合成条件为:m(L64)∶m(MA)=1∶2、w(对甲苯磺酸)=1.8%(基于反应物总质量)、合成温度150℃、反应时... 以聚醚多元醇(L64)、马来酸酐(MA)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马来酸聚醚酯(Ester-L64)。采用正交实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了考察,适宜的合成条件为:m(L64)∶m(MA)=1∶2、w(对甲苯磺酸)=1.8%(基于反应物总质量)、合成温度150℃、反应时间8 h。Ester-L64、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MAA)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经自由基溶液聚合得到带疏水侧链的梳状结构的四元共聚物聚醚酯(DEMU-L64)破乳剂,考察了合成DEMU-L64的反应条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m(MMA)∶m(Ester-L64)=1∶3.0、m(St)∶m(Ester-L64)=1∶15、m(MAA)∶m(Ester-L64)=1∶35、w(BPO)=1.8%(基于单体总质量)、聚合温度130℃、反应时间6 h。采用FTIR和GPC方法分别对DEMU-L64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在适宜条件下合成的DEMU-L64对原油具有较好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醚 原油破乳剂 马来酸聚醚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四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浓度马来酸催化水解纤维素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琼 庄新姝 +2 位作者 余强 亓伟 袁振宏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4,共6页
将超低浓度马来酸应用于纤维素水解研究,对间歇条件下最优工况的产物和超低浓度硫酸水解纤维素产物与前人结果进行比较,初步探讨了马来酸水解纤维素的机理。试验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液固比为20∶1,转速为500 r/min,反应压力为4 MPa... 将超低浓度马来酸应用于纤维素水解研究,对间歇条件下最优工况的产物和超低浓度硫酸水解纤维素产物与前人结果进行比较,初步探讨了马来酸水解纤维素的机理。试验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液固比为20∶1,转速为500 r/min,反应压力为4 MPa,改变温度和酸浓度,多点采样,结果发现,超低马来酸催化滤纸纤维素水解产糖效果较好,糠醛类降解产物明显少于硫酸催化。推导整合马来酸催化纤维素水解的基本原理,与常规无机酸催化相比,马来酸水解可同时遵循拟糖苷酶催化与一般酸催化机理,并能通过自身特性有效抑制还原糖的降解,从而获得较高的糖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 拟酶催化 定量滤纸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及其酐和衣康酸与PP熔体接枝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吴智华 沈经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4-39,共6页
以马来酸酐作对照,用热分析、流变、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马来酸和衣康酸在非隔氧条件下与PP熔体催化接枝反应的特点和规律,阐述了单体结构-单元反应相对速率-接枝产物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3种接枝物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 马来酸酐 衣康酸 聚丙烯 改性剂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马来酸-柠檬酸交联处理对Lyocell纤维抗原纤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春祖 党西妹 +4 位作者 孙玉山 徐纪刚 骆强 徐鸣风 王荣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77,共6页
采用低聚马来酸(PMA)和柠檬酸(CA)作为混合交联剂处理Lyocell纤维,以克服其易于原纤化的缺点,使其具备较强的抗原纤化性能。系统研究了PMA-CA的交联条件对Lyocell纤维抗原纤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PMA-CA与Lyocell纤维交联... 采用低聚马来酸(PMA)和柠檬酸(CA)作为混合交联剂处理Lyocell纤维,以克服其易于原纤化的缺点,使其具备较强的抗原纤化性能。系统研究了PMA-CA的交联条件对Lyocell纤维抗原纤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PMA-CA与Lyocell纤维交联后处理的最佳实验条件;改性后的Lyocell纤维抗原纤化性能提高16.8倍,断裂强度只下降10.3%。红外光谱表明Lyocell纤维与PMA-CA发生了酯化反应,形成了网状交联结构,从而使Lyocell纤维的抗原纤化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马来酸 柠檬酸 LYOCELL纤维 原纤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淀粉及相关食品中马来酸(酐)与富马酸的含量 被引量:7
16
作者 薛霞 张艳侠 +3 位作者 王艳丽 于文江 周莉莉 王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4-328,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淀粉及相关食品中马来酸(酐)和富马酸的分析方法.试样采用1%氨水-甲醇(体积比1:1)溶液提取,以0.03 mol/L磷酸二氢铵(pH 2.45)溶液为流动相,采用Atlantis(R)T3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淀粉及相关食品中马来酸(酐)和富马酸的分析方法.试样采用1%氨水-甲醇(体积比1:1)溶液提取,以0.03 mol/L磷酸二氢铵(pH 2.45)溶液为流动相,采用Atlantis(R)T3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优化色谱条件下,两种目标物的分离良好,回收率为82.5% ~ 103.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3%,两者的定量下限均为2.0 mg/kg.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淀粉及相关食品中马来酸(酐)及富马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马来酸 富马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淀粉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合物水处理剂中残留的单体 被引量:6
17
作者 符军放 刘克清 +3 位作者 丁玉 王蕾 黄瑞娟 马政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2-774,共3页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聚环氧琥珀酸钠盐(PESA)、丙烯酸/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AA/MA)、聚丙烯酸盐(PAA)、水解聚马来酸钠盐(HPMA)、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MA/AA/MAc)5类聚合物水处理剂中残留单体的方法。以AgilentZ...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聚环氧琥珀酸钠盐(PESA)、丙烯酸/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AA/MA)、聚丙烯酸盐(PAA)、水解聚马来酸钠盐(HPMA)、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MA/AA/MAc)5类聚合物水处理剂中残留单体的方法。以AgilentZORBAX300SB-C18柱(5μm,150mm×4.6mm)为分析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0.01mol/LKH2PO4溶液(用5%H3PO4调节pH为2.3)-甲醇(体积比为95∶5)进行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0.6mL/min,样品用流动相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分析,10min内马来酸、富马酸及丙烯酸残留单体获得分离和定量。上述3种残留单体的检出限分别为0.5,0.5和0.2mg/L,回收率为98.9%~103.7%,相对标准偏差为1.09%~1.69%,相关系数为0.9996~0.9999。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5类聚合物水处理剂中残留单体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马来酸 富马酸 丙烯酸 残留单体 聚合物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交替共聚物的合成及水溶液性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炳涛 杨振宇 +2 位作者 张淑芬 贾超 赵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0-44,共5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用核磁共振(13C-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水解反应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交替共聚物,并对其...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用核磁共振(13C-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水解反应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交替共聚物,并对其水溶液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乙烯-马来酸交替共聚物为二元羧酸,且随着共聚物浓度的降低,其比浓黏度迅速增加,在同一浓度下,随着溶液pH值升高,水溶液黏度先增大后减小,当pH值达到6时,溶液黏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交替共聚物 水溶液 溶液性质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丙烯的表面性质及粘接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章益焱 周晓东 林群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在氯化聚丙烯分子链上的接枝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探讨了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丙烯与聚丙烯及金属的粘接作用及耐水性。结果表明:随着MAH接枝率的增加,水与CPP-g-MAH的接触角逐步减小,CPP-g-MAH的表面能及极性部分增大;CPP-g... 研究了马来酸酐在氯化聚丙烯分子链上的接枝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探讨了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丙烯与聚丙烯及金属的粘接作用及耐水性。结果表明:随着MAH接枝率的增加,水与CPP-g-MAH的接触角逐步减小,CPP-g-MAH的表面能及极性部分增大;CPP-g-MAH对不锈钢、聚丙烯有良好的粘接作用,其粘接性能要明显优于CPP及市售的TS-2聚丙烯胶粘剂,随着接枝率的增加,粘接强度增大;CPP-g-MAH对聚丙烯的粘接作用具有良好的耐水性,经96 h 100℃沸水的浸泡,粘接强度没有发生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丙烯 马来酸酐 接枝 表面能 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丁二酸合成电解液中马来酸和丁二酸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淳安 邱志军 +3 位作者 颜飞 赵峰鸣 徐颖华 褚有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丁二酸合成电解液中原料马来酸和产物丁二酸的含量。试样经Ion Pac AG19保护柱及Ion Pac AS19分析柱分离,以25 m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采用抑制电导器检测。马来酸和丁二酸的质量浓度在1.0~10 mg...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丁二酸合成电解液中原料马来酸和产物丁二酸的含量。试样经Ion Pac AG19保护柱及Ion Pac AS19分析柱分离,以25 m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采用抑制电导器检测。马来酸和丁二酸的质量浓度在1.0~1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与峰高均呈线性关系。方法可用于测定合成丁二酸生产过程的不同时段溶液(起始、结束和母液)中马来酸和丁二酸的含量,有助于实现丁二酸的连续式电解合成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电解液 马来酸 丁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