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社会转型与生活秩序实现机制——基于凉山州的调研
1
作者 袁明宝 王日欣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2,共8页
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生活秩序由地方政府与农民家庭合力推动实现。安置社区居民通过“一家三制”达成代际合力,是促进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内在基础,地方政府主导公共品供给是保障安置社区正常运转的外部条件。基于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 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生活秩序由地方政府与农民家庭合力推动实现。安置社区居民通过“一家三制”达成代际合力,是促进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内在基础,地方政府主导公共品供给是保障安置社区正常运转的外部条件。基于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事务的混合性,需要激活多元主体的治理功能。通过县乡干部下沉、职业化的社区干部和社区非正式治理资源,建构起安置社区完整有效的治理结构,是安置社区生活秩序实现的治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安置 社会转型 生活秩序 社区治理 凉山州彝族聚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彝族自治州林火时空变化规律及火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甫桓 张斌 +1 位作者 罗君 左自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60,共13页
【目的】建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林火预测模型,为该地区林火防控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凉山州2001-2015年MCD14DL的火灾数据集,采用核密度评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火灾时空变化规律;选取多年平均气温、多年... 【目的】建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林火预测模型,为该地区林火防控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凉山州2001-2015年MCD14DL的火灾数据集,采用核密度评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火灾时空变化规律;选取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高程、坡度、坡向、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距最近道路距离等10个林火驱动因子,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探究各林火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构建林火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价,并完成对凉山州的火险区划。【结果】凉山州林火年际变化波动较大,月季变化显示林火集中发生在12月到次年5月,占全年火灾的96.86%;林火在空间上呈极显著集聚分布,中高和高核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德昌县、盐源县、会理县、西昌市、会东县和木里县,二者总面积占比为7.84%。RF模型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人口密度、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坡度是林火发生的重要驱动因子,其中气象因子贡献最大;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3,约登指数为0.495,模型预测精度达到78.70%。依据RF模型,凉山州低风险火险区面积占比为72.61%,中、高风险火险区面积高达27.39%。【结论】凉山州中、高风险火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少部分位于东北部,其中会理县、德昌县、宁南县、会东县、盐源县和西昌市是高风险林火频发区域,应重点关注这些区域,强化火灾防控措施与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预测 林火驱动因子 火险区划 林火防控 凉山彝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于秋竹 孙国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4-100,共7页
基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的数据,在产值维度上研究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指标维度上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高度性、高级性和高新性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并综合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综合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 基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的数据,在产值维度上研究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指标维度上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高度性、高级性和高新性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并综合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综合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其他民族地区在新时代、新阶段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或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格局,以及实现“产业振兴”的目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凉山彝族自治州国内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产值、产业结构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向好态势,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高级性、高度性指标表明其越来越接近平衡状态,但高新性指标的上升幅度不足。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林牧渔业产值占比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产值占比远高于同期全国和四川省的平均水平,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基本上表现为农业>牧业>林业>渔业。凉山彝族自治州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西南区域优于东北区域,地理优势区域优于交通闭塞区域,经济发达区域优于发展积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产业结构 综合评价 空间差异 凉山彝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9
4
作者 岳鹏 张智明 +1 位作者 刘兆发 杨建勇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83-88,共6页
通过对凉山州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基础的研究,从作好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强化原料林基地建设、加大林产化工建设力度、合理开发利用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凉山州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林业 产业发展 现状 对策 凉山彝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郑长德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4期49-54,58,共7页
本文根据凉山州历年人口资料和最近几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讨论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文章发现,总体上,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少数民族人口还存在着人口... 本文根据凉山州历年人口资料和最近几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讨论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文章发现,总体上,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少数民族人口还存在着人口增长较快,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人口负担重等问题,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文章认为当前凉山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战略关键期,"人口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文章提出,要通过稳定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人口发展,实现民族地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自治州 少数民族 人口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彝族自治州沙化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朔 杨洪彬 +5 位作者 张继勇 邹峡 杨建勇 周云珂 陈劼 宋建平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78-81,77,共5页
通过对凉山彝族自治州沙化现状、成因的分析,强调沙化治理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凉山彝族自治州沙化治理对策:①以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与地方相关规划项目整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②实行统筹规划、部门协作、工... 通过对凉山彝族自治州沙化现状、成因的分析,强调沙化治理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凉山彝族自治州沙化治理对策:①以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与地方相关规划项目整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②实行统筹规划、部门协作、工程管理;③构建一批生态经济型的复合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自治州 沙化 现状 成因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典型山区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廖仕梅 刘卫平 +2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体 倪九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耕地集约利用对地区特别是民族山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凉山州)为例,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20.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耕地... 耕地集约利用对地区特别是民族山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凉山州)为例,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20.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凉山州2005-2014年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较大,2011年后增幅逐渐增强,状态、响应、压力子系统依次对耕地集约利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三大子系统也相互影响.2)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为:自然条件、工程政策措施、经济水平、人口与投入等因素.研究得出: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变化与PSR模型的三大子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选指标较好体现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符合凉山州实际,证实PSR模型的普适性的同时体现出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 典型山区 耕地集约利用 驱动力 凉山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新阶段下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就与问题——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敏娜 郑长德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41-47,53,共8页
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教育优先发展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支柱之一。文章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州基础教育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强化对基础教育战略地位的... 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教育优先发展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支柱之一。文章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州基础教育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强化对基础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凉山州 基础教育 优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乡痛”视角下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扶贫目标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武克军 郭剑英 但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3期208-210,共3页
基于澳大利亚环境哲学家Glenn Albrecht教授提出的"乡痛"(Solastalgia)视角,首次提出了村民乡痛指数和旅游慰藉指数,从村民生产乡痛、村民生活乡痛和村民生态乡痛3个方面来表征村民的乡痛指数,从旅游生产慰藉、旅游生活慰藉... 基于澳大利亚环境哲学家Glenn Albrecht教授提出的"乡痛"(Solastalgia)视角,首次提出了村民乡痛指数和旅游慰藉指数,从村民生产乡痛、村民生活乡痛和村民生态乡痛3个方面来表征村民的乡痛指数,从旅游生产慰藉、旅游生活慰藉和旅游生态慰藉来表征旅游的慰藉指数,并明确了旅游扶贫的终极目标就是减缓村民的乡痛指数。当旅游扶贫减轻、缓解了村民的乡痛指数,即村民的乡痛指数降低了,甚至达到舒适的状态,就可以说旅游扶贫的目标实现了。旅游慰藉指数和村民乡痛指数可以为确定旅游扶贫目标以及评估旅游扶贫绩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村民乡痛指数 旅游慰藉指数 凉山彝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州植烟土壤养分与烟叶化学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杜倩 王冰 +3 位作者 李冰 王昌全 谢云波 陈玉蓝 《农学学报》 2021年第11期54-60,共7页
为改善凉山烟区土壤合理施肥和提高烟叶化学品质,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凉山州土壤养分和烟叶化学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凉山州各区县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不一且分布不均衡,植烟土壤pH总体适宜且比较稳定,土壤有机质适中偏低,... 为改善凉山烟区土壤合理施肥和提高烟叶化学品质,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凉山州土壤养分和烟叶化学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凉山州各区县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不一且分布不均衡,植烟土壤pH总体适宜且比较稳定,土壤有机质适中偏低,有效磷变异范围较大,碱解氮含量过于丰富而速效钾含量偏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烟碱含量、氮碱比总体适中但不稳定,烟叶钾、氯含量偏低。总体来看,在一定范围内,土壤碱解氮含量与烟叶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烟叶总糖、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和烟叶钾含量、钾氯比呈显著正相关;烟叶钾含量和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梯度pH和有机质含量分段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土壤pH适宜范围内,pH、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较大,在有机质适宜范围内,土壤养分和烟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不明显。综上所述,凉山烟区在施肥时需控施氮肥,平衡磷肥,增施钾肥,降低烟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烟叶 化学成分 相关分析 凉山彝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彝族自治州马湖乡旅游精准扶贫路径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彬伽 李娴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52-155,160,共5页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马湖乡为例,对当地村民旅游开发的意愿与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其结果,探讨旅游精准扶贫路径,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旅游脱贫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 精准扶贫 扶贫路径 凉山彝族自治州马湖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驻村干部助力产业振兴的实践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鑫怡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9期118-121,共4页
选派干部驻村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展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驻村干部作为一支外部力量,在具体实践工作中遭遇到了一定程度的现实遮蔽。该文通过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具体实践帮扶案例研... 选派干部驻村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展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驻村干部作为一支外部力量,在具体实践工作中遭遇到了一定程度的现实遮蔽。该文通过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具体实践帮扶案例研究发现,当前民族地区驻村干部主要存在驻村任期较短、职责定位不清,政策把握不准、思想认知不足,工作积极性低及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完善驻村干部制度、延长驻村干部任期链,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切实履行干部职责,强化驻村干部思想认知、提高工作积极性,加强技能知识培训、提高干部专业素养等方面入手,以使驻村干部的制度优势发挥最大功效,为推进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强劲的主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驻村干部 民族地区 凉山彝族自治州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希望之光”工程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在“川西北牧区家庭牧场优化模式研究示范”现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3
作者 郑朝福 《四川草原》 1998年第4期9-12,共4页
“希望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是落实科教兴川、帮助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培训人才,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区域经济的综合工程。将该工程很好地与家庭牧场优化模式研究示范相结合,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培养科研骨干队伍,推动三州的经济、科技... “希望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是落实科教兴川、帮助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培训人才,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区域经济的综合工程。将该工程很好地与家庭牧场优化模式研究示范相结合,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培养科研骨干队伍,推动三州的经济、科技和畜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模式 人才培养 四川 家庭牧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