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主城区鬼针草入侵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1
作者 张歌 尤其 +4 位作者 张玲玲 霍晶晶 王司琦 葛世栋 刘艺平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29,共9页
【目的】鬼针草是中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探明其群落的物种种间关系,有助于评估和预测入侵植物鬼针草的危害程度,可为城区内鬼针草入侵后植物群落的管理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取样法共设置75个样方(2 m×2 m)... 【目的】鬼针草是中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探明其群落的物种种间关系,有助于评估和预测入侵植物鬼针草的危害程度,可为城区内鬼针草入侵后植物群落的管理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取样法共设置75个样方(2 m×2 m),基于生态位理论、种间联结等方法来探讨郑州市主城区鬼针草入侵群落的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本次调查共记录51种植物,以禾本科和菊科的物种数居多,其中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为鬼针草、狗尾草和马唐,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生态位相似比与生态位重叠值总体均偏低,各物种之间对环境资源利用相似性较低,种间竞争不激烈。鬼针草入侵群落主要物种的总体联结性表现为显著负联结,群落处于动态演替的前期阶段。χ^(2)检验、联结系数(A_(C))、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均显示种间联结性的显著率较低,种对间联结性较弱,稳定性相对较差,各物种趋于独立分布。【结论】鬼针草入侵导致群落结构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大多数物种趋于独立,但少数主要物种存在一定的资源争夺。因此,建议考虑狗尾草、藜和葎草等物种用于鬼针草群落入侵初期以及清除后的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主城区 鬼针草 生物入侵 生态位 种间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主城区幼儿园入学可达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郭念发 王录仓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3-1054,共12页
幼儿园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低洼地带,其入学可达性的精准量化有助于评估学前教育资源的空间分配效率。以兰州市主城区为案例地,结合幼儿园POI、适龄儿童数量、学位数、道路等级等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多等级-多出行模式高斯可达性算法对... 幼儿园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低洼地带,其入学可达性的精准量化有助于评估学前教育资源的空间分配效率。以兰州市主城区为案例地,结合幼儿园POI、适龄儿童数量、学位数、道路等级等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多等级-多出行模式高斯可达性算法对不同等级幼儿园集聚特征、入学可达性进行量化,并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探讨入学可达性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幼儿园整体呈“一核”“四心”带状分布特征,密集度自东向西递减,省级标准园、市级标准园、区级标准园、一般园基本呈“单核心”空间分布特征。(2)幼儿园整体入学可达性等级呈“重心偏东”“南优北劣”的空间偏向性,不同等级品质幼儿园入学可达性均呈“多中心”结构特征,4类等级园中,一般园入学可达性高值区域最多,反映出其在承担幼儿就近入学方面起主要作用。(3)学龄人口、家庭经济状况、幼儿园招生名额对入学可达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路网密度、公交站、对入学可达性具有负向作用,但相关性不显著,此外幼儿园保教费对入学可达性也具有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空间分布 入学可达性 影响因素 兰州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匹配评价与耦合协调
3
作者 于洋 杨仙 +2 位作者 李想 钱丽源 周斯翔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9,共10页
【目的】探析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的空间布局特征、供需匹配关系及优化策略,有助于提升公园绿地服务效能,优化公园绿地布局。【方法】以成都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供给潜力、... 【目的】探析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的空间布局特征、供需匹配关系及优化策略,有助于提升公园绿地服务效能,优化公园绿地布局。【方法】以成都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供给潜力、供给机会、社会需求和物质需求4个维度的供需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协调度分析,探究城市公园绿地CES供给水平、需求水平、供需匹配类型及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CES供给水平呈现南高北低的组团式分布特征,需求水平则呈团状聚集的分布格局;2)CES供需匹配类型以高供给—高需求和低供给—低需求为主,而高供给—低需求和低供给—高需求类型占比较低,这表明CES在供需关系上表现出相对匹配的特征,但有较多供给缺口;3)CES供需耦合协调度整体欠佳,协调度最高的区域仅处于勉强协调等级。【结论】提出成都市主城区公园绿地CES供需的分类优化策略,供需高效区应提升绿地连续性,辐射周边低供给区域;供需过渡区应适度增加供给总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供需潜力区应提高供给溢出效应,增设公交服务设施。为提升研究区域内公园绿地CES效能、提高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与管理水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系统 公园绿地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效能 公园城市 成都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主城区显隐消费空间时空分异对比研究
4
作者 钟会 张旺锋 《绿色科技》 2025年第3期191-199,206,共10页
本文基于兰州市主城区内2018年、2023年显隐消费空间POI数据,通过数量特征分析、核密度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兰州市主城区内显隐消费空间数量变化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隐性消费空间在整体消费空间中数量占比... 本文基于兰州市主城区内2018年、2023年显隐消费空间POI数据,通过数量特征分析、核密度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兰州市主城区内显隐消费空间数量变化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隐性消费空间在整体消费空间中数量占比较少,兰州市主城区消费空间以传统消费空间即显性消费空间为主,二者整体数量均有所增加,不同类型显隐消费空间数量间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隐性消费空间呈现“一主多点”时空分布模式,显性消费空间则呈现为“多中心、多点”发展模式,且隐性消费空间多分布在显性消费空间周围,二者的发展中心重合度较高;隐性消费空间“高-高”集聚区同时也多为显性消费空间的集聚区,但强调规模效应的显性消费空间“高-高”集聚区多连片出现,而隐性消费空间则形成了多核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消费空间 时空分布 兴趣点POI 兰州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尺度下济南市主城区多等级公园绿地可达性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佘丽敏 张艳艳 +1 位作者 李晓建 肖华斌 《园林》 2024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以济南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以边长300 m的六边形聚合居住区为研究单元,采用多级半径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2010年和2021年不同级别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和综合可达性的时空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寻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分异的影响因... 以济南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以边长300 m的六边形聚合居住区为研究单元,采用多级半径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2010年和2021年不同级别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和综合可达性的时空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寻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21年济南市主城区三个等级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均值都得到了提升,且可达性均值和提升幅度Ⅰ级>Ⅱ级>Ⅲ级,Ⅰ级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格局在原来“核心—组团”的基础上增加了“带状”布局,Ⅱ级和Ⅲ级公园绿地可达性分别表现为“组团状”和“散点状”布局;(2)济南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平均值提高,济南市主城区步行15 min以内能到达公园绿地的居民比重由2010年的42.94%提高到了59.53%,综合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变呈现出与Ⅰ级公园绿地相似的特征,并在主城区东部出现与城市建设方向相一致的“组团扩散”现象;(3)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受“供给—连接—需求—社会经济”4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等级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影响因素趋同,但各因素的影响强度存在明显分异,影响强度的差异随着公园绿地等级的下降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地理探测器 济南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医疗设施分布的社会公平绩效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
6
作者 顾大治 惠强 +1 位作者 郑志元 张世连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3-60,共8页
公共医疗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医疗卫生用地的空间实体,其位置分布与规模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反映了居民获得医疗资源的公平性。文章以社会公平为切入点,对合肥市主城区公共医疗服务设施数据进行核密度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核心集聚,... 公共医疗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医疗卫生用地的空间实体,其位置分布与规模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反映了居民获得医疗资源的公平性。文章以社会公平为切入点,对合肥市主城区公共医疗服务设施数据进行核密度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核心集聚,周边分散”的多中心格局;在主城区公共医疗资源社会绩效总体评价层面,采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进行分析,发现主城区公立医院资源在常住人口间的分配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处于较为平均的状态;使用网格化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进一步对其进行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测度,归纳出公平性极高和公平性极低两类异常空间单元。在此基础上,基于生活圈理念,以城市拓展区、开发区及城市新区为例提出基层医疗设施布局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医疗设施 社会公平绩效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合肥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主城区不同生境自生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尤其 姜文倩 +5 位作者 闫倩如 商妞 代挽玉 孙超 刘洋 栗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119,共11页
【目的】城市生境是自生草本植物生长的重要栖息地,了解不同城市生境自生草本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城市植物景观的规划和保育管理。【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共设置1 667个草本样方,调查分析不同城市生境自生草本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 【目的】城市生境是自生草本植物生长的重要栖息地,了解不同城市生境自生草本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城市植物景观的规划和保育管理。【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共设置1 667个草本样方,调查分析不同城市生境自生草本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并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探讨了自生草本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6种城市生境共有自生草本植物291种,隶属于46科167属,以菊科、禾本科、豆科和十字花科的物种数居多;土壤废弃地、园林绿地和河流廊道所含的物种数量较多,Shannon-Wiener指数、Patrick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均值都较大,显著高于砾石废弃地、路边缝隙和树池(P <0.05);不同城市生境的环境因子差异明显,其中河流廊道的土壤含水量最高,电导率最大,pH值最高,紧实度最小;路边缝隙的土壤紧实度最大,含水量最小,电导率最小;树池的土壤pH值最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紧实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人为干扰与土壤紧实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DA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和土壤含水量对自生草本群落多样性具有极显著影响,其次是土壤电导率和土壤紧实度。【结论】土壤废弃地、园林绿地和河流廊道的微生境类型丰富,生境异质性高,能为不同生态习性自生草本植物提供生存空间,对自生草本植物多样性维持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主城区 自生草本植物 城市生境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亚松 闫玉亭 +3 位作者 朱雅婷 张文龙 赵云鹏 李轶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5,133,共10页
为解析重庆主城区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对2010—2021年政策影响下降雨径流水质的年际变化和降雨径流污染物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人口规模、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4种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 为解析重庆主城区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对2010—2021年政策影响下降雨径流水质的年际变化和降雨径流污染物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人口规模、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4种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降雨径流水质呈改善趋势,且污染物指标相关性增强,2019年屋面降雨径流水质和2021年路面降雨径流水质均提升到“较清洁与污染”之间,固体悬浮物与COD、NH_(3)-N、TN、TP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屋面降雨径流中相关系数r>0.75,路面降雨径流中相关系数r>0.50;空气治理政策对屋面径流污染改善效果显著,海绵城市和排水系统建设政策的有效实施则对路面径流污染控制效果显著;社会影响因素中技术改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水质改善起主导作用,经济发展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水质改善呈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污染 社会影响因素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LMDI分解模型 重庆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群感知视角下的城市沿街绿道选线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向红 金瑞 +3 位作者 万义良 周楷淳 桂玲莉 朱佩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9,共10页
城市沿街绿道建设对于城市高密度环境改善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当前,城市沿街绿道多以道路与居住区、公共绿地之间空间关系等因素为基准开展选线,缺乏对街道空间品质、居民感知等多维度因素的系统化考虑。本研究从城市感知... 城市沿街绿道建设对于城市高密度环境改善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当前,城市沿街绿道多以道路与居住区、公共绿地之间空间关系等因素为基准开展选线,缺乏对街道空间品质、居民感知等多维度因素的系统化考虑。本研究从城市感知视角出发,利用街景图像分割技术、空间分析方法等,选取居民对路网的多维感知特征以及道路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位置关系特征,构建沿街绿道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沿街绿道选线方法。本研究以长沙市主城区为实证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市绿道潜力在城市边缘区域呈现高值集聚,核心区域呈现低值集聚特征;(2)结合绿道潜力和连通性,选取出19条新增绿道,构建市域—社区2级连续型城市沿街绿道网络体系,以改善现有绿道的公平性以及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沿街绿道 绿道选线 街景图像 人群感知 长沙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医疗健康资源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雨亭 李早 +2 位作者 鲁珊 白艳 高岩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5,共8页
文章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利用POI数据并结合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2012年、2017年、2022年3个时间窗口城市医疗健康资源空间的演化过程,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探讨医疗健康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 文章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利用POI数据并结合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2012年、2017年、2022年3个时间窗口城市医疗健康资源空间的演化过程,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探讨医疗健康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局上,合肥市主城区医疗健康资源从最初的“一核两片一轴多点集中”演变为“三核四片四轴多点集聚”格局;(2)在空间演化方向上,医疗健康资源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南北向的发展趋势较弱;(3)在空间集聚特征上,医疗健康资源空间具有明显的同质化集聚特征,且呈现增强趋势;(4)医院和诊疗健康资源外延态势明显,向心较低密度聚集,医药和理疗健康资源集聚态势明显,向心高密度聚集;(5)城市消费水平、居住小区密度、交通服务能力等因素对合肥市主城区医疗健康资源分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医疗健康资源 格局演化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合肥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市主城区园林绿地土壤现状分析
11
作者 张红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S1期103-108,共6页
按照不同绿地类型,在河北省唐山市主城区选取公园绿地(人民公园、植物园、体育场公园和凤凰山公园)、交通绿地(北新道、滨河道、长宁道、国防道、新华道、建国路等主要城市道路)、附属绿地(华北理工大学、烈士陵园和唐山矿)、生产绿地(... 按照不同绿地类型,在河北省唐山市主城区选取公园绿地(人民公园、植物园、体育场公园和凤凰山公园)、交通绿地(北新道、滨河道、长宁道、国防道、新华道、建国路等主要城市道路)、附属绿地(华北理工大学、烈士陵园和唐山矿)、生产绿地(华岩园、曙光园和西郊苗圃),共采取51个土壤样本,分别检测土壤pH、电导率、容重以及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唐山市主城区园林绿地土壤碱解氮很缺乏,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中等,有效磷达到中上等水平,土壤含盐量较低,pH中性偏碱,土壤板结严重,且各个检测样本差异性较大,建议施肥时根据土壤具体情况有针对性施肥和进行土壤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地 土壤 现状分析 主城区 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极端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许小明 徐玉霞 雷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67-74,共8页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极端天气发生规律对了解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宝鸡市主城区1953-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距平分析、异常度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等统计学...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极端天气发生规律对了解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宝鸡市主城区1953-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距平分析、异常度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区域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极端气温指标中极端最高气温、夏季日数和热夜日数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冰冻日数、霜冻日数表征为下降的趋势;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年降水量与年极端最高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热夜日数存在11~14 a和26~28 a 2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关系密切;霜冻日数存在阶段性变化周期。区域气候变暖、气候变率与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总体来看,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气候向暖干化趋势发展,但也不能忽视极端强降水事件、低温霜冻等灾害的发生,相关部门应提高警惕以最大程度降低灾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气温 降水 变化特征 小波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 宝鸡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三线融合的城市周边耕地分区保护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钱凤魁 项子璇 +1 位作者 王贺兴 孙福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4-1173,共10页
城市周边耕地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协同量化耕地自然质量特征以及周边立地条件的关系,融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要... 城市周边耕地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协同量化耕地自然质量特征以及周边立地条件的关系,融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要求,在土地评价与立地条件分析(LESA)理论基础上构建基于自然质量与立地条件特征的综合评价系统,建立鞍山市主城区周边耕地利用与保护分区,提出耕地保护分区管控措施。结果表明:鞍山市域主城区耕地可分为4类区域:永久基本农田区占80.70%,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占10.15%,城镇开发边界弹性用地区占3.98%,生态保育区占5.17%。评价结果综合反映城市主城区周边耕地质量的差异性及立地环境的稳定性,同时融合国土空间中三线划定的政策要求,对城市主城区周边耕地布局进行有效探索,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镇开发边界弹性发展空间用地需求和生态红线管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LESA体系 适宜性评价 三线划定 城市主城区 鞍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主城区景观格局演变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江华 刘康 +1 位作者 张红娟 李颖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92,共10页
[目的]探究景观格局演变和地表径流变化的时空相关性,为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2000-2019年遥感影像为数据集,提取西安市主城区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图,结合实际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修正。利用SCS模型、景观... [目的]探究景观格局演变和地表径流变化的时空相关性,为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2000-2019年遥感影像为数据集,提取西安市主城区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图,结合实际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修正。利用SCS模型、景观格局指数、ArcGIS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西安市主城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地表径流变化间的关系。[结果]①2000-2019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呈现出高连通高聚集,斑块形状规则化,均质稳定化,景观蔓延度下降等的发展趋势。同期,研究区地表径流深度逐年增加,但径流深度增加量随时间动态变化呈下降趋势,其中2000-2005,2005-2010,2010-2015,2015-2019年分别增加了4.99,4.95,3.55和3.33 mm,说明景观格局对地表径流量的滞留作用逐渐增大。②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率与地表径流量年增长率呈显著相关性。其中建设用地等人工景观指数变化率和地表径流量年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反绿地、耕地、水域等自然景观指数变化率与地表径流量年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③借助城市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构建内涝防治生态系统,并对城市不透水面高度集中的地区进行拆分,增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源头减排的内涝防治景观格局。[结论]景观格局演变对地表径流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景观格局优化能有效促进城市良性水循环,减缓内涝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地表径流 SCS模型 城市内涝 西安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主城区暴雨内涝风险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阿萍 柳杨 +4 位作者 刘国庆 洪昕 范子武 杨阳 杨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为分析和预测常州市暴雨内涝风险,构建常州市主城区水文-水动力-河网-管网耦合的精细化数学模型,以2017年现场原型观测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将2015年洪水模拟情况与实际淹没范围、淹没水深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水位... 为分析和预测常州市暴雨内涝风险,构建常州市主城区水文-水动力-河网-管网耦合的精细化数学模型,以2017年现场原型观测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将2015年洪水模拟情况与实际淹没范围、淹没水深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水位和实测水位最大绝对误差均小于7 cm,计算水位曲线形状与实测水位序列匹配较好;城区70%的暴雨积水点与实际相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洪水演进及淹没情况。采用常州市主城区精细化数学模型模拟分析50 a、100 a、200 a一遇最大24 h设计暴雨工况时的洪水淹没情况和管道运行负荷状况,统计各水深等级下的淹没面积并绘制洪水风险图,为常州市城市防洪管理、城市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市主城区 河网-管网耦合数学模型 暴雨内涝 洪水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agstats的南充市主城区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羽洁 刘怡 +5 位作者 陈俊华 刘一丁 谢川 谢天资 何政伟 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研究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可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3S”技术,利用Fragstats 4.2软件选取12个景观指数从斑块水平、类型水平、景观水平3个方面,... 研究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可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3S”技术,利用Fragstats 4.2软件选取12个景观指数从斑块水平、类型水平、景观水平3个方面,对南充市主城区的绿地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优化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南充市主城区绿地斑块总数12822个,总面积5707.53hm^(2),绿地覆盖率为40.39%。景观类型较为丰富,但比较破碎。(2)各类绿地中以区域绿地面积最大,占37.43%,其次是公园绿地,占30.50%。区域绿地和公园绿地斑块较为完整,而各类附属绿地和防护绿地较为破碎。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区域绿地斑块形状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相反道路、居住区附属绿地形状复杂,受人类影响较大。(3)各类绿地在不同区域间分布不均。特别是公园绿地,主要分布在顺庆区,占全部公园绿地的56.48%,高坪区公园绿地最少,仅占10.87%。除公园绿地和区域绿地外,3个区的其他绿地均表现为斑块离散程度较大。在今后的城市绿地建设中,应注重改善斑块类型,优化斑块布局,适当增加中、大型斑块数量,连接破碎的斑块,增加景观空间连接性,为物种迁移和能量流通提供保障,尤其注重附属绿地与山体绿地的开发利用,增大绿地斑块之间的服务半径,使空间分布更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指数 南充市主城区 3S技术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步行性的城市热环境暴露风险区识别及其健康效应——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海莹 银超慧 +2 位作者 卢新海 田明杰 危小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0,107,共7页
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运用大气校正法反演地表温度,基于步行指数计算步行性,通过空间叠加识别出高步行-高热类(预警空间)、高步行-低热类(友好空间)、低步行-高热类和低步行-低热类4类空间,并基于脆弱人群视角探究城市的健康公平性。结... 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运用大气校正法反演地表温度,基于步行指数计算步行性,通过空间叠加识别出高步行-高热类(预警空间)、高步行-低热类(友好空间)、低步行-高热类和低步行-低热类4类空间,并基于脆弱人群视角探究城市的健康公平性。结果表明:预警空间占全域12.53%,呈大小落石状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友好空间占全域1.13%,零星散落于预警空间内。研究区内32.50%的常住人口生活在预警空间,33.11%的儿童和40.01%的老年人生活在高步行性和高热环境暴露风险的空间中,预警空间对老年人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老年人健康风险较高。此外,儿童相对于老年人更多生活在低步行性空间,老年人相对于儿童面临更高的热环境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性 热环境 健康公平 暴露风险 武汉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透水面扩张对郑州主城区降水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晓东 刘文锴 +1 位作者 曹润祥 韩宇平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0,共9页
为探究下垫面变化对高密度城市地区降水的影响,基于遥感技术反演郑州主城区1990—2019年的不透水面分布信息,并分析了其扩张特征;采用回归模型探讨不透水面比例与降水特征变化的相关性,识别了显著影响主城区降水的不透水面比例阈值,并... 为探究下垫面变化对高密度城市地区降水的影响,基于遥感技术反演郑州主城区1990—2019年的不透水面分布信息,并分析了其扩张特征;采用回归模型探讨不透水面比例与降水特征变化的相关性,识别了显著影响主城区降水的不透水面比例阈值,并采用城郊对比法多角度揭示了不透水面扩张对主城区降水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郑州主城区不透水面扩张趋势显著,扩张形态呈单一核心的“摊大饼”式扩张;不透水面比例与城郊降水强度比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对主城区降水产生显著影响的阈值是30%;不透水面扩张导致主城区雨岛效应显著,增雨系数最高达1.39,主城区暴雨发生概率高于郊区53%,降水集中期晚于郊区约8 d,对主城区主汛期降水量变化的贡献率达44.39%;不透水面因具有高蓄热、低渗透的固有特征,对地表热力、动力条件具有显著影响,已成为城市化影响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降水特征 雨岛效应 遥感 郑州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技术支持下的长沙市2015—2021年地面沉降监测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建成 何阳 +7 位作者 刘一鸣 熊雄 姚海鹏 李雪宇 文武飞 王灵珏 胡妙文 许兵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30,共6页
长沙市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质条件脆弱、土质疏松,土体在施工和降雨作用下极易固结压实,造成地面形变,威胁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稳定。地面沉降是长沙市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监测长沙市近几年的地面沉降情况,本文使用... 长沙市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质条件脆弱、土质疏松,土体在施工和降雨作用下极易固结压实,造成地面形变,威胁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稳定。地面沉降是长沙市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监测长沙市近几年的地面沉降情况,本文使用MCTSB-InSAR方法,利用151景Sentinel-1SAR影像数据,获取了长沙市主城区2015—2021年的地面沉降结果。经分析发现,最大累计沉降量约为250 mm,最大沉降速率约为80 mm/a,绝大部分区域平均沉降速率在30 mm/a以下;长沙市整体稳定,局部有不均匀沉降发生,沉降区域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外围,主要由工程施工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MCTSB-InSAR 长沙市主城区 沉降发育 施工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主城区不同类型绿地土壤化学性质及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2
20
作者 邸东柳 牛小云 +3 位作者 王绍坤 毕秋薇 张立业 黄大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5,110,共9页
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6个绿地类型(道路、居住区、学校、工业、公园、商业绿地)的44个采样点共132个土壤样本进行pH、有机质、养分含量(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铅(Pb)、镉(Cd)、铬(Cr)含量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6个绿地类型(道路、居住区、学校、工业、公园、商业绿地)的44个采样点共132个土壤样本进行pH、有机质、养分含量(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铅(Pb)、镉(Cd)、铬(Cr)含量分析,利用土壤质量评价法(I;)、地积累指数法(I;)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对不同类型绿地土壤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绿地对保定市土壤化学性质影响显著,市中心和西北区域土地I;值高,其中一环居住区绿地最高。Pb、Cd、Cr质量分数均超过河北省土壤背景值,I;结果显示6个绿地类型Pb、Cr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于无污染或轻微污染状态;除道路绿地Cd为重度污染状态外,其余为中度污染。R;显示道路绿地综合污染程度最高,达到重度污染,除三环学校绿地为轻微风险外,其他均为中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市主城区 绿地类型 土壤养分质量分数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