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8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主流新闻媒体走向系统性变革的道路及挑战 被引量:3
1
作者 蔡雯 汪惠怡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文章基于系统论的理论视角,在主流媒体、中国新闻业、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这三个由微观到宏观的层面,从行动主体、以资源配置为纲的行动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经验与对策。中国主流新闻媒体在通过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而走... 文章基于系统论的理论视角,在主流媒体、中国新闻业、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这三个由微观到宏观的层面,从行动主体、以资源配置为纲的行动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经验与对策。中国主流新闻媒体在通过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而走向繁荣、突破行业边界实现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系统性变革,在微观层面应处理好新闻舆论“四力”之间的关系,中观层面应处理好四级媒体之间的关系、行政扶持与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宏观层面应处理好党和政府对媒体的治理和媒体参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新闻媒体 系统性变革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内在逻辑、理论支点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彪 陈智睿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在进入新阶段后的整体谋划,事关主流媒体重新获得舆论主导权的核心问题,是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最新表征。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是突然出现的顶层设计,而是具备战略流、政策流、问题流和主体流四...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在进入新阶段后的整体谋划,事关主流媒体重新获得舆论主导权的核心问题,是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最新表征。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是突然出现的顶层设计,而是具备战略流、政策流、问题流和主体流四个层次的应然概念。文章系统梳理了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理论支点,包括对我国主流媒体相关研究议程进行梳理,以及对系统性变革从分散性到系统性、层次性到生态性、依赖性到自主性的理论逻辑进行阐述,展现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紧迫性与必然性。最后,从全局性站位、系统化思维、精准化传播以及智能化技术四个方面探讨了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系统性变革 多源流理论 全媒体传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荆州河段2024年崩岸风险综合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凌云 邓彩云 +4 位作者 陈飞 刘国亮 何广水 郭超 王洪杨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9,共10页
崩岸影响因素众多、机理复杂,其预测与预警难度大,近年来长江中游河道持续冲刷,局部河势调整剧烈,崩岸加剧,严重影响防洪、航运及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采用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长江中游崩岸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崩岸现状、基底条件以... 崩岸影响因素众多、机理复杂,其预测与预警难度大,近年来长江中游河道持续冲刷,局部河势调整剧烈,崩岸加剧,严重影响防洪、航运及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采用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长江中游崩岸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崩岸现状、基底条件以及近岸变化3个维度、6项特征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长江中游崩岸风险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崩岸预警3级划分标准,并将其应用于长江干流荆州河段。结果表明:2024年研究河段崩岸预测红色等级的高风险岸段共有9段,多分布在天然未护段,但局部已护段崩岸预警级别仍然较高。其中,Ⅰ级和Ⅱ级预警岸段总长分别为3.54、16.76 km。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中游多指标崩岸风险评价模型建立与实践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岸 风险评估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崩岸预警 长江干流荆州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域生态修复规划方法——以辽河干流流域为例
4
作者 路旭 连羚毓 +2 位作者 郭曼曼 靳升 冯喆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96,共8页
以辽河干流流域为例,综合运用InVEST模型、K-means聚类、最小阻力模型等方法,基于流域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空间流动关系以及生态安全格局关键点,构建“问题导向—量化评估—分区管控—工程布设”的生态修复规划技术路线。在对... 以辽河干流流域为例,综合运用InVEST模型、K-means聚类、最小阻力模型等方法,基于流域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空间流动关系以及生态安全格局关键点,构建“问题导向—量化评估—分区管控—工程布设”的生态修复规划技术路线。在对生境质量、产水量、水质净化和土壤保持4项核心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一方面采用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簇分类方式实现生态修复分区,对流域采取分类分区管控策略;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精准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并进行重点工程布设。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辽河干流流域的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其构建的生态修复规划逻辑框架还可以为大中尺度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生态系统服务簇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修复 流域空间 辽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研判及对策
5
作者 王淑荣 崔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出现了很多新特征、新趋势和新规律。这些新变化也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研判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应对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概念内涵,掌握意识形态风险的...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出现了很多新特征、新趋势和新规律。这些新变化也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研判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应对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概念内涵,掌握意识形态风险的类型,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产生动因。同时,要在掌握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产生根源及其传播机制和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大学生群体“群情”掌握的精准度、提升对大学生网络发声“语义分析”的精准度、提升对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制造和传播动因评判的精准度,从而才能更好地规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 风险研判 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关键指标卷烟纸的热失重行为及其对卷烟主流烟气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海锋 骆东 +4 位作者 肖翠翠 梁伟锋 彭满朝 黄启志 王小平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117,共7页
本研究选取透气度、助燃剂含量和助燃剂类型为卷烟纸关键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关键指标对卷烟纸的热失重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制备的卷烟主流烟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透气度卷烟纸的热失重行为无较大差异,提高卷烟纸透气度有利于降低... 本研究选取透气度、助燃剂含量和助燃剂类型为卷烟纸关键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关键指标对卷烟纸的热失重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制备的卷烟主流烟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透气度卷烟纸的热失重行为无较大差异,提高卷烟纸透气度有利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释放量;卷烟纸透气度由19.3 CU提高至180.2 CU,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下降了2.5 mg/cig.,烟碱释放量下降了0.16 mg/cig.,CO释放量下降了2.8 mg/cig.。(2)提高助燃剂含量,卷烟纸会在更低温度下裂解而发生质量损失,有利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释放量;卷烟纸助燃剂含量由0.10%提高到2.59%,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下降了1.60 mg/cig.,烟碱释放量下降了0.19 mg/cig.,CO释放量下降了1.68 mg/cig.;但当助燃剂含量超过2.59%后,卷烟主流烟气释放量呈上升趋势。(3)助燃剂含量相同时,相较于添加柠檬酸钠的卷烟纸样品,添加柠檬酸钾的卷烟纸样品的裂解温度更低,更有利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热失重 透气度 助燃剂 主流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关键指标对烘烤后卷烟纸透气度及纤维形态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海锋 肖翠翠 +3 位作者 骆东 宣润泉 梁伟锋 王小平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111,共8页
本研究采用电热恒温电热板烘烤卷烟纸的方法,研究卷烟纸透气度、助燃剂含量(以卷烟纸中柠檬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计)和助燃剂类型3个关键指标对烘烤后卷烟纸透气度和纤维形态的影响,推测卷烟燃烧过程中卷烟纸碳化区域透气度和纤维形态的... 本研究采用电热恒温电热板烘烤卷烟纸的方法,研究卷烟纸透气度、助燃剂含量(以卷烟纸中柠檬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计)和助燃剂类型3个关键指标对烘烤后卷烟纸透气度和纤维形态的影响,推测卷烟燃烧过程中卷烟纸碳化区域透气度和纤维形态的变化情况,为探讨卷烟纸影响卷烟主流烟气释放的原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卷烟纸透气度增大,烘烤后卷烟纸透气度呈线性增大趋势,由19.3~180.2 CU增大到89.2~551.8 CU;纤维长度由0.562~0.661 mm下降到0.339~0.375 mm。随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升高,烘烤后卷烟纸透气度由57.0~59.9 CU逐渐增大到72.7~213.0 CU;纤维长度由0.601 mm下降到0.333~0.387 mm。相同助燃剂含量时,柠檬酸钾卷烟纸烘烤后的透气度比柠檬酸钠卷烟纸高20.3~37.3 CU,纤维长度下降率比柠檬酸钠卷烟纸高0.5~8.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卷烟主流烟气 碳化区域 透气度 纤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主流媒体叙事话语实践的创新路径
8
作者 刘果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3,共8页
持续创新有中国特色的叙事话语,深耕新闻生产实践中的叙事话语建构艺术,是新型主流媒体创新发展的内容基础。基于场景转换的叙事编码设计和嵌套式的叙事结构变革,是对新型主流媒体叙事话语实践基础的创新,通过对传统主流媒体叙事话语进... 持续创新有中国特色的叙事话语,深耕新闻生产实践中的叙事话语建构艺术,是新型主流媒体创新发展的内容基础。基于场景转换的叙事编码设计和嵌套式的叙事结构变革,是对新型主流媒体叙事话语实践基础的创新,通过对传统主流媒体叙事话语进行根本性改造,满足互联网背景下主流舆论宣传新的要求。以正面宣传为主的群像描摹、以共情为目的的融情化表达,以及基于技术赋能的互文性整合,是对新型主流媒体叙事话语实践表达路径的变革。这些均围绕如何优化用户体验、增强话题趣味性和感染力展开,以优化传播效果为旨归。实践证明,这些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话语策略,也是新型主流媒体提升“四力”、推进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主流媒体 叙事话语创新 讲好中国故事 媒体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精神与新主流电影的话语形态
9
作者 陈林侠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8,共9页
中国精神具有鲜明的当下性、现实性与政治性,在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促成中国精神认同,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感性叙述,尤其离不开后发性现代艺术与具有国际传播力的电影。2009年《建国大业》的示范效应形成的新主流电影,在当下中国电影格局... 中国精神具有鲜明的当下性、现实性与政治性,在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促成中国精神认同,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感性叙述,尤其离不开后发性现代艺术与具有国际传播力的电影。2009年《建国大业》的示范效应形成的新主流电影,在当下中国电影格局中占据优势。新主流电影给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产生了影响当下中国的话语力量,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抒写与传播中国精神的最佳媒介。新主流电影呈现出一种新的话语形态,即基于理性与情感统一的现代性主体,凸显个体与集体价值并重,彰显集体精神的国家意志以及开放包容的世界性与未来意识。在微观层面上,新主流电影注重塑造具有现代性主体意识的人物,以自主性的意志力表现政治信仰,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自为性。在中观层面上,新主流电影强调新集体主义,以责任伦理的家国寓言有效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在宏观层面上,新主流电影构筑了一个清除东方主义文化记忆的“中国—非西方”之地,并以新时代新农村为背景,从生命体的角度理解宇宙本体,建构出一个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展现出新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精神 新主流电影 现代性主体 新集体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伟 凌红波 +2 位作者 公延明 陈伏龙 单钱娟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82,共12页
塔里木河干流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之一,作为生态输水的直接受益区,研究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于理解生态输水工程的效果和评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8—2022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耦合绿度(NDVI)、湿度(WET)... 塔里木河干流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之一,作为生态输水的直接受益区,研究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于理解生态输水工程的效果和评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8—2022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耦合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盐度(SI_T)5个指标构建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S),运用Mann-Kendall检验、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变异系数分析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及稳定性,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各驱动因素对RSEIS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8—2022年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幅为0.023·(10a)-1,多年平均RSEIS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25 a间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区域面积占55.06%,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变化;但仍有54.59%的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由改善向退化转变的潜在风险。(3)从成因分析来看,8个影响因子中,土地利用类型因子(0.534)对RSEIS的空间分异特征解释力最强,土地利用类型因子和潜在蒸散发因子双因子交互(0.659)是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河干流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地理探测器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系统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晓倩 钟瑞森 +3 位作者 吴彬 刘坤 魏光辉 钟文静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5,共15页
地下水位的深浅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生态分布格局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研究生态系统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对于生态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塔里木河干流地下水位的波动,主要是生态输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地下... 地下水位的深浅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生态分布格局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研究生态系统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对于生态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塔里木河干流地下水位的波动,主要是生态输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地下水位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以塔里木河干流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期监测的地下水埋深数据和多期遥感数据,运用半变异函数模型、动态度分析、分形维数计算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地下水埋深和生态系统的时空特征,探讨生态系统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塔里木河干流的地下水埋深随着与河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变化受到人为因素(种植制度、灌溉强度)以及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类型和含水层)的影响,且空间相关性不断提高。②2000−2020年,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系统变化主要表现为农田生态系统面积的增加和草地生态系统面积的减少,此变化占总变化的58%。其中,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由灌丛生态系统转变而来,转变面积为1118.00 km^(2);草地生态系统向其他各生态系统转变面积显著,为1258.69 km^(2)。③生态系统的分形维数从1.4701降至1.1350,表明其用地的复杂程度降低,稳定性指数从0.0299增至0.3650,稳定性增强。④持续的生态输水使塔里木河干流地下水位上升,生态呈现出显著的正面发展态势,77.0%的区域生态轻微改善,8.0%的区域中等程度改善,1.7%的区域明显改善。研究显示,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对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有显著影响,地下水埋深减小,生态恢复明显,地下水埋深增大则生态退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地下水埋深 动态特征 响应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工雪茄烟主流烟气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玮 吴达 +3 位作者 焦亮 丁骏 李俊杰 戚大伟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手工雪茄烟主流烟气成分组成差异。【方法】采用中心切割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18种国产、国外非古、古巴手工雪茄的主流烟气成分,通过数理统计明确主流烟气成分释放的规律性差异。【结果】(1)共鉴定出440种主流烟气... 【目的】研究不同手工雪茄烟主流烟气成分组成差异。【方法】采用中心切割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18种国产、国外非古、古巴手工雪茄的主流烟气成分,通过数理统计明确主流烟气成分释放的规律性差异。【结果】(1)共鉴定出440种主流烟气成分,其中氮杂环及含氮类化合物133种、氧杂环类40种、萜类41种、挥发酸13种、酚类36种、苯丙氨酸代谢产物14种、脂肪酸降解产物24种、环戊(烯)酮21种、高级脂肪酸(酯)9种、烷烯烃34种、芳香烃49种及其它类26种;(2)相较国外手工雪茄烟,国产手工雪茄烟单位烟叶克重的总粒相物释放量较低;(3)国产手工雪茄烟与古巴雪茄烟差异最为明显,而与国外非古雪茄烟具有一定相似性;(4)古巴雪茄烟烟气中吡咯类、内酯类、挥发酸类、甲氧基酚类和苯丙氨酸代谢产物等风味成分的单位总粒相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TPM)含量高于国外非古及国产手工雪茄烟。【结论】本文分析的国内外手工雪茄烟主流烟气存在明显差异,单位TPM的烟气成分释放中,古巴雪茄含氮类、苯丙氨酸代谢产物、内酯类等风味成分含量高于非古巴雪茄烟,部分国产雪茄的萜烯类成分含量高于国外雪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雪茄烟 主流烟气 中心切割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时代公众表达的可见性困境与可见性正义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晶 王楠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42,共13页
算法重塑了可见性的运行机制,在激活公众表达可见性的同时也让其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引发对于可见性正义的审思。在流量思维与算法价值的驱动下,公众表达面临着不可见、不以自己的方式可见、可见性难“破圈”与可见性不可调控等现实困境... 算法重塑了可见性的运行机制,在激活公众表达可见性的同时也让其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引发对于可见性正义的审思。在流量思维与算法价值的驱动下,公众表达面临着不可见、不以自己的方式可见、可见性难“破圈”与可见性不可调控等现实困境,这显示出算法对可见性生产正义与分配正义的挑战。未来,可见性正义的实现既关乎社会公众的政治实践与权利保障,又指向以平台算法为代表的技术向善发展,如何争取可见性正义成为亟须面对的关键议题。主流媒体作为数字时代党性与人民性的坚守者,可以超越平台商业化算法的设计与运行逻辑,通过将公共性纳入新闻价值选择、重建“主流算法”和凸显地方公共议题,建立起公众表达可见性困境破局和可见性正义实现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可见性 可见性正义 公众表达 政治传播 主流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现状的实证测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强月新 胡阳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6,共16页
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转型期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研究”的全国性调查数据为依托,从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的整体评价状况和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评价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入手,对现阶段我国新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发现:第... 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转型期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研究”的全国性调查数据为依托,从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的整体评价状况和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评价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入手,对现阶段我国新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总体而言,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处于较高水平,中央级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优势始终显著,且“央愈强,地愈弱”的动态格局拟成未来趋势;第二,“行业定力”维度的较低评价反映了专业权威取向对算法与平台逻辑的短暂不适应;第三,青年学生群体的公信力打分相对较低,这是一种特定的群体心态在公信力上的反映,但也与新型主流媒体“破圈”能力不足有关;第四,整体来看,社会化媒体使用对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评价存在正向影响,意味着新型主流媒体十年来的“借船出海”卓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主流媒体 公信力 社会化媒体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卫视的电视话语转向与新型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先根 董娟娟 刘煦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4,共6页
2021年9月,湖南卫视正式启用“青春中国”的全新定位语,标志其电视话语的显著转向。在叙述关系上,开始着力重建平等的传受关系;在价值选择上,则为富于文化与审美内涵的节目提供更大的展演空间;而在意识形态引领上,致力于构建生活共同体... 2021年9月,湖南卫视正式启用“青春中国”的全新定位语,标志其电视话语的显著转向。在叙述关系上,开始着力重建平等的传受关系;在价值选择上,则为富于文化与审美内涵的节目提供更大的展演空间;而在意识形态引领上,致力于构建生活共同体,使主流话语以自然化的状态蕴含在节目文本之中,实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电视话语的转向,不仅反映了湖南卫视向芒果TV战略转型、开辟增长“第二曲线”的内在逻辑,也为新型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提供了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卫视 电视话语 新型主流媒体 系统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夏段干流PPCPs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瑞娟 孟江红 +4 位作者 张卫红 梁雪媛 于会彬 赵睿智 李青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620,共11页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系列新污染物的总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较高风险。为探究PPCPs在高含沙河流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23年4—9月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连续对55种PPCPs目标物进行监测,探究黄河宁夏段干流中PPCPs...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系列新污染物的总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较高风险。为探究PPCPs在高含沙河流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23年4—9月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连续对55种PPCPs目标物进行监测,探究黄河宁夏段干流中PPCPs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宁夏段干流中共检出5类17种PPCPs〔浓度(34.55~248.08)ng/L〕,包括磺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可检出的抗生素以磺胺类抗生素为主〔(10.34±6.04)ng/L〕;PPCPs平均浓度从上游至下游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4月PPCPs平均浓度〔(159.27±52.17)ng/L〕显著高于其他月份。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黄河宁夏段水体中PPCPs总体呈现低生态风险,主要污染物生态风险等级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CAF是黄河宁夏段干流水环境中PPCPs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联合风险熵值的主要贡献者(贡献率62.14%~76.05%)。未来关于黄河干流PPCPs的监测、管理和预警,应重点关注CAF的浓度变化及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宁夏段干流 PPCPS 新污染物 咖啡因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干流滨岸洲滩湿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秦风约 徐志文 +3 位作者 段学军 邹辉 蔡永久 王晓龙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9-1815,共17页
长江干流两岸广布的滨岸洲滩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江流域湿地的分布格局、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意义受到广泛关注,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长江干流滨岸洲滩湿地研... 长江干流两岸广布的滨岸洲滩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江流域湿地的分布格局、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意义受到广泛关注,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长江干流滨岸洲滩湿地研究报道相对较少。通过遥感解译定量揭示了长江干流滨岸洲滩湿地分布格局,探讨了河道形态、气候干湿状况、人口社会经济等因素对滨岸洲滩湿地格局现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滨岸洲滩湿地发育充分,湿地斑块共105个,总面积6976.19 hm^(2),占据岸线总长377.14 km。中小型滨岸洲滩湿地占优势,且呈现单体面积越小,相应水平上的湿地总面积、总岸线长、总数量越大的趋势。长江干流滨岸洲滩湿地呈三段式空间分布特征,宜宾-宜昌河段几乎没有滨岸洲滩湿地,宜昌-岳阳河段仅有中小型滨岸洲滩湿地密布,岳阳以下河段中小型滨岸洲滩湿地密布,中大型湿地稀少。湖北、安徽、江苏的滨岸洲滩湿地规模最大。左岸滨岸洲滩湿地的总规模大于右岸滨岸洲滩湿地。低岸线曲率、高河宽条件下,湿地单体面积显著更大(P≤0.05),低坡度、低GDP条件下,湿地单体面积更大(0.05≤P≤0.1),表明河道顺直、宽阔、平缓,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条件显著有利于长江干流滨岸洲滩湿地发育。滨岸洲滩湿地发育同时受其“地貌”“湿地”属性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干流 滨岸洲滩湿地 空间分布 河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理论供给与实践路径探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正赋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8,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部署和重大战略,这是党和人民赋予主流媒体的一项神圣使命与社会职责。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全面推动系统性变革,必须在马克思主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部署和重大战略,这是党和人民赋予主流媒体的一项神圣使命与社会职责。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全面推动系统性变革,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系统性理论、“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媒体融合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在关注社会多维诉求的情势下,依据现实需要和可行性对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路径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诉求来自现实的多维压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动力就是来自顶层设计与国家层面的政策资源,而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路径则是主流媒体在压力和动力的双重驱动与作用下进行系统性变革的具体举措和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主流媒体 系统性变革 理论供给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际主流媒体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修辞策略提升研究
19
作者 李乾丙 王真真 +2 位作者 王雪莲 王相飞 袁家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7,共9页
以《中国日报》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体育报道为例,探究我国国际主流媒体讲述中国体育故事的修辞实践。研究发现,《中国日报》围绕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展的叙事实践中,注重人物形象和体育历史记忆修辞的同情认同策略;强调全球体育发展挑战... 以《中国日报》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体育报道为例,探究我国国际主流媒体讲述中国体育故事的修辞实践。研究发现,《中国日报》围绕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展的叙事实践中,注重人物形象和体育历史记忆修辞的同情认同策略;强调全球体育发展挑战和全球体育发展目标修辞的对立认同策略;以及与中外人民、他国政要身份模糊化修辞的无意识认同策略。但也存在国家之间的体育记忆叙事相对较少、体育纾困公共性问题的作用阐释不足、模糊性叙事情境建构不足等问题。未来我国国际主流媒体在讲述中国体育故事时,应更进一步丰富国家关系和个人层面的情感修辞,促进同情认同构建;突出体育介入公共问题的现实意义和具体实践,促进对立认同构建;注重突出具有共同特征的模糊性情境建构,促进无意识认同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主流媒体 中国体育故事 认同修辞 《中国日报》 体育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片-吸附管串联捕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卷烟主流烟气全成分
20
作者 李俊杰 刘百战 +5 位作者 张玮 虞桂君 戚大伟 费婷 吴达 束茹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09-1024,共16页
为同时、高效检测卷烟主流烟气全成分,采用自制活性炭吸附管,提出了题示方法,并应用于3R4F参比卷烟的检测。用转盘型吸烟机抽吸卷烟,用直径为92 mm的剑桥滤片捕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透过滤片的气相部分通过自制活性炭吸附管(内装0.5 g... 为同时、高效检测卷烟主流烟气全成分,采用自制活性炭吸附管,提出了题示方法,并应用于3R4F参比卷烟的检测。用转盘型吸烟机抽吸卷烟,用直径为92 mm的剑桥滤片捕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透过滤片的气相部分通过自制活性炭吸附管(内装0.5 g活性炭)捕集。卷烟抽吸完毕后,收集吸附管及滤片,用二氯甲烷淋洗,加入含2 g·L^(-1)乙酸异丁酯、己酸异丁酯、十一酸乙酯、十七烷酸乙酯的异丙醇溶液(内标),振荡萃取30 min后取上层滤出清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对检出的未知成分,通过解卷积后采用NIST质谱库检索定性,并辅以保留指数比对确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完全捕集卷烟主流烟气全成分,共准确鉴定出257种成分,包括气相成分65种,粒相成分105种,有机蒸汽相(气粒两相共存)成分87种;251种成分的半定量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不大于10%。建立了19种代表性烟气成分(含气相成分、粒相成分及有机蒸汽相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19种代表性烟气成分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和其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3~22.4 ng·支^(-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9.0%~115%,测定值的RSD(n=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烟气 活性炭捕集 烟气全成分 有机蒸汽相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