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mi-active control of a vehicle suspension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1
作者 蒋学争 王炅 胡红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839-1845,共7页
A semi-active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o an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 damper for a passenger vehicle, by using a quarter car models. A full-scale tw... A semi-active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o an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 damper for a passenger vehicle, by using a quarter car models. A full-scale two-degree-of-freedom quarter car experimental set-up was constructed to study the vehicle suspension. On-off skyhook controller and Fuzzy-Lyapunov skyhook controller (FLSC) were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input current for MR damper so a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damping force. Tests were done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MR damper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vibration.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mi-active MR vehicle suspension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is feasible. In comparison with OEM damper, on-off and FLSC controlled MR damper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cceleration of vehicle sprtmg mass by about 15% and 24%,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vehicle suspension semi-activ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D优化布置的水轮发电机组碰摩系统振动抑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雷克 聂梁 +2 位作者 张金剑 王雪妮 马震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1,共11页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转子-转轮系统碰摩故障问题,采用磁流变液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对轴系振动进行抑制,旨在探究MRD对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规律及其对系统碰摩故障的抑制效果。首先,将机组轴向位置函数引入MRD非线性动力...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转子-转轮系统碰摩故障问题,采用磁流变液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对轴系振动进行抑制,旨在探究MRD对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规律及其对系统碰摩故障的抑制效果。首先,将机组轴向位置函数引入MRD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推导了碰摩故障下含轴向分布参数的MRD-转子-转轮系统动力学方程。其次,基于数值模拟方法,以机组转速为控制参数对比分析了是否考虑MRD的转子-转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最后,研究了不同MRD轴向布置参数对碰摩转子-转轮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RD的加入对转子、转轮非稳态运动具有良好约束作用,能够显著减小转子、转轮振动幅值,有效避免了机组轴系碰摩故障的发生;当阻尼器位置参数s_(1)、s_(2)分别取0.25与0.95时,MRD对系统的减振效果最佳。通过在机组轴系合理布置MRD,可有效改善系统振动情况,从而为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控制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转子-转轮系统 碰摩 磁流变液阻尼器(mrd) 振动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地震耦合作用下MRD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延年 刘剑平 +1 位作者 刘斌 李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97-900,共4页
地面的竖向运动和水平运动具有相关性,因此竖向地震作用会影响磁流变阻尼器(MRD)减震效果.对多向地震耦合作用下MRD结构的理论进行研究,建立了MRD结构在水平与竖向耦合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 地面的竖向运动和水平运动具有相关性,因此竖向地震作用会影响磁流变阻尼器(MRD)减震效果.对多向地震耦合作用下MRD结构的理论进行研究,建立了MRD结构在水平与竖向耦合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和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MRD对结构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但是竖向地震作用的存在,结构的地震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增量随着竖向地震作用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建议在高烈度地区的MRD结构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控制 mrd结构 恢复力模型 地震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电机组轴系统的MRD模糊振动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万泉 张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3-1271,共9页
为减小水电机组振动和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出利用磁流变液阻尼器(MRD)开展对大型水电机组的主动振动控制研究。在相关磁流变液阻尼器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处理复杂系统的优越性,建立了机组轴系统的MRD模糊... 为减小水电机组振动和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出利用磁流变液阻尼器(MRD)开展对大型水电机组的主动振动控制研究。在相关磁流变液阻尼器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处理复杂系统的优越性,建立了机组轴系统的MRD模糊振动控制模型。并通过将自适应机构与模糊逻辑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振幅的变量化因子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利用MATLAB模拟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有效抑制了水电机组轴系统的非线性振动,降低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系统振幅。与恒定电流下的MRD被动控制相比,自适应模糊控制的MRD阻尼器的能量耗散能力更高,对系统振幅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水电机组 磁流变液阻尼器(mrd) 自适应模糊控制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D的水轮发电机组轴系非线性振动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万泉 张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4,共6页
考虑多种非线性因素作用下,将磁流变液阻尼器(MRD)引入水轮发电机组非线性振动模型中,建立了基于磁流变液的机组非线性动力模型,研究磁流变液对水轮发电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机组非线性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MRD阻... 考虑多种非线性因素作用下,将磁流变液阻尼器(MRD)引入水轮发电机组非线性振动模型中,建立了基于磁流变液的机组非线性动力模型,研究磁流变液对水轮发电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机组非线性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MRD阻尼被动控制,能够明显改善水轮发电机组系统的动力响应。MRD可以在机组系统周期运动时减小其振幅和速度响应,而不改变其运动形式;并能够抑制某些过渡工况下转速升高后出现的复杂拟周期运动,并减小其振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磁流变液阻尼器 振动控制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偏心结构的MRD减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秀领 李宏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27-30,共4页
为了验证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对偏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平-扭耦联反应控制的效果,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首先利用Matlab/dSPACE综合试验环境建立可精确描述MRD滞回非线性的双sigmoid模型及框架-剪力墙偏心结构试验... 为了验证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对偏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平-扭耦联反应控制的效果,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首先利用Matlab/dSPACE综合试验环境建立可精确描述MRD滞回非线性的双sigmoid模型及框架-剪力墙偏心结构试验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介绍dSPACE实时仿真平台的优点及其软硬件资源,阐述基于dSPACE系统进行振动控制试验系统开发步骤.采用RCP技术对框架-剪力墙偏心结构模型进行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了MRD对偏心结构扭转反应控制的有效性及MRD不同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框架-剪力墙偏心结构 平-扭耦联反应 Matlab/dSPACE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D与LRB混合控制的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水生 马涌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8-384,共7页
为了研究磁流变阻尼器(MRD)与铅芯橡胶支座(LRB)混合控制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及隔震效果的影响,以典型三跨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平行板模型模拟MRD的本构关系,采用Bouc-Wen模型模拟LRB的力-位移非线性行为,通过对结构的离散建立无控制、LR... 为了研究磁流变阻尼器(MRD)与铅芯橡胶支座(LRB)混合控制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及隔震效果的影响,以典型三跨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平行板模型模拟MRD的本构关系,采用Bouc-Wen模型模拟LRB的力-位移非线性行为,通过对结构的离散建立无控制、LRB单独控制、MRD与LRB混合控制的多种控制工况有限元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单元方法建立系统的动力特性矩阵,并采用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对其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RD与LRB混合控制工况与LRB单独控制工况相比,前者的结构地震响应明显降低,隔震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在桥墩、桥台处均安装MRD与仅在桥墩或桥台处安装MRD的LRB隔震桥梁相比,前者对结构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连续梁桥 磁流变阻尼器 铅芯橡胶支座 振动控制 混合控制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RD实现并联机床振动控制的研究
8
作者 胡明 郭成 蔡光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30-1333,共4页
为解决并联机床实际结构动态特性差的弱点,将并联机床简化成黏性阻尼动力学模型,根据振动理论,分析了改变阻尼减小振动的机理.只有在外激励输入频率与结构固有频率的比值超过某一比值时,采用变阻尼控制才有可能同时取得位移峰值和加速... 为解决并联机床实际结构动态特性差的弱点,将并联机床简化成黏性阻尼动力学模型,根据振动理论,分析了改变阻尼减小振动的机理.只有在外激励输入频率与结构固有频率的比值超过某一比值时,采用变阻尼控制才有可能同时取得位移峰值和加速度峰值的减少,取得减振控制效果.探讨了半主动控制提高并联机床的动刚度原理,提出采用磁流变液阻尼器作为减振器,提高其动态特性的方法.根据磁流变体的宾汉塑性模型,结合并联机床的特点,设计和制作了并联机床磁流变减振器虎克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阻尼器 并联机床 虎克铰 半主动控制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D减振控制系统的后备混合储能电源设计与仿真
9
作者 冯少玉 冯志敏 +2 位作者 时云飞 刘小锋 王龙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6,共8页
针对磁流变阻尼器MRD(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减振控制系统后备电源采用单一蓄电池供电存在响应时间慢和稳定性差问题,提出锂电池/超级电容的后备混合储能电源。首先进行储能系统供电方式的选择及容量配置,然后设计了锂电池和超级... 针对磁流变阻尼器MRD(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减振控制系统后备电源采用单一蓄电池供电存在响应时间慢和稳定性差问题,提出锂电池/超级电容的后备混合储能电源。首先进行储能系统供电方式的选择及容量配置,然后设计了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分别串联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分配的混合储能结构,再将负载端电流滤波后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用来实现变换器电压电流闭环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混合储能仿真模型,进行输出响应和脉冲功率扰动仿真,对单一锂电池储能和混合储能电源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混合储能电源的输出响应时间可达毫秒级;超级电容能提供80%起始功率,并且在脉冲功率扰动下补偿波动功率,以维持母线端稳定,满足MRD减振控制系统的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减振控制系统 超级电容 混合储能电源 变换器 输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及其在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清 张可 +1 位作者 周进雄 张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5,共4页
应用磁流变阻尼器对结构振动进行控制,对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进行了介绍,并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基于现代最优控制理论的半主动控制方法设计了控制器.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结构振动进行半主动控制,在输入El ... 应用磁流变阻尼器对结构振动进行控制,对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进行了介绍,并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基于现代最优控制理论的半主动控制方法设计了控制器.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结构振动进行半主动控制,在输入El Centro波、Taft波及人工地震波时,可使受控结构的各层位移响应的控制效果超过50%,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结构振动 半主动控制策略 框架结构 振动控制 最优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系统的时滞补偿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清 伍晓红 +3 位作者 戴红 范健 周进雄 张陵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509,共5页
时滞导致控制力的不同步实施,不仅降低控制系统的性能,而且会使动力系统不稳定。针对这个实际问题,本文对时滞补偿及时滞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控制律采用现代最优控制方法设计,采用移项法补偿时间滞后。数值结果表明,所提控制... 时滞导致控制力的不同步实施,不仅降低控制系统的性能,而且会使动力系统不稳定。针对这个实际问题,本文对时滞补偿及时滞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控制律采用现代最优控制方法设计,采用移项法补偿时间滞后。数值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系统的峰值响应,而且能够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时滞补偿 移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电磁作动器设计及特性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虎 张进秋 +3 位作者 刘义乐 彭志召 张建 张立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8,共7页
为回收车辆悬挂振动能量,解决减振及馈能之间的矛盾,提高悬挂系统可靠性,以某型军用轮式越野车辆为基础,设计了一款旋转电机与磁流变减振器(MRD)并联的复合式电磁作动器。以齿轮齿条作为运动转换装置,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对MRD进... 为回收车辆悬挂振动能量,解决减振及馈能之间的矛盾,提高悬挂系统可靠性,以某型军用轮式越野车辆为基础,设计了一款旋转电机与磁流变减振器(MRD)并联的复合式电磁作动器。以齿轮齿条作为运动转换装置,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对MRD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电机、减速机进行了参数计算和选型。加工试制了原理样机,分别对该复合式电磁作动器基础阻力、主动出力特性、馈能特性及MRD示功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式电磁作动器可实现最大主动出力1 930N,悬挂相对运动速度0.52m/s条件下馈能电压可达43V,而MRD部分2A电流下最大阻尼力为1100N,可调倍数接近6,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适用于车辆工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 电磁作动器 磁流变减振器 特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车辆悬架系统的混沌振动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苗玉 王恩荣 闵富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28-134,共7页
针对双自由度1/4车辆模型,采用磁流变阻尼器(MRD)的滞环阻尼力-速度(F-v)模型,建立磁流变(MR)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研究了系统在简谐路面作用下随激励频率、激励幅值的分岔特性,并利用相平面图、Poincaré截面和功率谱等详细... 针对双自由度1/4车辆模型,采用磁流变阻尼器(MRD)的滞环阻尼力-速度(F-v)模型,建立磁流变(MR)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研究了系统在简谐路面作用下随激励频率、激励幅值的分岔特性,并利用相平面图、Poincaré截面和功率谱等详细描述了通向混沌振动的路径。同时,结合MR悬架系统半主动控制原理,进一步探讨了悬架系统在低频段和中频段内对控制电流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MR悬架系统运动状态易受到路面激励频率和幅值的影响,但对MRD控制电流的变化并不敏感,可以通过完善控制器设计来有效抑制MR悬架系统混沌振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车辆悬架 混沌振动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在相邻建筑结构体系弹塑性地震反应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清 史庆轩 +1 位作者 周进雄 张陵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研究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控制问题。首先介绍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其次,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及相邻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体系的力学模型... 研究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控制问题。首先介绍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其次,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及相邻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体系的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最后进行半主动控制研究,设计了半主动控制器,通过算例实现了结构的半主动控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磁流变阻尼器连接的相邻结构振动控制是十分有效的,可避免地震中相邻结构发生磁撞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建筑 弹塑性地震反应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结构体系 相邻结构 恢复力模型 线型 力学模型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炎 朱炜 +1 位作者 芮筱亭 魏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2期178-181,191,共5页
基于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设计应用于减振系统的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详细讨论了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设计过程中主要构件参数的确定以及磁路尺寸计算。通过Work bench有限元软件对饱和磁路问题进行分析,表明活塞轴心区域和磁流变液工作区... 基于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设计应用于减振系统的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详细讨论了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设计过程中主要构件参数的确定以及磁路尺寸计算。通过Work bench有限元软件对饱和磁路问题进行分析,表明活塞轴心区域和磁流变液工作区域的磁路基本同时饱和,验证了设计尺寸的合理性,从而提高阻尼器的工作效益,获取较大出力。基于Bingham模型,将实验测试得到的力学性能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保持一致,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磁流变阻尼器 结构设计 磁路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GSA-LQG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刚 谢淼锦 +2 位作者 胡国良 杨程 阮志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8-54,共7页
针对传统的线性二次型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控制器存在各加权矩阵系数不易确定等问题,对于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设计了基于引力搜索算法(Gravity Search Algorithm,GSA)的线性二次型高斯(GSA-LQG)控制。以悬架各性能指... 针对传统的线性二次型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控制器存在各加权矩阵系数不易确定等问题,对于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设计了基于引力搜索算法(Gravity Search Algorithm,GSA)的线性二次型高斯(GSA-LQG)控制。以悬架各性能指标为目标函数,采用引力搜索算法对加权矩阵系数进行寻优。选用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作为悬架的半主动部件,同时建立二自由度的1/4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以随机路面激励作为输入,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分别对被动悬架控制、基于LQG控制的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和基于GSA-LQG控制的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SA-LQG控制的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具有更好的舒适性能和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磁流变阻尼器 引力搜索算法 GSA-LQ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抗震应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健 孙清 +1 位作者 王学明 张陵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9-11,共3页
将磁流变阻尼器安装在一 1∶ 6三层钢框架结构模型上 ,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试验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了解了半主动变阻尼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特性 ,同时对比研究了安装与未安装磁流变阻尼器时结构的动力反应试验结果 ,并对... 将磁流变阻尼器安装在一 1∶ 6三层钢框架结构模型上 ,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试验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了解了半主动变阻尼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特性 ,同时对比研究了安装与未安装磁流变阻尼器时结构的动力反应试验结果 ,并对安装磁流变阻尼器结构的试验结果和弹塑性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 试验 磁流变阻尼器 动力反应 半主动变阻尼结构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式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小闵 邓雄 +2 位作者 王陶 李鑫 晏茂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座椅系统主要处于隔振工况,阻尼器隔振行程小且持续输出较小的阻尼力,而直升机遇突发状况坠机时属于抗坠毁工况,阻尼器需在缓冲行程内保持力值平衡,且提供大阻尼大行程。针对隔振和抗坠毁双模式工况对阻尼器设计要求存... 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座椅系统主要处于隔振工况,阻尼器隔振行程小且持续输出较小的阻尼力,而直升机遇突发状况坠机时属于抗坠毁工况,阻尼器需在缓冲行程内保持力值平衡,且提供大阻尼大行程。针对隔振和抗坠毁双模式工况对阻尼器设计要求存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满足直升机座椅隔振和抗坠毁的双模式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结构。为验证结构的有效性,建立了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在不同乘员质量、不同冲击速度下对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拓扑形面优化;基于拓扑形面优化结果,完成了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样机的加工、装配和测试。数值仿真和双模式特性实验表明,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的抗坠毁单元能在所选冲击工况下均能输出平稳、稳定可控的库伦阻尼力,同时其隔振单元具有良好的动态范围,最大阻尼力和动态范围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座椅 磁流变阻尼器(mrd) 隔振 抗坠毁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凹结构转子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少波 赵路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2-179,共8页
针对传统盘式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力矩密度偏低的问题,提出在转子端面构造凹结构以增加有效工作间隙长度,保持结构尺寸紧凑的同时,提高输出力矩密度。分别建立了传统盘式、矩形凹结构和弧形凹结构力矩模型,通... 针对传统盘式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力矩密度偏低的问题,提出在转子端面构造凹结构以增加有效工作间隙长度,保持结构尺寸紧凑的同时,提高输出力矩密度。分别建立了传统盘式、矩形凹结构和弧形凹结构力矩模型,通过关键尺寸设计和定量对比分析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矩形凹结构对提升力矩密度效果更佳。为充分利用矩形凹结构的力矩增益效应,定量地分析了矩形槽位置、槽宽和槽深等关键参数对力矩密度和力矩波动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关键参数合理的优化区间。在满足目标设计力矩、线圈功率及确定的参数取值范围前提下,以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包括矩形凹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装置力矩密度增幅达23.39%,为矩形凹结构转子阻尼器的实际设计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mrd) 力矩密度 矩形凹结构转子 工作路径长度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高速受电弓模糊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岗 李芾 +2 位作者 赖森华 杨基宏 曹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34-4539,共6页
弓网振动性能良好是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前提,为提升弓网振动性能,降低弓网噪声及磨损,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半主动控制受电弓机理。构建弓网MRD半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设计模糊控制策略参数,使用SIMULIN... 弓网振动性能良好是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前提,为提升弓网振动性能,降低弓网噪声及磨损,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半主动控制受电弓机理。构建弓网MRD半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设计模糊控制策略参数,使用SIMULINK软件建立MRD半主动弓网仿真系统,对被动控制和模糊半主动控制下的弓网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基于MRD的模糊半主动控制对改善弓网受流性能有良好效果,在350 km/h工况下,弓网接触压力波动幅度降低达20%,最大值减低达20%,最小值提升达80%;离线率降至0。由于MRD半主动控制消耗外界能源极少、控制过程鲁棒性高、控制效果优良,其必将成为高速工况下改善弓网作用关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系统 受流质量 磁流变阻尼器(mrd) 模糊控制 阻尼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